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团却无炮可用,到深山中一番搜寻,捡到日军重炮联队装备
日军13枚炮弹轰神庙,竟无一枚爆炸,令日本老兵多次来中国谢罪!
1983年,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不久,一个叫梅川太郎的日本老兵来到中国,特意要求去老子的故乡游览。
到了河南鹿邑的老君台,他对着老子像拜了又拜,虔诚的向中国人民谢罪,请求中国人民与老子的原谅,随后向大家讲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期间,梅川太郎是日军第四骑兵旅的一名炮兵。
1938年6月1日,他随日军进犯河南鹿邑,此地有一座老君台,是老子当年修道成仙的飞升之地,虽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13米高的神庙在一堆平房中,还是显得鹤立鸡群。
日军还没进城,就远远的望见了老君台,还以为它是我军的一处碉堡,决定先用迫击炮炸掉。
不得不说,日军炮兵的技术相当精准,梅川太郎第一炮就准确的炸掉了魁星楼,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令他们相当震惊。
日军朝着老君台连发13枚炮弹,只听炮弹呼啸而去,却始终没听到一声炮响。
这就奇怪了,按理说炮弹存在哑弹的可能,但是一连13发都是哑弹,那就实在不可思议了。
为了验证炮弹的威力,日军调转炮口朝着县城一顿猛轰,数十发炮弹全都爆炸,并没有一颗哑弹。
等日军攻进城之后,马上去“碉堡”寻找答案,却发现所谓的“碉堡”不过是一座神庙而已。
日军虽然是侵略者,但毕竟受中国影响很深,也有很多的道教徒。
现在竟然炸了道教始祖的升仙台,全都惶恐不安,加上之前发生的离奇事件,让他们相信一定是“老子显灵了”,纷纷跪地磕头谢罪。
临走之前,梅川太郎等人又在此处树了一块“谢罪碑”,忏悔战争罪行。
战争结束后,梅川太郎还多次来中国谢罪,1983年,梅川太郎再次来到中国,从此就成了老君庙的常客,经常过来给老子上香。
1997年,他和其他的日本老兵,在日本定做了一块日式方形谢罪碑,立在了老君庙的前面,既是向中国人民赎罪,也祝愿人类和平,后来这块谢罪碑被当地政府改名为“和平碑”。
等日军走后,鹿邑县的百姓陆续返回家乡,发现没爆炸的迫击炮弹,竟然还留在老君台上。
经过仔细的检查,他们在老君台的墙上、大梁、神龛、柏树上发现了12枚炮弹,第13枚不知所踪。
图解松山战役
松山在今云南省龙陵县境内,西距龙陵县城 50 公里,主峰海拔 2260 米,和其它几个山头共同形成一个浅浅的高山小盆地,方圆不 过 10 余平方公里。盆地中是一个自然村,叫做大寨,原有数十户人家,日军盘踞此两年时期内,将大寨作为其军资仓库与指挥部。从
大寨向东攀登约 1000 米就到了松山顶峰,山坡上古松繁茂,高与天齐,故名松山。 在松山顶峰东向远眺,就是深不见底的怒江峡谷,从北向南蜿蜒而来,又渐渐消逝在苍茫的远方。对面群山间沿直插到江中的“一” 字形长坡盘旋而下的那条细丝,就是滇缅公路,它在东岸走完长达 40 公里的两个“之”字形大弯,下到看不见的峡谷底部的惠通桥,过 江以后又要再次走完两个丝毫不比东岸逊色的“之”字,才能爬上西岸山脉的最高处,向西边的龙陵、芒市、遮放、瑞丽延伸,最后出 了国门,进入缅甸。松山就在滇缅公路在怒江西岸的最后一个大弯处,公路正好从山顶下面绕过。这是卡在滇缅公路上的一枚特制的“钉
部设在腊勐街上。 一年前,日本驻缅总司令河边正三中将和第十五军新任司令官年田口谦看中了松山,认为松山的战略地位相当重要,从缅甸调来一 支工兵部队,另外从泰国、缅甸调来两万民工,昼夜施工,松山的里外都是工事坑道,其穷 2 年之力松山日军防御阵地,完全按照永
久性作战需要构筑,极为复杂坚固。在一些重要地段,连坦克都能在地堡里开进开出,活动自如。
终酿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浴血大战。
在松山黄土坡方向观察到的滚龙坡。 7 月 5 日,国军第八军发动第一进攻,于下午 1 点开始试探性地攻击松山子高地,国军步兵在近 60 度的陡坡上攻击,完全暴露在日
军暗堡火力前,伤亡惨重,不能前行,攻击被迫于当日下午 5 点终止,军部开始选择其他攻击地点。 7 月 7 日,国军第八军发动第二进攻,于下午 5 点开始试探性地攻击滚龙坡高地,日军在该高地上暗堡交错,组织了严密的火力网,
我的团长我的团经典台词语录摘抄大全
我的团长我的团经典台词语录摘抄大全1、永远不要在人前调侃你的理想,你为它付出的是生命。
——兰晓龙《我的团长我的团》2、中国人死于听天由命和漫不经心决定结局的不是勇气和逻辑,而是怯懦、茫然和犹豫不决——兰晓龙《我的团长我的团》3、你有逆流而上的勇气,也有漏船载酒的运气。
做人做到如此晦气。
何不赚个爽快?”——兰晓龙《我的团长我的团》4、我恨这样,但从小就这样——我夸我强,便有人找来比我强的,我怨我惨,便有人数落比我惨的。
我活我的,没人在比较。
我们像死啦死啦一样活着,用一把叫自己的尺子量这个世界。
——兰晓龙《我的团长我的团》5、年青而苍老的我,年青而苍老的我的祖国心比天高命如纸薄...天上飘着的,一样的灵魂在飘荡... 军人之命,与国同殇——兰晓龙《我的团长我的团》6、我,孟烦了,野心勃勃,诸战皆北,一事无成,孤星入命,孑然一身。
曾于这战乱之秋誊抄了十几份遗书发给所有亲友,从此就冒充活死人。
我回头看着他们,现在就我一个人了,我像阿译一样看着他们的背影发呆。
死啦死啦说,杂碎,看见你们的孱样,我宁可挖掉自己的眼睛。
幸福的人,坚强的人,自由的人,宽广的人,活着的活人,为了不看见你们,我宁可挖掉自己的眼睛。
——兰晓龙《我的团长我的团》7、我们只能带一种闪了腰似的表情,呆呆地看着。
聪明人做出蠢事来能把傻子气死。
——兰晓龙《我的团长我的团》8、时间就是吞噬自己尾巴的一条蛇,我们身在其中,永不知何所谓始,何所谓终。
我们最终只能越来越像我们自己。
《我的团长我的团》9、打了四年仗,我开始认一个奇怪的理,战场是仁慈的,非生即死,人间世则残酷,它为你准备的东西叫作没数。
——兰晓龙《我的团长我的团》10、回家不积极,脑子有问题(龙文章)拉上后面折了腿的,赶上前面臭不要脸的(龙文章)如果你们只剩下一条裤衩,为什么不用它干死日本人(龙文章)没涵养(龙文章)小太爷说了……(孟烦了)哎呦喂,您才知道啊!(孟烦了)千年王八万年龟,说一万年不变的小日本(孟烦了)我整死他(迷龙)又到装犊子的时间了(迷龙)军人之命,与国同殇(虞啸卿)国难当头,岂能坐视(虞啸卿)最重要的是,有鬼子可以杀!(虞啸卿)中国要灭亡,湖南人先死绝(不辣)——兰晓龙《我的团长我的团》11、我,孟烦了,二十四岁,想入非非二十年,面对现实已四年。
松山血战
隔怒江遥望松山。
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失败,英军向西沿公路逃进印度,中国军队则分路进入丛林,分别向西、东北方向撤入印度、中国。
缅甸的陷落使滇缅路被截断,国际援华物资无法通过陆地运输进入云南,日军从缅甸进攻,形成对中国的两面夹击之势。
依靠了怒江边的惠通桥阻击,国军迅速西进反攻,以及“飞虎队”的空中攻击和支援,才将日军挡在怒江一线,国民政府领导的全面抗战开始进入自77事变开始以来最窘迫的时期。
在此背景下历时2年多、牺牲惨重的“驼峰航线”运输开始了。
为了使国民政府能够有信心坚持抗战下去,美国政府不惜以损失飞机317架,飞行员1519人的代价,进行了历史上最为疯狂也最为无奈的战略空运。
时间到了1944年初,国民政府决定要从怒江一线向云南省西部盘踞的日军进攻。
1944年5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再次组建的中国远征军在江水震耳欲聋的涛声中从怒江东岸开始渡江。
怒江水激浪横,巨石堆叠。
舟艇工兵在战区外缘的大理洱海训练充分,整个渡江行动十分成功,除了一名士兵落水身亡,以及跟在筏子后泅渡的骡马被浪卷走几匹之外,没有出现多少混乱和损失。
小股日军曾在对岸群山中进行骚扰,但力量单薄,一经反击就退进莽莽丛林,消失得无影无踪。
过了江的国军仰着面向峡谷的上方拼命攀登。
怒江西岸整个峡谷基本上直上直下,是防守的绝佳地形。
日军躲在高高的峡谷上方的山头上,居高临下,以逸待劳。
松山在今云南省龙陵县境内,西距龙陵县城50公里,主峰海拔2260米,和其它几个山头共同形成一个浅浅的高山小盆地,方圆不过10余平方公里。
盆地中是一个自然村,叫做大寨,原有数十户人家,日军盘踞此两年时期内,将大寨作为其军资仓库与指挥部。
从大寨向东攀登约1000米就到了松山顶峰,山坡上古松繁茂,高与天齐,故名松山。
在松山顶峰东向远眺,就是深不见底的怒江峡谷,从北向南蜿蜒而来,又渐渐消逝在苍茫的远方。
对面群山间沿直插到江中的“一”字形长坡盘旋而下的那条细丝,就是滇缅公路,它在东岸走完长达40公里的两个“之”字形大弯,下到看不见的峡谷底部的惠通桥,过江以后又要再次走完两个丝毫不比东岸逊色的“之”字,才能爬上西岸山脉的最高处,向西边的龙陵、芒市、遮放、瑞丽延伸,最后出了国门,进入缅甸。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火炮简述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火炮简述一、迫击炮1.九四式90mm轻迫击炮步兵轻型支援火炮,装备日军野战师团步兵联队,每个联队4-6门,用来对付机枪阵地与战壕,并配合联队山炮或野炮进行战场压制94式90mm轻迫击炮资料服役年代:1935—1945口径:90.5mm炮管长:1270 mm (L14)炮重量:159.0 kg配用弹种:榴弹,纵火弹,烟雾弹,化学弹,照明弹火炮俯仰角:+45 to +80 度弹丸重量:5.26 kg弹药初速:227 m/sec最大射程:3800 m2.九六式150mm中迫击炮战场支援火炮,装备日军迫击炮联队,独立迫击炮联队,破坏力很大96式150mm中迫击炮资料服役年代:1936—1945口径:150.5mm炮管长:1325 mm (L12.7)炮重量:722 kg配用弹种:榴弹,纵火弹,烟雾弹,化学弹,照明弹火炮俯仰角:+45 to +80 度弹丸重量:25.65 kg弹药初速:214 m/sec最大射程:3900 m3.九七式90mm轻迫击炮94式90mm轻迫击炮的修改型,使用很广泛,在中国江南战场,这类火炮对日军步兵联队的重要性比联队山炮或野炮还高97式90mm轻迫击炮资料服役年代:1935—1945口径:90.5mm炮管长:1217 mm (L13.4)炮重量:172.5 kg配用弹种:榴弹,纵火弹,烟雾弹,化学弹,照明弹火炮俯仰角:+45 to +85 度弹丸重量:5.26 kg弹药初速:227 m/sec最大射程:3800 m4.九七式150mm短迫击炮属于战场支援火炮,装备日军一些迫击炮联队,独立迫击炮联队,用于登陆作战及山地战,是97式150mm中迫击炮的短炮管型97式150mm短迫击炮资料服役年代:1941—1945口径:150.5mm炮管长:1395 mm (L9.2)炮重量:232 kg配用弹种:榴弹,纵火弹,烟雾弹,化学弹,照明弹火炮俯仰角:+45 to +80 度弹丸重量:23.8 kg弹药初速:—最大射程:3200 m5.九七式150mm中迫击炮属于战场支援火炮,装备日军迫击炮联队,独立迫击炮联队,重量比96式150mm中迫击炮轻很多,是96式150mm中迫击炮的改进型97式150mm中迫击炮资料服役年代:1937—1945口径:150.5mm炮管长:1935 mm (L12.8)炮重量:342 kg配用弹种:榴弹,纵火弹,烟雾弹,化学弹,照明弹火炮俯仰角:+45 to +80 度弹丸重量:23.8 kg弹药初速:212 m/sec最大射程:3850 m6.二式120mm中迫击炮属于战场支援火炮,装备日军迫击炮联队,独立迫击炮联队,本土沿岸设置师团迫击联队,这种迫击炮射程与威力都令人满意,是当时日军迫击炮部队最喜爱的装备,战争末期日军疯狂的生产这种迫击炮,用来代替山炮野炮武装新增设的沿岸设置师团。
火力不足用爆竹,中日两军的花炮大战
火力不足用爆竹,中日两军的花炮大战抗日战争初期,日军攻势凶猛、嚣张,几十个日军即可攻占一座县城。
中国军队,尤其是华北地区的杂牌部队,望风而逃。
但是,就在1938年6月的安国县战斗中,日军在此“鏖战”一个星期,县城反复易手,最终在中国军队的反攻中弃城而走。
此后,日军有半年时间对安国城敬而远之。
当时,冀中地区的国民党军早已撤走,八路军尚未进入,凶悍的日军竟然吃了败仗。
是轻敌?还是战术出了错误?日军战史《支那驻屯步兵第三联队战志》中相当详细地记录了这一战的前前后后,与中方记载对照,竟丝丝入扣,双方用兵如掌上观文,斗智斗勇尽在眼前。
1939年,吕正操、朱德(前排从左至右)、罗瑞卿、彭德怀、聂荣臻(后排从左至右)在山西八路军总部合影“知识分子部队”突袭受挫如今重读日军战史中这场颇为不顺的战斗,真是有些哭笑不得——仗还可以这样打!此次战斗,日军精心策划、势在必得。
进攻安国的日军便是在日后的“齐会战斗”中跟贺龙120师激战的日军第27师团吉田大队。
尽管吉田大队被贺老总打残,但作战堪称凶悍顽强。
对于一座小小的县城,日军出动了大队主力,包括三个步兵中队和一个机关枪中队,还配属了联队附属炮队,总共近千兵力。
此外,还有两个营的伪军(保安队两个大队),甚至还有飞机配合。
6月15日晚,日军部队在定县全体整列完毕,指挥官大队长吉田少佐作了一篇不短的训示,内容如下:“鉴于八路军以安国县为基地,不断袭扰平汉铁路沿线。
故此,向我第二大队下达了对安国进行讨伐的命令。
这次讨伐,我大队将与定县驻扎的保安队两个大队共同行动,发起长途奇袭。
此时此刻,便是检验你们训练成果的时机。
希望诸君奋发努力,不失精锐皇军之体面。
”言毕,率队出发。
占据安国的中国守将吕正操久经战阵。
在吉田少佐之前,就有某旅团主力进攻安国受挫。
1938年4月1日,日军第一次对安国进攻未能得手。
安国县志中记载“驻定县日伪军500余人进犯”。
不过,日军最初将这位将军列入了国民党军序列,如是描述:“昭和十二年秋,一部分国民政府军在冀中地区残留下来。
抗战时期中日军队装备大对比
德制PzKpfwI/A型(sd.kfz101)轻型坦克被众多人认为是国军德械师强大无比的证据,看了看也是1个战斗全重5.4吨,最大速度37km/h,装甲厚6-13mm,乘员2人,装备2挺7.92mmMG13机枪的家伙,连个火炮都没有的东西,好象国军有10个,在上海,南京都被日军火炮给爆了。
国军火炮类型繁复,光绪时期的山炮,各地军阀自己生产的火炮,进口的火炮,最先进的就是44门德国150MM榴弹炮,大约90来门德国105MM榴弹炮但是数量太少,凇沪会战始终被日本海军战列舰,巡洋舰上的巨炮和陆军重炮群压制,一开火就被日军侦察机发现,就立刻招来空中,海上和陆地的攻击,损失不小。38年以后炮弹,零件供应断绝。在战场上在日军的远程重炮和航空兵2重打击下,损失很大,3次长沙会战以后就基
日军95式轻战车,装备了锻压合金装甲,时速40公里,装有94式37MM反战车炮,7.4吨。完全可以包打国军那些意大利,英国,法国,苏联,德国的轻型坦克。无论火力,机动力还是装甲,发动机,投入战场的数量都要超出。
等到日军在中国战场投入97式中战车,就更加厉害了,国军基本上是不具备反装甲能力的。对付这种体重15吨,有25MM锻压合金装甲,时速38公里,还装着1门57MM反坦克炮或者1门47MM反坦克炮和7.7MM机枪,拥有不俗越野能力的97式中战车基本上是没有任度部队开始装备美国火炮,其中有炮兵1个团还装备36门155MM重型榴弹炮,1个完整的4万多人的全美械军拥有12门105MM榴弹炮,下属的3个步兵师还有36门75MM山炮,36门81MM迫击炮,36门37MM战防炮,162门60MM迫击炮,1400多挺机枪。但不是所有美械军都有这种配备,应为美国只援助了39个师的装备,到46年夏季装备完毕,国军却装备出了64个师。只有5大主力才能有上面这种水平。这样的40000人的军在压制火炮上比日军1个14000人的师团一样或者强点,对比是48门75---105MM火炮VS36-48门75---105MM火炮,但是在团,营级别火炮上占有优势。
八路军第一门自制大炮:仿制自日本九二步兵炮
[键入文字]八路军第一门自制大炮:仿制自日本九二步兵炮在濮阳市清丰县单拐村,诞生了我军历史上的第一门大炮——“盖亮号步兵炮”,它是仿制日军九二步兵炮的结果。
仿制之前,关于九二步兵炮如何落入八路军之手?八路军如何进行炮弹试制,进而演变为自己的杀手锏?这实际上是“盖亮号步兵炮”的诞生背景,也就是它的“前传”。
一匹马即可拉走的大炮单拐陈氏祠堂南房,一门绿色的大炮格外引人注目。
这个带两个轮子的家伙,看上去更像一个手推车。
“这是‘盖亮号步兵炮’的复制品,原炮现藏中国军事博物馆。
”单拐纪念馆的王敬波说,这是我军军工史上生产的第一门大炮。
在单拐复制一门“盖亮号”,别具意义。
实际上,这里即为其诞生地。
其生产者冀鲁豫军区第一兵工厂,当年就坐落在单拐陈氏祠堂里。
我们现在还能寻找到当时工厂布局的旧影:祠堂南房,是当年兵工厂的库房;祠堂正殿,是兵工厂的机工车间;厢房,则是枪械维修车间。
沧桑的檐檩刻满历史的斑驳,时间的履痕渗透到一砖一瓦之中。
当年的情形,早已惘然。
“盖亮号步兵炮”唤起了我们对时代的记忆。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它一直闪亮战史。
而它的诞生,却又与战争密切相关。
“‘盖亮号步兵炮’是仿制的日军九二步兵炮。
”王敬波说。
日军的九二步兵炮,研制于大规模侵华前夕的神武2092 年(即1932 年),口径为70 毫米,高低角射度为10 度~70 度,初速榴弹一号装药为197 米/秒,最大射程3000 米。
更重要的是,这种大炮只有300 公斤重,在平原地带,一匹马拉着即可;在山区复杂地形,拆卸后3 匹马即可驮走,十分灵活、方便。
1。
解读福尔曼密码 美国记者镜头里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七)
美国记者镜头里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七)★ 萨 苏解读福尔曼密码陕甘宁边区,油田和炼油厂一应俱全,虽然带有些新龙门客栈的风格,有点儿感受不到工业化的现代感,但它们的确是石油油井八路军的大炮在传统的认识中,八路军是基本没有重武器装备的。
在不少电影之中,抗日游击队使用过松树炮,这种木头打造,火绳引爆,大多数只能一次性使用的玩意儿算不算炮,还真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很多迹象显示,八路军有一支具有相当战斗力的近代化炮兵队伍。
其实,八路军有炮兵并不新鲜,因为它的前身红军就有一支颇为传奇的炮兵。
著名的神炮手赵章成是那个时代红色炮兵的代表,曾在强渡大渡河的战斗中用仅有的几发炮弹便摧毁了国民党军在安顺场的防御工事,其命中率令人瞠目结奏鲜明——第一发试射,第二发测距,第三发打近,第四发打远,第五发正中目标。
盟国记者们拍摄到的这些八路军炮兵,便是赵章成将军的徒子徒孙。
而且,他们还给赵章成将军洗清了一个谣言——传说将军虽然炮术惊人,但却是佛教徒,所以每次开炮前,先要向敌军方向单手揖日本《朝日新闻》对于阿部规秀被击毙的报道——《第五发炮弹——阿部部队长荣誉战死详报》连绰号“王胡子”的三五九旅旅长王震,都留下了摆弄炮队镜的照片一名八路军炮兵在操作测距仪 (推测为日军的九三式野战轻测远机,为仿德国蔡司12倍野战轻型测距仪)人们惊奇地发现,八路军居然还有反坦克炮军队最有威胁的三种武器之一(另外两种是ZB-26捷克造轻机枪和大口径迫击炮),它可以发射钨芯穿甲弹,打起日军的薄铁皮坦克来仿佛开罐头一样。
日军装甲部队的创建者之一百武俊吉少佐,便是被这种火炮连人带车消灭在进攻太原的战斗中。
图中这门炮出现在延安,便令也算熟悉八路军的笔者十分吃惊。
难道八路军当时还装备了德械武器?这可与我们印象中小米加步枪的八路不太一样。
不过,国民党军显然不会把这种自己都不够用的重要装备和八路军分享,难道土八路与德国人拉上了关系?虽然马克思是德国人,但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红色军队在抗战中的确不曾从德国获得过什么这种火炮。
投降鬼子在镜泊湖里藏重炮,要等20年后用,仅两年就归了我军
投降鬼子在镜泊湖里藏重炮,要等20年后用,仅两年就归了我军1945年日寇投降后,重工业发达、又是全国粮仓的东北地区立即成为国共双方争夺的焦点。
为了确保尽快夺占东北全境,蒋介石命令自己的爱将杜聿明担任东北保安总司令,率领昔日纵横滇缅战场的中国远征军等20余万部队从葫芦岛等地登陆,沿锦州、沈阳、长春一路向北杀来。
中国远征军被调入东北战场这些北犯的国民党军部队中,大多数都是精锐的美械装备部队,其中包括“五大主力”之中的两支:新1军和新6军,都是抗战后期在印度兰姆伽基地编练的,当时部队里美军教官和联络官直接配置到营连一级,武器装备和弹药补给也都直接由美军负责供应,因此能够最大限度美式装备火力强、射速快的优势。
镜泊湖地区发现日军所藏的大炮为了对抗这些火力强劲的敌人,对阵的东北民主联军部队急需补充火炮以增强自己的火力。
作为东北民主联军后方司令员和炮兵司令员的朱瑞对此心急如焚,不仅抓紧作战空闲之余,广泛发动官兵和群众收集当年日军遗弃的武器装备,还亲自参加搜集武器的工作。
1947年初,有老百姓跑来报告说:日本关东军在面临覆灭之时,将许多大炮都就地深埋在镜泊湖等地,并声称“20年后再回来”。
湖里捞出6门大炮朱瑞听到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立即亲率1个连赶到了镜泊湖。
当时虽然已经是春季,但镜泊湖毕竟是我国纬度最北的淡水湖之一,因此湖面仍然结着厚达四五尺的冰层。
为了尽快找到大炮,朱瑞和战士们一起挥动洋镐砸开冰面,然后把绳子拴在炮架上,大家一起打着号子将这些大炮一门接着一门从湖水中打捞出来,相继捞出6门。
战马坟墓里挖出90式野炮在湖边休息的时候,有人无意中发现了一件怪事。
就在湖边的一块儿空地上,突兀地立着一座新坟,坟前还立着“战马之墓”的木牌,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大家好奇地将坟墓扒开,果然从里面拖出1门完整的90式野炮。
有了经验之后,大家四散开来,又先后找到了近10门火炮。
既然这里有这么多大炮,那么同样笨重的炮弹箱子也绝不对离得太远。
钢铁抗战:中国野战炮兵史:1900 1937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野战炮兵
中国
山炮
中国军队
钢铁
影响
火炮
中国
野战炮兵
部队 炮兵
警讯
钢铁
炮
蒋介石
野炮
德过后,中国军队开始走向现代化改造的进程,在受到西方现代军事思想的影响后,中国军队试图 为自己配备合适的远程火力,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促成了近现代野战炮兵部队的诞生。诞生之初,受国力之困, 不但无法生产炮兵装备,在选择具体型号时也遇到众多困难,直到正式下定决心选定一国为参照创建为止,中国 野战炮兵部队的发展才踏上了正轨。至1937年,中国野战炮兵部队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系,能够根据自己的 需要培训出合格的人才。本书全面系统地讲述了1937年前,中国野战炮兵部队的发展历程。
第五节炮兵致 胜的德械装
备——“三十 二年”式两用
方向盘
第六节现代化 炮兵的入场券
第一节新式野战炮兵 的要求
第二节耀眼登场的卜 福斯“加农炮”
第三节双炮管神教— —画蛇添足的破坏力
第四节女武神之恋
第五节我爱卜 福斯
第六节没有神 马的国度
第一节急如星火的卜 福斯采购案
第二节炮兵第一旅— —抠门的德式炮兵训
轻榴弹炮
第六节炮兵技 术处
第一节嚣张的“炮兵 学校专款”
第二节干炮兵就要学 打炮!
第三节卜福斯与炮兵 学校
第四节中国炮兵第一 人
第五节德式炮 兵的全盛时代
第六节失落的 炮兵学校—— 密位对数表的 秘密
抗战时期八路军一次鲜为人知的“空炮计”
抗战时期八路军一次鲜为人知的“空炮计”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4年第19期1944年的抗战时期,八路军在山东战场上演了一出鲜为人知的“空炮计”,仅靠一门没了炮弹的92式步兵炮,没费一枪一弹,没损一兵一卒,就“攻”下敌人一处坚固的据点,书写了一段抗日传奇故事。
虎口夺炮1940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在鲁西采取铁壁合围的“蚕食”政策,设立了众多炮楼。
这些碉堡和炮楼,遥相呼应,如一颗颗钉子钉入八路军鲁西军区根据地。
日军驻在鲁西郓城县的是32师团的1个大队,约400余人,另有郓城县伪县长兼警备大队长刘本功的伪军5000余人。
驻郓城日军配有1门92式步兵炮,为德国所造,且日军在山东全境仅有3门这种德国造的大炮。
它威力巨大,是当时一种堪称“理想”的步兵武器,几乎能包干步兵需要的所有火力支援种类。
该炮一直被日军用来轰击八路军的防御工事,鲁西抗日军民没少吃它的苦头。
为了粉碎敌人的“蚕食”政策,同时伺机夺取这门大炮,1940年底,八路军115师教3旅旅长兼鲁西军区司令员杨勇,决定用围点打援的方法,以一部兵力围攻郓城西北的日伪侯集据点,主力则在侯集至郓城间的潘溪渡一带设伏,诱歼郓城的出援之敌。
指战员们一听说要伏击打援,夺日军的大炮,都摩拳擦掌,纷纷向团部请战,要求担负突击和夺炮任务。
1941年1月7日夜,教3旅第7团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隐蔽开进预伏地区。
午夜时分,鲁西军区特务营首先对侯集据点发起围攻,但围而佯攻,攻而不取。
侯集之敌恐慌万状,拼命向郓城告急求援。
8日上午,郓城日军一个中队、伪军一个大队携92式步兵炮出城救援。
但日军狡猾得很,进至潘溪渡附近的碱场店时,就停下来,假装喝水、休息,派出小股骑兵和便衣特务到碱场店村内搜索,察看埋伏。
但八路军早已料到,按兵不动。
日军确信无埋伏后,继续前进。
13时许,伪军已进入伏击区,日军主力也大部进村,炮兵尚在村外。
就在此时,日军指挥官从望远镜中察觉有埋伏,立即掉头回窜。
平定“大刀会”
曾旦生下令一连向敌人炮阵地冲击,二排4个班率先冲进敌炮阵地,同敌白刃格斗,打退了敌军,夺得大炮。
我军二排伤亡6人,副排长王志祥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我心里非常难过。
战争是无情的,随时随地都会有流血牺牲,为了革命事业,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前赴后继,狠狠消灭敌人。
南京日军总司令部得知九二式大炮被我军缴获的消息后,十分震惊,当天下达命令,加紧“扫荡”,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失去的大炮夺回来,并且还要一级一级追究责任。
日军出动了1000余人,加上大批的伪军、特务、汉奸,足有4000多人马,向我驻地进犯。
他们将小林中队长用绳索捆绑,押在队伍前面带路,满山遍野寻找新四军的踪迹,扬言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大炮。
缴获大炮的当天,旅、团首长就预料到日军会来报复。
由于山区道路崎岖不平,大炮又很沉重,翻山越岭,两匹骡马拉得十分吃力,部队行动很缓慢。
旅、团首长当机立断,命令只把大炮炮身和炮弹带走,其余部件全部埋藏起来,留下吕道明少数几人化装成老百姓,暗中监视敌人活动。
日军探听到新四军没能将大炮带走,便猜到大炮被埋藏了,于是出动部队搞铁铲和铁锹运动,天天押着小林中队长,在新四军所过之处,漫山遍野地挖。
山区地形复杂,尽管日军挖得筋疲力尽,连大炮的影子也没见着,不得不放弃。
1944年后,新四军在大江南北向日伪军局部反攻时,旅长王必成下令四十八团团长刘别生派人把埋藏在地下的九二式大炮挖了出来。
同年8月23日,新四军十六旅攻打长兴城时,四十八团是主攻团之一。
我们一营和三营是突击主攻营,长兴战役历时三天,九二式大炮大显威力,摧毁20余座敌堡,为突击部队打开了缺口,歼灭日伪军两个团,并击毙日军大佐指挥官一名,中佐顾问两名。
四十八团威名大振,不愧为“老虎团”。
(蒋苏敏整理)(责任编辑徐良文)新四军第一师讨伐李长江部以后,因为敌情危重,部队以营、连、排分散开展游击战,部队上下联络主要靠通信员送信,可此时由于大刀会的封锁,我们有时派一个班都无法将信送出去。
【新提醒】二战日军41式山炮
【新提醒】二战日军41式山炮自打引进38式野炮后,大阪兵工厂就掌握了管退式火炮的生产工艺和设计要领,1908年根据陆军技术审查部的意思,研制生产出了新型山炮样炮,1911年完成定型,命名为41式山炮。
采用驻退复进机的41式山炮,射速由前身31式速射山炮每分钟1到3发增加到10发,后来改造使用定装弹后,射速增加到了20发/分。
山炮最初只用来装备驮马师团的山炮联队,九一八事变中,日军发现山炮也适宜做为步兵部队的直瞄火力,就给这种山炮按上防盾,做为步兵炮给步兵联队使用,从1936年开始各步兵联队都配备4门这种步兵炮了,又称这种炮是联队炮,并从1936年开始恢复41式山炮的生产。
战斗状态全重539.6公斤,95式破甲榴弹量5.71公斤,初速每秒352.4米,原型射程6,300米,步兵炮型射程7,100米,高低射界-8度~+25度, 方向射界左3.5度,右2.5度, 横楔式炮拴,射速每分钟10发,最大射速可达20发/分,炮班人员11人。
定装弹,十年式榴弹,90式榴弹,94式榴弹,95式破甲榴弹,发烟弹,照明弹等。
1908年开始生产徹甲弾:貫通限界厚50mm/100m、46mm/500m、43mm/1000m?榴弾甲?41式山砲タ弾(2式穿甲榴弾):弾量3950g、全長297mm、貫通限界厚75~100mm?試製41式山砲外装タ弾:弾量19780g、全長802mm、貫通限界厚300mm, 41式山炮分解后由6匹马进行驮载,1到2匹马就可以拖曳.3发装弹药箱重31公斤,6发装弹药箱由马匹驮载。
联队炮中队,军官1人,士兵63人,马2匹,2个小队和一个弹药小队,炮兵小队军官1人,士兵4人,马一匹,2个炮兵分队,每个分队1门炮,分队长1人,士兵10人(炮手3人,弹药手3人,炮弹运输员4人12发炮弹),马6匹。
弹药小队军官1人,士兵3人,5个弹药分队,每个弹药分队,分队长1人,士兵12人,马2匹,1辆马车。
从上述编制上看,日军炮兵分队还是非常依赖代马输卒的41式山炮6匹马驮运时候的分解图上图为山炮型,下图是步兵炮型,步兵炮型带防盾骡马牵引中的41式山炮人力运输中的41式山炮。
号称日军特种部队的“益子挺进队”凶悍狡诈、装备精良,但在这座像堡垒一样天主教堂前被打残,这。。。
号称⽇军特种部队的“益⼦挺进队”凶悍狡诈、装备精良,但在这座像堡垒⼀样天主教堂前被打残,这。
这是⼀个赏⼼悦⽬、与众不同的公众号能告诉你许多有趣的鲜为⼈知的历史故事号称⽇军特种部队的⽇本“益⼦挺进队”凶悍狡诈、装备精良,但是在这座像堡垒⼀样天主教堂前,⽇军特种部队被打残,这是那座教堂?现在是什么样⼦?⼀,抗战时期在河南林县发⽣了⼀次重要战事电视剧《亮剑》中⽇军有⼀⽀装备精良的特种部队,它的原型就是⽇军的“益⼦挺进队”。
这⽀部队曾经深⼊⼋路军后⽅,突袭⼋路军总部,左权将军的牺牲也与他们有关,给中国军民造成重⼤伤亡。
电视剧中的⽇军特种部队电视剧《亮剑》⽇军特种部队的原型“益⼦挺进队”,这是他们化妆成⼋路军进⼊根据地留下的⽼照⽚。
但是在⼀次战⽃中,第24集团军时任106师师长的李振清,利⽤天主教⼀个主教府教堂的殴式建筑群,重创“益⼦挺进队”,⽇军战史称之为则界村战⽃,战⽃中这⽀部队损失惨重,从此⼀蹶不振被迫解散。
那么,这是那座教堂?这座天主教堂在那⾥?⼆,河南林县⼩庄天主教教堂是天主教在当地的主教府根据《林县⽂史资料》第五辑中,“天主教在林县的沿⾰”⼀⽂记录:1892年主教司德望,神⽗张书绅,⽜景⾠等⼈在纸坊村南坡⼭建⽴了⼀座庞⼤的”⼩庄天主教堂“。
最后在1942年7⽉,⽇军与中国军队第40军在此打仗,被炮⽕毁灭。
这座教堂的地址在林州市桂林镇西南⽅向的纸坊⾏政村,村南有⼀座⼩⼭,民国时期⼩⼭的南边向阳坡附近有⼀个⼩村庄叫⼩庄。
⼩庄所在⼭上灌⽊丛⽣,是⼀个⼗分幽静的地⽅。
当时的司德望主教来到河南北境代牧区在⼩庄村购买⼟地,于半⼭腰建设天主教堂,教堂占地20亩,内设⼩修道院、⼥学院、教会坟地、孤⼉院等房屋190余间,由于当时匪患从⽣,教堂四周筑有⾼⼤厚实的围墙,⼀派典型的殴式建筑,称之为⼩庄教堂。
⼀⼋九零年,⼩庄天主堂正式建成并启⽤,天主教河南北境代牧区总堂由⽥家井迁到⼩庄,⼩庄天主堂也成为教区历史上第⼆座主教府。
105岁——炮兵留史陈锐霆
2019.52010年6月13日,原华野炮兵司令员陈锐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
陈锐霆1906年出生于山东省即墨县(今即墨市),早年毕业于济南师范学校,后考入河北军事政治学校(后称黄埔军校第七期)炮兵科。
毕业后,他先到阎锡山部炮兵团任职,后到商震部炮兵营任连长、营长等职。
1937年3月,他经军校老同学王兴钢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5月,他的炮兵营参加了山东菏泽保卫战,与日军土肥原师团所属炮兵部队展开了一场恶战。
在战斗中,他被日军的炮弹片击中,幸得皮带铜扣的保护,才幸免于难。
1938年秋,陈锐霆率炮兵营参加了赣北万家岭战役,在3600米外直接向敌占山头炮击,随后步兵发起冲锋,很快全歼日军宫崎联队。
战后,他登上麒麟峰检查日军尸体,发现大部分是被炮弹炸死的。
1940年初,陈锐霆任李仙洲部团长。
皖南事变后不久,汤恩伯调集12万大军,围攻新四军彭雪枫部,想一举歼灭彭雪枫的第四师。
汤恩伯命令陈锐霆部为先头部队,进攻彭雪枫的第四师。
在这紧要关头,陈锐霆毅然决定起义。
他通过南方局与彭雪枫取得联系,并向党中央请求率部起义。
4月17日下午,毛主席、朱总司令回电:同意起义!起义前夕,陈锐霆召集营以上军官进行动员:“军人的责任是保家卫国,而今大敌当前,上面却让我们放着日本鬼子不打,去进攻坚决抗日的共产党,如何对得起全国的父老乡亲。
希望大家以民族大义为重,与八路军、新四军携手抗日,做一个真正的爱国军人……”4月23日,陈锐霆率领起义部队开进彭雪枫的第四师驻地,张爱萍代表新四军在九旅驻地举行欢迎大会,并宣布起义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独立旅,陈锐霆为旅长,屠凤林为政治部主任。
会后,张爱萍特别提醒陈锐霆:对你身边不可靠的人,要特别注意,应严加防范,以防发生意外。
果然不出张爱萍所料,1941年5月1日凌晨,十几个反动军官在安徽泗县崔庄发动了哗变。
他们首先杀害了二营营长王国纯,接着又杀害了屠凤林和一个副团长。
当时,陈锐霆刚躺下不久,外面就传来了杂乱的脚步声和枪声。
5月17日 《朱可夫》(上) 马骏shtml
5月17日马骏央视国际2005年05月23日1002主讲骏,法学博士。
1953年生,曾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国防大学和北京大学,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军事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外国军事思想和军事历史研究工作,现执教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为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会理事。
著有《世界经典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风云人物》等著作。
内容简介:为了试探苏联红军的实力,为日后进攻西伯利亚做准备,1939年5月中旬,日军在中国内蒙古的东北和蒙古国交界的诺门坎地区,对苏联进行武力侦察,这个事件就是“诺门坎事件”。
因这一地区有一条河流叫哈拉欣河,所以,苏联人把它叫做“哈拉欣河事件”。
1939年5?12è23师向驻守在诺门坎地区的苏联红军第57特别军发起了进攻。
而后不久,日军的第6集团军也加入了战斗。
当时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接到报告后,敏锐地察觉到了日军对苏联远东地区的战略企图。
所以苏联红军必须要彻底粉碎日军这次军事行动,否则后患无穷。
经过精心挑选,斯大林派出了一名能征善战的指挥员到前线去。
这个人就是当时担任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员的朱可夫。
诺门坎战役,朱可夫运用绝妙的指挥艺术一举粉碎了日军的“北进”战略,也就是向北进攻苏联西伯利亚的战略图谋,朱可夫因此成为改写历史的人。
而且也正因为如此,当朱可夫回到莫斯科时,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亲自接见了他,对他表示祝贺与感谢,并授予他“苏联英雄”称号。
那么,只读过几年小学的朱可夫,他是怎样成长起来的?他又是如何进入斯大林的视野的呢?能够担任团长,这对于朱可夫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团长这一岗位是一位职业军人取得成就必经的一个台阶。
在苏联军队中,指挥一个团始终被看作是掌握军事艺术的最重要环节。
团是基本战斗部队,团一级战斗需要各兵种协同动作。
一个团长,如果能够熟练地掌握对团的指挥方法,并能够使这个团经常保持战斗准备,那么,无论在平时或战争时期,他在以后的各级指挥岗位上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仅凭弹坑大小难以得出新结论
仅凭弹坑大小难以得出新结论腾讯网·军事频道2015-03-16 19:54遇袭现场,玻璃窗遭到损毁的拖拉机。
最近两天,有关缅甸军机炸弹落入我国境内造成我边民5死8伤的事件出现了一些新的说法。
先是3月14日,缅甸总统府办公厅副主任佐泰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缅军所有空袭目标都在其本国境内。
佐泰称,"(这起事故)可能是敌人故意制造袭击,企图制造我方与中方之间的误会。
"3月15日,央视记者走访水桑树村遇袭现场并公布图片后,国内也有些军事爱好者、以及媒体提出,造成杀伤可能并非缅军战机投下的炸弹。
这种说法的根据是,现场遗留的弹坑过小、过浅,不像是航空炸弹所为,更可能是60、82毫米迫击炮或105毫米山炮留下的弹坑。
遇袭现场的一个弹坑,其实已不算小,其直径至少有4米。
近处石头上为死伤者血迹。
遇袭现场的另外一个弹坑,比上一个稍小。
采用延时引信,还是瞬发引信,区别会很大航空炸弹的威力确实很强,例如缅军强5攻击机最常用的250千克低阻炸弹,全弹重量约220千克,弹径325毫米,装药量超过100千克。
而现代陆军大口径压制火炮口径一般为152毫米或155毫米,其重量仅为45千克左右,装药量要少得多,只有7千克左右。
按照前苏联类似炸弹的测试结果,当250千克炸弹撞击地面的速度为300米/秒,土层密度为1640千克/立方米时,它的钻地深度超过3.7米,爆炸后形成的弹坑直径超过5.8米,弹坑容积到达60立方米左右。
航空炸弹的威力确实非常大,轰炸场景吓人。
以色列空袭巴勒斯坦,一枚航空炸弹摧毁楼房后还在地面制造了巨型弹坑。
但是250千克航弹要获得这样大的弹坑,前提是采用延时引信,起爆装定时间为0.1秒-0.25秒,以保证其钻地深度到达3.7米。
如果250千克航弹采用瞬发引信,结果应该会大有不同。
一般航空炸弹的瞬发引信作用时间在100微秒左右,即万分之一秒,基本是触地即炸,没有侵彻地面的时机。
炸弹在地上爆炸,这样形成的痕迹,自然跟钻地后爆炸形成的弹坑有很大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无炮可用留在后方休整,无意中发现日寇重炮,成为头号火力王牌
——炮兵团却无炮可用,到深山中一番搜寻,捡到日军重炮联队装备
1946年3月开始,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部直辖的4个团中,炮兵第1、2团靠着四处搜集、缴获的日本关东军火炮,已经基本装备齐全,并投入了与国民党争夺东北的激战。
但成立较晚的第3团尽管拥有延安炮校第1期学员的底子、技术水平很高,却因为无炮可用,只能继续留在后方干着急。
1947年春,炮兵第3团奉命转移到靠近中苏边境的穆棱县八面通镇继续训练,部队在行军途中竟然发现了一座被毁弃的仓库,经过探查后发现这竟然是日本关东军用来储存大口径炮弹的秘密弹药库,抗战胜利前夕,日军为了防止苏联飞机轰炸,曾设下多处秘密弹药库,以便将来抗击苏军进攻使用。
1945年8月初苏联对日宣战后,百万苏军从东、西、北三个方向攻入东北,关东军一溃千里,这些秘密弹药库既用不上,也没有时间毁掉,很多就被这样保存了下来。
这些炮弹都是150毫米口径,单个重量超过80斤,搬
运起来十分不便,日军既然在这里大量囤积这种炮弹,说明日军的重炮阵地一定就在附近。
考虑到八面通的东面与苏联接壤,那里也是日军防御苏联的重要要塞区域,所以这批150毫米口径的重炮一定也在那个方向上,如果找到,势必极大提高部队的火力。
急于上阵杀敌的炮兵第3团官兵们简单商议以后,立即组织起三路人马,向着东面的茫茫大山中搜索而去。
第一天的搜索毫无结果,但官兵们毫不气馁,因为据当地向导介绍,这一带是日寇在东满的第二道防线,距离日本关东军与苏军激战的地方还远着呢!第二天,官兵们连续翻过两座大山、两条雪沟,终于在一座山坡上发现了日军一个炮兵连的阵地。
尽管关东军被歼灭已经1年,但由于这里地方偏僻、无人破坏,因此战斗的痕迹仍历历在目,尽管目光所及,几乎所有的火炮和牵引车都已被炸毁或焚毁,但仍有许多零件可以用,官兵们立即在这里安营扎寨、拆卸零件,足足苦干了半个月,终于将所有可用的零件都拆卸下来,然后又往返2百里,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这些零件一件不漏地运回了营地。
初战告捷后,第3团受到极大鼓舞,决定沿着中苏边境线再度扩大搜索范围,先后历经两个月的搜索,不但所属各连全部“鸟枪换炮”,还意外的找到了日本关东军两种最先
进的重炮。
一种是96式150毫米榴弹炮。
该炮是1936年(即日皇纪元2596年)制成,故名96式。
它的战斗全重4140千克,炮管长度3540毫米,炮弹重量为31.1千克,炮弹初速每秒540米,最大射程为10500米(使用尖锐榴弹时达11900米)。
这种火炮是二战中日军最先进的150毫米榴弹炮,精度高,射程远,连日军自己也吹嘘其为“最完美的野战榴弹炮”“最完美的150毫米口径榴弹炮”。
另一种是92式105毫米加农炮。
这也是一款性能相当先进的重炮,同样以精度高、射程远而闻名,主要用途是压制射击。
它的战斗全重3730千克,炮管长度4725毫米,炮弹重量为15.76千克,炮弹初速每秒765米,最大射程18200米。
在当时,这是世界上射程最远的陆军4英寸大炮。
这两款先进火炮,由于制造成本较高,生产数量极其有限,基本都用于装备“皇军之花”关东军。
在1939年7-8月的诺门罕战役中,十余万日本关东军参战,也仅仅投入了96式150毫米榴弹炮和92式105毫米加农炮各16门。
此番通过野外收集,再加上广大群众也被发动起来参加野外搜寻,先后收集到96式150毫米榴弹炮29门、92式105毫米加农炮9门,两者的数量足够装备一个炮兵团,使得炮兵第3团成为东北民主联军中第一支摩托化重炮团、火力最强劲的王牌。
用这些日式重炮装备起来的炮3团,马上掀起了热火朝天的练兵运动,经过勤学苦练,很快就掌握了驾驭大炮的技术。
1947年底,训练完毕的炮3团离开穆棱县,开赴前线参加冬季攻势作战,并在后来的辽沈战役中屡立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