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目视飞行间隔[1]
第3节目视飞行间隔[1]
目视飞行航空器驾驶员的责任
按照目视飞行规则飞行时,飞行人员必 须加强空中观察,并对保持航空器之间 的间隔和航空器距地面障碍物的安全高 度是否正确负责。
进近落地航空器尾流间隔
适用于起落航线上飞行的航空器
(1)当前、后进近着陆的航空器为重型和中型 航空器时,尾流间隔为2分钟。
(2)当前、后进近着陆的航空器为重型和轻型 航空器,中型和轻型航空器时,其尾流间隔 为3分钟 。
目视进近许可:
航空器处于进近序列的第一个; 跟随前机落地的航空器飞行员报告目视前机,可
以指示其保持目视间隔尾随前机目视进近(飞行 员不需报告能见机场)。
目视进近规定三
管制员颁发目视进近许可注意的问题:
如果飞行员报告能见机场或跑道却没有看到前机时, 管制员应当为前后航空器配备雷达间隔直到建立目 视间隔;
C:国航981,继续上升至标准气压高度四千八保持, 河口报。
C : JAL7781, continue descend to 1800 meters, next report over WG..
目视飞行与目视进近
实施目视间隔与目视进近的意义 VMC目视气象条件及目视飞行水平间隔标准 目视间隔概念 目视进近概念 美国FAA目视间隔与目视进近规定
航空器实施目视进近
其目的地机场需具备以下气象条件: 报告的云底高大于或等于300米,能见度大
于或等于5公里;
目的地机场没有天气情报服务,航空器驾驶
员报告能够保持目视下降以及飞向着陆需满足以下气象条件: 机场的云底高大于最低雷达引导高度150米
以上;
如果航空器处于汇聚飞行,提醒另一架航空器交
通信息并转告正在实施目视间隔;
如果对方为重型航空器,提醒另一架航空器;
飞行间隔规定根据22修订的飞行基本规则进行修订.doc
飞行间隔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一般规则 (2)第三章垂直间隔标准 (4)第四章目视飞行水平间隔标准 (5)第五章仪表飞行水平间隔标准 (7)第六章雷达间隔标准 (11)第七章尾流间隔标准 (12)第八章附则 (13)附图 (16)(根据2007年10月18完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对高度层配备进行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止飞行冲突,维护飞行秩序,保证飞行安全,提高飞行空间和时间的利用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辖有航空器的单位、个人和与飞行有关的人员,以及所有飞行活动,都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空中交通管制员、飞行指挥员(含飞行管制员,下同)应当按照本规定对航空器提供统一的飞行间隔。
第四条军、民用航空器根据飞行课目需要,在机场飞行空域和其他特定的飞行空域内飞行时,可以制定适应其飞行特点的间隔标准,但应当经相应航空管理部门批准。
执行此种间隔标准时,不得影响其他航空器的正常飞行和飞行安全。
第五条民用航空器在我国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毗邻公海上空飞行时,可以根据飞行需要和地区航行协议,制定民用航空器之间的飞行间隔标准,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
第六条本规定中的飞行间隔标准通常是航空器之间应当保持的最低飞行安全间隔,但本规定第四条情形除外。
第二章一般规则第七条组织实施飞行管制时,应当合理安排飞行次序,通常是:(一)一切飞行让战斗飞行;(二)其他飞行让专机飞行和重要任务飞行;(三)国内一般任务飞行让班期飞行;(四)训练飞行让任务飞行;(五)场内飞行让场外飞行;(六)场内、场外飞行让转场飞行。
第八条执行不同任务的航空器或者不同型别的航空器,在同一机场同时飞行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优先起飞和降落的顺序。
对执行紧急或者重要任务的航空器,班期飞行或者转场飞行的航空器,速度大的航空器,应当允许优先起飞;对有故障的航空器,剩余油量少的航空器,执行紧急或者重要任务的航空器,班期飞行和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的航空器,应当允许优先降落。
飞行间隔规定
飞行间隔规定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飞行间隔规定第一章第一条为了防止飞行冲突,维护飞行秩序,保证飞行安全,提高飞行空间和时间的利用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辖有航空器的单位,个人和与飞行有关的人员,以及所有飞行活动,都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空中交通管制员,飞行指挥员(含飞行管制员,下同)应当按照本规定对航空器提供统一的飞行间隔。
第四条军、民用航空器根据飞行科目需要,在机场飞行空域和其他特定的飞行空域内飞行时,可以制定适应其飞行特点的间隔标准,但应当经相应航管部门批准。
执行此种间隔标准时,不得影响其他航空器的正常飞行和飞行安全。
第五条民用航空器在我国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毗邻公海上空飞行时,可以根据飞行需要和地区航行协议,制定民用航空器之间的飞行标准,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
第六条本规定中的飞行间隔标准通常是航空器之间应当保持的最低飞行安全间隔,但本规定第四条情形除外。
第二章一般规则第三章第七条组织实施飞行管制时,应当合理安排飞行次序,通常是:(一)一切飞行让战斗飞行。
(二)其他飞行让专机飞行和重要任务飞行。
(三)国内一般任务飞行让班期飞行(四)训练飞行让任务飞行(五)场内飞行让场外飞行(六)场内,场外飞行让转场飞行。
第八条执行不同任务的航空器或者不同性别的航空器,在同一机场同时飞行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优先起飞和降落的顺序。
对执行紧急或者重要任务的航空器,班期飞行或者转场飞行的航空器,速度大的航空器,应当允许优先起飞;对有故障的航空器,剩余油量少的航空器,执行紧急或重要任务的航空器,班期飞行和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的航空器,应当允许优先降落。
第九条为了保障航空器的飞行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应当及时准确的实施飞行调配。
飞行调配分为预先调配,飞行前调配和飞行中调配。
第十条机场飞行空域应当设在航路和空中走廊以外。
探析目视条件下的低空飞行间隔
探析目视条件下的低空飞行间隔发布时间:2023-04-23T07:46:22.80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3期作者:游平涛[导读] 低空空域是我们中国通用航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空间,同时也是中国空域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民航西南空管局天府塔台单位邮编:61200摘要:低空空域是我们中国通用航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空间,同时也是中国空域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我国航空事业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在飞机上的总数也是在不断的增加和扩大。
而且这样的趋势使得飞行流量也是在不断的增加当中。
我国低空飞行安全问题已然该提上日程,低空空域的飞行冲突和间隔问题更是保障低空安全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低空空域;飞行间隔;飞行员反应时间;航空器平飞速度引言随着我国目前飞行流量的增加,低空开放的政策不断在深化,还有就是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继而购买力的增强,这些因素都将是我国未来通用航空的发展重要推动力,那么随之低空空域的日益繁忙,低空空域飞行的安全问题必将是未来民航关注的核心问题,而低空空域飞行间隔的研究,又将是低空空域飞行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
1低空空域的飞行特点最突出的低空空域,以满足同一班飞机的高度与头部碰撞和在两种情况下的交叉。
但是除了这些特点之外,我们航空飞行的航空器还要遵守其他的规定和制度:1,在我们的机场区域里,要非常严格的保持目视飞行的安全距离。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可以穿越取代航空器占用的高度层。
2,我们在整个航线航路上,要按着规定的高度层来进行飞行和操作。
3,要非常严格的禁止飞机飞进云中或者说间断的云中。
4,我们的飞行驾驶员应该要在空中的运行过程中进行严密的观察。
5,在我们的飞机飞行前,要不断的取得空中交通管制的相关许可和放行。
6,飞机飞行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飞行计划来实行,并且要实时接收交通管制的频率,要保持一种双向性的信息联系。
那么接下来,我们将对低空空域的飞行间隔做一个研究。
空中交通管理:第三节 飞行计划的内容及放行单
第三节飞行计划的内容及放行单一飞行计划概述•飞行计划是由航空器使用者在飞行前按规定时限提交给空中交通服务当局,经批准后方可实施的关于这次飞行的详细说明,是用于计划飞行、飞行管制及导航目的的书面文件或电子数据文件。
•该计划是根据飞机性能、运行限制、计划航路及预计着陆机场条件,为安全组织及实施飞行而制定,其中包括:航班号、航段、飞机类型、注册号、计划航路、计划高度、备降机场及航路所需燃油。
二飞行计划意义•飞机管制部门依据飞行计划制定空中交通管制计划,进行飞行调配,掌握飞行动态,监督飞行活动,保证飞行安全。
•对于空中交通管制系统,飞行计划十分重要,表现在:一空中交通服务单位根据批准的计划对航空器提供管制、情报等服务;二在航空器发生事故时,飞行计划是搜救的基本依据三制定飞行计划•航空公司签派员制作一份完整的飞行计划是分以下几个连贯性的步骤展开:一依据载量。
即:根据当天该航班的实际载重量,通过各机场的负载平衡代理机构和民航中航信系统向航空公司的签派中心发送;二依据适时的天气条件。
即:通过民航局的气象终端系统、日本的WNI系统、美国的SABRE系统等气象机构提供的起飞机场、降落机场、备降机场、航路的天气实况和预报;三制定飞行计划三依据机长可执行的最低天气标准。
即:签派员能够准确掌握本次飞行任务的机长、副驾驶、乘务长等全部机组人员名单,以及本次责任机长能够执行的RVR/VIS/ILS 天气标准;四依据最低设备清单(MEL)。
即:执行该次飞行任务的飞机是否存在故障保留,如果存在故障保留对飞行安全的影响程度,签派员必须查阅最低设备清单后,作出最直接的安全评估;三制定飞行计划五依据起飞性能。
尤其是对存在故障保留的飞机和一些高原机场,以及一些对复飞梯度有严格要求的机场,必须仔细研究起飞性能限制;六备降机场选择。
根据天气、航行通告的约束,签派员为本次飞行选择一个或两个最合适的备降机场,必要时通过选择等时点来确定备降机场;七依据航行通告。
05《空中交通管理基础》第五章飞行规则
②夜间飞行时
1)航空器在起落航线或者加入、脱离起落航线时,航 空器驾驶员能够目视机场和地面灯光,管制员可允许其 作夜间起落航线飞行。
2)在夜间起落航线飞行中,不得超越前面航空器,各 航空器之间的纵向间隔不得小于4 km。
③管制员在必要时应当向有关目视飞行航空器提 供交通情报,通知其应当使用目视间隔。
(二)水平间隔
1、B、C类空域内
1)同航线同高度纵向间隔:
指示空速250km/h(含)以上的航空器,航空器之间的距 离不得小于5km。
指示空速250km/h(不含)以下的航空器,航空器之间的 距离不得小于2km。
2)超越前面的航空器时,应从右侧,保持500m以上侧向 间隔超越。
(2) D类空域内目视飞行航空器的最低纵向和侧向间隔标准应当 符合以下规定:
2、航线目视飞行最低安全高度
巡航表速250km/h(不含)以上,通常按区域内仪表飞 行相关规定执行。
巡航表速250km/h(含)以下,通常按区域内仪表飞行 相关规定执行;如果低于最低高度层飞行,距航线两侧 5km地带内的真实高度,平原和丘陵地区不得低于100m, 山区不得低于300m。
航空器进行航路、航线飞行或转场飞行,应按照所配备 的飞行高度层飞行。
断和时钟等设备,其机长必须具有仪表飞行等级的有效驾 驶执照。
二、仪表飞行规则的管制工作
(一)按照仪表飞行规则飞行的航空器,应当装备 仪表飞行所需的机载设备,满足所飞管制区对航空 器通信、导航、监视和安全方面的能力要求。
(二)按仪表飞行规则飞行的航空器做水平巡航 时,应当保持在空中交通管制单位指定的巡航高度 层飞行。
(二)目视飞行规则下的守听要求
(三)目视飞行规则飞行改为仪表飞行规则飞行要求
飞行间隔规定知识分享
飞行间隔规定飞行间隔规定第一章第一条为了防止飞行冲突,维护飞行秩序,保证飞行安全,提高飞行空间和时间的利用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辖有航空器的单位,个人和与飞行有关的人员,以及所有飞行活动,都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空中交通管制员,飞行指挥员(含飞行管制员,下同)应当按照本规定对航空器提供统一的飞行间隔。
第四条军、民用航空器根据飞行科目需要,在机场飞行空域和其他特定的飞行空域内飞行时,可以制定适应其飞行特点的间隔标准,但应当经相应航管部门批准。
执行此种间隔标准时,不得影响其他航空器的正常飞行和飞行安全。
第五条民用航空器在我国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毗邻公海上空飞行时,可以根据飞行需要和地区航行协议,制定民用航空器之间的飞行标准,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
第六条本规定中的飞行间隔标准通常是航空器之间应当保持的最低飞行安全间隔,但本规定第四条情形除外。
第二章一般规则第三章第七条组织实施飞行管制时,应当合理安排飞行次序,通常是:(一)一切飞行让战斗飞行。
(二)其他飞行让专机飞行和重要任务飞行。
(三)国内一般任务飞行让班期飞行(四)训练飞行让任务飞行(五)场内飞行让场外飞行(六)场内,场外飞行让转场飞行。
第八条执行不同任务的航空器或者不同性别的航空器,在同一机场同时飞行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优先起飞和降落的顺序。
对执行紧急或者重要任务的航空器,班期飞行或者转场飞行的航空器,速度大的航空器,应当允许优先起飞;对有故障的航空器,剩余油量少的航空器,执行紧急或重要任务的航空器,班期飞行和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的航空器,应当允许优先降落。
第九条为了保障航空器的飞行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应当及时准确的实施飞行调配。
飞行调配分为预先调配,飞行前调配和飞行中调配。
第十条机场飞行空域应当设在航路和空中走廊以外。
仪表(云中)飞行空域的边界距离航路、空中走廊以及其他空域的边界均不得小于十公里。
目视和仪表飞行规则
目视和仪表飞行规则目视和仪表飞行规则目视飞行规则在可见天地线和地标的条件下,能够判明航空器飞行状态和目视判定方位的飞行。
实施目视飞行(按目视飞行下最低安全间隔和高度规定)的条件昼间,飞行高度6000m以下;巡航表速在250km/h以下;云下飞行,低云量不超过3/8;符合规定的VMC。
目视飞行适用的范围1.起落航线飞行(不限速)2.昼间,飞行高度6000m以下3.巡航表速不大于250km/h4.通用航空在作业区的飞行5.执行通用航空任务调机到临时机场的飞行6.特定目视航线上的飞行(不限速)目视气象条件VMC航空器与云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500m,垂直距离不得小于300m。
高度3000m(含)以上,能见度不小于8km;3000m以上不得小于5km。
目视飞行的最低安全高度机场区域内巡航表速250km/h(含)以下,不得小于100m。
其余按照区域内仪表飞行相关规定执行。
航线巡航表速250km/h(含)以下,通常按区域内仪表飞行相关规定执行。
低于最低高度层飞行,距航线两侧5km地带内的真实高度,平原和丘陵地区不得低于100m,山区不得低于300m。
其余按照区域内仪表飞行相关规定执行。
目视飞行安全间隔同航线同高度250km/h(不含)以下的航空器,航空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00m。
250km/h(含)以上的航空器,航空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00m。
超越前面的航空器时,应从右侧,保持500m以上侧向间隔超越。
不同高度垂直距离不得小于300m目视飞行避让规则两架航空器在几乎同一高度上对头相遇时,应当各自向右避让,相互保持500m以上间隔;同高度超越,从右侧,间隔500m。
驾驶员从左侧看到应下降,右侧上升。
动力装置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应当避让飞艇、滑翔机或气球飞艇应当避让滑翔机及气球滑翔机应当避让气球目视起落航线标准航线为左飞行高度:300~500m,低空小航线不得低于120m起飞后开始一转弯及着陆前结束第四转弯的高度不得低于100/150(昼/夜),低空小航线不低于50m。
目视间隔与目视进近的解读
目视间隔与目视进近的解读目前国内有关目视间隔和目视进近规章,主要是中国民航局2008年7月26日下发的《目视间隔和进近实施暂行规定》,以及民航局空管局据此于同年7月31日下发的《目视间隔和进近实施指导材料》。
众所周知,在民用机场、军民合用机场及其周边空域开展目视间隔和进近运行有利于提高空域利用率和增加机场运行容量。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些概念的混淆,本推文就此话题展开探讨。
1 目视间隔《目视间隔和进近实施暂行规定》和《目视间隔和进近实施指导材料》,对目视间隔的定义是一致的:它是为航路、终端和塔台管制空域内飞行高度6000米(含)以下运行的航空器配备的一种飞行间隔。
目视间隔可以通过管制员目视航空器或者航空器驾驶员目视其他航空器的方式保持航空器间的安全飞行间隔。
可以看出,目视间隔是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提供空中交通间隔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以能见为手段,面向特定空域内所有航空器的间隔标准。
关于目视间隔实施的气象条件,《目视间隔和进近实施暂行规定》并未做特殊规定,只是提到“已知或预测的天气条件必须能满足航空器保持在能见范围内,直到建立其他间隔”,而这也是与FAA 7110.65(空中交通管制)有关目视间隔的天气描述是一致的,ICAO DOC4444(空中交通管理)对此没有表述。
不难看出,目视间隔不同于目视(VFR)飞行。
2 目视进近《目视间隔和进近实施暂行规定》中指出,目视进近是航空器驾驶员执行仪表飞行规则计划时,保持能见飞向着陆机场的一种进近方式。
航空器驾驶员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对着陆机场或者前机持续能见。
目视进近的实施必须得到相关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批准并接受管制指挥,且着陆机场的云底高必须大于或者等于300米,能见度必须大于或者等于5公里。
这个规定与FAA7110.65(空中交通管制)有关目视进近定义及所需天气标准(1000英尺和3英里)是一致的。
然而DOC4444(空中交通管理)针对该问题给出的定义和气象条件却并不相同。
第三节仪表飞行管制间隔
主要内容 垂直间隔 纵向间隔 侧向间隔 马赫数间隔
垂直间隔
一、航路仪表飞行最低安全高度
中心线两侧各25KM以内障碍物; 高原和山区≥600米;其他地区≥400米; 性能限制,另行规定。
二、航空器之间的间隔
航路仪表飞行航空器之间的最低垂直间 隔按高度层的配备规定执行; 跟进下降时注意梯级下降; 航空器在整个下降过程中始终与前机满 足安全间隔。
(二)逆向飞行
预计相遇点前(后)10分钟,完成穿越;
两机过同一导航台2分钟〔后机过台2分钟〕;
两机在不小于50公里的两台外侧完成穿越;
侧向间隔
(一)穿越航路
航空器穿越航路,必须经过管制员同 意。管制员应当将允许穿越的条件 (航段、时间、高度)和飞行情报通 知有关航空器; 在穿越航路中心线时,保持与该高度 上其他航空器,不少于规定的间隔;
纵向间隔
一、同航迹飞行
同巡航高度、同速度:10分钟
前比后快40公里/小时以上,5分钟;
前比后快80公里/小时以上,3分钟;
二、穿越高度——顺向飞行
顺向飞行,不少于15分钟;
有导航台对航空器定位,10分钟;
前后两机过同一报告点,且后机飞越报告点 10分钟以内,两机5分钟间隔;
含9分钟和5分钟在内的所有时间:
四、以距离基准的马赫数间隔
在同航迹上可使用采用马赫数技术根据150 公里(80海里):
均是其在同一航迹上的航路点的距离; 检查同一高度层上的航空器之间的距离; 前方必须等于或大从航空器 上获取的同一时间的区域导航距离读数上 证实,两机已经完全彼此交错过,且间隔 不小于150公里(80海里)时,两架航空 器方可相互穿越高度。
2.3目视飞行间隔
P:WUHAN approach, JAL781, traffic in sight.
C : JAL7781, maintain 2100m, report cleared of the traffic.
P:进近,国航981,已经看到对头的那架波音737。
C:国航981,保持高度幺八,彼此相遇无影响报告。
P:进近,国航981,已经和对头的那架波音737相遇过 了。
C:JAL781, conform cleared of the traffic.
P:Afform. (WUHAN approach, JAL781, cleared of the traffic.)
(2)夜间 起落航线飞行中,不得超越前面航空
器。各航空器之间的纵向间隔不得小于 4Km。
五、目视避让规则
1、在同一高度上对头相遇,各自向右避让, 并保持500m以上的间隔;
2、在同一高度上交叉相遇,左下右上;
3、同高度超越
4、单机应当主动避让编队; 5、有动力装置的航空器应当主动避让无; 6、战斗机应当主动避让运输机; 7、正在起飞或即将起飞的航空器。
4、改变后尽快通知沿线ATC单位。
(三)为保证间隔应承担的责任
1、机长对保持航空器之间的间隔、距离和 航空器距离地面障碍物的安全高度是否 正确负责。
2、但不完全减轻管制监控咨询的责任 3、注意机长的TCAS目视——不属于目视飞
行安全间隔的应用环境
ACAS交通显示
四、目视飞行管制间隔
垂直间隔 水平间隔
第二节
目视飞行间隔
一、目视飞行的定义
1、目视飞行是在可见天地线和地标的条件下, 能够判明航空器的飞行状态和目视判定方位的 飞行。
飞行间隔标准
飞行间隔标准通常是指航空领域中飞机起飞和降落之间的时间间隔,以确保航空安全和有效的空中交通管理。
这些标准由国际民航组织(ICAO)和各国的民航管理机构制定,并根据航空器的类型、飞行阶段、空中交通密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飞行间隔标准:
1. 起飞间隔:
-起飞间隔是指两架飞机在同一跑道上起飞的时间间隔。
这通常受到飞机类型、重量、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标准的起飞间隔时间可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空间来防止碰撞,并有助于维护航班的正常运行。
2. 着陆间隔:
-着陆间隔是指两架飞机在同一跑道上着陆的时间间隔。
与起飞间隔一样,着陆间隔的标准也会受到飞机类型、重量、天气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这确保了在降落过程中的安全和有序。
3. 空中间隔:
-空中间隔是指在飞行阶段,两架飞机之间需要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
这通常包括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间隔,以防止空中相撞。
4. 进近间隔:
-进近间隔是指在飞机接近机场并准备降落时,需要维持的时间和空间间隔。
这确保了在拥挤的进近路径上飞行的多架飞机之间的安全距离。
5. 机场地面间隔:
-机场地面间隔是指在机场滑行阶段,两架飞机之间需要维持的时间和空间间隔。
这有助于防止在地面上的碰撞和混乱。
这些标准可以因国家、地区、机场和航空公司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飞行间隔标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航空器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空中和地面事故,以及有效管理空中交通。
目视间隔与目视进近ppt课件
实际运行得到的经验表明,当间隔责任由 机组承担时,建立接近或等于ATC最低间 隔的空中间隔是可能的。
4
㈠提高机场跑道容量
美国旧金山机场的跑 道构型为两组十字交 叉的窄距平行跑道, 在仪表气象条件下, 机场的到场容量为30 架次/小时;目视气象 条件下,采取目视进 近的运行方式,机场 的到场容量为60架次/ 小时,如图示。
25
目视飞行一般规则
需通报以下着陆情报:风,使用跑道,高 度表设置,交通信息,塔进移交位置和时 间。
当有必要时,设置目视等待点:空中可以 明显识别的适合标在航图上的地理特征点 --作为目视检查点VFR checkpoints,可 以指挥航空器从其中一点飞到另一点,在 某一点等待,或通报有其他航空器在某一 点等待
目视间隔与目视进近
1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方面
一、实施目视间隔与目视进近的意义 二、VMC目视气象条件及目视飞行水平间
隔标准 三、目视间隔概念 四、目视进近概念 五、美国FAA目视间隔与目视进近规定 六、宝安机场应用目视间隔与目视进近
2
一、实施目视间隔与 目视进近的意义
3
㈠提高机场跑道容量
14
进近落地航空器尾流间隔
适用于起落航线上飞行的航空器 当前、后进近着陆的航空器为重型和中型 航空器时,尾流间隔为2分钟。 当前、后进近着陆的航空器为重型和轻型 航空器,中型和轻型航空器时,其尾流间 隔为3分钟 。
15
三、目视间隔概念 Visual separation
16
定义
在气象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通过航空器驾 驶员之间相互能见,或管制员能见航空器 来确保航空器间安全运行的一种间隔类型。
目视飞行间隔 民航 空管29页PPT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目视飞行间隔 民航 空管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飞行间隔规定(根据2007年11月22修订的飞行基本规则进行修订)
飞行间隔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一般规则 2第三章垂直间隔标准 4第四章目视飞行水平间隔标准 5第五章仪表飞行水平间隔标准 6第六章雷达间隔标准 8第七章尾流间隔标准 9第八章附则 11附图 13(根据2007年10月18完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对高度层配备进行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止飞行冲突,维护飞行秩序,保证飞行安全,提高飞行空间和时间的利用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辖有航空器的单位、个人和与飞行有关的人员,以及所有飞行活动,都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空中交通管制员、飞行指挥员(含飞行管制员,下同)应当按照本规定对航空器提供统一的飞行间隔。
第四条军、民用航空器根据飞行课目需要,在机场飞行空域和其他特定的飞行空域内飞行时,可以制定适应其飞行特点的间隔标准,但应当经相应航空管理部门批准。
执行此种间隔标准时,不得影响其他航空器的正常飞行和飞行安全。
第五条民用航空器在我国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毗邻公海上空飞行时,可以根据飞行需要和地区航行协议,制定民用航空器之间的飞行间隔标准,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
第六条本规定中的飞行间隔标准通常是航空器之间应当保持的最低飞行安全间隔,但本规定第四条情形除外。
第二章一般规则第七条组织实施飞行管制时,应当合理安排飞行次序,通常是:(一)一切飞行让战斗飞行;(二)其他飞行让专机飞行和重要任务飞行;(三)国内一般任务飞行让班期飞行;(四)训练飞行让任务飞行;(五)场内飞行让场外飞行;(六)场内、场外飞行让转场飞行。
第八条执行不同任务的航空器或者不同型别的航空器,在同一机场同时飞行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优先起飞和降落的顺序。
对执行紧急或者重要任务的航空器,班期飞行或者转场飞行的航空器,速度大的航空器,应当允许优先起飞;对有故障的航空器,剩余油量少的航空器,执行紧急或者重要任务的航空器,班期飞行和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的航空器,应当允许优先降落。
1512附件:目视间隔和进近实应用规范
1512附件:目视间隔和进近实应用规范民航空管系统目视间隔和目视进近应用规范第一章目视间隔和目视进近的意义1.1 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和指导民航空管系统相关单位和管制员正确理解并安全有效实施目视间隔与目视进近管制运行工作,根据民航局《目视间隔和进近实施暂行规定》(民航办空发〔2008〕1 号),制定本指导材料。
目视间隔和目视进近是国际上广为应用的成熟技术,是对现有间隔服务和进近方式的有效补充,是进一步提升繁忙机场和空域容量的重要手段。
目视间隔是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提供空中交通间隔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视间隔与监视间隔、程序间隔以及平行跑道同时仪表运行间隔规则共同构成飞行间隔服务的完整序列。
目视进近是航空器实施进近的一种重要方式。
目视进近同精密仪表进近、非精密仪表进近等进近方式一同构成航空器进近的完整类型。
1.2 先进性提高运行品质,加速飞行流量。
目视间隔和目视进近通过间隔责任委托降低管制工作负荷,有助于管制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空中交通次序规划和飞行动态监视中,进而提高运行品质,加速飞行流量。
增加运行容量,提高使用效率。
目视间隔能有效缩小终端区内航空器间的飞行间隔,从而有效增加使用空域和跑道的运行容量,显著提升空域和跑道的使用效率。
强化协作意识,降低运行风险。
目视间隔能实现对间隔责任的委托,增加航空器驾驶员空中观察和保持间隔的责任,实现了航空器驾驶员由被动服从到共同参与的重大转变。
航空器驾驶员对间隔责任的参与有利于强化协作意识,降低运行风险,提高运行效益。
丰富指挥手段,提高运行效益。
目视进近能够有效避免因仪表间隔丧失造成的复飞和中断进近情况,有助于提高航班运行效益。
同时,目视进近还可以作为某些地形条件复杂或导航设施缺乏机场的辅助运行手段,提高机场运行的适航性和正常性。
1.3 局限性目视间隔和目视进近的推广和使用受国内规章和国际民航组织文件间差异所局限,特别是落地许可与国际民航组织存在较大差异。
只有有效解决此类问题,诸如目视间隔和目视进近、2.5海里最小雷达间隔等新技术才能更加充分、全面的得到应用并发挥运行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由目视转仪表的飞行
1、机长应具备相应的仪表等级
2、立即报告现行飞行计划的改变 3、遇到低于VMC时,有IFR等级——继续飞
行;无IFR等级——就近着陆
(二)由仪表转目视的飞行
1、事先向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报告,得到许可后 方可改变 2、慎重起见只有接到了机长的电报,其中包括 特定的用语“CANCELLING MY IFR FLIGHT”以 及对于他的现行飞行计划的改变(如有)后, 方可批准。 3、IFR FLIGHT CANCELLED AT …不做其他回答。 4、改变后尽快通知沿线ATC单位。
5、作为程序管制的一种典型运用,我们可 以提前通知两机机长相对活动,并要求 彼此相遇无影响报告,在得到两机机长 都报告说明空中目视相遇无影响后,可 以下达穿越指令。
C:JAL781, opposite traffic,B747 1800m estimate encounter at 12, report cleared of the traffic. C:国航981,前方有相对,波音737高度两幺,预计相 遇时间12分,目视相遇无影响报。 P:WUHAN approach, JAL781, traffic in sight. C : JAL7781, maintain 2100m, report cleared of the traffic. P:进近,国航981,已经看到对头的那架波音737。 C:国航981,保持高度幺八,彼此相遇无影响报告。
航空器实施目视进近
其目的地机场需具备以下气象条件: 报告的云底高大于或等于300米,能见度大
于或等于5公里; 目的地机场没有天气情报服务,航空器驾驶 员报告能够保持目视下降以及飞向着陆机场。
管制员雷达引导进行目视进近
其目的地机场需满足以下气象条件: 机场的云底高大于最低雷达引导高度150米
视气象条件(通常根据实际运行的需要调高 最低标准):
着陆机场的云低高大于最低雷达引导高度 (MVA)500英尺以上; 着陆机场的能见度大于3海里。
无气象服务的机场要确保通知飞行员无气象
信息,确保目视下降以及目视飞向机场;
目视进近规定二
目视进近可由管制员发出或由飞行员申请; 管制员可以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航空器颁发
P:进近,国航981,已经和对头的那架波音737相遇过 了。 C:JAL781, conform cleared of the traffic. P : Afform. (WUHAN approach, JAL781, cleared of the traffic.) C :国航 981 ,继续上升至标准气压高度四千八保持, 河口报。 C : JAL7781, continue descend to 1800 meters, next report over WG..
(三)为保证间隔应承担的责任
1、机长对保持航空器之间的间隔、距离和航空
器距离地面障碍物的安全高度是否正确负责。
2、但不完全减轻管制监控咨询的责任 3、注意机长的TCAS目视——不属于目视飞行安 全间隔的应用环境
ACAS交通显示
四、目视飞行管制间隔
垂直间隔
水平间隔
(一)垂直间隔
1、机场区域内目视飞行最低安全高度 250KM/H以上——仪表间隔。 250KM/H以下——100米。 2、航线目视飞行最低安全高度 250KM/H以上——仪表间隔 250KM/H以下——100米,300米
第三节
目视飞行间隔
一、目视飞行的定义
1、目视飞行是在可见天地线和地标的条件下, 能够判明航空器的飞行状态和目视判定方位的 飞行。
2、一般情况下:昼间、高度6000m以下、表速小 于250Km/h、低云量符合VMC。
3、突破上述限制,和作跨音速或者超音速飞行 以及飞行高度3000m(不含)以下且指示空速大 于450 Km/h的飞行
VMC目视气象条件及目视飞行 水平间隔标准
航空器按照目视飞行规则飞行
应当符合气象条件:
航空器与云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500米,垂 直距离不得小于300米。 高度在3000米(含)以上,能见度不得小于8 公里; 高度在3000米以下,能见度不得小于5公里。
同一跑道目视飞行
目视飞行的航空器实用同一跑道起飞、着
目视飞行与目视进近
实施目视间隔与目视进近的意义
VMC目视气象条件及目视飞行水平间隔标准
目视间隔概念
目视进近概念
美国FAA目视间隔与目视进近规定
实施目视间隔与目视进近的意义
提高机场跑道容量
目视间隔小于程序和雷达间隔,航空器驾 驶员比管制员能更准确地保持被授权的最 低间隔,在进近阶段,将直接转化为更大 的跑道流量。 实际运行得到的经验表明,当间隔责任由 机组承担时,建立接近或等于ATC最低间隔 的空中间隔是可能的。
减少航班总延误
上表为白云机场中远期规划计算机模拟仿真四 条跑道构型延误表 ,可以看出,实施目视会 带来地面延误增加,但是却极大减少了空中延 误,由此,实施目视间隔和目视进近将有效的 减少航班总的延误
提高管制指挥灵活性、加速飞行流量
实施目视进近时,由于航空器不必完成整个仪 表进近程序落地,因此,进场着陆更加灵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如图所示:管制员可以根据调配的需要,指示 第g个进场航空器跟随第a个航空器机落地,提 高进场效率
以上; 机场能见度大于5公里。
管制员颁发目视进近许可条件
管制员可以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航空器 颁发目视进近许可: 航空器处于进近序列的第一个; 跟随前机落地的航空器驾驶员报告看到前机,
管制员可指挥其保持目视间隔尾随前机目视 进近。 注:只看到跑道没看到前机的航空器,应当 为其与前机配备雷达或程序间隔。
陆时,当前面起飞的航空器已经飞越使用 跑道终端或者开始转弯,或者当前面着陆 航空器已经脱离使用跑道,方可允许:
(1)起飞的航空器开始起飞; (2)正处于最后进近阶段的着陆航空器飞 越使用跑道的始端。
目视与仪表同时运行
同时有目视飞行和仪表飞行时,目视飞 行的航空器之间的间隔按照目视飞行规 则执行;目视飞行和仪表飞行的航空器 之间的间隔按照仪表飞行规则执行。
美国FAA目视间隔与目视进近规定
目视飞行一般规则
需通报以下着陆情报:风,使用跑道,高度
表设置,交通信息,塔进移交位置和时间。 当有必要时,设置目视等待点:空中可以明 显识别的适合标在航图上的地理特征点--作 为目视检查点VFR checkpoints,可以指挥 航空器从其中一点飞到另一点,在某一点等 待,或通报有其他航空器在某一点等待
有关操作通报管制员; 避开前方航空器的尾流间隔; 当不能看到另一相关航空器时,及时通知管 制员,以便重新配备其他允许的间隔。
目视进近概念 Visual Approach
定义
航空器按照仪表飞行规则计划运行时,在部
分或全部仪表进近程序尚未完成前,航空器 驾驶员保持目视能见自主领航飞向着陆机场。 不包含目视盘旋着陆; 不属于仪表进近,不需设置复飞航段; 可由管制员发起或飞行员主动提出。
二、目视气象条件
1、航空器与云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500m, 垂直距离不得小于300m; 2、高度3000m(含)以上,能见度不得小 于8Km; 3、高度3000m以下,能见度不得小于5Km。
三、目视飞行组织实施条件及使用说明
1、防撞的责任重新回归机长
2、目视运行必须慎重处理 3、申请——批准或主动由管制员发起; 4、有效提高空域能量——穿越间隔的依据— —目视相遇无影响——严格逆向航段。
目视间隔相关规定
应用于FL180以下的高度; 至少与其中一架航空器保持持续双向联系; 塔台能目视航空器并且能在航空器间保持目视
间隔,塔台不应在需要保持尾流间隔或前机为 B757的情况下提供目视间隔.
目视间隔相关规定(终端)
飞行员能见另一架航空器时,实施目视间隔程序:
• 1.通报另一架航空器的位置、航向和意图(除意图明显
目视间隔概念 Visual separation
定义
在气象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通过航空器驾驶员
之间相互能见,或管制员能见航空器来确保航 空器间安全运行的一种间隔类型。 目视间隔适用于IFR和VFR飞行计划的航空器。 目视间隔与程序管制和雷达管制间隔相比较, 没有具体的大小数值,而是由目视间隔的实施 者根据航空器的性能、尾流等级、航空器间的 接近率、飞行路径和天气情况决定。
美国旧金山机场的跑 道构型为两组十字交 叉的窄距平行跑道, 在仪表气象条件下, 机场的到场容量为30 架次/小时;目视气 象条件下,采取目视 进近的运行方式,机 场的到场容量为60架 次/小时,如图示。
提高机场跑道容量
白云机场中远期规划计算机模拟仿真结果表明: 在白云机场四条跑道构型下(两组窄距平行跑 道,间距400米,与美国洛杉矶机场现有的结 构相似),实施目视间隔和目视进近能提高机 场容量
通信息并转告正在实施目视间隔; 如果对方为重型航空器,提醒另一架航空器; 依据交通咨询和尾流等级咨询规定进行通报; 如果飞行员报告能见另一架航空器并完整的说明 能与其保持目视间隔,管制员使用“approve ”而 不再次发布目视间隔指令。
目视进近规定一
引导航空器进行目视进近,要满足最低的目
目视飞行航空器驾驶员的责任
按照目视飞行规则飞行时,飞行人员必 须加强空中观察,并对保持航空器之间 的间隔和航空器距地面障碍物的安全高 度是否正确负责。
进近落地航空器尾流间隔
适用于起落航线上飞行的航空器
(1)当前、后进近着陆的航空器为重型和中型 航空器时,尾流间隔为2分钟。 (2)当前、后进近着陆的航空器为重型和轻型 航空器,中型和轻型航空器时,其尾流间隔 为3分钟 。
实施形式----通过间隔委托
管制员使用目视间隔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航空器性能; 尾流间隔要求; 相关航空器的接近率; 飞行的航路; 已知或预测的天气条件必须能满足航空器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