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语文课堂的追求——张玉新老师课堂教学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性:语文课堂的追求——张玉新老师课堂教学启示-中
学语文论文
有效性:语文课堂的追求——张玉新老师课堂教学启示
刘倩
笔者听过张玉新老师执教的三节语文课:《断魂枪》《江城子·密州出猎》《记承天寺夜游》。这三节课可以用九个字概括:明学情,抓细处,显本质。明学情体现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抓细处表现出教学过程的精细性,显本质体现了授课者的教学理念。
一、教学的针对性
教学针对性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根据学情进行教学设计。
在讲《断魂枪》时,张老师采取课前调查问卷的形式,让学生回答三个问题,“叙述《断魂枪》的梗概”,“你觉得哪部分好”,“在读《断魂枪》时你的困惑是什么”。这三个问题让学生完成了对小说的整体感知,为课堂的解读做了良好的铺垫,同时也让老师掌握了本课学情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点和疑难点,为“因学定教”创造了生成空间。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调整教学,在讲《江城子》时,张老师问学生“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的主语是谁,是太守还是随从,当学生眼神迷茫陷入沉默时,张老师选择直接给出答案,“同学们目前占有的知识解决不了问题,老师告诉大家,指的是随从,因为这是汉代禁军的打扮”。张老师从小初二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当学生的知识水平达不到相应高度无法呼应时,既不为难学生,也不揠苗助长,这种教学智慧源自张老师对学情的了解。
根据学生的知识体系拓展教学,为了给初中低段学生开拓更广阔的语文空间,张老师的课堂设计不拘泥于一篇文章的讲读,而是在整个教材体系的背景下构建。讲《江城子》一首词,同时把从小学到高中阶段接触到的23首词展示在屏幕上。教学一篇课文不仅着眼于一个年段,而是在整个语文教材体系下,把学生的思维由一个点延伸为一条线。这种设计思路建立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既做到了“瞻前”,让学生联系以前的知识,也做到了“顾后”,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它将对今后学习的影响。
二、教学的精细性
教学的精细化即教学品质的精细程度。在张老师的课堂中主要体现为文本细读和教学细节。
文本细读立足于文本,对作品逐字逐句进行细腻深入的感知和分析。张老师课后向我们揭秘备课过程:“我把《江城子》和《记承天寺夜游》抄写十多遍,把《断魂枪》小说读了几遍,读到嗓子哑”。教学研读是语文老师的“第一功夫”,只有抛开一切资料深入文本的“裸读”,才能让老师最真实地接近文本,不被固有的结论牵着鼻子走,并把自己最真实的阅读体验传达给学生,正是这种备课的态度,使张老师的课堂处处体现出“文本细读”意识。
文本细读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在问题设置上“细中见巧”,二是在意蕴阐释上“细中见深”。
在问题设置上“细中见巧”。讲《断魂枪》时,张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都上了老舍的当,老舍不写沙子龙是怎么打的,你们认为他的武艺高,我也这样认为,他是怎么做到的”,学生回答“藏拙”,老师继续追问“为什么藏拙,为什么不传”,这样的问题设置贴近学生的阅读感受。只有自己深入地阅读文本,才
能在阅读教学中感染学生,才能在语言文字的细读中传递给学生语文真正的魅力。
在意蕴阐释上“细中见深”,讲《记承天寺夜游》中,老师对词的话外音解读说“乌台诗案后苏轼因诗被贬,但因为他有一些有权的女粉丝,在她们的帮助下他躲过一难,因而看到一缕月光他会那么高兴,说这月色是我的偏得,把任何环境都调适成适合他的心境”。在很多人关注《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景色画面时,张老师与众不同的关注到了“话外音”,所谓“浅文深读”正应如此,浅在内容,深在意蕴。课堂上因细读而丰富深刻。
三、教学的理念性
透过现象看本质,具体的课堂活动揭示了执教者的教学理念。在张老师的课堂中,教学价值观主要体现在课堂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四个维度上。
从课堂观上看,张老师的课堂上无处不在传递着科学有效的语文意识。在讲《断魂枪》时,张老师在最后总结“课上没有解决的问题留作课后作业。一堂课解决不了很多问题,但如果一堂课能激发出很多问题更好。这堂课就是门开了个小缝,走出去再走进来”。张老师强调语文课堂留有余地,真实的课堂不必顾及课堂过程的完满,把一点讲透讲全,好过面面俱到。
从教学观的角度来讲,借用张老师在《江城子》开场白的一句话“我不是为大家上课,而是和大家一起学习,我是服务的”,简单几句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更传达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的理念。
从学生观上讲,在张老师的课堂上,师生在平等的对话中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授《记承天寺夜游》的开头,张老师询问学生对这首词的感受,面对部分不喜欢这首词的学生,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并让他们表达喜欢或不喜欢
的理由。在本课进行到一半以及最后阶段时,老师不忘让学生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调查对这首词的感受,不喜欢它的学生逐渐减少,这真实呈现了学生们随着课堂深入而产生的理解变化。课堂的流程进度由学生的理解程度来调控,所有的感受是学生自己的,老师不把固有的结论凌驾在学生身上,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这种逐步感悟的学习过程才是最宝贵的。
从质量观的角度看,张老师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阅读方法,为学生更广泛的阅读做铺垫。在讲《记承天寺夜游》时,老师把古代诗歌阅读方式总结为九字诀“懂事儿、知趣儿、品味儿”,“懂事儿”指写什么,“知趣儿”是怎么写,“品味儿”是作家的风格。老师不仅在讲一首诗,而是以此为例,教会学生怎样阅读一首诗。同样,在讲解《记承天寺夜游》的句子大意时,张老师点评到“只有搜集语言现象,再总结语言规律才有用,同学们可以用做学习卡片的方法进行总结”,将学生无意识的思维习惯提炼到科学方法的高度。
作者单位:吉林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