高一地理必修一、必修二默写内容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必修2全册知识总结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必修2全册知识总结

一、人口分布1.分布:从全球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10°-50°地带最为集中,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午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往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世界上有四大人口稠密区,即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

东亚人口稠密区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南部等地,南亚人口稠密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这两个地区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

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区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北美东部人口稠密区包括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大多聚居在城市。

各国人口分布也不平衡,截至2018年年底,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

2.分布因素:(一)自然因素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明显,其中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尤为重要。

1.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2.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3.水源进一步影响人口的具体分布。

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为密集。

在干旱地区,有水灌溉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如我国塔里本盆地的绿洲(二)人文因素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人口分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还受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历史等人文因素的制约。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也不同。

1.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人口分布的状况。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

2.历史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表现为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3.另外,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重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重点

地理第一次默写内容1.河流的侵蚀类型?溯源侵蚀、下蚀、侧蚀2.河流以哪一种侵蚀方式为主,主要考虑什么因素?地势落差3.一条河流上游以什么外力作用为主?中游以什么外力作用为主?下游以什么外力作用为主?侵蚀;搬运;堆积。

4.冲积扇的位置及成因?冲积扇从扇顶到扇沿沉积物颗粒大小分布规律?出山口。

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峻,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

当水流流出山口时,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降低,河流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洪积扇。

颗粒由大变小。

5.三角洲发育的条件?丰富的泥沙来源;河口水流缓慢。

6.每一个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的名称?分异的基础?自然带的更替规律?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热量;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水分;经线延伸,经度更替。

垂直分异规律;水热状况;等高线延伸,从山麓到山顶更替。

7.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几个因素?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向阳坡、迎风坡水热充足。

8.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度的因素?山体所在纬度;阳坡、阴坡。

迎风坡,背风坡。

9.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山体所在纬度;迎风坡,背风坡;坡度陡缓。

10.在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中哪些要素大致可以纬度的高低?哪些可以判断半球信息?同海拔山地,自然带带谱简单复杂;基带;不同山体雪线的高低。

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

11.人口的增长取决于哪些方面?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要素?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基数和自然增长率。

1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人口增长方面的差异?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各自会产生哪些问题?各自的解决办法?发达国家增长缓慢。

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生活条件好;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受教育水平高,生育观念的转变,出生率下降。

发展中国家增长很快。

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劳动力需求量大,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受“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影响,出生率高;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地理高一必修一到三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一到三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一到三知识点高一地理学科是学习地理的入门阶段,主要包括必修一到三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必修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地球自转产生地球日和地球自西向东的运动。

2.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

大气圈包含气体,水圈包括地球上的水资源,岩石圈是地壳和上部地幔的结合,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物群落。

3. 地理经纬度:地理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地理纬度以赤道为基准。

经度和纬度能够确定地球上的任意一点位置。

4. 地图的制图要素:地图由比例尺、图例、方位角、图名和纬经网等要素组成。

比例尺可以表示地图上地理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5. 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将地球的表面投影到平面上的过程。

常见的地图投影有等距圆柱投影、等面积投影和等角投影等。

二、必修二:中国古代的自然地理环境1. 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中国地理环境多样,包括高山、高原、盆地、平原、河流和湖泊等地貌。

中国经度跨度广,气候多样。

2. 中国的主要山脉: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等。

这些山脉对中国的气候和地形有着重要影响。

3. 中国的主要河流:中国的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黄河是中国母亲河。

4. 中国的自然灾害:中国常常遭受地震、洪涝、旱灾、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袭击。

这些自然灾害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三、必修三:人口与城市1. 人口分布与人口变动:人口分布不均匀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人口变动包括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等。

2. 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是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

城市发展面临着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等挑战。

3. 世界人口问题:世界人口问题涉及人口增长、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等方面。

人口问题对全球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压力。

4. 中国人口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必背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必背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必背地理作为一门学科,是人类对地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学科。

对于高中生而言,学好地理对于理解世界、认识自然和人文环境非常重要。

地理必修二是高一学年的一门地理必修课程,包括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和背诵。

一、自然地理1. 世界地理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重点关注地理格局、地球航线、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等方面。

首先要了解各大洲的位置和特点,掌握世界地理格局。

其次,需要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例如地球自转、倾斜和环流等因素。

此外,还要了解世界各地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

2. 中国地理中国地理是地理必修二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习中国地理需要了解中国的地形、气候、资源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

对于地形,需要熟悉中国的山脉、高原、平原以及河流、湖泊和沿海地区等特征。

在气候方面,需要了解中国的气候类型和分布,以及影响气候的因素。

此外,还需要了解中国的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情况,包括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中国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干旱等,并掌握相应的防灾减灾知识。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地理必修二中的一大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人口数量和分布以及城市化的过程和影响。

需要了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和人口分布的规律,了解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要掌握世界各大城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

2. 农业与工业农业与工业是地理必修二中的另一个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农业资源、农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需要了解农业资源的种类和分布,以及农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同时,还要了解工业化的过程和影响,包括工业区的选择和布局,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

三、地理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学研究和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需要了解地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在资源调查、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和灾害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地理知识点默写高一第一章

地理知识点默写高一第一章

地理知识点默写高一第一章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构造、地形地貌、气候变化、人口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回顾高一第一章的地理知识点,帮助你巩固所学内容。

一、地球的构造和地球的运动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的。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决定了地球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上的各地区交替出现昼夜,并造成地球的形状稍微呈现赤道膨胀、两极扁平的椭球形。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季节。

二、地球的内外部地球的内部主要由固态岩石组成,分为地壳、地幔和核三个层次。

地壳分为陆壳和海壳,陆壳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组成,厚度不均匀,最厚的地方是大陆。

海壳主要由玄武岩组成,主要分布在洋底。

地幔由的自然岩石构成,厚度约为2900千米。

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

三、地球的地形特征地球的地形特征包括丘陵、平原、山地、高原和盆地等。

平原是指地势相对平缓的地区,广泛分布于河流三角洲、河谷和海滩等地方。

丘陵是在平原或山地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山,地势较平缓。

山地是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

高原是海拔较高的平坦地区,常与山地相连。

盆地是指四周由山地或高原环绕的凹地,形成闭合的地质构造。

四、地球的气候区划地球的气候区划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三大气候带。

热带气候带位于赤道附近,冬暖夏热,年降水量充沛,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温带气候带位于热带和寒带之间,冬暖夏凉,降水量适中,适宜农业。

寒带气候带位于北极和南极附近,冰雪覆盖,气温极低,降水量少。

五、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

地下水主要储存在地下岩层中,供应给地下水井和泉眼等。

地球上的水循环使得水资源得以保持动态平衡。

六、人口分布与城市发展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河流沿岸以及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

高一地理知识点必修一二

高一地理知识点必修一二

高一地理知识点必修一二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科学,它涉及到许多必修的知识点。

在高一的地理学习过程中,必修一和必修二是非常重要的两个部分。

下面将重点介绍高一地理知识点必修一二的内容。

必修一:地球和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具有南北极和赤道。

地球的内部由固态地壳、流动性较小的地幔和具有流动性的外核和内核组成。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了昼夜交替,公转使得地球运行在一个椭圆轨道上。

3. 地理坐标和经纬度地理坐标系统是通过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地球上的位置。

经度是指从地球中心到某一经线的弧长,纬度是指从地球中心到某一纬线的弧长。

4. 地球的分区及时区为了方便地球上不同地区之间的时间统一,采用了24个时区划分地球的时间。

必修二:地理信息技术1.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集成地理数据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于一体的技术系统,通过GIS可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利用卫星发射的信号来定位和导航。

它可以用于航海、探险、地质勘探、交通管理等领域。

3.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利用遥感卫星或飞机等载荷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测量,以获取地表信息。

4. 地图制图地图制图是将地球表面的景象、地理信息和空间关系用图形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总结:高一地理知识点必修一二的内容涉及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运动、地理坐标和经纬度、地球的分区及时区,地理信息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以及遥感技术,以及地图制图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使学生对地理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将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地理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为人们的生活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高一地理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并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社会中。

高一地理必修一和二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和二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和二知识点引言: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它涉及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高中地理课程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对地球问题的认识的重要途径。

在高一年级,学生将学习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内容,这些知识点为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特点提供了基础。

I. 必修一:自然地理知识点A. 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特点对我们理解地理问题至关重要。

学生将学习地球的形状、大小、结构以及相关的坐标系统,以便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正确使用地图。

B. 自然地理要素1. 大气圈:学生将学习地球的大气层结构、气象要素、气候和季风等内容。

了解气候对生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

2. 水圈:学生将学习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水循环过程、水文地理和水资源利用等知识点。

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利用,是地理学中的重要议题。

3. 生物圈:学生将学习生物地理、生境和生态系的基本概念。

了解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是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II. 必修二:人文地理知识点A. 人口与城市1. 人口分布与迁移:学生将学习全球人口分布的特点和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

人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了解人口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重要。

2. 城市化:学生将学习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模和城市结构的演变。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与发展是解决社会问题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B. 经济与发展1.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生将学习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村工业化等知识点。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农业发展的规律能够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工业与城市发展:学生将学习工业化进程、工业区域布局和城市经济特征等内容。

工业是现代社会的支柱产业,了解工业发展对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十分重要。

结语:高一地理必修一和二的知识点贯穿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涵盖了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学好地理可以使我们知道整个地球的面貌,了解世界各地自然景观的差异。

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必背学问点,盼望对各位有所协助。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必背学问点(一)1、水回圈: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上内回圈。

②水回圈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改变与降雨量改变相同:a 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改变小;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改变与气温关系亲密: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异: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②我国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定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相同: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根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根本的洋流类型。

7.洋流的分布(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③影响航海④影响海洋污染9.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10.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缘由:①这裏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养分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选修五】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选修五】

高一地理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地轴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点(1月初)快 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º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公转示意图)(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第二单元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默写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默写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默写中国地理概况中国地处东亚东部,面积广阔,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

中国地理环境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众多的地理景观。

了解中国地理,对我们了解国家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地理的一些必修一知识点进行默写,帮助读者复习和掌握这些重要概念。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陆地、海洋和气候等要素。

一、陆地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国家,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东西跨度辽阔,南北长、狭。

中国地势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特征。

其中,西南地区是世界著名的青藏高原,海拔较高;东部沿海地区是丘陵平原,地势相对较低。

二、海洋中国海洋面积广阔,东、南、黄海和辽东湾等主要海域是中国的重要海洋领域。

中国沿海有众多著名的港口城市,如上海、天津、大连等。

中国海域还包括一些岛屿,如台湾、海南岛等。

三、气候中国气候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气候。

中国南方和东部地区气候湿润,北方和西部地区气候较干燥。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中国丰富的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分布、城市发展和农业经济等要素。

一、人口分布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不均衡。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较为密集,而西部和北部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其中,北京、上海和广东省是人口密集的省份。

二、城市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许多城市经济发展迅猛。

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人口和投资。

同时,一些特色城市如西安、成都等也在快速发展。

三、农业经济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依然重要。

中国农业地区较为分散,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在一些地区,特色农业如茶叶、水果和畜牧业也得到了发展。

总结:通过对中国地理的默写,我们了解了中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中国地理地势复杂、地貌多样,气候类型丰富。

人口分布不均衡,城市发展迅速,农业经济依然重要。

了解中国地理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高一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一)

高一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一)

高一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一)高一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前言作为一名资深的创作者,我将为大家总结高一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知识点。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科目,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稿,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一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

正文必修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不是完全的正球体。

–地球的周长约为4万公里,赤道半径约为6378公里。

–地球的变形主要由引力引起,赤道处稍大,极地处稍小。

2.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要素。

–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是地球自转周期。

–地球公转一周约为天,是地球公转周期。

3.地图的制作与使用–地图的制作需要进行投影和测绘。

–不同的投影方法会导致地图存在形状和面积的变形。

–地图上通常使用比例尺来表示地图与实地的比例关系。

4.经度和纬度–经度用于表示地球上任意一点东西方的相对位置。

–纬度用于表示地球上任意一点南北方的相对位置。

–地球上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式有多种,如经线和纬线。

必修二:中国的自然环境1.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国地处东亚,陆地面积位居世界第三。

–中国地势高低起伏,山地、高原、盆地等地貌特征较为突出。

–中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2.中国的气候–中国气候类型多样,包括寒冷型、温带季风型、亚热带湿润型等。

–中国北方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南方气温适宜四季如春。

3.中国的植被–中国的植被多样,森林、草原、沙漠、湿地等种类繁多。

–植被的分布受气候、地形、水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4.中国的动植物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世界上处于重要地位。

–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对于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结尾通过对高一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对地球与地图、中国的自然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地理,提高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为建设美丽家园做出贡献。

高一地理必修一二总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二总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二总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通过对地球表层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形成、结构、自然现象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是地理学科的基础部分,其中包括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总结高一地理必修一二的知识点。

一、必修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尺度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立体,地球的周长约为40075千米,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

2. 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环境地球的运动包括公转和自转。

地球的公转轨道具有椭圆形状,因此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形成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3. 地图与地球的代表性地图是地球表面的缩影,通过地图我们可以了解地球上各个地区的地理情况。

不同的地图投影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4. 经度和纬度经度用来表示地球上的东西方向,纬度用来表示地球上的南北方向。

经度和纬度组成了地球坐标系统,通过坐标系统我们可以确定地球上任意位置的位置。

5. 地球的分布格局地球上有五大洲和大量的岛屿,不同的洲际分布具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特征。

地球还有七个大洋,地球表面约71%是海洋。

二、必修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1. 农业与区域发展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水文条件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对地区的经济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2. 工业与区域发展工业是现代社会的支柱产业,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很大。

工业化对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3.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交通运输是地区联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网络对地区间的联系和资源的流动具有重要作用。

4. 旅游与区域发展旅游业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行业,旅游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5. 区域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而进行的系统性的规划工作。

高一地理必修1 2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1 2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1 2知识点高一地理必修1、2知识点第一部分:地球与地理环境地球是我们人类生活的家园,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它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行星,由内向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结构。

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它呈现出一定的赤道膨胀与两极扁平的特点,这也是地球的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的基础。

第二部分:地理坐标与地球定位为了方便地标示和定位地球上的任何位置,人们发明了地理坐标系统。

经纬度是最常用的坐标表示方法,经线与纬线的交点所形成的网格划定了地球各个位置的独立坐标。

经度表示东西方向,纬度表示南北方向。

通过经纬度,我们可以准确地定位任何地球上的位置。

第三部分: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两个方面。

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的旋转运动,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和地球上的时间差异,而公转则引起了季节的变化。

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因此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变化的,这也是季节变化的原因之一。

第四部分:地理气候与环境地球上的气候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气候系统等等。

气候带的形成与纬度的关系密切,赤道地区气候炎热多雨,而极地地区则寒冷干燥。

海洋和陆地分布也会影响气候,海洋的存在使得沿海地区气候温和,而内陆地区气候波动较大。

此外,气候系统如风系统和水循环也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第五部分:地球资源与环境保护地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地球上的资源多种多样,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地球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如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

因此,环境保护成为当务之急,需要人类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地球资源和生态环境。

总结:高一地理必修1、2知识点主要涉及到地球的基本构造、地理坐标与定位、地球的运动与季节、气候与环境以及地球资源与环境保护等内容。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奥秘,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高一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地理坐标包括经度和纬度,其中经度表示地球表面上经度的变化,而纬度表示地球表面上纬度的变化。这些地理坐标为地球的测量和定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4. 地球的地理位置
地球的地理位置包括地球的自转轴与黄道面的夹角、地球的经度线和纬度线的形状和位置等。这些地理位置为地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23 小时 56 分,自转的轴与公转的轴形成一个约 23.5 度的夹角,这就是著名的黄赤交角。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365.24 天,因此一年有 365 天 6 小时。
3. 地球的构造
地球的构造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个部分。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壳层,平均厚度约为 30 千米。地幔在地壳之下,约占地球半径的 84%,平均厚度为 2,900 千米。外核是地球内部的液态外层,约占地球半径的 16%,平均厚度为 7,930 千米。内核是地球内部的固态外层,约占地球半径的 18%,平均厚度为 3,400 千米。
二、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个部分,这球的自然资源
地球的自然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其中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森林、草原、矿物等,而社会资源则包括人口、劳动力、技术、资金等。
3. 地球的地理坐标
4. 地球的生态系统
地球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海洋、湖泊、河流和沙漠等多个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基础,也是地球上的生命得以延续的必要条件。
5. 地球的环境问题
地球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大气污染和海洋污染等。这些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必修二知识点 默写版

必修二知识点 默写版

(默写版)高中地理知识必备——必修二“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考点一人口的增长模式与人口问题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2、人口发展模式: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①人口增长阶段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②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是: ③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的原因: 5.人口增长的原因分析:考点二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7.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8.人口合理容量: (1)条件: (2)实质:9.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对比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考点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10.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11.人口迁移的分类:12.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

主要体现在对迁出地、迁入地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上。

13.全面认识我国目前的“民工流”现象:(1)产生原因:考点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因素(2)经济因素①经济发展:可使人们获得②交通和通信:其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小了妨碍人口迁移的障碍,促进了人口迁移。

(3)社会因素:1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高中地理知识必备——必修二“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考点一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16.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一般分为:(2)城市功能分区。

①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②特点:③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17.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地域结构。

读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图。

回答问题。

①含义: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 ②主要模式:(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

①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a.地租的高低:b.不同功能区的付租能力:②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和宗教等,主要导致高低级住宅区分布,具体如下:③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完
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本文档是对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复和梳理研究内容。

一、自然地理
1. 地球与地理
-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地球的运动和地轴倾角
- 地球的坐标系统和经纬度
2. 大气层与水圈
- 大气层的组成和特征
- 大气循环与气候形成
- 水圈的分布与循环
3. 气候
- 气候要素与气候类型
- 气候变化与影响因素
- 全球气候带与中国气候
二、人文地理
1. 人口与城市
- 人口分布与人口变动
- 城市的发展与特征
- 城市化的影响与问题
2. 区域可持续发展
-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
- 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3. 农业与工业
-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农业与农村发展
-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工业化的影响与问题
三、地理信息技术
1. 遥感技术
- 遥感原理与应用
- 遥感技术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
-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组成
-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
-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分析中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
- 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与技术
-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领域
- 全球定位系统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以上是对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课程的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对学生的复习和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必修1+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1+必修2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天体:恒星、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行星际物质。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地理必修1知识点默写

地理必修1知识点默写

2、地球自转周期1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自17、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2);(3)产生和。

18、春秋分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1)全球昼夜;(2)正午太阳高度由向递减。

19、夏至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夏至日:(1)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夜越,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2)正午太阳高度由向递减。

20、冬至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专题二地球的圈层结构7、在下图中注出地球外部圈层。

7、判断图中甲、乙两处是背斜还是向斜?8、褶皱山举例:9、断层指岩体沿面发生明显的。

5、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

6、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请用图示意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9、热力环流实例(1)请用图示意海陆风的形成。

(2)请用图示意城市风的形成。

(3)请用图示意山谷风的形成。

10、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的直接原因,其方向是指向,垂直于。

11、(1)请画出一力作用——“理想风”此时风向由指向,与等压线。

(2)请画出二力作用——高空风此时风向与等压线。

(3)请画出三力作用——地面风12、在下图中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甲地等压线比乙地等压线(稀疏或稠密),表明甲地风力比乙地风力(大或小)。

考点二气压带和风带主要知识点:1、请用图示意单圈环流的形成。

(假设前提:a地球不自转;b阳光直射赤道;c地表均匀。

)2、请用图示意三圈环流的形成,并注出七压六风的名称,画出风向。

(假设前提:a阳光直射赤道;b地表均匀。

)6、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8、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9、读下列三种气候类型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判断气候类型。

时针辐(合或散),南半球气旋为时针辐(合或散)升或下沉),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一般出现天气。

代表天气。

、高压是指中心气压(高于或低于)四周,反气旋是指中心气压,四周气压时针辐(合或散),南半球反气旋为时针辐(合或散)。

反气旋中心气流(上升或下沉),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一般出现天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表面形态》
一、地壳物质循环图示
二、三大岩石举例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三、流水侵蚀地貌举例:
流水堆积地貌举例:
风力侵蚀地貌举例:
风力堆积地貌举例:
四、背斜、向斜图示
五、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六、地堑举例:
断块(块状)山地举例
七、六大板块及其边界类型
八、板块边界与地形
生长边界与地形:
消亡边界与地形:
安第斯山、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山地与板块
《大气环境》
一、大气垂直分层图示
二、对流层特点:
平流层特点:
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类型
四、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原理及图示
五、影响到达地面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六、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
海陆风图示
山谷风图示
城市风图示
七、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图示
八、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九、气压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十、季风环流
十一、常见气候类型
十二、常见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
2、高、低气压系统
3、锋面气旋及其天气
读图思考:
北半球中纬度某区域某时刻近地面天气形势图
(1)在图中作出A、B、C、D四地的风向;
(2)A、D处于锋面北侧,空气性质, B、C处于锋面南侧,空气性质;
(3)从平面看,暖空气将锋向北推进,冷空气将锋向东南推进;两锋面的交叉点位于气旋中心,气压,整个锋面气旋的气流呈方向旋转。

(4)根据冷锋与暖锋的锋面坡度差异,在图中用阴影表示云雨区位置和范围;
《水循环与洋流》
一、水循环图示及主要环节 二、洋流模式图示及分布规律
(1)在左图中用箭头表示六个风带的风向;在右图中补画箭头表示洋流方向;
三、四大渔场及其成因
全球风带示意图 30º 0º 30º
60º 60º
90º
90º

全球洋流模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