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

合集下载

地理必修二高一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高一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高一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现象、社会地理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地理必修二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包括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

以下是对该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大地构造大地构造是研究地球表面上各种地形的分布和形成的学科。

其中包括地壳构造、地质构造和地貌构造等内容。

通过学习大地构造的知识,可以了解地球上的地势分布规律和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

1.2 地球环境与资源地球环境与资源是研究地球环境变化、自然资源分布及其利用等问题的学科。

该学科包括了气候与天气、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内容。

通过学习地球环境与资源的知识,可以了解地球上的各种环境因素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2. 社会地理知识点2.1 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研究人口分布、人口变动规律以及城市发展与规划等问题的学科。

其中包括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等内容。

通过学习人口与城市的知识,可以了解人口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2.2 农业与农村农业与农村是研究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变迁以及乡村振兴等问题的学科。

该学科包括了农业类型、农田利用、农村产业结构等内容。

通过学习农业与农村的知识,可以了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为农村发展提供支持和建议。

3. 中国地理知识点3.1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研究中国地理自然环境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其中包括地形地貌、植被分布、气候类型等内容。

通过学习中国地理自然地理的知识,可以了解中国地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地域差异。

3.2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研究中国地理经济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学科。

该学科包括了工业布局、交通运输、资源开发利用等内容。

通过学习中国地理的经济地理知识,可以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建议。

以上是对地理必修二高一知识点的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1+必修2知识点 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1+必修2知识点    总结

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天体:恒星、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行星际物质。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第1讲 : 地球知识--经纬网

第1讲 : 地球知识--经纬网

111km
(五)经度
1、概念:用来标注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
N
70 E
0
130 E
0
170 W
0
70 E
0
130 E
0
170 W
0
S
(五)经度
2、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两个方向各分180°。 往东增大是东经,符号E;往西增大是西经,符号W。 (常用方法:往东增大是东经,往东减小是西经 。 ) 180° 120° 60° 0° 60° 120° 180° 本 西经W 东经E 初 (度数向东减小) 子 (度数向东增大) 午 线
区时
欲求某经度所在的时区 如:151˚E、98˚W
经度 ÷ 15°
时差 3 2 1 中时区 0˚ 1 2 3 4 5 9 4
5
6
7
8
9 10 11
180˚
西 东 12区
11 10 6
7
8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12时00分 12时00分
0° 23°26 ′
12时00分
12时00分
高中地理知识体系
地球概论
自然地理
(必修一)
大气圈 地球圈层 水圈
岩石圈 整体性和差异性 人口 城 市 农 业 工 业 交 通 主 体 居 住 生 产 应 用 于 区 域 地 理
认识 区域 世界地理 中国地理 区域 发展 资源开发 经济发展
地球地图
生态发展
人文地理
(必修二)
区域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思考:纽约、伦敦分别在什么半球?
(七)经纬网及其应用
1、概念:纬线和经线相交而形成的网,就是经纬网。
纬线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需要探索。

人类探索世界的脚步永不停息,人类的探索一直在前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大全世界地理知识总结大全中国地理常识必背知识点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对“地理1”、“地理2”、“地理3”的内容结构进行分析,并分别说明三个模块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对“地理1”、“地理2”、“地理3”的内容结构进行分析,并分别说明三个模块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对“地理1”、“地理2”、“地理3”的内容结构进行分析,并分别说明三个模块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答:(一)“地理1”的内容结构进行分析:本模块是经典的自然地理内容,自然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的传统内容。

1、从公民素质出发,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本模块知识的选择,首先考虑的是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而不是从学科系统性的角度来考虑;重视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地理学习能力是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基本地理观念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最高层次。

2、为高中地理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

作为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理论基础,必修一选取了一些有理论学习价值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

3、采用案例学习的思路安排学习的课程内容。

(二)“地理2”的内容结构进行分析:地理必修二模块主要选取了4个主题:人口、聚落中的城市、生产活动以及人文地理的基础理论——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这些主题之间是内在联系的。

(三)“地理3”的内容结构进行分析:本模块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部分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一部分是“地理3”的核心内容。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其可持续发展也有其自身特点。

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一部分采用案例方式,选择了“环境与发展问题”、“流域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等五个典型的范例,来说明不同区域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应采用不同的对策和措施。

第三部分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应用现代地理科学的前沿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武装”地理课程,培养学生地理信息素养,是新课程重要的目标。

三个模块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地理1”主要是自然地理,重点是阐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应该说本模块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知识和理论的基础。

上海高中地理教材

上海高中地理教材

上海高中地理教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上海高中地理教材上海高中地理教材篇一:高中地理教材目录沪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教科书《地理》目录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球的结构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三节大气环境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 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第三节人口迁移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 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 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第六节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第三节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选修一第一章宇宙第二章太阳系和地月系第三章地球的演化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变化选修二第一章海洋和海岸带第二章海洋开发第三章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第四章海洋权益选修三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概述第二节旅游资源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欣赏方法第二节中国名景欣赏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第三章旅游规划第一节旅游规划概述第二节旅游资源评价第三节旅游规划第四章文明旅游第一节做合格的旅游者第二节出游前的准备第三节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第四节旅游安全选修四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二章城乡分布第三章城乡规划第四章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第四节我国的虫灾与鼠灾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一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环境特. 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第二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第三节自然灾害与选修六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概述第二节环境问题概述第三节人类与环境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篇二:高中地理教材章节目录结构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二、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行星的分类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四、寻找外星生命的条件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生物量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三、昼夜交替和时差四、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六、四季更替和五带四季更替五带七、地球和地球仪第四节地球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二、地球的外部圈层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二、热力环流三、大气的水平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案例 1 :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与地中海气候的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与地中海气候的形成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与天气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案例 2 :台风及其危害;寒潮及其危害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案例 3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被迫举国迁移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问题研究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相互联系的水体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案例 1 :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三、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水资源及其分布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活动:沙漠中的奇迹―― 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三、合理利用水资源案例 2 :咸海的忧虑问题研究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内力作用案例 1 :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与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二、外力作用三、岩石圈物质循环第二节山地的形成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案例 2 :日本的富士山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案例 3 :黄河三角洲的发育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案例 1 :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活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物质交换二、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三、地理要素具有统一演化过程案例 2 :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活动:湖泊的演化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活动: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中,有人主张造林,有人主张种草,也有种植灌木,哪种主张比较合理,说明理由。

最新版本高中地理目录(2019年人教版)

最新版本高中地理目录(2019年人教版)

最新版本高中地理目录(2019年人教版) 最新版本高中地理目录(2019年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历史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问题研究:火星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单元小结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问题研究:何时蓝天常在?单元小结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第二节海水的性质第三节海水的运动问题研究:能否淡化海水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单元小结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第二节地貌的观察问题研究: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单元小结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一节植被第二节土壤问题研究: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单元小结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与水文灾害第二节地质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问题研究:教灾物资储备库应该建在哪里?单元小结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第二节人口迁移第三节人口容量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单元小结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第二节城镇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单元小结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三节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问题研究:实体商店何去何从?单元小结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问题研究:城市交通如何疏堵?单元小结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问题研究:低碳食品知多少。

单元小结。

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课件必修一

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课件必修一
学业水平考试
必修一 必修二
地球的宇宙环境
从宇宙看地球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地球的圈层结构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水圈与水循环
生物圈与植被
喀斯特地貌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风成地貌 河流地貌
土壤
自然灾害的成因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防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理信息技术
宇宙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宇宙中的物质存在 ——天体
恒星 最基本的天体
星云 行星 流星体 彗星
天体系统 可观测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统
其他恒星系统
河外星系
太阳系



类地行星

太阳系的构成 小行星带
木 巨行星

天王 海王
远日星
光球层 太阳黑子
太阳活动 色球层 耀斑
影响
太阳(气体球)
日冕层 太阳风 纬度
太阳辐射 海拔 (核聚变) 天气
日照时间
年降水量<400mm
仅有草本层
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防风固沙,减轻自然灾害
热带、亚热带及温带的干旱气候区,以旱生灌木为主
喀斯特地貌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成因
可溶性 岩石
透水性 气候 降水、温度 生物
类型
溶沟 地面喀斯特地貌 石芽
成土母质层
气候
提供矿物质和无机物 基岩 提供水分、热量
矿物质 40%
形成因素 生物
决定性因素

高一地理必修一和二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和二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和二知识点引言: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它涉及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高中地理课程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对地球问题的认识的重要途径。

在高一年级,学生将学习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内容,这些知识点为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特点提供了基础。

I. 必修一:自然地理知识点A. 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特点对我们理解地理问题至关重要。

学生将学习地球的形状、大小、结构以及相关的坐标系统,以便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正确使用地图。

B. 自然地理要素1. 大气圈:学生将学习地球的大气层结构、气象要素、气候和季风等内容。

了解气候对生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

2. 水圈:学生将学习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水循环过程、水文地理和水资源利用等知识点。

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利用,是地理学中的重要议题。

3. 生物圈:学生将学习生物地理、生境和生态系的基本概念。

了解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是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II. 必修二:人文地理知识点A. 人口与城市1. 人口分布与迁移:学生将学习全球人口分布的特点和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

人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了解人口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重要。

2. 城市化:学生将学习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模和城市结构的演变。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与发展是解决社会问题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B. 经济与发展1.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生将学习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村工业化等知识点。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农业发展的规律能够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工业与城市发展:学生将学习工业化进程、工业区域布局和城市经济特征等内容。

工业是现代社会的支柱产业,了解工业发展对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十分重要。

结语:高一地理必修一和二的知识点贯穿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涵盖了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目录

人教版高中地理目录

人教版高中地理目录高中地理必修+选修——人教版目录必修一:行星地球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研究: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问题研究: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必修二:人口与城市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三节:城市化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问题研究:绿色食品知多少?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问题研究: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问题研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

必修一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必修二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必修三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选修一
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第二节板块构造学说
第三节地表形态的变化
选修二
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
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第三节维护海洋权益加强国际合作选修三
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
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选修四
选修五
第三章防灾与减灾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求援与求助
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选修六
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
第二节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第三节公众参与
选修七。

高一地理必修一二总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二总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二总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通过对地球表层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形成、结构、自然现象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是地理学科的基础部分,其中包括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总结高一地理必修一二的知识点。

一、必修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尺度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立体,地球的周长约为40075千米,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

2. 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环境地球的运动包括公转和自转。

地球的公转轨道具有椭圆形状,因此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形成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3. 地图与地球的代表性地图是地球表面的缩影,通过地图我们可以了解地球上各个地区的地理情况。

不同的地图投影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4. 经度和纬度经度用来表示地球上的东西方向,纬度用来表示地球上的南北方向。

经度和纬度组成了地球坐标系统,通过坐标系统我们可以确定地球上任意位置的位置。

5. 地球的分布格局地球上有五大洲和大量的岛屿,不同的洲际分布具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特征。

地球还有七个大洋,地球表面约71%是海洋。

二、必修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1. 农业与区域发展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水文条件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对地区的经济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2. 工业与区域发展工业是现代社会的支柱产业,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很大。

工业化对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3.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交通运输是地区联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网络对地区间的联系和资源的流动具有重要作用。

4. 旅游与区域发展旅游业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行业,旅游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5. 区域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而进行的系统性的规划工作。

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模板及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模板及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思路第一版块基础概览☆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1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土地:地形、土壤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3.水源(灌溉水源)「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2.交通3.国家政策4.劳动力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6.工业基础☆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地理位置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3.农业因素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5.市场因素6.科技因素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8.历史因素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城市区位因素分析:2「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影响当地供水和交通运输4.资源条件(代表城市:大同、大庆、鞍山、克拉玛依、英国伯明翰、美国芝加哥、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矿>)「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代表城市:株洲、石家庄、日本筑波)2.政治因素(代表城市:合肥,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3.军事因素(代表城市:美国波士顿)4.宗教因素(代表城市:耶路撒冷)5.科技因素(代表城市:日本筑波)6.旅游因素(代表城市:黄山、泰安)☆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高一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地理坐标包括经度和纬度,其中经度表示地球表面上经度的变化,而纬度表示地球表面上纬度的变化。这些地理坐标为地球的测量和定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4. 地球的地理位置
地球的地理位置包括地球的自转轴与黄道面的夹角、地球的经度线和纬度线的形状和位置等。这些地理位置为地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23 小时 56 分,自转的轴与公转的轴形成一个约 23.5 度的夹角,这就是著名的黄赤交角。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365.24 天,因此一年有 365 天 6 小时。
3. 地球的构造
地球的构造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个部分。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壳层,平均厚度约为 30 千米。地幔在地壳之下,约占地球半径的 84%,平均厚度为 2,900 千米。外核是地球内部的液态外层,约占地球半径的 16%,平均厚度为 7,930 千米。内核是地球内部的固态外层,约占地球半径的 18%,平均厚度为 3,400 千米。
二、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个部分,这球的自然资源
地球的自然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其中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森林、草原、矿物等,而社会资源则包括人口、劳动力、技术、资金等。
3. 地球的地理坐标
4. 地球的生态系统
地球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海洋、湖泊、河流和沙漠等多个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基础,也是地球上的生命得以延续的必要条件。
5. 地球的环境问题
地球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大气污染和海洋污染等。这些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选修五】(精品干货)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选修五】(精品干货)

高一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地轴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点(1月初)快 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º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公转示意图)(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第二单元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高中地理结构

高中地理结构

高中地理1、模块分类高中地理主要分为四个模块。

分别为必修一、必须二、必修三和选修部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其中必修一为自然地理部分,必修二为人文地理部分,必修三为区域地理部分。

2、考点分布必修一知识点分布:第一章太阳辐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地球运动:晨昏线,太阳直射点运动,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及计算,时差变化规律和计算,日期分界线。

地球圈层结构分布:大气圈分层和对流层大气特点。

第二章大气: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水平运动,全球性大气环流,气候成因分布规律及特点。

天气系统:锋面系统,高低压系统。

水循环:海陆间循环海水运动:洋流分类,全球洋流分布规律以及影响。

地质作用及地壳物质循环。

第三章地理环境整体与差异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差异性分布规律。

第四章地理环境对交通城市的影响:地理环境影响交通线分布,城市分布规律。

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及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必修二知识点分布:第一章人口变化,人口增长模式,人口迁移,城市结构和城市化发展问题。

第二章农业区位及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区位及世界典型工业案例分析。

交通方式及特点,交通方式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内涵和原则。

必修三知识点分布:第一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第二章产业转移规律,区域资源开发,流域开发,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区域农业综合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遥感,全球定位,地理信息系统(3S技术)概念及应用。

区域地理部分:中国及世界区域地理3、试卷结构选择题1----8题,每题4分,共32分。

主观题26题,25-26分。

主观题29题其中2个问题,10分。

选修部分一道主观题,10分。

高中地理教材目录湘教版

高中地理教材目录湘教版

(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目录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球的结构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三节大气环境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第三节人口迁移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 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六节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第三节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选修一第一章宇宙第二章太阳系和地月系第三章地球的演化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变化选修二第一章海洋和海岸带第二章海洋开发第三章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第四章海洋权益选修三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概述第二节旅游资源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欣赏方法第二节中国名景欣赏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第三章旅游规划第一节旅游规划概述第二节旅游资源评价第三节旅游规划第四章文明旅游第一节做合格的旅游者第二节出游前的准备第三节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第四节旅游安全选修四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二章城乡分布第三章城乡规划第四章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第四节我国的虫灾与鼠灾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一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环境特.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第二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选修六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概述第二节环境问题概述第三节人类与环境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第二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第三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第四节噪声污染及其防治第五章环境管理第一节环境管理概述第二节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第三节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第四节环境保护任重道远选修七第一章地理信息技术的进展第二章地图与遥感(RS)第三章全球定位系统(GPS) 第四章地理信息系统(GIS)第五章 3S(RS、GPS、GIS)技术综合应用览高中地理教学计划(全年组)更新时间:2008-03-28 16:34:40论坛转帖地理教学计划一、三年大计划年级学期教学内容高一年级第一学期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学期高中《地理》必修2高二年级第一学期高中《地理》选修1,《中国地理》1、2两册。

山西高中地理教材共几本

山西高中地理教材共几本

山西高中地理教材共几本
山西高中地理教材共有三本,分别是《山西高中地理必修一》、《山西高中地理必修二》和《山西高中地理选修》。

《山西高中地理必修一》共分十章,内容涵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地理学的基本技能等内容,是研究地理学的基础课程。

《山西高中地理必修二》以山西省为实际性背景,分十二章,全面回顾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从地理息系统、地理环境资源利用和防治、地理因素的影响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山西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现象的形成机制。

《山西高中地理选修》
以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为基础,将地理学和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学科相结合,探讨了地理学在社会与环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研究地理学的高级课程。

山西高中地理教材三本书的出版,满足了学生研究地理学的需求,也为山西高中的地理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山西高中地理教材的出版,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探索世界的复杂现象,深入地理解世界的多样性,为山西高中地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从山西高中地理教材三本书出版看,山西高中地理教育发展迅速,学校也在加大对地理课程的投入和重视,目前山西高
中的地理教育已有了明显的改善,学生的研究热情也越来越高,为山西高中地理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山西高中地理教材的出版,为山西高中地理教育的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在今后的研究之路上,希望能够为山西高中地理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同步教学测试试卷地理测试试卷考试范围:必一必二;考试时间:90分钟;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二分二至时地球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1一2题。

1.自B至C,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上海昼长于夜,且昼长渐短B海口市的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C 南极圈内的极夜区域逐渐扩大 D太阳直射于南半球2.地球由D公转至A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A.一直加快 B.先变快后变慢 C一直变慢 D先变慢后变快读北京某日相关气象预报资料,回答3--5题3.资料日期中的31日所反映的可能是()A. 1月31日B. 5月31日C. 8月31日D. 10月31日4.资料中反映的天气系统为()A. 冷锋B. 暖锋C. 气旋D. 反气旋5.关于资料中三天的叙述正确的是()A. 31日受暖气团控制,气压较高B. 1日白天气温低是因为云层大量吸收了太阳辐射C. 1日、2日夜间气温低,因为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D. 2日受气旋控制,白天气温较高6. 如果黄赤交角变为0°,下列四组气候类型中不再存在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7.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A.a"为海洋,b为陆地B.环节③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下图为某区域大洋环流简图,箭头为相应的盛行风带。

据此回答8~9题。

8.若图示区域为大西洋,则a处洋流的名称为()A.加那利寒流B.日本暖流C.墨西哥湾暖流D.秘鲁寒流9.图示洋流流向与下列地理事物运动方向相同的是()A.北半球地球俯视图的自转方向B.南半球的气旋C.北印度洋冬季洋流流向D.北太平洋台风当地时间2012年4月24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熔岩滚滚。

埃特纳火山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为欧洲最高活火山。

图甲表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图乙为某种地貌景观照片。

读图完成10--11题。

10. 图甲中的序号可以表示意大利火山喷发的是()A.①B.②C.③D.④11. 与图乙中地貌景观成因类似的地质作用是()A.②B.③C.④D.⑤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B.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13.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C.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从1998年开始,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数却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原有人口基数小 D.人口大量迁入15.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A.城市经济缺乏活力B.劳动就业压力增大C.社会劳动力不足D.城市环境质量陡然下降16.读右图,下列商业部门与下图中所属城镇对应正确的是()A.甲为普通服装店、乙为家具商店、丙为星级宾馆B.甲为早点店、乙为汽车销售店、丙为高级家用电器店C.甲为珠宝行、乙为家具商店、丙为早点店D.甲为星级宾馆、乙为珠宝行、丙为早点店17. 根据中心地理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B.低等级的中心地无法提供高于自身等级的中心地的货物或服务C.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D.该理论是完美的,与实际完全符合读右图“某地农业用地地租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影响X、Y、Z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是()A.市场 B.劳动力 C.水源 D.气候19.如果要在X、Y、Z三地发展花卉种植、乳牛饲养、小麦生产,下列方案最合理的是()A.X地种植小麦的经济效益最高B.Z地应该发展花卉种植C.距城市20—60千米远的地方适合饲养乳牛D.小麦生产应位于距城市40—100千米处读图“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该地域工业生产联系的突出优点是( )A.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 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C.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成本 D.共用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21.导致众多工业部门在该工业地域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A.各企业之间存在生产联系 B.企业经营者的个人因素C.当地政府的行政规划 D.区域内雄厚的科技力量22.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钢铁工业区位选择发生了3次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世纪初期开始,钢铁工业多转向靠近大煤矿区B.鲁尔区钢铁工业——中国的鞍钢——宝钢的区位选择大致反映这一变化C.在早期的煤炭炼钢时代,钢铁企业多靠近大铁矿区D.二战后,钢铁企业多集中在内陆布局23.恶劣的天气会给运输带来很大的不便。

下列运输方式中,受大雾天气影响最小的是()A.铁路B.高速公路C.水运D.航空24.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A.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B.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C.加强全球合作,打击恐怖主义,保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实现人口零增长、经济零增长、环境污染零增长25. 下列选项不属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压力 B.城市化进程加快C.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D.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计50分)二、非选择题(50分)26. 下图甲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乙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4分)(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2分)(3)说出图甲中1、2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3分)(4)简述图乙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7分)27.读城市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⑴图中A处的土地利用方式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功能)区,其主要原因是。

(5分)⑵影响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⑶一些大城市的高级住宅区大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28. 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

图1是“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图2是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9分)图1 图2(1)简述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8分)(2)图2所示的生产流程中,字母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

(3分)(3)试分析此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

(6分)(4)图示地区还可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答案】 A2.【答案】B【解析】3.【答案】D4.【答案】 A5. C【解析】连续两日北京均为昼短夜长,且昼在缩短着,所以处于冬半年的冬至前。

连续3天的天气转晴、气温下降趋势明显,所以为冷锋影响。

连续3天的第一天,31日、1日气温及气压急速下降、出现阴雨;夜间气温是冷锋后冷空气控制的结果。

1日、2日夜间气温低,是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微弱所致。

2日白天晴朗太阳辐射强,气温较高。

6.【答案】B【解析】如果黄赤交角变为 0°,全球各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基本不变,不存在季节移动的规律。

而地中海式气候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

7.【答案】B【解析】环节③是地表径流,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

8.【答案】C 9.【答案】B【解析】第8题,根据大洋环流模式,再结合图中风向分析,可得出图示区域为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即该纬线为30°N。

洋流为顺时针方向流动,若图示区域为大西洋,而a在大洋西部,应为墨西哥湾暖流。

第9题,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域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选项中只有南半球的气旋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10.【答案】B11.【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②表示岩浆的喷出,可以形成火山。

图乙中地貌景观为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山前冲积扇,图甲中③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12.【答案】A 13.【答案】A【解析】从图中植被类型可以判定,该图反映的是大陆西岸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荒漠带为热带荒漠带,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14.【答案】D 1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

第14题,一地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由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两方面影响。

第15题,大量人口迁入对当地的影响是:住房、就业、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加大。

但D项城市环境质量不会陡然下降,而是逐渐下降;错误。

16.【答案】B【解析】根据甲乙丙城市的服务范围大小,判断等级由高到低的依次为乙丙甲;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而等级较高的服务职能,只有较高等级的城市才具有。

反之亦然。

由图中可知,乙地位于城市的中心地段,可以考虑做汽车销售;而甲地等级最低,可以做早点铺。

17.【答案】D【解析】中心地理论是人们目前研究的一个理论,该理论还不是很完美的,与实际可能有些不相符合18.【答案】A 19.【答案】 C【解析】花卉种植、乳牛饲养、小麦生产经济效益依次降低。

20.【答案】D 21.【答案】A【解析】22.【答案】B【解析】在早期的煤炭炼钢时代,钢铁企业多靠近大煤矿区,20世纪初期开始,钢铁工业多转向靠近大铁矿区,二战后,钢铁企业多集中在沿海布局。

鲁尔区钢铁工业——中国的鞍钢——宝钢的区位选择大致反映这一变化过程。

考点:本题考查钢铁工业区位的变化。

23.【答案】A24.【答案】A25.【答案】B二、非选择题(50分)26.【答案】(1)A是赤道低气压带。

(2分)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为终年高温多雨。

(2分)(2)画图略(提示:B所在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

(2分)(3)1图气压带位置比2图偏北,(1分)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回归运动)。

(2分)(4)C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分)原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3分)冬季受西风带控制,西风从海洋上带来暖湿气流,温和多雨。

(2分)27.(15分)⑴商业区(1分) 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交通便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