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产业组织理论的演化与发展

合集下载

产业组织理论演变讲义.pptx

产业组织理论演变讲义.pptx

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
❖ 1940年克拉克提出有效竞争,对产业组织理论 的发展和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所谓有 效竞争,简单说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 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其中,政府 的公共政策将成为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方法或 手段。但是,克拉克在理论上没有解决有效竞 争的评估标准和实现条件问题。
第二章 理论演变
❖完全竞争: 所谓的完全竞争,通常是指下列条件占主导地
位的市场状况,即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具有合理的 经济行为的卖者和买者;产品是同质的,可互相 替代而无差别化;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可自由流动, 不存在进入或退出障碍;卖者或买者对市场都不 具有某种支配力或特权;卖者和或买者间不存在 共谋、暗中配合行为;卖者和买者具有充分掌握 市场信息的能力和条件,不存在不确定性。
第二篇 产 业 组 织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பைடு நூலகம்
理论演变 企业 市场 竞争
第二章 理 论 演 变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
一、产业组织的定义 二、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 三、“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
第二章 理论演变
第二章 理论演变
❖1932年,贝利和米恩斯发表了《近代股份公司 与私有财产》一书,详尽分析了20年代到30年代 美国垄断产业和寡头垄断产业的实际情况,并对股 份制的发展更易使资金集中到大企业手中,从而造 成经济力集中等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以后产业 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许多有重要参考价值的 研究成果。

第五章 产业组织理论初步 答案

第五章 产业组织理论初步 答案

1.完全竞争市场具备如下特征:(1)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买者和卖者;(2)产品是同质的,即不存在产品差别;(3)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4)完全的信息或知识。

2.因为完全竞争市场有众多的买者与卖者,对于单一厂商而言,它只能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不能改变价格,所以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线与边际收益线都是水平且重合的。

3.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是在规模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其短期均衡包括实现超额利润、平均利润与亏损三种情形。

4. 完全垄断,又称独占、卖方垄断或纯粹垄断,是指整个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的状态,或者说是指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形成垄断的原因包括:对资源的独家控制;自然垄断;拥有专利权;政府特许。

5.垄断竞争是众多厂商生产有差别的产品。由于厂商众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但同时,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存在差别的,这种差别赋予厂商一定的定价权。因此说它兼具垄断与竞争的特征。

6.因为垄断竞争条件下,消费者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这使消费者的需求弹性更大,而在完全垄断条件下,市场没有替代品,因此其需求弹性更小些。

7.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定价等于边际成本,市场交易量较大,市场总剩余水平高;在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产品定价远高于边际成本,市场交易量低,剩余损失大;垄断竞争情形居中。总体而言,市场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完全竞争、垄断竞争与完全垄断。

8.寡头垄断,又称寡头,指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了该行业全部或绝大部分产品供给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不同于完全垄断,在这种市场上同时存在着为数不多的几家垄断性厂商,进行着激烈的竞争。也不同于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市场上存在大量彼此竞争的厂商,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少数厂商占支配地位,至少其中有几家厂商相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大到能够影响市场价格。

产业经济学-第3章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产业经济学-第3章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 1934年,勒纳依据完全竞争和垄断性市场中价 格决定机制的差异,以利润为基础来测定垄断 度,得出企业的垄断度和其产品的需求弹性倒 数相等的结论。
• 之后,卡莱基将其从个别企业扩展到产业和整 个国民经济,并将垄断度和所得分配率联系起 来,应用于经济动态分析。
• 贝恩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利润率作为测量垄断 度指标的尺度,使垄断度指标成为推测市场结 构和市场行为的重要因素。

东华大• 学 高长春
• 当然,马歇尔的近似于产业组织的“工业组织”的概 念的表述是含糊不清的。它既涉及了产业间组织 的“各部门之间的机能”,又涉及了产业内部组织的 “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涉及了企业内的组织关系 。
• 另外,马歇尔所触及的产业组织的基本问题,只 是散见于其庞大的经济学体系中,均未作出专题 理论分析。
技术进步程度。技术进步是指发明、革新和技术转移,最终通过经 济增长的市场绩效表现出来。
产业组织的技术效率。又称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反映产业经济规 模和规模效益实现程度。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经济规模 企业产量占全产业产量的比例;二是垂直结合的企业的产量占各流 程阶段产量的比例;三是有无开工不足,能力过剩。

东华大• 学 高长春
一、芝加哥学派
• 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崛起的, 代表人物是斯蒂格勒、布罗兹恩和德姆斯。
• 与哈佛学派强调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因 果关系不同,芝加哥学派或认为三者之间没有必然的 因果关系,或强调市场绩效市场行为市场结构的 逆向因果关系。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二、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来源于张伯伦 的“垄断竞争理论”
1933年,几乎同时问世的张伯伦的《垄 断价格理论》和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 经济学》,围绕着竞争和垄断的关系问 题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的全面研究,奠定 了垄断价格理论的基础。尤其张伯伦提 出的一些观点和概念成为现代产业组织 理论的重要来源。主要有:
(一)否定了纯粹竞争存在的条 件,提出垄断竞争的概念。
当然,马歇尔的近似于产业组织的“工业组织” 的概念的表述是含糊不清的。它既涉及了产业间 组织的“各部门之间的机能”,又涉及了产业内 部组织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涉及了企业 内的组织关系。 另外,马歇尔所触及的产业组织的基本问题,只 是散见于其庞大的经济学体系中,均未作出专题 理论分析。 尽管如此,还是为后来的产业组织研究给予了很 有价值的启迪。西方学者称其为产业组织理论的 先驱。
3、市场绩效
市场绩效是产业市场运行的效率。说明和描述实际的市场 绩效,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资源配置效率。是反映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指标。贝恩认为,可用产 业的长期利润率是否趋于平均化,来测量资源配置是否有效。 技术进步程度。技术进步是指发明、革新和技术转移,最终通过经 济增长的市场绩效表现出来。 产业组织的技术效率。又称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反映产业经济规 模和规模效益实现程度。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经济规模 企业产量占全产业产量的比例;二是垂直结合的企业的产量占各流 程阶段产量的比例;三是有无开工不足,能力过剩。 X非效率。指由于企业内部组织层次多,关系复杂,机构庞大,加上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企业难以形成利润极大化和费用最小化的 行为,导致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产业组织理论起源与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起源与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起源与发展

与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关联理论等领域已经有较长研究历史不同,产业组织理论是产业经济学各领域中定型较晚的部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以贝恩1959年出版的《产业组织》一书为标志,迄今只有四十余年的历史。然而,从其产生和形成的渊源来看,最早萌芽于马歇尔的“生产要素理论”,奠基于张伯伦等人的“垄断竞争理论”,最终体系形成于贝恩等人的系统研究。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渊源

1、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1890年问世的名著《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论及生产要素时,在萨伊的劳动、资本和土地“生产三要素”学说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第四生产要素,即“组织”。马歇尔的经济理论隐含了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其具体体现不仅在于他最先提出了包括“组织”在内的首次四要素论和十分接近于“产业组织”的“工业组织”概念,而且还体现在其经济理论第一次触及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所关注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马歇尔的经济理论触及了垄断问题,并发现了被后人称之为“马歇尔冲突”的规模经济和垄断的弊病之间的矛盾,即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是垄断的发展,垄断反过来又会阻碍价格机制,扼杀自由竞争,使经济活动失去活力,破坏资源的合理分配。“马歇尔冲突”所提出的竞争的活力和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正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其次,马歇尔的经济理论触及了产品差别、生产条件差异和广告费用不同等造成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垄断因素问题。尽管马歇尔所触及的产业组织的基本问题,只是散见于其庞大的经济学体系中,而且均未做出专题研究或明确的分析,但他的这些工作对后来者从事产业组织的研究具有极富价值的启迪,因而他被西方学者称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先驱。

《文化产业管理第五章文化产业组织理论》

《文化产业管理第五章文化产业组织理论》

《文化产业管理第五章文化产业组织理论》第一章

文化产业基础知识

第一节文化产业的产生与发展

导言:

在西方,文化产业被称作“文化工业”,英文名称为“cultureindustry”,它源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和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因而在许多欧美国家,文化产业与“文化工业”是同一个词,并且与“大众文化”的范畴十分接近。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主柱产业。如美国文化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以上;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已占就业人员的10%。据报道,当前世界文化产业市场的容量已经达到1兆202x亿美元,主要集中于电影、音乐唱片、动画、电脑游戏等大众文化娱乐领域。

一、文化产业产生与发展

(一)文化产业的产生

文化的变迁是与特定文化的物化方式和传播技术分不开的,传播方式和媒介技术的不断创新更是文化衍生的动力。

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登堡在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基础上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带来了传播媒介的技术革命,使得文化传播得以商品化、批量化生产。

18xx,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

18xx12月28日是世界电影的诞生日。这一天,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几部他们拍摄的短片,有《工厂的大门》等。

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

摄影术、录音术、无线广播等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诞生了以工业化的方式制造文化产品的文化工业。

文化传媒介质的三次革命。印刷术;电视技术;电影、录音、无线电。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性依据: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20世纪30年代以前《国富论》(Adam Smith);马歇尔冲突(Marshall);《垄断竞争理论》(Chamberlin);《不完全竞争经济学》(Robbison)

二、20世纪30年代——70年代

1938年:梅森(E·S·Mason)在哈佛大学建立了一个产业组织研究小组,对市场竞争过程组织结构、竞争行为、竞争结果进行研究;1939年:Mason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同年出版了《大企业的生产价格政策》一书和一批关于产业集中度的资料;1940年:克拉克(J·M·Clark)发表了《论有效竞争的概念》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和体系的建立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提出了有效竞争的基本概念和标准。

三、70年代后

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哈佛学派不断受到批评和挑战;代表主流学派即哈佛学派研究SCP范式继续前行的产业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有考林、沃特森等;以芝加哥学派为首的其它非主流产业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有斯蒂格勒、德穆塞茨等。

产业组织理论只要学派及其理论内容

1、哈佛学派的主要理论

Harvard School

1、SCP范式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Paradigm“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主要以进入壁垒、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等指标来衡量。

哈佛学派建立了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在分析方法上重视实证分析、重视市场结构的作用。

Market Structure→Market Conduct→Market performance

第5章 策略性行为

第5章 策略性行为
——结团进入模型(卡米恩、斯瓦茨,1971;邦特,1976): 假定从属厂商在决定进入和实际进入之间存在一定的时滞,经
历一个时滞后,从属厂商同时进入,此时主导厂商通常把价格
定在短期垄断价格和完全遏制进入价格之间。
—— 连 续 进 入 模 型 ( 加 金 斯 , 1971 ; 拜 伦 , 1973 ):假定从属厂商面对产业价格和预期盈利 状况时,将在一段时间里逐渐而持续地进入市场,
此时,在位厂商必须平衡当前利润和未来的市场份
额,其最佳定价策略和均衡价格要视市场需求状况、 从属厂商的价格敏感性等因素而定。
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
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1982)模型
在现实环境中,市场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对手的成本函数及其战
略性决策以及整个市场的需求状况对于厂商来说并不是完全知识,很多 信息为私人所有,因此,在在位厂商与潜在厂商之间进行的限制性定价 行为可以视为不对称信息博弈行为。 假定前提
在位厂商的成本与进入者无关且在位者已知自己的成本函数
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
哈尔瑞顿(1985)
为了遏制进入,在位者应传递高成本信息,因而应把限制性价格设
定在高于短期垄断价格的水平。(与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模型结论相反) 假定前提 进入者在进入前不知其成本是多少,且其成本与在位厂商成本正相关
新产业组织与策略性行为
策略性行为 一个厂商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厂商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 期的基础上作出对该厂商有利的决策行为,这种影响竞争对手预期的行 为就称为策略性行为 ——谢林(Schelling,1960 )

产业组织论

产业组织论

,发现企业之间的策略性影响 是解释很多经济现象的基础。
早的事件,而现在所发生的事就能影响过去。 )
策略性相互影响是影响企业行为选择的更主要因素。
70年代开始,运用博弈论建立特定的策略性模型,分 析寡占市场,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新风尚。
引发了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革命。 经验研究的方法日趋多样化。
1.企业网络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网络迅速发展。
日本的产业分包制:金字塔型,大型制造业
台湾的中小企业网络:家族关系,弱组织,强 关系,服装、鞋帽、电子。 美国的联合企业体制:以高技术为基础的企业 联合网络。
产权独立的企业之间存在着 分工和合作关系。
有关企业网络的不同定义:
企业选择各自产量
产量之和决定价格
均衡价格界于垄断价格和竞争价格之间
Bertrand的双寡头模型
企业选择各自价格
均衡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竞争价格)
考察逆因果关系(因果关系通常被看作是正向的,其中一个原因导致与这原因同时或迟于它
出现的结果。然而,像D.皮尔斯和M.达米特这样一些哲学家争辩说,将通常的因果性的时间方向反转而使结 果在时间上居于其原因之先的逆因果是逻辑上可能的。如果这是正确的,一个眼下的事件就可能导致一个较
哈佛学派开创了持续20余年的以跨部门研究 为主的经验性产业组织分析的时代。 集中度、进入条件与利润率假说(贝恩)

产业组织概述

产业组织概述
பைடு நூலகம்
新产业组织理论 1、可竞争市场理论 、 2、博弈论 、 3、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和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和产权理论 4、合约理论 、 区别: 1.是在研究方向上强调市场行为而非市场结构,并将市场结构 视为内生变量,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单向、静态的研究 框架,建立了双向的、动态的研究框架,并寻求产业组织理 论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更紧密的结合。 2.是在研究方法上引入博弈论,用理论模型取代统计分析来研 究企业行为。 3.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如社会福利问题、产品差别等有深入独 到的研究。
Harvard School 结构决定行为和绩效 结构主义 提倡政府干预 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 进入的不利因素 反垄断政策: 反垄断政策: 企业分割、 企业分割、禁止兼并
Chicago School 市场行为和绩效决定结构 效率主义 反对政府干预 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 新企业比老企业多承担的成本 反垄断政策: 反垄断政策: 除了禁止勾结外, 除了禁止勾结外,不需干预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市场供求基本状况
市场结构 政 府 政 策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芝加哥学派: 产生背景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施蒂格勒 ——“管制经济学”的创始人 1982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 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 强调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在产业活动中的适用性 即使市场中存在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 即使市场中存在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 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 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长期的竞争均衡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触及了产品差别、生产条件差异以及广告费 用等造成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垄断因素问题。
产品差别是同类产品不完全替代的根本原因;
生产条件差异是大企业同小企业相比具有更多的 优势; 广告宣传则促使人们了解产品特性,扩大心理偏 好,意味着垄断因素的增长。
(3)将组织演进作为制度供给
3、评价
“市场效果基准”包括:
市场上存在着不断改进产品 和生产工艺的压力; 当生产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 后,价格能自动向下调整; 生产集中在最有效率的但不 一定在成本最低的规模单位 下进行; 卖者集团和买者集团之间 不存在持续性的设备过剩; 不存在“合谋”行为; 新企业能够在市场上出现。 不存在销售活动中的资源浪 费现象
哈佛学派的形成 体系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后在 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中心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形成的标志
梅森(E.Mason)教授和其弟子贝恩(J.Bain)为代 表。 贝恩所著的《产业组织》(1959年)是第一部系统 阐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该书总结了已有的研 究成果,系统地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 标志着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形成。
二、可竞争市场理论
可竞争市场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完全可竞争市场
沉没成本
打了就跑(hit and run)
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1981年12月美国著名新福利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 (William.Baumol)在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作了题为 “可竞争市场:产业结构理论的一次革命”的发言。 1982年,鲍莫尔与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潘扎尔 (Panzar)、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威利格(Willig)一 起出版了《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标志 着系统化的可竞争性理论的形成。
2)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市场结构(market structure) 企业数量的多寡(竞争与垄断的关系);产业内企业行 为决定于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market conduct) P决策、非价格决策;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上行为 市场绩效(market performance) 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运行的效率,即资源配置效率
1)(经济)组织
企业内的组织形态 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形态 产业间的组织形态 国家组织
2)“工业组织”
“工业组织”接近于产业组织
2、触及了产业组织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
(1)触及了垄断问题,并发现了被后人称作“马 歇尔冲突”的矛盾。
马歇尔冲突:
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是垄断的发展,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一、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
二、可竞争市场理论 三、产业组织理论的新近进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 1、代表人物著作 (1)代表人物
施蒂格勒:198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68年出版了《产业组织》 德姆塞茨、布罗兹恩、波斯纳等
1、提出了垄断竞争的概念
(1)“中间地带”的存在 在现实生活中,在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这两种极 端的市场形态之间,存在着广阔的“中间地带”, 即“垄断性竞争”格局。 现实的市场中既存在竞争因素,也存在垄断因素, 二者的并存与交织形成了所谓“垄断性竞争”格 局。
(2)“中间地带”存在的原因
张伯伦提出的集团问题,实际上是指集团内的一个企业 既受集团内其他企业,又受集团外企业制约而决定其行 为的问题。
4、界定“产品差别”的内涵及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张伯伦的“产品差别”的三层含义: 一是商品的品质、包装、专利权、设计、样式颜色等 产品本身的差异; 二是产品销售条件、服务态度的不同; 三是消费者“想象”的心理差别,如品牌、广告等。
其成员主要是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信奉新自由主义经济 哲学、强调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的一批经济学家,也有个别 不曾在该校任教,但因其学术观点和政策倾向而被认为是该 学派成员。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有 J·瓦伊纳 (1892~1970)、富兰克·H·奈特(1885~1972)等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哈耶克、乔治·施蒂格勒(1911~ )、 M·弗里德曼等人。
而垄断又阻断价格机制、扼杀竞争,
使经济失去活力。
马歇尔指出:“实际上,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遵 守着报酬递加规律,从而给予大生产者以很大的 优势,那么,这种生产很容易为少数几家大厂所 操纵”。
而少数几家大厂的这种商品生产,其实在很大程 度上具有垄断的性质。它的价格多半取决于那些 追求扩大势力范围的竞争对手之间的斗争,很难 有一种真正的正常水平。
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一、产业组织的含义
二、产业组织研究的理论渊源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马歇尔 (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奠基:张伯伦 (三)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贝恩
一、产业组织的含义
指同一产业内部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1、同一产业 2、企业之间 3、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一般来说产品都是有差别的。这种标准可能是 具体的,也可能是抽象的。只要它对购买者有其 重要性,使购买者喜好这种产品而不喜好那种产 品,都可能构成差别的标准”。
5、提出了企业在市场上的进入和退出问题
张伯伦从理论上证明,伴随着企业进入和退出市 场,集团和非集团企业也可能在某一点达到均衡。
(2)哈佛学派的理论体系 主要包括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和产业组织 政策四方面的内容
其中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间存在着递 进制约的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 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 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 构。
产品的差异性、产品的可替代性 “产品如有任何程度的差别,即可以说该售卖者 对他自己的产品拥有绝对的垄断,但却要或多或 少地遭到不完全替代产品的竞争。这样则每人都 是垄断者,而同时也是竞争者,我们可以称他们 为‘竞争的垄断者’,而称这种力量为‘垄断竞 争’特别相宜”。
2、对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分类
市场绩效标准:
利润水平刚好足以支付创新、效率和投资的报酬 厂商提供的产品数量和质量随消费者需求变化而 变化 厂商会努力采用新技术和新生产工艺 没有“过度”的消费支出 每个厂商的生产过程富有弹性 最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卖者得到最多的收益
价格变化不会加速周期的不稳定
(四)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
(3)对SCP分析框架的批评
与其说是S——C——P 不如说是P、C——S
(4)政策主张
1)反对毫无区别地对大企业实行强硬反托拉斯政策
2)主张以企业绩效的好坏作为判断标准,应放松对 大企业不必要的管制
3、理论特点 (1)“效率主义者” (2)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 自由竞争是最高效率标准 反对运用政策手段实现竞争 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解决这一问题
(1)“工业组织”的概念表述含糊不清 产业间组织的“各部门之间的机能”
产业内部组织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企业内的组织关系
(2)论述分散,并未作出专题理论分析
尽管如此,还是为后来的产业组织研究给予了很 有价值的启迪。西方学者称其为产业组织理论的 先驱。
(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奠基
(1)克拉克“有效竞争”概念的提出 有效竞争是指既有利于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 济作用的竞争格局。 (2)梅森对有效竞争标准的研究
市场结构标准、市场绩效标准
(3)梅森之后对有效竞争标准的进一步研究 市场结构标准、市场行为标准、市场绩效标准
根据梅森的归纳,有效竞 争的“市场结构基准”大 致包括: 市场上存在相当多的卖者 和买者; 任何卖者和买者所占的市 场份额都不足于控制市场;
2、勒纳等人对垄断指标的探索
1934年,勒纳依据完全竞争和垄断性市场中价格 决定机制的差异,以利润为基础来测定垄断度, 得出企业的垄断度和其产品的需求弹性倒数相等 的结论。 贝恩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利润率作为测量垄断度 指标的尺度,使垄断度指标成为推测市场结构和 市场行为的重要因素。
3、克拉克和梅森等人对有效竞争的研究
Joan Robinson 1903~1983
爱德华· 哈斯丁· 张伯伦(E.H.Chamberlin,18991967)的“垄断竞争理论” 1933年,几乎同时问世的张伯伦的《垄断价格理论》 和罗宾逊夫人(Joan Robinson)的《不完全竞争 经济学》围绕着竞争和垄断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更接 近实际的全面研究,奠定了垄断价格理论的基础。 尤其张伯伦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概念成为现代产业组 织理论的重要来源。
第五章 产业组织理论 的演化与发展
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 )理论或 产业组织经济学是产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 同意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资源配置问题,特别 是从竞争状态来说明产业内各企业间的资源配置 是否合理。
研究对象是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企 业、产业和市场为什么以现有的形式组织起来, 这样的组织形式和结构是如何影响市场的运行和 绩效。
张伯伦指出,决定一个企业成本收益关系的基本 因素是企业“进入”该产业的难易程度。
(三)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1、伯尔和明斯对经济力集中的实证研究 伯尔和明斯于1932年发表了《近代股份公司和私 有财产》,对股份制的发展更易使资金集中到大 企业手中,造成经济力集中、扼杀竞争、价格刚 性等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取得了为梅森和贝恩 所借鉴、吸收的启发性成果。
2、主要观点
(1)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 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长期的竞争均衡 状态在现实中是能够成立的。
(2)垄断不一定损害效率 高集中度——垄断——高利润率 是企业高效率和创新的结果,并非操纵市场的结果
原因:存在着潜在的竞争压力,除政府规制外,真正 的进入壁垒实际不存在
萌芽始于马歇尔的经济理论; 主要来源于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 理论体系最终形成于贝恩的系统研究。
二、产业组织研究的理论渊源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 产业组织理论始于马歇尔的经济理论 1、提出了“组织”和“工业组织”的概念 2、触及了产业组织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
3、评价
“有时把组织分开来算作 1、提出了“组织”和“工业组织”的概念 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似
自柏拉图以后的社会科 学学者,都喜欢细论组 织增加劳力效率的问题;
乎最为妥当”
(1)萨伊的生产三要素 (2)马歇尔的“第四要素”
马歇尔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
首次把“组织”作为生产的“第四要素”, 并提出近似工业产业组织的“工业组织”概念。
分析了分工和机械对工业组织的影响;工业组织的大规模生产的 经济性;探讨了适应工业组织管理的工业家所需才能问题。
张伯伦对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这两端的市场结构进 行了分类,并且考察了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分析 了特定产业内的结构、价格、利润、广告和效率等 相互关系。
3、提出了生产同类产品的集团问题 由于供给者的商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而产生了同类 产品企业间的价格、产量协调的生产者集团。 同时集团内企业因其产品的一定相互替代性而消除不了 竞争。 这就产生了集团内企业间、集团企业与非集团企业间纵 横交错的竞争关系。
索斯尼克标准:
梅森标准提出来不久,索斯尼克提出了以SCP为框 架的评价标准(1958年):
市场结构标准:
不存在企业进入与退出的人为限制 存在对上市产品质量差异的敏感性
交易者的数量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
市场行为标准:
厂商之间不存在相互勾结行为 厂商不使用排外性的、掠夺性的或高压性的竞争 手段 厂商在推销时不存在欺诈行为 不存在“有害的”价格歧视 竞争者对其他对手是否会追随他们的价格变动缺 乏完备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