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湘教 第四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同步练习3 含解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训练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训练1.下图是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的含义,依次是________。
A.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B.制约社会经济发展C.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D.人口增长速度适中E.粮食单产提高 F.人口素质不断提高(2)城市中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生产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
2.读下图,回答问题。
(1)简析②处土壤侵蚀强烈的原因。
(2)①处有“中华水塔”之称,成为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怎样才能保证水塔不枯?参考答案1.(1)D F C A (2)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答出2条即可) 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答出2条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口的数量与素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①和②是并列关系,并且形成结果③,而④是由于“生产规模适当”引起的。
城市中出现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因此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而引起的。
2.(1)②处为传统农业区,地面植被破坏严重;地势高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高原风大,风力侵蚀作用强烈(2分)(2)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还湿。
(2分)解析本题考查了青藏高原的有关知识。
第(1)题,②处为雅鲁藏布江谷地,此处地表植被破坏严重,风力、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第(2)题,①处为“三江源”地区,此处要增加植被覆盖率.保护湿地,才能保证水源不枯竭。
(湘教版)必修二同步测试第四章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含答案)
(湘教版)必修二同步测试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选择题】1.(多选)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城市建筑物密集,能源消耗量大,产生热岛效应B.在比较封闭的海湾,石油泄漏会导致赤潮的爆发C.修建水库可能会引起河口三角洲的泥沙淤积增加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可能会增加雾霾的发生频率2.(多选)每年约有4000万头鲨鱼因被割取鱼翅而死亡,多种鲨鱼濒临灭绝。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姚明等众多名人在媒体上呼吁人们拒绝食用鱼翅。
保护野生动物,实现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有()A.休鱼期禁捕捞B.严禁海洋捕捞C.进行人工养殖D.严禁人工养殖3.永定河流经北京西南地区。
20世纪70年代以来,永定河水量减少,水质变差,流域生态环境恶化。
目前,根据永定河不同河段特点进行的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
据此完成下题。
目前,永定河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酸雨污染严重B.生态环境恶化C.洪涝灾害频发D.旅游开发过度4.关于地球生物多样性受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地球上物种的灭绝完全是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②人类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③地球物种自然的繁衍与灭绝过程是相当缓慢的④人类活动不影响地球上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5.读人地关系相关模式图(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环节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B.化石燃料面临枯竭主要是b环节引起的C.c环节一定表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D.滑坡等地质灾害是d环节的表现之一下图为“我国某地乡村聚落环境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6.依据图中信息,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建在丘陵北坡地带,多地形雨B.顺应地势特点修建,便于排水C.临近河流,聚落呈团块状分布D.植被破坏导致荒漠化日趋严重7.该区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建筑物增多,季风受阻减弱,降水增多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C.过度樵采,荒漠化加剧D.占用耕地,粮食自给率下降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当外来干扰超过此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伤、破坏乃至瓦解。
2022年至2022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第四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022年至2022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第四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选择题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人们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产生的B. 是人们在生存过程中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产生的C. 是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造成环境的破坏和退化D. 是由于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过度开发,形成的只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答案】C【解析】环境问题是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造成环境的破坏和退化造成的,A、B选项不一定会产生问题,C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D选项只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太片面,环境问题也会影响到其它生物,ABD排除。
选择题环境问题的性质各不相同,人们对环境问题进行了分类。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环境问题属于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是()A. 大气污染B. 全球变暖C. 水土流失D. 矿产资源的减少【2】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问题的是()A. 土壤污染B. 酸雨C. 土地荒漠化D. 森林资源的减少【答案】【1】B【2】C【解析】【1】环境问题的种类有很多,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问题,水土流失是生态破坏问题,矿产资源的减少是资源的枯竭问题,全球气候变暖使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B对。
【2】生态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而土地荒漠化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的土地退化,所以属于生态破坏。
故选C。
AB是环境污染,森林资源的减少是资源短缺问题。
选择题左图为“北极地区景观图”,右图为“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的景观反映了右图中的环境问题是A.②B.③C.④D.⑤【1】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能有效减缓A.①②B.①④C.④⑤D.②⑤【答案】【1】B【1】A【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
【1】图示反映部分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主要是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的全球变暖,即③。
地理湘教版必修2成长训练:第四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Word版含解析
主动成长夯基达标1.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问题主要是自然原因造成的,解决起来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B.环境问题主要在发达国家突出,尚未成为全球性问题C.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巨大,人们不必在环境问题上大惊小怪D.环境问题是自然或人为原因造成的,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已成为主要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甚至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存的种种问题,有些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如火山喷发、泥石流、台风、水旱灾害等,也有人为原因如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等。
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利用自然,人为原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当代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虽巨大,但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这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答案:D2.我们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是根据哪一种分类方法划分的()A.环境问题的性质B.环境要素性C.生产类型D.地理空间解析:环境问题按性质分可分为四类,即:环境污染问题、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生态破坏问题以及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按生产类型可分为工业环境问题、农业环境问题以及生活环境问题;按地理空间可分为局部环境问题、区域环境问题以及全球环境问题。
答案:B3.下列环境问题属于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是()A.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B.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破坏C.草原、矿产资源的减少和破坏、全球变暖D.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破坏、酸雨解析:环境问题按性质可分四类,其中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属于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
答案:A4.导致目前许多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的主要原因是…()A.偷猎B.栖息地的丧失C.外来物种入侵D.污染严重解析:在濒危或受威胁的鸟类中,有60%是因为栖息地丧失,在濒危或受威胁的哺乳动物中,有30%是因为栖息地丧失。
地理湘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四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Word版含解析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环境问题就是指环境污染问题,这句话对吗?解析: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
而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
答案:不对。
2.环境问题按性质可以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
解析:环境问题有多种分类角度,其中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环境污染、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生态破坏、自然资源衰竭等问题。
其中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生物污染等;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包括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生态破坏如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自然资源衰竭问题包括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答案:环境污染问题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自然资源衰竭问题3.下列内容之间的因果关系正确的划“√”,不正确的划“×”。
①粮食单产不高→干旱加重。
( )②毁林开荒→水土流失。
( )③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 )④水土流失→肥力下降。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题意的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人类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
在农耕区干旱加重会导致粮食单产不高,所以①因与果错位。
答案:×√√√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人类活动中,可引起生态破坏的是( )A.围湖造田B.黄土高原上种草种树C.内蒙古高原上退耕还牧D.发电厂向大气排放烟尘解析:围湖造田是因为人口增加而对粮食的需求增加,索取量超过了供给能力,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而B、C项均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D项则主要是造成大气(环境)污染。
答案:A2.下列环境问题,不是按地理空间划分的是( )A.区域环境问题B.农业环境问题C.局部环境问题D.全球环境问题解析:环境问题的划分有多种方法,如按环境要素可划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按生产类型可划分为工业环境问题、农业环境问题。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Ⅱ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项不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A. 气候变化B. 生物多样性丧失C. 森林砍伐D. 污水处理2、以下关于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 环境保护主要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B. 环境保护只关注自然环境,不涉及人文环境C.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D. 环境保护可以完全依靠政府干预实现3、以下哪项不属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环境问题?A. 温室效应B. 水污染C. 生物多样性减少D. 太阳黑子活动4、关于全球气候变化,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全球气候变暖是自然现象,人类活动对其影响不大B. 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的C.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只有负面影响D. 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性问题,但各国应各自为政,自行应对5、关于全球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B. 生物多样性增加C. 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D. 某些物种栖息地减少6、下列哪一项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A. 公平性原则B. 持续性原则C. 共同性原则D. 经济优先原则7、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A.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B. 发展低碳经济C. 大规模植树造林D. 大规模开采地下水8、关于我国水污染问题,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水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B.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C. 水污染严重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D.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9、全球变暖导致的直接环境问题不包括()。
A、海平面上升B、极端天气增多C、冰川融化D、土地沙漠化 10、下列哪一项人类活动不会加剧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A、过度开采地下水B、提升供水效率C、大量排放废水D、破坏性水利工程11、我国南方地区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哪些特点?选项:A. 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西部地区水资源缺乏B. 全年水资源丰富,季节性变化不大C. 夏季雨量丰富,冬季干旱少雨D. 海域面积广阔,内陆河流水量小12、下列哪种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不可逆的?选项:A. 酸雨B. 土地荒漠化C. 碳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D. 沙尘暴13、下列哪项不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A. 工业化进程中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B. 大规模森林砍伐导致二氧化碳吸收减少C. 太阳辐射增强D. 人口增长导致生活方式变化14、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A. 发展可再生能源B.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C. 大规模捕捞海洋生物D. 推广低碳生活方式15、全球变暖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什么?A. 海平面上升B. 生物多样性增加C. 沙漠化加剧D. 农业产量普遍提高16、下列哪项活动不是导致酸雨形成的原因?A. 燃烧化石燃料B. 汽车尾气排放C. 森林砍伐D. 金属冶炼工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基础过关]1. 2019年7月中海油在渤海湾石油作业中泄漏大量石油,导致严重污染事件,众多海洋养殖户绝产绝收。
石油污染造成的主要危害是( ) A.造成全球气候变暖B.产生酸雨危害C.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重要危害D.阻断海上交通运输2.下列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是( ) A.在洞庭湖四周围湖造田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C.大力开发清洁能源D.为改善大城市交通状况,修建立交桥和地铁3.下列现象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 A.森林面积减少,生物物种减少B.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C.汽车排放尾气造成光化学烟雾D.宁夏地区由于灌溉不当造成盐渍化4.以下问题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A.沼泽地的破坏B.海上油轮泄漏C.工业垃圾成堆D.酸雨5.下列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 )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②巴西的热带雨林遭受破坏③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④南极臭氧层空洞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6.关于目前我国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B.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已得到基本控制,但农村越来越严重C.工业“三废”排放物有所控制,农村乡镇企业排放物增加D.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破坏已得到基本控制7.近年“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色农业产值和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来实现B.“绿色GDP”的含义之一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C.“绿色GDP”的提高会提高资源的相对消耗量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以甲为代表的////////所示的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
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
读图,回答1~2题。
1.随着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随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而增加2.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B.平流层气温降低C.酸雨区面积缩小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200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据此回答3~ 4题。
3.当前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是()A.全球变暖B.日趋干旱C.降水增多D.进入冰期4.当前气候变化主要属于()A.环境污染问题B.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C.生态破坏问题D.自然资源衰竭问题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很时尚的名词。
“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绿色能源”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颜色的食品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6.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①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②使用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④利用作物病虫害的天敌等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7.亚马孙雨林的大面积毁灭可能带来的后果有()A.大气中CO2含量下降B.厄尔尼诺现象频发C.生物多样性锐减D.亚马孙河径流量稳定近十年来,青藏高原上空也出现了臭氧低谷(约比同纬度地区低11%)。
同时有资料显示,青藏高原上的冰川面积在不断萎缩。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回答8~9题。
8.下列现象中与青藏高原上空臭氧低谷出现无关的是()A.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气温有所升高B.藏民中白内障的发病率有所增加C.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D.山地雪线海拔升高9.科学研究表明,青藏高原表层正在持续“变软”,即冻土层在不断融化,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B.酸雨影响C.人类开发活动增加D.过度放牧造成植被破坏10.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A.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内B.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C.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D.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东北林区、西南林区是我国两大自然林区,由于过度砍伐,导致目前木材储存量大为减少,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据此回答11~12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练习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读漫画,回答问题。
【小题1】漫画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环境污染问题 B.自然资源衰竭问题C.土地荒漠化问题 D.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小题2】该行为不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A.全球变暖 B.臭氧空洞C.土地沙化 D.水土流失江西南昌市沿赣江而上20 km已形成一片面积达4.5万亩的“江南水乡第一大沙漠”。
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林木。
虽然专家们曾在此展开了多项治沙试验,但始终成效不大。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大沙漠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生活习惯 B.滥砍乱伐 C.执法不严 D.气候变迁3.本地区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A.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 B.先移民,后治理C.加大对哄抢盗伐现象的处罚力度 D.建水电站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北京出现了久违的蓝天,一些网民称其为“APEC蓝”。
读2014年11月13日北京PM2.5污染物排放构成图,完成下列各题。
4.下面关于PM2.5污染物排放引发的雾霾对人类直接产生的不利影响是①市民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数剧增②商业、餐饮等服务业遭受客源危机③导致诸多生活用品物价上涨④加剧城市道路拥堵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要使美丽的“APEC蓝”成为“新常态”,以下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B.禁止外地机动车进入C.全面关停污染企业 D.洒水车日夜不停工作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绿色消费已成为时尚。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以下做法与绿色消费不相符的是A、废品回收利用B、完善质检体系C、使用无汞电池D、产品多层包装7.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③大量使用化肥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⑤采用生物技术防治虫害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读人地关系相关模式图,完成各题。
高中地理湘教必修2 4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规范训练 含答案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类型1、2、3、4 5、6、7 14、15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8、9 10、11、16、17 12、13、14、15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阅读下列景观图,回答1~4题。
1.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人类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自然资源衰竭问题”的是()。
A.①B.②C.③D.④3.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导致土地沙化的是()。
A.①B.②C.③D.④4.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导致右图中环境问题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图片中的环境问题依次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其中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是由“人类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的;自然资源衰竭问题包括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土地沙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植被破坏而出现的一种生态问题;第4题的图片反映的是大气污染事件。
答案 1.C 2.A 3.A 4.C不同区域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所不同,从而使环境问题表现形式具有地域和时间的差异。
据此回答5~7题。
5.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的原因是()。
①各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②各地经济结构、产业政策、环境政策的不同③各地自然环境及资源条件的差异④各地人口数量和素质的差异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6.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主要是草原退化B.东北平原主要是土壤酸化C.华北平原主要是土壤盐渍化D.南方丘陵主要是水土流失7.下图反映了过去两千年来南极海豹毛中汞含量的变化,从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①海洋生物通过食物链富集了汞元素②人类对南极地区的影响从人类登上南极大陆开始③汞含量的变化与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有关④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具有环境代价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因为各地自然环境及资源条件的差异,各地人口数量和素质的差异,各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各地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差异导致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
湘教新地理必修2同步练习 第四章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是A、全球变暖B、森林减少C、生物污染D、生物多样性减少2、下列生产活动中,可能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的是①洞庭湖区围湖造田②黄土高原修筑梯田③内蒙古高原退耕还牧④藏北高原上藏羚羊被大量偷猎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从淡水资源来看,地球淡水储量为A、0.35亿立方千米B、0.45亿立方千米C、0.55亿立方千米D、0.65亿立方千米4、按目前石油产量来看,大约可开采A、20年B、30年C、40年D、50年5、下列属于大气污染的表现的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B、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C、酸雨D、北方春季沙尘暴6、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可能是①化肥②农药③污水灌溉④固体废弃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二、综合题7、根据下表完成有关要求。
原因哺乳动物鸟类偷猎31% 20%栖息地的丧32% 60%失外来物种入17% 12%侵其他原因20% 8%(1)在下图中画出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原因的对比柱状图,纵轴表示各种原因所占的百分比,横轴表示各种原因,自己设计图例。
(2(3)人们应该怎么样保护珍稀动植物:。
1、C提示:全球变暖是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森林减少属于自然资源衰竭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属于生态破坏问题。
2、C提示:围湖造田和藏羚羊被大量偷猎列会引起生态环境恶化。
3、A提示:从淡水资源来看,地球淡水储量仅为0.35亿立方千米。
4、C提示:按目前石油产量来看,大约可开采40年。
5、C提示: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和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属于自然现象,北方春季沙尘暴属于生态问题。
6、A提示:化肥、农药等使用会造成土壤污染。
7、(1)画图略(2)栖息地的丧失和偷猎栖息地的丧失(3)严禁滥捕滥猎,保护它们的栖息地等。
湘教版地理2同步习题: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含答案
4。
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森林锐减C.土地荒漠化D.矿产资源枯竭2.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A.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B.人口激增,素质较低C.农作物侵入牧区D.土地生产力下降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的问题之一。
读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回答3~4题.3.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D.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4.该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多,增长快B.不合理利用资源C.片面追求经济效益D.工业化快速发展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①全球海平面上升②将导致两极地区及陆地上高山冰雪消融③城市形成光化学烟雾④短期内,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①F表示资源获取②F表示生产消费③H表示废弃物排放④H表示生活消费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8.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④9.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丙、丁图例各代表一类环境问题。
请将甲、乙、丙、丁填入下列环境问题的括号内A.酸雨危害( ) B.森林锐减()C.水土流失()D.水体污染( )(2)环境问题乙在我国的________地区最为严重,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湘教版高一必修2课后训练:第四章_第一节_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_word版含解析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练习阅读下列四幅图,完成第1~2题。
1.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自然资源衰竭问题”的是()。
A.①B.②C.③D.④2.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导致下图中环境问题的是()。
A.①B.②C.③D.④(2012·郑州高一检测)下图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示虚线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其外在的表现主要是()。
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B.促进经济迅猛发展C.新材料应运而生D.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4.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
A.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D.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多5.漫画所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湿地面积B.大量排放污水C.过度开采地下水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毁林6.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A.山地0 ℃等温线将上移B.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C.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D.海平面将上升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
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
下图示意某河由M河段至Q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第7~8题。
7.图中有机污染源在()。
A.①B.②C.③D.④8.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
A.M B.N C.O D.P9.读图和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有关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0%的土地因人类活动产生退化,每年流失土壤201亿吨。
全世界每年运输中遗撒到海洋中的石油高达1 000多万吨,重金属数百万吨,还有很多垃圾。
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有230亿吨,较20世纪初期增加了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阅读下列四幅景观图,完成第1~2题。
1.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自然资源衰竭问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导致下图中环境问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题,图片中的环境问题依次是森林资源的减少和破坏、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自然资源衰竭问题包括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第2题,图片反映的是大气污染事件。
答案:1.A 2.C
读漫画“美好的回忆”,完成第3~4题。
3.此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过度放牧
D.过度开垦
4.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这种环境问题突出的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解析:该漫画画的是一农夫利用骆驼在沙漠上耕种,其“美好的回忆”是在田地里利用牛来耕种,漫画反映的是土地荒漠化严重,该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答案:3.B 4.C
读漫画“危险”,完成第5~6题。
5.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 )
A.水资源短缺
B.全球变暖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沙尘暴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
B.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C.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还有北非、西亚、澳大利亚
D.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
解析:漫画形象地展示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危险”,树没了、沙来了,“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沙尘暴。
沙尘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十分突出;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易造成沙尘暴;除我国外,北非、西亚、澳大利亚也有比较严重的沙尘暴现象;为了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应禁止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但不能禁止人类合理的开发活动。
答案:5.D 6.D
阅读下列诗句或对白,完成第7~9题。
①英国令人毛骨悚然的煤烟云飘然而至……城市如同面对中世纪的教皇。
(挪威·易卜生)
②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李白·《秋浦歌》)(注: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在唐代时是著名的银和铜的产地之一)
③早晨的沙漠像被水洗过了似的干净,天空是碧蓝的,没有一丝云彩,温柔的沙丘不断地铺展到视线所能及的极限。
(三毛·《搭车客》)
④甲:你见过一只眼的草鱼吗?乙:鱼的另一只眼是瞎的吧?甲:根本没长出来,我从市场买回做熟,吃得只剩鱼头才发现只有一只眼。
乙:那鱼是不是成精啦?甲:它要是成精了就把我吃啦!
7.描述了生态破坏问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诗句①描述的景象与下列哪幅图一致?( )
A.甲
B.乙
C.丙
D.丁
9.诗句②描述的景象不会给当地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
①植被破坏②放射性污染③水土流失④臭氧层空洞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7题,英国与挪威远隔北海,煤烟云中的固体颗粒到达挪威的量很少,但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可被强劲的西风带到这里,形成酸雨,是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③描述的是沙漠景观,土地荒漠化是生态破坏的一种形式;只长一只眼睛的鱼属于基因突变,最可能是受放射性物质污染引起的。
第8题,图甲为水资源短缺,图乙为水污染,图丙为毁林开荒,图丁为酸雨。
第9题,金属冶炼需要燃料,古代多用木炭,会造成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
答案:7.C 8.D 9.D
读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完成第10~11题。
10.图示虚线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其外在的表现主要是( )
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
B.促进经济迅猛发展
C.新材料应运而生
D.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
11.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 )
A.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B.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
D.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种类不断增多
解析:第10题,现在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主要是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资源导致的资源短缺。
第11题,人类对资源无节制的开发,一方面是因为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
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导致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答案:10.A 11.C
读世界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示意图,完成第12~13题。
12.图中没有显示的环境问题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土地退化
C.自然资源衰竭
D.大气污染
13.下列环境问题不是由图中显示的问题引起的是( )
A.沙尘暴
B.水土流失
C.全球气候变暖
D.臭氧层破坏
解析:森林减少、土壤退化、湿地减少属于自然资源衰竭,部分树种和鱼类濒临灭绝属于生物多样性减少;而大气污染是人类活动将污染物质排入大气造成的,图中没有显示。
植被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而沙化的土地为沙尘暴提供沙源;植被(尤其是热带雨林)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加是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主要原因;人类排放的大量氟氯烃等物质上升到平流层后会破坏臭氧层。
答案:12.D 13.D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14~15题。
14.图中①②③④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酸雨、荒漠化、农田土壤侵蚀、原始森林破坏
B.荒漠化、酸雨、原始森林破坏、农田土壤侵蚀
C.酸雨、农田土壤侵蚀、荒漠化、原始森林破坏
D.荒漠化、原始森林破坏、酸雨、农田土壤侵蚀
15.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
A.工业排放的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放的尾气
D.建筑工地的扬尘
解析:第14题,根据图例,①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地区、西亚和中亚,可判断其为荒漠化;②主要分布在西欧、北欧,可能为酸雨危害;③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和非洲赤道两侧部分地区,可能为原始森林破坏;④主要分布在南亚以及我国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等的部分地区,应该为农田土壤侵蚀。
第15题,②为酸雨危害,与D项(扬尘)无关,与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有关。
答案:14.B 15.D
16.读A、B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A
图B
(1)图A中反映出的环境问题按照其性质各属于哪种类型?
(2)图B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据图A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
解析:图A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土地荒漠化、全球变暖、森林资源减少等。
图B反映了全球变暖带来的冰川融化,沿海低地被淹等问题,其成因结合图A可以分析与人类排放大量CO2及乱砍滥伐有关。
答案:(1)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等;由环境污染演化来的问题:全球变暖;生态破坏问题:土地荒漠化;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资源减少。
(2)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沿海城市及平原被淹没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CO2;乱砍滥伐使森林减少,对CO2吸收量减少
1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2)上述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问题的是。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臭氧层空洞的形成是由于氟氯烃过量排放;全球变暖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而导致大气保温作用加强;酸雨是酸性气体(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与水汽结合而成的;森林锐减是由于人类滥伐森林。
第(2)题,a、b、c都属于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环境问题。
答案:(1)自左向右,由上向下依次为a c b d
(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