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第1篇《乡土本色》课件(14张PPT)

合集下载

《乡土中国》PPT课件

《乡土中国》PPT课件

2021/3/25
授课:XXX
3
主要内容
横暴权利

无为政治休养生息
土 同意权利


男女有别的家庭
长老统治
教化权力 差序格局
维系私人的道德 礼治
家庭以外的延伸关系
无讼社会
社会变迁
教化权力名实分离 文字可下乡 欲望到需要 血缘到地缘转变
2021/3/25
授课:XXX
4
一、乡土本色
《乡土本色》篇。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直接靠农
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
生活的各个方面。本书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
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地缘与血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
需要等方面展开叙述,生动全面地展现了乡土中国的面貌。每一
章都有很多感触,这里将分开阐述。
2021/3/25
授课:XXX
6
三、家族
西洋社会中,家庭是暂时的,夫妇是主轴,儿女
长大会将自动脱离这个家庭;
中国社会中,父子是主轴,家是以父系这一单系
路线延续的。一切女儿、女婿,女性一支的地位都很
低,是家庭的旁支。
2021/3/25
授课:XXX
7
四、男女有别

《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课件16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课件16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 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 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 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
• 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乡土社会从对彼此的熟悉中得到 信任,是来源一种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 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 礼俗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 社会,是“有机的团结”。
• 法理社会:一种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是“机械的 团结”。
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象植物一般的
在wk.baidu.com个地方生下根,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象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 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 表达的意思来。
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的。一个老农看见蚂蚁在搬家了,会忙着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
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 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象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 动而发生的。

《乡土中国》第一课 课件(共3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乡土中国》第一课  课件(共3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略读就是粗读,先了解作者 的意图,知道全书的主 旨。 接着浏览全书 不求深入 但 求有整体感觉
2
精读就是细读,主要是分析性阅读。这一步骤要紧的
精 ①批注法 是“抓概念”。“抓概念”就是抓住观点、抓重 点、抓关

键,特别是核心概念,抓住了才能纲举目张,把握全
②抓概念 书的主要内容和学术创建,理解其研究的价值。这本
03 阅 读 意 义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 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 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产 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 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03 阅读意义
4.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 人们,都与我有关”,可 以帮助我们观察社会、研 究人事。
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第 二 The 卷 Secon
d volum
e
阅读意义
03 阅 读 意 义
1.它是高中语文课程中“整本书阅读 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必读书目。 教育部统编的高中语文新教材增加了 “整本书阅读”单元,学生须阅读整本 《乡土中国》(费孝通著)和《红楼 梦》。
03 阅 读 意 义
2.可以沿着作者的思路,一窥 中国的基层社会,了解中国乡 村社会的面貌,更为具体、深 入地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文化 传统和文化精神。
co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nt
目 录

《乡土中国》课件14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乡土中国》课件14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解读教材
• 《乡土中国》 • 这是一本什么书? •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 应该读到何种程度? •
这是一本什么书?
理清14篇文章 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 中国人为什么追求落叶归根? • 为什么说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 • 为什么儒家崇尚修身克己为本? • 为什么旧中国的家庭里父权至上?
寻 根 • 为什么旧式婚姻追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却并不追求爱情?

(卡尔维诺)
• 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

(马克·吐温)
经典阅读无极限
读《乡土中国》重刊序言
阅读要求:
仔细阅读,用思维导图梳理本章所写内 容,理清写作思路
读第一篇《乡土本色》
阅读要求:
第一步:细读第一篇《乡土本色》,筛选、标注诠 释“乡土社会”概念的语句。 第二步:对筛选出的语句进行梳理、整合,为“乡 土本色”的概念下定义,要求不超过60字。
必修上 第五单元
《乡土中国》
整本书阅读
活动指导: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 与现代的交织和转换,乡村与城市的碰撞与融合, 使社会发生着巨大变化。《乡土中国》中关于乡 土社会的论述仍然值得我们思考。
名著评价
《乡土中国》是讲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 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的代表作,为了解中国社 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乡土中国》阅读指导课 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乡土中国》阅读指导课 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读《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
篇目 乡士本色
乡土社会及其 生活的特点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读《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
篇目 乡士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乡土社会及其生活的特点
乡土性:不流动、富于地方性、 对人和物都很熟悉终老是乡、 法律无从发生、靠礼俗约束、 因熟悉而信任、不太追求普 遍的真理
2024/2/5
2024/2/5
2024/2/5
2024/2/5
2024/2/5
补充:
注意理解书中出现的核心概念
2024/2/5
感受乡土
——《乡土中国》阅读
2024/2/5
费孝通( 1910.11.2-2005.4.24),江苏吴 江人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 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 之一。
《乡土中国》
阅读指导课
费孝通( 1910.11.2-2005.4.24),江苏吴江人 ,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 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其人生跨越了两个世纪、三个“政权”。作为 清王朝终结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费孝通幼年 既受西式教育,又浸染于乡土志家学传统中。青 年时期,因学潮波及,他中断东吴大学医学预科 的学习,北上燕京大学,投入中国社会学先锋吴 文藻先生门下。本科毕业以后,由吴文藻力荐, 费孝通进入清华,师从俄国流亡来华的人类学家 史禄国,在他指导下学习体质人类学与社会人类 学。两年后,费孝通远赴英伦,在伦敦经济政治 学院师从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攻读人类学博 士学位。

《乡土中国》PPT课件完美版

《乡土中国》PPT课件完美版
创意产业与旅游开发
将乡土文化与创意产业、旅游业相结合,开发具有地方特 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项目,推动乡土文化的创新发展 。
教育普及与社区参与
通过教育普及和社区参与,提高人们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和 尊重,培养新一代对乡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促进乡土文 化的传承与发展。
05
CATALOGUE
城乡关系演变及影响因素
挑战
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土地抛荒、 农业萎缩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 病问题加剧,如交通拥堵、环境 污染等。
政策调控下城乡关系发展趋势
政策背景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协 调发展。
发展趋势
城乡一体化发展加速,城乡差距逐步 缩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 化水平提高;城市反哺农村,支持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该书按照乡土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划分,从基层的乡土社会 说起,然后逐渐展开,探讨了差序格局、家族、血缘和地缘 等各方面对于乡土社会的影响。
研究方法与价值意义
研究方法
费孝通采用了田野调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方法,获取 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价值意义
《乡土中国》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经典之作,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社会和 乡村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该书所揭示的乡土社会特点和规律,对于 我们今天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生态保护

【新版本】《乡土中国》第1章乡土本色PPT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课件

【新版本】《乡土中国》第1章乡土本色PPT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课件
级关系设置的阶段,进而真正具有了平等的可能。爱在人与动物之间的这种互动,与小说的情感主题不再单调乏味,而是呈现出和谐
17.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 完整的独特格局
①同学们,你听出了这首词传递出了怎样的情感?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全词的感情? 答案 本文运用了例证、引证和对比等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
的风俗来应付的。 教学内容:理性分析文章情节运行和情感处理
元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她讲起了书中这则故事:古时,有个年轻书生赴京赶考途中,爱上了一个店主女儿,两人情投意合。不料店主气愤之极,责骂女儿败 坏门风,姑娘哭诉两人真心相爱,求老父成全,但店主执意不肯。姑娘性情刚烈,当即气绝身亡。店主后悔莫及,将女儿安葬在后山 坡上。不久,姑娘的坟头上,竟然长满了郁郁葱葱的丁香树,繁花似锦,芬芳四溢。书生惊讶不已,从此便每日挑水浇花,从不间断, 终生与丁香花相依相伴。 (2).老师总结明确: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 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 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5、梧桐——梧桐更兼细雨 在《悲惨世界》中,也许刚读到这个转折时会感到一定的突兀,但是结合上下文,我们发现,这样的情节设置完全是可能的,在情理 之中。 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么忧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花儿枯萎的时候/画面定格的时候/多么娇嫩的花/却 躲不过风吹雨打/飘啊摇啊的一生/多少美丽变成的梦啊/就这样匆匆的走来/留给我一生牵挂

《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教学课件—2020年秋高一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

《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教学课件—2020年秋高一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乡土社会:法律是无从发生的,乡土社会从对彼此的熟悉中得到信任,是来源一种规矩。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
礼俗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是“有机的团结”。
思考:现代社会、乡土社会、礼俗社 会、法理社会分别又什么特点?
• 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 细,得讲个明白,尤其怕口说无凭,需要画押签字,这 样才使得法律产生。
• 乡土社会:法律是无从发生的,乡土社会从对彼此的熟 悉中得到信任,是来源一种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 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 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聚村而居的小集团内,则完全是一个因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充满了亲密感觉的熟人社会
乡 土 乡土社会:法律是无从发生的,乡土社会从对彼此的熟悉中得到信任,是来源一种规矩。
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 在聚村而居的小集团内,则完全是一个因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充满了亲密感觉的熟人社会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 礼俗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 而发生的社会,是“有机的团结”。

《乡土中国》课件

《乡土中国》课件

【示例】 赞同。费孝通先生认为,乡土社会大体上是没有 “文字”的社会。文化的传承可以以口口相传、言传身教的方 式代代延续。在这一层上,有语言而无文字。所以文字之于 定型的乡土社会是没有必要的。
【示例】 不赞同。乡土社会尽管世代相传,很多非物质遗 产是由代代相传并非文字而记录的,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产生 了很多文化的消亡;除此之外,《乡土中国》是以20世纪40年 代的社会为背景创作的,已经不适应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
11.《长老统治》 在以上两种权力之间,为了教化而产生 的权力称为长老统治。它并不是完全利己,也不是完全居高 临下的暴力统治,而是发生在社会继替的过程中,为了教化对 方适应社会规则,是有利于对方并有利于社会的。
12.《血缘和地缘》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 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是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 和地的因缘固定了,他的血决定了他的地。而人口因繁殖而 流动时,其所到的新地也会与来处的旧地产生一定的联系,比 如用旧地名来命名新地方。一个村子的新客很难被当作“自 己人”,也因此更便于与他人不讲人情地讨价还价、算账和做 生意,从而发展商业。
境里,走同一道路,哪里用得着文字?时间没有阻隔,全部文化 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只有在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 生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4.《差序格局》 外国的团体界限非常明显,而中国的团体 界限模糊。“家庭”一词的成员都是不确定的。外国的格局像 一捆捆的柴,我们的格局像把石头丢到水里激起的波纹。从 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 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地缘关系也是如此。中国传统 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所谓“人伦”就是从自 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 轮波纹的差序。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 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

《乡土中国》第篇《乡土本色》课件

《乡土中国》第篇《乡土本色》课件
• 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得讲 个明白,尤其怕口说无凭,需要画押签字,这样才使得法律产生 。
• 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乡土社会从对彼此的熟悉中得到 信任,是来源一种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 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 礼俗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 社会,是“有机的团结”。
先概述中国社会
乡土特色,再从
美 国 朋 友 的 不同角度列举事
有机的团结 话 ; 史 禄 国 实论证中国人靠
( 礼俗社会);先 生 的 话 ; 土地谋生,而后
机械的团结 电 影 里 的 风 分析由此带来的
(法理社会) 俗 ; 西 洋 商 聚村而居的社区
人的故事
特色,最后讨论
熟人社会的规矩
与信任。
相关概念理解
的感觉;日日与土地打交道,视野封闭,缺
少闯荡的勇气与决心。

“乡土本色”决定了乡土社会人们的交际圈

是封闭狭窄的熟人社会,其社会结构也由此 特色而造成。
第一篇研读专题参考
• 1、《乡土本色》读后感P81-82 • 2、 从《乡土本色》看乡村振兴 • 3 、小议乡土社会特性
• 有关同学写800字以上的成小论文,抄在笔记本上
• 2.中国人的诚信与西方人的诚信的区别是 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乡土本色
• 主旨:开宗明义,点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 摘要: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靠种地谋
生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以农为生形成 了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乡土社会。
第1章
第一篇笔记问题: 19页
• 自主思考(通过阅读并分析原文,整理答案并抄在笔 记本上)
• 1、为什么以乡下人为研究对象?以“乡土中国”概念 为书名?
• 中国社会的乡土性要义包括三方面: • ①中国社会是不流动的,具有稳定性。 • ②中国社会是“熟悉”的社会。 • ③中国社会是“礼俗社会”
• 2、乡土社会的第一个特性是什么?为什么? 第二个特性是什么?为什么?
• 第一特性是“乡土性”。因为,“土”字的基本 意义指泥土。我们祖辈有直接向泥土里去讨生活 的传统。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
• 2.中国人的诚信与西方人的诚信的区别是 什么?
• 中国人的诚信是对行为规矩的坚守,西方 人的诚信是对契约的遵守。
讨论乡土社会“生于斯、长于斯”安土重迁的 特色及其深远影响。
• 农耕文明,让百姓无法脱离土地而生存;聚

村而居,生活和工作都有其便利性;在与土

地、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的熟悉而亲密
的感觉;日日与土地打交道,视野封闭,缺
少闯荡的勇气与决心。

“乡土本色”决定了乡土社会人们的交际圈

是封闭狭窄的熟人社会,其社会结构也由此 特色而造成。
第一篇研读专题参考
• 1、《乡土本色》读后感P81-82 • 2、 从《乡土本色》看乡村振兴 • 3 、小议乡土社会特性
• 有关同学写800字以上的成小论文,抄在笔记本上
• 第二特性是“地方性”。因为中国乡土社区以村 落为单位,村落有大有小,由数量不同的家庭构 成;村与村之间的关系是孤立和隔膜的,中国乡 土社会由此形成了富于地方性的第二特征。
• 3、分析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不同,说说你如 何看待中国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型?
• 言之有理即可
思考与探讨
• 1.根据原文,乡村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人们之间 具有怎样的关联?你认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 联依然如此吗?为什么? • 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亲密;自由、规矩、熟知; 信任;心安。 • 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不尽如此。相对而言, 显得陌生、隔膜;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更多建立在利益之 上,地缘、血缘的连接性变弱,人与人之间容易出现不 理解、不信任。
精读指导: 批注点评(利用读本)
以“乡土本色”一篇为例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
篇名
核心观点
关键概念
来自百度文库
主要材料
论证思路
乡土本色
1.乡土社会的本色是 土气,由此产生了生于 斯、死于斯的熟悉的 社会模式 2.以农为生的人,世 代定居是常态,迁移 是变态。 3.我们的民族和泥土 分不开,既有光荣, 也受束缚。
先概述中国社会
• 2、乡土社会的第一个特性是什么?为什么?第二个特 性是什么?为什么?
• 3、分析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不同,说说你如何看待 中国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型?
• 1、为什么以乡下人为研究对象?以“乡土 中国”概念为书名?
• 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乡土性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乡下人身上的泥土性。
乡土特色,再从
美 国 朋 友 的 不同角度列举事
有机的团结 话 ; 史 禄 国 实论证中国人靠
( 礼俗社会);先 生 的 话 ; 土地谋生,而后
机械的团结 电 影 里 的 风 分析由此带来的
(法理社会) 俗 ; 西 洋 商 聚村而居的社区
人的故事
特色,最后讨论
熟人社会的规矩
与信任。
相关概念理解
• 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得讲 个明白,尤其怕口说无凭,需要画押签字,这样才使得法律产生 。
• 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乡土社会从对彼此的熟悉中得到 信任,是来源一种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 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 礼俗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 社会,是“有机的团结”。
• 法理社会:一种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是“机械的 团结”。
《乡土中国》第一篇 乡土本色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青山 郭外斜。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
马……”
——马致远《天净沙 · 秋思》
• 略读要点:
学习内容
(勾画圈点)要义概览/思维导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