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现象复习
初中物理中考实验复习:光现象
![初中物理中考实验复习:光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d51ad0024b73f242336c5f97.png)
【注意事项】
初中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理解反射定律中线和面 的空间关系是一个难点。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建 立空间概念,直观地建立起光的反射图象。
激光笔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设计实验
入射光 平面镜
纸板
入反 射射 角角
反射光
改变入射角i,多做几次实验:
次数 1 2 3 ...
入射角i
分析与论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反射角r
激光笔 入射光线
光屏
N E
平面镜
O
将纸板
F NOF向后பைடு நூலகம்
或向前折, 在纸板上 还能看到 反射光线 吗?
光的反射定律
N
ir
O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
(三线共面)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两角相等)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两线分居)
(在清洁的室内空气中悬浮的微粒少,光 束径迹看不太 清),在黑板的左面(或右面)墙 上打出一个红色的光斑。 (2)向激光束经过的空间喷烟,立即显现出一条鲜艳 的红 色光束。 (3)断开电源,使激光器停止工作。 【注意事项】
严禁有意识地把眼睛直接对着激光束观察,以免损伤眼 睛。
实验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方法】
B
甲 A
1、使平板玻璃正对着全班同学,在玻璃后
乙
面放没有点燃的蜡烛甲,前面放点燃的蜡烛乙。
移动没有点燃的蜡烛(或点燃的蜡烛)的位置,直到从玻璃前边 的各处看到玻璃后边的蜡烛甲好像也点燃为止。
2.将装置仪器的木板转过90°,让同学看到蜡烛甲并没有点燃, 说明刚才看到蜡烛甲好像点燃的情形,实际是点燃的蜡烛乙在 平板玻璃里成的虚像。虚像是正立的,和物体大小相等,虚像 的位置和蜡烛甲完全重合。
初中物理光现象重点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光现象重点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d2319f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2.png)
初中物理光现象重点知识点大全1.光的传播和反射: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物体时,有三种可能性:透射、反射和吸收。
反射是光遇到物体表面后从物体上弹回的现象。
2.光的折射:光沿着直线传播,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折射定律,光线在介质之间的交界面上发生偏折,而且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比例恒定。
3.光的散射:当光线经过粗糙的物体或其中的微小颗粒时,发生散射现象。
散射会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从而使我们看到物体所发出的光。
4.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经过透明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发生不同程度的偏折和分离的现象。
它是由于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不同而引起的。
5.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全反射在光纤通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光的棱镜:光的棱镜是一种能够将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的器件。
光经过棱镜时,会发生折射和色散现象。
7.光的镜面反射和成像:当光遇到平滑的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现象。
通过规则的反射,光线会形成一个虚像。
8.光的像的构成:像是由光线交错而形成的。
光线遵循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通过光学器件(如镜子、透镜)形成像。
9.光的波动理论:光既有粒子性也有波动性。
光的波动理论解释了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现象。
10.光的干涉:当两束光线重叠在一起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干涉分为构成干涉和破坏干涉两种形式。
11.光的衍射:当光经过一个孔或者通过一个边缘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使得光能够绕过障碍物并传播到原本无法照到的区域。
12.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波中振动方向的特定取向。
偏振光可以通过偏振片进行筛选和分离。
以上是初中物理光现象的重点知识点,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光的传播和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光进行实验和应用。
同时,这些知识也是理解更高级物理概念的基础。
初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资料
![初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777efe9f121dd36a32d82ac.png)
初二物理概念定理——光现象一、光的传播1、光源:在物理学中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注意:有的物体能反射光但自身不会发光,如月亮行星,它们不是光源。
2、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光线是用来表示光的传播途径和方向的带有箭头的直线,是人们用来表示光的为一种方法,画光线时必须用箭头标明光的传播方向。
4、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影子、日蚀、月蚀、小孔成像等。
5、小孔成像的特点:a、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b、当物距大于像距时,像是缩小的;当物距小于像距时,像是放大的。
c、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与小孔成像中“像”的异同点:A、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与小孔成像中“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是光到达不了的地方形成的阴暗区域,小孔成像中“像”是由光线进入而形成的;C、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的形状不一定和物体一样,而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和物体是一样的。
6、光、声、在传播中的区别:a、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空气中最慢。
c、一般来说,介质的密度越小,光的传播速度越快,反之越慢。
d、光速比声速大得多。
8、光年: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是长度单位。
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传播现象叫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的基本概念:一点,二角,三线a、一点:指入射点,用字母O表示。
b、二角:入射角(i),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r),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初中物理光现象复习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光现象复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8a907e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3.png)
初中物理光现象复习知识点总结光是我们周围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光现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加深对光的理解。
一、光的传播1.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约30万公里,是最快的传播媒介。
2. 光的直线传播:光沿着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直线传播方向的改变。
3. 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线在通过不同介质时会改变传播方向和速度。
二、光的反射1.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光线在入射面上的入射角和反射面上的反射角相等。
反射定律适用于平面镜和光的波动传播。
2. 平面镜的成像: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在反射面上有一个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与物体的距离和高度相等,且左右呈左右对称。
三、光的色散1. 光的色散现象:光在通过透明介质时,会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受到不同的折射角度,使得光发生色散。
著名的色散现象包括彩虹和光的折射。
2. 彩虹的原理:彩虹是太阳光在雨滴中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
太阳光穿过雨滴时,被折射和反射多次,形成彩虹的不同颜色。
四、光的折射1. 光的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的关系为:入射角的正弦除以折射角的正弦等于折射介质的折射率。
2. 全反射现象: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将发生全反射现象。
全反射在光纤通信中起着关键作用。
五、光的衍射和干涉1. 光的衍射:当光通过物体的狭缝或遇到物体边缘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现象使得光能绕过障碍物传播并产生干涉效果。
2. 光的干涉:两束或多束光线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分为构成干涉和破坏干涉,构成干涉时产生亮纹和暗纹。
光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现象,对光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
通过对初中物理光现象的复习知识点总结,希望读者能够进一步巩固对光学的基础知识,为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光现象必记常考点(共五大类)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光现象必记常考点(共五大类)](https://img.taocdn.com/s3/m/6ee52c4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c.png)
③平面镜成像作图时应注意:
(1)像和物对称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要画上垂直符号;
(2)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
(3)只有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用实线表示(镜面除外),其他均用虚线表示。
2、平面镜的应用:①成像;②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凸面镜和凹面镜——利用光的反射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与折射有关的现象:海市蜃楼、沙漠蜃景;水中的筷子“折断”;水中观鸟鸟变高,岸上看鱼鱼变浅;提前看到日出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①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②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③强烈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这些光滑表面时,会产生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
三、平面镜成像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①在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并确定蜡烛像的位置;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4)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作图步骤:根据两条或多条反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则入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
作图时的注意事项:(1)法线一定要画虚线,光线一定要画实线。(2)当画好光线后,一定不要忘记用箭头标出光线的方向。
初中物理光现象考点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初中物理复习 光现象单元复习-概念梳理
![初中物理复习 光现象单元复习-概念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874064d16fc700abb68fc9b.png)
光现象单元复习-概念梳理模块一光的直线传播一、知识点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光沿直线传播:条件是同种均匀介质.现象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小孔成像(成倒立虚像) 3.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光的传播路径叫做光路,光路可逆.4.光速: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c表示:c=3×108m/s=5310km/s×,空气中的光速十分接近真空中的光速,也可视为c.⑴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34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3c.⑵光年是天文学上常用的长度单位,一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一年内所走的距离.二、例题精讲【例1】★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眼睛近视的同学可以通过凹透镜进行校正B.夜晚,路灯下形成的人影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彩色的光带D.山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测试题】成语“立竿见影”中“影”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传播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例2】★以下哪些不是自然光源()A.水母B.萤火虫C.蜡烛D.太阳【测试题】下列物体中哪一个不是光源()A.恒星B.月亮C.烛焰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例3】★★自然界分为宏观和微观,宏观很大,如银河系,微观很小,如分子.要计量它们的直径,下列所用的长度单位中最方便的是()A.千米、米B.光年、米C.光年、纳米D.米、纳米【测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光年是天文学上常用的时间单位D.光反射时传播方向改变而传播速度不变模块二光的反射一、知识点1.光的反射:光遇到水面、玻璃面以及其他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像这样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又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传播现象叫光的反射.⑴能够看到本身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发出的光射入人的眼睛,形成视觉;⑵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表面能够使光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入人眼形成视觉.2.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分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⑴镜面反射:平行入射的光线经反射后仍平行射出.特点:反射面光滑平坦,法线平行.如镜面、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家具都会发生镜面反射.⑵漫反射:平行入射的光线经反射后射向四面八方.特点:反射面粗糙、凹凸不平、法线不平行.如纸、衣服、地面、电影银幕都会发生漫反射.⑶发生漫反射时,每一条光线也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二、例题精讲【例4】★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的是()A.水中“月亮”B.雨后彩虹C.墙上手影D.海市蜃楼【测试题】下列生活场景中,利用了光的反射的是()A.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B.在树荫下“躲太阳光”C.渔民在河中“叉鱼”D.对着平面镜梳妆D、照镜子,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答案:D【例5】★★一束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5°,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A.70°B.110°C.130°D.无法确定考点:光的反射定律.解析: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5°,所以入射角为90°-35°=5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55°,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10°.答案:B【测试题】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A.反射角是6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入射角是3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考点:光的反射定律.解析: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120°.当入射角增大5°,变为60°+5°=65°,所以反射角也变为65°,即反射角也增大5°.综上所述,只有选项A正确.答案:A【例6】★★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考点:漫反射;光的反射.解析:①一束平行光射到光滑物体表面时,反射光束仍然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就叫做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选项A错误.②光的传播速度在不同的介质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所以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要改变,故选项B错误.③月食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选项C错误.答案:D【测试题】教室里坐在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主要原因是由于光的() A.直线传播B.镜面反射C.折射D.漫反射考点: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解析:光的反射有两种情况,在本题中,坐在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即粉笔字的光是朝各个方向都有反射,故是漫反射.答案:D模块三平面镜成像一、知识点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⑴像与物的大小相等;⑵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⑶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⑷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2.平面镜成像原理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从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遇到镜面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如图所示.⑵平面所成的像实际并不存在(不能用光屏接收),是虚像.二、例题精讲【例7】★★对平面镜成的虚像,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光线会聚而成的B.平面镜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聚集而成的C.看到平面镜中虚像时射入眼睛中的光线不是从虚像发出的D.平面镜中的像之所以叫虚像是因为它模糊不清考点: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解析:⑴实像是由实际光线汇集而成的,所以实像能呈在光屏上,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而成的,所以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聚集而成的,故A、B正确;⑵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而成的,是从虚像发出的,只是进入人眼的光是发散的,并不是模糊不清,若真的是模糊不清,将看不到虚像,故C正确,D错误.答案:D【测试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能看到平面镜中的像,是像发出的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B.遮光板在平面镜后方会遮住平面镜内的虚像C.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D.站在平面镜前的人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的像大小不变考点: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解析:A、平面镜成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不会发出光线.不符合题意.B、遮光板不会遮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不会影响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符合题意.C、平面镜成像大小跟平面镜大小无关,跟物体大小有关,物体永远等大,一定成完整的像,有时看不到.不符合题意.D、人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跟人大小有关,人大小不变,像大小不变.跟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符合题意.答案:D【例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A.B.C.D.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解析:由图可知,四个模型分别为C、A、T、V,从模型上看,只有C左右不同,而A、T、V,左右相同,所以当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模型A、T、V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只有C左右不同,所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答案:A【测试题】如图所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 B.C.D.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解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人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因此A选项中像与物体左右相同,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像是倒立的,所以也不合题意,D选项中物体与像不是等大的,因此也不合题意,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答案:B【例9】★★★如图所示,为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物体AB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等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考点:平面镜的应用.解析: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物体不管距离平面镜多远,所成虚像都是等大正立的.答案:B【测试题】一架飞机在离湖面2000米的空中飞行,湖水深20米,那么水中飞机的像离湖面的距离为()A.2000米B.2020米C.1980米D.湖水太浅成不了像考点:平面镜的应用.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飞机在湖中的像是虚像;当飞机距水面2000m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它的像与湖面的距离是2000m.答案:A模块四光的折射一、知识点1.折射现象⑴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⑵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2.光的折射规律⑴三线共面:光发生折射现象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两线分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⑶“空气”中的角大: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他介质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在哪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快,那么不管是折射角还是入射角都是较大的角);⑷相同的条件下,入射角越大,折射角也越大;⑸光垂直射向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发生变化.二、例题精讲【例10】★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镜花水月B.坐井观天C.立竿见影D.海市蜃楼【测试题】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是()A.阳光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B.岸边大树在水中的倒影C.春游时,同学们相互看到在溪水中的腿变短D.阳光下红花更加鲜艳【例11】★★★如图所示,一条光线经空气和玻璃的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 A′为界面,其上方为空气B.A A′为界面,其下方为空气C.BB′为界面,其右方为空气D.B B′为界面,其左方为空气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解析:仔细分析题图,先分析哪是界面,AO、BO、CO不可能是界面,只有AA′或BB′是界面.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必在同一种介质内,并且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图可知,∠DOA′=∠EOA′,那么∠DOA′和∠EOA′,就是入射角或反射角,可确定AA′是法线,BB′就是界面,那么DO应是入射光线,EO是反射光线,CO是折射光线,∠AOC是折射角,∠DOA′是入射角;由图可知,∠DOA>∠AOC,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界面BB′的右边是空气.答案:C【测试题】一束光线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它们的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O A是入射光线B.O B是反射光线C.MM′的上方是空气 D.NN′的左侧是玻璃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解析:由图知,∠BOM=90°-40°=50°=∠MOC,可知MM′是法线,NN是界面,则OA是折射光线,又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可知C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A错误,B正确;折射角为90°-35°=55°,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左侧为空气,右侧为玻璃,CD错误.答案:B模块五光的色散一、知识点1.光的色散: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射出的光分解为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2.光的色散原理:光线由空气进入三棱镜后,发生了光的折射,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程度最大.所以各单色光按照偏折程度从小到大在白屏上依次排列为红、橙、黄、绿、蓝、靛、紫.3.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色光三原色混合后为白色).4.物体的颜色:⑴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比如树叶反射绿光,就显示绿色;如果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就显示白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就显示黑色.⑵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比如红色的玻璃,就是能够透过红光的玻璃,蓝玻璃是能透过蓝光的玻璃.二、例题精讲【例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B.日食、月食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D.我们能看到月亮是因为太阳光在月亮的表面发生了反射考点: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光的反射.解析:A、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就是光的三原色,它们分别是红光、绿光、蓝光.所以这三种色光按相同的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的,故A正确.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沿直线传播到地球上的光,使地球上的人看不到太阳;月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沿直线传播到月亮上的光,即月球跑到了地球的影子区域;故B正确.【测试题】在各种色光中,被成为三原色光的是()A.红、绿、蓝B.红、黄、蓝C.红、黄、绿D.黄、绿、蓝【例13】★★★一个苹果在阳光下看起来是红色,这是因为()A.红光透过苹果B.苹果只吸收红光C.苹果只反射红光D.红光折射进苹果【测试题】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汇总大全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汇总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9f54a5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3.png)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汇总大全1、光的反射定律1.光的直线传播: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的反射分类:(1)镜面反射:入射到物体表面的平行光经过反射后仍然是平行的。
(2)漫反射:入射到物体表面的平行光被反射后向不同方向射出,但每条光线都服从光反射定律。
2、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具有平面反射面的平面镜。
(2)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大小相等、等距、垂直、虚像。
(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4)平面镜的作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5)平面镜的应用:装镜、潜望镜。
2.平面镜成像的规律: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1.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和物等大(2)像到镜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4、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倾斜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③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③ 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光线从空气中斜入玻璃(或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当光垂直于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5、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的种类:(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能汇聚光线,有两个焦点。
(2)凹透镜:中心薄边缘厚的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有两个虚焦点。
2.透镜相关名词(1)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2)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中心的直线。
(3)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光现象复习知识点总结
![光现象复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d894b2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3.png)
光现象复习知识点总结一、光的传播1.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00,000公里,而在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会减慢。
2.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透明的介质中以直线传播,这也是我们常见的光的传播现象。
3. 光的反射当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会产生反射现象。
反射的规律由折射定律来描述,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4. 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会产生折射现象。
折射比的大小和入射角、折射角的关系由斯涅耳定律描述。
5. 光的色散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折射,从而导致光的色散现象。
6. 光的色散角和折射率光的折射率随着波长的变化而变化,而色散角则是形成光的色散现象的关键因素之一。
7. 光的散射二、光的成像1. 光的成像原理光在经过透镜或凸面镜等光学器件时,会产生成像现象。
成像原理的核心是光线的聚焦和散开。
2. 凸透镜的成像凸透镜可产生实像和虚像,其成像规律受到物体和透镜的位置关系的影响。
3. 凹透镜的成像凹透镜同样可产生实像和虚像,其成像规律也受到物体和透镜的位置关系的影响。
4. 凸面镜的成像凸面镜可产生实像和虚像,其成像规律同样受到物体和镜面的位置关系的影响。
5. 凹面镜的成像凹面镜同样可产生实像和虚像,其成像规律也受到物体和镜面的位置关系的影响。
6. 光的照相三、光的色彩1. 光的三原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它们是通过不同波长的光混合而成的。
2. 光的复合色当不同波长的光混合时,会产生不同的复合色,如黄色、紫色等。
3. 光的颜色合成颜色合成是指通过混合不同的光颜色来得到新的颜色,这是彩色电视和计算机显示的原理。
4. 光的分解色当光经过三棱镜时,会产生色散现象,从而得到光的分解色。
5. 光的衍射当光线通过狭缝或障碍物时,会产生衍射现象。
衍射现象是解释光波性的典型现象之一。
6. 光的偏振偏振是指光振动方向的调整,也是解释光波性的重要现象之一。
四、光的干涉和衍射1. 光的叠加原理光的叠加原理是指当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时,会出现干涉现象,其干涉效应由弗朗何费尔干涉定律来描述。
初三物理总复习:光现象专题
![初三物理总复习:光现象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baae1824ed630b1c59eeb54b.png)
光现象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反射、折射、直线传播一:基本概念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m/s。
应用: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值等。
2.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定律:光线与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光线与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角等于角。
(在反射时,光路是的。
)反射类型:(1):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也平行,是定向反射(如镜面、水面);(2):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向着不同方向,这也是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物体的原因。
(注:两种反射都遵守光的)3.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两侧,折射角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在折射时光路也是的。
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于入射角。
(在折射时,光路是的。
)二:基本题型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B.用放大镜看地图C.湖边的景物,在湖中形成“倒影” D.太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出现树的影子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3.下列事实或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多选)A.在阳光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B.站在游泳池边,可以看到清澈的池底,感到池水变浅了C.清晨,当我们刚刚看见太阳时,其实它还在地平线以下D.小商店的墙壁上装有一面大镜子,给人以增大空间的感觉4.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B.入射光靠近法线时,反射光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与入射光的夹角也增大5°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5.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是35度时,反射角度。
6.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0,由此可知反射角_____0。
第二部分:平面镜成像一:.基本概念: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立的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体大小;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初中物理光现象复习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光现象复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abc365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f.png)
初中物理光现象复习知识点总结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理现象之一,了解光的特性和现象对于我们理解光学原理和应用都非常重要。
以下是关于初中物理光现象的复习知识点总结。
1.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光速,大约为每秒30万公里。
2.光的反射:光在遇到光滑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即光线从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角度反射回来。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3. 光的折射:光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即光线在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发生弯曲。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满足Snell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4.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将会发生全反射。
临界角是指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
5.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通过不同介质时会因频率不同而弯曲的现象。
光的色散主要表现为不同频率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角,使得光波分离成不同颜色的光谱。
6.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光波相遇并叠加产生新的光强分布的现象。
干涉分为构造干涉和破坏干涉。
构造干涉是指两束光波相遇时波峰和波峰叠加而使光强加强,波谷和波谷叠加而使光强减弱;破坏干涉则相反。
7.光的衍射:光通过小孔或撞击不规则边缘时,会产生弯曲和扩散的现象,这被称为光的衍射。
衍射现象可以用赛尔玛松下公式来描述。
8.光的偏振:光振动方向只在一个平面内的光被称为偏振光。
光的偏振现象可以用偏振片进行实验验证,偏振片可以将不同振动方向的光进行筛选。
9.光的反射成像:根据反射定律,平面镜能够将光线反射并形成与物体具有相同形状但方向相反的图像。
图像的位置和物体距镜面的距离相等。
10.光的折射成像:根据折射定律,透镜能够将光线折射并形成实像或虚像。
凸透镜会使光线会向光轴聚焦,形成实像;凹透镜会使光线分散,形成虚像。
11.光的色散成像:不同颜色的光在透镜中的折射率不同,所以不同颜色的光会被透镜成像后有不同的位置。
初二物理光现象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光现象基础知识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50387c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f.png)
初二物理光现象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1、能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同一种介中是沿直播的。
象:影子的形成。
日食和月食。
小孔成像
3、光在真空中播速度最快,c=3108m/s。
在水中真空中的,玻璃真空的。
4、光年是度位,指光在1年中的播距离。
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与入射光、法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和入射光分居法两;反射角等入射角。
(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6、平面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与平面垂直,像到平面的距离等物体到平面的距离。
原理:光的反射象。
所成的是虚像。
7、球面的利用:凸面:汽后凹面:太阳灶,手筒的反光装置
8、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斜射入另一种介,播方向会生偏折,种象叫。
9、光的折射定律:光生折射,折射光、入射光、法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和入射光分居法两;当光从空气中折射入介,折射角小入射角;当光从介中折射入空气,折射角大入射角。
10、光生反射与折射,都遵循光路可逆原理。
1
1、色散:复色光被分解色光,而形成光的象,称色散。
1
2、白光是由、橙、黄、、、靛、紫、七种色光成的复色光。
1
3、光的三原色:、、料的三原色:、黄、1
4、透明物体的色由通它的色光决定。
1
5、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
6、当白色光(日光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被物体反射,这就是反射光,我们看到的就是反射光,不反射任何X的物体的颜色就是黑色。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之光现象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之光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3ffbab8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3.png)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之光现象光现象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它涉及到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以及光的色散等内容。
本文将逐个介绍这些关键知识点,并从中归纳总结出初中物理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重点。
一、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是指光线在介质中的传递过程。
光在真空中直线传播,但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
由于光速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线在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出现折射现象。
根据折射定律,光线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
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界面时发生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分别与法线的夹角相等。
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光线在遇到形状光滑的界面时,按照一定的规律反射回去。
三、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的偏转现象。
在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改变,会发生折射现象。
同时,由于折射发生时光速的改变,使得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偏转。
四、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线在通过透明介质时,由于介质不同折射系数导致光线不同波长的成分分散开来的现象。
光的色散可以通过棱镜实验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经过折射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中的光现象是十分重要的知识点。
它涵盖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以及光的色散等内容。
理解光现象的规律和特点,对于理解光学相关的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点:首先,要掌握光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了解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的关系,掌握光在介质中的折射定律。
其次,要熟悉光的反射规律,包括反射定律和入射角、反射角与法线的夹角关系。
通过反射规律,可以解释镜子的成像原理以及光的反射现象。
此外,要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包括入射角、折射角与介质折射率的关系。
了解光在水面上的折射现象,对于理解渔夫垂钓时看到的物体位置产生的视错觉具有帮助。
最后,要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理解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的原因。
初中物理复习系列光现象
![初中物理复习系列光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ab97f4a602768e9950e7386a.png)
4,光年
(1)1光年表示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 (2)1光年
=365×24×60×60s×3.0×108m/s
=9.4608×1012km
(3)光年常用来计量宇宙间的距离
18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或两种介 质的界面)时,有一部分光又返回原来的介质 中继续传播,但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这种 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传播路径
方向
13
不同光源的发光情况:
•
点光源发出的光
平行光源发出的光
14
重要知识点:
光线并不是实际存在的,但光是实际存 在的。
光线是为了方便研究光的传播情况而 引入的,是一种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的物理 模型。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建立物 理模型法,简称物理模型法。
15
3、光速
(1)物理意义:指光在1S内传播的距离。 (2)符号:c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19
2、基本概念:
光的反射现象的几个名称:
一“点”: 入射点O 两“角”: 入射角i:
反射角r: 三“线”: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法线ON
N ri
O
20
3、光的反射定律
在反射现象中
⑴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同 一平面内 ; 。
⑵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
法线 两侧;
。
⑶ 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
1
《光现象》全章所学内容
一、光的直线传播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光的反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光的折射
五、光的色散 光的折射
2
一、 光的直线传播
重要知识点: 1、知道什么是光源及光源的分类。 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能列举光的直 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中考物理-光现象复习
![中考物理-光现象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b69892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f.png)
光现象复习知识集结知识元光现象知识讲解各种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本质光是一种电磁波。
2.光源(1)光源定义能够自行发可见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人眼之所以能看到东西就是由于有光进入人的眼睛。
(2)光源分类①人造光源:手电筒、火把、油灯、蜡烛、白炽灯、日光灯、霓虹灯等;②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等;③热光源:太阳、手电筒、火把、电灯等;④冷光源:萤火虫、水母、荧光棒、LED灯等。
3.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如果是不同种,或者同种不均匀介质,那可能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线是人们为了表征光的传播而引进的一个抽象工具,它是一个理想模型,而不是真实存在的。
光线的定义,利用初中物理中的理想模型法。
同样利用理想模型法的,是磁感线。
4.光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1)光直线传播的现象①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不透明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相对黑暗的部分就是物体的影子。
如图。
影子部分并非没有光照到,而是光相对比较少。
②日食、月食:日食:如图,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在地球上月球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的整个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全食,如Ⅰ区。
在月球半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某一侧的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偏食如Ⅱ区,在月球本影延长的空间即伪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中部发出的光,只能看到太阳周围的发光环形面,这就是日环食,如Ⅲ区。
简单说,日食就是月球的影子。
日食现象印证了光的直线传播。
月食:如图,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同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如下图所示。
当月球全处于Ⅰ区时,地球上夜晚的人会看见月全食;若月球部分处于本影区Ⅰ、部分处于半影区Ⅱ时,地球上夜晚的人会看见月偏食,但要注意,当月球整体在半影区时并不发生月偏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
____便__于__确__定__像__的__位__置__,__比__较__像__与__物__的__大__小____;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__2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物与像不能重合
。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
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 C )
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原理相同 B、前者光线较弱,后者光线较强,原理相同 C、前者是大雁的像,后者是大雁的影 D、前者是大雁的影,后者是大雁的像
2021/3/7
CHENLI
13
5、如图所示光的反射实验:
由图甲可得到的信息是: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2021/3/7
CHENLI
15
五、光 的 反 射
1. 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 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
⑴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⑵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⑶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概括: 三线共面, 两线两侧, 两角相等
3、光反射时光路是 可逆的 。
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 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______。 若将AO向ON 靠 近,则OB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ON.
(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 应用
、
。
3、光的色散
白光的组成
。
色光的三原色
。颜料的三原色
。
红外线 应用:
、
、
2021/3/7 4、看不见的光
CHENLI
紫外线 应用:
、
、
等。
2
等。
一、 光的现象
光的直 光的 线传播 反射
光的 折射
平面镜成像 光的色散
透镜及 其应用
2021/3/7
CHENLI
3
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5、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
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
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B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2021/3/7
CHENLI
12
6、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 看到大雁好像在水中游动,有时只能看到大雁似的
7
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 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光沿直线传播 来解释。
2、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他的 影子长短变化是( D ) A、变长 B、先变长再变短 C、变短 D、先变短再变长
Hale Waihona Puke 3、光从空气射入水中,速度( B )
A、保持不变
B、变小
C、变大
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
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
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
“像距与物距相等”。
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
理?理由是____________。
2021/3/7
CHENLI
20
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到镜面距离
2021/3/7
CHENLI
1
1、光源
。 天然光源,如 人造光源,如
、
。
、
。
条件:
。
(1)光的直线传播 光速:真空中
。
应用: 、
。
反射定律:
。
反射分类:
、
。
(2)光的反射
光 2、光的传播规律
平面镜
成像特点 成像原理
应用
现 象
应用
凹镜 对光线的作用
球面镜
应用
凸镜 对光线的作用
(3)光的折射
折射规律: 现象举例:
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 4、光速: 真空中 v=3.0×108m/s =3.0×105km/s
V真空> V空气>V水>V玻璃
520、21/3光/7 年:长度单位
CHENLI
6
C 影子的形成: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 的 所以当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
体,在物体后面便产生影。
2021/3/7
CHENLI
2021/3/7
CHENLI
18
四、平 面 镜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等大、等距、正立、虚像。 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3、平面镜的应用: 成像、 改变光路 4、凸面镜:成正立缩小虚像,对光有发散作用;
凹面镜:成倒立虚像, 对光有会聚作用。
2021/3/7
CHENLI
19
1、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D、无法确定
2021/3/7
CHENLI
8
路灯下人影子的变化情况
2021/3/7
CHENLI
9
太阳
太阳
2021/3/7
日食
月食
月球
地球
CHENLI
地球
月球
10
小孔成像
2021/3/7
CHENLI
11
4、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很小的正方形孔上,则 地面上产生光斑的形状是__圆__形__,这种现 象叫做小__孔__成__像____,它可以用_光__的__直__线__传_ 播 的原理来解释。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大则小光
屏上
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填“能”或
“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
(4)从实虚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____
。
由图乙可得到的信息是:
__反__射__光__线__、__入__射__光__线__和__法__线__在__同__一__平__面__内__。__
2021/3/7
图甲
CHENLI
图乙
14
6.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
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
如:太阳,
自然光源
蜡烛,电灯,手电筒等
人造光源
2021/3/7
CHENLI
4
2.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是沿 直线传播的。
2021/3/7
CHENLI
5
三、光 的 直 线 传 播
1、光在 同一种均匀介质 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影子 日食、月食 激光准直
排队 小孔成像 瞄准射击 3、相关成语:立竿见影 管中窥豹
4. 光的反射类型: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021/3/7
CHENLI
16
平面镜作图专题
1、有关平面镜反射作图光路法
400 r=500
2、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对称法
S
作出由A发出经平面镜 反射202后1/3/7经过B点的光线
CHENLI
如图是S '两条反射光线,请 17
找出光源S,并补充光路
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