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范例(三篇)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范例(三篇)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范例第一章:概述1.1 编制目的为了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提出本应急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地区所有单位和公民,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报警、救援、处理和善后工作。

1.3 应急响应级别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

第二章:突发环境事件预防2.1 单位责任所有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环境监测和隐患排查工作,确保环境安全和防灾减灾工作。

2.2 个人责任公民应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遵守环保法规,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2.3 安全生产措施各单位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程,加强有毒、有害物质的储存、运输和处置工作,保证安全生产。

第三章:突发环境事件报警3.1 报警方式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单位和个人应立即拨打紧急报警电话,并向上级环保部门报警,提供详细信息。

3.2 报警信息报警时应提供发生事件的时间、地点、事故性质、事故发生经过和影响范围等信息。

第四章:突发环境事件救援4.1 救援组织突发环境事件救援工作由环保部门和相关专业救援队伍组成的救援组织负责实施。

4.2 救援措施救援组织应迅速展开救援行动,并采取控制、扑灭、紧急转移、防止扩散等措施,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环境。

第五章:突发环境事件处理5.1 处理原则突发环境事件处理要坚持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环境为中心的原则,严禁隐瞒、拖延、徇私等不当行为。

5.2 处理步骤突发环境事件处理按照防范、调查、评估、处置、复原等步骤进行,确保事故得到妥善处理,不发生次生事故。

第六章:突发环境事件善后6.1 善后工作组织善后工作由环保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并向上级汇报情况和需求。

6.2 信息发布善后工作组织应及时发布信息,向受影响的公众通报相关措施,提供有效的应对指导。

6.3 环境恢复善后工作组织应采取措施迅速清理、修复受污染的环境,并对受影响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保护。

突发环境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通用8篇)

突发环境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通用8篇)

突发环境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突发环境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通用8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保不准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了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预先制定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你知道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突发环境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通用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突发环境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增强环境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估、发布、备案、实施、修订、宣教、培训和演练等活动。

第三条环境保护部对全国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环境应急预案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第四条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编制指南等规定;(二)符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实际;(三)建立在环境敏感点分析基础上,与环境风险分析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相适应;(四)应急人员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五)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六)应急保障措施明确,并能满足本地区、本单位应急工作要求;(七)预案基本要素完整,附件信息正确;(八)与相关应急预案相衔接。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应急预案,按照相应的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由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发布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编制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重大活动期间的环境应急预案。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三篇)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三篇)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制定依据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2. 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3. 省、市、县相关应急预案要求二、应急预案目的本预案是为了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有效地组织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保障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

三、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单位内部及与社会各方之间在环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中的协调、联动和协作等事项。

四、应急预案启动条件一旦发生环境突发事件,或者接到相关部门通知,经相关部门确认应急情况需要启动应急响应的,本单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五、应急预案组织架构及职责1、指挥部:负责制定预案和组织实施,统一指挥、指导和协调各相关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处置组:负责应急处置方案执行,协调相关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信息保障组:负责做好应急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工作。

4、保障组:负责提供物资、设备支持,并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

5、后勤组:负责处理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后勤保障工作。

6、协调组单位:负责协调相关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保障应急处置的顺利进行。

六、应急预案的执行1、启动应急预案后,各部门要根据预案建立统一指挥体系,确保信息畅通、命令迅速传达。

2、各部门要加强通讯联系,确保信息传达准确及时。

3、应急预案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共同应对突发情况。

4、应急处置过程中,及时做好信息报送,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确保上下级、左右相邻单位之间的通讯联络顺畅。

七、应急预案结束1、环境突发事件处置完成后,应急处置组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2、撤销应急预案后,各部门要做好善后工作,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3、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预案执行效能,不断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以上就是一份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范文,希望能够对您在应对环境突发事件时有所帮助。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二)一、概述环境突发事件指的是由自然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等引起的,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破坏和污染的事件。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1. 事件概述环境突发事件指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或意外事件,如地震、火灾、爆炸、污染等,对周围环境和人群造成威胁或危害的事件。

2. 应急预案的重要性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突然性、不可预测性和破坏力等特点,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应急预案能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安全。

3. 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在环境突发事件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1 抢险救援措施(1)人员疏散:一旦发生突发事故,需要立即启动疏散措施,集中人员到安全地点,并按照疏散预案分批次、分路线有序疏散。

(2)停止事故:根据事故的性质及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及时扑灭火灾,封锁危险区域,阻止事故的扩散,避免次生灾害。

(3)援救伤员:对于受伤人员应及时救护、送往医院,对于无法转移的伤员需要进行现场急救。

3.2 物资保障措施(1)民生物资:应急预案中要有足够的食品、饮用水、医疗用品、药品等民生物资。

同时应在疏散点或者安全区域设立临时救援站,为民众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2)通讯物资:确保现场通讯畅通,应急预案中要有充足的无线电、互联网等通讯设备。

(3)救援物资:应急预案中要有救援物资清单,包括救援车、装备、器材、消防器材等,确保救援能力。

同时应事先与周边单位或物资资源机构建立稳固联系,快速调派救援物资。

3.3 事后处理措施(1)安置受害者:对于受害者要及时给予救助,安排住宿和生活等,并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赔偿。

(2)损失评估:针对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制定后续复原和重建方案。

(3)落实责任:对于事故责任方,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 应急预案执行应急预案执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现实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措施,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同时要加强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篇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篇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精选3篇(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指组织或个人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保障自身平安和应对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方案。

以下是一份常见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 火灾:- 立即报警,通知消防部门,并启动疏散程序。

- 使用灭火器或灭火器具进展初期扑救。

- 指定责任人检查各房间是否有人滞留。

- 将重要文件、资料进展备份或携带分开。

- 在平安地点集合,等待消防部门的指示。

2. 地震:- 防止靠近窗户、天花板等潜在危险物体。

- 就地躲避,保护头部和颈部。

- 尽量选择空旷、不易坍塌的地方避难。

- 善用家具和避难设施提供的保护。

- 地震完毕后,及时评估建筑物的平安性。

3. 暴雨和洪水:- 关闭所有门窗,确保室内枯燥。

- 将易水浸的贵重物品移至高处。

- 防止行走在积水区域。

- 尽量防止使用电器和电开关。

- 假设周围发生洪水,请确保及时撤离至平安地点。

4. 沙尘暴和大风:- 尽量待在室内,关闭门窗,防止沙尘侵入。

- 使用湿布封住门窗缝隙,减少沙尘进入。

- 防止外出,防止沙尘对人身造成伤害。

- 防止户外活动,封存室外设备。

- 保持室内通风,以减少室内污染。

5. 化学泄露:- 立即向报警部门报告泄漏情况。

- 快速撤离污染区域,寻找通风良好的平安地点。

- 防止直接接触泄漏物质,采取个人保护措施。

- 关闭相关设备和阀门,切断泄漏。

- 根据泄漏物质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清理和处理方法。

6. 疫情爆发:- 严格遵守卫生标准,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 减少人员聚集,实行社交间隔。

- 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如消毒液、口罩等。

- 引入专业机构进展消毒和清洁。

- 及时发放和防控指南。

以上是一份常见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详细的应急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环境事件的特点进展制定。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精选3篇(二)突发环境应急预案是指组织在面对突发环境事件时,采取的一系列紧急措施和应对方案,以减少损失、保护人员平安,及时恢复正常消费和工作秩序。

突发环境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整

突发环境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整

突发环境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整一、前言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在一段时间、一定范围内发生的、对环境及其生态系统产生或可能产生重大且不可预见的危害的事件。

对于这些事件,应该采取科学、严谨的方法进行预防和应对。

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指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制定的应急计划,是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保障措施。

二、应急预案制定1、组织机构(1)组织部门负责人: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监督应急预案的初步执行和应急措施的落实。

(2)污染现场指挥部:做好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准备工作,进行现场指挥和应急处置工作,保证污染控制和清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联络小组:负责协调各单位、各部门的应急任务,积极调集应急资源,协助管理部门开展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4)技术支援组:主要由有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提供有关技术支援服务,包括诊断、评估、监测、指导等。

(5)现场救援组:主要负责现场的搜救、疏散、隔离和安全防护等工作。

(6)媒体联络组:负责与媒体和公众的沟通和联络,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情况和处理措施,消除社会公众的恐慌和不安情绪。

2、应急预案的制定(1)应急预案的起草:应急预案的起草应根据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类型,建立应急预案框架,确定组织机构、工作程序、工作职责、应急资源、应用技术等内容,并随时更新和完善应急预案。

(2)应急资源库建设:建设应急资源库,如建立储备物资库、人员库、器材库、警戒线等,不断补充和更新库存信息;建立应急人才库,如建立应急专家咨询库、应急志愿者注册库等。

(3)组织人员培训:组织人员培训包括应急知识培训、指挥与协调能力培训、应急技术培训等,建立定期演练及急救培训等机制,提高综合应急响应能力。

(4)应急预案的发布:应急预案定稿后应及时向社会发布,对各应急组织机构、办事处、部门等进行宣传,做好宣传百姓应急知识、制作应急手册等工作。

三、应急处置流程1、现场应急响应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应先派出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初步环境监测和分析,及时调集资源进行救援和处置。

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了迅速、有序、高效地应对突发性环境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发生的下列突发性环境事件:1. 环境污染事故;2. 环境灾害;3. 生态破坏事件;4. 其他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三、组织体系1. 领导小组:成立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应急工作。

2. 指挥部: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工作。

3. 工作小组:根据应急工作需要,设立若干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监测、预警、救援、保障等工作。

四、预警与监测1. 预警: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预警工作,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事件进行预警。

2. 监测:突发性环境事件发生后,各级环保部门要迅速启动监测预警系统,对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事件动态。

五、应急响应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迅速投入应急工作。

2. 各级环保部门要立即上报事件情况,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按照预案要求,组织应急队伍、物资和设备。

3. 救援队伍: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对突发性环境事件进行现场救援。

4. 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发布事件信息,稳定社会秩序。

5. 协调保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应急物资、设备、资金和人员的保障。

六、应急处理1. 现场处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源,减轻污染程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污染源排查:对可能存在的污染源进行排查,切断污染途径。

3. 污染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恢复生态环境。

4. 生态补偿:对受损生态环境进行补偿,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七、应急结束与恢复1. 事件处理结束后,及时组织专家对事件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 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对受损生态环境进行恢复。

3. 对应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突发环境影响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影响事件应急预案
增加条款:
-建立自然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部门在自然灾害应对中的职责;
-规定针对自然灾害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加强对自然灾害易发区域的监测和预警,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详细说明:自然灾害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如山体滑坡、洪水等。增加上述条款有助于提高对自然灾害引发的环境影响事件的应对能力。
3.问题:部分企业和地方政府可能对应急预案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应对措施不力。
解决办法:加大对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责任意识,加强监督检查。
4.问题: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影响应急处置效果。
解决办法: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定期检查和更新应急物资,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5.问题:应急预案修订不及时,导致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无法发挥预期效果。
1.问题: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各部门职责不清、协调不畅的问题。
解决办法: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2.问题:应急预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传递不畅通、误导舆论的现象。
解决办法: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及时,加强对舆论的监测和引导。
3.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控制污染源,减轻污染影响;
(2)开展救援和医疗救治;
(3)疏散、转移和安置受影响群众;
(4)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
(5)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
六、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
1.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统一发布突发环境影响事件的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及时。
2.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加强舆论引导,维护社会稳定。
4.特殊应用场合:城市重大活动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全本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全本

一、总则1.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广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编制。

2.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安全,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污染事故、生态破坏、自然灾害等。

二、组织指挥体系1. 应急指挥部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组成应急指挥部由以下部门组成:- 环保部门- 公安部门- 卫生部门- 水利部门- 林业部门- 交通运输部门- 气象部门- 新闻宣传部门- 其他相关部门3. 应急指挥部职责- 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协调各部门、各地区的应急处置工作;- 指导、监督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处理;- 发布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

三、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1. 监测预警- 建立突发环境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进行监测和预警;-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采取应急措施。

2. 信息报告-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政府应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应急指挥部将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向相关部门和上级政府报告。

四、应急响应1. 应急响应级别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 一级响应: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二级响应: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三级响应: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四级响应: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2. 应急响应措施- 组织救援力量进行应急处置;- 采取隔离、封锁、转移等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及时消除环境污染,恢复生态环境;- 开展调查处理,查明事件原因。

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总论突发环境事故是指由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导致环境质量严重恶化,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事件。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突发环境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突发环境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同配合、快速反应、科学处置的原则。

二、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响应1. 应急组织机构(1)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指挥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组成,负责对突发环境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协调和指挥。

(2)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办公室:设在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协调、指导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突发环境事故专家委员会:由生态环境、卫生、水利、农业、气象、地质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2. 应急响应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响应分为四级:一级响应、二级响应、三级响应和四级响应。

应急响应级别的划分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确定。

三、事故报告与通报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单位应立即向事故发生地生态环境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同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2)生态环境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核实事故情况,向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办公室报告。

(3)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

2. 事故通报(1)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向有关部门和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通报。

(2)有关部门和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接到通报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协同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四、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措施1. 封锁事故现场,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事故扩大和人员伤亡。

2. 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确定事故原因和污染范围。

3. 采取措施控制和消除污染,防止污染物扩散。

突发事件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突发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突发事件环境保护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本地区突发事件环境保护应急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信息报送、应急物资储备等工作。

3. 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范围内的突发事件环境保护应急工作。

四、应急响应1. 紧急响应(1)当发生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的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本预案。

(2)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确定应急响应等级,并发布应急响应命令。

2. 初步响应(1)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现场勘查、评估,了解污染物种类、数量、扩散范围等情况。

(2)根据污染物种类和扩散范围,采取隔离、封堵、控制等措施,防止污染物扩散。

3. 综合处置(1)根据污染物种类和扩散范围,采取以下措施:- 灭活、中和、吸附等处理方法,降低污染物浓度;- 采取物理、化学等方法,对污染物进行收集、储存、运输;- 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修复、治理。

(2)加强环境监测,掌握污染物动态,及时调整处置措施。

4. 后期处置(1)对突发事件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评估,制定恢复治理方案。

(2)开展环境污染恢复治理工作,确保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五、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建立应急志愿者队伍,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2. 物资保障(1)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资的充足。

(2)定期检查、维护应急物资,确保其完好、可用。

突发环境环保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环保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包括:1. 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件;2. 重大生态破坏事件;3. 因自然灾害、事故、人为破坏等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

三、组织体系1. 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成立应急专家组和救援队伍,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评估、处置和恢复工作。

四、预防与预警1. 加强环境监测,及时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对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进行预警。

2. 定期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3.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五、应急处置1.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应急响应程序,采取以下措施:(1)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现场处置,控制污染源,减轻污染危害;(2)疏散受污染区域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3)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情况,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应对;(4)对污染源进行监测,掌握污染扩散情况;(5)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和加重。

2. 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态势,适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

六、信息发布1. 及时、准确、客观地发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2. 加强与媒体沟通,引导舆论导向,维护社会稳定。

七、后期处置1. 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调查评估,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2. 制定恢复治理方案,对受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3. 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八、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单位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内部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工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排放事故;2. 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农药、化肥等农业废弃物污染事故;3. 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发生的污染事故;4. 其他可能对我单位及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的突发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工作。

2. 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包括:(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污染物的控制和清理工作;(2)监测评估组:负责对污染物进行监测和评估,为应急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3)宣传报道组:负责对外发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回应社会关切;(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筹备和调配工作。

四、应急响应1. 初步响应:接到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后,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小组进行初步响应。

2. 现场处置:现场处置组应迅速到达现场,对污染物进行控制和清理,确保周边环境安全。

3. 监测评估:监测评估组应对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评估事件影响范围和程度,为应急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

4. 信息发布:宣传报道组应密切关注事件进展,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5. 后续处置:应急指挥部应根据事件进展和监测评估结果,制定后续处置方案,确保事件得到彻底解决。

五、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应急指挥部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参与应急处理工作。

2. 物资保障:应急指挥部应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防护用品、监测设备、应急车辆等。

3. 资金保障:应急指挥部应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资金支持,确保应急处理工作顺利进行。

六、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开展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环境突发事件是指环境因素突发变化引发的突发性事件,如自然灾害、工业事故、核辐射泄漏等。

这些事件可能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健康以及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二、应急预案的目标:1. 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 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3. 快速、有效地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4. 最大程度的保护环境和资源。

三、应急预案的内容:1. 预案的组织架构:明确责任部门和个人,建立应急指挥体系;2. 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实时监测环境因素,及时发出预警信号;3. 应急资源准备:建立应急物资库存,包括医疗设备、防护用品、紧急救援设备等;4. 信息发布:建立应急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向公众发布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和应对措施;5. 应急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并为应急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6. 协调机制的建立:与相关部门、组织和社会力量建立合作机制,协同应对突发事件;7. 指挥控制系统:建立应急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度,有效协调各方资源;8. 事后评估和改进: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完善预案内容。

四、应急预案的具体措施:1.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和救援;2. 对受灾区域进行封控,确保人员不再接触受污染的环境;3. 启动环境监测系统,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监测,掌握污染程度;4. 按照预案进行人员救援、医疗救治和物资调配;5. 向公众发布应急信息,指导民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6. 组织应急处置专家,迅速评估损失和影响,并制定应对措施;7. 调动社会力量,提供相关资源支持;8. 进行事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预案的周期性更新和演练:环境突发事件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应急预案需要定期进行更新,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此外,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效率。

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保护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环境保护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把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环境风险的监测、预警和防范,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3、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队伍的作用,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水平。

4、资源整合,协同应对。

整合现有资源,加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强大合力。

二、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一)应急指挥机构成立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二)应急指挥部职责1、研究制定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2、指挥和协调各部门、各单位的应急处置工作。

3、发布应急处置的有关命令、指示和信息。

4、协调调配应急处置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5、决定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其他重大事项。

(三)各成员单位职责1、环保部门:负责环境污染事件的监测、调查和评估,提出应急处置建议,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措施。

2、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协助疏散人员,查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3、卫生部门:负责组织医疗救治,对污染区域进行卫生防疫。

4、消防部门:负责火灾、爆炸等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5、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保障应急处置所需的交通运输畅通。

突发环境事件紧急预案

突发环境事件紧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了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污染事故、生态破坏事件、自然灾害等。

三、组织指挥体系1. 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3. 各相关部门成立相应的工作组,负责具体事件的应对和处置。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信息报告(1)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或个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核实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响应(1)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确定应急响应级别。

(2)启动应急响应,按照响应级别,组织实施应急措施。

3. 应急处置(1)组织力量进行现场处置,控制事态发展。

(2)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和次生、衍生事件的发生。

4. 恢复重建(1)在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组织开展环境监测、评估和修复工作。

(2)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恢复重建方案,并组织实施。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组建专业应急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应急人员培训,提高应急意识。

2. 资金保障(1)设立应急专项资金,用于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

(2)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应急保障。

3. 物资保障(1)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需要。

(2)建立应急物资调拨机制,确保应急物资及时到位。

4. 技术保障(1)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技术研究。

(2)建立应急信息平台,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六、责任追究1. 事发单位或个人未按规定报告、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依法予以追究责任。

2. 应急指挥部成员和相关部门未履行职责、玩忽职守的,依法予以追究责任。

3. 事件发生后,未按规定采取应急措施,导致事件扩大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予以追究责任。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前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事件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还可能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有效应对环境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危害,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发生的各类环境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1、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如化学品泄漏、污水超标排放等。

2、生态破坏事件,如森林火灾、水土流失等。

3、自然灾害引发的环境事件,如洪水、地震导致的环境污染等。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中心成立以地区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其职责包括:1、制定和发布应急处置的决策和命令。

2、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应急行动。

(二)应急救援小组设立多个应急救援小组,包括:1、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抢险、救援被困人员等工作。

2、环境监测组: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掌握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3、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治。

4、后勤保障组: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和交通等保障。

(三)相关部门职责1、环保部门:负责对环境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提出应急处置措施。

2、公安部门:维护现场秩序,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依法查处违法犯罪行为。

3、消防部门:负责火灾扑救和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处置。

4、卫生部门:组织医疗救治工作,做好卫生防疫。

四、预防与预警(一)预防措施1、加强环境风险源的监管,建立环境风险源档案。

2、定期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3、加强环境应急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的环境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预警机制1、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和相关信息,对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进行预测和分析。

2、按照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将预警分为不同级别,并及时向社会发布。

五、应急响应(一)分级响应根据环境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实行分级响应。

突发环保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环保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环保事件应急预案一、前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突发环保事件时有发生。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环保事件,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发生的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包括但不限于:1、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火灾等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

2、工业废水、废气、废渣超标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

3、放射性物质泄漏、辐射污染事件。

4、大面积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等生态破坏事件。

5、因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泥石流等)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中心成立突发环保事件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中心主任由_____担任,副主任由_____担任,成员包括环保、公安、消防、卫生、交通、气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二)各部门职责1、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开展环境监测,确定污染范围和程度,提出应急处置措施和建议,监督污染物的清除和处置。

2、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实施交通管制,保障救援通道畅通,协助疏散转移群众,查处环境污染事故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3、消防部门负责火灾扑救,控制和消除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

4、卫生部门负责组织医疗救援,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开展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发生。

5、交通部门负责组织调配应急运输车辆,保障应急物资和人员的运输。

6、气象部门负责提供气象信息,为应急处置提供气象保障。

四、预防与预警(一)预防措施1、加强环境监管,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测和执法力度,督促企业落实环保措施,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2、建立健全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度,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3、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二)预警机制1、建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对重点污染源和环境敏感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2、当环境监测数据超过预警阈值或发现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异常情况时,环保部门应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突发性环境事故应急预案

突发性环境事故应急预案

突发性环境事故应急预案本应急预案旨在规范突发性环境事故的应急响应,保障人民群众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重大工程建设、化工企业、建筑施工单位等。

应急预案的执行机构本应急预案的执行机构为应急指挥部,由应急管理部门指派负责人。

应急响应组织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应急指挥部由以下成员组成:1.总指挥:由负责人担任;2.副总指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3.指挥员:由各相关部门、单位调派;应急响应级别突发性环境事故的应急响应级别,根据事故的程度、范围、危害度、影响等级划分为Ⅰ、Ⅱ、Ⅲ、Ⅳ级。

应急响应流程1.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由总指挥统一指挥,由副总指挥具体负责;2.指挥员到达现场后,统计受灾人数、灾情、损失情况、现场图纸等;3.确定事故响应级别、召开应急响应会议,制定应急响应方案;4.对事故重点区域进行防护和隔离,及时报告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5.进一步排查失踪人员、确保应急资源的充足性、保障现场安全等;6.监测事故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优化应急响应方案;7.事后总结,完善应急预案的内容。

应急资源和保障应急资源根据事故规模、影响范围等综合因素,应急指挥部应及时调查、筹集、调配应急物资、器材、药品、消防车辆等资源,协助开展救援活动。

应急保障1.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及有关机构报告事故情况,并接受调度和领导;2.对受灾群众进行妥善安置,及时提供生活、医疗、救援等服务;3.积极跟踪事故的发展动向,及时协调应急资源;4.在事故发生后的5天内,及时向政府提交应急响应报告。

应急预案的修订与更新应急预案应定期修订和更新,以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

修订与更新应征求应急管理部门及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提出具体方案,并报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审核和批准。

应急预案的评估与检验应急预案的评估和检验应由市级应急管理部门负责。

评估和检验的内容应包括应急预案是否健全、是否满足应急响应的需要、是否存在漏洞等。

突发环境事件紧急预案

突发环境事件紧急预案
2.启动应急预案: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规模和影响,指挥部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3.现场处置:现场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源,减轻环境污染;
4.应急支援:根据需要,指挥部协调相关部门提供应急物资、设备、技术和人员支援;
5.转移安置:对受影响区域内的人员进行转移安置,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1.重大水污染事件;
2.重特大空气污染事件;
3.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
4.放射性物质污染事件;
5.其他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4.信息公开,舆论引导;
5.科技支撑,依法处置。
四、组织体系
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
2.成员单位,包括环保、公安、消防、卫生、交通、水利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共同参与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3.专家组,为指挥部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指导;
4.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5.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和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
五、预警和监测
1.预警信息发布:指挥部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信息,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2.监测预警:各级环保部门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指挥部;
3.预警解除:当突发环境事件得到有效控制,预警条件消失,指挥部及时发布预警解除信息。
六、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发现突发环境事件,事发地环保部门立即报告指挥部,同时报告上级环保部门;
解决办法:建立应急物资管理数据库,实时监控物资使用和储备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海欣纤维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目次封面.............................................. ... . (01)1.0总则1.1编制目的................................ ............................ . (05)1.2编制依据....................................... ........................ . (05)1.3适用范围.................................. .. . (06)1.4应急预案体系.................................... ....... (06)1.5工作原则........................................... ........... (06)2.0公司基本情况2.1公司概况................................. ........... . (06)2.2公司环境风险源基本况...................... . (06)2.3生产工艺流程................................... .. (08)2.4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 (12)2.5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 (14)2.6环境保护目标............................ (14)2.7废水处理设施.................................... . (14)3.0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3.1环境风险源识别.................................. . (16)3.2危险、有害性分析............................ .. (16)4.0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4.1应急组织体系................................... . (18)4.2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 .. (19)5.0预防与预警5.1环境风险源监控.............................. .. (22)5.2预警行动:预警状态分为级 (22)5.3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 (23)6.0信息报告与通报6.1事故报告基本要求与内容 (23)7.0应急响应与措施7.1分级响应机制 (24)7.2应急措施 (25)7.3应急监测 (32)7.4应急终止 (34)7.5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34)8.0后期处置8.1善后处置................................. (34)8.2保险......................... .. (34)9.0应急培训与演练9.1培训............................... .. (35)9.2演练..................................... .. (35)10.0奖惩......................................... . (36)11.0保障措施11.1经费及其他保障............................ . (36)11.2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36)11.3应急队伍保障 (36)11.4通讯与信息保障措施......................... .......................................................3611.5医疗急救保障................................. .. (36)12.0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12.1预案评审............................... .. (37)12.2预案备案................................. .. (37)12.3预案发布与发放................................ . (37)12.4应急预案的修订............................ .. (37)13.0应急预案实施.................................... .. (37)14.0附件...................................... (37)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0总则1.1编制目的为积极应对公司突发环境事件,规范公司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突发环境事件能力。

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按照预定方案有条不紊地组织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

1.2编制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对法》《水污染防治法》《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危险物质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第2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 5085.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GB 5085.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GB 5085.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GB 5085.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 5085.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5085.7)《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以上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在危险化学品接卸、储存、使用等过程中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

1.4应急预案体系公司应急预案由总则、公司基本情况、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信息报告与通报、应急响应与措施、后期处置、应急培训与演练、奖惩、保障措施、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应急预案实施、附录组成。

1.5工作原则应急救援工作实行“统一指挥、分工负责、企业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确保公司财产及职工人身安全,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组织实施环境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原则为:集中管理、统一指挥、规范运行、标准操作、快速反应、救援高效。

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指挥以部门为主,有关职能部门和专业业务人员参与。

发生事故的部门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

2.0公司基本情况2.1公司概况江苏海欣纤维有限公司是一家应用大规模聚酯熔体直纺技术生产差别化涤纶化纤产品的新型现代化企业。

公司座落于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靠近盐徐高速,与京沪高速、宁连高速可快速连接,紧临京杭大运河,交通条件非常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公司注册资本6亿元,总投资18亿元,主要由经营化纤、纺织行业多年的江苏海欣申禾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被列为泗阳县2013年一号工程、宿迁市培大培强20个企业之一。

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50万吨差别化熔体直纺长丝,产值达60亿元,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差别化熔体直纺长丝供应商之一和国内最大、最专业的高品质家纺原料生产基地。

公司聚酯装置采用中国昆仑工程公司最先进的“一头两尾”专有技术,是目前世界上产能最大的单线装置,可在线生产大有光和半消光两个品种。

同时配套18条国内外先进的纺丝卷绕生产线,专业生产20-500D、12F-576F 各种规格的差别化大有光和半消光POY、FDY长丝产品,以及各类细旦、超细旦异型POY长丝和纤维级聚酯切片,为下游纺织企业提供规格齐全、质量稳定的前端原料支持,满足客户的差别化需求。

公司遵循“严于要求、精于管理,注重实效、追求卓越”的企业理念;秉承“勤奋、务实、进取、争先”的企业精神,致力于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团队;让“时刻提高自我觉悟,时刻铭记企业使命,时刻保证产品质量,时刻走在同行前列”的信念扎根于每位江苏海欣人的心里。

以发展吸纳人才,以诚信赢得客户,以质量立足市场,永不自满,不断进步;江苏海欣愿以一流的信誉和良好的服务与您携手共进、真诚合作,共创美好未来!2.2公司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聚酯生产属于化工性质,反应温度高、压力大,危险性极大;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或产生的一些物质有一定的危险因素,这些物质主要是乙二醇、热媒、燃料油等。

本生产项目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主要包括以下:2.2.1乙二醇乙二醇由罐车送至罐区的乙二醇罐,再以管道输送至主装置。

2.2.2 燃料油燃料油由由罐车送至罐区的储油罐,通过管道输送至热媒站的燃料油储罐,然后通过燃料油加压泵送入热媒炉。

2.2.3 热媒热媒站采用露天布置,热媒储罐和热媒地下低点排放罐布置在围堤内。

从热媒炉出来的高温液相热媒送到用户再返回热媒站,是一个密闭的压力循环系统,由热媒循环泵来保证热媒介质的正常循环,由高位的热媒膨胀槽来维持系统恒定的压力和吸收热媒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膨胀量。

热媒储罐的热媒用热媒充料泵往系统里补充热媒,热媒由外运至热媒站时,由热媒泵将热媒打进热媒储罐。

2.3公司生产工艺流程2.3.1 聚酯装置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工艺流程如图(2-3)所示1)精对苯二甲酸(PTA)输送外购袋装PTA由卡车送至PTA仓库贮存,工艺生产所需的PTA通过风送方式输送至聚酯装置内的PTA日料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