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思想史期末考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思想史期末考试

教师:李宪堂老师

(加粗蓝色为考题;红色为论述,二选一)

⼀解释

1、乐合同,礼别异

语出荀⼀《乐论》。字⼀意思是“⼀乐使人们同心同德,礼法区别⼀们的等级差异。”从字⼀看,荀⼀强调了乐与礼的区别。乐与礼性能不同,从不同⼀度出发、⼀不同方法对个体与社会发生不同的作⼀和影响。⼀实际上乐和礼的⼀的是⼀致的。⼀先,乐与礼共同面对的问题是乱,包括外在与内在两种情形。外在的乱是指政治秩序崩溃,伦理秩序失范,内在的乱是主体⼀⼀的各种冲突。要解决内外之乱,必须通过乐与礼两种⼀段的结合。其次,乐与礼都指向德。《乐论》说:“君子明乐,乃其德也。”外在的规范(礼)最终转化为内在的心灵愉悦和满足(乐),外在和内在、社会和自然在此获得了“德”的统一。最后,乐与礼最终⼀标是先王之道。“先王之道,礼乐正其盛者也”。“礼乐之统,管乎⼀人心”。先王之道是“美学理想”与“社会理想”的交叉。礼乐生,乐礼互渗;礼以致和乐,和以达礼治,乐以调万物。和出于音,⼀关乎政,政类于⼀。⼀乐是美的政治,政治是善的音乐,都要努力达成中而能和,和⼀致中的理想。总之,乐指向内涵,礼指向外观,乐实质上渗透着和、乐、仁、爱,是自然或修养成自然;礼实质上包含着序、节、⼀、制,是⼀为或修养所下的⼀夫。乐和礼二者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体现的是一种中和理想。

2、知⼀合⼀

任何事物都不是独⼀自足的有待认识的对象,⼀是践⼀其⼀生理想(⼀功、⼀言、⼀德之类)的环境条件;发现真理的过程是向世界深处的不断沉入,⼀不是理性之光对物质奥秘的层层照亮。由⼀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首次提出。他的“知⼀合一”思想包括两层:( 1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阳明说: “知是行的主意,⼀是知的⼀工夫”“知是⼀之始,⼀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之⼀觉精细处即是知。”。即道德是⼀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动是达到”良知”的⼀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为是

“良知”的完成。王阳明认为达到“知⼀合一”的途径是以身体之(世界的情境性、认识的切⼀性、真理的当下性)和直觉的具象思维、顿悟。他的学说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又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致,表里一致, 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他同时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

3、下学上达

语出《论语·宪问》:“⼀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下学,指学习知识,了解具体的事物,掌握形⼀下的东西;而上达是指要超越知识,进⼀了解知识所载有的精神,领悟具体事物所包含的抽象本质,去达到知识所体现的形而上的东西。

4、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这⼀概念最早源⼀道家的庄子,庄子说: “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道)”此一道,即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虽最早由庄子提出,却成了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内圣”主要是从人内在的心性道德修养而⼀的,“外王”是从⼀的社会功用⼀言的,“内圣外王之道”使人由“内在”⼀向“外在”。⼀之存在,不能专属沉迷在⼀己的内⼀深处,寻求内心的和平与幸福,而应坚实地存在于社会之中,切实地承担社会的责任。孔⼀讲“学⼀优则仕” ,实则也是“内圣外王”之学,这⼀的“学”不仅是简单的学习过程,更多的是加强道德伦理的训练,而“仕”也不是单调的做官,⼀是⼀由内心⼀向外在,切实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5、以道观之,物⼀贵贱

语出《庄⼀·秋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贵⼀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意即“从道的⼀面看,万物都是道的产物、没有贵贱之分;从物的⼀面看,万物都自尊自贵⼀相互轻视;从世俗的⼀面,贵贱不由己,而是由别人说了算。”道家认为:道,既是宇宙本体,也是⼀格本体,在道面前,天地万物都是一样的,没有贵贱之别,每个社会成员也都是⼀样的, 没有高下之分。此说不是为了倡导“天下平等”,⼀是说在“道”的绝对标准⼀前,任何人⼀论作出何种“挣扎”,于“道”来说都是无益的、⼀谓的,所以他倡导的是不要再做“⼀谓的挣扎”,顺其自然,⼀为⼀而治即可。

6、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语出《论语》雍也篇:“⼀曰:知者乐⼀,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意即:孔⼀说:“聪明的人亲近水,仁德的人亲近山......”孔子认为⼀和自然是一体的,⼀和水的特点也反映在人的素质之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始终矗⼀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是多变的,柔和⼀又锋利,可以为善, 也可以为恶,难于追随,深不可测。聪明⼀和水一样随机应变,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不固守成规,因此能破除愚昧困危,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安,寻求其他发展,所以,他们总是活跃的、乐观的。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像群山一样开放、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这反映了儒家的⼀种人格状态,做一个像⼀一样坚定的仁者,做⼀个像⼀一样灵活的智者。

7、格物

最早出⼀《礼记·⼀学》“致知在格物,物格后而知至”。现代一般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然⼀其最本来的意思实为以人为尺度去弘扬万物,从最直接的字⼀意思看“格物”就是将“物”放置在一定的框框里,而人作为万物的“主宰”,自然就是放置“物”的主体也是标准和尺度。朱熹认为“格物”是通达天理的途径,他认为天理是最高的真理,像阳光⼀样普照⼀地,但它会受到万物的遮蔽,所以⼀要“格物”以寻求⼀定的⼀度拨开遮蔽,让天理之光不再被掩盖。“格物”的具体步骤如下:正⼀、观物(“正心”是进入宇宙功能场之前的⼀我调谐,“观物”即去感受某种现象的存在状态)――取象、体道(通过多⼀度、多层次的反复观察与感受,从有限的事物中直觉出某种统⼀性,概括、提炼为意象)――类分(推)、穷理尽性(由于事物的本质体现于与他物的关系之中,这就存在着利⼀某种功能属性对事物进⼀分类整理的可能;同样原因,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对某个具体事物进行深⼀的结构与性质分析,⼀只要依类外推,就能旁通博贯,穷尽天下奥秘)

8 、⼀曰:吾⼀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语出《论语·为政》。《论语正义》据《⼀虎通·辟雍篇》认为孔子称“十有五而有志于学”是指得其入⼀学经术之时。⼀于“学”,《论语》是记录孔⼀言行的,⼀部分的内容都在讲应该怎样为人,所以“学”应该指的是做人的道理。“⼀曰:不知礼,⼀以立。”孔⼀认为礼对于⼀非常重要,它是达到做人最高境界“仁”所必不可少的一步。“克己复礼曰仁”,“⼀日克⼀复礼,天下归仁焉“。孔⼀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