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2)讲述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四.阻塞干扰
当接收机接收频段附近有强信号干扰时,干扰信 号就会由于接收机选择回路选择性不佳而进入接 收机,经高、中放电路,致使直流工作点变化, 产生饱和现象,导致射频增益下降,接收机灵敏 度降低,最终形成所谓的阻塞干扰。
阻塞干扰的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接收机处在大 功率发射台附近,而接收机的选择性又不好所致。
五.网络间的干扰
在同一区域内,往往存在着隶属于不 同系统的许多通信网,每个网络自成 体系。这些网络之间的相互影响就形 成了网间干扰。
第十节 天线
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通过馈 线(电缆)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 式辐射出去。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后,由天 线接下来(仅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 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可见,天线 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的无线电设 备,没有天线也就没有无线电通信。
典型的移动通信电台组成图
代移动通信电台的组成
(二)对无线电发射机的主要技术要求
要有一定的工作波段和足够的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 要有足够的功率输出 调制性能要好 调制是发射机的主要工作部分,因此,调制性能的好坏,对发射机至关重
要。发射机的调制性能包括:调制灵敏度、调制频率特性和调制线性等。 调制性能好,就意味着发射机传送信号的信号噪声比提高,频率特性改善, 非线性失真减小。 要尽量减小寄生辐射 发射机中产生的谐波分量如果通过天线辐射出去,将对其它电台产生有害 的干扰,因此必须将谐波辐射抑制到一定程度,从而减小干扰。
一. 散射波传播
当大气层或电离层出现不均匀水汽、尘埃、电子密度不均匀等团 块时,无线电波有可能被这些不均匀媒质向四面八方反射,使一 部分能量到达接收点,这就是散射波。
第九节 噪声和干扰
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
从最早的无线电通信到现在的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无线通信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使得我们的通信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和便捷。
一、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在空气和其它介质中传播,以一定的速度向四面八方扩散,并在接收信号的设备中转换成电信号。
因此,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实现通信时,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其基本原理也随之不断发展和创新。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无线通信技术层出不穷,如Wi-Fi、蓝牙、LTE等,这些新的通信技术也都是基于无线电波进行通信传输的。
二、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无处不在。
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移动通信、电视广播、卫星通信等等。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些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
1、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指以无线电波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终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语音、短信、数据等交流。
移动通信的发展使得人们的交流越来越便捷,手机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目前,移动通信的技术发展已经进入第四代,实现了更加迅速、稳定、安全、高效的通信服务。
而且,未来更高速的移动通信技术也在研究和发展中。
2、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指以人造卫星为中继器,通过无线电波实现地面各地之间的通信。
在偏远的地区、大海和沙漠等地方,通过卫星通信、对指挥作战、抢险救援、天气预报、自然资源勘查等各种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电视广播电视广播是指以电视频道为手段,通过无线电波将图像和声音信号传播到接收端,实现电视节目的播出和观看。
电视广播在人们的娱乐生活中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部分,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了解各种新闻、娱乐节目等等。
4、无线网络无线网络是指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的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网络系统。
无线通信技术技术原理
无线通信技术技术原理
无线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无线电信号传输信息的技术。
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调制解调:无线通信技术利用载波信号传输数据,需要将原始信号调制到载波上进行传输。
调制是将原始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高频信号;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常用的调制方式有频率调制、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
2. 载波传输:无线通信技术利用载波信号传输数据。
载波是一种特定频率和振幅的信号,可以在空间中传播。
发送方将要传输的数据调制到载波上,接收方利用天线接收到的电磁波解调得到原始数据。
3. 多址技术:无线通信技术通常需要支持多个用户同时传输数据。
为了实现多用户并发传输,采用了多址技术。
常用的多址技术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等。
不同的多址技术使用不同的调度和分配算法,以实现用户之间的互不干扰。
4. 传输协议:无线通信技术需要定义一套传输协议,用于规定数据传输的格式和流程。
常用的无线通信协议有蓝牙、Wi-Fi、4G、5G等。
这些协议定义了数据包的结构、错误检测和纠正
机制、传输控制和流量控制等功能,以保证信息的可靠传输。
总之,无线通信技术通过调制解调、载波传输、多址技术和传
输协议等原理,实现了无线电信号的信息传输。
这些原理的运用使得无线通信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经典著作:无线通信与网络技术(第2版)
第1章引言本书介绍了有关无线通信和网络技术方面的内容,包括加剧的竞争和数字技术的引进在内的诸多因素给无线应用市场带来了空前发展。
本章,我们将讨论驱动这一新兴的电信革命的几个关键性因素。
本书连同本书的Web站点,为读者提供了诸多的材料。
按照讨论惯例,这一章仅对全书做一个概述。
1.1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古列尔默·马可尼在1896年发明了无线电报1。
他在1901年把长波无线电信号从康沃尔(Cornwall,位于英国的西南部)跨过大西洋传送到3200公里之外的圣约翰(St.John,位于加拿大)的纽芬兰岛(Newfoundland)。
他的发明使双方可以通过彼此发送用模拟信号编码的字母数字符号来进行通信。
一个世纪以来,无线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无线电、电视、移动电话和通信卫星。
现在,几乎所有类型的信息都可以发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近年来,更为引人关注的是卫星通信、无线网络和蜂窝技术。
通信卫星是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发射的,那时它们仅能处理240路语音话路。
今天的通信卫星承载了大约所有语音流量的1/3,以及国家之间的所有电视信号[EVAN98]。
现代通信卫星对所处理的信号一般都会有1/4 s的传播延迟。
新型的卫星是运行在低地球轨道上的,因而其固有的信号延迟会较小,这类卫星已经发射用于提供诸如Internet接入这样的数据服务。
无线网络技术使商业企业能够发展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而无需电缆设备。
IEEE开发了作为无线局域网标准的802.11,蓝牙(Bluetooth)工业联盟也在致力于能提供一个无缝的无线网络技术。
蜂窝或移动电话是马可尼无线电报的现代对等技术,它提供了双方的、双向的通信。
第一代无线电话使用的是模拟技术,这种设备笨重且覆盖范围是不规则的,然而它们成功地向人们展示了移动通信的固有便捷性。
现在的无线设备已经采用了数字技术。
与模拟网络相比,数字网络可以承载更高的信息量并提供更好的接收和安全性。
02_第二章_无线通信
时分多址(TDMA)
时分多址
指把无线频谱按时隙划分,且每个时隙仅允许一个用户, 要么接收要么发送
33
34
码分多址(CDMA)
码分多址
码分多址是扩频多址(SSMA)的一 种,SSMS可以抵抗多径干扰而增强 多址功能 码分多址系统中,窄带信号被乘以 叫作扩频信号的宽带信号。扩频信 号是一个伪随机代码序列,此码片 速率比消息中的数据速率高若干数 量级。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伪随机 码,而其他码字由于不相关而被认 为是噪音
课后练习
简述电波波段的传播特性。 简述无线通信系统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信道分配策略分哪几种,其不同点是什么。 思考一下快速移动和低速移动时,无线通信系统的切 换策略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无线通信系统干扰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如何降低干扰。 简述大尺度路径损耗与小尺度衰落及多径效应。 简述无线通信多址技术。
22
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
同频干扰
频率复用意味着在一个给定的覆盖区域内,存在许多使用同 一组频率的小区,即同频小区。同频小区间的信号干扰称为 同频干扰 同频干扰不能通过增大发射功率来克服,因为这会干扰相邻 同频小区,所以同频小区必须在物理上隔开一个最小距离
中继和服务等级
中继是指允许大量用户在一个小区内共享相对较小的 信道,即从可用信道库中给每个用户按需分配信道。 一旦服务结束,其占用的信道就立即回到可用信道库 中 服务等级是用来测量在系统最忙的时间用户进入系统 的能力。忙时基于一周、一月或一年内用户在最忙时 的需求。服务等级用作某个中继系统的预定性能基准, 定义为呼叫阻塞概率(表示为B,单位为Erlang),或 是呼叫延迟时间大于特定排队时间的概率
2017-02-23
无线通信技术:原理与应用案例
无线通信技术:原理与应用案例引言:- 无线通信技术是指利用电磁波传输信息的技术。
- 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等等。
正文:1. 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 电磁波传输:无线通信技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息,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等等。
- 信号编码与解码:发送方将数字或模拟信号转化为适合于传输的电磁波信号,接收方则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原始信号。
-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信息信号嵌入到高频载波上,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带有信息的调制波解调还原为原始信号。
- 天线:负责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转化为电信号或将电信号转化为电磁波。
2. 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案例- 移动通信:移动通信利用无线技术实现移动电话与基站之间的通信。
以GSM为例,移动电话通过天线将语音信号转化为无线电波,传输到基站,再由基站转发到接收方的移动电话进行解调,实现通话过程。
-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利用地球上的卫星作为中转站,实现远距离通信。
卫星上安装有接收和发射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经过处理后再转发给接收方。
卫星通信具有范围广、传输速度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国际通信、互联网等领域。
- 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WLAN)是指基于无线技术的局域网。
通过无线路由器或接入点,将有线网络转化为无线网络,使得用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无线通信。
无线局域网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等地方。
3. 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便捷性: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消除有线连接,使得通信更加便捷。
- 灵活性:无线通信可以实现移动通信、远距离通信等,使用范围更广。
- 挑战- 电磁波干扰:无线通信受到电磁波干扰的影响,可能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 安全性:无线通信可能存在被窃听或篡改的风险,需要加强安全防护。
结论:- 无线通信技术通过利用电磁波传输信息,实现了便捷、灵活的通信方式。
- 无线通信技术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和无线局域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无线通信技术3篇
无线通信技术第一篇:无线通信技术概述无线通信技术是指通过电磁波信号传输信息的技术,它已成为现代通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有线通信技术相比,无线通信技术具有自由度高、布线简单、覆盖范围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无线局域网、物联网等领域。
无线通信技术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1. 调制解调技术:通过改变传输信号的某些特性(如振幅、频率、相位等)将信息信号转换成电磁波信号进行传输,接收端则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息信号。
2. 多址技术:为了实现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无线通信频段,需要将频段划分成多个信道,再用各种多址技术实现多用户在同一频段上传输数据。
3. 多天线技术:通过增加天线数量,利用空间分集技术提高系统的覆盖范围和抗干扰能力。
4. 扩频技术:在信号传输中,通过改变信号的带宽,使其的频率占用更广的频段,从而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在未来,随着5G、6G等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将会继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二篇: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通信方式,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国、欧洲、中国等地都建有自己的3G、4G网络。
移动通信技术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移动性:移动通信技术可以让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通信,完全解决了人们随时随地发起通信的需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2. 实时性:常规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低延迟的优势,可以使人们在短时间内完成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
3. 跨越性: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建立起国际通信网络,使人们在跨越不同时间和地域的情况下进行通信。
4. 个性化:移动通信技术使通讯更为个性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喜好等自定义通信内容和方式。
移动通信技术目前主要涵盖GSM、CDMA、WCDMA等多种技术标准,其中CDMA和WCDMA技术携带更多的数据和信息,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好的保密性能,在当今的3G、4G 网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线通信基本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无线通信基本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其他电磁波的传播实现信息传递的一种通信方式。
相对于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具有无需布线、便捷灵活、覆盖范围广等优势,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无线通信,我们可以实现移动电话、无线网络、卫星通信、雷达系统等各种通信设备的连接和运行。
同时,无线通信也在改善信息传输效率、扩大通信范围、提高通信舒适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无线通信中,信息的传输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环节:信息的产生、信息的传输和信息的接收。
无线通信系统通常由多个设备组成,包括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
发射设备负责将信息进行编码和调制,然后通过天线将电磁波发送出去;接收设备则负责接收并解码接收到的电磁波,将其转化为可读的信息。
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特性,通过调制和解调技术将信息转化为电磁波的特征参数,实现信息的传输。
调制是指将需要传输的信息信号与载波信号进行合成,形成调制信号。
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的信息信号。
通过合理选择调制和解调技术,可以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无线通信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从最早的无线电通信发展到今天的5G技术,无线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无线通信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总之,无线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意义。
通过无线通信,我们可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流,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无线通信的原理和发展历程将在接下来的篇章中进行详细介绍和探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文章的结构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组织文章的内容,使其逻辑清晰、条理清楚。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内容:1.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首先对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定义、基本原理以及发展历程。
无线通信技术2.2no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无线通信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 到19世纪末,当时无线电报的 出现开创了无线通信的先河。
20世纪末,随着移动通信技 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智能设备连接
无线通信技术2.2no能够实现物联网设备的快速、稳定连接,支持各类智能终 端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智能物流
无线通信技术2.2no可应用于智能物流领域,实现货物追踪、实时监控和自动化 调度等功能。
智能家居系统
家庭安全监控
无线通信技术2.2no支持家庭安全监控系统,实现远程视频监 控、入侵报警等功能,提高家庭安全防范能力。
03
卷积码: 将输入序列编码成输出序列,具有记 忆功能。
04
LDPC码和Turbo码: 高性能的纠错编码技术 。
分集与均衡技术
分集
均衡
通过多条路径接收信号,合并以改善接收 质量。
补偿信道对信号造成的失真。
频率分集
使用多个载波传输同一信号。
角度分集
利用多天线发送相同信号,通过不同角度 到达接收端。
04
广泛性
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各种领域 ,如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
无线通信技术2.2no的优势
无需线路
无线通信技术不需要铺设电缆等物理线路, 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
扩展性强
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方便地增加节点,实现网 络的扩展。
覆盖范围广
无线通信技术可以覆盖较广的区域,适用于 大规模网络建设。
易于升级
无线通信技术升级方便,只需对软件进行更 新即可实现功能的升级和改进。
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介质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它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手机通信、卫星通信、无线电广播等。
本文将介绍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技术。
一、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1.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电磁场,其中的震荡就形成了电磁波。
- 电磁波具有无线传播的特性,可通过空气、真空等介质传输。
2. 调制与解调:- 调制是将原始信号转换为适合传播的电磁波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振幅调制(AM)、频率调制(FM)、相位调制(PM)等。
- 解调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的过程。
解调器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析和还原,使其能被输出设备识别。
3. 天线的作用:- 天线是无线通信中重要的传输介质,它可以将电磁波能量转换为目标设备能够识别的电信号。
- 不同类型的天线适用于不同的通信频率和传输距离。
二、无线通信的技术1. 蜂窝网络技术:- 蜂窝网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手机通信的技术。
它将通信区域划分为小区,每个小区都有一个基站负责提供信号覆盖和通信服务。
- 用户的通信信号会通过基站之间的切换来实现移动过程中的无缝通信。
2. 卫星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点,将通信信号从发射地点传输到接收地点。
它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覆盖。
- 发送端将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到卫星上,卫星再将信号发射回地面接收站,最后解码还原成原始信号。
3. 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常用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它使用2.4GHz的无线电频率,具有低功耗和低成本的特点。
- 蓝牙技术可用于连接手机、耳机、键盘、鼠标等设备,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
4. Wi-Fi技术:- Wi-Fi是一种局域网无线接入技术,常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公共场所的网络连接。
它使用无线电波传输数据,可以提供高速的上网体验。
- 用户可以通过Wi-Fi接入点连接到网络,实现无线上网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无线通信中射频收发机结构及应用讲解材料 (2)
如WiFi、蓝牙、ZigBee等,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高效能与低功耗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对射频收发机的性能要求 越来越高,需要进一步提高其效能和降低功耗,以适应绿 色环保的需求。
集成化与小型化
随着移动设备的轻薄化趋势,射频收发机需要实现集成化 和小型化,以适应移动设备内部空间的限制。
02
射频收发机结构
发射机结构
调制器
将基带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调制信号。
滤波器
滤除不必要的频率成分,确保信号的纯度。
功率放大器
放大调制信号的功率,使其能够有效地传输。
天线
将电磁波转换为可传输的信号,并辐射到空 间中。
接收机结构
01
02
03
04
天线
接收空间中的电磁波并将其转 换为电信号。
低噪声放大器
01
03
移动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对射频收发机的性能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如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功耗和更小
的体积等。
04
射频收发机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制 和解调技术将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频段,然后通过 天线发送和接收信号。
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
01
无线局域网是射频收发机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通过在局域网中引 入无线传输方式,射频收发机实现了网络信号的无线传输。
射频收发机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接收和发送无线信
号,实现信息的传输。
02
保障通信质量和稳定性
射频收发机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无线通信的质量和稳定性,对于保证
信号覆盖范围、降低误码率、提高通信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03
支持多种无线通信标准
大二大三必修课无线通信教案
大二大三必修课无线通信教案一、课程简介无线通信是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物联网等各个领域。
本教案旨在通过讲授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培养学生对无线通信系统的理解与设计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
2. 熟悉常见的无线通信系统及其结构。
3. 能够分析和评估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容量。
4. 了解无线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1. 第一章:无线通信基础知识1.1 无线通信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1.2 无线信道的基本特性和参数1.3 无线通信中的调制与解调技术1.4 无线通信中的多址技术1.5 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2. 第二章:无线传输技术2.1 传输介质:空气接口和地面接口2.2 传输技术:无线电传输、红外线传输、激光传输等 2.3 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2.4 信道调制和解调技术3. 第三章:无线接入技术3.1 蜂窝通信系统和基站技术3.2 无线局域网(WLAN)和Wi-Fi技术3.3 蓝牙和近场通信(NFC)技术3.4 卫星通信和移动卫星通信技术4. 第四章:无线网络和协议4.1 无线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组网方式4.2 网络层协议和路由选择算法4.3 传输层协议和流量控制技术4.4 应用层协议和网络安全5. 第五章: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和性能评估5.1 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的估算5.2 信道质量评估和反馈技术5.3 基站布局和天线系统设计5.4 系统仿真和性能优化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演示和示例分析,介绍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无线通信系统的实际操作和实验,巩固理论知识。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思考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4. 课程作业:布置相关的课程作业和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线通信实验 (2)
一实验要求
1.天线结构尺寸
●(a)工作波长
工作频率为2.45GHz和5.49GHz,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对应的工作波长为122mm和55mm,若在以Rogers R04003填充的介质中传播,其对应的工作波长分别为66.4mm和30mm
(b)天线臂的长度
●对于2.45GHz的中心频率,若在自由空间中,则1/4波
长单极子天线臂的长度为30.5mm;若在介质中,则1/4波长单极子天线臂的长度为16.6mm;
●对于5.49GHz的中心频率,若在自由空间中,则1/4波长单极
子天线臂的长度为13.8mm;若在介质中,则1/4波长单极子天线臂的长度为7.5mm;
●因为印刷偶极子天线包含介质与自由空间,所以天线臂的实际
长度介于介质的导波波长和自由空间的波长之间,即对于
2.45GHz工资频段,1/4波长介于16.6mm~30.5mm;对于
5.49GHz工资频段,1/4波长介于7.5mm~13.8mm;
二实验原理
该天线属于半波偶极子天线的变形。
分为5大部分:介质层、高频(5GHz)单极子天线臂、低频(2.5GHz)单极子天线臂、微带馈线和参考面
●介质层:材质为Rogers R04003,其相对介电常数єr=3.38;损
耗正切为0.0027,介质层厚度为1.52mm。
●介质层的下表面是单极子天线的参考地,介质层的上表面是微
带馈线和单极子天线;
●左侧的L型结构是高频单极子天线,工作于IEEE802.11a频段,
即5.15GHz~5.825GHz;
●右侧的L型结构是低频单极子天线,工作于IEEE802.11b频段,
即2.4GHz~2.4825GHz;
三实验结果。
无线通信技术演讲稿
无线通信技术演讲稿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关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讲。
无线通信技术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演讲稿中,我将为大家介绍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场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早在19世纪末,人们就开始研究无线电通信技术,而无线电技术的诞生标志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开端。
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通信技术不断发展,从最初的无线电通信到如今的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多种形式。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无线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首先是移动通信领域。
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通话、短信发送、互联网浏览等操作,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此外,无线通信技术也在物联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物联网的出现使得各种设备可以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例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系统等都是无线通信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
除了移动通信和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还在其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医疗领域,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医疗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远程监控,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在农业领域,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物联网,实现农业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精准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在交通领域,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智能交通管理,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
未来,无线通信技术将继续发展壮大。
首先,随着5G技术的商用化,无线通信技术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5G技术将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多的连接数,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其次,随着物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将在物联网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物联网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各种设备将实现更加智能化的互联互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无线通信工作原理
无线通信工作原理无线通信,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传输技术,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它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无线网络等各个领域。
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通信方式,了解无线通信的工作原理对于我们理解和使用无线通信技术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来传递信息。
这其中主要涉及到两个基本概念:调制和解调。
1. 调制调制是指将要传递的信息信号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某种属性来实现。
其中最常见的调制方式是幅度调制(AM)和频率调制(FM)。
幅度调制(AM):将信号的幅度与载波的幅度进行调制;频率调制(FM):将信号的频率与载波的频率进行调制。
2. 解调解调是在接收端将经过调制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息信号的过程。
也就是将调制后的信号恢复为原始信号。
以上就是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下面将介绍无线通信的主要技术和应用场景。
二、无线通信的主要技术和应用场景无线通信技术涵盖广泛,在不同场景中有着不同的具体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应用场景。
1. 手机通信技术手机通信是无线通信的典型应用场景之一。
在这个领域中,主要应用的是移动通信技术。
其中,3G、4G、5G等技术代表了不同时期的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3G技术主要提供语音和数据传输服务;4G技术提供更快速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稳定的连接,支持高清视频和大容量文件传输;5G技术则更进一步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容量,为实现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提供了基础支持。
2. 无线网络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到互联网。
其中,Wi-Fi技术是最为常用的无线网络技术之一。
Wi-Fi技术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传输到路由器上,然后通过有线网络将数据连接到互联网。
它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上网方式。
3.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获取远距离地物信息的一种方法。
这项技术主要通过卫星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来实现。
电子通信中的无线通信技术资料
电子通信中的无线通信技术资料无线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技术手段。
在电子通信领域,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1. 无线传输原理无线通信技术利用电磁波作为传输介质,通过调制和解调的过程,在发送端将信息转化为电磁信号,并在接收端将电磁信号转化为原始信息。
2. 调制与解调技术调制技术是将原始信号转化为适合于传输的高频信号的过程,常见的调制技术有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和振幅调制等。
解调技术是将接收到的高频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的过程,常见的解调技术有解调器、调制解调器等。
3. 多路复用技术多路复用技术是指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信道同时传输的技术手段,以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有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和码分多路复用等。
二、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1. 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无线通信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包括蜂窝网络、卫星通信和移动电视等。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2. 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WLAN)是在有限范围内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网络连接的技术,常见的无线局域网标准有 Wi-Fi。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实现了移动办公和无线传输的便利。
3. 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分布在不同位置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环境信息的采集和传输。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智能交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4.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利用地球轨道上的通信卫星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卫星通信的优势在于覆盖范围广、传输距离远,使得它在远程通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接入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1. 5G技术5G技术是目前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具有超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数等特点,为物联网、智能交通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提供了更可靠的通信基础。
无线通信原理简析
无线通信原理简析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媒介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它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无线局域网和移动通信等领域。
本文将从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调制解调过程以及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三个方面来对无线通信原理进行简析。
一、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无线电波在空间中传输信息。
它需要有发送端将要传输的信息转化成无线电信号,并通过天线将信号发射出去,在空间中传播。
然后在接收端通过天线接收到信号,并经过解调从中恢复出原始信息。
这个过程中,无线电波的传输要面临着信号衰减、混叠和干扰等问题。
因此,在无线通信中需要采取适当的调制解调技术来提高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二、无线通信的调制解调过程调制解调是无线通信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它将原始信息转化成适合在无线信道上传输的信号,同时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息。
1. 调制过程调制过程是将原始信息转化成适合在无线信道上传输的信号。
调制的目的是将原始信号转化为调制信号,通过调制信号可以实现信息传输。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频移键控调制(FSK)、相移键控调制(PSK)和正交振幅调制(QAM)等。
2. 解调过程解调是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还原成原始信息的过程。
解调过程包括信号接收、频率同步、时钟同步、信号解调和信息恢复等步骤。
解调的目的是恢复原始信息,使其可以被用户所理解和应用。
三、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目前涉及广泛,本节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技术。
1. 手机通信技术手机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语音和数据传输的通信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的手机通信技术有2G、3G、4G和5G等。
其中,2G技术实现了基本的语音通信和短信功能;3G技术在2G的基础上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4G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数据传输速率和网络容量;5G技术则将带来更大的网络容量和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并支持更多的用户连接。
2. 无线局域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是指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多个设备并实现数据传输的技术。
无线通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
无线通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2、我国常用移动通信使用频段(a)GSM900:上行:890~915MHz,下行:935~960MHz,每载波带宽200 KHz;GSM1800:上行:1710~1720MHz,下行:1805~1815MHz,每载波带宽200 KHz;(b)CDMA2000:上行:825~835MHz,下行:870~880MHz,每载波带宽1.23MHz;(c)PHS:1900~1920MHz,每载波带宽300KHz;(d)集群:上行806~821MHz,下行851~866MHz,每载波带宽25KHz;3、波长λ、频率f的关系为c=f*λ式中:c为光速,数值为3×108m/s,f单位为Hz,λ单位为m。
4、波传播的几种方式a)表面波传播:以绕射方式,沿着地球表面传播。
b)天波传播:通过高空电离层反射传播。
c)空间波传播:通过直线传播和地面反射传播。
d)散射传播:利用大气对流层和电离层的不均匀性来散射传播。
长波一般通过表面波传播;中波、短波一般通过表面波或天波传播;微波一般通过空间波、散射波传播。
5、仙农(Shannon)定理C=Blog2(1+S/N)上式中C为信道容量,B为信道带宽,S/N为信噪比。
扩频通信即据此原理。
6、TDD、FDD、TDMA、FDMA、CDMA的区别a) TDD (时分双工)收发信共用一射频频带,上、下行链路使用不同的时隙来进行通信。
b) FDD (频分双工)收发信使用一个不同的射频频率来进行通信。
c) TDMA(时分多址)传送给不同终端用户的信息通过同一载波的不同时隙来区分。
d) FDMA (频分多址)传送给不同终端用户的信息通过不同载波来区分。
CDMA(码分多址)传送给不同终端用户的信息通过不同码调制来区分。
7、大尺度路径损耗和小尺度路径损耗大尺度路径损耗:无线信号经长距离上的场强变化,又叫慢衰落。
自由空间损耗即属于典型的大尺度路径损耗。
小尺度路径损耗:无线信号经过短时间或短距离传播后其幅度快速衰落,又叫快衰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
1.按工作方式的不同,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分为如下三种类型:单工系统,半双工系统,全双工系统
2.实现全双工通信的技术分双工,频分双工两种
3.常用的多址接入方式有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
4.无线通信系统的业务功能包括语音和数据两个方面
5.信息传输效率和可靠性是无线通信系统的主要指标
6.电磁波的传播机制总体上是反射,透射,散射,绕射
7.电磁波在两个方面传播特性:在距发射机一定距离处,在距发射源一定距离处
8.电磁场的概念: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
9.无线电波在空间的传播三种基本方式:地球表面波传播,天波传播,空间波传播
10.多径衰落和小尺度衰落概念:这种无线电信号在短时间内或短距离上传播后,其幅度、相位或时延快速变化,以至于大尺度路径损耗的影响可以忽略的现象
11.小尺度衰落信道类型:平坦衰落信道,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快衰落信道,慢衰落信道
12.抗衰落技术主要有信道编码技术,均衡技术,扩频技术和分集技术
13.信道编码技术:通过在发送信息时加入冗余的数据位来改善通信
链路性能的
14.均衡技术:可以补偿时分信道中由于多径效应而产生的码间干扰
15.扩频技术:是依据香农定理,用频带换取信噪比来提高系统可靠性的
16.分集技术:无线传输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信道的时变多径衰落,克服多径衰落主要用“微分集”
17.广义上任何用来削弱码间干扰的信号处理方法都可称之为均衡
18.自适应均衡可分为频域均衡,时域均衡
19.频域均衡:使总的传输函数满足无失真传输条件,即校正幅频特性和群时延特性
20.时域均衡:使总的冲激响应满足无码间干扰的条件,这是通过自适应算法实现的。
数字通信中多采用时域均衡
21.自适应均衡器可分为预置式均衡器,自适应均衡器工作方式
22.均衡技术分为线性均衡,非线性均衡
23.微分集技术主要有空间分集,时间分集,频率分集,角度分集,极化分集。
微分集一般直接称为分集
24.合并方式有选择式合并,最大比值合并,等增益合并
25.多输入多输出,单输入单输出,多输入单输出,单输入多输出
26.空时编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发射分集的空时分组编码和空时网格编码。
另一类是基于空间复用的分层空时编码,也就是Bell 实验室提出的空时分层结构
27.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台,基站子系统,网络子系统构成
28.移动交换中心是网络子系统的核心
移动通信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
29.按对象可分为:民用通信和军用通信
30.按使用环境可分为:陆地通信,海上通信,空中通信
31.按多址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空分多址
32.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
33.按业务类型可分为:电话网,数据网,多媒体网
34.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同频单工,异频单工,同频双工,异频双工,半双工
35.按服务范围可分为:专用网,公用网
36.按信号形式可分为:模拟网,数字网
37.有效覆盖区可分为正方形,正三角形,正六边形
38.正六边形小区的形状最接近理想的圆形
39.正六边形的特点:有最大的小区中心间距和小区覆盖面积,而交叠区域宽度和交叠区域的面积最小;对于同样大小的服务区域,用它覆盖服务区所需的基站数最少,所需频率组数最少,且各基站间的同频干扰最小,也就是最经济。
40.通常根据蜂窝小区的覆盖半径,蜂窝可划分为三类:宏蜂窝,微蜂窝,微微蜂窝
41.三种常用的提高系统容量的方法:小区分裂,裂向,微小区
42.蜂窝系统的移动性管理包括两个层面的问题:移动用户的位置管理,越区切换管理
43.位置登记过程包括:登记,修改,注销三个步骤
切换的分类
44.按切换目的:救援切换,边缘切换,业务量切换
45.按通信链路的建立方式:硬切换,软切换,更软切换,接力切换
46.按切换设计的网元:小区内切换,同一BSC内切换,不同MSC间切换,同一MSC不同BSC之间切换,网络间切换
47.蜂窝系统业务量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呼叫时长,单位是爱尔兰
48.GSM是采用 FDD双工方式和 TDMA/FDMA多址接入方式,以语音业务为主,也支持无线的数据业务
49.GSM由三个子系统组成:运行支持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基站子系统
50.BBS组网方式按网络拓扑可以分为:星型组网,链型组网,树型组网,环型组网
51.功率控制可分为:前向功率控制,反向功率控制
52.信道切换可分为三种:硬切换,软切换,更软切换
53.WCDMA通信系统也称为UMTS
54.整个系统由陆地无线接入网络子系统,核心网络子系统,用户终端设备三部分构成
55.一个完整的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三个基础组成部分为:无线部分,核心网的电路交换部分,核心网的分组交换部分
56.LTE无线接口协议按层划分主要包括:物理层,媒体接入控制层,无线链路控制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无线资源控制层
卫星通信的分类
57.按卫星制式:同步卫星通信系统,随机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58.按通信覆盖区域的范围:国际卫星通信系统,国内卫星通信系统,区域卫星通信系统
59.按用户性质:公用卫星通信系统,专用卫星通信系统,军事卫星通信系统
60.按业务范围:固定业务卫星通信系统,广播电视卫星通信系统,科学实验卫星通信系统
61.按基带信号体制:模拟卫星通信系统,数字卫星通信系统
62.按多址方式:频分多址卫星通信系统,时分卫星通信系统,空分卫星通信系统,码分卫星通信系统
63.卫星通信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空间段,地面段
64.一个典型的传感器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任务管理节点
65.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由五个部分组成: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66.传感器网络的结构可分为:平面结构,分簇结构
67.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包括:定位技术,时间同步机制,数据融合
68.蓝牙系统一般由四个功能单元构成:天线单元,链路控制单元,链路管理单元,软件单元
69.军事上使用的短波数字通信系统收发端一般由这几个组成:短波电台,短波调制解调器,保密机,终端
70.线极化:当电场矢量末端轨迹为直线时
71.圆极化:当末端轨迹为圆时
72.椭圆极化:当末端轨迹为椭圆时
二.简答题
1.移动通信与固定点间通信相比的特点
(1)移动通信的传输信道必须使用无线电波传播
(2)电波传播特性复杂
(3)干扰多而复杂
(4)组网方式多样灵活
(5)对用户终端设备的要求更为苛刻
(6)用户量大而频率有限
2.区群
(1)区群是指使用不同频率组的一个小区,在区群之间可进行频率复用
(2)区群中的小区组成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区群之间要邻接,且无缝隙、无重叠地进行覆盖;二是邻接之后的区群应保证各个相邻同信道小区之间的距离相等
3.切换
切换控制的目的是:在MS与网络之间保持一个可以接受的通信质量,保证通信的连续性,切换需要实现以下功能:
(1)切换次数最小,这样可以使通信中断的频率降到最小,使各小区间的业务负荷达到平衡
(2)通过正确选择目标小区和提高切换执行效率,以减小切换时延,平衡各小区间的业务负荷
(3)在遇到干扰时能够保持可接受的通信质量,在恶劣的无线传输
条件下能恢复并支持通信,避免MS与网络之间的链路发生中断(4)优化频率资源的使用效率
(5)减小MS的功率消耗和全局干扰电平
4.蜂窝无线网络规划流程
(1)第一阶段是业务量与覆盖分析
(2)第二阶段是仿真
(3)第三阶段是勘测
(4)第四阶段是系统设计
(5)第五阶段是安装调测
(6)第六阶段是优化
5.CDMA系统的特点
(1)系统容量大
(2)系统具有“软容量”的特性
(3)通话质量好
(4)具有“软切换”功能
(5)频率规划简单
(6)保密性高,通话不易被窃听
6.IMT-2000的主要要求,ITU对第三代陆地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要求(1)业务数据速率方面
(2)业务质量
(3)具有全球设计范围内的高度兼容性,能够实现多种网络互联,具有从2G向3G过渡的灵活性,以及向未来通信演进的灵活性
(4)全球无缝覆盖,移动终端可以连接到地面网和卫星网,使用方便(5)移动终端体积小,重量轻,具有全球漫游功能
7.传感器节点的主要特点
(1)电源能量有限
(2)通信能力受限
(3)计算和存储能力受限
(4)廉价、体积小、重量轻
8.简述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特点
无线电频谱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具有以下的特点:
(1)有限性,其空间、时间和频率三维要素可以重复使用,但是一定
条件下对某一频段和频率的使用是有限的
(2)非耗竭性,频率资源不同于土地、水、矿产等一类非再生资源,
不利用是一种浪费,使用不当也是一种浪费,甚至会造成伤害
(3)固有性,它的传播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既无省界也无国界
(4)易受污染性,电磁波在空中传播容易受到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的
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