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题专练2
初三实验练习题
初三实验练习题
(请注意,以下文字为AI自动生成的示例,仅供参考)
初三实验练习题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综合运用初三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实验要求学生准确执行实验步骤,正确分析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总结和归纳。
二、实验器材和药品
1. 实验器材:试管、移液管、显微镜等。
2. 实验药品:盐溶液、蓝色染料等。
三、实验步骤
1. 将实验器材洗净,并擦干。
2. 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的盐溶液。
3.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蓝色染料。
4. 分别观察两支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和状态变化。
5. 使用显微镜观察盐溶液中的晶体结构。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 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盐溶液的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得混浊,而加入蓝色染料的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得更加鲜艳。
2.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盐溶液中存在着一些晶体结构,这说明盐溶液中存在着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以及它们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在化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锻炼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初三实验练习题,我们不仅复习了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实验机会,来提升我们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专题2 实验题-2021年高考化学必考题型满分专练(山东专用)(解析版)
2021年山东高考专题二:实验题[2020年山东高考]1. 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用冷水贮存白磷B. 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C. 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D.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解析: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然,且密度比水大,常保存在冷水中,A项正确;浓硫酸有吸水性且不与SO2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SO2,B项正确;蒸发皿可直接加热,蒸发操作时,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C项正确;K燃烧有K2O2、KO2生成,K2O2、KO2和CO2反应产生O2助燃,所以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D项错误。
答案:D2. 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甲装置制备并收集CO2B. 用乙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C. 用丙装置制备无水MgCl2D. 用丁装置在铁上镀铜解析:CO2密度大于空气,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项错误;苯与溴在溴化铁作用下反应,反应较剧烈,反应放热,且溴易挥发,挥发出来的溴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溴酸,所以验证反应生成的HBr,应先将气体通过四氯化碳,将挥发的溴单质除去,B项错误;MgCl2能水解,在加热时通入干燥的HCl,能避免MgCl2的水解,C项正确;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丁装置铁为阳极,失去电子,生成二价铁离子,铜为阴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得到电子,得到铜,D项错误。
答案:C3. 实验室分离Fe3+和Al3+的流程如下:知Fe 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 4]-,该配离子在乙醚(Et 2O ,沸点34.6℃)中生成缔合物+-24Et O H FeCl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B. 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C. 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离目的D. 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解析: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上,A 项错误;分液时,密度大的液体在下层,密度小的液体在上层,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下层液体放完后,密度小的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B 项正确;Fe 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该离子在乙醚中生成缔合物,乙醚与水不互溶,故分液后水相为无色,则水相中不再含有Fe 3+,说明已经达到分离目的,C 项正确;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能使馏分全部转移到锥形瓶中,而不会残留在冷凝管中,D 项正确。
化学实验练习题
化学实验练习题一、基础实验题1. 如何制备二氧化碳?•答案:将白醋与小苏打混合,二氧化碳气体会产生。
实验方程式为:NaHCO3 + CH3COOH → NaCH3COO + H2O + CO22. 如何用化学方法检测硫酸铜中是否有水分?•答案:将硫酸铜加热至熔点,若出现绿色气体,说明硫酸铜中含有水分。
实验方程式为:CuSO4·5H2O → CuSO4 + 5H2O↑3. 如何用化学方法检测食盐中是否含有碳酸氢钠?•答案:将食盐与酚酞溶液混合,若出现红色,说明食盐中含有碳酸氢钠。
实验方程式为:NaHCO3 + H₂O + C₂H₅OH → Na⁺ + H⁺ + 2C₂H₅O⁻ + CO₂↑二、中等难度实验题1. 如何制备氯化氢气体?•答案:将氯化钠与浓硫酸混合,即可生成氯化氢气体。
实验方程式为:NaCl + H₂SO₄ → NaHSO₄ + HCl↑2. 如何用化学方法检测柠檬酸中的氧化剂?•答案:将柠檬酸与硫酸铁混合,在加入硫酸氢二钾,若出现紫色,说明柠檬酸中含有氧化剂。
实验方程式为:C6H8O7 + 2FeSO4 + 3KHSO4 → Fe2(SO4)3 + 3K2SO4 +K3Fe(C6H5O7)2 + 3H2SO43. 如何用化学方法制备氧气?•答案:将过氧化氢加入二氧化钴中加热,即可制备氧气。
实验方程式为:2CO3O4 + O2 → 8CO2 + 4O2三、高难度实验题1. 如何用化学方法检测番茄酱中的酸度?•答案:使用滴定法,加入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番茄酱颜色变化,当颜色由红变成黄色时,表明瓶装番茄酱中酸的占比已经被氢氧化钠完全中和,终点记为pH8.1。
实验方程式为:利用钠氢化物标准溶液与选择性指示剂来测定弱酸的浓度,KOH标准溶液为碱滴定液,溶液通过测定放出的热量来了解热反应进行的情况,溶液可能会产生的气体在量上需满足,气体少于0.05压,钠氢化物溶液不得超过2mol/L.2. 如何用化学方法检测水中的铜离子?•答案:使用草酸铵法,加入已知浓度的草酸铵溶液,观察水的颜色变化,当颜色从蓝色变为淡黄色时,表明水中的铜离子已被草酸铵完全还原,终点记为pH8.1。
2021年八上科学同步练习2-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2
2021年八上科学同步练习2-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2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实验探究题专训1、(2020太和.八上期中) 小明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5min时,物质的状态是________态。
(2)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盐水的凝固点为________℃.由此证明了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_(选填“正确”、“错误”)的,严寒的冬天,地面上的积雪不能及时熔化,会影响交通安全.人们采取在雪上撒盐的方法,可使雪在较低气温下熔化.原因是:在雪上撒盐可以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雪的熔点.(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2、(2018.八上期末) 如下图所示,小李同学用此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t/min 0 1 2 3 4 5 6 7 8 9t/℃-4 -3 -2 -1 0 0 0 1 3 5(1)在实验前小李同学充满兴趣地对温度计的长度进行了测量,三次结果分别是28.22cm, 28.22cm,28.24cm,那么温度计的长度应该是________cm。
(2)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上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上图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3)请你提醒小李在使用温度计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与容器壁或容器底部接触;________;(4)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所示,此时的温度是________℃(5)如果改用石蜡做相同的实验,得到的熔化曲线跟现在的曲线相似吗?__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3、(2018深圳.八上期中) 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
2021年浙江中考科学冲刺专练——物理实验题2
2021年浙江中考科学冲刺专练——物理实验题2一.实验探究题(共13小题)1.同一型号的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会一样亮吗?小明在进行电学实验时发现了有趣的现象,实验时,小明将两个型号为“12V、25W”的灯泡L1和L2接到12V电源上,组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并进行如下操作:①首先,他闭合开关S2,发现两个灯泡一起变亮,亮度相同;②接着1,发现灯泡L1因短路而熄灭,灯泡L2变得更亮;③等到L1熄灭一段时间后,他又断开S1,发现L2的亮度逐渐减弱,而L1逐渐亮起来,过了一会儿两个灯泡达到一样的亮度。
为什么步骤③中会出现这种有趣的现象呢?小明猜想可能是因为灯泡两端电压变化时,引起影响电阻大小的某个因素发生改变,小明取其中一个灯泡,重新设计电路,测得了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灯泡中的电流,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U/V0124681011I/A00.710.94 1.27 1.55 1.80 2.03 2.14(1)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电压增大时,灯丝的电阻(选填“不变”或“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
你认为,小明猜想中的“某个因素”具体是指。
(2)在操作③这个步骤中,为何开关S l刚断开时,L1较暗而L2较亮?你的解释是:。
(3)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认为小明实验时采用的应是乙、丙中哪一个电路,并简述理由。
2.大气压的存在使生活中出现很多有趣的现象:(1)观察甲乙两幅图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甲:下垂的两张纸,向中间吹气,这两张纸相互靠拢。
乙:向饮料管A吹气,饮料管B中的液体会上升并从管口溢出。
(2)小明也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用细线吊起一个空的饮料瓶,并用手带动饮料瓶绕对称轴线旋转,转动的塑料瓶带动四周的空气同向旋转。
如果这时用电扇向它吹风,它两侧的风速将不一样。
根据第(1)小题中发现的规律,你认为旋转着的饮料瓶应当向哪个方向移动?(3)乒乓球运动员在29届奥运会上获得骄人战绩,其中变化多端的旋球让对手防不胜防,在乒乓球前进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旋转方向会使球沿不同的轨迹运动。
2015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系列卷:电学实验
实验题专练卷(二)电学实验1.一个额定功率为0.1 W的电阻,其阻值不详。
用多用电表粗测其阻值,其结果如图1所示。
图1(1)多用电表测得的电阻值约为________Ω。
(2)用多用电表电阻挡测量某一电阻的阻值时,该同学先用大拇指和食指紧捏红黑表笔进行欧姆调零(如图2甲所示),然后用两表笔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如图2乙所示),这两步操作是否合理?________(填“甲合理”或“乙合理”或“都不合理”)图22.图3甲为某一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U关系曲线图。
为了得到图甲所示I-U关系的完整曲线,在图乙、图丙两个电路中应选用的是图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源电动势为9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100 Ω)图33.某科技小组要测量一未知电阻R x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A.待测电阻R xB.电池组(电动势3 V,内阻约5 Ω)C.电压表(量程3 V,内阻约3 000 Ω)D.电流表(量程5 mA,内阻约10 Ω)E.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0 Ω,额定电流1.0 A)F.开关、导线若干该小组使用完全相同的器材用不同的测量电路(电流表内接或外接)进行测量,并将其测量数据分别绘成U-I图像,如图4甲和乙所示。
图4(1)由图像判定图________测量结果较为准确,其测量值R x=________ 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R x的测量值__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请把测量结果较为准确的测量电路图画在方框内。
4.某磁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如图5(a)所示,测试时,磁敏电阻的轴向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
图5(1)试结合图(a)简要回答,磁感应强度B在0~0.2 T和0.4~1.0 T范围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场变化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2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探究题1.甲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及药品。
(1)为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燃烧匙中的红磷足量C.点燃红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D.红磷熄灭,广口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2)小明同学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红磷、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水来做此实验。
小明操作正确,但是测得的数据小于用红磷测得的数据,其原因是木炭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外还可能生成________。
(3)市售“暖宝宝”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是:铁粉、炭粉、水和食盐等,反应原理可简化为铁生锈。
小明用配置的发热剂按图乙装置实验。
他不是将足量的发热剂堆在瓶底,而是将其涂抹在广口瓶内壁的四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某课外小组利用H2还原黄色的WO3粉末测定W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
A中的试剂是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1)接好装置后应首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热反应管E”和“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_____。
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实验中测得了下列数据:由以上数据可以列出计算W 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两个不同计算式(除W 外,其他涉及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已知)计算式1:(W)相对原子质量= _______________;计算式2:(W)相对原子质量= 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置于一定的光照条件且温度为20℃的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 ,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 。
专练02 常用实验方法-备战2021年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提分专练(学生版)
专练02 常用的实验方法1.如图所示,利用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性质,可以比较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A.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必须相等B.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C.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D.烧杯的大小必须相等2.学习和研究化学,有许多重要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错误的是()选项方法示例A实验法用新配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葡萄糖B归纳法水、二氧化碳是分子构成的,归纳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分类法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D对比法用等体积的水和空气进行压缩,得出气体与液体微粒间的空隙不同3.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试验方法是() A.模仿B.对比C.推理D.假设4.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
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5.几位同学在探究二氧化锰、氧化铜、氧化铁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时,他们在控制变量的问题上,几位同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一定相同B.催化剂的质量一定相同C.反应容器的体积一定相同D.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温度一定相同6.对比法是重要的研究方法。
下列教科书里展示的探究活动未采用对比法的是() A.认识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B.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C.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D.MnO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7.“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析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对比①②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对比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C.对比①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D.对比①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必需水和氧气同时参加8.对比法指的是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探讨该条件对实验的影响.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A.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B.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C.区分硬水和软水D.配制氯化钠溶液9.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
初三化学实验仪器的练习题
初三化学实验仪器的练习题实验题一:酸碱中和实验实验目的:通过酸碱中和实验,掌握常见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了解酸碱反应的特点。
实验材料:盛有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滴定管、酚酞指示剂。
实验步骤:1. 取一根滴定管,用洗净的蒸馏水冲洗干净。
2. 用试管夹将试管固定在实验台上。
3. 使用滴定管将盐酸缓慢地滴入试管中,每滴一滴后轻轻搅拌。
4. 重复步骤3,直到溶液变色。
5. 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继续滴加盐酸,直到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并保持变色后的颜色不再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初始化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为酸性和碱性。
随着盐酸的滴加,溶液中的酸性逐渐增强。
当盐酸滴加到一定量时,酚酞指示剂的颜色发生变化,由无色变为淡红色,表示溶液的酸性滴加量已经足够。
在滴加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并记录滴加的次数。
通过化学计算,可以得出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题二: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过程,了解金属的活动性差异。
实验材料:锌片、铜片、铁片、硫酸溶液、稀盐酸溶液、矿泉水、试管。
实验步骤:1. 取三根试管,并用洗净的蒸馏水冲洗干净。
2. 将一片锌片放入第一个试管中,并加入少量硫酸溶液。
3. 观察试管中的反应现象,记录下来。
4. 将一片铜片放入第二个试管中,并加入少量硫酸溶液。
5. 观察试管中的反应现象,记录下来。
6. 将一片铁片放入第三个试管中,并加入少量稀盐酸溶液。
7. 观察试管中的反应现象,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锌片与硫酸反应时,产生氢气,溶液变为无色,有气泡产生。
2. 铜片与硫酸反应时,没有明显反应出现,溶液无变化。
3. 铁片与稀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溶液变为淡黄色,有气泡产生。
金属与酸反应会产生氢气,并有较明显的反应现象,而稳定金属则不会与酸产生反应。
实验题三:测定金属溶解速率实验目的:通过测定不同金属在相同条件下溶解的速率,了解金属的反应性差异。
初三化学实验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实验练习题及答案【实验题一】酸碱中和反应题目:利用中和反应制备盐的实验操作步骤是什么?解释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酸、碱、酸碱指示剂、玻璃棒、蒸馏水、酒精灯等;2. 采用滴定法进行中和反应实验:a. 取一定量的酸溶液倒入滴定瓶中;b. 加入几滴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c. 使用碱溶液进行滴定,每滴加入时充分搅拌;d. 当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时,记录滴定液用量;3. 重复实验步骤2,以求结果的准确性。
酸碱中和反应原理: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其中,酸溶液中产生的H+离子与碱溶液中产生的OH-离子相遇形成水,同时生成一种化合物,即盐。
当酸溶液中的H+离子的数量与碱溶液中OH-离子的数量相等时,溶液中的酸碱浓度即中和,此时pH值为7,溶液为中性。
【实验题二】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题目: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举例说明。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1. 除垢剂:酸碱中和反应可以用于除去水垢。
例如,在清洗厕所时,可以使用醋酸(酸性)和小苏打(碱性)进行中和反应,将水中的钙、镁离子与酸反应生成水溶性的盐,起到除垢的作用。
2. 药物中和:在药物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酸碱中和反应。
例如,在胃药中,含有碱性的成分来中和胃酸,以减轻胃部不适。
3. 净化水质:酸碱中和反应可用于净化水质。
例如,在自来水处理中,常用液氯(酸性)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碱性)进行中和反应,使其沉淀成无害物质,从而提升水质。
【实验题三】氧化还原反应题目: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解释氧化与还原的含义,并给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示例。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即电子的失去和获得。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一种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称为氧化剂;同时,另一种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称为还原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构成了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与还原的含义:氧化指的是物质失去电子或氢原子,或者获得氧元素的过程。
专练02 选择题(二)除杂 (解析版)-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练(广东广州专用)
专练02 选择题压轴题二、除杂题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先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则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再干燥气体可以除去水,故可以除去CO 中少量CO2,正确;B、加入适量的稀HCl,则盐酸能与氧化钙反应,不符合除杂的原则,错误;C、分别向溶液通入CO2气体,没有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氢氧化钙溶液,故可以分别向溶液通入CO2气体,观察现象的方法鉴别二者,正确;D、打开试剂瓶的瓶盖,有白雾的是浓盐酸,没有现象的是浓硫酸,故可以采用打开试剂瓶的瓶盖,观察是否有白雾形成的方法鉴别二者,正确;故选:B。
2.(2021•广大附中一模)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在除去杂质一氧化碳的同时,也会把原物质氢气除去,此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在除去杂质水蒸气的同时,也会把原物质二氧化碳除去,此选项错误;C.盐酸能与过量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此选项正确;D.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硝酸钾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的方法,无需取滤液并蒸发,此选项错误。
故选C。
3.(2021•荔湾区一模)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除去碳酸钙中含有的硝酸钾,加水搅拌,过滤后应洗涤干燥,故选项错误;B、氧化铜能与主要物质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达不到实验目的,故选项错误;C、锌和铁都能与硝酸铜反应,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错误;D、除去氯化钠中氢氧化钠,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故选项正确。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练习题实验一:发现磁性实验步骤:1. 准备一根针和一块磁铁。
2. 将针靠近磁铁的一端。
3. 观察针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结论:当针靠近磁铁时,针会被吸引住,证明针具有磁性。
这是因为磁铁产生的磁场会影响针的磁性。
实验二:观察水的沸腾过程实验步骤:1. 取一杯水,倒入锅中。
2. 将锅放在火上加热。
3. 观察水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结论:当水受热时,温度逐渐升高,水开始发生沸腾。
沸腾是指水中的液体变成气体并产生大量气泡的过程。
实验三:观察冰的融化速度实验步骤:1. 准备一块冰和一小碗。
2. 将冰放入小碗中。
3. 放置在室温下观察冰的融化速度。
实验结果与结论:当冰受到室温的影响时,温度逐渐升高,冰开始融化。
融化是指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实验四:观察种子发芽实验步骤:1. 准备一些种子和一小盆土壤。
2. 将种子撒在土壤上。
3. 保持土壤湿润,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实验结果与结论:当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水分和养分时,会开始发芽生长。
这是种子进行繁殖的一种方式。
实验五:观察鸟嘴形状与食物的关系实验步骤:1. 观察几种不同的鸟嘴形状。
2. 根据鸟嘴的形状推测其食物种类。
实验结果与结论:不同形状的鸟嘴适合吃不同类型的食物。
例如,细长的鸟嘴适合吃昆虫,粗壮的鸟嘴适合吃种子或果实。
实验六:观察物体的重量实验步骤:1. 准备一些不同重量的物体。
2. 使用天平将物体的重量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与结论:不同物体的重量可以通过天平进行测量。
重量是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的表现。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练习题》的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共4套附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共4套附参考答案骑自行车时会出现哪些运动方式?请观察图片并回答以下问题:1)把手的运动方式是什么?2)车轮的运动方式是什么?3)脚踏板的运动方式是什么?4)小猫的运动方式是什么?实验探究题(二)以下是某组同学设计的过山车轨道图,请完成以下问题:1)用文字标明轨道的起点和终点。
2)在测试搭建的过山车时,小球停滞在A处(如图所示),你该如何修改设计图?3)判断设计图是否合格的标准是什么?A.美观B.简单C.测试过程中,小球滚动流畅实验探究题(三)观察蚕卵,完成以下问题:1)我们可以先用肉眼观察蚕卵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然后借助显微镜细致观察。
2)在观察中发现有白色的蚕卵,且上面有小孔,这是已经孵化出蚕的卵壳。
3)蚕卵仔细观察很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
4)蚕卵颜色的变化顺序是: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后变为淡绿色,再变为淡红色,最后变为淡褐色。
蚕卵的形状为椭圆形,略扁平,一端稍尖。
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
实验探究题(四)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为什么太阳和月亮在我们看来大小差不多。
1)实验材料及其用途:圆纸筒模拟太阳,小圆纸片模拟地球视角,大圆纸片模拟月亮。
2)实验过程:1)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模拟的是太阳、地球、月亮。
2)如果___和丙两位同学位置不动,甲同学需向前移动距离,直到看到的太阳大小和小圆纸片差不多为止。
3)丙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比较或估算的办法测量自己和乙分别与甲之间的距离大小。
3)得出结论是因为太阳和地球的距离相差很远,而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相对较近,所以看上去,太阳和月亮大小差不多。
图A中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用时间来比较,而图B中是用路程来比较。
这表明物体的运动快慢与所用的比较方法有关。
人们常用速度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___用两种方法比较了摩托车和自行车的速度,分别是:(a)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路程;(b)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时间。
专练02(易错避坑选择40题)-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必杀300题(解析版)
中考复习考点必杀200题专练02(易错避坑选择40题)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B.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答案】D【详解】A、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但不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中也有能量的变化,比如灯泡通电发光,A错误,不符合题意;B、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2CO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错误,不符合题意;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如氯酸钾中,氯元素显+5价,C错误,不符合题意;D、中和反应的概念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很多,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2.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身边的化学物质B.物质构成的奥秘①洗洁精洗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②牛奶可以补钙指的是补充钙元素③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①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②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③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化学反应的现象D.物质的变化①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②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属于化学变化②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会放出能量③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①洗洁精清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②牛奶补钙指补充钙元素;③雾霾的主要成分之一是PM2.5。
A正确;B、①元素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②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不能保持物理性质,③分子、原子、离子都可直接构成物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实验题专练-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2020 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 2 实验专练:( 6)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B. 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C. 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D. 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2、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 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B. 分别用含有32P 的T2噬菌体和含有35S 的T2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C. 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 噬菌体D.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 和放射性同位素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 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 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 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 32P、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4、下图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其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 、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
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 其营养成分中的P应含32P标记35B. 若要达到实验目的, 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进行的实验, 两组相互对照C. 图中若只有 C 中含大量放射性, 可直接证明的是噬菌体的DNA侵入了大肠杆菌D. 实验中B对应部分有少量放射性, 可能原因是实验时间过长, 部分细菌裂解5、如果用15N、32P、35S 共同标记噬菌体后, 让其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 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 能够找到的标记元素为( )A. 在外壳中找到15N 和35SB. 在DNA 中找到15N 和32PC. 在外壳中找到15N 和32PD. 在DNA 中找到15N、32P 和35S6、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的实验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实验中温度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因此属于无关变量B. 噬菌体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增强C. 一般情况下, 噬菌体繁殖时所需能量由细菌的线粒体提供D. 本实验证明了DNA才是噬菌体真正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7、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T2噬菌体后,让其侵染大肠杆菌, 能够在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找到的放射性同位素有( )A. 在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找到3H、15N、35SB. 在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找到15N、35SC. 在子代噬菌体的NA中找到3H、15N、32PD. 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找到15N、32P、35S8、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B. 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 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C. 上清液 a 中放射性较强35D. 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9、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实验操作题专项练习(精选20题,附参考答案)(2022秋)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实验操作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实验操作题一在学完电路暗箱后,小明进行了实验并填写了实验记录单连接AB点,小灯泡亮起来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接AC点,小灯泡不亮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接AD点,小灯泡更亮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接BD点,小灯泡变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接BC点,小灯泡亮度没有发生改变说明________________。
实验操作题二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上图中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______号木块。
2、B号木块拉力是______,比A木块的5N_____(大或小),这是因为受到了_____作用。
3、通过观察B号和C号,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拉力不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C 号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大或小),这是因为C号木块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上图_______两个测力实验可以比较物体浸没在液体不同深度所受浮力是否相等。
我们可以猜测E号木块的拉力应该为_______。
实验操作题三(一)弹簧测力计读数是_______,当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后会发现读数变____(大或小)。
(4分)2、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做的“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的实验记录,请回答下面相关问题钩码个数第一次时间第二次时间第三次时间平均时间22.3 2.4 2.42 2.44 1.78 1.8 1.76 1.778 0.98 1.05 0.95 1.021.拉动小车的力来源于_______。
数量越多表示拉力越_______。
2.在试验中需要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_,需要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进行了三次取平均值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年新高考化学专题训练:专练2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应用 (含解析)
专练2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2021·陕西兴平月考]“84”消毒液、明矾、高铁酸钾(K2FeO4)、臭氧等都可以作水处理剂,已知“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为NaCl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有1mol高铁酸钾转化成氢氧化铁沉淀,则转移6×6.02×1023个电子B.常温常压下,32gO2、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小于2×6.02×1023C.500mL2mol·L-1明矾溶液中Al3+水解形成的氢氧化铝胶体粒子数为6.02×1023D.7.45gNaClO固体中ClO-含有的电子总数为26×6.02×10222.[2021·四川双流中学月考]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用m g的CH4、CO2、O2、SO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体积大小不同的气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球②中装的是O2B.气球①和气球③中气体分子数相等C.气球①和气球④中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4:1D.气球③和气球④中气体密度之比为2:13.[2021·广东卷]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CHCl3含有C—Cl键的数目为3N AB.1L1.0mol·L-1的盐酸含有阴离子总数为2N AC.11.2LNO与11.2LO2混合后的分子数目为N AD.23gNa与足量H2O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N A4.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 r(X)<M r(Y)=0.5M r(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ZB.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X、Y、Z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C.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1molD.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2gY气体和1gZ气体,则其压强比为2:15.[2020·浙江7月,19]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中考科学实验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
(2)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实验处理
1号试管
2号试管
加入淀粉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37℃
?
①1号试管“?”处应加入________。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
13.某研究小组为探究负氧离子对空气质量有何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甲、乙两个相同的房间内,通过释放烟雾制造空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环境。
②在甲房间内释放定量的负氧离于,乙房可不做处理。
③每隔1小时对甲、乙房间内空气污染物中的PM2.5浓度进行检测,获得的数据经处理后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猜想)猜想A :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猜想B :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H2O2;
猜想C: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太浓。
(探究)
(1)小乐认为猜想A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整。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B
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
(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的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______(填“A”或“B”)。
A.冰 B.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4)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________。
12.把超强磁铁分别吸附在干电池的正负极两端,制成电磁动力“小车”,并将它放入铜质螺线管中(螺线管的铜线表面没有绝缘层),如图甲“小车”就能沿着螺线管运动。图乙是它的示意图。
二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设计专项练习
二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设计专项练习实验一:水的状态变化实验目的:观察和记录水的状态变化。
实验材料:- 锅- 水- 火源实验步骤:1. 将适量的水倒入锅中。
2. 将锅放在火源上加热。
3. 观察水的变化。
实验结果:当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开始沸腾,形成水蒸气。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水在受热后从液体状态变为气体状态。
这个过程称为沸腾。
实验二:水的溶解性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材料:- 透明玻璃杯- 水- 盐- 糖- 搅拌棒实验步骤:1. 在透明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 分别加入少量盐和糖,并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3. 观察和记录溶解情况。
实验结果:盐能够完全溶解在水中,形成透明溶液。
糖也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溶液呈现轻微的颜色。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溶解性。
盐的溶解性比糖更好,可以完全溶解在水中,而糖只能溶解一部分。
实验三:简单电路实验实验目的:了解电路的基本结构和使用电流的实际应用。
实验材料:- 电池- 电线- 电灯泡实验步骤:1. 连接一个电线的一端到电池的正极,另一端连接到电灯泡的底座。
2. 将另一个电线的一端连接到电灯泡的金属底部,另一端连接到电池的负极。
3. 打开电池开关,观察电灯泡是否亮起。
实验结果:当电池开关打开时,电灯泡会亮起。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一个简单电路中,当电路中流动的电流通过电灯泡时,电灯泡会发出光。
这种现象说明了电流的实际应用。
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实验题专练(二)
(3)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氢分解为放热反应。小明推测: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可能导致实验过过程中过氧化氢分解突然变慢。请说明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如图是小明设计的紫外线强度检测仪.控制电路线圈电阻不计,电源电压U1=12伏,R0为定值电阻,Rw为某紫外线传感器(相当于变阻器,其阻值与紫外线强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工作电路中有电铃和红色指示灯,其电源电压U2为220伏.当外界紫外线强度为5级时,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Ia=0.5安,衔铁被弹开,此时某指示灯亮,当外界紫外线强度为2级时,衔铁恰好被吸下,另一指示灯亮.红色指示灯亮起表示“外出时必须在阴凉处行走或者避免外出”.绿色指示灯亮起表示“外界紫外线对人体影响极小,适宜外出”.
(1)当紫外线过强时,红色指示灯亮起的灯是_______(选填“L1”或“L2”).
(2)衔铁恰好被吸下时,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多少安__________?
(3)控制电路中的电池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压会下降,需要定期更换电池,如果不更换在检测时将出现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
10.某混合气体可能由CO、CO2、SO2三种气体中两种或三种气体组成,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相关实验:
_____。
(2)1um 金箔包含了 3000 层金原子,绝大多数 α 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 α 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_____。
A.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题专练(一)1. (10分)在“探究动能定理”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两个光电门M 、N ,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细线绕过定滑轮将滑块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
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d,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m 。
(1)接通气源,滑块从A 位置由静止释放,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M 、N 的时间分别为1t 、2t ,力传感器的示数尺改变钩码质量,重复上述实验。
①为探究在M 、N 间运动过程中细线拉力对滑块做的功W 和滑块动能增量k E ∆的关系,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写出名称及符号)。
②利用实验中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表示需探究的关系式为 。
(2)保持钩码质量不变,改变光电门N 的位置,重复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从M 到N 过程中细线拉力对滑块做的功W 与滑块到达N 点时速度二次方2υ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图线的斜率表示 ,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3)下列不必要考的实验操作和要求有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测量钩码的质量B.调节气垫导轨水平行D.保证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C.调节滑轮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2.(6分)为了测量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李明同学利用一根轻弹簧、刻度尺、钩码制作了一个测量加速度的装置.如图所示:轻弹簧上端固定在竖直放置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下端不挂钩码时指针处在A 位置;挂质量为0.1kg 钩码,静止时指针处在B 位置,并把B 位置标为加速度的0刻度值,g 取10m /s 2. (1)弹簧的劲度系数k =______N /m .(2)将该装置悬挂在竖直上升的升降机中,发现指针处在刻度尺的C 位置,则C 位置应标注的加速度值为____m/s2;若指针处在,A、B之间某位置,则该升降机处于_____(填“超重”或“失重”)状态.3.(10分)为测量某金属丝的电阻率,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电路。
请完成下列实验相关内容:(1)为粗测金属丝的总电阻值,该同学用如图b所示的多用电表在连接好的电路上进行测量:①机械调零后将选择开关拨到“×1Ω”挡;②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红表笔接在P,黑表笔接在Q,多用RΩ。
电表指针指示如图c,则金属丝总电阻值=(2)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直径,示数如图d所示,则金属丝直径d= mm。
(3)闭合开关S,保持电流表示数不变,改变并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和对应接入电路中电阻丝长度L的数据。
在R-L图线上描点连线,作出R、L的图线如图e。
ρ。
(计算(4)根据测得金属丝的直径d及R-L图线,求得金属丝的电阻率=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总质量用M表示(乙图中M包括小车与传感器,丙图中4.(6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先将入射小球a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被碰小球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的小立柱上,调节实验装置使两小球碰撞时球心处M包括小车和与小车固连的滑轮),钩码总质量用m表示.(1)为便于测量合外力的大小,并得到小车总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的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组实验中只有甲需要平衡摩擦力B.三组实验都需要平衡摩擦力C.三组实验中只有甲需要满足所挂钩码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M的条件D.三组实验都需要满足所挂钩码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M的条件(2)若乙、丙两位同学发现某次测量中力传感器和测力计读数相同,通过计算得到小车加速度均为a,a=g,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则乙、丙两人实验时所用小车总质量之比为,乙、丙两人实验用的钩码总质量之比为.5.(1)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量程为3V电压表的内阻值,红表笔接电压表的(填“正”或“负”)接线柱.用欧姆”×100“挡测量,表盘示数如图1所示,则阻值约为Ω,电压表示数为V,欧姆“×100”挡内部电源电动势为V.(2)要进一步精确测量电压表其阻值,实验室中可提供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电阻为9999.9Ω,定值电阻r=6kΩ,电动势约为12V,内阻不计的电源E,开关、导线若干.实验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先正确连好电路,再调节电阻箱R的电阻值,使得电压表的指针半偏,记下此时电阻箱R有电阻值R1;然后调节电阻箱R的值,使电压表的指针满偏,记下此时电阻钉R的电阻值R2.①此实验计算电压表内阻R v的表达式为R v=(用字母表示).②若电源的内阻忽略不计,则电压表内阻R v的测量值将.A.偏大B.不变C.偏小D.不能确定,要示电压表内阻的大小而定.实验题专练(二)2(9分)为测量一电阻R x的阻值,某探究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测量电路,其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3.0 V,电压表的量程为0~5 V,电流表满偏电流为0.6 A,电流计G为理想电流表,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示的电路原理图连接好实验电路,分别将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置于图中的A端、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置于Q端,闭合开关S。
②将变阻器R0的滑片缓慢向上移动,同时注意灵敏电流计G的读数,当灵敏电流计的示数接近满偏时,立即停止移动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然后再将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缓慢向上移动直到灵敏电流计的示数为零为止,分别记下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③重复步骤②多次,记录下每次实验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各次实验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上表的测量数据,已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标明了各点,请你根据画出的数据点,在图中作出U-I图象。
(2)根据你所作的U-I图象求得该电阻的阻值为R x=____ 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由于电表有内阻,用此方法测得电阻的阻值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当滑动变阻器R3、R0的滑片都滑到中点位置时,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__ __(填“为零”或“不为零”)。
3、(6分)有一种在工厂实际使用的游标卡尺如图所示,它是20分度的普通游标卡尺的变形。
它把普通游标卡尺两个卡脚改成了斜的,两个斜卡脚与主尺都成126°52′12″(图中的∠DAC=∠EBC=126°52′12″,已知tan63°26′06″=2.000),其他部分未作改动,这种卡尺专门用来测量圆柱形或球形工件的外径。
两个斜脚之间不放被测工件时,游标尺的“0”刻线恰与主尺的“0”刻线对齐,两个斜脚之间放上被测圆柱形或球形工件,使工件与主尺、两斜脚都相切,即共有三个切点,如图(1)中的D、C、E。
如图(1)所示卡尺的读数为 mm,被测圆形工件的直径为 mm。
(2)如果用螺旋测微器测一圆形工件的读数如图(2)所示,读数为____ __mm。
4.(9分)某物理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用伏安法研究某电子元件R1(6V,2.5W)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多次测量并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备有下列器材A.直流电源(6V,内阻不计)B.电流表G(满偏电流3mA,内阻10Ω)C.电流表A(0~0.6A,内阻未知)D.滑动变阻器R(0~20Ω,5A)E.滑动变阻器R'(0~200Ω,1A)F.定值电阻R0(阻值为1990Ω)G.开关与导线若干(1)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验器材,请你设计测量电子元件R1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原理图(R1可用“”表示)(请画在图1方框内)(2)在实验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够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序号)(3)将上述电子元件R1和另一个电子元件R2接入如图2所示的电路甲中,他们的伏安特性曲线分别如图3中oa、ab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7.0V,内阻忽略不计,调节滑动变阻器R3,使电子元件R1和R2消耗的电功率恰好相等,则此时电子元件R1的阻值为Ω,R3接入电路的阻值为Ω。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7 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E P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实验步骤如下:( 1 )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宽度d .如图乙所示测量值d= ________mm.(2)按图甲竖直悬挂好轻质弹簧,将轻质遮光条水平固定在弹簧下端;在立柱上固定一指针,标示出弹簧不挂重锤时遮光条下边缘的位置,并测出此时弹簧长度x0.(3)测量出重锤质量m,用轻质细线在弹簧下方挂上重锤,测量出平衡时弹簧的长度x1,并按甲图所示将光电门组的中心线调至与遮光条下边缘同一高度,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弹簧的劲度系数k =_______.(4)用手缓慢地将重锤向上托起,直至遮光条恰好回到弹簧原长标记指针的等高处(保持细线竖直),迅速释放重锤使其无初速下落,光电门组记下遮光条经过的时间△t,则此时重锤下落的速度=________,弹簧此时的弹性势能=_____________(均用题目所给字母符号表示).(5)换上不同质量的重锤,重复步骤3、4,计算出相关结果,并验证弹性势能EP 与弹簧伸长量△x 之间的关系.5.(8 分)某探究小组准备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如下:待测电源(电动势约2V),电阻箱R(最大阻值为99.99Ω),定值电阻R0(阻值为2.0Ω),定值电阻R1(阻值为4.5kΩ),电流表G(量程为400μA,内阻Rg=500Ω),开关S,导线若干.(1)请你在图乙中以笔划线代替导线,完成本实验的电路连线;(2)在开始实验前,要把电阻箱阻值调到_______(填数字序号:①“最大”;②“最小”;③“某适当的阻值”),然后闭合开关S;(3)多次调节电阻箱,并记下电阻箱的阻值R 和相应电流表的示数I;(4)分别用E 和r 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则1I和1R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5)以1I为纵坐标,1R为横坐标,探究小组作出1I-1R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该图象求得电源的内阻r=0.50Ω,则其电动势E=_______V(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