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名师解读高考之地理2-洞悉高考新变化 加强教学针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洞悉高考新变化加强教学针对性
王啸
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始于2004年,海南、广东、山东、宁夏为首批实验区,这四个省份2007年进行了新课改高考。从2007年,至今全国已有11个省、市、自治区的新高考方案陆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11个省是海南、山东、广东、宁夏、江苏、辽宁、天津、安徽、福建、浙江和上海。到2012年,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市将全面进入新课改高考。前三轮试点中,各省市的方案都在求新、求变中呈现出很多新意,随着试点地区的扩大,方案中所体现出的新课程理念也更为突出。伴随着全国全面实施课改后,高中教育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历史新阶段。高考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一、新高考的新变化
1.考试形式的变化
从开始实行新课改的四个省来看,高考的形式或多或少的都有变化。
山东:“3+X+1”。“3”为语、数、外,“X”为文科的地、政、史。理科的理、化、生,“1”为“基本能力”。与以往相比较,增加了基本能力测试。
广东:“3+文(理)科基础+1”。
广东省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方案。
海南:“3+3+基础会考”将会考成绩计入高考(10%)。
宁夏:传统的“3+X”。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理科包括物理、
化学、生物三个科目。
江苏:“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浙江:高考分三类。重点批的考试科目为3+小综合+自选模块。其中的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每科150分;小综合指文科的政治、历史和地理,理科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分值与现行高考相同;自选模块指省教育厅供学生选修和选考的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共9门学科中选出6个模块,不分文科与理科。自选模块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80分,每个模块一道题,共18道题,考生在18道题中任意选做6道题。
本科批的考试科目为3(语、数、外)+小综合,设置方式与现行高考相同。
专科批考试科目为3(语、数、外)+技术(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中任选一门),技术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英语听力单独举行考试,全省统考满分30分。
福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2.考试要求的变化
新高考知识难度降低,考核内容注重挖掘地理学科本质特征,对考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的要求有所提高。强调能力立意。从新课改区的高考题可以看出,一套试题真正考查学生记忆的内容所占比例较小,其余都是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3.重视学科主干知识、基础知识的考查,内容不偏不怪
例如,09年北京卷的36题,以区域地理即渭河谷地作为切入点,考察了渭河谷地的成因、其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黄土高原国土整治的
措施,旅游资源的分类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
4.高考试卷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增强
新课程倡导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亲身探究,能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能发表个性化的见解。因此,试题的创新性、探究性和开放性不断增加。
例如,08山东文综卷26题,(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
例如,08山东文综卷29题,(4)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探究性)
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
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例如,09年山东第26题第(4)小题,试题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开放性,考生无论选择“赞同”还是“不赞同”,只要理由阐述支持个人的观点,都可以得满分,这不仅给学生发挥个性特长留有充分余地,而且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5.新情景的创设注重体验和实践性
试题以地理新课程所倡导的培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为目标,注重考查学生动手能力。
例如,09年山东第26题第(2)小题,是一道等高线做图题,题目出得很巧妙,题干中给出了绘制待定高程点的方法,让学生实际动手绘制图中没有数字出现的400米等高线图,很好的考查了学生理解题意、细致准确找点、动手绘制的能力要求。
例如,2011年学科内综合题第26题,以地理野外实习的综合考察为呈现方式,突显了地理知识来自于社会实践的真谛。
6.根植于区域性和综合性,强化地理学科本质特征
地理试题运用不同的载体来呈现丰富的地理信息,综合分析研究人类环境、人类活动和人地关系,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学科特色:综合性、区域性特点。
例如,2011年山东第26题的(1)、(2)、(3)小题,考查的是美国西部地区地理位置、气候、地形与水文等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着力体现对区域自然地理事物综合性、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及区域地理分异规律的考查;第(4)小题通过对加利福尼亚谷地和大盆地两地区的对比,分析两区域发展农业生产活动的自然条件差异,进而分别提出两地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类型,忠实、科学地体现和强化了学科的本质特征。
7.坚持图表等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彰显地理学科特色。
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特长,强化图表的运用。几乎每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运用了图表。
统计图表使用充分,与现实联系密切。图都得到充分的使用,问题的解答都要从对数字的分析中提取有效的信息。
8.关注社会性和时代性,体现地理学科的价值取向
近两年的高考,不仅是新高考,就是大纲版的高考卷也是以新材料、新信息和最新发生的事件作为题目的背景材料,作为命制高考题的依据。面对公平性原则和四套教材的现状,要求平台和载体的获得不能拘泥于教材,必须要有新的材料和新的情境。所以每年高考文综试卷中的试题情景必然和社会热点相关联。如,世界粮食安全问题,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问题,臭氧层保护,区域合作
等等。
试题密切联系社会与生活,不回避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地理学科的价值取向。
9.题目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
由于选择题数量的减少,势必会导致考查内容的减少。为此,试题尽量的扩大了考查范围。选择题部分减少了题组的数量,试题的选项也尽量增加跨度。
体现学科间的综合。如2011年试题第29题,试题围绕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汉阳铁厂的兴衰进行设题,从地理、历史、政治三个学科的角度考查汉阳铁厂的区位选择、衰落的历史、地理原因以及汉阳铁厂原址的功能转变,在历史与现实、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中,将考生所学历史、地理和政治三学科知识交融在一起,真正实现了学科间综合,为今年山东文综高考试题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10.关注地理学科前沿知识,关注新增教材内容
地理信息技术。
11.突出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