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养生观

合集下载

如何树立正确的养生观(极力推荐)..

如何树立正确的养生观(极力推荐)..

人与自然的关系
盘古开天辟地的养生启示
• 盘古开天辟地轻的上升为天,浊的 下沉为地。 养生启示:自然有阴阳,人体也分阴 阳。 • 盘古死后: 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人的肝阴 肝阳。 毛发变成了森林—人的毛发 血液变成了河流—人的血液、津液 身体变成了山川百脉—人的经络与 肌肉腠理
结论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所以 顺应自然法则是养生的第一 要务,十二时辰养生法、经 络养生法、食疗养生法、四 季养生法等都已自然法则为 基础。
养生的分类
第一类:日常养生介绍
第二类:四季养生介绍
日常养生介绍:
食疗养生:
食疗又称食治,即利用食物来影响 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 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中医很早就认 识到食物不仅能营养,而且还能疗疾 祛病 。 A、食补 B、清补 C、药膳 D、保健品
运动养生
运动养生是指:用活动身体的方式维护 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 生方法。中华民族的运动养生特色是:以中 医的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等理论为基础, 以养精、练气、调神为运动的基本特点,强 调意念、呼吸和躯体运动相配合的保健活动。 传统的运动养生,经过历代养生家的不断总 结和补充,逐渐形成了运动肢体、自我按摩 以练形,呼吸吐纳、调整鼻息以练气,宁静 思想、排除杂念以练意的保健方法 A、五禽戏 B、八段锦 C、太极拳 D、瑜伽
冬季养生
冬季,是指我国农历10、11、 12 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等6 个节气。 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 肾防寒”。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 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 能适应严冬的变化。而保证肾气 旺的关键就是防止严寒气候的侵 袭。
建立正确的养生观
中医认为“不治已病,治未 病。”,任何疾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 而是能量的转化过程,所以正确的认 识养生,全方位的养生理念对于我们 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生于自然,依赖自然,所以, 养生需要顺应自然规律,掌握身体的 预警信号,在养生师的帮助下学习养 生知识,改变旧的生活习惯,慢慢的 祛除产生疾病的根源,最终达到强身 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这正应了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道理。

恒、形、神、膳——我的四字养生观

恒、形、神、膳——我的四字养生观

恒、形、神、膳——我的四字养生观*导读:我的养生经验,遵循4个字:恒、形、神、膳。

……怎样保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有专家说,决定人寿命的因素包括:遗传占15%,社会占10%,医疗占8%,气候占7%,个人生活方式占60%。

这就是说,人的生命能否达到最高极限,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即个人的生活习惯。

对于这点,我深有体会。

我的养生经验,遵循4个字:恒、形、神、膳。

首先是恒。

“恒”,长也,久也,“恒养”即保持长久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好的习惯是健康的“银行”,坏的习惯是健康的“监狱”。

播种好的习惯,便收获健康;播种坏的习惯,便收获早衰、早老。

其次是形。

“形”,体也,“形养”即身体锻炼,以动为主。

适当的运动利于健康快乐和长寿。

再次是神。

养生首先重视养心,养心即养神。

古人所谓养心,并非指保养心脏,而是指调节精神活动,主张重视精神修养。

最后是膳。

“膳”者,食也,即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此外,重视睡眠。

饮食与睡眠,同等重要,做到吃好、睡好,早睡早起。

我把这4点运用在平时的生活中,走出了一条有个性、有特点的“养生”路,并从中找到不少乐趣。

·与时俱进做到顺时,即顺应社会,积极努力学习新知识,新理论;顺境,即顺应新时代,改变老观念,跟着环境走;顺心,即理顺心态,做“喜新厌旧”的时尚人;顺理,即懂理,主动理解、尊重他人,跟着时代跑;顺体,即合理膳食、合理运动、合理理疗、合理饮水,跟上健康步伐;顺和,即人和家和事事和,顺其自然,求得和谐。

·善待自己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进入老年后,坏运恶事,接踵而来:老伴去世,癌魔缠身,糖尿病乘机而入。

但我对自己说: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

千万记住,善待自己,极限背后就是光明。

所以,我安排好活动时间表,科学合理生活。

孤独的时候,就读书、写作。

告诫自己学会幽默。

环境有时逼得我哭,有时让我发笑,但哭也好,笑也好,都像拥抱快乐那样去拥抱它们;学会笑,我认为,真笑真痛快,假笑也是笑,装笑也不坏。

对中医养生的看法

对中医养生的看法

对中医养生的看法中医养生看法1:中医养生观养生观的多面性决定了养生与生命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健康保护?为什么要保持健康?如何保持健康?让我们从专家们在健康文化高峰论坛上的精彩演讲中,领略健康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

1.病前预防和老年前维护。

2.天人相应、形神兼具。

3.调整阴阳,纠正偏见,克服缺点。

4.动静有常、和谐适度。

中医养生观2:中医养生规则养生就是“治未病”,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深思熟虑其一,天人合一的养生观。

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

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

第二,阴阳平衡的健康观。

阴阳平衡的人是最健康的人。

养生的目的是达到身心阴阳平衡。

什么是阴?阴是身体的物质基础。

杨是什么?阳是能量。

阴阳是相对的。

一切向上、向外、活跃、炽热都属于阳;所有向下、向内和寒冷都属于阴。

身体生病的原因是阴阳失去平衡,导致阳过多或阴过多、阴虚或阳虚。

只要我们努力减少过多的党,增加过少的党,以恢复阴阳原有的平衡,疾病自然会消失在无形之中。

因此,中医保健非常强调阴阳平衡和健康生活。

其三,身心合一的整体观。

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意心灵的修炼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延年益寿《黄帝内经》在开篇《上古天真论》首起问题就是关系功能衰退和寿命的问题:“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神农本草经》则不断提出“不老”的概念。

聂文涛在《求索神农智慧》一书中指出: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发展不是依靠偶然的经验积累,而是大量先哲为追求更高健康水平所进行的探索。

中医的养生观

中医的养生观

中医的养生观中医养生文化在其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思想原则,这些原则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

今天,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中医的养生观。

中医养生观1、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预防观中医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

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

《淮南子》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

”金元时期朱溪亦说:“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先病之前。

”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也不可能“返老还童”,但防止未老先衰延长生命是可以办到的,这种防病抗衰思想与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一脉相承,《周易.系辞下》云:“安不忘危,存不忘亡。

”这种注重矛盾转化、防徽杜渐的辩证哲学思想是中国古哲学和中国传统中医养生的精华。

2、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中国传统哲学十分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普通联系着的整体,提出天人相应,天人感应等思想。

认为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着的。

中医养生文化中亦体现出这种原则。

中医养生学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这里明确把天文、地理、人事作为一整体看待。

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

人生活在自然界,又生存在人事社会之中,不能离开社会群体而生存。

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了的客观事实。

中医养生从“天人相应”和“七情六欲”等观点出发,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去理解和认识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并贯穿在病因考查,诊断治疗以及保健预防的各个环节中,如强调养生要“顺四时而适寒暑”。

同时中医认为人体本身也是有机整体。

把人的五脏与五体、九窍、五声、五音、五志、五液、五味等联系起来,组成整个人体和五个系统,在此基础上又根据脏腑的表里关系通过经络联系起来,共同协调地完成人的生命活动。

养生观的四大点

养生观的四大点

养生观的四大点
1.饮食:养生观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饮食。

我们应该注重饮食的营养平衡,尽量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而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2. 运动:养生观还强调运动对身体的重要性。

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增强体质,降低患病风险。

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比如跑步、游泳、瑜伽等。

3. 睡眠:睡眠也是养生观中必须注意的一点。

我们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晚上7-8小时。

同时,还应该注意睡眠环境的舒适度。

睡眠质量不好会影响身体健康。

4. 心态:养生观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就是心态。

我们应该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远离压力和焦虑。

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和工作压力,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 1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保健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保健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保健观念养生保健是古代中国人非常注重的一个方面,不仅是为了保持健康和长寿,更是为了达到身、心、灵的和谐。

中医养生理论是传统的保健学,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对身心健康有益的方法和习惯。

一、饮食调养的重要性中国人一直认为“食补优于药补”,饮食调养一直是中国传统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养生饮食不但以有机结构、适口而进为要,还要符合季节的变化和人体的需要。

例如,春季是木生之时,可适当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与水果,帮助身体排毒;夏季是火旺之时,要避免热性食品,尽量多喝水来降温解暑;秋季是金收之时,可以多食用果实、坚果等食物,健脾养肺;而冬季则是阳气潜藏之时,应多吃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如姜、葱、蒜等,有助于暖胃健脾。

二、运动保健的重要性运动在养生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延缓衰老、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化,还可以增加人体的感受力、使人精神愉快。

而传统的养生运动有太极拳、气功等,这些运动都强调内在的修养和身体的协调性,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调节心情。

三、精神调养的重要性在养生保健中,精神调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文化中,讲究的是养心,使人处于平静、开朗的状态,避免情绪的波动。

养心还有讲究让身心达到平衡,和谐相处。

人体内部是由五脏六腑构成的,每个器官都有自己的功能,而在情绪上,每个人也有自己的主要表现,如喜怒哀乐等。

养生中说“心为君主,肝为将军,心肝协调才能保持身心和谐”,所以人们养生时,要保持心灵的宁静。

四、中草药的保健效益中国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

中草药是以天然植物、动物、矿物为原料,经过加工和制作而成,对人体有保健、调理和治疗作用。

中草药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调节身体和情绪,例如枸杞可以明目、补肾;黄芪可以补脾气、增强体质;当归可以调节女性的内分泌和生理周期等,中草药在养生中是非常实用的。

总之,传统的养生保健知识不但丰富,而且非常实用,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中医养生理念

中医养生理念

中医养生理念有:
1、健康观:中医认为养生要求身心阴阳的平衡,阴是指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阳是指能量。

身体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
2、自然观:中医认为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的四季气候变化规律,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所以要适应周围的环境,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同时要有自我控制调节的能力,避免外界环境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3、求己观: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身体的锻炼保养,而且注意心灵的修炼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要顺从中医养生的基本规律,建立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遵循符合健康长寿的客观需求,符合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理念简述(精选)

中医养生理念简述(精选)

中医养生理念简述中医养生是一门古老而深入人心的健康理念,它通过平衡身体内部的阴阳、气血,调和脏腑之间的关系,从而维护和促进人体的健康。

本文将从中医养生的基本理念、方法与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医养生的基本理念中医养生的基本理念围绕着个体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顺应自然规律: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因此,养生应顺应自然规律,如根据四季变化调整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保持身体的平衡。

2. 强调整体观念:中医养生注重整体观念,将人体的各个部分视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强调身心之间的相互影响。

通过调整身体的整体功能,达到健康的目的。

3. 平衡阴阳:中医理论认为,阴阳是构成万物的两个对立而又统一的方面。

人体的健康与阴阳的平衡息息相关,通过调整阴阳的平衡,可以预防疾病,维护健康。

4. 调和气血:中医重视气血的调和运行,认为气血畅通可以保证脏腑的功能正常,并促进健康。

通过调节呼吸、运动、饮食等方式来维持气血的平衡。

二、中医养生的方法与应用中医养生具有多种方法与应用,常见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养生:中医养生饮食强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的摄入,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此外,中医强调饮食进补,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等调整饮食,平衡营养。

2. 运动养生:中医养生推崇适度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调节内分泌,提高免疫力,达到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目的。

3. 睡眠养生:中医养生重视保持良好的睡眠。

通过调整作息时间,创造适合的睡眠环境,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提高睡眠质量,维持身心健康。

4. 心态养生:中医养生强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学会舒缓压力、调整情绪,通过冥想、放松等方式来保持心理健康,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三、中医养生的实际应用中医养生理念不仅适用于个人,也可以应用于家庭和社区层面。

具体应用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养生:通过合理安排家庭成员的饮食、作息时间,共同参与适量的运动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家庭成员的整体健康水平。

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

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

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中医养生,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体现了中医学对于保健和预防疾病的理念和方法。

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源自中医学对于人体和自然界的认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平衡和调节。

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阴阳平衡中医养生认为,人体健康与阴阳平衡密切相关。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代表着万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中医养生中的阴阳平衡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包括情绪、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平衡。

只有保持良好的阴阳平衡,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

二、整体观念中医养生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养生不仅仅是对某个部位或器官的保健,而是全面调养整个人体。

中医养生倡导“以整治部,以部治全”的理念,通过调整整个身体的阴阳平衡,达到维持整体健康的目的。

三、预防为主中医养生注重预防疾病,提倡“未病先防”。

“治未病”的概念意味着中医养生注重的不仅是疾病的治疗,更加重要的是在未患病之前,从调整饮食、锻炼身体、调节情绪等方面进行综合保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四、四季养生中医养生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将四季的循环变化融入到养生中。

中医养生倡导根据季节的变化,调节饮食习惯、起居作息、锻炼方式等,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比如,夏季养生强调清淡饮食、适量运动,冬季养生则注重保暖和养护。

五、个体化养生中医养生强调因人而异,注重个体化的养生方法。

不同的人体质、年龄、性别、环境等,需要采取不同的养生方式。

中医养生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针对个人的体质和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养生方案。

综上所述,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包括阴阳平衡、整体观念、预防为主、四季养生和个体化养生。

这些理念的贯彻实施,有助于提升人体的整体健康水平,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实现长寿和健康的目标。

中医养生作为传统的保健方法,对于现代人的健康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中医养生理念的学习和应用,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健康素养,并分享给身边的人。

对健康养生的认识

对健康养生的认识

对健康养生的认识
对健康养生的认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整体观念:健康养生注重的是整体的身体状况和平衡。

这不仅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情绪和精神健康。

一个真正健康的人应在这几个方面都达到平衡和和谐。

2.预防为主: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是预防疾病,而不仅仅是治疗疾病。

通过合理的饮食、规律的作息、适度的运动等方式,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3.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养生方法也需要因人而异。

没有一种养生方法是适合所有人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

4.持之以恒:健康养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

不能期望通过短期的努力就能达到长期的健康效果。

需要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看到养生的效果。

5.综合调养:健康养生不仅仅关注身体,也关注心理和精神层面。

需要通过饮食调养、运动调养、精神调养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自己的健康状况。

总的来说,健康养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对自己身体的深度关怀和照顾。

它需要我们全面、科学、持久地进行自我管理和调养,以达到身体、心理、社会的完满状态。

养生名言名句

养生名言名句

养生名言名句1. "养生之道,顺应自然,保持心安。

"2. "养生要生态,精神养生最重要。

"3.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养生是幸福的基础。

"4. "养生之道在于调和,和谐有序方能健康。

"5. "养生不是一日之功,坚持才能见到成效。

"6. "养生之道源自内心,心态决定生活质量。

"7.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情不可极,志不可满。

"8. "冷静淡定,处事不紧,休息调养,才能长寿。

"9. "宁静致远,心静自然安宁。

"10. "守住内心的安宁,健康自然随之而来。

"11. "以虚驭实,以静御动,以软克刚。

"12. "笑口常开,快乐是最好的养生良药。

"13. "舌尖上的养生,小处见真章。

"14. "行走久则养生,守一之道无不通。

"15. "自在无求才能远离烦忧。

"16. "和为贵,和则身心健康。

"17. "云淡风轻,自然健康跟随。

"18. "健康身心,享受人生。

"19. "身心和谐,喜乐终生。

"20. "宽心如海,轻松自在。

"21. "食有尺度,饱腹不可贪。

"22. "适量运动,活力永续。

"23. "静思察虑,宁静无忧。

"24. "强身健体,保持活力。

"25. "凡事适可而止,心平气和自在。

"26. "和而不同,平衡重要。

"27. "心境开朗,身心健康。

"28. "均衡饮食,健康永驻。

现代养生观论述

现代养生观论述

现代养生观论述现代养生观:一、重视调养身心:早在两千年前,刘禹锡就曾提出“养生不足则医术空虚”,养生理念就包含在中医观念中,强调要调养身心。

以提高免疫力,增强防病能力,改善营养状态为主。

坚持调理阴阳,平衡五行,安抚生理心情,扩大细胞活力,健康久久,怡然自得。

二、视健康为最大财富:健康不但关系今生,也关系来世,是人的最大财富。

以“健康的身体孚一切”为准则,就要科学的调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使自己的体质正常,提高健康水平。

三、加强科学思维:新兴的社会风气习惯会使人习惯于依靠符号,将自己的运气做一种期望。

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是一个人养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解决养生的问题,必须建立正确的科学思想。

让人通过认识自身、控制环境,来达到有效的改变。

四、重视预防保健:预防保健的重要性是不用多说的,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规律,摒弃放纵,保持长时间营养均衡,做到“大有前提,小不忘关,中规律调,均诚益达”,都有助于强身健体,预防疾病。

五、心理平衡调节:情绪状态有害人体健康,无论是生活还是职场,都要加强处理能力和调节能力,提高平衡素质,使血液流动顺畅,使心理和身体都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增强免疫能力,使生活更加美好。

六、关注环境状况: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环境及人类健康安全的一大威胁,关注环境,改善自然环境,不仅有利于保护自然,更能是自身获得健康,避免因环境污染而伤害健康。

七、坚持运动锻炼:人体强健,需要运动锻炼。

定期运动,能够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心肺系统变得强健,增强身体素质,丰富体质保健,既健康又有趣。

以上就是关于现代养生观的讲解,养生的思想只是众多养生理念的一部分,不断实践,更能发挥出更大的效果,让我们自己和他人都共享到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活出健康与激情的生活。

中医养生心得体会(4篇)

中医养生心得体会(4篇)

中医养生心得体会中医养生是一种以预防保健、调理身体为目的的医疗体系,强调平衡、和谐和整体观念。

在实践中,我逐渐体会到中医养生的重要性和好处。

以下是我对中医养生的体会和心得,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首先,我认识到中医养生是一种细致入微的调理方式。

中医养生注重个体差异,根据个人体质、环境和生活习惯等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

通过细致入微的调理,可以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增强自我调节和抵抗能力。

例如,根据中医理论,我发现自己容易感到寒冷,常常手脚冰凉。

根据中医的养生原则,我开始选择温热的食物和药材来调养自己,如生姜、红枣、艾叶等。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我发现自己的手脚不再那么冰凉,体温也有所提升。

这使我深信中医的养生方法是真实有效的。

其次,我认识到中医养生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生活方式。

中医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认为人体和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

因此,中医养生提倡顺应自然规律,比如按时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

例如,根据中医养生的原则,我开始注意自己的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和饮食习惯。

在家里我也多种花草,让它们调节室内空气,并享受自然氛围。

通过与自然和谐相处,我感到身心愉悦,精神饱满。

此外,中医养生也强调心理的平衡和调节。

中医认为情绪和身体之间有密切的关联,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中医强调情绪的调节和平衡,提倡积极、乐观的心态。

我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持积极的情绪,多参加一些喜欢的活动,如听音乐、读书等,通过调整情绪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这样做后,我发现自己的心情愉悦,精力充沛,更加有活力。

另外,中医养生也倡导合理饮食。

中医养生强调饮食的营养均衡和适度。

它注重食物的质地、味道,还有食物的烹调方式。

中医认为食物可以根据人体的需要起到不同的作用,如补益、养生、化痰等。

我在饮食方面尽量选择天然的食物,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减少油腻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我也尝试学习一些中医的烹饪方法,如鸡汤炖燕窝、炖猪蹄膀等。

关于中医养生的五个观点

关于中医养生的五个观点

关于中医养生的五个观点大家好,又到了半夏的分享时间了。

今天半夏要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中医养生的几个观点。

《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与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

1、自然观“天人合一”。

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2、防治观“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提出了未病先防的预防思想。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强调外避六淫之邪,内免精神刺激和情志变动,而达未病先防之目的。

3、意志现“意志者,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发挥人的意志作用结合季节特点,调养精神意志。

春三月,此谓发陈,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蕃秀,使志无怒”;“秋三月,此谓容平,使志安宁”;”冬三月,此谓闭藏,使志若伏若匿”。

概言之,人的精神意志,春应舒畅,夏当充实,秋要安定,冬宜伏藏,从而“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4、动静观“能动能静,解以长生”,此主张形神兼养。

按四时不同,养形调神。

春天“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天“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天“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天“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5、食疗观民以食为天。

中医提倡“饮食有节”,维护后天脾胃之源。

如“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伤则化源不足,易生百病。

同时告诫人们,谨慎地调和五味,切忌偏嗜。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那就关注我吧!。

我选择清心寡欲的养生观

我选择清心寡欲的养生观

我选择清心寡欲的养生观作者:李锦堂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15年第07期早在2000年前,最早的医著就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心理因素作用有相当精辟的论述。

如“欲修其身,先正其心”,“养生必先养心”,“养心重在清心寡欲”。

清心就是使心情要清静安闲,寡欲使心志安闲,少有欲望。

这些都是养生之道的重要法则。

古人重视“心”,“心为五脏六腑的主宰”。

“心藏神”,脱离母体之后,主宰生命活动的叫做“心”。

在中国哲学中除了具体的形骸外,所有精神、灵性、知识、智慧、思考、感情等都被视为“心”抽象活动的一部分。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意志思维活动都是“心”的作用,也就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是人类精神的本原。

常言道,花有五颜六色,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

现代心理学家把人的欲望分为五大类:生理欲望、安全欲望、所属和爱的欲望、承认的欲望、实现自我的欲望。

这些欲望正如台阶一样,一步一步往上攀登,层次也逐步提高。

在我国有这样的顺口溜:“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人最原始的欲望就是“生理欲望、性欲、食欲、睡欲”。

这些欲望对于维持生命绝对重要,必须得到满足,是本能行为,是一种意志无法控制的原始冲动。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欲望,只要你生存,就无法摆脱欲望,但是欲望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果不能节制,贪得无厌,必定产生副作用,导致人生病,缩短寿命。

在欲望面前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对欲望行为进行管制,诱导自我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做到欲而有度。

《菜根谭》中说:“伏魔自心,驭横平气。

”大意是要想制服欲念邪念的人,首先要制服自己内心的邪念,自己内心的邪念平息了,各种欲念邪想也就退却了。

要想控制不合理的横逆事件,首先必须控制自己容易浮动的情绪,自己浮动的心绪控制住了,所有外来的事物也就不能侵害了。

退休后去学医——我的智慧养生保健观

退休后去学医——我的智慧养生保健观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融合现代医学研究,将 眼球前六个部件和人体脏腑进行定位联系的 实用指导图,也称眼诊图。它是为人们通过 眼睛来观察整体健康或进行专业治疗时提供 具体的临床指导,再结合各种显示健康状况 的眼像形态特征,就可以进行初步观察分析 了。如观察到角膜缘带出现某种特殊的形态 特征时,或者是深棕色半月环,或在面积色 素浸润时,可显示患者的肝脏可能由于疲劳 过度和脂肪沉积过多。 观眼的操作方法,可以自我检测,一般 是在洗脸、刷牙完毕后,就可以自己动手, 对着镜子分别张开眼睛,通过正面、左右、 上下转动眼睛,就能进行观察了,视像检 测,所用的基本工具是高解析度的数码照相 机一部,屏幕为53—73
点,不去或少去医院看病不是很好吗?我 说。由于各自的人生观世界观不同,对一件 事,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经过一年多 的进修学习,取得一定的收获;考取了“国 家健康产业技能高级养生保健师”和“中国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医按摩师”技能资格证 书。 我在养生保健中,均按照“凡事皆有 度”去做,如饮食有节,心理平衡,适量运 动,生活乐观等等,学以致用。运用学过的 谷瓜、果蔬、野菜、中药的基原、药用历 史、异名产地、采收加工、化学成分、现代 药理、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宜忌及按摩 拔罐刮痧和养生保健应用的知识,应用到实 际中。如失眠就用柏子仁炖猪心食疗调理: 适宜养心安神、补血润肠。治疗心悸、怔 忡、失眠及阴虚血少、年老体弱和产后血虚 引起的肠燥便秘。柏子仁味甘,性平,主入
169
中目老年学学会科学养生专业委页会 科学养生论文集
心经,具有宁心安神,敛汗生津之效。猪心 一只,洗净剖开,将柏子仁15克放入猪心 内,加进少许调料,隔水炖熟,饮汤吃猪 心,常食。又如感冒:常按迎香、太阳、风 池、肩井、大椎、曲池、内关、合谷穴。特 别是鼻塞、流涕,按摩迎香、太阳穴将会很 快见效。我所学到的养生保健知识,不但自 己应用,也常与老年朋友共同分享。 人人能学看得见的。观眼知健康” 养生保健虽然入了门,如慢性疲劳、易 感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弱和一些慢性 病萌芽阶段,长时间如此,体检结果各项指 标正常,是否有别的方法早发现?在中医学 院进修时,老师曾讲过观眼知健康的方法, 也去民族医院见习过。中医强调“上工治未 病”,亚健康实际上就是我们祖先说的“未 病”状态,要实现“治未病”的目的,首先 要有标准和检测手段。以往能用观眼诊病的 人用的标准,就是他自己日积月累的经验, 广西玉林制药厂的创始人陈善文就是观眼诊 病的一例,这种诊病好方法不能推广,是受 当时社会和经济落后的制约。好在科学技术 突飞猛进的今天,全球人都在关心养生健康 共同研究成果的总结。 其实,观眼识健康人人都会,一眼看见 眼白(中医称白睛,巩膜、球结膜)发黄, 不用说就是肝胆病。不过,进一步细化,必 须了解眼睛最基本的结构与功能。露在眼睛 前面的组织并不复杂,主要由角膜、虹膜、 瞳孔、球结膜、上下眼睑、内外眦六个鄣分 组成,眼像定位图,是前人的实践过程中,

我的养生观

我的养生观

究竟如何养生. 我认 为先要 :
出:“ 个人的健康 与寿命6 % 0 取决于
自己 。 5 取 决于 遗 传 , O 取决 于社 1% IZ 会 因 素, 8 取决 于 医 疗条 件 , % 决 7取 于 候 影 响 。“ 照这 个 结论 , 果 按 如

力, 为竞争、 为效益、 为前途、 为事
脑 电视 综合 征 ( 期处 于微 辐 射 下, 长
所以养生之道大有可为, 大有可讲 1 根据上述条件, 每个^ 可以评估—下
自己 , 哪方 面 有 点 问题 ,或做 得 不 在 够 , 以做 出修 正或 亡 羊补 牢。 可 了解 社 会 繇 旅 瑶 落 随 着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和 科 技 进
房清官, 命日寒热之媒: 皓首娥 眉,
命 日 伐 性 之 斧 ; 脆 肥 脓 , 日腐 干 命
肠 之 药 。”
田 TE OLOH L YI G H R A HLI W D FE T N V
维普资讯
老年人养 生之道 , 多种 多样 , 关 键在 于三个字 : 信、 综合古今 知、 行。 老人养生办法, 不外乎 生理 和心理 ,
中国 前1 位 患 病 死亡 因 素, 0 ~ 0 0 7% 8% 与生活 习惯 、 行为方 式有关 。
表明一个人 的健 康要体 现在 身体
健 康 、 理健 康 、 会 适 应 、道 德 社
素. 遗传因素: 身体机能状态, 特别
是 神 经 系 统 、免 疫 系 统 与 内分 泌 系
义 包括 “ 、康 、 、乐、美、 ”六 健 智 德 个 方面 ,即所 谓 “ 大健 康 ”概 念 :
品煮了又煮, 手洗了 又消毒 … 人 的 免疫系统得不 到有利 的锻 炼, 抗病

养生的真谛

养生的真谛

养生的真谛,养生不是养身,而是养心养性。

养生的真谛,养生不是养身,而是养心养性。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了,类似于“身体是1,其他是0”等等不知根本的说法大行其道。

人们比过去更加怕病怕死了,动不动就谈如何养生,什么锻炼、吃素、食疗、药膳、辟谷等等,其实这些都不是在养生,而是在养身,养自己的臭皮囊,也就是养自己住的“屋子”。

而真正的养生是修养“真我”,也就是养心,病由心生,心态不好,智慧不足,不管你如何保养肉身这个躯壳都无济于事。

养心就是要心胸宽阔,遇事不怒,想得开,放得下,始终保持心情的平和,知足者常乐。

对人与事,不要斤斤计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为他人多着想。

不知天命,胡乱追求,一辈子也达不到,一辈子烦恼。

仅仅养身没用,那么养生长寿对吗?也不对。

孔子、王阳明等圣人们认为这是违背“天命”的贪婪,既然“生死有命”,那么,任何的人为努力,梦想长寿都是徒劳的。

一个人如果希望养生长寿,那么长寿就是他心中的贪欲,而贪欲就是烦恼痛苦的根源。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贪婪长寿的人必然是怕病怕死的,处处谨小慎微,稍有不适便如临大敌。

这样,一旦生病或面临死亡就害怕了,而事实是,任何人都会生病,都会死亡,生老病死不是人能够控制的,这样就难逃烦恼、担心、痛苦的一生了。

这是无明,也是愚昧。

真正的养生是一种心灵的自然追求,不是为了不生病或长寿,恰恰相反,养生的目的就是看破生死,理解生死,不惧生死。

让自己生活在一种宁静安详,无欲无求,随遇而安,事来应事,自然而然的状态中。

中医的养生体系在《黄帝内经》内叙述的很完备。

西汉的《淮南鸿烈》一书认为,整个人体生命系统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形。

“形者,生之舍也”,形就是肉体,即人居住的“房子”;二是神。

“神者,生之制也”,神就是“真我”,就是心灵,就是灵魂,“制”就是老大;三是气。

“气者,生之充也”,气是充实生命,沟通形与神之间关系的使者,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信息。

排在第一位的是“神”(心),其次是“形”,最后是“气”,而且“一失位,三者俱伤也”。

道家养生观

道家养生观

道家养生观道家有很多优秀的养生方法,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道家养生观。

清晨在太阳还没升起来时,当你醒来后,首先用舌头添自己的上牙内侧,把嘴巴里的津液咽到肚子里,然后双手搓热,把脚从头上搓到尾,接着两只手重叠,捂住肚脐。

这是因为早上是人体胃气比较弱的时候,此时锻炼可以引动体内阳气,而人在睡眠时阳气是潜藏在肾里的,此时练功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起床后开始喝一杯淡盐水,以温润肠道,排除身体毒素,此时应该背诵: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等等等等,如此一天下来,就会发现自己的精神好了,脸色红润了,也不觉得疲劳了。

这样做不但可以保持我们的精力充沛,而且可以延年益寿,百病不生。

中午要吃好,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可是道家认为,吃好中的好字要拆开看,即中午的午字旁边加个好,寓意“中午好”,这是因为,我们的胃经和膀胱经的循行之处都是在中午的12点到1点之间,吃中午饭,人体才可以将营养成分输送到全身各处,供给五脏六腑,再加上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食物消化吸收,因此道家提倡午饭要吃饱,不要饿着,要以补阳气为主。

晚上则要少吃些,道家认为,人在吃过饭后,尤其是晚饭后,一般不宜多运动,应该尽快休息,此时如果活动量过大,就会使消化器官超负荷地运转,久而久之,会使消化器官发生疾病。

另外,晚上九点后不要吃东西,否则人体消化器官工作一整天已经非常疲惫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吃东西,会增加它们的负担。

因此晚上吃东西不要超过9点,最好在8点前解决问题。

在“十不吃”中,第一条是“喜欢吃滚烫饮食的人”,专家研究表明,食物超过65摄氏度,会损伤食管黏膜,引起口腔黏膜炎症、溃疡,严重时可致癌变,因此日常生活中,这种习惯必须改掉。

还有一条是“爱吃刺激性食物的人”,因为如果食物过于辛辣、酸涩,可以灼伤人体阴液,导致人体发热,长期下去会损耗人体的元气。

最后一条是“偏爱麻辣的人”,“火热攻心”,长期如此会出现高血压、中风、神志不清等疾病。

看到这里,相信你对道家的养生方法有所了解,对养生也有一定的兴趣。

中医养生观念

中医养生观念

中医养生观念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体系的一部分,它的养生观念贯穿了中医理论的方方面面。

中医养生强调“预防为主”的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调和共生,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在传承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养生观念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并且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应用。

一、阴阳平衡养生观中医养生观注重平衡阴阳,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的平衡密切相关。

阴阳是中医学里面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存在于人体内部和周围环境中。

中医认为,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包括人体的生理活动、疾病的产生、药物的使用等。

养生就是要调整阴阳的平衡,通过适当的调养方法,保持身体各方面的平衡状态。

二、五行调理养生观中医养生观还借鉴了五行学说,将宇宙万物的演化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中医养生认为,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和生理功能都与五行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调理五行相克的关系,可以调和身体的功能,提高免疫力,维护健康。

三、防病先教养生观中医养生观强调预防胜于治疗的原则,提倡通过养生的方式防止疾病的发生。

中医养生不仅注重饮食与作息的调整,还包括心态的平衡、情绪的调节等方面。

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认为保持愉悦的心情、积极的心态对于预防疾病、延缓衰老至关重要。

因此,中医养生观主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四、个体化养生观中医养生观强调个体化的养生方法,认为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态都是不同的,因此养生的方法也应因人而异。

中医倡导“因人而异”的养生观念,通过望闻问切等中医特色的方法了解个体的体质特点,然后指导人们采取合适的养生方法。

比如,对于湿热体质的人来说,应当选择清热解毒的食物和调理方法;而对于气虚体质的人来说,应当注重补气养血,提高体质等。

个体化的养生观念有助于更准确地指导人们的养生实践,提高养生效果。

总结起来,中医养生观念强调阴阳平衡、五行调理、防病先教和个体化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养生观
如今的我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健康,于我而言,关于如何养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具体如下:
一、合理膳食
根据中医饮食保健的特点来说:在素食的基础上,力求荤素搭配,全面膳食。

不主张偏食,不提倡过量与废食。

注重协调阴阳、脏腑。

我们应该注意在日常饮食中不能够光根据自己的喜好吃单一的食品种类或者为了盲目减肥而不吃食物。

近几年,高校女生减肥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为了苗条,整天不吃饭,吃减肥药品,结果身体垮了,心理方面也形成一种疾患。

很大一部分男生有参加聚会的习惯,借着给同学过生日、同乡会、庆祝会,各种理由的宴请也就此起彼伏,豪饮一番,结果不胜酒力,每次下来,都难受几天,甚至送医院抢救。

其次,还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有选择性的选择一些食物。

例如:人的体质简单分类为三种。

阴性体质偏寒,宜食偏温热的食物;阳性体质偏热,宜食偏寒凉的食物;平性体质属正常,宜食平性的食物。

体瘦者多阴虚(火旺),宜食甘润生津之品;体胖者多痰湿,宜食清淡化痰之物。

同时,在不同的季节对食物的选择也有差别。

例如:春气通肝——少吃酸味,增加甘味,宜清淡温平。

多吃时鲜蔬菜,少吃肥肉和辛辣食品。

夏气通心——出汗多,易耗气阴。

宜食清凉解暑、补气养阴的食物。

长夏之气通脾——湿气较重,宜食清淡食品,可以化湿,以利脾气之运化。

秋气通肺——干燥,宜食生津养肺,润燥护肤的食品。

冬气通肾——寒冷,宜食温阳肉类食品,以助人体阳气。

因此,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更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附: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我们避免它们,肯定对养生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油炸类食品
1. 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

2. 含多种致癌物质。

3. 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二、腌制类食品
1. 导致高血压,导致鼻咽癌,加重肝肾负担。

2. 侵蚀黏膜系统(伤害肠胃)。

3. 易患溃疡和各种炎症
三、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
1 .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的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

2 .含大量防腐剂(可致癌和毒害肝肾)。

3 .使体质酸化
四、饼干类食品(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除外)
1 .含大量食用香精和色素(毒害肝肾)。

2 .严重破坏维生素。

3 .高热量低营养
五、汽水可乐类食品
1 .含磷酸、碳酸、使体内的钙质大量流失。

2 .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3 .使体质酸化。

六、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
1 .高盐高糖,含防腐剂、香精(毒害肝肾)。

2 .只有热量,无其它营养成分。

七、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
1 .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2 .高热量、低营养、易肥胖。

3 .使体质酸化。

八、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
1 .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的亚硝酸盐。

2 .高盐高糖,含防腐剂、香精(致癌毒害肝肾)。

3 .使体质酸化。

九、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棒冰雪糕)
1 .含大量奶油、极易引起肥胖。

2 .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

3 .寒凉耗损脏腑。

4 .使体质酸化、糖精可促癌。

十、烧烤类食品
1 .含大量三苯四丙吡(三大致癌物质之首)。

2 .一只烤鸡腿等于60支烟的毒性。

3 .导致蛋白质变性(致癌毒害肝肾)。

二,合理运动
希波克拉底说:“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

”生命在于运动,但并非任何运动都有益于健康。

有氧代谢运动才是增进健康的最佳方式。

有氧代谢运动是指那些以增强人体吸入、输送以及使用氧气能力为目的的耐久性运动。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大体与需求相等,即达到了平衡。

因此它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持续时间较长。

这些活动能有效地改善心、肺与血管的机能。

步行、慢跑、爬山、游泳、骑车、跳健身舞、扭秧歌均是很好的有氧代谢运动。

“一身动则一身强”。

许多行之有效、具有民族特色的健身运动法。

诸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等。

坚持这些健身运动,可以畅气机、通气血、利关节,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现代医学也已经证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使机体充满活力,从而延缓各器官的衰老。

尤其现时大学生面对电脑的时间多了,一天坐二十五个小时也没问题。

这样子下去,不变K型才怪。

所以注意适量的运动很有必要。

三、心态平和
叔本华的悲观哲学说过生活,欲望,痛苦,三者一也。

受其影响的王国维先生认为,人生要摆脱欲望带来的束缚获得一种超脱的自由。

人生的苦痛来自于生活之欲。

健康的人永远
有一颗平静的心,凡事心平气和,清心寡欲,顺其自然。

只有愈健康的人才能愈清心寡欲,反过来说,欲求健康,务必清心寡欲。

愈清心寡欲者也才愈可健康无病。

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精神摄养,要求人们思想上安定清静,心境坦然,不暴发喜怒,不贪欲妄想,不为私念而耗神伤正,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志波动,以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这样,则人体的气机和调,血脉流畅,正气充沛,形体康健,抗病能力均强,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四、烟酒方面
养生就要戒烟限酒。

我特别提到这点,因为老爸就是烟鬼。

真拿他没法,成天腾云驾雾的,受不了。

最痛苦的是旁边的人还得陪着“中毒”。

1,吸烟有害健康,吸烟是导致肺癌、肺气肿、冠心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吸烟缩短寿命。

2,喝酒伤肝,欲求健康则不可酗酒,凡事有个度,若于冬天里小酌一小杯或可促进血液循环也不错!但要想折寿酗酒也是个捷径。

想喝时,要喝低度酒,如啤酒、葡萄酒。

每餐饮酒酒精含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50~100毫升葡萄酒,或一罐啤酒)。

切忌空腹喝酒,勿与碳酸饮料共饮。

另外,孕妇、服药期间的人,以及患肝病、消化性溃疡、心脏病的人都不宜饮酒。

五、睡眠方面
时下大学生夜夜奋战,晚睡晚起,加上不注意营养,精神欠佳。

一个人一生中用于睡眠的时间占去一大半,足可见不可轻视睡眠的作用。

从养生角度说睡眠:
1,睡眠时间:从养生角度讲睡眠应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血”的原则,春夏“晚睡早起”,秋冬“早睡晚起”。

正常睡眠时间:成人每天8小时左右;青少年每天9.5小时;老年人5--7小时;体弱者适当增量。

睡眠太少不好,太多也不正常。

每天睡眠超过10小时的人比睡眠7小时的人,因心脏病死亡比例高一倍;因卒中死亡比例高3.5倍。

2,睡眠体位:一般以右侧卧为宜,最好是“卧如弓”的体位,这种体位能使躯体各脏腑发挥最好的生态功能。

3,睡眠方向:采取南北方向睡眠,体内气血运行方向与地球磁力线方向一致,体内生物分子就会顺这一走向定向排列,使气血畅通,脑细胞代谢率降低,热量消量减少,一觉醒来就会心清气爽。

4,过高或过低的血糖也会影响睡眠。

为了有助稳定血糖水平,避免甜食及果汁。

但如果能在上床前吃一点演粉类食物——土豆饼,一片面包或一只苹果,这样可以激发大脑正常分泌镇静性的神经物质。

5,你的卧室不要过于吵闹或明亮,尽可能创造一个静谧、幽暗的环境,并要有合适的通风与湿度,这样会有助于睡眠。

以上则是我查阅一些资料以及根据自身情况总结的对于养生的一些看法,请查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