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育种学:选择原理与方法

合集下载

常见的七种育种方法和原理

常见的七种育种方法和原理

常见的七种育种方法和原理作者:来源:《学生导报·高中版》2016年第08期1、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中子、激光、电离辐射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等各种化学药剂)或空间诱变育种(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等条件)来处理生物。

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

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变异范围广。

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

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具有盲目性。

举例:青霉素高产菌株、太空椒、高产小麦、“彩色小麦”等。

2、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

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

(不同个体间杂交产生后代,然后连续自交,筛选所需纯合子)发生时期: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四分体时期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

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需要的优良性状。

举例:矮茎抗锈病小麦等3、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缺点:结实率低,发育延迟。

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4、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优点: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缺点:技术相当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多限于植物。

举例:“京花一号”小麦5、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原理:基因重组方法:基因操作(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优点:目的性强,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育种周期短。

缺点:可能会引起生态危机、必须考虑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技术难度大。

育种方法和原理

育种方法和原理

诱变育种(1)原理:基因突变(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中子、激光、电离辐射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等各种化学药剂)或空间诱变育种(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等条件)来处理生物。

(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4)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变异范围广。

(5)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

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具有盲目性。

(6)举例:青霉素高产菌株、太空椒、高产小麦、“彩色小麦”等(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

(不同个体间杂交产生后代,然后连续自交,筛选所需纯合子)(3)发生时期: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四分体时期(4)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

(5)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需要的优良性状。

(6)举例:矮茎抗锈病小麦等(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4)缺点:结实率低,发育延迟。

(5)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3)优点: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4)缺点:技术相当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多限于植物。

(5)举例:“京花一号”小麦(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基因操作(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3)优点:目的性强,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育种周期短。

(4)缺点:可能会引起生态危机、必须考虑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技术难度大。

高中生物常见的七种育种方法和原理

高中生物常见的七种育种方法和原理

高中生物常见的七种育种方法和原理1诱变育种(1)原理:基因突变(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中子、激光、电离辐射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等各种化学药剂)或空间诱变育种(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等条件)来处理生物。

(马上点标题下“高中生物”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哟!)(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4)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变异范围广。

(5)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

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具有盲目性。

(6)举例:青霉素高产菌株、太空椒、高产小麦、“彩色小麦”等2杂交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

(不同个体间杂交产生后代,然后连续自交,筛选所需纯合子)(3)发生时期: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四分体时期(4)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

(5)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需要的优良性状。

(6)举例:矮茎抗锈病小麦等3多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4)缺点:结实率低,发育延迟。

(5)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4单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3)优点: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4)缺点:技术相当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多限于植物。

(5)举例:“京花一号”小麦5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基因操作(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3)优点:目的性强,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育种周期短。

动物育种知识点总结

动物育种知识点总结

动物育种知识点总结动物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和繁殖的方式,以改良动物的遗传性状,以达到提高动物产量、品质和抗病能力的目的。

动物育种是动物遗传改良的基础,它在提高产量和品质、优化品种结构、改进遗传性状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动物育种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包括遗传原理、繁殖技术、遗传改良方法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键的动物育种知识点。

一、遗传基础知识1.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主要包括DNA和RNA。

它们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的关键物质,能够通过基因的表达来影响生物的性状。

2. 基因:基因是携带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生物的遗传性状。

在动物育种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和繁殖来控制基因的分布和频率,以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3.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同一物种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

在动物育种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和交配来利用遗传变异,以实现遗传改良。

4.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是动物育种中最基本的遗传规律,它包括隐性遗传、显性遗传、分离定律等。

了解这些规律对于选择优良遗传性状的动物是非常重要的。

5. 遗传效应:遗传效应是指基因对个体性状的影响程度。

在动物育种中,我们要根据不同遗传效应来选择优良品种。

二、繁殖技术知识1. 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一种通过人为干预实现动物繁殖的技术,它可以提高种畜资源的利用率,保持种畜品质等。

在动物育种中,人工授精的技术应用非常广泛。

2. 胚胎移植:胚胎移植是一种通过在不同个体之间移植胚胎来实现繁殖的技术,它可以实现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高质量个体。

在动物育种中,利用胚胎移植可以加速品种的改良。

3. 优生优育:优生优育是指通过营养、管理等措施,促进种畜生长发育,提高生殖力和抗病能力的技术。

在动物育种中,优生优育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提高品种的遗传表现力。

4.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生物基因进行精确修改来实现遗传改良的技术,它可以精确地改造动物的遗传结构。

在动物育种中,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将对未来的育种工作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六种育种方式的操作流程及关键步骤原理

六种育种方式的操作流程及关键步骤原理

六种育种方式的操作流程及关键步骤原理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和培育具有特定性状的植株或动物,以期获得更好的品种。

在育种中,有多种育种方式可以选择,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操作流程和关键步骤原理。

下面将介绍六种常见的育种方式的操作流程和关键步骤原理。

1.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根据植株或动物本身的自然变异,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育种材料,并将其繁殖后代。

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优良性状:根据遗传性状特点和育种目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2)个体筛选:通过对育种材料进行观察和测试,筛选出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

(3)后代选择:选择所得后代中的最优个体,并进行进一步繁殖。

关键步骤原理:选择育种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育种材料和筛选方法。

根据遗传学原理,良好的性状在后代中具有较高的遗传率,通过持续的选择和繁殖,可以逐步积累并固定这些优良性状,从而获得更好的品种。

2.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利用不同亲本之间的亲和性和互补性进行交配,以获得一代的杂种。

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亲本选择:选择具有较好性状的亲本,确保其具有不同的遗传基础。

(2)交配:将选定的亲本进行人工或自然授粉交配,获得杂交后代。

(3)杂种优胜劣汰:评价杂交后代的性状,并选择优秀的杂交种植株或幼苗,在后续繁殖中进行淘汰和筛选。

关键步骤原理:杂交育种通过将不同亲本的优点结合起来,实现杂种优势的发挥。

杂交后代表现出了杂种优势,表现在生长速度、产量、抗病性等方面。

通过选择杂交后代中具有较好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可以逐步固定这些优良性状。

3.突变育种突变育种是利用植物或动物自然突变或诱发突变,筛选出具有新性状的突变体,将其进行繁殖和选育。

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突变体筛选:通过收集植物或动物种群,筛选出具有突变性状的个体。

(2)突变体鉴定:对筛选出的突变体进行性状鉴定,并与野生型或普通品种进行比较。

(3)后代选择和繁殖:选择突变体中具有良好性状的个体,并进行后代繁殖。

选择育种的原理

选择育种的原理

选择育种的原理
育种的原理基于遗传学和选择的原理。

遗传学研究了物种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而选择则是指在自然或人工环境下,对有利特征进行筛选和繁殖,以达到改良品种或培育新品种的目的。

育种的过程通常分为两个步骤:选择和杂交。

在选择过程中,根据所需的特定性状或特征,从一个物种的自然种群或一组育种材料中,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或品系,这些个体被认为是理想的育种材料。

通过筛选,可以获得特定性状更加突出的育种材料,进一步用于杂交。

在杂交过程中,将具有不同有利性状的个体进行交配,目的是将两个亲本的有利性状结合起来,获得优良的特性。

杂交可以通过自交、异交或者杂交两者结合进行。

杂交还可以根据所需的特性,进行不同程度的亲本选择。

选择和杂交是育种中的关键步骤,通过不断重复这两个步骤,可以逐渐改良植物或动物的性状,培育出更加符合人们需求的品种。

不同的育种技术和方法,如重组DNA技术、基因编辑
技术等,可以加快育种的进程,进一步改进物种的性状。

家畜育种学 第四章选择的原理与方法

家畜育种学 第四章选择的原理与方法
如果是大家畜 ,世代间隔为 4 年,需要经 59×4=236年。
原始群体中隐性基因频率中等大小时,如 q0 = 1/2 ,经一代淘汰,可以减少 5/36 的隐性个 体,但以后速度减慢。
当隐性基因频率很低时,如q0=1/50,原始 群体中只有 1/2500 的隐性个体,经过 50 代的淘 汰,还会有1/10000的隐性个体存在。 可见在隐性基因频率为中等时,表型选择 还有一定效果;如果频率过低,选择的效果也 很低。
繁殖后代。即打破了繁殖的随机性,实现所谓
的“选优去劣”。
选择能够定向地改变群体地基因频率,有
利于生产性能提高的基因频率增高,不利于性
能提高的基因频率降低,从而打破了群体基因 频率的平衡状态。
选择的作用
(1)针对某种数量性状进行系统选育可育成新品 种
湖羊 → 蒙古羊,羔皮品质、繁殖性能高
新汉县鸡 → 洛岛红鸡,着重产蛋性能选育
如对一对性状,其基因型为AA, Aa和aa。 A对a完全显性。AA和Aa表型相同,均表现为
显性性状。
设原始群体的基因型频率:D=P2, H=2Pq, R=q2。淘汰率为S,1-S即为留种率。
选择后的基因型频率
=原始基因型频率×留种率பைடு நூலகம் ∑(原始基因型
频率×留种率)
∑(原始基因型频率×留种率)
= P2(1-S)+ 2Pq(1-S)+ q2
殖,下一代隐性基因的频率就不能达到1,显
性基因还不能被彻底清除。
在一个100头牛的牛群中,有角牛81(隐 性纯合子),无角牛19头(包括杂合子和显性 纯合子)。角的隐性基因频率为q=0.9,显性基 因频率P=0.1。无角牛19头中杂合子为18头
(H=2Pq=0.18),纯合子1头(D=P2=0.01)。

几种育种方法原理及优缺点

几种育种方法原理及优缺点

几种育种方法原理及优缺点育种是人为地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或特殊性状的个体,通过遗传变异和选择配合来培育出理想的品种或新的变种。

为了达到育种的目的,人们创造了各种育种方法。

本文将讨论几种育种方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

1. 选择育种法选择育种法通过对种群进行选择,不断筛选出适应环境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材料或品种,并加以优化,来实现优良品种的育成。

选择育种法的基本原理是按照某些性状对种群进行选择,使经过选择的种群的优良特性在后代中得到一个相对稳定的表达。

优点:选择育种法对已有的品种进行改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资源和时间。

此法适用于多数植物和动物。

缺点:选择育种法只能提高原有品种的优点,不能进行深度改造。

同时,选择育种法又存在与育种目标特征不相关的方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风险。

基因组编程不准确,需要以后的手工筛选,才能产生最优品种。

2.杂交育种法杂交育种法是指将不同的品种、种族、亚种的生物,通过配合结合,形成新的品种,以达到选育新品种的目的。

优点:杂交育种法可以促进了遗传多样性的增加,事实上是对单个品种的基础育种水平的深入叠加。

通过杂交,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扩大输出范围。

同时,杂交育种可以加快育种进度,节约资源和时间。

缺点:杂交育种可能因双亲间的某些特殊性状不协和而导致杂种不育,或者所带有的生长型、品质或性状等的不稳定性问题。

基因组编程不准确,需要以后的手工筛选,才能产生最优品种。

3.基因工程育种法基因工程育种法是应用现代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直接对遗传物质进行重组,以创造具有新性状或特点的生物体。

优点: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直接介入基因组的改造,可以准确实现期望的特征,且短期内就可以完成。

同时可以高效地育出新品种,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缺点:基因工程育种法存在着诸多风险,如影响品质的不良变异和不适应环境的风险、模式失控等风险,其安全性和可行性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

总之,选择、杂交和基因工程是目前最常使用的几种育种方法。

家畜遗传育种学的名词解释

家畜遗传育种学的名词解释

家畜遗传育种学的名词解释家畜遗传育种学是研究家畜的遗传特征以及通过选择和繁殖来改良家畜品种的学科,它在提高家畜生产性能和适应环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家畜遗传育种学的基本概念、遗传学原理、育种方法和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解释。

家畜遗传育种学涉及的基本概念包括基因、基因型和表现型等。

基因是决定个体性状的基本单位,存在于生物体的染色体上,其组合形成基因型。

基因型会表现出相应的性状,即表现型。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家畜遗传育种学的核心。

在基因型和表现型间,遗传学原理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遗传学原理是解释可遗传性状传递方式的理论基础。

杂交是其中的重要概念,其通过结合两个不同血统的优良品种实现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更优秀的后代。

杂交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杂种优势和杂交亲和性两个方面。

杂种优势是指杂交后代相比纯种后代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优秀的遗传特质。

杂交亲和性则指两个亲本间基因的相互作用,可以提高不同基因的优势发挥,进一步改良品种。

除了杂交,选择育种也是家畜遗传育种学的重要方法。

选择育种基于个体间性状的差异,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配种,逐步积累有利基因,并去除不良基因。

这样可以实现品种的改良和提高。

选择育种包括定向选择、累积选择和综合选择等不同方式。

定向选择指定向选育某一特定性状,如生长速度、毛色等。

累积选择则侧重于多个性状的改良,如生育力、抗病力等。

综合选择则是综合考虑多个性状进行的选择。

家畜遗传育种学在畜牧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通过改良品种来提高家畜生产性能,如肉牛的长育、家禽的繁育等。

其次,利用家畜遗传育种学的原理来提高家畜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使其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并提高整体群体的抗病能力。

此外,家畜遗传育种学还可以应用于保护濒危家畜物种和改善农村家禽养殖的生产系统等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家畜遗传育种学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不仅需要满足农民的经济需求,还要遵循动物福利和环境保护原则。

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

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

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一、动物遗传原理动物的遗传是指在繁殖过程中,由父母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主要包括基因和染色体。

基因是决定个体性状的基本单位,而染色体则是基因的携带者。

1.1 基因的遗传规律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即显性和隐性遗传规律。

显性基因表现在个体外部,而隐性基因只有在纯合子状态下才能表现出来。

1.2 染色体的遗传规律动物的染色体有两种类型:性染色体和体染色体。

性染色体决定了个体的性别,而体染色体则决定了个体的其他性状。

在性染色体中,雄性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而雌性有两个X染色体。

体染色体则存在于细胞核中,数量和形态因物种而异。

二、育种方法育种是通过选择和配对优良个体,改良和固定种群的遗传性状。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育种方法。

2.1 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根据个体的遗传性状,选择和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以逐渐改良种群。

选择育种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进行,如提高产量、改良品质、增强抗病性等。

2.2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通过跨越不同品系或亚种的配对,将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进行杂交,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杂种后代。

杂交育种可以利用杂种优势,使后代表现出比亲本更好的性状。

2.3 突变育种突变育种是通过人为诱发基因突变,从而改变个体遗传性状。

突变可以是自然突变,也可以是人工诱导的突变。

突变育种可以产生新的品种、改良已有品种或获得新的遗传变异。

2.4 基因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直接对动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调控,以达到改良性状的目的。

基因工程育种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插入外源基因来增强个体的性状,如增加生长速度、提高抗病性等。

2.5 筛选育种筛选育种是通过对种群进行繁殖和筛选,选择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进一步繁殖和选育。

筛选育种可以根据个体性状的表现情况,进行筛选和鉴定,选择出更好的个体进行繁殖。

总结:动物的遗传原理是动物繁殖和进化的基础,了解动物的遗传规律对于进行育种和改良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遗传育种学中的选育目标与育种方法

动物遗传育种学中的选育目标与育种方法

动物遗传育种学中的选育目标与育种方法动物遗传育种学是以遗传学为基础,通过对动物遗传性状的研究,旨在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

在动物遗传育种学中,选育目标的设定以及育种方法的选择是关键和核心。

本文将探讨动物遗传育种学中的选育目标与育种方法。

一、选育目标选育目标是指育种者在进行动物遗传育种工作时所追求和设定的目标性状。

不同动物品种的选育目标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产性状和适应性状。

1. 生产性状生产性状是指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性状,如生长速度、肉质品质、毛皮颜色等。

在选育过程中,育种者通过对这些性状的选择和改良,旨在提高动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满足人们对肉、皮毛等产品的需求。

2. 适应性状适应性状是指动物在适应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表现,如对疾病的抵抗力、抗逆能力等。

在面对气候变化、疾病流行等外部环境因素时,动物的适应性状能够保证其生存和繁殖能力的稳定,因此也是选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育种方法育种方法是指育种者在具体的动物遗传育种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在动物遗传育种学中,常用的育种方法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转基因育种。

1. 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指通过对动物个体进行鉴定、评估和选择,选取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繁殖对象,以期望其后代也能具备相同或更好的性状。

这种育种方法不需要外部基因的引入,主要依靠内在遗传变异的存在和遗传效应的作用。

选择育种的关键是建立适当的评估指标和评价体系,通过对大量个体的观察和数据记录,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并进行后代选择和繁殖。

这种方法在动物育种中被广泛应用,如奶牛的乳量、猪的瘦肉率等指标的选择育种。

2.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通过将不同品系或不同品种的动物进行有选择的杂交,利用杂种优势和杂种破碎效应,获得具有更高品质和更好性状的后代。

这种育种方法可以通过增加遗传变异和破坏不利基因的方式,提高品种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

杂交育种需要进行亲本选择、杂交组合以及后代选择和繁殖等步骤。

动物育种学

动物育种学
(一)淘汰部分显性类型的随机交配群体

淘汰率:淘汰个数在与其相同类型个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留种率:留种个数在与其相同类型个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第三章 选择原理与方法
(二)淘汰部分隐性类型的随机交配群体
第三章 选择原理与方法
(三)淘汰全部隐性类型的随机交配群体
第三章 选择原理与方法
二、数量性状的选择
例:一代全同胞交配后的后代的F的计算。

解:第一步:找出共同祖先(双亲的共同祖先),C、D 因为C和D 为非近交个体,因此FC= FD=0 第二步:找通径 当C为共祖时,A←C→B, N=2 当D为共祖时,A←D→B, N=2 第三步:计算 1 ( 2 1) 1 ( 2 1) Fx ( ) (1 FC ) ( ) (1 FD ) 2 2 1 0.25 4

P=A+D+I+E
表型值=加性效应值+显性效应值+上位效应值 +环境效应值
第三章 选择原理与方法

选择差(S) :被选留个体均数与群体均数之差,亦即被选留 种畜所具有的表型优势。
选择反应(R) :子代与亲代均数之差。代表了被选留种畜 所具有的遗传优势。 间接选择反应:指由于对X性状选择而使与X性状有遗传相 关的y性状在一代里所生的变化,就叫做y性状的间接选择 反应。 世代间隔:一代与一代之间相隔的时间,即后代出生时双 亲的平均年龄。
第六章 个体选配

亲缘系数:是指两个个体(同一性状)育种值 之间的相关。
RSD
1 N ( 2 ) (1 FA ) (1 FS )(1 FD )

例:根据如图所示的结构式系谱,计算A和B的亲 缘系数:

动物遗传育种的原理及应用

动物遗传育种的原理及应用

动物遗传育种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动物遗传育种是通过选择和繁殖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动物个体,以改良动物品种的方法。

它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可以有效地提高动物的产量和品质,满足人类对于食品和其他动物产品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动物遗传育种的原理和应用,并探讨其在畜牧业中的重要性和挑战。

2. 动物遗传育种的原理动物遗传育种的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遗传变异:动物个体之间存在着遗传差异,即它们在基因组水平上的差异。

这些遗传差异造成了动物个体在性状上的差异,为遗传育种提供了基础。

•遗传选择:通过选择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动物个体进行繁殖,可以逐渐提高整个动物群体的遗传水平。

这种选择可以是自然选择,也可以是人工选择。

•遗传漂变:在动物繁殖过程中,由于遗传变异和选择的作用,个体群体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导致遗传水平的漂移。

这种漂移可以进一步优化动物品种。

3. 动物遗传育种的应用动物遗传育种在畜牧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对提高动物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物遗传育种应用:•选育优良品种:通过选择具有高产、高病抗性等优良遗传性状的动物个体进行繁殖,可以逐渐选育出优良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改良肉质和耐热性:通过选择肉质优良的个体进行繁殖,可以改良动物的肉质特性,提高肉食品质。

同时,也可通过选择耐热性强的动物个体,提高动物的适应力,增强抗热能力。

•增强抗病能力:通过选择抗病性强的动物个体进行繁殖,可以增强整个动物群体的抗病能力,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存活率。

•保护濒危物种:动物遗传育种在保护濒危物种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选择濒危物种中具有较高生存能力的个体进行繁殖,可以增加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保护它们免受灭绝的威胁。

4. 动物遗传育种的挑战虽然动物遗传育种在畜牧业中有着诸多应用,但也面临一些挑战:•遗传多样性保护:选择过度会导致基因多样性的损失,因此在遗传育种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动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以避免遗传缺陷的积累。

选种的方法

选种的方法
2017/12/16
2.后裔选择:就是以种畜各自后代的平均成 绩作为选择的依据,又叫后裔测定。 母女对比法
同期同龄女儿比较法
2017/12/16
(1)母女对比法:是通过女儿成绩和母 亲成绩的比较来判断种公畜的优劣。 改良者:女儿 〉母亲 中庸者:女儿= 母亲 恶化者:女儿〈母亲
(2)同期同龄女儿比较法 将被测公牛的女儿与其同时期产犊 的其他公牛的女儿进行比较。
二、家系选择
(一)定义:家系选择就是把家系作为一个 单位,根据家系平均值的高低进行选留与淘 汰。家系是指全同胞或半同胞的亲缘群体。 (二)适用于 1.低遗传力的性状 2.多用于种公畜的选择 3.适用多胎动物 (三)分类:分为同胞选择和后裔选择
2017/12/16
1.同胞选择:是指根据种畜的兄弟姐妹的平 均表型值来确定该个体的种用价值。 同胞测定主要用在种畜禽本身难以测定 的性状,如胴体性状和限性性状。 优点:当代就可得到鉴定结果,可以缩 短世代间隔,进行早期选种。所以常被用作 青年种畜的选择依据。 缺点:可靠程度远不如后裔测定
选种根据所选择的目的性状不同可分为表型选择单性状选择家系选择估计育种值选择间接选择顺序选择法多性状选择独立淘汰法综合选择法一定义
选种
选种的方法
根据所选择的目的性状不同可分为 表型选择 单性状选择 家系选择 估计育种值选择 间接选择 顺序选择法 多性状选择 独立淘汰法 综合选择法
一、表型选择
(一)定义:根据个体性状表型值的高低进行选择, 选出表型值高的留作种用,直到满足留种数为止,这称为 表型选择。 表型选择常采用择优法,即将畜群中表型值最高的个 体依次选留,直到满足留种数为止。 (二)适用于:这种选择方法适于遗传力高的性状。 因为遗传力高通过表型选择效果确实可靠, (三)特点:简单易行,可以缩短世代间隔,加快育 种速度。 低遗传力的性状因为受环境影响较大,表型选择的效 果不好。

动物选种的名词解释

动物选种的名词解释

动物选种的名词解释动物选种是指通过对动物个体进行有计划的繁殖,以达到改良或优化动物群体的遗传性状的过程。

它是一种既科学又复杂的工作,旨在通过选择具有理想遗传特征的个体,推进和优化动物品种的进化。

动物选种可以应用于农业、畜牧业、宠物饲养等方面,不仅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还可以提升动物的适应性、抗病能力以及其他有益特征。

一、动物选种的原理动物选种的原理主要基于遗传学理论和育种实践。

在进化过程中,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基因组合,这些基因决定了个体的遗传性状。

通过遗传的方式,父母传递给后代的基因被称为遗传物质。

通过选种,育种者可以选取拥有理想遗传物质的个体,以达到改良目标。

遗传物质可以通过通常称为基因型的遗传指纹来描述,而个体所表现出的遗传特征则被称为表型。

动物选种的目标是通过对基因型和表型的研究,选择出具有更优质表型的个体,进而改良整个种群。

二、动物选种的方法动物选种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其中包括选择交配伴侣、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和基因编辑等。

在选择交配伴侣时,育种者可以根据个体的表型特征和遗传背景,选择与之相匹配的个体进行繁殖,以期后代具有更优良的遗传特征。

人工授精则通过将优秀个体的精子或卵子从体外引入受精,以实现更精确的基因组合。

胚胎移植是将选定的胚胎移植到别的母体中完成发育的过程,从而避免了母体自身对胚胎的影响。

基因编辑是一种新兴的育种方法,通过基因技术,可以直接修改个体的遗传物质,以快速获取理想的遗传特征。

三、动物选种的应用动物选种在农业和畜牧业中具有广泛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对农作物进行选种,可以改良农作物的产量、品质、抗病性和耐旱等特征,提高农作物的适应性和经济效益。

在畜牧业中,选种可以显著提高养殖动物的产量、肉质和毛皮的质量,增加动物的抗病能力和适应性,从而提高畜牧业的效益。

此外,动物选种还应用于宠物饲养领域,通过选择健康、友善和容易驯养的个体,培养出更适合人类生活的宠物品种。

四、动物选种的价值和挑战动物选种的价值在于优化动物品种,提高生产效益,满足人类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的表型相同时,则可以通过表型鉴别,一次性地 将显性基因全部淘汰
•但一次性淘汰的做法会使部分“高产基因”随之丢

•明智的育种策略是,在保证生产性能不下降的前提
下,逐步完成对隐性基因的选择.
以选择红白花奶牛为例,混合群内的基因型为:EE、 Ee和ee。EE和Ee的表型为黑白花,而ee为红白花。 设初始群体的两基因的频率分别为p和q,则3种基因 型频率为D=p2 、H=2pq、R=q2;留种率为s,可得:
━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 ━人工选择(artificial selection)
一、自然选择
➢ 通过自然界的力量对生物进行的选择 ➢ 自然选择的效应在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自然选择就是生存竞争 ➢ 自然选择是物种进化的重要阶段(变异-选择-隔
离)
在整个物种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主要的 导向作用,它控制着群体内变异发展的方向, 同时导致适应性性状的形成
Chapter 5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election
选择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选择的概念 第二节 质量性状的选择 第三节 数量性状的选择 第四节 选择的方法
提高动物生产效率的遗传效应
❖通过人工选择获得的遗传进展(genetic process)
➢在一个品种内进行 ➢速度较慢 ➢效应可累积
方法1:根据表型淘汰隐性纯合个体
某一性状,基因型为AA、Aa和aa。A对a完全显性,AA和 Aa表型相同,均表现显性性状。设原始群体的基因型频 率为:D= p2 、H=2pq、R=q2;淘汰率为s,1-s即为留种 率,可得:
基因型
原始基因型频率 留种率
选择后基因型频率
AA
p2
1
p2 1 sq 2
基因型
原始基因型频率 留种率
选择后基因型频率
EE
p2
s
p2s s (1 s)q2
Ee 2pq
s
2 pqs s (1 s)q2
ee选择后基因型频率
原始基因型频率留种率
(原始基因型频率留种率)
设选择后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D’、H’和R’,可计 算出选择后的基因频率:
自然选择的类型
➢稳定化选择(stabilizing selection) 选择有利于接近均数的基因型
➢定向选择(directional selection) 选择有利于分布一端的基因型
➢岐化选择(disruptive selection) 选择有利于一种以上的基因型
目前保留下的生物资源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q' 1 H 'R' (q q2 )s q2
2
s (1 s)q2
据上式,当s=1时即不淘汰黑白花个体,则 q’=q,隐性基因的频率未发生变化。当s=0时 ,即黑白花个体一次性全部淘汰,则当q’=1, 群体实现红毛基因纯化。
对显性基因的选择
❖对显性基因的选择,实际是对隐性纯合 个体及隐性基因携带者淘汰的过程
q 1 q
• 经过t代选择后,隐性基因a的频率的计算公式为:
❖通过杂交获得的杂种优势(heterosis)
➢多个品种(系)联合进行 ➢获得速度较快 ➢效应不可累积
第一节 选择的概念
➢选择是物种进化和品种发展的动力 ➢选择是手段,通过外界因素的作用,将群体中的遗
传物质重新安排,以期达到某种目的 ➢选择是一个过程,给予不同个体以不同的繁殖机会 ➢选择分为两类:
例:设一个基因座上有两个显性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 其中a为需剔除的基因,当群内均为杂合个体时,
亲代
Aa × Aa
子代
(25%)AA(50%)Aa(25%)aa
若在子代中淘汰所有的aa个体,则A基因频率由0.5上 升到0.67,而a的频率由0.5下降为0.33
对隐性基因的选择
•对隐性基因的选择实际上是对显性基因的淘汰过程 •当显性基因的外显率是100%,且杂合子与显性纯合
目前使用的大多数家畜优良品种均是经过长期人工 选择而育成的
在育成的优良品种中,通过系统地选择某些质量性 状也可能育成新品种(红白花牛、无角美利奴羊)
选育有益突变也能培育新品种(Booroola羊)
在育成的优良品种中,选择可以改变生产性能方向 (大约克夏猪)
第二节 质量性状的选择
一、家畜质量性状的类型
二、人工选择
━ 概念:按照人为制定的标准,对家畜特定群 体进行的选择
━ 实质:由育种者来决定家畜个体参加繁殖的 机会, “选优去劣”
━ 结果:系统的人工选择可定向地改变群体的 基因频率,从而打破了群体基因频率的平衡 状态。
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关系
➢二者的作用方向是相互对立的 人工选择往往有利于家畜经济性状不断地改进 自然选择的则对适应性较强的个体更为有利
Aa 2pq
1
2 pq 1 sq 2
aa q2
1-s
q2 (1 s) 1 sq 2
选择后基因型频率
原始基因型频率留种率
(原始基因型频率留种率)
选择后的群体的新频率
q'
pq (1 s)q2 1 sq2
pq q2 sq2 1 sq2
q(1 sq) 1 sq2
当s=1 时,
q'
q(1 q) 1 q2
人工选择是不断地克服自然选择的过程 当停止了人工选择措施,群体出现一种“回归” 育种的全过程中均应坚持不懈地实施人工选择 育成品种仍需不断地选择,使生产性能改进和提高 对选择效果不明显的性状,选择可以避免性状退化
人工选择的效果
❖选择的理论和方法是家畜育种学中研究相当深入、 理论体系比较完整、效果十分明显的领域之一
➢表征性状 毛色、有无角、鸡的冠型 ➢血型和血浆蛋白多态性 红细胞抗原因子和白细胞
抗原因子,血浆蛋白质(酶)等
➢遗传缺陷 主要源于隐性有害基因,表现为形态学、 解剖学或组织学、代谢功能障碍、生活力低等
➢伴性性状 由性染色体携带的基因称为伴性基因, 由这类基因决定的性状,总是伴随着性别遗传
二、质量性状选择的一般方法
质量性状选择的基本工作是判别特定基因型 判别个体质量性状基因型的主要依据是表型分类 基因的遗传方式不同,判别其基因型的难易度不同 选择的主要方法
━现有群体的表型分析和系谱分析 ━组织测交试验,以期基因型出现更典型的分离 ━生化遗传学、免疫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
质量性状选择的遗传效应
❖选择并不产生新的基因和基因型,通过选择可提高 被选择基因的频率,并减少被淘汰的基因的频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