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修课――中国思想史大作业.

合集下载

东师《中国思想史》17春在线作业2

东师《中国思想史》17春在线作业2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4.唐朝时确立了《五经正义》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教材。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5.戊戌前后,严复主张学习西方,“于学术则黜伪而存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6.《论语?颜渊》记载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表现了孔子以“仁”为思想核心。
A.错误
B.正确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7.《论语?颜渊》记载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表现了孔子以“仁”为思想核心。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8.《海国图志》是林则徐在魏源《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而成。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9.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是孔子的弟子。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0.龚自珍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和把握,对于未来的预见,是以其变易和进化的历史观为依据的。
A.龟和玉
B.龟和骨
C.玉和骨
D.鼎和玉
正确答案:
3.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依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正确答案:
4.是清代乾嘉时期有学者对理学禁欲主义罪恶指斥,认为其是“以理杀人”这位学者是()
A.章学诚
B.惠栋
C.戴震
A.破除古文经学
B.维护今文经学的孔子托古改制大义
C.湮灭孔子微言大义
D.为其维新变法主张张目。
正确答案:
6.被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是()
A.顾炎武
B.李贽

公共选修课——中国思想史大作业

公共选修课——中国思想史大作业

一、名词解释1.九流十家先秦到汉初各种学说派别的总称。

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除掉小说家,就称为九流。

“九流”是指: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曾子;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阴阳家,代表人物是邹衍;法家,代表人物是管仲、商鞅、韩非;名家,代表人物是公孙龙;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纵横家,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鬼谷子;杂家,代表人物是吕不韦;农家,代表人物是许行。

“九流”之上再加上小说家,代表人物是虞初、燕丹子,就是“十家”了。

2.思孟学派严格说来,思孟学派应该是子思学派和孟子学派的通称,因二者思想上具有某种一致性,所以人们往往将其联系在一起,称为思孟学派;但在历史上二者则可能是分别独立的,当“孟氏之儒”出现时,“子思之儒”可能依然存在,但由于只是在墨守师说,缺乏创造,所以真正发展了子思思想的,反倒是后起的孟子学派。

3.墨家“兼爱”“视人之之乱的方法。

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把别人看成自己,把别人的亲人看成自己的亲人;爱自己几分,爱别人也几分,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子女几分,爱别人的父母、兄弟、子女也几分;一视同仁,人人平等,分毫不差,这也就是“兼爱”。

兼爱作为墨家的核心思想,提倡无等差平等的博爱。

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二、列举题1.辑录《论语》中含“仁”字的条目二十则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0221 中国思想史 作业(高起专)

200221 中国思想史 作业(高起专)

《中国思想史》作业一、单选题1. "性善论"是谁提出来的?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庄子2 ()(公元240~248年)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

A建元 B元光 C元平 D正始3. 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美德合称?A五义B 五则C五典 D五道4. 西周的治国安民大纲是?A以法治国B以道治国C以德治国D以善治国5.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A 仁礼 B谦让C德育D义6.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来的?A 徐则林B 魏源 C龚自珍D严复7. ()主张实行贤人政治。

A老子B墨子 C孔子 D庄子8. “参验说”是()提出的思想主张。

A老子B庄子C孟子D韩非9. 隋唐的()要体现变化趋势及孔颖达的《五经正义》;A儒学 B道家C法家D儒家和法家10()主张“合同异”,曾提出历物实事即十个辩论题目。

A方以智 B惠施 C 康有为 D梁启超11. ()的最重要的学术思想贡献是在科学和哲学方面,他特别强调“质测”的知识,提出“质测即藏通几”的观点,主张“寓通几于质测”。

A方以智 B惠施 C 康有为 D梁启超12.《淮南子》以()思想为基础,博采众家之说。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13. 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是()反复讲明的为何变法维新的道理。

A方以智 B惠施 C 康有为 D梁启超14. ()认为变法的根本在“育人才,开民智”。

A方以智 B惠施 C 康有为 D梁启超15()编写了《明儒学案》。

A黄宗羲 B惠施 C 康有为 D梁启超16晚清时期,部分官僚士大夫讲求“实学”,“经世致用”开始表现为“精于机器”“性喜制造”,这反映的思想观念是A.工商皆本 B.师夷长技 C.实业救国 D.立宪改良17()主张用“参验”的方法判别认识的是非真伪。

A黄宗羲 B荀况 C慧能 D韩非18“性恶论”是谁提出来的?A黄宗羲 B荀况 C慧能 D韩非19. ()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着对自然和社会的普遍规律的认识。

A《易传》 B《明儒学案》 C《海国图志》 D《五经正义》20. 隋唐的()要体现禅宗思想;A哲学B儒学C佛学D法学21. 《告子上》中写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政治思想史第三次作业

政治思想史第三次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姓名程率课程代码110065课程名称中国政治思想史评阅教师第三次任务共四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平时作业三( 第九至第十一章)评语:评阅时间:年月日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宋代功利思想的代表人物有(abcd )。

A.李靓B.王安石C.陈亮D.叶适2、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在富国方面,颁发了(abcd )等。

A.青苗法B.农田水利法C.免役法D.市易法3、宋明理学的政治思想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宋代主要以(abc )为代表。

A.张载B.程颐C.朱熹D.王阳明4、张载从改革时弊的愿望出发,把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与北宋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提出了(abc )等思想主张,这是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

A.为生民立道B.仁道及人C.足民D.安民5、朱熹不满于南宋的偏安一隅的局面和社会腐败积弊,提出了一些改良的政治主张,首先要改革军制,另外还提出了(bcd )等措施。

A.爱民厚生B.打击豪强C.防止兼并D.减轻赋役6、黄宗羲提出变法救世的具体措施有(abc )。

A.至相权以分君权B.设学校以监视朝政C.设方镇以去集权之弊D.正人心厚风俗7、顾炎武政治思想主要包括(abcd )。

A.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B.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C.“寓封建之意于郡县”的政治主张D.正人心、后风俗的主张8、顾炎武在反对君主个人独裁专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权治众的主张。

分权的基本内容是(abcd )。

A.辟官B.莅位C.理财D.治军9、王夫之以民本思想为基础,提出(ab )的治国策略。

A.宽以养民B.严以治吏C.行教化D.爱民厚生10、唐甄认为,贤君治国应该具备(abcd )条件。

A.君主要抑尊B.君主要向天下人求教C.君主应该以节俭示天下D.君主要知人善任,尚贤与能二、填空题(每空1分,空10分)1、宋代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是功利思想,以李靓为发端。

2、李靓认为天道与民心是一致的,君主要顺应天意,体察民心,把安民、“养民”作为首要的政务。

东师《中国思想史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东师《中国思想史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D. 在认识论的问题上,《淮南鸿烈》也有所创新
满分:3 分
5. 魏晋反玄学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
A. 杨泉
B. 欧阳建
C. 鲍敬言
D. 裴頠
满分:3 分
6. 汉初儒学有哪些特征?()
A. 总结秦亡的教训是汉初儒家人物的思想出发点。
B. 汉初儒学强调“因世而权行”,不固守先秦儒家的教条。
C. 鼓吹皇权至高无上是汉初儒学的重要思想内容。
D. 与先秦儒家“重人事、轻自然”不同,汉初儒学非常注意对形而上的“宇宙观”的探讨。
满分:3 分
7. 《五经正义》为唐太宗时期下诏撰写的一部由孔颖达主持编著的官书,为经学义疏结集。包括:()
A. 《诗》、《书》
B. 《春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陆贾初在总结秦亡教训基础上为西汉王朝提供“治国安民”政略的第一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赵复在北方理学的兴起上起到了决定的作用,对理学北传起到了推动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A. 李翱
B. 柳宗元
C. 韩愈
D. 刘禹锡
满分:3 分
5. 汉初在总结秦亡教训基础上为西汉王朝提供“治国安民”政略的第一人是()
A. 贾谊
B. 陆贾
C. 晁错
D. 李斯
满分:3 分
6. 在战国时期显赫一时的法家后来衰败下去,主要是因为法家的理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论语?颜渊》记载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表现了孔子以“仁”为思想核心。

《中国思想史》期末作业

《中国思想史》期末作业

《中国思想史》期末作业第六章宋元时期的思想学术一、填空题:1、由开创的濂溪之学,开创的关学,开创的洛学,以及南宋开创的闽学,被后人称为濂、洛、关、闽,是宋代理学的四个著名学派。

2、北宋初期,理学的先驱人物有、、等,他们昌明儒术,注重经书“义理”,旗帜鲜明地反佛反道,为理学思想体系的产生开辟了道路,被称为“宋初三先生”。

二、改错题:1、北宋王安石设立经义局,训释《诗》、《书》、《春秋》三经义,对儒家经典重新作了训释,“天下号曰新义”,这就是《三经新义》。

2、南宋朱熹同时,出现了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思想家,他们分别为永嘉学派和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

三、名词解释:1、宋明理学(道学、宋明新儒学)。

2、北宋五子。

3、《太极图说》。

4、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5、一物两体。

6、关学学派。

7、荆公新学。

8、耦。

9、剥落。

10、简易功夫。

11、鹅湖之会。

四、简答题:1、《皇极经世书》的主要思想。

2、拭勾勒二程理学思想体系的基本轮廓。

3、王安石思想的基本内容。

4、元代思想状况。

五、论述题:1、周敦颐的思想特征是什么?有那些重要内容?2、张载的理学思想反映在那几个理论环节中?其基本观点是什么?3、为什么说朱熹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理学体系的基本内容有那些?4、与理学思想比较起来,陆九渊心学思想有那些特点?5、陈亮、叶适如何通过针对性地批评程朱理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的?第七章明代及其明清之际的思想与思潮一、填空题:1、明初思想界的代表人物有(试举五人):、、、、等。

2、明代中后期形成的王学派中影响较大的,是以王畿(龙溪)、钱德洪(绪山)的和王艮的。

3、在中国思想史上贡献甚巨,他编写了,并进行了的准备工作和部分编写工作,在“学案体”学术思想史方面具有开创之功。

4、在《东西均》中提出的的命题在思想史上有重要意义。

二、改错题:1、明永乐年间组织编撰的三部《大全》是指《六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三部大书。

思政专业 中国通史 作业及要求

思政专业 中国通史 作业及要求

• 课堂作业:一次为学生在课前用约10分钟 时间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中国的任一城市乡 村等,最好有幻灯制作,讲清人口、地理 位置、经济发展、物产、民族、风俗等。 讲课结束后,将准备的文稿交由教师作为 作业档案保存。 • 另一次由教师随堂确定题目,学生当堂撰 写并提交。缺勤者,课堂作业不得补交, 该次作业为0分。
友情提示
上课不要迟到。 上课不要迟到。 上课不能使用手机。 上课不能使用手机。 上课不要睡觉。 上课不要睡觉。 上课不要在下面私聊, 上课不要在下面私聊,如有疑问或者有什 么有意思的话题,请举手。 么有意思的话题,请举手。
作业及要求
• 本课程共有四次作业。两次为课后作业, 两次为课堂作业。课后作业: • 1、概述中国历代疆域演变及近代失地情况。 注意事项:(1)引述其他史料和前人研究 成果要注明出处。抄袭、下载,以0分计算。 (2)字数要求在1500字以上,手写于稿纸 之上,于作业开端写明姓名、学号、系别、 专业。凡不符合上述规格者,将酌情扣分。 第8周交。
• 2、从二十五史中任选一卷阅读,写读后感一篇。 可自拟题目。注意事项:பைடு நூலகம்1)阅读范围为一卷 (如是列传,通常包含数人传记)。选题时希望 尽量避免知名度高的历史人物(如项羽、诸葛亮 之类)。选题是否有独到性,将是评分的一条重 要标准。(2)史料与论述结合,避免空论。(3) 引述其他史料和前人研究成果要注明出处。抄袭、 下载,以0分计算。(4)字数要求在2 000字以上, 手写于稿纸之上,于作业开端写明姓名、学号、 系别、专业。凡不符合上述规格者,将酌情扣分。 (5)交作业的截止日期为第16周。

2023年秋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形考作业期末考试题库

2023年秋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形考作业期末考试题库

2023年秋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形考作业期末考试题库一、多选题1、周公认为,要做到敬天保民,周王朝应该做到(ABC)。

A、要牢记商朝灭亡的教训B、要体察民情C、要慎用刑法D、要礼法并用2、儒家学派的特点有(ABCD)。

A、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B、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C、崇尚仁义D、以孔子为师3、孔子的德治主张的主要内容是(ABCD)。

A、礼治与正名B、举贤才C、实行平均主义D、愚民政策4、李世民君臣从多方面对隋朝灭亡的原因进行了反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ABC)。

A、奢侈无度B、杜绝言路C、用人不贤D、严刑峻法5、刘邦即位不久,相继颁布了(ABC)等诏令,充实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恢复与发展农业经济。

A、复故爵田宅令B、以有功劳行田宅令C、释放奴婢令D、驱民而归之农6、鲍敬言认为,伴随着国家与君主而来的是庶民的苦难,主要表现在(ABC)。

A、君主穷奢极欲,对人民极尽盘剥压榨之能事B、辅以繁重,小民不堪负担C、滥用刑罚,百姓困苦不堪D、穷兵黩武,百姓不得安生7、顾炎武政治思想主要包括(ABCD)。

A、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B、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C、“寓封建之意于郡县”的政治主张D、正人心、后风俗的主张28、顾炎武在反对君主个人独裁专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权治众的主张。

分权的基本内容(ABCD)。

A、辟官B、莅位C、理财D、治军9、章太炎坚决反对在中国实行议会民主,原因是(AB)。

A、中国人口多B、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C、中国老百姓的文化素质差D、西方国家不允许10、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是(BCD)。

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11、晚清地主阶级改革派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掌握实权的中上层,一类是没有掌握权力的知识分子。

下列人物中属于没有掌握权力的知识分子有(BC)。

A、林则徐B、魏源C、龚自珍D、曾国藩12、魏源明确指出,夷之长技有(ABC)。

A、战舰B、火器C、养兵练兵之法D、量天尺13、黄宗羲提出变法救世的具体措施有(ABC)。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史》期末作业及答案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史》期末作业及答案

《中国思想史》期末作业及答案第六章宋元时期的思想学一、填空题:1、由周敦颐开创的濂溪之学,张载开创的关学,二程开创的洛学,以及南宋朱熹开创的闽学,被后人称为濂、洛、关、闽,是宋代理学的四个著名学派。

2、北宋初期,理学的先驱人物有胡瑗、孙复、石介等,他们昌明儒术,注重经书“义理”,旗帜鲜明地反佛反道,为理学思想体系的产生开辟了道路,被称为“宋初三先生”。

二、改错题:1、北宋王安石设立经义局,训释《诗》、《书》、《春秋》三经义,对儒家经典重新作了训释,“天下号曰新义”,这就是《三经新义》。

答:北宋王安石设立经义局,训释《诗》、《书》、《周礼》三经义,对儒家经典重新作了训释,“天下号曰新义”,这就是《三经新义》。

2、南宋朱熹同时,出现了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思想家,他们分别为永嘉学派和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

答:南宋朱熹同时,出现了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思想家,他们分别为永康学派和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

三、名词解释:1、宋明理学(道学、宋明新儒学)。

2、北宋五子。

3、《太极图说》。

4、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5、一物两体。

6、关学学派。

7、荆公新学。

8、耦。

9、剥落。

10、简易功夫。

11、鹅湖之会。

答:1、宋明理学(道学、宋明新儒学):两宋时期兴起了理学(有的又叫道学)。

宋代理学讨论的主要是以“性与天道”为中心的哲学问题,也涉及政治、教育、道德、史学、宗教等方面的其他问题。

宋代理学是汉唐以来儒、释、道从鼎立到相互作用,然后逐步趋于合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批的学者、思想家先后崛起,在当时三教合流的大潮流下,主动地以传统儒学的理论作为基本框架,以是否有利于纲常名教作为价值尺度和取舍标准,对佛、道的思辨哲学进行深入研究,在批判、吸收佛、老某些思想资料的基础上,以理学为形式使儒学得到复兴,并逐步取得了学术统治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官方意识形态。

理学起于北宋,经南宋进一步发展,2、北宋五子:北宋是理学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都生活在这个时期,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被后人称为“北宋五子”。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题doc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题doc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题一、填空1、中国政治思想史发展的基本轨迹,构成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精髓。

(追求和谐、和谐文化模式)2、人类社会的三大和谐是、、。

(人际和谐、群体和谐、天人和谐)3、是一个民族的基本形象,是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综合反映。

(文化形象)4、人类社会三大和谐的核心是。

(通过治国实现群体和谐)5、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和的伟大民族精神。

6、中国政治思想史文化体系,可以概括为、、、。

(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施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句出自之语。

(顾炎武)8、“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表现了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谭嗣同)9、人类社会三大和谐的基础是。

(人际和谐)10、中国政治思想史文化体系是以作为哲学基础的。

(天人合一)11、孔子把作为一种道德境界,而则是实现这一境界的唯一途径。

(仁、礼)12、庄子把当作人的尺度,把看作是人的最高价值状态,不承认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价值。

(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13、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讲的治国是以为核心内容。

(民本文化)14、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所讲的,是整个思想体系的最高层次,也是修身治国所要实现的最高理想,这个理想目标就是追求。

(平天下、天下为公)15、五经包括、、、和。

(《诗》、《书》、《礼》、《易》和《春秋》)16、孔子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是他的的最好的政策。

(愚民政策)17、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以平均主义的经济政策治理国家的人。

(孔子)18、孔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是,是和,这主要是基于他对与的理解。

(克己忍让、内省修身、仁、礼)19、庄子相对主义思想主要包括和。

(物无贵贱、无是无非)20、庄子把当作人类社会的理论境界。

(原始的自然状态)21、商鞅实行法治的原则包括、和。

(要刑无等级,要明法利民,要轻罪重罚)22、汉武帝政治思想的四个特点是、、和。

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业

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业

•一、帶給孔子思想最大刺激的历史背景為何?還有,你覺得孔子在當時的使命感是什麼?
二、描述一下孔子對於當時的「禮」重視到什麼程度;而他那樣在乎和堅持的理由
是為了什麼?
三、有時候我們會說某某人很保守,請問什麼是「保守」?孔子保守嗎?他是當時
的既得利益者?還是文化守舊人士?或者都不是?
四、傳統中國最講究禮數,要有禮貌、禮尚往來、還很重視所謂的綱常,但是「禮
教社會」通常會有什麼問題?為什麼魯迅的「阿Q正傳」說禮教吃人?
•五、「恕道」對於台灣這種號稱民主自由卻又亂糟糟的社會有用處嗎?
•六、很多人都相信強者哲學、優勝劣敗,因此,要追求卓越、在競爭中作人上人,孔子的社會哲學呢?他相信的是什麼?
•七、拿修身的那一套工夫就可以治國嗎?想一想,「治國者」會碰到哪些困境是孔子之類的「道德家」無法理解的?
•八、亞洲人在管教子女和學生時,總是傾向於「打罵教育」,如果從孔子所謂的「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來看,這種教育會成功嗎?對社會的後遺症是什
麼?
•九、在社會控制上,你相信「自律」還是「他律」?道德自律會不會只是高調?有人說,中國人賤骨頭,就是需要鞭子和鐵鍊,你同意嗎?
•十、對於國家整體的發展,有人覺得政治是火車頭,政治改革必須優先進行,否則其他都是空談。

但也有人認為,政治改革是空洞的,癥結點在人的心性、觀念和文
化,得先從這些做起。

孔子的看法是哪一種?你自己的看法又是如何
要求:每组选一个,各组之间不能重复,演讲时间5-10分钟,形式不定。

中国思想史19春在线作业1-0002.7E158231-1D1B-4F9F-B

中国思想史19春在线作业1-0002.7E158231-1D1B-4F9F-B

中国思想史19春在线作业1-0002
西周的礼乐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相传由谁制定()
A:周公
B:太公望
C:武王
D:成王
答案:A
《资政新篇》未提到()
A:社会福利事业
B:风俗革新
C:金融改革
D:土地改革
答案:D
隋末的思想家王通,提出了“三教合流”思想,“三教”指哪三教()A:儒道法
B:儒法佛
C:儒道佛
D:法道佛
答案:C
禅宗是中国化最典型的佛教宗派,武则天时分为南北二宗,其中南宗的创立者是()。

A:神秀
B:慧能
C:玄奘
D:鉴真
答案:B
汉初在总结秦亡教训基础上为西汉王朝提供“治国安民”政略的第一人是() A:贾谊
B:陆贾
C:晁错
D:李斯
答案:B
洋务时期,最早阐发中体西用观念的是()
A:张之洞
B:刘坤一
C:冯桂芬
D:曾国藩
答案:C
与《国粹学报》无关的是()
A:刘师培
B:黄节
C:章太炎
D:邓实
答案:C
在商代占卜活动中,最终的决定权在()
A:贞人
B:巫史
C:商。

2018实践作业中国政治思想史

2018实践作业中国政治思想史

江苏开放大学实践性环节考核作业学号姓名课程代码110056课程名称中国政治思想史评阅教师第次任务共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请同学们完成一篇读书报告。

首先请同学们学习第十二章第一节林则徐的有关内容,完成一篇关于林则徐学习西方思想的读书报告。

题目自拟。

字数不能少于800字。

格式要求:题目:四号楷体。

正文:小四号宋体。

关于林则徐学习西方思想的读书报告今天学习有关林则徐的章节,深为林则徐的精神所吸引。

1840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伴随着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大举入侵中国,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思想和文化开始大批传入中国。

经过鸦片战争的打击,大清帝国的进步官员和知识分子们,开始放眼看世界,林则徐等一批官员和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军事技术等,并著作了一批介绍西方地理、政治军事制度的书籍《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

这当中包括西方政治制度中的选举制,三权分立制等民主制度,这些都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发展的开端。

由于鸦片战争的惨痛教训,清政府开始寻求救亡图存的政策。

而鸦片战争中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坚船利炮让清政府触动最大,也就是在这背景下,清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学习西方的改良运动。

林则徐魏源等人进一步的对西方的民主制度进行了宣传并开始大量翻译外国书籍,包括政治,法律、科技、文史等各方面,开始广泛学习西方的活动。

具体如下:一、林则徐学习西方思想产生背景当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封建社会,处在满族建立的清王朝的统治下。

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的中国,在乾、嘉以后,衰败日剧,闭关更甚。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阻碍了中国造船航海业的发展,阻碍了国内手工业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姐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而且闭关政策进一步助长了清朝统治集团置身于世界局势之外安于现状顽周保守的虚骄心理,使清代的政治更加腐败。

这个时期的林则徐,也和闭关时代其他开明进步分子一样,尽管对中外关系和外国情形有所触及,但严密的闭关政策和闭目塞听的风气,使他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不可避免的也同样受到严重的局限。

中国思想政治史1

中国思想政治史1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姓名胡海亮课程代码110056课程名称中国政治思想史评阅教师殷延明第一次任务共四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平时作业一( 第一至第五章)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周公认为,要做到敬天保民,周王朝应该做到(ABC)。

A.要牢记商朝灭亡的教训B.要体察民情C.要慎用刑法D.要礼法并用2、儒家学派的特点有(ABCD )。

A.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B.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C.崇尚仁义D.以孔子为师3、孔子的德治主张的主要内容是(ABCD )。

A.礼治与正名B.举贤才C.实行平均主义D.愚民政策4、孟子提出的关于实行仁政的具体设想是(ABC )。

A.制民之产B.平均赋税C.保护工商业D.礼法并用5、荀子认为人性恶,恶的本性主要表现在(AB)A.人的感官欲望B.权势欲望C.生存欲望D.社会环境的影响6、庄子相对主义思想的内容有(AC )。

A.物无贵贱B.物有贵贱C.无是无非D.有无相兼7、以兼爱为出发点,墨子提出了(ABCD )等主张。

A.非攻B.尚贤C.尚同D.节用8、法家思想的特点是(ABCD )。

A.重视法律的作用B.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C.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D.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历史9、商鞅对于实行法治提出了如下的一下原则(ABC )。

A.要刑无等级B.要明法利民C.要轻罪重罚D.要法胜民10、韩非提出实行法治的具体原则是(ABC )。

A.法一而固B.以其所重禁其所轻C.法不阿贵D.法不责众二、填空题(每空1分,空10分)1、在商代后期,已经产生了君主的权力来自于天,君主是民众的主宰,民众必须服从商王统治的观念。

2、“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是周公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3、仁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4、以人性善为出发点,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施仁政。

5、儒家中首先引入法的观念的人是荀子。

6、在老子看来,“道”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而无为正是达到道的境界的最直接的途径。

中国政治思想史题库

中国政治思想史题库

中国政治思想史题库第一部分章节题库(含考研真题)第一编思想形成期填空题1.周公(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他根据周初的政治形势,系统地阐发了以、敬天保民为主要内容政治思想。

【答案】明德慎罚【解析】周公执政期间根据其执政的形势,系统地总结和提炼出了“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其内容是:惟命不于长,天命与人事相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和敬天保民。

孔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和内省修身,这主要基于他对仁与礼的理解【答案】克己忍让【解析】孔子仁爱和礼治学说的内容包含着克己忍让和内省修身,克己忍让即不强迫别人,在利益面前让着别人。

3.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中,重仁,重礼,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学术传统。

【答案】孟子;荀子【解析】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中孟子主张的是仁义,主张君主要实施仁政;而荀子则是重视礼仪道德,主张以礼和德治国,特别强调礼仪。

4.从圣人乱天下的观点出发,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君主与盗贼实际没有差别。

【答案】庄子解析】庄子主张无为而知,他认为是君主或圣人的统治才造成了天下大乱,所以,现实中的君主和盗贼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5.墨子最初受业于,后来,由于思想观点不同,转而另辟蹊径,成为墨家的创始人。

【答案】儒家【解析】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他最初是归于儒家的,只是后来由于思想观念不同而另外独辟蹊径,创立了墨家学派。

在前期法家中,重视“法”,申不害重视“术”,而慎到重视“势”。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在继承的前提下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理论。

【答案】商鞅解析】商鞅是秦朝著名的改革家,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和法家思想的实施者,他重视法的作用是因为法能定分,法能胜民,法律也是实行富国强兵的保证。

判断正误1.先秦时期作为中国历史概念。

指秦朝以前的历史,自远古时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为止。

不包括秦朝。

()解析】先秦时期作为中国历史概念指秦朝以前的历史。

自远古时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为止,不包括秦朝,即夏商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思想史》作业(1)

《中国思想史》作业(1)

《中国思想史》作业一、填空题1.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美德合称。

2.西周的治国安民大纲是。

3.古代周朝的五种酷刑是指、、、、。

4.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5.“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在一书中提出的。

6.《告子上》中写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这体现了孟子的价值原则。

7.阴阳五行中的“五行”是指、、、、。

8.禅宗真正形成为宗派,应从唐中叶(公元7世纪下半叶)算起,被推尊为禅宗六祖,是禅宗正式诞生的标志。

9.宋代理学朱陆之争指的是和两大思想家的斗争。

11.战国末年的为法家思想的总结者。

12.“,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这句话表现了孟子的思想13.“尚贤”“尚同”思想是的思想主张。

14.邹衍的历史学说“五德终始说”,是一种神秘的历史循环观念。

它以五德相生关系说明王朝更替,这五德的先后顺序为:、、、、。

15.“荆公新学”是北宋改革者的思想内容。

16.《周易》中八卦是指、坤、、、艮、、兑。

17.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三等:、“斗筲之性”、。

19.理学的认识论和道德修养论往往是不分的,这在二程表现得尤为明显,它反映在“格物致知”和这两个命题上。

“格物致知”一词源于。

二、名词解释1.性恶说2.“大宗师”3.“参验说”4.名辩思潮5.正始之音6.性善论7.谶纬8.“言不尽意”9.《五经正义》10.经世致用11.“反者道之动”12.黄老学派13.玄学14.洛学学派15.公羊三世说16.“天人感应”17.“效验”学说18.鹅湖之会19.“致良知”20.中体西用三、简答题1.简答墨子的“尚贤”思想。

2.简要谈谈商鞅、慎到、申不害的法、势、术思想。

3.什么是陆九渊的心学体系?4.法家韩非对朴素唯物主义的贡献是什么?5.“本无”“即色”“心无”三宗的思想内涵是什么?6.简答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 九流十家先秦到汉初各种学说派别的总称。

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除掉小说家,就称为九流。

“九流”是指: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曾子;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 阴阳家, 代表人物是邹衍; 法家, 代表人物是管仲、商鞅、韩非; 名家, 代表人物是公孙龙; 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纵横家,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鬼谷子;杂家,代表人物是吕不韦;农家,代表人物是许行。

“九流”之上再加上小说家,代表人物是虞初、燕丹子,就是“十家”了。

2. 思孟学派严格说来, 思孟学派应该是子思学派和孟子学派的通称, 因二者思想上具有某种一致性, 所以人们往往将其联系在一起, 称为思孟学派; 但在历史上二者则可能是分别独立的, 当“ 孟氏之儒” 出现时, “ 子思之儒” 可能依然存在,但由于只是在墨守师说,缺乏创造,所以真正发展了子思思想的,反倒是后起的孟子学派。

3. 墨家“兼爱”“视人之之乱的方法。

国若视其国,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把别人看成自己,把别人的亲人看成自己的亲人;爱自己几分,爱别人也几分,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子女几分,爱别人的父母、兄弟、子女也几分;一视同仁,人人平等,分毫不差,这也就是“兼爱” 。

兼爱作为墨家的核心思想,提倡无等差平等的博爱。

不分等级,不分远近, 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二、列举题1. 辑录《论语》中含“仁”字的条目二十则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8、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9、好勇疾贫,乱也。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10、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1、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3、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14、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15、巧言令色,鲜矣仁!16、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7、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18、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9、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20、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21、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2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3、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2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25、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 我未之见也。

26、吾友张也,为难能也。

然而未仁。

27、有德者,必有言。

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

勇者,不必有仁。

28、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

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

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2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3、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2. 辑录《道德经》格言十则第 1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第 2章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 4章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第 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第 7章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第 8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第 9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 10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 11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 14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第 17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第 18章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 22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 23章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 29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第 30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第 31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 32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第 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第 36章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 38章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第 39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

第 40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 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第 43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第 44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 46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 48章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 49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第 51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 55章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第 56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第 57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第 58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第 60章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 63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 64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第 66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 必以身后之。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 68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 71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第 73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 75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第 76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第 78章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第 79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 80章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 81章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三、问答题概述先秦诸子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也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思想和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可以说,没有当时的“ 百家争鸣” ,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

在“ 百家争鸣” 的过程中, 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 在不同之中又有其相同之处。

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如儒家主张以德化民; 墨家主张兼爱尚同; 法家主张信赏必罚; 他们都侧重于政治道德。

老庄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侧重于对宇宙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

名家主要是研究名辩,即逻辑问题。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都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从天命思想中摆脱出来, 作为自觉的主体去面对世界、认识世界的趋向。

各家学说的中心及其最后归宿, 都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和理想的人生道路,这都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共同精神。

它们不同的侧重点,反映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所面对的各自主要的认识领域。

而儒家思想自产生之日起就颇受瞩目, 它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 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其侧重社会取向的价值观, 富有伦理特色的政治观, 追求自我完善的道德观, 在中国封建时代长期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

可以讲,儒家思想在世界观方面,它是理性的;在人生目的方面,它是功利的;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方面,它是和谐的。

我们可以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 来激励自己发愤图强; 鉴借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 来培育自己的爱国情怀; 鉴借儒家的“ 以义制利” 精神,来启示自己正确对待物质利益,鉴借儒家的仁爱精神, 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 鉴借儒家的气节观念, 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

当然, 论说儒家思想的积极一面, 并不是说, 儒家思想的现代转型已经完成。

事实上, 儒家思想在现代化进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局限性。

首先, 封建主义的儒学传统阻止了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进程。

儒学思想的逐渐政治化、社会化, 强化了君主专制正统性意识和国家同构稳定性意识。

儒学传统对中国现代政治经济也有许多负面效应。

随然如此,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儒家思想其正面的价值和积极的影响仍然是主流的。

可以说, 儒家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资源,是可以适应现代社会建设的。

中国几千年来的思想文化传统与孔子思想学说是分不开的,某些教育规律方法至今仍起作用。

孔子以仁孝治国,忠恕待人的主张, 一直影响自汉以后的政治设施和个人修养,而且直接刺激了后来孟子“ 民贵君轻” 的民本学说。

孔子在教育方面的影响被誉为“ 万世师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