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数据处理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长面板与动态面板

第十一章长面板与动态面板
2 、 同 时 处 理 组 内 自 相 关 与 组 间 同 期 相 关 的 F G L S
在某些情况下,不同个体之间的扰动项可能存在组 间同期相关(也称空间相关(spatial correlation)或 截面相关(cross-sectional correlation)),比如对于 省际面板数据,相邻省份之间的同期经济活动可能 互相影响。
假设yit=xit i+it,其中i为第i个个体对应的系数。
此时,可以对每个个体方程进行分别回归。但如果 不同个体的扰动项相关,则分别回归效率不高,因 为它忽略了不同方程扰动项相关性的可用信息。有 效率的做法是,把所有个体回归方程叠放(stack), 然后使用似不相关回归(SUR)对整个方程系统进 行系统估计(system estimation)。
Friedman检验,统计量服从2分布。后两个检验对
短面板也适合
三 、 变 系 数 模 型
对于长面板数据,由于样本容量大,除了可以让每 个个体拥有自己的截距项外,还可以允许每个个体 的回归方程斜率也不同,称为变系数模型。变系数 模型分为两大类,取决于将可变系数视为常数还是 随机变量
1 、 将 可 变 系 数 视 为 常 数
2 、 组 内 自 相 关 的 检 验
考虑一阶差分模型 yit=xit+it 在不存在组内 自相关的原假设下,扰动项it的方差与自协方差
(autocovariance)分别为Varit =Varit-i,t-1 =Varit +Vari,t-1=22 Cov it,i,t-1 =Cov - , - it i,t-1 i,t-1 i,t-2 =-Cov , i,t-1 i,t-1 =-Var i,t-1 =-2

i
i=1,
,n ,则所有个体的扰动项都服从自

第十一章 实验十二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第十一章  实验十二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度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从靠近水面处向浅盘中 央一滴一滴地滴入油酸酒精溶液,直到油酸薄膜有足 够大的面积且不与器壁接触为止,记下滴入的滴数n;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
D.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以坐
标纸上边长为1 cm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轮廓内正
[答案] 见解析 返回
[例2]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
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
为1 000 mL溶液中有纯油酸0.6 mL, 用注射器测得1 mL上述溶液为80滴, 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 图实-12-2
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测得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和
尺寸如图实-12-2所示,图中每一小方格的边长为1 cm,
碳粉代替痱子粉,因为印刷碳粉不溶于水且漂浮在水面
上,若学生撒的太多,可将水和碳粉一起倒出,然后用 绞龙玻璃棒搅拌,直至碳粉在水面薄且均匀,若学生撒 的不均匀,可直接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返回
返回
[例1] 利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器材有:
浓度为0.05%(体积分数)的油酸酒精溶液、最小刻度为
(1)油酸酒精溶液配制后长时间放置,溶液的浓度会改变,
会给实验带来较大误差。
返回
(2)纯油酸体积的计算误差。 (3)油膜面积的测量误差 ①油膜形状的画线误差; ①数格子法本身是一种估算的方法,自然会带来误差。
返回
八、实验改进 在做本实验时,把痱子粉均匀撒在水面上是很关键 的一步,在实际操作时常撒的不均匀或撒多,因痱子粉 溶于水不能搅拌,只好重做。在实际应用中,可用印刷
油酸分子直径 V 7.5×10 -10 d= = m。 -4 m≈6.6×10 S 114×10 (3)让油膜尽可能散开,是为了让油膜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

MapGIS数据处理方法介绍

MapGIS数据处理方法介绍

⒉线型对照表: AUTOCAD线名 CONTINUOUS DASH1 DASH4 DOT1 ………
MAPGIS编码 2110 1402 4320 1403
⒊颜色对照表:
MAPGIS颜色号 AUTOCAD颜色号
1
10
2
4
4
2
6
1
7
3
…………
注:此时MAPGIS颜色号即为MAPGIS系统库中颜色的编号。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下午1时 17分20.10.1713:17Oc tober 17,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17日星期 六1时17分37秒 13:17:3717 Octo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1时17分37秒 下午1时17分13:17:3720.10.17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3:17:3713:17:3713:1710/17/2020 1:17:37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1713:17:3713:17Oc t-2017- Oct-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3:17:3713:17:3713:17Saturday, October 17, 2020
第二步:若没有以上文件,则检查mapgis65\SuvSlib目录下是否有arc_map.pnt、 arc_map.lin、Cad_map.clr、cad_map.tab文件,有则参照后述方法编辑;没有则将 mapgis65\Slib目录下相应文件复制到此目录下并参照后述方法编辑;

27第十一章期末处理

27第十一章期末处理
如果采购管理系统要取消月末结账,必须先通知库存 管理系统和核算管理系统的操作人员,要求他们先取消各 自所管的子系统的月末结账。如果库存和核算两个子系统 中任何一个子系统没有取消月末结账,那么就不能取消采 购管理系统的月末结账。
注 意(续)
如果没有启用库存管理和核算管理两 个子系统,并且不需要查看采购余额一 览表,那么采购管理系统可以不进行月 末结账。
第四节 年度结转
在一个会计年度结束,新的会计年度 开始这个新老会计年度交接之际,需要 把上年度各项会计数据的最后余额结转 到新的会计年度账上来。这项工作叫作 “年度结转”。
年度结转分“建立年度账”和“结转 上年数据”两大步骤。这两大步骤都要 由账套主管在〖系统管理〗模块中完成。
年度结转操作流程
(二)月末结账
完成了月末处理以后,就可以 进行月末结账了。
请注意观摩操作演示
休 息
五、总账系统的月末处理
(一) 其它子系统生成凭证的处理
在总账系统进入月末处理程序之前,首 先要把所有其它子系统传递过来的凭证审核 完,并且进行记账。实际上这项工作属於日 常处理的工作范围。平时,除了总账系统自 身产生的凭证,其它子系统每天总会有凭证 传送到总账系统里来。要注意对这些凭证及 时进行处理,不要积压。
(二)月末结转
企业期末账务处理中的某些业务,每个 月往往是重复的,程序化的,处理方法相对 固定不变,如各种费用的计提、期间损益的 结转等等。我们可以为这些处理方法相对固 定的期末账务处理业务,预先定义好自动转 账凭证模板。每个月的月底,只要调用凭证 模板,就可以让计算机自动生成转账凭证。
自动转账的种类
请注意观摩操作演示
恢复期末处理。
如果在期末处理以后发现哪 个仓库的数据处理有错误,可 以恢复到期末处理以前的状态。

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天津大学出版社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天津大学出版社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天津大学出版社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习题答案11.1 反应SO2Cl2(g)→SO2Cl(g)+ Cl2(g)为一级气相反应,320 ℃时k=2.2×10-5s-1。

问在320℃加热90 min SO2Cl2(g)的分解分数为若干?解: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即有:x = 11.20%11.2某一级反应A→B的半衰期为10 min。

求1h后剩余A的分数。

解:根据一级反应的特点又因为:即有:1-x = 1.56%11.3某一级反应,反应进行10 min后,反应物反应掉30%。

问反应掉50%需多少时间?解: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当t=10min时:当x=50%时:11.4 25℃时,酸催化蔗糖转化反应的动力学数据如下(蔗糖的初始浓度c0为1.0023 mol·dm-3,时刻t的浓度为c)(1)使用作图法证明此反应为一级反应。

求算速率常数及半衰期;(2)问蔗糖转化95%需时若干?解:(1)将上述表格数据转化如下:对作图如下则:k = 3.58×10-3min-1(2)11.5 对于一级反应,使证明转化率达到87.5%所需时间为转化率达到50%所需时间的3倍。

对于二级反应又应为多少?解:对于一级反应而言有:即有:对于二级反应而言有:即有:11.6偶氮甲烷分解反应CH3NNCH3(g)→ C2H6(g)+ N2(g)为一级反应。

在287 ℃时,一密闭容器中CH3NNCH3(g)初始压力为21.332 kPa,1000 s后总压为22.732 kPa,求k及t1/2。

解:设在t时刻CH3NNCH3(g)的分压为p,即有:1000 s后2p0-p=22.732,即p = 19.932kPa。

对于密闭容器中的气相反应的组成可用分压表示:11.7 基乙酸在酸性溶液中的分解反应(NO2)CH2COOH→CH3 NO2(g)+ CO2(g)为一级反应。

25℃,101.3 kPa下,于不同时间测定放出的CO2(g)的体积如下:t/min 2.28 3.92 5.92 8.42 11.92 17.47 ∞V/cm3 4.09 8.05 12.02 16.01 20.02 24.02 28.94反应不是从t=0开始的。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第十一章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第十一章
.87 5.02
a 71.87 176 8212 . Y 8212 . .87 X
有了这一回归方程后,我们就可以由预测变量的值 经回归方程计算出标准变量的预测值。如另一名大学生 的身高为170厘米,则其体重的预测值为65.78公斤。
资料审核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逻辑审核与 计算审核。 逻辑审核,即核查资料的内容是否合乎逻辑 和常识,项目之间有无互相矛盾之处,与其 他有关资料进行对照是否有明显出入等等。 计算审核,是针对数字资料进行的审查。要 检查计算有无错误。度量单位有没有错,前 后数字之间有无相互矛盾之处等等。
二、资料的转换
2 定序层次:中位值(中位数)(单选)
其意义为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一群数据中央位置的数值。 (1)原始资料,求中位值 例如:有9个人,他们的月工资分别如下: 47,42,50,51,92,112,71,83,108 首先作排列处理,从小到大排列 42,47,50,51,71,83,92,108,112 其次求中央位置 Md的位置=(N+1)÷2=(9+1)÷2=5 最后求中位置Md=71
二、单变量推论统计
区间估计 以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为理论依据,按一 定概率要求,由样本统计量的值来估计总体 参数的值所在的范围,叫做总体参数的区间 估计。 区间估计的实质就是在一定的可信度(置信 度)下,用样本统计值的某个范围来估价总 体的参数值 。范围的大小反映的是这种估计 的精确性问题,而可信度高低反映的是这种 估计的可靠性或和握性问题。
a b
两个变量(预测变量X与标准变量Y)间的回 归分析,是只有一个自变量的线性回归,也叫 一元线性回归。其回归方程为:
Y a bX
其中a,b、对一对特定数据来说是常数:

数据结构--第11章 文件

数据结构--第11章 文件
• 存储在顺序存储器(如磁带)上的文件,只能 是顺序文件,这种文件只能进行“顺序存取” 和“成批处理”。 • 顺序存取是指按记录的逻辑(或物理)顺序实现 逐个存取, • 若要查询第i个记录则必须先检索前 i-1 个记 录; • 插入新的记录只能加在文件的末尾;
• 更新某个记录必须对整个文件进行"复制"。
• 每个记录面有一个读/写磁 头,所有读写头安装在一 个活动臂装置上,可以一 起作径向移动。当磁道在 读/写头下通过时,便可以 进行信息的读/写。
• 各记录盘面上直径相同 的磁道组成一个“柱面”
• 一个磁道又可分为若干 弧段,称为“扇面”。 • 磁盘信息存取的单位为 一个扇面的字符组,称 为一个“页块” • 因此需用一个三维地址 来表明磁盘信息:柱面 号、记录面号和页块号。
二、B树的操作
• (1)按关键码进行查找 假设要查找关键码等于 kval 的记录
• 首先将根结点读入内存进行查找,若找到,即找 到了该记录所对应的物理记录位置,算法结束;
• 否则沿着指针所指,读入相应子树根结点继续进 行查找,直至找到关键码等于kval的索引项或者 顺指针找到某个叶子结点
• 前者可由索引项取得主文件中的记录,后者说明 索引文件中不存在关键码等于 kval 的记录。
二、磁盘存储器
• 磁盘是一种直接存取的存 储设备,既能顺序存取, 又能随机存取。目前使用 多为活动头磁盘。
• 由若干盘片组成一个盘片 组,固定在一个主轴上, 随着主轴顺一个方向高速 旋转。
• 除最顶上和最底下的两个 外侧盘面外,其余用于存 储数据的盘面称为“记录 盘面”,简称“记录面” • 记录面上存储数据的同心 圆称为“磁道”。
• 静态索引以ISAM文件为代表,它是一种专为磁 盘存取设计的文件组织方式,由索引区,数据区 和溢出区三部分组成。 • 索引区通常是与硬件层次一致的三级索引:总索 引,柱面索引和磁道索引,溢出区用来存放后插 入的记录。

金属机械性能影响因素-第十一章.高温蠕变及持久试验的影响因素 高杨昌著

金属机械性能影响因素-第十一章.高温蠕变及持久试验的影响因素 高杨昌著

高温蠕变及持久试验的影响因素一,研究意义及目的在高温高压下工作的许多机器零件及构件,在承受长时间恒定静载荷作用的同时,还要受到腐蚀介质或表面活性介质的影响(例如压力容器、锅炉零件、化工和炼油设备的零部件、汽轮机和燃气输机等零件)。

特别是对于高温持久加载下长期工作的零构件,对机械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研究在高温下蠕变变形及持久强度试验的影响因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仅根据短时间的机械性能试验结果,不可能获得持久加载下各项性能的试验数据。

一些材料,由于组织稳定性较差,在持久加载下,特别是在高温持久加载下会出现松弛、脆化和形成裂纹等不良倾向。

人们为了详细了解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各种特性及持久、蠕变性能,制定了高温蠕变及持久试验方法。

其特点是:1.用持久静力加载试验方法测定塑性变形抗力,是指测定不同规定的塑性变形量下的蠕变极限,不同加载时间和不同试验温度下的蠕变极限;2.在持久静载荷作用下测定断裂抗力和塑性指标,把试样试验到断裂,测定金属材料在其恒定载荷下直至断裂可经历的时间和测定断裂时的最大塑性指标。

这样的试验称为持久拉断试验或叫持久强度试验,它是对蠕变试验和松弛试验的补充,正如判断强度极限σb和塑性指标δ、ψ值一样。

二,不同试验条件对蠕变试验的影响影响蠕变试验结果的因素是很多的,有内在因素的影响,如金属材料的化学成份、晶粒度大小、宏观缺陷和显微组织、材料的各种不同加工工艺 (铸造方法、冷热机械加工、热处理条件及焊接工艺)等。

而我们要讨论的主要是同试验方法有关的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对蠕变数据的影响,例如:1.温度波动的影响2.蠕变数据自身分散性的影响3.仪器故障或中途停电对蠕变试数据的影响4.引伸计的误差及偏心度对蠕变数的影响5.加载荷重偏心度对蠕变试验的影响6.测量精度不同对蠕变数据的影响7.试验时间长短不同对蠕变试验的影响8.升温及保温时间不同对蠕变数据的影响9.试样尺寸因素的影响为了具体讨论和研究上述诸问题各种影响因果,我们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分别描述如下:1.温度波动对蠕变数据的影响在较长时间的高温试验时,试验温度在一定范国内的瞬间波动是不可避免的,而波动温度的大小及持续时间的长短,除了需要精密的控温仪器外,还需要有试验人员经常检查和调试。

《数据库》第十一章 PLSQL简介

《数据库》第十一章 PLSQL简介
声明变量和常量的语法:
identifier [CONSTANT] datatype [NOT NULL] [:= | DEFAULT expr];
给变量赋值有两种方法:
➢ 使用赋值语句 := ➢ 使用 SELECT INTO 语句
9
Inspur Education
变量和常量 2-2
set serveroutput on declare
PL/SQL 简介
PL/SQL 是过程语言(Procedural Language)与结构化 查询语言(SQL)结合而成的编程语言
PL/SQL 是对 SQL 的扩展 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如大对象和集合类型,可使用条件
和循环等控制结构 可用于创建存储过程、触发器和程序包,给SQL语句的
执行添加程序逻辑 与 Oracle 服务器和 Oracle 工具紧密集成,具备可
dbms_output.put_line(outputString);
end;
从CLOB数据中读取22个字符
/
显示读到的信息
存储到 outputString 变量中
16
Inspur Education
属性类型
用于引用数据库列的数据类型,以及表示表中一行的记 录类型
属性类型有两种:
• %TYPE - 引用变量和数据库列的数据类型 • %ROWTYPE - 提供表示表中一行的记录类
department VARCHAR2(10); BEGIN
depardtmecelnatre:= '&Dep'; IF depasrttumneanmt eNcOhTarI(N8)(;'CS','BIO','Maths','PHY') THEN

初中数学第十一章讲解教案

初中数学第十一章讲解教案

初中数学第十一章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数据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的收集: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如调查、实验等。

2. 数据的整理:学习利用图表整理数据,如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等。

3. 数据的描述:学习利用数学量描述数据,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4. 数据的分析:学习利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如概率、置信区间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3. 案例分析:给出具体的数据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

4. 课堂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数据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方法。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操作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和答案的正确性。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

初中信息技术文字处理WORD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文字处理WORD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文字处理WORD教案第一章:WORD的基本操作1.1 启动和退出WORD1.2 熟悉WORD的界面1.3 自定义快速访问工具栏1.4 创建新文档和保存文档1.5 打开已有文档第二章:输入和编辑文本2.1 输入文本2.2 选取文本2.3 复制、剪切和粘贴文本2.4 删除文本2.5 查找和替换文本第三章:设置字体和段落3.1 设置字体格式3.2 设置段落格式3.3 对齐方式3.4 行间距和段间距3.5 项目符号和编号第四章:页面设置和打印4.1 页面设置4.2 页边距4.3 页眉页脚4.4 插入分页符和分节符4.5 打印文档第五章:图文混排5.1 插入图片5.2 插入形状5.3 插入图表5.4 插入数学公式5.5 图文混排技巧第六章:表格制作与编辑6.1 插入表格6.2 表格的基本操作6.3 调整表格列宽和行高6.4 合并和拆分单元格6.5 表格样式设置第七章:文档审阅与共享7.1 拼写和语法检查7.2 添加批注7.3 跟踪修改记录7.4 保护文档7.5 共享文档第八章:样式与模板的应用8.1 应用样式8.2 自定义样式8.3 使用模板8.4 创建个人模板8.5 管理模板第九章:超与目录制作9.1 插入超9.2 删除和编辑超9.3 创建目录9.4 更新目录9.5 创建图表目录第十章:综合应用实例10.1 制作个人简历10.2 制作邀请函10.3 制作海报10.4 制作问卷调查表10.5 制作简易小册子第十一章:邮件合并与数据处理11.1 了解邮件合并的概念11.2 创建合并主文档11.3 添加合并数据源11.4 合并文档11.5 邮件合并的应用实例第十二章:网络功能与云端协作12.1 利用WORD的网络功能12.2 添加和删除网络12.3 云端协作的使用12.4 实时共享文档12.5 协同编辑技巧第十三章:编程与自动化13.1 VBA基础13.2 编写简单的VBA宏13.3 宏的运行与管理13.4 自动化办公流程13.5 编程实例与实践第十四章:WORD高级技巧14.1 运用书签14.2 使用域14.3 创建文档属性14.4 运用宏录制功能14.5 高级排版技巧第十五章:复习与拓展15.1 复习WORD基本操作15.2 复习进阶功能与应用15.3 完成综合性练习题15.4 探索WORD的新功能15.5 推荐WORD的相关资源与扩展学习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WORD的基本操作重点:熟悉WORD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第十一章-信息与沟通ppt课件(全)

第十一章-信息与沟通ppt课件(全)

二、组织沟通的改善
掌握沟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不 断摸索和学习,提高沟通能力和水平,改善组 织沟通的效果,是组织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1. 完善组织的沟通机制 (1)组织沟通状况的检查 (2)不断完善组织的沟通体系 (3)组织沟通体制的持续改进
组织沟通的改善
2. 不断提高管理者的人际沟通能力 (1)明确沟通的目的 (2)注意沟通时机的选择 (3)善于倾听 (4)不断提高“说”的艺术 (5)善于运用非语言提示
在现代社会,沟通不仅与个人的生活、成 长、发展和成功有着密切关系,而且也是组织 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任何的组织的管理者都 要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凝聚员工,激励员工 ,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组织的沟通网络
组织的信息沟通网络是指由各种沟通渠道 组成的总体结构形式。
沟通网络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 种形式,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五种典型形态 ,即链式、轮式、Y式、环式和全通道式沟通 网络 。
三、人际沟通
1. 人际沟通的特点 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传递 和分享。与组织沟通相比,人际沟通具有以下特 点: (1)以口头语音和体态语音为主要沟通方式。 (2)沟通内容的多样性和随机性。 (3)沟通效果受沟通者主观因素的制约。
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沟通
2. 人际沟通的方式 (1)口头沟通方式 (2)书面沟通方式 (3)非语言沟通方式 (4)电子媒介
四、组织沟通
组织内的沟通方式多种多样,按照沟通渠 道或者途径的不同,可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 沟通。
1. 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指通过组织的正式结构或层次 所进行的沟通。 在正式沟通中,根据信息的流向,又可分 为自上而下的沟通、自下而上的沟通、横向沟 通和斜向沟通等。

人教版物理选修(高考专用版)第十一章 机械振动 实验: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选修(高考专用版)第十一章 机械振动 实验: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含答案

一、游标卡尺
1.构造:
图1
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
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
一、实验器材与注意事项

图2
例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三次联
图3
图4
摆球直径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测量方法和游标刻度如图
.(请注意单位,本空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图5
~14.06 0.483 0~0.484 5
浙江10月选
图6
因小球通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较大,有利于计时.故选乙.

图7
AD
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2 cm,游标尺上第10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
×0.05 mm=0.50 mm,所以最终读数为:

图8
.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
.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1.(实验器材与注意事项)(20xx·宁波“十校联考”期末)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图9 图10
图11
测单摆周期时,为减小测量误差,应________.
图12
某同学在实验时忘了测量小球直径,但是改变摆线长度做了多次测量,得到的实验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该同学能否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图14
23.68(23.60~23.74) (3)117.4 s
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择1 m左右的摆线,为减小空气阻力影响,摆球应选质量大的金属球,因此需要的实验器材是A、
题图所示仪器为游标卡尺,读数为:23 mm+0.02×。

《第十一章 3 实验_导体电阻率的测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十一章 3 实验_导体电阻率的测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实验_导体电阻率的测量》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电阻率的观点及其测量方法。

2. 学会应用物理实验室的器械进行电阻率测量的操作。

3.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加强科学实验的实践训练。

4. 通过对电阻率测量的学习,增强学生物理实验技能和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电阻率测量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2. 教学难点: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所需的物理实验器械,包括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被测金属导线等。

2. 提前安置学生预习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制作PPT,详细介绍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及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4. 安排实验室应用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课题(1)回顾电阻的定义和电阻率的观点。

(2)展示一些常见的导体材料,让学生猜测它们的电阻率大小。

(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测量导体的电阻率。

2. 实验原理介绍(1)向学生介绍欧姆定律和电阻的测量方法。

(2)讲解实验原理,包括电阻率的定义、影响电阻率的因素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3)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3. 实验操作指导(1)将实验器械展示给学生,并介绍每件器械的作用和应用方法。

(2)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包括如何准备样品、如何测量导体的长度和直径、如何应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等。

(3)强调实验中的安全事项和数据处理方法。

4. 学生实验(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实验器械和样品。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不正确的操作。

(3)要求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按照要求进行数据处理。

5. 数据分析与结论(1)汇总各小组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

(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误差来源,讨论如何减小误差。

(3)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讨论影响电阻率的各种因素。

6. 教室小结与延伸(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方法。

第十一章 3 实验2 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

第十一章 3 实验2 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

实验2 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学习目标] 1.掌握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2.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思路及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一、实验思路设计实验电路,如图1,取一段金属电阻丝连接到电路中,测出电阻丝的电阻R 、长度l 和直径d (S =πd 24),由R =ρl S 得:ρ=RS l (用R 、S 、l 表示)=πd 2R4l (用R 、d 、l 表示),从而计算出该电阻丝所用材料的电阻率.图1二、物理量的测量 1.电阻的测量根据伏安法测电阻的思想:用电压表测电阻丝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电阻丝中的电流,读出多组电压、电流值,通过U -I 图像求R . 2.电阻丝有效长度的测量用刻度尺测量电阻丝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l .反复测量多次,得到有效长度的平均值. 3.电阻丝直径的测量电阻丝比较细,所以我们采用累积的方法测量,或选取螺旋测微器或游标卡尺来测量电阻丝的直径d .在不同位置测量三次,根据S =14πd 2计算出电阻丝的横截面积S .三、数据分析 1.数据处理(1)公式法求电阻:测量多组电流、电压值,求出对应的电阻后取平均值,不能对电流、电压取平均值.(2)图像法求电阻:作出U -I 图像,由图像的斜率求出电阻值,在设定标度时要尽量使各点间的距离拉大一些,连线时要让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偏离较远的点可以不予考虑.(3)计算导体的电阻率:将三个测量值代入公式ρ=RS l =πd 2R4l 即可求电阻丝的电阻率.2.误差分析(1)电阻丝通电时温度升高,使所测电阻率比常温下电阻率略大. (2)电阻丝长度及电阻丝直径测量不准确.一、实验原理和操作(2021·宿迁沭阳修远中学高一下月考)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电阻率,需要测量圆柱体的尺寸和电阻.(1)分别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2甲和乙所示,则圆柱体的长度为________ cm ,直径为________ mm.图2(2)按图丙连接电路后,实验操作如下:①将滑动变阻器R 1的阻值置于最大处,将S 2拨向接点1,闭合S 1,调节R 1,使电流表示数为一个恰当的值I 0;②将电阻箱R 2的阻值调至最大处,S 2拨向接点2,保持R 1不变,调节R 2,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0,此时R 2阻值为12.8 Ω;(3)由(2)中的测量,可得圆柱体的电阻为________ Ω;(4)利用以上各步骤中所测得的数据,得该圆柱体的电阻率为________ Ω·m. 答案 (1)5.02 5.315 (3)12.8 (4)5.65×10-3解析 (1)根据游标卡尺读数规则可读出读数为l =50 mm +2×0.1 mm =50.2 mm =5.02 cm 根据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可知螺旋测微器的读数d =5 mm +31.5×0.01 mm =5.315 mm (3)由等效替代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可知R x =R 2=12.8 Ω (4)由R x =ρl S =ρlπ⎝⎛⎭⎫d 22可得ρ=πd2R x4l代入数据解得ρ≈5.65×10-3Ω·m.二、实验数据处理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 cm.(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3所示,其读数应为_____ mm (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图3(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 x.实验所用器材为电池组(3 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R(0~20 Ω,额定电流2 A)、开关、导线若干.图4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按照图4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次数1234567U/V0.100.300.70 1.00 1.50 1.70 2.30I/A0.0200.0600.1600.2200.3400.4600.520(3)图5是测量R 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2)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中实物间的连线.图5(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如图6所示,图中已标出了与测量数据对应的4个坐标点.请在图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描绘出U-I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R x =________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6(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金属丝电阻率约为________. A .1×10-2 Ω·m B .1×10-3 Ω·m C .1×10-6 Ω·mD .1×10-8 Ω·m答案 (1)0.398(0.397~0.399均正确) (3)见解析图 (4)见解析图 4.4(4.3~4.7均可) (5)C解析 (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0 mm +39.8×0.01 mm =0.398 mm. (3)实物图如图甲所示(4)图线应过原点,选尽可能多的点连成一条直线,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偏离较远的点应舍去,如图乙所示.图线的斜率表示金属丝的电阻,因此金属丝的电阻值R x ≈4.4 Ω. (5)根据R x =ρlS得金属丝的电阻率ρ=R x S l =πR x d 24l =3.14×4.4×(0.398×10-3)24×0.5Ω·m≈1.09×10-6 Ω·m ,故选项C 正确.针对训练 (2021·如皋市高一质量调研)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图7(1)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直径时,测得结果如图7甲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 mm.(2)用量程为3 V 的电压表和量程为0.6 A 的电流表测金属丝的电压和电流时读数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 V ,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 A.(3)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 =0.810 m .利用以上测量数据,可得这种材料的电阻率为________ Ω·m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1)2.935 (2)2.60 0.52 (3)4.2×10-5 Ω·m解析 (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d =2.5 mm +43.5×0.01 mm =2.935 mm ;(2)因电压表的每小格为0.1 V ,所以应估读到0.01 V ,所以电压表的读数为:U =2.60 V ; 同理,电流表的每小格为0.02 A ,应估读到0.01 A ,所以电流表的读数为:I =0.52 A. (3)金属丝电阻R =U I ,根据R =ρL S 得ρ=RSL =R ·(d2)2πL代入数据得ρ≈4.2×10-5 Ω·m.某同学测量一段长度已知的电阻丝的电阻率.实验操作如下:(1)螺旋测微器如图8所示.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时,先将电阻丝轻轻地夹在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使电阻丝与测微螺杆、测砧刚好接触,再旋动________(选填“A ”“B ”或“C ”),直到听到“喀喀”的声音,以保证压力适当,同时防止螺旋测微器的损坏.图8(2)选择电阻丝的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电阻丝的直径.(3)图9甲中R x为待测电阻丝.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滑动变阻器接入图乙实物电路中的正确位置.图9(4)为测量R x,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5组电压U1和电流I1的值,作出的U1-I1关系图像如图10所示.接着,将电压表改接在a、b两端,测得5组电压U2和电流I2的值,数据见下表:U2/V0.50 1.02 1.54 2.05 2.55I2/mA20.040.060.080.0100.0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方格纸上作出U2-I2图像.图10(5)由此,可求得电阻丝的阻值R x=________Ω.根据电阻定律可得到电阻丝的电阻率.答案(1)C(2)不同(3)如图所示(4)如图所示(5)23.5(23.0~24.0均可)解析(1)A起固定作用,便于读数;B为粗调,调节B使电阻丝与测微螺杆、测砧刚好接触;然后调节C,C起微调作用.(2)电阻丝电阻R=ρlS,测量一段电阻丝的电阻,S为这段电阻丝的横截面积,而不是某位置处的横截面积,故应在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电阻丝的直径以减小误差.(4)把U2和I2的数据在方格纸中描点,用过原点的直线把它们连在一起,让尽可能多的点在直线上.(5)结合题图中图线的斜率可知R0+R x+R A=49.0 Ω,R0+R A=25.5 Ω,解得R x=23.5 Ω.。

公司重要数据管理制度

公司重要数据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重要数据的安全、准确、完整和可靠,规范公司内部数据管理行为,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涉及重要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传输、使用、销毁等环节。

第三条公司重视数据管理,将其作为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确保公司数据安全。

第二章数据分类与分级第四条根据数据的敏感程度和重要性,将公司重要数据分为以下几类:1. 公开数据:无需保密的数据,可公开发布和共享。

2. 内部数据:仅供公司内部员工使用的数据,如员工名单、工资表等。

3. 机密数据:涉及公司商业秘密、客户隐私、国家秘密等非常敏感的数据。

4. 最高机密数据:涉及公司核心商业秘密、国家安全等极敏感的数据。

第五条对公司重要数据进行分级管理,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 一级数据:涉及公司核心商业秘密、国家安全等极敏感的数据。

2. 二级数据:涉及公司重要商业秘密、客户隐私等敏感数据。

3. 三级数据:涉及公司一般商业秘密、内部管理数据等数据。

第三章数据管理职责第六条公司设立数据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数据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工作。

第七条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数据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数据的安全、准确、完整和可靠。

第八条数据管理部门的职责:1. 制定和实施公司数据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管理的规范性。

2. 监督、检查各部门数据管理工作,确保数据安全。

3. 组织开展数据安全培训,提高员工数据安全意识。

4. 协调解决数据管理中的问题。

第四章数据管理措施第九条数据采集:在采集数据时,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并取得相关人员的同意。

第十条数据存储:所有数据必须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并采取加密措施。

第十一条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必须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第十二条数据传输:数据传输过程中,必须采取加密和安全传输协议,确保数据安全。

第十三条数据销毁:在数据不再需要使用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销毁数据。

《第十一章 3 实验_导体电阻率的测量》学历案-高中物理人教版19必修第三册

《第十一章 3 实验_导体电阻率的测量》学历案-高中物理人教版19必修第三册

《实验_导体电阻率的测量》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程学习主题为《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主要探讨导体的电阻特性及如何通过实验进行电阻率的测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阻、电阻率的基本概念,了解实验测量电阻率的方法,并学会运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际测量。

二、学习目标1. 理解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 掌握欧姆定律及其在电阻测量中的应用。

3. 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包括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

4. 学会设计并实施导体电阻率的测量实验,并能够正确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评价任务1. 理论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电阻和电阻率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操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器材使用和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评价其实验设计、数据记录、数据分析及结论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以前学习的电流、电压等概念,引入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2. 理论学习:讲解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欧姆定律及其在电阻测量中的应用。

重点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5. 数据处理: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实验结论。

6. 总结反馈:学生交流实验心得,教师进行总结反馈,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技巧。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电阻和电阻率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2. 作业布置:布置实验报告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步骤、数据及分析结果,并提交实验报告。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应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和分析等方面,总结经验教训。

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客户关系管理合同

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客户关系管理合同

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客户关系管理合同合同编号:__________甲方(以下简称“许可方”):公司名称: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乙方(以下简称“被许可方”):公司名称: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第一章定义与术语1.1 本合同中的下列术语具有以下含义:1.1.1 “智能客户关系管理”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客户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管理,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企业运营效率的服务系统。

1.1.2 “许可方”指拥有智能客户关系管理技术及相应知识产权的公司。

1.1.3 “被许可方”指接受许可方授权,使用智能客户关系管理技术的公司。

1.1.4 “合同产品”指本合同项下许可方授权被许可方使用的智能客户关系管理软件。

第二章许可范围与期限2.1 许可范围2.1.1 许可方同意授权被许可方在中国大陆地区范围内使用合同产品。

2.1.2 被许可方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合同产品,不得超出许可范围。

2.2 许可期限2.2.1 本合同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计算。

第三章技术支持与服务3.1 技术支持3.1.1 许可方应向被许可方提供合同产品的技术支持,包括但不限于软件升级、故障排查等。

3.1.2 被许可方在使用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应及时与许可方联系,许可方应在接到问题反馈后____小时内予以回复。

3.2 服务3.2.1 许可方应向被许可方提供合同产品的售后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客户培训、使用指导等。

3.2.2 被许可方有权要求许可方提供与合同产品相关的其他服务,双方应另行签订协议予以约定。

第四章费用与支付4.1 费用4.1.1 被许可方应向许可方支付合同产品的许可费用,具体金额双方另行约定。

4.1.2 被许可方在使用合同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费用,如培训费、差旅费等,由被许可方承担。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统计学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a
a
n
得的置信水平为的置信区间:
[x a

n
,x a

n
]
11.2 参数的区间估计
例:=0.954,a=2 2) 2未知的情况
x n
[x
2 2 ,x ] n n
服从N(0,1)
x t n
( n 1) s 2

2
服从2(n-1)
x s n
两个量是相互独立的,由这两个量可构造出变量t
则称t是的无偏估计式 注: • 无偏性保证了估计式的值不会系统地偏离参数的真值; • 一致性和无偏性是不相关的,具有一致性并不等于具有 无偏性
• 一致性和无偏性是对参数估计式的基本要求,因为参数 估计的目的就是求的真值。
11.1 参数估计的基本概念
3、最小方差和有效性 估计值 是随机变量,服从一定的分布,好的估计式给出的估 计值的方差应尽可能地小。
如果是k维的
ln L( x | ) ln L( x | ) I x ( )ij E i i
根据此定义,若t为的充分估计式,则 It()=Ix()
11.1 参数估计的基本概念
t 是参数的充分估计式的充分必要条件:似然函数L(x| )可分 解为如下的形式:
2、统计量(Statistic): 如果t=t(x1,x2,…,xn)是样本变量xi的函数,且不依赖于任何的未 知参数,则称t为统计量 例:样本的平均值和方差:
x
1 n
x
i 1
n
i
s
2
1 n 1
(x x)
i 1 i
n
2
3、估计式(Estimator): 如果统计量t给出了未知参数的估计值,则称t为的估计式, 即

聚类分析结果解读_SPSS数据处理与分析_[共7页]

聚类分析结果解读_SPSS数据处理与分析_[共7页]

第十一章数据的聚类分析化处理。

五、聚类分析的应用聚类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细分市场。

可以根据顾客购买产品时追求的利益对顾客进行细分,使每个类别的顾客都是由追求利益相似的人组成,从而了解各个细分市场的特点,实施目标市场营销。

(2)研究顾客行为。

通过聚类分析确定同质的顾客群体,分别研究不同顾客群体的购买行为差异,并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

(3)研究市场竞争。

通过对产品和品牌的聚类,可以识别市场中相互竞争的产品和品牌。

往往同类型品牌之间比不同类型品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通过自身产品与竞争产品的分析比较,以便有效地捕捉市场机会。

(4)选择试销市场。

通过将城市分为同质的组,选择可比的城市对不同营销策略进行市场测试的反应。

(5)压缩数据。

聚类分析是一种通用的数据压缩技术,可用来生成比单个观测值更容易识别的数据类别。

例如,为了描述顾客对产品使用方面的差异,可以先用聚类分析将顾客进行分组,然后用判别分析研究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

调研实例11-1产品的类同感[4]449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对不同品类中的品牌是如何认知的?出人意料的是,产品认知的类同率相当高。

产品类同指的是消费者觉得同一品类中的不同品牌彼此相似。

BBDO的最新研究显示,在28个国家调查的消费者中有2/3的人认为13个产品类别中的品牌是美国的。

调查的产品类别涵盖从航空公司到信用卡,再到咖啡。

所有国家全部品类总感知类同率为63%;日本最高,达99%;哥伦比亚最低,仅28%。

从品类来看,信用卡的感知类同率最高,为76%;香烟最低,为52%。

BBDO根据感知类同率对国家进行了聚类,得到了类同感水平和模式相似的群组。

最高的类同感数字来自法国和亚洲(83%),后者包括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和韩国。

法国属于这一组并不奇怪,因为法国的多数产品采用感觉导向的视觉性广告。

另一群是受美国影响的市场(65%),包括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意大利、荷兰、南非、西班牙、英国和德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形,包括各种差异检验、总体参数估计方法、
各种非参数估计方法。
第一节 统计简介与描述统计
三、心理统计的基础概念 1、总体、样本与个体 总体:指所要研究的某一类对象的全体。 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称为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总体
的一个样本。
第一节 统计简介与描述统计
2、参数与统计量 参数:总体的某些特性称为参数,它是描述 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统计量:样本的特征值称为统计量。它是从 一个样本计算出的统计量数,可以描述一组数
第一节 统计简介与描述统计
标准差计算公式:
s =
Σ(Xi - M) 2 N
=
Σx2 N
例1 计算6、5、7、4、6、8这组数据标准差。
(1) 计算平均数
M = (6+5+7+4+6+8)/6=6
第一节 统计简介与描述统计
(2)计算离均差的平方和 Σx2 =(6-6)2+(5-6)2+(7-6)2 +(4-6)2+(8-6)2 =10 (3)计算标准差 s= Σx2 = 10 = 1.29
第三节 差异检验
n1s12 + n1s12 n1+ n2- 2
1 1 = 3.19
sp2 =
=
60x182 +52x152 60+52-2
=283
SEM = Sp2( + ) n1 n2
t = (M1 –M2 )/SEM = 2.19
查表当df=60+52-2=110,临界值为1.98, 因此,两个组平均数有显著差异。
第三节 差异检验
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1、平均数差异检验简介 平均数差异检验就是对两个样本平均数之间 差异的检验。需要考虑两个总体是不是正态分 布,总体方差是否已知,还要考虑样本之间是
独立还是相关;并且当总体方差未知时,使用t
检验之前还要考虑总体方差是否齐性。
第三节 差异检验
平均数差异检验包括以下6种情形:
(1)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已知,并且是
独立样本 (2)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已知,并且是 相关样本 (3)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并且是 独立样本,方差齐性 (4)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并且是 独立样本,方差不齐性
第三节 差异检验
(5)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并且是 相关样本,方差齐性 (6)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并且是 相关样本,方差不齐性
据的情况。
第一节 统计简介与描述统计
四、集中量数 集中量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包 括算术平均数、中数、众数、几何平均数等。 1、算术平均数 (1)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M = ΣXi N
第一节 统计简介与描述统计
(2)算术平均数的意义
算术平均数是运用最普遍的集中量数,是真
值的最佳估计值。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加时,算 术平均数渐趋近于真值。 (3)算术平均值的优缺点 算术平均数的优点是计算简单、简明易解、 反应灵敏、较少受抽样变动的影响,缺点是容 易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第四节 探索性因素分析
一、因素分析的概念与类型 1、因素分析的概念 因素分析可以揭示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 目的是从众多观测变量中概括和综合出少数几 个因子,以较少的因子变量最大程度解释和概
括原来的观测信息,从而建立起简单的概念系
统,揭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
第四节 探索性因素分析
2、因素分析的类型 (1)探索性因素分析 探索性因素分析通过对共变关系分解,找出 最低限度的公共因子,然后进一步探讨这些公 共因子与个别变量的关系,找出观测变量与其
第一节 统计简介与描述统计
二、心理统计的概念与内容 1、心理统计的定义 心理统计就是对心理学研究数据按照统计学 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 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进而找出心理学
规律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统计简介与描述统计
2、心理统计的内容 (1)描述统计:如何整理数据,描述一组数 据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质。如数据如何分 组和描述,如何计算一组数据特征值等。 (2)推论统计: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推论总体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模型与条件
1、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本思想
设有k个观测变量X1 ,X2 …Xk 其中Xi是标准 分数,则因素模型为: Xi= ai1f1+ai2f2 +…+aimfm + ui i=1,2,…k 其中 f1,f2,…fm 叫公因子;ui 叫特殊因子 aij 叫因子负荷
第四节 探索性因素分析
第四、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第二节 相关与回归
(2)积差相关的计算公式
r =
Σxy Nsxsy Σxy Σx2 · Σy2
r =
第二节 相关与回归
例2:计算两列数据的积差相关系数 X:7、3、5、4、6 Y:2、4、1、5、3 首先,计算两列数据的平均数 Mx = 5 My = 3
相关系数计算表:
第三节 差异检验
2、t检验举例(独立样本、方差齐性)
例3 一项实验中,被试随机分为两组,实验
组60人,平均结果为M1=80,标准差为s1=18; 控制组52人,平均结果为M2=73,标准差为s2=15。 试问实验组和控制组平均结果有无差异? 假设H0: μ1 =μ2 经检验两样本方差是齐性的。两总体方差未 知,故用两个样本的联合方差作为总体方差的 无偏估计。
N
6
第一节 统计简介与描述统计
2、标准分数 标准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原始分 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计算公 式为: Z = X - M
s
第二节 相关与回归
一、相关分析
1、相关与相关系数
(1)相关的概念 相关关系就是两类现象在发展变化的方向和 大小方面具有存在一定联系。如某同学语文和 数学成绩之间的关系。相关的类别: 正相关:如身高与体重的相关 负相关:如练习次数与错误率的相关 零相关:如相貌与语文成绩的相关
二、回归分析
1、一元回归
(1)回归分析的概念 回归分析是探讨变量间数量关系的常用统计 方法,它是通过建立变量间的数学模型对变量 进行预测和控制。 (2)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关系 从广义看,相关分析包括回归分析,但二者 有区别:回归以数学形式表示变量间关系,而 相关分析检验这些关系的密切程度。
第二节 相关与回归
第二节 相关与回归
(2)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是用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 的指标。相关系数用r或ρ表示,并且r在-1.00 到1.00之间。
第二节 相关与回归
2、积差相关 (1)积差相关的概念与适应范围 积差相关是皮尔逊提出的计算相关的方法, 又叫皮尔逊积差相关。计算积差相关应该满足 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要有成对的数据 第二、两个变量总体都是正态分布 第三、两个变量都是连续变量
第三节 差异检验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在统计学中,通过样本统计量的差异判断总
体参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这种推论过程称为 假设检验。在假设检验过程中,为了检验虚无 假设,首先假定虚无假设为真。在虚无假设为 真的前提下,如果出现了小概率事件,则表明 虚无假设为真的假定是不正确的;如果没有出 现小概率事件,则表明虚无假设为真的假定是 正确的,因此接受虚无假设。
第十一章 数据处理
本章主要内容: 1、统计简介与描述统计 2、相关与回归 3、差异检验 4、探索性因素分析
5、E-prime实验数据处理
6、SPSS上机实践
第一节 统计简介与描述统计
一、心理学研究数据的特点 1、研究结果多以数据形式呈现 2、研究数据具有随机性和变异性 3、研究数据具有规律性 4、往往通过部分数据推论总体特征
(3)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回归模型就是表达变量间规律的数学模型。 分为线性回归模型与非线性回归模型;根据变 量数目又可分为一元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数学形式是:
Ŷ=a+bX
第二节 相关与回归
(4)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步骤 a 画散点图,观察是否有线性关系 b 假设最佳模型为 Ŷ= a+bX c 选用某种方法利用实际观察数据计算a和b d 将a和b带入回归方程,得到回归方程
第二节 相关与回归
X Y 7 2 3 4 5 1 4 5 6 3 Σ
x 2 -2 0 -1 1
y -1 1 -2 2 0
x2 4 4 0 1 1 10
y2 1 1 4 4 0 10
xy -2 -2 0 -2 0 -6
第二节 相关与回归
r =
Σxy
Σx2 · Σy2
=
-6
= -0.6
10
第二节 相关与回归
第一节 统计简介与描述统计
2、中数与众数 (1)中数:又叫中位数,是按照顺序排列在 一起的数据中位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这组数 据中一半数据比它大,一半数据比它小。 (2)众数:是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
个数的数值。众数代表性不理想。
第一节 统计简介与描述统计
五、差异量数 差异量数是对一组数据的变异性即离中趋势 进行描述和度量的统计量。常用的差异量数有 方差和标准差。 方差计算公式: s2 = Σ(Xi - M)2 N
第二节 相关与回归
(5)回归模型和回归系数的检验 用方差分析对回归方程进行进行显著性检验, 看是否真实反映了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利用t检 验对回归系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 (6)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
a 假设X和Y具有线性关系
、多元回归
(1)多元回归模型
Ŷ=a+b1X1 +b2X2 +b3X3 … (2)多元回归方程建立方法 建立方法有强迫进入法、逐步回归法等。 (3)多元回归模型重要参数 R2 称作决定系数,反映进入方程的自变量多 大程度上解释了因变量的变化。 B:回归系数;β:标准回归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