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乡间的音乐》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一人一车一歌曲行走在乡间的句子

一人一车一歌曲行走在乡间的句子

一人一车一歌曲行走在乡间的句子
1.一个人,一辆车,一首音乐,一条安静的公路,一切的烦恼与不开心都不是那么重要了,在自己难过的时候有爱车陪伴
2.远离城市的喧嚣,越来越喜欢乡下静谧的夜。

一人一车,打开喜欢的音乐,慢慢行驶在这乡间小路,仿佛即将进行一次时光穿梭。

3.一人,一车,一首许巍的歌,一条田间公路,突然发现生活真的有诗和远方!
4.一个人,一辆车,一首歌,一条安静的公路,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了
5.既然去不了诗和远方,那就来乡间小路,开着车听着歌,没有喧嚣也没有烦恼,让所有的疲惫都迎风而散吧。

6.走在无人的乡间小路上,听着自已喜欢的音乐,一人一车一首曲,到也惬意的很,把一些愉快不愉快的事情,都溶入在这优美的旋律中
7.一条乡村公路、一台车、一个人、一首老歌!“却忘了,人生真正的幸福不过是灯火阑珊的温暖”!。

一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练习(附答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麦子龚培德母亲二十八岁时,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排长。

她是从淮海平原走到西北戈壁上的。

父母的家乡在徐州,那个地方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解放战争最大的一场战役——淮海战役便是以徐州为中心拉开帷幕的。

那时节父亲和母亲都上了前线,战役胜利后,母亲还得到一张“支前模范”的奖状。

可见母亲的性格十分要强,干什么都要干到人前。

不要强她也就不会从大老远的江苏跑到新疆来了,然而促使母亲走出家乡的是父亲。

父亲是一个教书先生,家乡有名的秀才,拿得出一手好毛笔字。

春节写对联,从腊月半动墨到年三十也闲不下来。

母亲和父亲结婚不到三个月,国民党军进攻苏北解放区,村子里几乎所有的青壮年都要扛起枪,奔向硝烟弥漫的战场。

作为青妇队长的母亲,只有动员自己的丈夫走上前线,她才能在别人面前高高地昂起头。

因此,秀才胚子的父亲在母亲恋恋不舍的眼神中走进了队伍。

但三个月之后,桃花河西刚刚结成一层薄冰的时候,父亲却从部队回来了,他的腿部中了一颗子弹,不得不回家休养。

父亲归来,我的爷爷奶奶自然非常高兴和欣慰,母亲心里可能也是一时灌满了喜悦,然而喜悦很快又被一种深深的惋惜代替了。

因为母亲认准父亲是应该做大事的人,这颗子弹不仅破灭了她所憧憬的那个美丽的梦,而且也许会影响父亲的前程。

父亲在家乡的小学校里度过三年粉笔生涯之后,便迎来了共和国建国的礼炮声,当初那些与父亲一道走入队伍的伙伴,只要没死的,基本上都挎着盒子枪回村接自己的女人迈向新的天地。

一直要强的母亲在人前仿佛整个矮了半个头。

她怎么也想不到,她抱着那么大希望送出去的父亲,竟会因为一颗子弹而比其它姐妹的男人们逊色,她受不住姐妹们跟着各自男人走出山村时流露的既炫耀又欣喜的心情。

她沮丧地待在屋里,足足有好半年没出门。

我的爷爷奶奶知道儿媳的心病,说:“别看人家现如今高头大马,出人头地,可想想那些牺牲在外的人,怕是他们的魂儿连自家的路都找不着哩。

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5课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5课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两省接壤处,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知道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还得法,并无特别变故发生。

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

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为一种不幸所绊倒,觉得十分伤心外,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还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

(节选自沈从文《边城》)材料二沈从文的生命哲学之核心是人性美,他的作品是为了“造希腊小庙”,而“这座庙供奉的是人性”。

因此,对人性自然美好、对生命本性之美的追求贯穿于沈从文的创作中。

在茶峒山城中,有善良单纯的翠翠、安守本分的祖父、重义轻利的顺顺、勤劳肯干的大佬二佬、照顾翠翠不求回报的杨马兵,他们自然健康且善良淳朴,不以世俗的物化标准去对待人生,表现了生命最自然的状态、最原始的生命力。

可见在沈从文心中,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并不是为了物质与利益,更多的是为了人格的独立与自由。

小说人物群体内心纯善毫无杂质和俗世芥蒂的灵魂世界亦正是作家心灵之中同样纯善美好的诗性人格境界的鲜活展现与文学折射。

同时,湘西人民的生活单纯简单,人与人的生活和谐自然。

《边城》中多处描写人们的生活画面,如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放鞭炮、新年舞龙灯,表现了湘西人民的民俗风情,折射出沈从文对人性自然美好、对诗意栖居的生命境界的由衷追求。

(节选自林紫莹《论沈从文的诗性生命体验——以作品<边城>为例》)材料三“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圆满、圆融”的精神内蕴。

圆形结构的传统中式美学不仅应用于小说创作,更应用于传统建筑、家居设计等领域。

中国古代小说历来讲究大团圆结局,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

这一被诟病的文学局面在现代文学创作中被诸多评论家抨击,鲁迅即其中一个代表,他们力倡改变这一局面。

相比之下,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发展至现代的席勒、黑格尔等批评家,西方的悲剧美学观理论早已完善。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周晓枫散文(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周晓枫散文(含解析)

散文专题训练------周晓枫散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峰之下周晓枫深秋的阿坝,我们走在四姑娘山的沟谷之中。

沟谷里有大量断裂的树。

不仅是残根残枝,许多几乎就是完整的一根,只是没有树冠和根系。

它们被水、被冰川、被暴风,被神秘而万能的自然之手移动到这里。

就在生机盎然的皂柳、川杨和红桦旁边,密集倒伏着死去的树干。

我伫立倾听,一切都是安静的,无论生死。

小花和积雪零零落落,它们或许还有关于明天的梦;而一根被伐倒的树干,每一寸都是根、都是桩、都是枝条,都是自己作为一棵树时的完整回忆。

有些粗大的树枝被冲刷,在河流中堆叠起来,像搁浅的旧船,或者像崎岖的桥。

我看到一棵极为高大的落叶松倒在河里,那些短而整齐的交错梯节,试图完成某种支撑……是的,那个向着高处、向着云端的梯架倒了,即使死去,它似乎还保留着不屈的树魂。

更多的树顽强存活。

有些树的方向,几乎是在地上攀爬,它们的根被生生从地里撕扯出来,露出动脉似的根和毛细血管般的须。

然而,被闪电劈砍,它们生长;被马匹的门齿啃咬,它们生长;被水泡、被虫蚀、被冰雪封锁,它们依然生长。

生在这里,死在这里。

我沿着栈道,瞻望这些植物里的勇士和烈士。

栈道由松木铺就,上面有着细小的纹路、细小的疤结、细小的裂隙和落在上面细小的松针。

雨、雪、行人的脚印、牲畜的蹄印、岁月的屐痕落在上面,它慢慢地弯折进入林木深处。

景区里最多的,是浅金色的红杉和墨绿色的冷杉。

树是立锥体的,如果处理成平面绘画,它的边线倍于底线的长度。

树的三角冠形,与山峰清晰而坚实的锐角保持着匹配与呼应的关系。

别处的山大多弧线圆融,至少不像四姑娘的山,有如此凛冽的锐切面。

一切出自冰川的雕凿。

我们可以用铲刀雕凿冰雪,可冰川雕凿的,是陡峭的山峰和裂谷——它在时间和岩石上,凿刻令人生畏的锯齿和沟脊。

我在山脚看到许多片状页岩,仿佛强力把它们叠加在一起,像手风琴被压缩的风箱。

我曾以为,那就是一座山的肌肉纹理。

视线向上抬升,参差的树木雨雪风霜,参差的岩面刀劈斧砍,最后,是紧紧焊合如金属的,像整体的铁、整体的铅、整体的铜那样的,整体的花岗岩山峰。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走在故乡春风里》含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走在故乡春风里》含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走在故乡春风里》含答案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走在故乡春风里朱谷忠①回到故乡闽中,正是春天。

乡音与乡情,像两只看不见的手,一早就招引我出门,让我伴着归来的燕子,在乡间欢快地穿行。

②迎面吹来清晨的风,抚摸着我的脸颊,几丝温润,几丝凉爽。

“回来了?”“回来了!”“早呀!”“早啊!”让我高兴的是,一些老人还认得我,他们那熟悉的口音,我听起来感到分外亲切。

行至村头,绿意盎然的枝条正在春风中摇曳,花圃、果棚、菜地,常常可见摩拳擦掌的人们,那闪动着的一顶顶斗笠,鲜亮得像一朵朵彩云。

③于是,我放慢了脚步,走着,看着,感受着春来时乡间的生命律动。

身旁,掠过的是忽闪的阳光,照亮了熟稔的灰墙黛瓦、阁楼扇门,以及矗立着的崭新楼房。

许多人家的窗户都敞开着。

踮踮脚尖,还可以看到花草葳蕤的院墙内,散布着一些农具:几把搁在墙洞的镰刀,一架躺在屋外的犁铧,一溜堆在廊沿的畚箕……朴实的乡亲们,历来对那些不起眼的农具抱有朴素的感情,即便如今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耕作,他们仍然爱惜这些“老伙计”。

④出了小巷,眼前是村里的一条“新街”。

其实,老人们都知道,它原是一段官道,由石块、石条铺成。

一般来说,官道都是从村落外边擦过,而故乡的先辈们,却不管不顾地把这条约一公里长的官道“揽入怀中”。

据说,当年他们考虑,只要把家族的根扎在这段官道两边,就算是共同拥有了一条抬脚可至的“主干道”。

官道伸向村外的道口,则建起一座土木结构的凉亭。

天气炎热时,每天轮流由一户农人在亭中施茶,供过路的客人、挑夫饮用。

渐渐的,故乡成为官道上一个显眼的“节点”。

于是,有人开起小客栈、小酒店;随后,杂货店、豆腐店、农具店也逐渐多了起来,展现了乡亲们亦农亦商的辛劳与智慧。

如今,官道早已拓宽,两旁楼房高低错落。

铳楼旁建起的农贸市场里,人声喧闹,商贩摩肩,蔬果充盈,鸡鸭满笼,织成一幅富有烟火气息的生活画卷。

⑤走出农贸市场,踏上杨柳依依的河岸,脚下就是麦苗吐穗。

这些年来,为了治理这条河流的污染,乡亲们曾挑灯夜战,数次疏浚河道,可惜效果并不明显。

《行走在乡间的音乐》阅读答案

《行走在乡间的音乐》阅读答案

《行走在乡间的音乐》阅读答案①最早接触和认可的艺人是那些走街串巷,身上背着二胡扛着木头箱子的盲人。

他们手里握着子,塔塔塔敲在乡间的土路,心很静地走,路上的尘土被长敲打出一星一星的泥点,风吹着,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在四邻八乡的路上,一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脸被吹成了什么样子,走累了随便找个地方歇歇。

乡间的夜晚静下来,乡村的电还是稀罕物,家家还都备着煤油灯,我听见瞎子的梆子还当当地响。

母亲说:瞎子没有吃饱或者没有找到住的地方。

我站在门口往瞎子坐的地方瞅,听一阵阵一声声沉闷的梆子把夜敲得愈来愈深。

后来,梆子声停了,我知道他被领走了,没有子声,子的一端被领他的人牵在手里。

②这是我最初对艺人的感觉和记忆。

③我喜欢他们坐在树荫下拉二胡的样子。

④他们的身旁有树叶、有阳光、有月色,甚至有跟着主人来听书的狗或者有被主人牵在手里的驴。

不需要搭台,不需要灯光,他们是最不奢侈的艺人,他们的心里有灯,多复杂的简谱都在心里记着。

我相信盲人眼前的世界很净,他们看到的都是纯粹的东西,路上有男人和女人走过全凭他们的知觉,一头驴或者一头猪的走过全凭他们的知觉,一片树叶、十片树叶的飘落全凭他们的知觉,一个季节走过的程度全凭他们的知觉。

⑤我记得一个叫“萧瞎”的人,先是大家叫他小萧,后来我长大的时候他变成了老萧。

他每年都要到我们村里来几趟,差不多是按季节来的,他会说我上次来的是春天,这次来麦子已经收过了。

他会算农时,知道农忙时没有人顾上和他聊天、听他拉弦子、唱坠子、说书。

他坐在十字路口,有几个人走来,站在他身边的老霍问他:走过来的是男还是女?他把弦停下来,须臾间说:三个男的两个女的。

真准,这就是靠耳朵行走靠耳朵生活的智慧。

萧瞎书说得不算好,但他拉得二胡好,清清亮亮,缠缠绵绵,惟妙惟肖。

有一曲沉郁悠扬的二胡,后来我才知道它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

在一个深夜,我站在远处,突然被这首二胡曲打动了,我听出了一种深藏于心的东西。

我问萧瞎,他说:这也是一个盲人拉成的名曲,盲人名叫阿炳,很多年前一个流浪街头的艺人,他会拉几百首乐曲,可留下的只有几首。

行走在 作文审题

行走在 作文审题

行走在作文审题篇一《行走在书籍的世界》我这人就爱看书,每次翻开一本书,就感觉自己行走在一个奇妙的世界里。

就拿我上次看那本武侠小说来说吧。

那书的封皮有点旧,估计在书架上躺了挺久。

我把它拿下来,一吹灰,就迫不及待地翻开。

刚看了几页,我就被拽进了一个刀光剑影的江湖。

男主角是个毛头小子,住在一个小村子里。

我仿佛能看到那个村子不大,茅草屋子东一间西一间的,村子中间有个小广场,晚上村民就在那唠嗑。

这个小子穿着一身补丁衣服,天天梦想着当大侠。

我随着他的脚步,走进城里的武馆。

武馆里那些学徒练功的样子可清晰了,个个穿着宽松的练功服,汗水湿透了背上的一大片布。

他们扎马步的时候,哼哧哼哧喘着粗气,就像快断了气的风箱。

我跟着主角在这儿学武艺,受那些师兄的刁难,又暗自努力想超过他们。

白天挥剑砍的练习木桩遍布刀痕,晚上一个人偷偷在院子里对着月亮比划招式。

再往后,主角开始闯荡江湖,我就跟着他翻山越岭。

那山可真高啊,山上的树遮天蔽日的,感觉阳光都洒不进来。

他在山路上跋涉的时候,我都能感受到他鞋子里进了小石子的硌脚。

遇到山贼的时候,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就像我自己在面对面跟那些拿着大刀一脸横肉的山贼对峙一样。

在这个书籍的世界里行走,我像是一个隐形的旅人,体验着各种奇妙的人生。

看书的乐趣就在这儿,不管啥时候翻开书,我就能到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就像打开了任意门。

每次合上书,都有点不舍得从这个书里的世界走出来,还盼着下次再打开,又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篇二《行走在城市的角落》城市啊,就像个大迷宫,而我就喜欢在那些角落里溜达,去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小美好。

有一回,我就专门钻进了一个老旧的小区。

那小区的大门都有点晃晃悠悠的,感觉风一吹就会倒。

一进去,楼道墙上全是小广告,一层盖着一层,花花绿绿的。

不过这一点也没影响我探索的兴致。

我走着走着,就听到一阵悠扬的二胡声。

顺着声音找过去,在一个小院子里看到一位老爷爷在拉二胡。

他闭着眼睛,手上动作娴熟得很。

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歌曲

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歌曲

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歌曲一、引言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人们往往压力山大,渴望远离喧嚣,在乡间小路上漫步,享受宁静的时刻。

而这样的乡村之行往往伴随着一首歌曲的旋律,给予人们内心的安慰和慰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在走在乡间小路上时所听到的歌曲,这些歌曲如何唤起我们内心的感动和回忆。

二、乡间小路上的歌曲的迷人之处1. 舒缓的旋律乡间小路上的歌曲往往具有舒缓优美的旋律,让人感到宁静和放松。

这些歌曲通常采用简单而抒情的调子,以柔和的音乐节奏温暖人心。

2. 歌词中的乡村情怀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歌曲的歌词往往充满了乡村情怀,描绘了田园风光和淳朴的乡村生活。

这些歌词带给人们对大自然和家乡的思念,引发共鸣。

3. 打动人心的故事许多乡间小路上的歌曲都蕴含着深刻而感人的故事。

这些故事通过歌曲传递出来,触动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记忆。

无论是描绘爱情、友情还是家庭,这些故事都能引起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体悟。

三、具有代表性的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歌曲1. 《乡间小路》这首歌曲由杨洪基演唱,音乐温婉动听,歌词唤起人们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之情。

它描绘了乡间小路上的美景和喜怒哀乐,展现了乡村人民的勤劳和真诚。

2. 《山村姑娘》这是一首流传甚广的经典乡村歌曲,讲述了一个山村姑娘的故事。

歌曲以清脆悦耳的旋律表达了对故乡的追忆和对家乡姑娘们的赞美,勾起了人们对山水田园风光的美好畅想。

3. 《乡间小调》这是一首由王洛宾演唱的经典乡村歌曲,歌曲中充满了浓郁的江南乡村风味。

它以婉转的琴声和动人的歌声,表达了对乡村生活和山水情怀的深深眷恋。

四、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歌曲的情感共鸣1. 关于家乡的思念乡间小路上的歌曲常常唤起人们对家乡的思念。

无论是远离家乡工作的人,还是远赴他乡求学的学子,这些歌曲都能激发起对家乡的温馨回忆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2. 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在喧嚣的城市中,人们时常渴望能够远离喧嚣,回归自然。

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歌曲多以大自然为背景,描绘了田园风光、山水之美,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行走命题作文

行走命题作文

行走命题作文篇一《行走在乡间小路上在城市里待久了,就特别想念乡下的小路。

那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行走体验。

有次回乡下老家,一进村,我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那条熟悉又陌生的乡间小路。

小路有点窄,两旁的野草长得茂盛,都快把路盖住了,走在上面,草叶不停地扫着我的裤腿,就像一群调皮的小娃娃在拽着我不让我走。

路是泥土路,踩上去软软的。

前一晚下过雨,有些地方还积着水洼。

我小心翼翼地绕过水洼,可看到有个小水洼里有几只小蝌蚪在欢快地游着,我就挪不动脚了。

我蹲在水洼边,仔细地看着那些小蝌蚪。

它们浑身黑溜溜的,小尾巴一摆一摆的,特别灵活。

我用一根小树枝轻轻地触碰水面,小蝌蚪们立马像受到了惊吓,四处乱窜。

其中一只直接撞到了另一只身上,那憨态可掬的样子把我逗得哈哈直笑。

沿着小路继续走,能听到各种小动物的声音。

有蛐蛐在草丛里欢快地鸣叫,像是在演奏一场音乐会。

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几声狗叫。

路边的一些小树的枝桠伸到了路上,我必须低下头才能过去,感觉像是小路给我设置的小小障碍,考验我能不能顺利前进。

路的两边种着各种农作物。

这边是一片绿油油的青菜地,叶子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那边是几陇玉米地,玉米苗长得高高的,风一吹,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窃窃私语。

我好奇地走进玉米地,发现有几株玉米已经开始抽出了细长的玉米须,我心想等下次回来说不定就能吃到新鲜的玉米了。

那天我就在这条乡间小路上来来回回地走着,感受着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这条路走来,我像是经历了一场充满惊喜的小冒险,它和城市里那种直奔目的地的行走完全不一样。

篇二《行走在菜市场》菜市场,那可是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神奇地方。

每次走进这里,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热闹的小世界。

有一回,我跟着老妈去菜市场买菜。

刚一进去,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就把我给包围了。

各种嘈杂的声音混在一起,有小贩的叫卖声,像“新鲜的萝卜嘞,又甜又脆”;有顾客的讨价还价声,“便宜点嘛,你这太贵了”;还有此起彼伏的鸡鸭叫声。

乡音阅读答案

乡音阅读答案

乡音阅读答案一、阅读理解1. 读一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生活为人民”牺牲不辞,斗争苦,生活苦,奔波苦;驯服一切高山和急流,让千百万年轻的生命鲜红多姿。

问题:这首诗所赞颂的是什么样的人?答案:这首诗所赞颂的是奋斗的人,他们不顾牺牲,勇敢地面对生活的苦难和艰险,驯服高山和急流,为了让年轻的生命充满活力和希望而奋斗。

2.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指挥棒舞动起来,千百根细脚变成亮丽的音符;指挥棒舞动起来,千百张红唇变成歌声;指挥棒,你像一位魔术师,摇动着你的权杖;指挥棒,你像一位舞者,炫动着你的舞姿;指挥棒舞动起来,音符跳跃,舞台充满活力;指挥棒舞动起来,音符翩翩起舞,乐章定格。

指挥棒,你是音乐舞台上的明星;指挥棒,你是大伙的领航员。

问题:这首短诗主要表达什么意思?答案:这首短诗主要表达了指挥棒的重要作用和魅力。

在指挥棒的舞动下,原本普通的乐器变成了亮丽的音符,人们的红唇变成了歌声。

指挥棒具有魔术师和舞者的风采,它让音符跳跃,舞台充满活力,乐章定格。

指挥棒就像音乐舞台上的明星,也是大家的领航员。

二、写作练习请根据下面的提示,以《我的乡音》为题,写一篇关于乡音的作文。

我的乡音我来自一个美丽的乡村,那里有茂密的树林、清澈的小溪和欢乐的农田。

在这里,人们流传着一种独特的乡音,这就是我们的乡音。

乡音是我们的地方口音,有一种特殊的韵味。

当我听到乡音时,就仿佛回到了家乡,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

我们的乡音是慢慢而细腻的,每个字的发音都有独特之处,让人难以忘怀。

乡音是我们的文化符号,代表着我们的身份和归属感。

当我们用乡音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彼此间更容易建立起一种亲切和融洽的感情。

乡音让我们与这片土地更加紧密地相连,让我们感到自豪和自信。

乡音是我们的个性标识,它使我们与其他地方的人有所区别。

有时候,当我在外地遇到其他乡音相似的人时,我们会由衷地交流和欢笑,就像是老朋友一样。

乡音是我们的共同话题,也是我们相互认同的符号。

乡音是我们的精神支撑,它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坚定和有力。

行走的力量作文审题

行走的力量作文审题

行走的力量作文审题《行走的力量》篇名:《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的领悟》我这人打小就住在城里,一天天不是在高楼大厦的阴影里穿梭,就是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奔波。

城里的路,都是方方正正、规规矩矩的,有着明确的目的地。

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乡下的小路,那可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刚走上那条乡间小道,我脚下的鞋底就和坑洼不平的泥路较上劲了。

那泥路像是故意跟我作对,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的,不然准会扭到脚。

小道两边呢,是高矮不齐的野草,偶尔还能看到几株小野花,它们就在这小路旁自由自在地长着,也没人去管它们好看不好看,有没有用。

走着走着,我发现一条小虫子慢悠悠地在我脚边爬,我停下来看它的滑稽模样,它就像一个极为悠闲的旅行者,全然不顾我这个庞然大物的存在。

这个时候,太阳就像个大烤炉,那热度烤得我有点晕乎。

我有点后悔怎么就心血来潮到这乡下来走这么个难走的路了。

不过走着走着,我的心情就变了。

我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几声狗吠,很是清脆响亮,和城里那些被楼群捂住、变得短促又小气的狗叫声完全不同。

再往前,不远处的田里有个老农戴着草帽在劳作。

他动作熟练地翻着土,像是在照顾调皮的孩子。

看到他如此平静投入的样子,我突然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胸口。

仔细一想,我们在城里忙碌奔波,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冲向一个又一个所谓的目标。

可在这儿,一切都缓慢而又鲜活。

这小小的一条乡间路,走起来虽然有点费劲,但却充满了在城市人行道上从未有过的乐趣和感悟。

在这里,不需要算计你走了几步,速度有多快,只需要跟着自己的感觉走,看身边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

这一趟乡下小路之行,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行走的力量,它不是简单地把你从A点运到B点,而是在于过程中那些看见、听见、感受,这些东西能把你心里积了很久的浮躁和焦虑一点点磨掉,让人重新找到最简单的那种自在。

篇名:《城市街头的漫步冒险》每次说到行走啊,大部分人可能就想起那些山山水水,可我呢,就想讲讲我在咱们城市里头的行走经历。

我那一天正闲着没事,就决定在城里溜达溜达。

2022年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任务突破练12 散文阅读(语言分析题)

2022年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任务突破练12 散文阅读(语言分析题)

任务突破练12散文阅读(语言分析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选文关键词乡村的味道传统戏剧难忘乡情在乡间看一场戏李雪梅四月,桃花在温润的空气里开了花,释放成春天里最有风韵的模样。

这个傍晚,我无比陶醉地在一座戏台前站着。

戏.台搭在村庄的晒场上。

土木结构,黯淡的木纹和色彩,烟熏火燎的古朴,看起来很有些岁月。

蓦然,一声老腔亮着,在一个什么地方响起——咿呀!余音袅袅,拖拽得很长很长。

翠鸟在屋檐上鸣叫,如同老戏里唱腔宛转的''正旦乡村的戏台是热闹的中心,于平淡平常之中系着撕心裂肺、牵肠挂肚的乡情。

要说乡村的味道,戏台是最浓烈最为饱满的。

天涯海角走远了,什么时候想念了,心吊在胸腔里都会哓哓响,回乡看戒去。

在仙游,宫庙,戒台是标配。

看看戒台的模样,就知道人们有多么盼看一台戒,有多么爱自己的生活。

乡村里,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请台莆仙戏是最隆重的仪式。

说是给神唱映,实际上是给人唱戏。

真正懂戏的人微乎其微,可是看戏的人却很多。

一台戒就是一个季节的驿站。

有好成便不放过。

空气里虫子擦着草尖飞翔,通知戒就要出场。

村民们早早收好农具匆匆往家里赶,他们从大地的深处缓过身子,那样的不约而同,端着饭碗大口吃饭,门口迫切走过的脚步声代替了自己的心跳。

戏.台下早已人声鼎沸。

孩子们在台前乱跑大叫,不时掀起舔布看台子上有人搬布景。

妇女们用尖厉的噪音呵斥自己的小孩,笑声、打趣声弥漫在台下的人群中。

一个腰肢纤细,头戴花冠,袭一件镶边水红绣花长裙的女子站在侧幕布旁,翘着兰花指不时地搜搜自己头上的簪花……铿锵,铿锵,锣鼓一响,十音八乐,一股活力,四处洒落,纷纷扬扬地落在人们身上,无比温暖。

台子下顿时鸦雀无声。

大幕徐徐拉开。

幕一启,就是一派大家气象,不用开口,也不用抬手,已经样样都有了。

生、旦、净、末、夕卜、贴、丑等角色行当,悉数登场。

穿云裂帛一声长啸的武生,清水芙蒙千柔百媚的青衣,哆哆嗦嗦的花白胡子老生,还有挤眉弄眼翻跟斗的丑角。

《关于中国乡村音乐》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关于中国乡村音乐》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6分)【材料一】中国乡村音乐就是以中国乡村为背景,采用中国乡村题材或元素进行创作,具有乡土气息、乡愁韵味的音乐作品,包括大部分传唱已久的民谣、民歌。

据保守估计,中国乡村音乐曲目数量可达千万。

(“中国新闻网”)【材料二】千百年来,中国乡村音乐就像田园生活一样恬淡安静,散落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南宋杨万里在《宿新市徐公店》写道:“变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明代刘伯温在《题富好礼所畜村乐图》中更直接写下自己的“听后感””:“村歌社舞自真率,何用广乐张公侯。

”(《光明日报》)【材料三】如今,中国乡村音乐不断衰落。

“可惜的是,现在各种‘好声音’充斥着人们的耳膜”,但那种饱含着浓浓乡情的乡村音乐却很少听到。

”82岁的词作家邬大为说。

他坦言,作为农民的儿子,写了近千首歌,却没有为农村和农民写过一首歌,这是创作上最大遗憾。

第三届全国乡村春晚推荐给央视春晚节目组的几支最好的乡村歌曲,一支都没被采用。

(《光明日报》)(1)依据材料,说说中国乡村音乐的特点。

(2分)▲(2)依据材料,说说中国乡村音乐不断衰落的原因。

(2分)▲(3)依据材料,就如何振兴“中国乡村音乐”提两条具体的建议。

(2分)▲(1)历史悠久、具有乡土气息(恬淡安静)、分布广、数量多、有乡愁韵味(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2)缺少收集整理、专业人员远离乡村音乐创作、传媒的冷落(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3)收集研究乡村音乐曲目、筹办乡村音乐期刊、创办乡村音乐网站、加大传媒宣传力度、培育乡村音乐人才(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2019-2020学年度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课后练习第六十一篇

2019-2020学年度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课后练习第六十一篇

2019-2020学年度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课后练习第六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

(见到美好的事物就高兴)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这里指经历了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C、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讨好别人)D、有的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编起快板:“老太太(那个)真行好,……”(这里形容人聪明灵活,说话中听)【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面对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它描写了三种不同场合的民歌演唱,展现了云南淳朴自然的民风,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赏和喜爱之情。

B、科幻小说《喂,----出来》一文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通过对一个神秘莫测的洞和“填洞公司”火爆生意的叙述,揭露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漠视,告诫人们不保护环境,其结果必将受到灭顶之灾。

C、萧乾的《吆喝》是用地道的京白来写的,它生动地介绍了旧北京街头小商小贩的各种叫卖的吆喝声,富有浓郁的我国各地的地方特色。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层层铺垫和烘托,展示了诗人的穷困愁苦,进而推己及人,发出了忧国忧民的感叹。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对破折号的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做解释)B、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表示语音延长)C、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冰棍儿——三分嘞”。

(表示话题转换)D、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做解释)【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面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迤西(yǐ)滇池(zhēn)晨光熹微(xī)B、酬和(chóu)蹲踞(jù)龙吟凤哕(suì)C、忌讳(wěi)譬喻(pì)哑口无言(yǎ)D、阉鸡(yān)糯米(nuò)即物起兴(xìng)【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对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常州市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附答案)

常州市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附答案)

常州市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附答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走过黑夜史小溪①那是许多年前的一次夜行,我还是个十三岁的孩子。

②西边如血河般涌动的晚霞,开始凝作一片绛紫,又凝作苍茫,黛黑,黑森森的帷幕立刻遮盖了大地。

③我踽踽地走着,心上压着的悲哀、疲乏和沮丧,逐渐被一种恐惧全面掩盖。

真后悔为什么不投宿前面经过的那个村子,现在落得进退维谷,晚了┅┅④夏夜散布着燠热、干燥,恐怖在急剧漶漫着。

四野的庄稼黑洞洞的,密不透风。

模模糊糊的高空闪烁几点星星,遥远,幽暗。

我开始逡逡巡巡——愈临近故乡,愈熟悉那些隐患地带及那些神秘传说,心也愈发地惶怵紧张起来。

⑤我觉得山坳平谷都似坟墓一般升腾着阴森、沉闷窒息,那每一刻孤寂都似乎在无尽长地延宕。

大山的褶皱在苍穹下变得更深了,似倒竖起来的深不可测的孔穴。

树林子、野蒿,黑森森的长厚了许多,那草丛刊中会潜伏狼么?狼!我顿时记起老奶奶们说的大苍狼叼走村里小孩的事,我的心呼呼地狂跳,全身置于一种极度紧张的威慑惊骇中┅┅⑥离村子不远。

现在,可怕的夜风吹过,荒草掀起一片起伏不断的飒飒声响,树叶也轧轧地碰撞着发出不绝的回应,连那往日淙淙的音乐一般好听的小河流水声也听起来骇骇的,惨惨的。

突然,那突兀的红崖上传来呲怪子鸟的怪叫:“呵呵呵呵┅┅”那声音似哭似笑,在黑暗中刺耳地令人不堪忍受地回荡。

我感到一阵毛骨悚然,同时,就看到一团黑糊糊的东西向我扑来┅┅啊呀!我差点叫出声来,但定定神,黑影消失了,一切归于消隐,只有恐怖的印象和令人窒息的无边黑夜。

我屏着气呼吸,战战兢兢循着黑夜的路,一边高度警觉四周的动静。

转过那个小峁,是那棵黑森森的老树,我记起那棵黑森森的树上曾吊死过一个女人。

头顶一颗流星陨落,恍惚中,我看到前面有亮点红红的一闪,陷现出一团黑影,接着,又暗淡下去。

鬼火!一刹那,我的心又腾地瑟抖起来,仿佛大地陡然裂开了一道长长的缝隙,就要将我无情地吞噬进去。

2019年高考语文(广西课标版)二轮复习:题点对点练 Word版含解析 5

2019年高考语文(广西课标版)二轮复习:题点对点练 Word版含解析 5

题点对点练5锁定描写,化个为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局长的鱼大海局长突然发现自己开始苍老时,已经57岁。

局长明白,按照惯例,要不了一年,自己将退居“二线”,改任调研员。

身体看似硬朗的局长,开始有意无意,为行将退休的日子做准备。

同事们说,局长您的字漂亮,再加紧练习下,说不准退休后会成为大书法家呢!局长嘴上笑笑,没说话。

同事们说说也就罢了,只有小黄知道,局长除了特别爱吃鱼,还有个工作之外的癖好:钓鱼。

局长从没在同事们面前提及钓鱼之事。

小黄是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处理单位的文秘工作,常常要将往来文件呈给局长审阅,少不了要去局长家里或者不是单位的地方找局长,自然知道局长的业余癖好。

尤其是近半年,几次周末,小黄带着加急文件找局长时,发现他都在钓鱼。

年中,市委组织部一纸调令,将单位的经济科科长调走。

局党组将空的经济科科长位置放出,在单位宣布:严格按照组织规定,符合晋升条件者均可报名,一律竞争上岗。

干了五年办公室副主任的小黄,大学读的是区域经济专业,有心去竞逐这个位置,却发现符合条件的同事多达六人。

在干部提拔越来越公开、公平、公正的今天,这次竞岗选拔,非过五关斩六将不行啊!报名后的小黄,想到局长的癖好,灵机一动,专门请了一天假,跑去邻市一家上档次的钓鱼商城,花5 000元买了套高级钓具。

一个周末,小黄带着新买的钓具,叩开了局长家的门,说是顺路给局长带了套装备。

局长有心拒绝,想了想,还是没说出来。

小黄趁热打铁,说局长,要不我陪你现在就去试下?局长心痒痒,说也好。

就拿着新钓具,拉了小黄去了河边。

有了上好的装备,结果自然非同一般。

小黄买的钓具大派用场,局长用它钓到一条七斤重的野生大河鲤。

当晚,局长兴奋得亲自下厨,将河鲤分不同味道烹之,与小黄在家中食鱼对饮。

几杯酒下肚,脸红耳热的局长扶着小黄肩膀,说了很多往事。

局长说,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吃鱼吗?小黄说,不知道。

局长说,因为我是渔民的儿子,父辈们风里浪尖辛苦打鱼谋生,我生在船上以鱼果腹,不爱吃鱼爱吃什么?小黄看看局长黝黑的脸庞,似懂非懂。

2019高考语文复习【散文类阅读】汇集精练附答案解析

2019高考语文复习【散文类阅读】汇集精练附答案解析

2019高考语文复习【散文类阅读】汇集精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纸上故乡邓琴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

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

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

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景象。

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

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

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

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

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

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

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

一到周末,我们就跑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

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

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

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

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

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

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7课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7课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组(语用综合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秦腔,是陕西人天天都得吃的“米面”。

不用板头过门,也不描眉化妆,神一清、气一定,那秦声就会从胸腔里冲出来,吼声如雷滚。

华阴县泉店村几位华阴老腔传人___________的癫狂演唱、光脚赤膊的自然装扮、如入无人之地的尽情挥洒,硬是把我唱得热血沸腾。

这如吼如歌的声音,是来自三秦大地深处最为震撼的声音,苍凉而遒劲,嘶哑而雄浑,高亢而低沉。

陕西男人的粗犷豪放,陕西男人的豪迈豁达,就像这秦岭和高原的一根根筋骨,伟岸而高大。

而女声秦腔,让我感受到了秦腔的另外一种魅力。

当柔美的声音通过她们心底里飘出来时,我感到了清泉滴脆的声音、云雀唱诗的声音,缠绵中满含着苍凉,哀怨中满含着甜蜜。

那个民族大义前___________的陕西女子,那个国难当头时坚守爱情的陕西新娘,尽显陕西女子的贤良、坚韧和博大。

那些脚沾黄土、身沾帝王之气,而又饱蘸民间文化养料的文化人,就无形中有了一种大气和灵气。

或相貌堂堂、___________;或温文尔雅、文质彬彬。

提起陕西,他们简直个个都是活字典。

一脸的虔诚,也一脸的自豪。

个个写得一手好文章不算,还个个会唱秦腔和民歌,个个摆得一手好字和好画,对陕西的文化历史也个个___________。

这就奇了,一方平凡的水土,(),这方水土就不平凡,就伟大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痛快淋漓忍辱负重气宇轩昂如获至宝B.痛快淋漓委曲求全衣冠楚楚如数家珍C.酣畅淋漓忍辱负重气宇轩昂如数家珍D.酣畅淋漓委曲求全衣冠楚楚如获至宝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当柔美的声音通过她们心底里飘出来时,我听到了清泉滴脆的声音、云雀唱诗的声音。

B.当柔美的声音从她们心底里飘出来时,我听到了清泉滴脆的声音、云雀唱诗的声音。

C.当柔美的声音在她们心底里飘出来时,我感到了清泉滴脆的声音、云雀唱诗的声音。

D.当柔美的声音从她们心底里飘出来时,我感到了清泉滴脆的声音、云雀唱诗的声音。

2022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三维二轮专题复习:“散文语言类题”专项练 Word版含解析

2022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三维二轮专题复习:“散文语言类题”专项练 Word版含解析

“散文语言类题”专项练(时间:45分钟满分: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0分)骑一头蟋蟀夜行宋长征①蟋蟀是卑微的歌者,城市是傲娇者的天堂,你很难在钢筋水泥的丛林听见蟋蟀的唱歌。

只有在乡村,蟋蟀才肯抽出纤细的弓弦。

背景是空旷的田野,清亮的月光是上帝设置的灯光,树叶是幕后的天使合唱团,拉开夜之帷幕,生疏的乡村小夜曲开头奏响。

②我太生疏这样轻柔的旋律,谷物的香甜在村庄布满,婴孩在睡梦中露出天真的笑容,一只狗尚未由于白昼的追赶而疲乏,深深陷入这奇特的旋律。

或许,这样的夜色只有一次,即便只有一次也由于秋虫的唱歌而缱绻。

或许,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了千年,只是我们在今日的月光下才静下心来,听蟋蟀弹奏月光的琴弦。

③促织鸣,懒妇惊,说的是一种乡村状态。

假如到了蟋蟀唱歌的季节,一个村庄里的妇人还未给丈夫和孩子预备御寒的衣物,那么她会心生慌乱,抓紧趁着光明的月光,纺纱织布,缝补衣物。

这是民谚的一种暖,以虫为名,提示季节的变迁。

周作人在《秋虫的鸣声》中说:“因了秋虫的鸣声引起来的感想,第一就是秋天来了,仿佛是一种警告。

”④我也有这样的感觉。

每逢入秋,就觉得时间一下子短了起来,白日里尚未做多少事情,夕阳就挂在了树梢。

接下来是冷风吹,接下来是秋雨绵绵,接下来是雪花飘,好像一年的时间就这么恍惚一下过完,让人不免悲叹。

⑤不知何时起人们创造了斗蟋蟀。

宋理宗时,丞相贾似道格外宠爱斗蟋蟀,将其位于杭州西湖葛岭的住宅命名为“斗闲堂”,并撰写了《促织经》。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旷古未闻的创造,一个丞相不争辩如何治理国家,处理内忧外患,却以虫之名进行了另外一个行业的探究,到最终只留下“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的笑料。

⑥《聊斋志异》中的《促织》,说的是人世寒凉。

为满足宫中斗蟋蟀之乐而“岁征民间”的任务摊派到了一个叫成名的人身上,成名不过是一个被官吏陷害的里正,面对征促织的任务,既不敢敛户口,又无力抵偿,形势所逼,只能自行捕获。

无所得,只有“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走在乡间的音乐》阅读答案(2) 《行走在乡间的音乐》阅读答案(2)文章来自:行走在乡间的音乐安庆①最早接触和认可的艺人是那些走街串巷,身上背着二胡扛着木头箱子的盲人。

他们手里握着棍子,塔塔塔敲在乡间的土路,心很静地走,路上的尘土被长棍敲打出一星一星的泥点,风吹着,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在四邻八乡的路上,一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脸被吹成了什么样子,走累了随便找个地方歇歇。

乡间的夜晚静下来,乡村的电还是稀罕物,家家还都备着煤油灯,我听见瞎子的梆子还当当地响。

母亲说:瞎子没有吃饱或者没有找到住的地方。

我站在门口往瞎子坐的地方瞅,听一阵阵一声声沉闷的梆子把夜敲得愈来愈深。

后来,梆子声停了,我知道他被领走了,没有棍子声,棍子的一端被领他的人牵在手里。

②这是我最初对艺人的感觉和记忆。

③我喜欢他们坐在树荫下拉二胡的样子。

④他们的身旁有树叶、有阳光、有月色,甚至有跟着主人来听书的狗或者有被主人牵在手里的驴。

不需要搭台,不需要灯光,他们是最不奢侈的艺人,他们的心里有灯,多复杂的简谱都在心里记着。

我相信盲人眼前的世界很净,他们看到的都是纯粹的东西,路上有男人和女人走过全凭他们的知觉,一头驴或者一头猪的走过全凭他们的知觉,一片树叶、十片树叶的飘落全凭他们的知觉,一个季节走过的程度全凭他们的知觉。

⑤我记得一个叫“萧瞎”的人,先是大家叫他小萧,后来我长大的时候他变成了老萧。

他每年都要到我们村里来几趟,差不多是按季节来的,他会说我上次来的是春天,这次来麦子已经收过了。

他会算农时,知道农忙时没有人顾上和他聊天、听他拉弦子、唱坠子、说书。

他坐在十字路口,有几个人走来,站在他身边的老霍问他:走过来的是男还是女?他把弦停下来,须臾间说:三个男的两个女的。

真准,这就是靠耳朵行走靠耳朵生活的智慧。

萧瞎书说得不算好,但他拉得二胡好,清清亮亮,缠缠绵绵,惟妙惟肖。

有一曲沉郁悠扬的二胡,后来我才知道它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

在一个深夜,我站在远处,忽然被这首二胡曲打动了,我听出了一种深藏于心的东西。

我问萧瞎,他说:这也是一个盲人拉成的名曲,盲人名叫阿炳,很多年前一个流浪街头的艺人,他会拉几百首乐曲,可留下的只有几首。

就是从此我开始喜欢阿炳的,至今我常放的乐曲里肯定少不了《二泉映月》。

后来,我又喜欢上了他的《听松》《寒春风曲》;喜欢上了另外的二胡曲《良宵》《将军令》《病中吟》等,电视上如果有二胡演奏我常会痴迷地坐着不动。

⑥萧瞎的故事很多。

比如说一次下大雨,道路上有很厚的积水,他不敢走,求别人拉他过去。

人说:那你得有啥表示!他说我一个没眼的人咋表示?人说:你不是会学驴叫吗?他只得学了,仰着头,根呱根呱,根呱,他一边“叫”着,手牵在了别人的手里。

还有,他喜欢上了某村的一个寡妇,晚上住在离寡妇近的牲口屋里,用竹竿去敲寡妇的门。

寡妇在屋里纳闷,不开门。

他掏出装在布兜里的二胡,拉出叽叽叽老鼠的叫声,狗的叫声;吱呀一声,门终于开了。

后来那寡妇跟了他,走街串巷竹竿始终攥在女人的手里,他挣来的钱大都被寡妇给了她上学的儿子,那个儿子最后考上了一所大学。

孩子在学校学的竟然也是乐器,主攻的就是二胡,据说现在是一家乐团里的二胡手。

这应该是萧瞎最大的善举了。

⑦后来,乡村的电逐渐正常了,各家各户基本都有了电视,乡间流浪的艺人越来越少了,街头的二胡声很难听到了。

萧瞎也不再一年四季来俺村了。

这时候萧瞎已成了一个算卦很神的人,名声传得很大。

我和一个朋友也去找他算过,他住在一个小院子里,屋子很窄,那个女人坐在他身边,帮他收钱。

他坐在小桌子边,手头搁着的不是二胡,而是一套卦签。

看不见眼珠的眼不时耸动着,额头跟着频繁地动。

他老了,满脸的沧桑,已经看不出他当年的调皮、风趣。

在他身边没有看到二胡。

一个乡间艺人的音乐流失了。

⑧他当年怎样给我算的我已经忘了。

⑨但他的生命是以悲剧收场的。

他依靠算卦挣了很多钱,小院里每天都站着等他晃动卦签的人,都是希图从卦签中得到求助的。

他竟然死于非命,一天夜晚两个年轻人爬进了他的院子,他很机灵,听见了,寡妇那天正好回了娘家。

他抓起床头的竹竿,但无济于事。

他藏在一个什么地方的钱被翻到了,他爬起来,被偷钱者推倒,他死在了床下……案后来破了,但一个曾经的行走的艺人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一个乡间的艺人最后毁在了钱上,一个诱惑很多人的卦仙没有算出来自己要遭的祸。

他留下了被偷的钱和一个小院,那个小院现在不知道归谁了。

⑩想起他的结局我总会怏怏的,有时候站在暮色里支着耳朵,总觉得还会有他的梆子声悠悠地传来,失望的夜里,回味少年的岁月会忽然怅然,总觉得我的乡村失去了什么,我会又一次站在乡村的夜里,时光无声,夜色无边,不知道自己究竟想找到什么……⑾在我心里依然保留着少年时代的二胡声。

⑿怀念的也许更是二胡声中的时光。

(选自《散文选刊》2012年第2期)文章来自:行走在乡间的音乐安庆①最早接触和认可的艺人是那些走街串巷,身上背着二胡扛着木头箱子的盲人。

他们手里握着棍子,塔塔塔敲在乡间的土路,心很静地走,路上的尘土被长棍敲打出一星一星的泥点,风吹着,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在四邻八乡的路上,一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脸被吹成了什么样子,走累了随便找个地方歇歇。

乡间的夜晚静下来,乡村的电还是稀罕物,家家还都备着煤油灯,我听见瞎子的梆子还当当地响。

母亲说:瞎子没有吃饱或者没有找到住的地方。

我站在门口往瞎子坐的地方瞅,听一阵阵一声声沉闷的梆子把夜敲得愈来愈深。

后来,梆子声停了,我知道他被领走了,没有棍子声,棍子的一端被领他的人牵在手里。

②这是我最初对艺人的感觉和记忆。

③我喜欢他们坐在树荫下拉二胡的样子。

④他们的身旁有树叶、有阳光、有月色,甚至有跟着主人来听书的狗或者有被主人牵在手里的驴。

不需要搭台,不需要灯光,他们是最不奢侈的艺人,他们的心里有灯,多复杂的简谱都在心里记着。

我相信盲人眼前的世界很净,他们看到的都是纯粹的东西,路上有男人和女人走过全凭他们的知觉,一头驴或者一头猪的走过全凭他们的知觉,一片树叶、十片树叶的飘落全凭他们的知觉,一个季节走过的程度全凭他们的知觉。

⑤我记得一个叫“萧瞎”的人,先是大家叫他小萧,后来我长大的时候他变成了老萧。

他每年都要到我们村里来几趟,差不多是按季节来的,他会说我上次来的是春天,这次来麦子已经收过了。

他会算农时,知道农忙时没有人顾上和他聊天、听他拉弦子、唱坠子、说书。

他坐在十字路口,有几个人走来,站在他身边的老霍问他:走过来的是男还是女?他把弦停下来,须臾间说:三个男的两个女的。

真准,这就是靠耳朵行走靠耳朵生活的智慧。

萧瞎书说得不算好,但他拉得二胡好,清清亮亮,缠缠绵绵,惟妙惟肖。

有一曲沉郁悠扬的二胡,后来我才知道它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

在一个深夜,我站在远处,忽然被这首二胡曲打动了,我听出了一种深藏于心的东西。

我问萧瞎,他说:这也是一个盲人拉成的名曲,盲人名叫阿炳,很多年前一个流浪街头的艺人,他会拉几百首乐曲,可留下的只有几首。

就是从此我开始喜欢阿炳的,至今我常放的乐曲里肯定少不了《二泉映月》。

后来,我又喜欢上了他的《听松》《寒春风曲》;喜欢上了另外的二胡曲《良宵》《将军令》《病中吟》等,电视上如果有二胡演奏我常会痴迷地坐着不动。

⑥萧瞎的故事很多。

比如说一次下大雨,道路上有很厚的积水,他不敢走,求别人拉他过去。

人说:那你得有啥表示!他说我一个没眼的人咋表示?人说:你不是会学驴叫吗?他只得学了,仰着头,根呱根呱,根呱,他一边“叫”着,手牵在了别人的手里。

还有,他喜欢上了某村的一个寡妇,晚上住在离寡妇近的牲口屋里,用竹竿去敲寡妇的门。

寡妇在屋里纳闷,不开门。

他掏出装在布兜里的二胡,拉出叽叽叽老鼠的叫声,狗的叫声;吱呀一声,门终于开了。

后来那寡妇跟了他,走街串巷竹竿始终攥在女人的手里,他挣来的钱大都被寡妇给了她上学的儿子,那个儿子最后考上了一所大学。

孩子在学校学的竟然也是乐器,主攻的就是二胡,据说现在是一家乐团里的二胡手。

这应该是萧瞎最大的善举了。

⑦后来,乡村的电逐渐正常了,各家各户基本都有了电视,乡间流浪的艺人越来越少了,街头的二胡声很难听到了。

萧瞎也不再一年四季来俺村了。

这时候萧瞎已成了一个算卦很神的人,名声传得很大。

我和一个朋友也去找他算过,他住在一个小院子里,屋子很窄,那个女人坐在他身边,帮他收钱。

他坐在小桌子边,手头搁着的不是二胡,而是一套卦签。

看不见眼珠的眼不时耸动着,额头跟着频繁地动。

他老了,满脸的沧桑,已经看不出他当年的调皮、风趣。

在他身边没有看到二胡。

一个乡间艺人的音乐流失了。

⑧他当年怎样给我算的我已经忘了。

⑨但他的生命是以悲剧收场的。

他依靠算卦挣了很多钱,小院里每天都站着等他晃动卦签的人,都是希图从卦签中得到求助的。

他竟然死于非命,一天夜晚两个年轻人爬进了他的院子,他很机灵,听见了,寡妇那天正好回了娘家。

他抓起床头的竹竿,但无济于事。

他藏在一个什么地方的钱被翻到了,他爬起来,被偷钱者推倒,他死在了床下……案后来破了,但一个曾经的行走的艺人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一个乡间的艺人最后毁在了钱上,一个诱惑很多人的卦仙没有算出来自己要遭的祸。

他留下了被偷的钱和一个小院,那个小院现在不知道归谁了。

⑩想起他的结局我总会怏怏的,有时候站在暮色里支着耳朵,总觉得还会有他的梆子声悠悠地传来,失望的夜里,回味少年的岁月会忽然怅然,总觉得我的乡村失去了什么,我会又一次站在乡村的夜里,时光无声,夜色无边,不知道自己究竟想找到什么……⑾在我心里依然保留着少年时代的二胡声。

⑿怀念的也许更是二胡声中的时光。

(选自《散文选刊》2012年第2期),文章来自:行走在乡间的音乐安庆①最早接触和认可的艺人是那些走街串巷,身上背着二胡扛着木头箱子的盲人。

他们手里握着棍子,塔塔塔敲在乡间的土路,心很静地走,路上的尘土被长棍敲打出一星一星的泥点,风吹着,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在四邻八乡的路上,一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脸被吹成了什么样子,走累了随便找个地方歇歇。

乡间的夜晚静下来,乡村的电还是稀罕物,家家还都备着煤油灯,我听见瞎子的梆子还当当地响。

母亲说:瞎子没有吃饱或者没有找到住的地方。

我站在门口往瞎子坐的地方瞅,听一阵阵一声声沉闷的梆子把夜敲得愈来愈深。

后来,梆子声停了,我知道他被领走了,没有棍子声,棍子的一端被领他的人牵在手里。

②这是我最初对艺人的感觉和记忆。

③我喜欢他们坐在树荫下拉二胡的样子。

④他们的身旁有树叶、有阳光、有月色,甚至有跟着主人来听书的狗或者有被主人牵在手里的驴。

不需要搭台,不需要灯光,他们是最不奢侈的艺人,他们的心里有灯,多复杂的简谱都在心里记着。

我相信盲人眼前的世界很净,他们看到的都是纯粹的东西,路上有男人和女人走过全凭他们的知觉,一头驴或者一头猪的走过全凭他们的知觉,一片树叶、十片树叶的飘落全凭他们的知觉,一个季节走过的程度全凭他们的知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