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_辩证法与虚无主义

合集下载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内容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内容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内容一、概述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种基本方法论,它是以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从物质的本质、发展规律、相互关系等方面,揭示了世界的真实面貌和发展趋势。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革命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1. 物质决定意识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生产关系则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

因此,在人类社会中,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等都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这就是所谓“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2. 矛盾普遍存在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任何事物中都存在着矛盾。

这种矛盾既有对立面又有统一面,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普遍规律,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存在于人类社会中。

3. 质量互变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质量和数量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当事物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质的变化。

而质变又能引起数量的变化。

这种质量互变的关系是事物发展的重要规律。

4. 否定之否定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通过否定之否定来实现的。

这种否定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次否定是指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第二次否定则是指新事物被更先进、更高级别的事物所取代。

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不断推动着社会历史向前发展。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1. 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所有存在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人类社会也不例外,它由人们创造出来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各种制度、文化等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只有它们与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相协调,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因此,唯物辩证法强调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

2. 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和变化遵循着客观规律;在人类社会中,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意识形态等方面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及其当代价值2015-06-09 13:20来源:前线网-《前线》作者:李福岩袁浩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与建设中的一个前沿性重要热点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现实社会政治问题,关乎当前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提性问题,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

所谓整体性,是指系统中的诸要素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而起作用,是系统的本质特征。

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一个理论内容、方法与实践发展的有机整体,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曾在1865年7月31日致恩格斯的信中说,他的著作固然细节上的缺点在所难免,但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

为此,就需要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即整体性地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与方法、实践发展与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思想观点与学说体系,是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潮与运动。

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高度浓缩与精神实质,就是关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与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以确凿的感性事实、雄辩的大写逻辑,把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紧密结合起来,对现代性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展开了全面的、无情的、彻底的理论批判与现实批判,揭示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基本科学规律,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共产主义社会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行了科学的构想与预测。

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优秀文化遗产,创立了一个博大精深、高度完整的科学理论内容体系。

不同于书斋中具体研究某一学科专业方向的学者,在首先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恩格斯那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浑然一体的。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理论家列宁同志提出马克思主义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写下了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同时,列宁同志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由一块整钢铸成的”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章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章辩证法

第三章辩证法第一节联系与发展一、相关概念1、联系:作为哲学范畴,包括一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整体:事物的各内在部分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

4、部分:构成事物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及发展全过程的各个阶段。

5、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它标志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

6、发展:前进的变化或进化,反映着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或从一种运动形式中产生另一种运动形式的过程,从总体上概括世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有方向的运动。

7、新事物:合乎历史发展方向,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二、普遍联系原理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1、联系的客观性事物本身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联系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反映。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是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否认联系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观点。

2、联系的普遍性(1)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2)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在和其它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3)整个世界及每个事物都是由无数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3、联系的多样性(1)联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2)各种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作用是不一样的。

4、联系的条件性任何具体联系都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条件改变了,联系的性质、方向也随之改变。

(1)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2)条件是可以改变的;(3)改变条件也是要有条件的,只有有条件这点才是无条件的。

5、方法论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系统论(整体和部分)1、整体和部分的含义整体:事物的各内在部分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

部分:构成事物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及发展全过程的各个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词解释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与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有阶级性与意识形态性。

世界观:世界观,又称宇宙观,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看法。

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的学说和理论。

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现实表现。

本体论:即哲学中关于存在问题研究的理论。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源,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坚持物质决定精神。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源,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坚持精神决定物质。

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根本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认为感觉、自我意识是真实存在的,是世界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精神"先于物质世界独立存在,物质世界是其产物与表现。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心主义都主张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一元论: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精神或精神第一性,精神决定物质。

二元论:哲学史上所谓的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神与物质两个平行的本原,摇摆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倒向唯心主义。

认识论:即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

可知论/不可知论:根据对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划分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生产方式、人口与地理环境。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

更广泛的社会意识还包括科学与社会心理等。

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又称为人文主义,其含义有四:一是指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与文学运动,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二是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三是指以人的本质、价值、地位等为重心的哲学思潮,存在主义、生命哲学和哲学人类学等是人本主义思潮的代表; 四是指以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与位移主义,宣扬悲观主义、虚无主义与超人哲学。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关于理论,人们往往简单化地从“解释世界”的视域把它理解和表述为“各种知识体系”,而没有从“改变世界”的视域把它理解和表述为“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概念系统”。

因此,推进实践发展和实现理论创新都迫切需要重新探讨理论及其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理论的三重内涵及其功能任何一种真正的理论,都具有三重基本内涵:其一,它以概念的逻辑体系的形式为人们提供历史地发展着的世界图景,从而规范人们对世界的自我理解和相互理解;其二,它以思维逻辑和概念框架的形式为人们提供历史地发展着的思维方式,从而规范人们如何去把握、描述和解释世界;其三,它以理论所具有的普遍性、规律性和理想性为人们提供历史地发展着的价值观念,从而规范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理论的三重内涵表明:理论不仅是解释性的,而且是规范性的;理论不仅是实践性的,而且是超实践性的。

首先,理论为人们提供时代水平的世界图景,从而规范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世界的改造。

现代科学和现代哲学告诉人们:“观察负载理论”,“观察渗透理论”,“没有中性的观察”。

人们所“看”到的世界,是经过理论中介的世界,而不是以“白板”的头脑“反映”的世界;是镌刻着理论的历史性内容的世界,而不是与理论的历史发展无关的自在的世界。

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人是历史文化的存在,而不是非历史非文化的存在,人们作为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存在,不仅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性的获得,更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获得性的遗传,即个人被历史文化所占有,并从而成为历史性的文化存在。

正是历史文化为我们提供变化着的、发展着的世界图景,正是历史文化规范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我们经常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然而却常常从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出发(这同样是“观察渗透理论”),把这些根本性要求简单化、庸俗化地归结为认真的“看”和仔细的“听”,而很少反思理论对观察的规范作用,甚至把理论与观察对立起来。

理论与观察、理论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在关于理论的反思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

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的含义(二)
采用第二种含义,超出经验的价值与意义的陨
落与丧失。视之为世俗化运动的必然结果。自由 主义必然带来虚无主义:意义个人化、相对主义 化了,因而使许多人的宿命。 虚无主义谈论者不是宣扬空虚、无聊,而是相 反,忧虑于空虚、无聊,试图救治、遏制和超越 的思想家。所以往往是给对手的称呼;所以,也 不同于犬儒主义。 阶级论的谈论与文明论的谈论。马克思、尼采 分别代表。


马克思在57-58手稿中说

“没有任何绝对的价值,因为对货币来说,价值本身是 相对的。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可让渡的,因为一切东西都 可以为换取货币而让渡。没有任何东西是高尚的、神圣 的等等,因为一切东西都可以通过货币而占有。正如在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一样,在货币面前也不存在‘不能估 价、不能抵押或转让的’,‘处于人类商业之外的’, ‘谁也不能占有的’,‘神圣的’和‘宗教的东西’。

四.马克思的虚无主义批判(一):批施蒂纳
施蒂纳:“我把无当作自己事业的基础”。 “无”:拒斥一切偶像、神灵,只剩下与众不同的自我, 即唯一者;是一个无限可能的空间 无的正面性与问题:不现实 强调普遍性,普遍规则,生产关系、生产力。 “无”还是“虚”的,是“虚无”,不“实”。需要 把它实在化。小资产阶级无力的表现,小资产阶级生 存状态的表达。 如何把无实在化?谁能做到? 大资产阶级行吗?


请批评!谢谢各位!

德勒兹说,虚无主义就是“反对超感性世界 和更高的价值,否定它们的存在,取消它们 的一切有效性”;这种反对和否定“不再是 借更高价值的名义来贬低生命,而是对更高 价值本身的贬低。这种贬抑不再指生命具有 虚无的价值,而是指价值的虚无,指更高价 值本身的虚无。”
海德格尔对尼采虚无主义的概括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及其问题解析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及其问题解析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及其问题解析【摘要】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源自于黑格尔、费尔巴哈和康德等哲学家的思想。

黑格尔提出的辩证法强调事物的辩证统一,并将其运用在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理论之中。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批判,认为其过于抽象和理想化。

康德则将辩证法视为一种思维方法,而非哲学体系。

辩证法也存在着问题,如抽象性和主观性的弊端。

对于这些问题,哲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解析和看法。

未来,辩证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人类思维和社会发展中仍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辩证法的反思和批判也势在必行,以便更好地应对现实挑战并探索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法、黑格尔、费尔巴哈、康德、问题、解析、批判、现实意义、反思、未来发展。

1. 引言1.1 德国古典哲学的兴起德国古典哲学的兴起标志着哲学领域的重要转变,它在18至19世纪间在德国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德国古典哲学注重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试图通过超越传统哲学的方式来解决当时面临的重要问题。

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尝试通过辩证法来探讨世界的本质和结构,努力理解现实世界的矛盾和变化。

德国古典哲学的兴起得益于当时德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以及哲学领域的前人所积累的知识。

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是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康德的“批判哲学”为德国古典哲学家们提供了哲学探讨的新思路,使他们能够超越传统哲学的局限性,探究更为深刻的哲学问题。

德国古典哲学的兴起对后世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影响了德国以及整个欧洲和世界的哲学思考。

德国古典哲学家们的研究和探讨为后世哲学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启示,对于哲学领域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性。

1.2 辩证法的起源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源自古希腊哲学,特别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柏拉图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了一种"对话形式"的辩证法,强调了通过不断探讨对立面来揭示真理。

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逻辑学体系,试图通过理性分析和归纳得出普遍规律。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一、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定义
唯物主义辩证法是指通过对物质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其间的联系
和分析,发现解释物质世界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

它是由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康德和他的唯物主义思想理论发展而来的一种
科学思维方法,是以唯物主义世界观为基础,将物质世界运动的总和称之为“客观联系”,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物质变化规律的分析,解释世界事物发展变化的史学思维方法。

二、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1、物质联系与客观规律
唯物主义辩证法是以物质联系为前提,以客观规律为分析标准,试图揭示物质世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使充满矛盾的事物运动组织失误并得到解决。

它包括着物质联系态的分析,当物质联系态发生变化时,事物也会发生变化,而这个变化也是有规律性的。

2、事物的发展与矛盾
每一个事物都是不断的发展的,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现实。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如果事物运动发展是没有任何矛盾存在的话,它就会停滞不前,无法发展,因此,只有运动支配着对抗性的矛盾才能引动事物的发展。

3、矛盾的运动
事物的发展与运动是分不开的,矛盾的运动也是如此。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矛盾的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它不仅可以激发变化,
而且可以构成变化的母体,其中必然会有一些新的偶然因素,这些矛盾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规律。

4、虚无主义与实践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虚无主义是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可言的,只有实践才是事物发展有效的方法。

实践不仅可以改变物质联系态,而且可以改变结果,因此,如果希望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能得到揭示,从而实现事物发展的功能,就必须结合实践,深入到变化的本质和规律中去。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通过对事物发展、变化和矛盾的认识,解释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思维方法和实践方法。

本文将从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主要包括辩证法关于世界本质的原理和关于事物发展的原理。

(一)关于世界本质的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唯一和永恒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世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物质存在、运动和变化的表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存在的反映。

唯物辩证法坚持以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批判了唯心主义对世界本质的虚无主义观点。

(二)关于事物发展的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以矛盾为基本推动力的。

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矛盾是事物运动和变化的根源。

唯物辩证法强调一分为二的矛盾观,即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统一性指的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

矛盾的斗争性指的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冲突、相互排斥、相互对立,这种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主要包括辩证思维方法和实践方法。

(一)辩证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思维是认识世界本质、揭示矛盾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基本方法。

辩证思维强调全面性和发展性,要把握事物的全体性和部分性,把握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把握事物的矛盾和对立,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现象。

辩证思维还强调运用对立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超越片面性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深入剖析事物的内部矛盾和矛盾的发展规律。

(二)实践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

实践方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把理论当作实践的指导,把实践当作检验理论的标准。

唯物辩证法强调在实践中认识和改造事物,通过实践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使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相互作用。

唯物辩证法还强调实事求是,主张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理论,使理论更加符合实际。

虚无_主义_Dis_play

虚无_主义_Dis_play

虚无·主义·Dis - play
始的丰富性。特别是对于东方人来说, 尽管其佛 教很早就洞悉人生之根基的虚无, 但并没有因此
⑤ 西方人从哲学之始便 而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存在 ” 的东西, 将其视为某种主 乐于寻求被称为
身已经成为非理性的信仰或迷信。怀特海称现代 科学是非理性主义的, 其意正在于此。 在这一背景下, 作为预言者, 尼采率直地指 虚无已经成为一种主义话语, 甚至是处在现代 认, 性根基上并由此构成现代世界之幻想框架 。 ( 二) 为什么是尼采而非其他人把现代性意 识形态指认为虚无主义? 在尼采之前, 对“现时代的根本特点 ” 的探究 已经成为欧洲知识的使命, 英国人斯密的经济学、 法国人基佐的历史学、 德国人黑格尔的哲学在这 费希特是 一点上几乎是同质的。 在这种探究中, 非常独特的, 一方面, 他承继了启蒙的伟大理想, 并试图在其基本框架上设想德国人的使命; 另一 方面, 在某种意义上, 他已经把自己的眼下描述成 一个过渡, 揭示了尼采所面对的世界结构。 费希 特 说, 现 时 代“把 两 个 根 本 不 同 的 世 — —黑暗世界与光明世界、 界— 强制世界与自由世 — —的两端联结起来了, 界— 但又不属于其中的任
2012. 3 方哲学主流一直被视为对抗虚无主义的基础 。 笛 卡尔那句“我思故我在 ” 之振聋发聩的意义正在 于形而上学: 通过把知识学意义上的回忆说转化 在文化根基上打开了解决 成本体论的理性假设, 欧洲之基督教神权政治遗产问题的空间。也正是 他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现代性思想之起点。 如果 因为这一点, “我思” 真的瓦解了, 我们只能在商业或者上网这样 的卑污的俗世活动中寻找人之根基, 毫无疑问, 形 而上学将不复存在。虚无主义在 19 世纪 60 至 90 年代得以定义时, 它表明的便是形而上学的瓦解。 不过, 真正的问题不 在 这 里。 因 为, 当 shop 或者 blog 替换 cogito 能够成为主体之根时, 不仅 主体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而且主体是否继续成立 也成了问题。要理解这一点, 必须基于芭芭拉采 取的这种艺术的形式: 对广告的挪用。 广告是什么? 广告并非如常识理解的那样, 只是一种推销商品的方式。 如果这样的话, 那么 事情就变得不可理喻。 网络上流行许多对各种著名品牌广告的批 甚至有人指责广告商都是骗子, 要求大家再也 判, 不要相信他们。 当然, 这个号召只是一种无奈的 情绪发泄罢了。 因为它根本就没有涉及一个事 如 实: 厂商根本就没有广告自己的产品 。在今天, “ , 果哪个商家说自己的产品 经久耐用 美观大方 ” 肯定会被人耻笑。全部广告商, 就像约好了似的, 都只广告一种东西: 成功人士的或者排他性 ( 因 , “广告是资本主义 为独享) 的生活方式。 也由此 — —资本主义已经到了没有广告就难 文化的生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教案第一节:主要论述唯物主义一、哲学及哲学基本问题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1、物质概念2、物质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3、物质根本属性——运动4、物质存在方式——时空三、实践是物质的,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所以社会生活也是物质的——历史唯物主义(一)为什么说实践是物质的?1、实践的概念2、实践的特点3、实践的形式(二)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1、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2、社会生活的存在靠物质生产实践3、社会的发展靠实践推动4、社会生活存在的世界是与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第二节:主要论述辩证法一、辩证法的总特征(逻辑前提)——世界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一)联系的概念与特点1、概念2、特点1) 客观性2) 普遍性3) 多样性(二)发展1、运动、变化与发展的概念2、新事物与旧事物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三大规律(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区别: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联系: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3)意义: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的的问题。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2)意义:如何认识我国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方针。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1)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意义: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及方法论——两点论和重点论2)意义:如何认识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系列两手抓的建设方针。

(二)质量互变规律(三)否定之否定规律1、辩证的否定观1)概念:事物自身包含着相互依存、彼此渗透的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事物通过自我否定,实现在扬弃中发展。

2)意义:如何对待中国五千年文化和世界文化?批判的继承,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2、前进行与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及意义1)原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概念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2)意义: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五大环节(辩证法的五大环节)(一)原因与结果1、概念2、意义3、错误观点: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二)必然性和偶然性1、概念2、意义3、错误观点:机械决定论(宿命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三)可能性与现实性1、概念2、意义(四)内容与形式1、概念2、意义3、错误观点: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五)本质与现象1、概念2、意义第三节主要论述可知论一、规律的概念和特点二、意识的起源于本质三、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四、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原理的意义。

实践_辩证法与虚无主义

实践_辩证法与虚无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辩证法与虚无主义刘 森 林在解释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解释马克思的实践观念,探究马克思与费尔巴哈、施蒂纳的关系时, 实践!、 生活!常被看作是拒斥超验形而上学、拒斥逻辑至上和唯心主义的关键所在。

这当然没错。

但在注解何为 实践!、 生活!时,却出现了一种令人忧虑的倾向,即把 实践!、 生活!解释为一种主要喻示着感性与世俗、生成与流变、当下与现时的活动,而且似乎不加限定地凸显感性与世俗等维度,以致于拒斥和否定一切形而上维度的存在,拒斥一切超验(包括价值理想)、恒定、普遍性的存在。

这就意味着,马克思对神圣 上帝!的拒斥就是拒斥超验与经验、神圣与世俗、片段化的当下与连续的历史、形而上与形而下、普遍与个别之间的辩证框架,拒斥 上帝!就是拒斥 辩证法!。

在这种倾向中,我认为存在着一种对拒斥传统形而上学、拒斥上帝的过度诠释;而这种过度诠释与混同马克思和费尔巴哈、施蒂纳的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

因此,我们需要准确界定马克思和费尔巴哈、施蒂纳之间的关系,厘定实践、辩证法与虚无主义之间的关系。

一、浪漫派、费尔巴哈、施蒂纳的思想实验强调实践与生活对于超验神圣的意义,力图在世俗生活中找到神圣得以生长的种子,弱化、消解神圣与世俗之间原有的巨大鸿沟,是路德新教改革以来德国思想的基本倾向之一。

扎根于现实,立足于大地,成了立场各异的许多人的共同理念。

对马克思来说,走向这条路,告别黑格尔唯心主义,最主要的无非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告别传统的超验形而上学,不再天马行空,走向现实、感性、世俗生活;二是告别普遍的宰制,为特殊、个别性存在赢得足够的发展空间,使得那些被压制的存在获得解放。

粗略地说,问题就表现为,是向强调感性、现实性的唯物主义方向努力,还是向强调个别性的浪漫主义方向努力?两者的关系如何?在马克思的思想演变逻辑中,这个由德国早期浪漫派启动、由费尔巴哈强烈推动、最后由施蒂纳整合性地推向顶端的思想实验,不但给马克思以强烈的影响,而且以否定性的面貌昭示了马克思思想的合理框架与区域,对于马克思探索在普遍与特殊、超验与经验、神圣与世俗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辩证结构,界定确保思想合理性的边界,防止坠入极端和偏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理想主义与虚无主义的双重变奏

理想主义与虚无主义的双重变奏

理想主义与虚无主义的辩证法本文所说的“辩证法”,是在霍克海姆、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而不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意义上使用的。

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意指概念在自我矛盾中的自我否定和超越以及在这种“否定”和“超越”中实现更高的综合、统一和否定,与此不同,霍克海姆、阿多尔诺的“启蒙辩证法”则是从事物自身的“自相悖谬”、|“自我冲突”的意义上使用“辩证法”一词,意指事物由于其内在缺陷必然向其对立面转化,但这种转化并不导致黑格尔辩证法的“更高综合”,而是在不可解决的悖论中走向自我瓦解和终结。

在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的嬗变中,“理想主义”与“虚无主义”正构成这种辩证法的两个基本面向。

“理想主义”本是“虚无主义”的对立面,克服“虚无主义”的威胁,确立不可动摇的坚实的价值信念的“阿基米德点”,是“理想主义”的最根本初衷和深层动机,但是,正是在在这种“理想主义”的追求中,同时播下了“虚无主义”的种子。

崇高的“理想主义”的展开和深化过程,也是滋生和培植“虚无主义”的过程,“理想主义”的极点,同时也是虚无主义滥觞并逐渐扩张其势力范围的起点。

就此而言,“理想主义”构成“虚无主义”的逻辑起点,“虚无主义”构成“理想主义”的逻辑结局,二者构成一种“自己反对自己”的、充满矛盾和张力的内在冲突结构。

在我看来,这种“理想主义”与“虚无主义”的辩证法为理解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的嬗变,也为诊断和理解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危机的实质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分析和理解框架,对于理解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一.现代性元叙事与理想主义的迷狂当代中国的“理想主义”是与现代性的建构这一当代中国社会最为核心的主题内在关联在一起的。

虽然对“现代性”的理解充满歧义,但许多学者承认,现代性代表着一种面向未来的“时间意识”与“历史意识”,“现代”总是通过与“传统”、“古代”、“过去”的对立关系凸显出来的,它“必然要贬低直接相关的前历史,并与之保持一段距离,以便自己为自己提供规范性基础”①;二,以这种面向未来的时间意识和历史意识为基础,它坚持一种进步主义的历史观,它相信,人与社会历史在总体上必然朝着完美目标的方向发展,并最终摆脱一切奴役与束缚,达至完全的自由解放的终极结局,这即是说,“进步”或“发展”具有为现代社会发展“定向”的意义,通过这种“定向”,现代性使自身获得了合法性的根据。

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框架

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框架

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框架
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的知识框架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构建:
一、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2、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3、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二、哲学主要派别
1、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
3、实证主义
4、虚无主义
5、机械唯物主义
6、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7、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
2、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3、列宁的唯物辩证法
4、毛泽东的实践论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文化与意识形态
1、文化的概念与特点
2、文化的类型与形式
3、文化的功能与作用
4、意识形态的概念与特点
5、意识形态的类型与形式
6、意识形态的功能与作用
五、文化传承与发展
1、文化传承的方式与途径
2、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文化创新的内涵与意义
4、文化创新的途径与方法
5、文化创新的成果与社会效应
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与特点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类型与形式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与作用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与方法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方式与途径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和价值。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关于理论,人们往往简单‎化地从“解释世界”的视域把它理‎解和表述为“各种知识体系‎”,而没有从“改变世界”的视域把它理‎解和表述为“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概念‎系统”。

因此,推进实践发展‎和实现理论创‎新都迫切需要‎重新探讨理论‎及其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理论的三重内‎涵及其功能任何一种真正‎的理论,都具有三重基‎本内涵:其一,它以概念的逻‎辑体系的形式‎为人们提供历‎史地发展着的‎世界图景,从而规范人们‎对世界的自我‎理解和相互理‎解;其二,它以思维逻辑‎和概念框架的‎形式为人们提‎供历史地发展‎着的思维方式‎,从而规范人们‎如何去把握、描述和解释世‎界;其三,它以理论所具‎有的普遍性、规律性和理想‎性为人们提供‎历史地发展着‎的价值观念,从而规范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理论的三重内‎涵表明:理论不仅是解‎释性的,而且是规范性‎的;理论不仅是实‎践性的,而且是超实践‎性的。

首先,理论为人们提‎供时代水平的‎世界图景,从而规范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世界的改‎造。

现代科学和现‎代哲学告诉人‎们:“观察负载理论‎”,“观察渗透理论‎”,“没有中性的观‎察”。

人们所“看”到的世界,是经过理论中‎介的世界,而不是以“白板”的头脑“反映”的世界;是镌刻着理论‎的历史性内容‎的世界,而不是与理论‎的历史发展无‎关的自在的世‎界。

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人是历史文化‎的存在,而不是非历史‎非文化的存在‎,人们作为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存在,不仅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性的获得,更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获得‎性的遗传,即个人被历史‎文化所占有,并从而成为历‎史性的文化存‎在。

正是历史文化‎为我们提供变‎化着的、发展着的世界‎图景,正是历史文化‎规范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我们经常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然而却常常从‎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出发(这同样是“观察渗透理论‎”),把这些根本性‎要求简单化、庸俗化地归结‎为认真的“看”和仔细的“听”,而很少反思理‎论对观察的规‎范作用,甚至把理论与‎观察对立起来‎。

历史虚无主义的方法论表现及其唯物史观批判

历史虚无主义的方法论表现及其唯物史观批判

历史虚无主义的方法论表现及其唯物史观批判郝继松提要:当代历史虚无主义的柔性策略及隐性特点使其日益具有迷惑性。

价值中立、历史碎片化、纯粹偶然性原则是历史虚无主义迷惑性伪装的方法论支撑。

这些方法论原则有其存在的前提和条件,而日常生活非批判的思维惯性往往会遮蔽对其基本前提的追问。

历史虚无主义方法论原则的附会式运用隐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对人类历史总体性、规律性和未来命运的“解构”。

立足马克思主义历史的辩证法,剖析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是识别和抵御各种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谬误的题中之义,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现实要求。

关键词:方法论历史虚无主义历史的辩证法作者郝继松,男,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浙江省委党校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哲学博士(杭州311121)。

―、历史虚无主义迷障及方法论实质在现代化转型与推进中,中国空前遭遇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自渗入中国起,历史虚无主义就 带有特殊目的,具有特定意义。

$要深刻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根源、本质、目的和危害,遏制历 史虚无主义屡次“作乱”的图谋。

伴随消费主义文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历史虚无主义采用柔性策略再 度“泛起”。

他们借助大众文化媒介“极力”渗人日常生活,在不断扩大社会覆盖面的同时“默默地”下潜到大众社会心理领域,通过“大力”助推和塑造特定群体无意识来“迂回隐性”表达其真实诉求*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以人类学类型为中心的现代技术批判理论研究”(20N D Q N245Y B)、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 库“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中心”立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①历史虚无主义是“西方文化传统之现代流变的产物”,在当代中国,其有特定含义,核心即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参阅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主要表现》,《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 年第10期;龚云:《历史虚无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6期。

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分析与比较的探讨

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分析与比较的探讨

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分析与比较的探讨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在哲学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思想体系,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哲学立场和认识论观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种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比较,探讨它们的异同之处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是一种对世界和事物的观念,强调物质存在是根本的、思维是物质的产物,反映物质世界的规律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强调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认为事物的存在不取决于我们的意识,而是客观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史观、辩证法等思想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体现。

相对而言,唯心主义是一种认为意识或思维是根本的哲学观点,认为意识或观念是最基本的存在形式,宇宙及事物是意识所创建的产物。

唯心主义倾向于强调主观意识的主导地位,将一切都归因于意识的活动。

唯心主义认为,现象世界乃至整个宇宙都是意识所构建出来的,一切都是由意识所决定的。

在唯心主义哲学中,意识、心灵和精神等概念是核心。

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种哲学思想,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首先,从对世界的看待角度来说,辩证唯物主义更注重世界的客观存在和客观规律,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之外的。

而唯心主义则更加强调主观意识的主导地位,认为一切都是由意识所决定的。

其次,从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解释来看,辩证唯物主义更加关注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认为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而唯心主义则往往忽略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和内在关联,将一切都归因于意识的活动。

最后,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辩证唯物主义倡导用辩证法来认识和解释世界,重视从整体角度来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唯心主义则倾向于用唯心主义的方法和途径来研究世界,强调主观意识对事物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和实践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各有其优缺点。

高校思政课批判虚无主义的四重维度

高校思政课批判虚无主义的四重维度

第34卷第6期2022年6月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SOCIALSCIENCESJOURNALOFUNIVERSITIESINSHANXI Vol.34No.6Jun.2022 收稿日期:2021-12-20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逻辑互构研究”(20ZD078)作者简介:刘白杨(1983—),女,江西永新人,江西农业大学讲师,法学博士,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思潮研究。

引文格式:刘白杨.高校思政课批判虚无主义的四重维度[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34(6):8-12.高校思政课批判虚无主义的四重维度刘白杨(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45)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政课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

虚无主义及其在民族、历史、文化、政治和生态等领域的多样复杂理论形态,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消极影响极大。

积极引领大学生批判虚无主义,高校思政课责无旁贷。

当前,要从价值维度把握批判虚无主义的价值旨归,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的目标导向;要从理论维度揭露虚无主义的理论实质,帮助大学生从哲学层面认识虚无主义理论生成和推导的过程;要从现实维度出发,将虚无主义批判置于现实土壤之中;要从主体维度立足人的主体性批判虚无主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虚无主义;批判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22.06.002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22)06-0008-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1]。

什么是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特点

什么是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特点

什么是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特点历史虚无主义是最近国内马克思主义学者在哲学范围创造出来的一个新词汇。

那么你对历史虚无主义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历史虚无主义的介绍国内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历史虚无主义是指: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解读历史,通过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一种社会思潮。

研究历史,需要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切从客观历史事实出发,以第三方中立的角度,不带任何政治观点和政治立场,将单个的历史事件放入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去研读和理解。

历史虚无主义的特点历史虚无主义,把历史视为一种无主体的偶然结果,否定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决定论,这种“虚无主义”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否定历史主体,颠覆唯物史观,历史虚无主义强调个体性叙事,通过对个案的展示,用个体历史的细节研究来演绎整体历史。

专家学者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定义是:其根本就是历史唯心主义。

这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时隐时现。

一些人以“反思历史”为名,歪曲“解放思想”的真意,从纠正““””的“左”的错误,走到“纠正”社会主义,认为我国不该过早地搞社会主义,而应该让资本主义充分地发展;从纠正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走到全盘否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从诋毁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发展到否定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从丑化、妖魔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发展到贬损和否定近代中国一切进步的、革命的运动;从刻意渲染少数中国人的不文明行为,发展到否定五千年中华文明,等等。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仅表现在史学研究中,而且发展到某些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中,影响面大,危害至深,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

历史虚无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1、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

以史实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历史虚无主义对待历史的态度,则是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所面临的新的时代背景与时代课题1.在全球化背景下,价值领域空前频繁的相互交流与激烈碰撞。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加快了融入全球化的步伐,同样加剧了我国思想理论界与世界的融会与交锋。

其利无须赘言,其弊便是致使价值选择的茫然甚至混乱,这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究其原因:其一,面对社会思潮多元碰撞,促使当代大学生要在多种价值判断中进行选择。

这使青年学生避免了改革开放前价值选择一元化所带来的僵化,但同时又面临丧失价值选择标准的危险,我们跳出了“没有选择的标准”之禁锢,但又可能进入“没有标准的选择”之歧途。

其二,青年学生对西方现代社会思潮的认识局限。

由于青年学生在理论修养与社会实践上的欠缺,面对复杂的现代西方社会思潮,求新追异成为其群体性特征,却很难认清这些思潮的本质以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

加之,在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只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如何超越传统西方文化进行介绍,并没有理清这些先进理论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之间的理论关系。

没有清晰地向学生表明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实现对其超越的?在理论尚未澄明的情况下,在教学实践中,也只能进行灌输式的说教,难以使学生在理想信念形成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反思与批判,难以使理想信念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行动准则。

因此,如何对西方社会思潮进行批判与借鉴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重要理论课题。

2.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结构、经济体制与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着深刻的社会转型,其进步意义有目共睹,但同时也伴随着种种转型的阵痛。

这反映在高校中则表现为:青年学生身处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近期理想与长远理想这三对矛盾的挣扎之中。

从理论层面看,上述三对矛盾本身并不存在无法调和的冲突,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部分青年学生对于物质利益、个人选择与现实问题的偏执与贪求,抑或是在这些矛盾的挣扎中茫然不知所措。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辩证法与虚无主义刘 森 林在解释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解释马克思的实践观念,探究马克思与费尔巴哈、施蒂纳的关系时, 实践!、 生活!常被看作是拒斥超验形而上学、拒斥逻辑至上和唯心主义的关键所在。

这当然没错。

但在注解何为 实践!、 生活!时,却出现了一种令人忧虑的倾向,即把 实践!、 生活!解释为一种主要喻示着感性与世俗、生成与流变、当下与现时的活动,而且似乎不加限定地凸显感性与世俗等维度,以致于拒斥和否定一切形而上维度的存在,拒斥一切超验(包括价值理想)、恒定、普遍性的存在。

这就意味着,马克思对神圣 上帝!的拒斥就是拒斥超验与经验、神圣与世俗、片段化的当下与连续的历史、形而上与形而下、普遍与个别之间的辩证框架,拒斥 上帝!就是拒斥 辩证法!。

在这种倾向中,我认为存在着一种对拒斥传统形而上学、拒斥上帝的过度诠释;而这种过度诠释与混同马克思和费尔巴哈、施蒂纳的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

因此,我们需要准确界定马克思和费尔巴哈、施蒂纳之间的关系,厘定实践、辩证法与虚无主义之间的关系。

一、浪漫派、费尔巴哈、施蒂纳的思想实验强调实践与生活对于超验神圣的意义,力图在世俗生活中找到神圣得以生长的种子,弱化、消解神圣与世俗之间原有的巨大鸿沟,是路德新教改革以来德国思想的基本倾向之一。

扎根于现实,立足于大地,成了立场各异的许多人的共同理念。

对马克思来说,走向这条路,告别黑格尔唯心主义,最主要的无非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告别传统的超验形而上学,不再天马行空,走向现实、感性、世俗生活;二是告别普遍的宰制,为特殊、个别性存在赢得足够的发展空间,使得那些被压制的存在获得解放。

粗略地说,问题就表现为,是向强调感性、现实性的唯物主义方向努力,还是向强调个别性的浪漫主义方向努力?两者的关系如何?在马克思的思想演变逻辑中,这个由德国早期浪漫派启动、由费尔巴哈强烈推动、最后由施蒂纳整合性地推向顶端的思想实验,不但给马克思以强烈的影响,而且以否定性的面貌昭示了马克思思想的合理框架与区域,对于马克思探索在普遍与特殊、超验与经验、神圣与世俗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辩证结构,界定确保思想合理性的边界,防止坠入极端和偏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像不成功的思想实验,为马克思的成功提供了直接的启示与反面例证。

就唯物主义的维度来说,强调感性个别、大地的德国早期浪漫派,与青年黑格尔派内部产生的反拨,构成了具体影响马克思的两种主要思想。

马克思在吸取其营养的同时也超越了它们。

马克思接触到的、对立于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首先是德国早期浪漫派,特别是从波恩大学的A.施莱格尔老师那里得到启发:哲学不能天马行空,而必须立于大地;哲学必须注重个别性的现实,而不是仅仅盯住抽象的普遍本质。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卷,第220、735-738页) 地上的王国!、 大地!对特殊性、生成性、当下性、世俗性存在的开放和容纳,成了从早期浪24漫派到尼采以致日后众多思想家的一致主张。

而在某些方面开创了反思、批判启蒙,喻示着∀启蒙辩证法#之先声的∀启蒙运动批判#一文中,施莱格尔明确反对 唯功利是举!的现代性原则。

在这方面,马克思与施莱格尔之间产生着明显的共鸣。

启蒙过于世俗,按照经济效益原则取舍一切,诋毁崇高。

由此,施莱格尔强调在这个日益 唯功利是举!的时代追求神性存在的必要,认为我们这个时代太重视世俗、现实的东西了,太不重视诗性、神性的存在了!现实日益成为琐碎的 散文!,没有弘扬连续、整体、流畅、神性之存在的 诗!了。

为此,他呼求新的诗,并坚信 继散文的死亡而来的,将是新的诗!。

(施莱格尔,第391、395页)这喻示着,虽然施莱格尔强调现实、大地、具体,却绝不认同善臣服于功利、感性,反对以感官幸福、感觉为标准和基础来设想和理解善: 启过蒙的人们于是自信有权把所有越出他们感官的感受性的界限以外的现象,统统视为病相,并随时都慷慨地以狂热和荒谬的名字相与。

他们完全没有看到想象的权利,只要有机会,就把人们从想象的病态中彻底治愈。

!(同上,第380页)在他看来,对神圣存在的拒斥和否定,肇始于启蒙运动把一切没有弄明白的东西、一切不能用理性照亮的东西,统统看作是虚妄的和不存在的,也就是根据可理解性来对待一切存在,把不可理解的、矛盾的、复杂到无法洞观的、带有神秘性的存在,都看作是不真实的和虚幻的。

强调个别性是现实性的根本内涵,在 唯功利是举!的时代强调保持超世俗超功利的崇高,是浪漫派哲学的两个重要观点,也是被马克思以某种方式接受和吸收了的观点。

而对现实与感性的更突出强调,则是来自青年黑格尔派内部,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施蒂纳把当下即是的存在推上天的唯一者哲学。

过去我们更重视的是费尔巴哈及其对马克思的正面影响:他否弃上帝、对感性和现实的强调,给马克思以强烈影响;相比之下却不重视施蒂纳及其对马克思的反面刺激。

在施蒂纳看来,费尔巴哈把神学转变为人类学之后得出的所谓 现实的人!,虽然具有感性、对象性,以及现存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内等特点,但仍然是一种 隐蔽的上帝!,仍然内含着强烈的神圣性,仍然蕴含着否弃了个性并标识着本质的普遍性,因而也就仍然没有真正把 人!具体化和现实化。

真正的具体化和现实化就是彻底否弃 人!的神圣性和普遍性,把当下即是的、唯一的 我!看作是谋求自由解放的现代主体的真正本质。

尤其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费尔巴哈在受到施蒂纳的批判后向施蒂纳方向的急速逆转(或倒退)∃,更不用说施蒂纳本人的思想,都凸显了过分强调感性、世俗的庸俗性和理论后果,它们给马克思以巨大的警觉和提醒。

这种警觉表明,不能按照施蒂纳和受到施蒂纳批判之后愈来愈庸俗化的费尔巴哈那样理解 实践!,以至于把神圣性、形而上、理想的维度彻底消解掉,使 实践!成为感性、世俗性完全一统天下的 唯功利是举!、 唯当下是举!的领域,也就是否定掉辩证法在 实践!中存在的任何价值与意义,在否弃 上帝!后继续否弃 辩证法!,从而也就意味着任由虚无主义来侵袭。

二、拒斥上帝,维持辩证法马克思虽然继承了强调 感性!和 现实!的唯物主义原则,但绝不接受费尔巴哈向感觉至上论、粗糙的现实主义甚至庸俗唯物主义的倒退,更不接受施蒂纳对唯一性、当下即是性的全面拥抱。

马克思的策略是在感性现实与崇高理想、普遍秩序与个性伸张之间保持辩证框架。

也就是说,要找到25 实践、辩证法与虚无主义∃就像卡门卡所说: 总体看来,费尔巴哈在很大程度上于1845年以前就已经说出他能说的所有重要的东西,他后来的著作要么只是重复,要么就是向他以前大力批判的立场(如%庸俗唯物主义&)倒退。

!(Stepe l ev ich ,p .463)一个合理立场,而摆脱费尔巴哈和施蒂纳这两个不成功的思想实验的关键是:以辩证法来拯救哲学或形而上学。

施蒂纳批评费尔巴哈把 神的存在!问题转化成了 纯粹人的东西!,认为这样一来神圣的东西就具有了形体的基础、身体的基础,而不再是纯粹的精神、观念了,因而也就更容易现实化。

对施蒂纳来说,这样来理解现实与神圣的关系,就仍然是把(神圣的) 观念!当作是现实的核心和本质了: 因此他总不断地重新探询:现实的东西是否真正拥有它的核心∋∋∋观念,而在他考察现实的东西的同时也考察了观念:观念是否如他设想的那样是可以实现的,抑或只是被他不正确地加以考虑,因而是实行不了的。

!(施蒂纳,第405页)在答复施蒂纳的批评时,费尔巴哈强调,神圣的维度本来是属于人自身的,把它还给人是天经地义的,而且属于人自身的这个维度不应该否弃,而 应当保存!在人自身之中。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第420页)这也就是他一再强调的,要 在感性事物中寻得超感性的东西,亦即精神和理性!(同上,上卷,第174页),而不是彻底否弃超感性存在。

我认为在这一点上,马克思首先是承续了费尔巴哈;但马克思更加重视社会性的东西作为超感性存在实现的现实基础,而不是像费尔巴哈那样仅仅在 感觉!、 自然!中寻找这种基础,并 把人的实体仅仅置放在社会性之中!(同上,下卷,第435页)当成一种语词和形式,没有真正重视社会性。

也就是说,马克思给超感性价值理想的实现提供了新的社会性根基,从而改造和发展了费尔巴哈把超感性世界奠基于感性世界基础之上的正确思想。

施蒂纳把个别与普遍、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安全与独创、个性与普遍规范、从自我出发与从社会出发等等都对立起来,认为普遍的肯定有害于个性的,安全必定带来宰制、服从,自我牺牲肯定不利于自我实现。

马克思指出,第一,这仅仅在表面上才是对立的。

施蒂纳是一个独断主义者,而 他作为独断主义者抓住事情的一面(他是以教书匠的精神去理解它的),把它硬加在个人的头上,而对另一面则表示厌恶!。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卷,第274-275页)施蒂纳显然没有认清事物的两面之间真实的辩证关系。

第二,对立的消除是一个历史过程和实践过程,不是滞留于理论逻辑本身中就能解决的。

马克思以利己主义与自我牺牲的关系来反驳施蒂纳说: ((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失。

!(同上)在施蒂纳以为无法和解、只能在对立双方中激进地选取其一的对决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则看到了和解(和历史性地消除这些对立)的希望。

法国大革命的新制度给公民所带来的安全与秩序,就只是使人走向屈从、被宰制、异化、个性丧失吗?市场交换就只是把每个交换者都置换成了无个性的模式人,对交换者都是泯灭个性的阴谋与敌视吗?从社会出发思考个人就必定走向对个人的扼杀吗?这样的逻辑显然过于独断和极端了。

社会通过法制、规范、保险等社会化措施对个人的保护,不只是对个人造成了某种宰制、胁迫和基本的要求,也是给个人以基本的安全、保护、秩序、稳定,给他们一个追求自我进一步实现的基础平台和保障。

市场交换把每个人的劳动普遍同质化并在此基础上同等化约,只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普遍共同性的一个方面,它与人作为主体的个性、特殊性的另一面是可以协调一致的;两个方面都是人获得自我实现的表现与内容,它们并不是必然冲突的。

人在普遍共通性方面获得实现与在个性方面获得实现,都是自我实现不可或缺的内容,两者的协调一致才是人获得自我实现的真实内涵。

在现实生活与崇高理想、形而下与形而上、世俗与神圣的关系方面,同样不能走独断主义的极端之路。

它们之间的关系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脚和脑的关系: 当然,哲学在用双脚立地以前,先是用头脑立于世界的;而人类的其他许多领域在想到究竟是%头脑&也属于这个世界,26 ∀哲学研究#2010年第9期还是这个世界是头脑的世界以前,早就用双脚扎根大地,并用双手采摘世界的果实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