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复习备考精要》详细目录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doc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doc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南北重归统一: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2.隋朝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第2课“贞观之治”1.唐朝建立:618年,李渊(唐高祖)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2.贞观之治: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著名谏臣魏征)。

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女皇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开元盛世”1.开元之治: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为治”,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开元之治” )o2.曲辕犁、筒车:唐朝时,农耕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改进了犁的构造,制成了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3.唐三彩: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4.唐都长安:唐朝商业繁荣,唐都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唐朝科举制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第5课“和同为一家”“和同为一家”: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七年级下册全册知识提要(精品)

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七年级下册全册知识提要(精品)

七年级下册(一)繁荣和开放的社会一、开凿隋朝大运河的目的:隋炀帝为了加强对东方和江南地区的统治,方便从南方运输粮食和布帛。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至余杭,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意义: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巩固国家统一。

二、贞观之治(唐太宗)①吸取隋亡的教训,改善统治②轻徭薄赋③任用贤才房玄龄(善谋)杜如晦(善断)重视纳谏两人合称(房谋杜断)魏征(先后进谏200多次)唐太宗称他为“镜子”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时期,唐朝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了祥和安定的气象,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三、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臣(姚崇、宋璟)改革吏制,提倡节俭,发展农业,在他统治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唐朝达到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后期,天宝年间,作用奸臣杨国忠、李林甫,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最终发生了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唐朝由盛转衰。

四、武则天: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统治有“贞观遗风”。

五、唐朝时农业上出现曲辕犁(翻土碎土)和筒车(灌溉工具)六、归纳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及其影响①科举制是用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②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科举制正式诞生。

③唐太宗重视用科举制选拔人才;武则天开创殿试,增设武举;唐玄宗重诗赋,繁荣了唐诗的发展。

④影响:科举制是一种优越的选官制度,把读书、考试和任官三者结合起来,提高官员的素质,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⑤科举制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七、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尺带珠丹表示与唐“和同为一家”了。

八、唐朝时,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重大影响的两位僧人分别是玄奘(到天竺取经)和鉴真(六次东渡日本)。

玄奘鉴真(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一、辽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双方开始和平往来。

《初中历史复习备考精要》详细目录

《初中历史复习备考精要》详细目录

《初中历史复习备考精要》详细目录*对应《备考精要》目录中国古代史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2.河姆渡、半坡人3.炎帝黄帝、哓、舜、禹的传说、大禹治水4.夏朝、商朝、西周、分封制5.青铜工艺6.春秋争霸、齐恒功称霸、晋楚争霸、战国七雄7.商鞅变法、都江堰8.文字的演变、医学、音乐成就9.孔子、百家争鸣10.秦统一六国、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评价11.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的灭亡12.文景之治、推进大统一格局、措施、评价13.两汉经济14.匈奴的兴衰、西汉与匈奴的和战15.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16.造纸术、《九章算术》、地动仪、华佗、张仲景17.佛教、道教、《史记》、秦兵马俑18.曹操统一北方、三国鼎立、诸葛亮19.南方地区、西晋、内迁、人口南迁、淝水之战、江南经济20.北方民族、北魏、民族融合、孝文帝21.祖冲之、圆周率、贾思劦《齐民要术》、郦道元《水经注》22.王羲之、顾恺之、石窟23.隋、“开皇之治”、大运河24.唐朝、贞观之治、唐太宗25.武则天、开元盛世、社会经济繁荣26.科举制度、衣食住行、精神风貌27.和同为一家、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28.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国际性大都会长安29.隋唐重大发明、赵州桥、雕版印刷30.唐诗、书法、画家、莫高窟31.辽、西夏、北宋、契丹、陈桥兵变、辽宋战和、宋夏战和32.宋金南北对峙、金33.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34.宋代社会生活、士农工商、乡村生活、城市风貌35.成吉思汗、蒙古、忽必烈、元朝、元世祖、重农政策、行省制度、民族融合、《马可波罗行纪》、36.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沈括、郭守敬37.《资治通鉴》、宋词、元杂剧、绘画、书法38.明朝、明太祖、君权、八股取士39.郑和下西洋、威继光抗倭、葡萄牙、澳门40.满洲、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专制措施、大兴文字狱41.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岛、雅克萨之战42.西藏地区管辖、班禅额尔德尼、和卓叛乱、土尔浥特回归、清朝疆域43.大一统、明长城、故宫、44.明清经济、资本主义萌芽、闭关锁国45.《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古典小说、戏剧、书法、绘画中国近代史1.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南京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占中国北方、左宗棠收复新疆3.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黄海战役、《马关条约》、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屡战屡败5.洋务运动6.公车变法、百日维新7.辛亥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振兴中华”、武昌起义8.新文化、孔家店9.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10.北伐战争、黄埔军校、评价孙中山1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12.红军长征13.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14.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15.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16.内战、重庆谈判17.刘邓大军、大别山、解放军战略反攻18.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19.民族工业、兴办实业、张塞兴办实业20.民国的社会习俗21.詹天佑、京张铁路、侯德榜、联合制碱法、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天演论》、思想启蒙运动、思想大解放运动、新式教育、科举制废除、鲁迅、徐悲鸿、聂耳《义勇军进行曲》、洗星海《黄河大合唱》中国现代史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抗美援朝3.民主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社会主义制度、三大改造5.探索道路、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6.“文化大革命”7.十一届三中全会8.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经济特区、《南京条约》、五个通商口岸、四个经济特区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西藏、台湾11.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现代化国防1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民族和地区冲突问题、加入联合国、中美建交、亚太经合组织APEC、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13.“两弹一星”、空间技术、核武器、杂交水稻、14.改革发展中的教育15.改革开放、就业制度世界古代史1.古代埃及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四大古代文明2.古代希腊、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罗马共和国3.大化改新、穆罕默德、伊斯兰教、阿拉伯国家4.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罗马教廷5.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扩张6.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马可·波罗来华、东西方文化交流7.象形文学、楔形文字、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阿基米德世界近代史1.文艺复兴、但丁《神曲》、达·芬奇、莎士比亚、新航路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3.美国诞生、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美国宪法、华盛顿4.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革命发展、拿破仑、《拿破仑法典》5.英国工业革命6.三角贸易、日不落帝国、英国对印度殖民侵略、欧洲殖民侵略7.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歌》8.美国南北战争、内战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林肯、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9.第二次工业革命、三次技术革命10.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国同盟、三国协约11.科学的发展、牛顿、达尔文《物种起源》、爱因斯坦、现代物理学、伏尔泰、托尔斯泰、贝多芬、世界现代史1.俄国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苏联、“斯大林模式”2.《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巴黎和会3.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措施4.第二次世界大战、慕尼黑阴谋、《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反法西斯联盟、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德国投降、日本投降、影响、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重大战役5.美国战后繁荣、新经济6.西欧经济发展、日本经济崛起、谋求政治大国地位7.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影响8.印度独立、亚洲其他国家先后独立、非洲民族独立浪潮、拉丁美洲捍卫美洲民族主权9.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原因、进程10.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科索沃战争11.经济全球化、中国应对、联合国12.第三次科技革命、现代音乐、电影。

历史复习精要 2

历史复习精要 2

1~8课复习精要1.重庆谈判的背景、目的、时间、人物、焦点、结果、历史意义。

全国内战爆发的时间、标志。

背景:内战爆发不可避免(国民党态度:坚持内战、独裁;共产党态度: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美国态度:扶蒋反共,独霸中国)时间:1945.8.28人物: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焦点: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存在与否成为国共双方在谈判中争执的焦点。

结果:国共双方正式签署会谈纪要。

因为是10月10日签署,纪要又称为“双十协定”。

历史意义:1.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团结教育了人民。

2.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权。

全面内战爆发——1946.6(标志:国民党20万大军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除进攻中原外,还进攻苏皖、山东、晋察冀等。

—·—·—·—·—·—·—·—·—·—·—·—·—·—·—·—·—·—·—·—·2.解放军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地区、作战方针及重要战役)、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原因、意义。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时间、人物、意义。

粉碎全面进攻:地区(中原解放区)作战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原因:国民党进攻延安(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开始)——1947.3(人物: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意义:1.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

2.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战术——蘑菇战术孟良崮之战——1947.3千里跃进大别山:时间(1947.6.30)人物(刘伯承、邓小平)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3.三大战役的时间、地点、指挥者、作战方针、意义、总的意义概括;首战东北的原因。

中考历史复习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复习计划)

中考历史复习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复习计划)

中考历史复习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专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
会变革
专题二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
融合
专题三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专题四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专题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专题六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专题七侵略与反抗
专题八近代化探索
专题九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专题十抗日战争
专题十一人民解放战争
专题十二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学
技术与思想文化
专题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专题十四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专题十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题十六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专题十七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专题十八人类社会的开端与古文明
专题十九步入近代
专题二十殖民扩张、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专题二十一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璀璨的近代文化
专题二十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专题二十四战后世界的发展与变革
专题二十五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与世界现代科技文化
中考真题与模拟卷。

2023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纲要【中华书局版】

2023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纲要【中华书局版】

2023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纲要【中华书
局版】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 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影响
4. 唐朝的开元盛世和大唐文化
第二单元:东亚古国与中世纪欧洲
1. 东亚古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2.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3. 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的科技与农业
1. 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
2. 青铜器、造纸、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
3. 科技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第四单元:中国历史的变革与转型
1. 明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2. 清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3. 中国近代史的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发展
1. 中国的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
2. 中国的计划经济时期
3.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与问题
这份复习纲要主要涵盖了七年级历史下册的全部章节,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同学们可以全面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东亚古国与中世纪欧洲、中国古代科技与农业、中国历史的变革与转型以及现代中国的发展。

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取得优异成绩!。

考前20天回扣课标:九年级上册-2023年中考历史临考冲刺终极攻略(部编版)

考前20天回扣课标:九年级上册-2023年中考历史临考冲刺终极攻略(部编版)

希 “小国寡民”;斯巴达是最大的城邦。

(2)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二者是统治与被统
城 治的关系。 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
邦 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 和 各项活动都以公民为主体。(女子是公民) 非公民 亚 包括外邦人和奴隶。

知识点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2)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 寨等国。
※古印度文明象征①阿拉伯数字;②种姓制度——严格 的等级制度;③佛教
九年级上 复习提纲
课程标准 1.知道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希腊城邦; 2. 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第4
知识点一 希腊城邦

(1)出现: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城邦,特点是
《1人95权5年宣言》 议会共和制
02 复习提纲
背诵要点
九年级上 复习提纲
课程标准 1.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知识点三.法老的统治
2. 通过金字塔,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1.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什么问题?
第 知识点一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
1.地理位置与文明渊源
体现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2.法老的权力: (1)政治: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
课 古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 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贯穿南北。
(2)宗教: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
古 2.初步统一与发展,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 3.王权的衰落:

实现统一 6.科学文化
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 渐衰落。
埃 ① 科学:古埃及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最为突出。太 及 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中中华书局版初三下册历史复习资料精编版

中中华书局版初三下册历史复习资料精编版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二月革命1、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原因):“一战”激化了阶级矛盾。

时间:1917年3月。

目的: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了两种政权并立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实际权利)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2、策略: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和平过渡。

3、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6、结果:“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攻占冬宫,标志“十月革命”的胜利。

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巩固政权的措施:(1)、成立第一届苏维埃政府,列宁为主席(2)、(通过了《和平法令》;《土地法令》规定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背景:十月革命后,各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武装干涉苏俄革命,苏俄国内也发生反革命叛乱,他们互相勾结,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

为了度过难关,苏俄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的:为了度过难关,赢得战争,巩固政权;内容:实行工业企业国有化;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实物配给制;影响:积极影响:为苏维埃政府集中全国物力、人力战胜敌人,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消极影响:超出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新经济政策新(特点):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存)时间:1921年内容:①农业:实物税(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集制②工业: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鼓励手工业的发展;③商业:恢复自由贸易,实行商品买卖,废除生活用品配给制;结果:到1927年,国民经济基础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

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苏联建立: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中华书局初中历史全套复习资料

中华书局初中历史全套复习资料

中华书局初中历史全套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史●知识清单1、元谋人距今约年,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发现于,过着的生活。

注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已经掌握,会人工取火,过着生活。

4、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国家之一。

5、远古的传说------华夏之祖(1)炎帝改进了农具,教人耕田;发明制陶技术,他遍尝百草,发明了医药,号称“”。

(2)黄帝发明修盖房屋;种植谷物,驯养家畜;挖井汲水,制造车、船、兵器、衣裳;还发明了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等。

(3)炎帝、黄帝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之祖”。

6、尧舜禹的“禅让”尧年老时,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

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____________”。

7、“夏传子,家天下”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表明_________代替了“禅让制”,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________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8、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1)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了商朝。

商朝时_______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2)约公元前1046年,_________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武王伐纣”。

(3)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统治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臣民,分给子弟、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定期向周天子朝觐、纳贡,平时治理封国、守卫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义务)。

影响: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西周成为一个强盛国家的主要原因:实行分封制。

)9、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1)东周时期:西周周幽王时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

东周分为______和________两个时期。

2021年中考(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复习背记手册:下册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2021年中考(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复习背记手册:下册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慕尼黑协定和绥靖政策(1)轴心国集团:①形成:1937年,德、意、日正式结成“柏林—罗马—东京”的侵略轴心(轴心国集团)②影响:世界面临法西斯的进攻,局部战争四起,世界和平面临威胁(2)慕尼黑协定:背景:法西斯德国扩军备战,吞并奥地利后,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签订:1938年,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会议,签订《慕尼黑协定》内容:将苏台德区以及捷克斯洛伐克南部与奥地利接壤的地区割让给德国影响:慕尼黑会议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了高峰实质:牺牲欧洲一些中小国家来满足德国的侵略野心,以求与希特勒达成妥协,从而将侵略矛头引向苏联,达到削弱和灭亡它的目的;推行原因:西方国家害怕战争,祸水东引。

影响:纵容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气焰,助长了它进一步发动侵略战争的野心,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二战的全面爆发(1)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2)“不列颠之战”:1940年,德国对英国发动空袭。

在丘吉尔的领导下,绥靖政策慕尼黑协定英国人民英勇抵抗,粉碎了希特勒的入侵图谋。

(3)同盟国成立: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正式结成军事同盟。

此后,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相继加入,成为法西斯集团的帮凶。

(教材P30“参与园地”)2.联系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为什么能够频频取得胜利?参考答案:(1)德国具有很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2)德国采用了相对先进的战术,如突袭战、闪电战。

(3)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企图祸水东引。

(4)战争初期的被入侵国家孤立无援。

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1.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军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是德军在二战中的第一次惨败。

2023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之教材分册复习:七年级下册

2023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之教材分册复习:七年级下册

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七年级下 复习提纲
课程标准 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 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
知识点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要地位;
原因:政治开明,经济发达,民族交融,交通发达,
第 知识点一、经济的繁荣
思想活跃。
3
1、农业:发明推广了重要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①纺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②陶瓷
2.贞观之治:原因:(1)纳谏:唐太宗吸取隋朝速 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 (2) 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著名宰相房玄 龄、杜如晦。用人唯贤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 要原因。(3)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 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

2.鉴真东渡(扬州大明寺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 政策;④对外交通发达。
)
启示: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
文 过程: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 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第三,
化 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 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
七年级上 复习提纲
课程标准 了解隋朝的兴亡、知道隋朝速亡和唐朝兴盛的 原因;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
知识点四、隋朝的灭亡 灭亡: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第 知识点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朝灭亡。(与秦朝灭亡原因相同都是暴政亡国)
1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 中考真题
纳谏;4)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制度革新;5)开明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专题复习资料专题(一)朝代更替及统治措施二、时代特征(一)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1、政治: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③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2、经济:①经济空前繁荣,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

②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3、民族关系: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得到发展,民族交融加强4、对外交流:开放、兼收并蓄是主要特征,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二)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1、政治:从民族政权并立(辽、北宋、南宋、西夏、金)走向国家统一(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重文轻武政策、行省制度)2、经济:经济活跃,经济重心南移完成3、民族关系:民族政权并立,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4、科技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与外传;宋词、元曲的发展5、对外关系:对外交往有新突破,海外贸易发展迅速(三)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政治: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社会由盛转衰2、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得到强化3、思想:八股取士和“文字狱”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4、对外关系:由开放(郑和下西洋)逐渐走向封闭(闭关锁国政策),中国人民开始了反侵略斗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5、科学技术: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三、采取的历朝历代统治措施(一)隋朝:(二世而亡、“昙花一现”、统一的王朝)1.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大兴(今西安)2.统一:589年,隋文帝灭陈,统一全国。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3.隋朝的强盛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复习备考精要》详细目录
*对应《备考精要》目录中国古代史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2.河姆渡、半坡人
3.炎帝黄帝、哓、舜、禹的传说、大禹治水
4.夏朝、商朝、西周、分封制
5.青铜工艺
6.春秋争霸、齐恒功称霸、晋楚争霸、战国七雄
7.商鞅变法、都江堰
8.文字的演变、医学、音乐成就
9.孔子、百家争鸣
10.秦统一六国、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评价
11.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的灭亡
12.文景之治、推进大统一格局、措施、评价
13.两汉经济
14.匈奴的兴衰、西汉与匈奴的和战
15.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16.造纸术、《九章算术》、地动仪、华佗、张仲景
17.佛教、道教、《史记》、秦兵马俑
18.曹操统一北方、三国鼎立、诸葛亮
19.南方地区、西晋、内迁、人口南迁、淝水之战、江南经济
20.北方民族、北魏、民族融合、孝文帝
21.祖冲之、圆周率、贾思劦《齐民要术》、郦道元《水经注》
22.王羲之、顾恺之、石窟
23.隋、“开皇之治”、大运河
24.唐朝、贞观之治、唐太宗
25.武则天、开元盛世、社会经济繁荣
26.科举制度、衣食住行、精神风貌
27.和同为一家、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28.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国际性大都会长安
29.隋唐重大发明、赵州桥、雕版印刷
30.唐诗、书法、画家、莫高窟
31.辽、西夏、北宋、契丹、陈桥兵变、辽宋战和、宋夏战和
32.宋金南北对峙、金
33.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
34.宋代社会生活、士农工商、乡村生活、城市风貌
35.成吉思汗、蒙古、忽必烈、元朝、元世祖、重农政策、行省制度、民族融合、《马可波
罗行纪》、
36.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沈括、郭守敬
37.《资治通鉴》、宋词、元杂剧、绘画、书法
38.明朝、明太祖、君权、八股取士
39.郑和下西洋、威继光抗倭、葡萄牙、澳门
40.满洲、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专制措施、大兴文字狱
41.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岛、雅克萨之战
42.西藏地区管辖、班禅额尔德尼、和卓叛乱、土尔浥特回归、清朝疆域
43.大一统、明长城、故宫、
44.明清经济、资本主义萌芽、闭关锁国
45.《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古典小说、戏剧、书法、绘画
中国近代史
1.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占中国北方、左宗棠收复新疆
3.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黄海战役、《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屡战屡败
5.洋务运动
6.公车变法、百日维新
7.辛亥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振兴中华”、武昌起义
8.新文化、孔家店
9.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
10.北伐战争、黄埔军校、评价孙中山
1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
12.红军长征
13.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14.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
15.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
16.内战、重庆谈判
17.刘邓大军、大别山、解放军战略反攻
18.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
19.民族工业、兴办实业、张塞兴办实业
20.民国的社会习俗
21.詹天佑、京张铁路、侯德榜、联合制碱法、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严
复、《天演论》、思想启蒙运动、思想大解放运动、新式教育、科举制废除、鲁迅、徐悲鸿、聂耳《义勇军进行曲》、洗星海《黄河大合唱》
中国现代史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抗美援朝
3.民主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社会主义制度、三大改造
5.探索道路、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6.“文化大革命”
7.十一届三中全会
8.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经济特区、《南京条约》、
五个通商口岸、四个经济特区
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西藏、台湾
11.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现代化国防
1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民族和地区冲突问题、加入联合国、中美建交、亚太经
合组织APEC、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
13.“两弹一星”、空间技术、核武器、杂交水稻、
14.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5.改革开放、就业制度
世界古代史
1.古代埃及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四大古代文明
2.古代希腊、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罗马共和国
3.大化改新、穆罕默德、伊斯兰教、阿拉伯国家
4.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罗马教廷
5.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扩张
6.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马可·波罗来华、东西方文化交流
7.象形文学、楔形文字、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阿基米德
世界近代史
1.文艺复兴、但丁《神曲》、达·芬奇、莎士比亚、新航路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
3.美国诞生、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美国宪法、华盛顿
4.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革命发展、拿破仑、《拿破仑法典》
5.英国工业革命
6.三角贸易、日不落帝国、英国对印度殖民侵略、欧洲殖民侵略
7.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歌》
8.美国南北战争、内战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林肯、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9.第二次工业革命、三次技术革命
10.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11.科学的发展、牛顿、达尔文《物种起源》、爱因斯坦、现代物理学、伏尔泰、托尔斯泰、
贝多芬、
世界现代史
1.俄国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苏联、“斯大林模式”
2.《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巴黎和会
3.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措施
4.第二次世界大战、慕尼黑阴谋、《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反法西斯联盟、雅尔塔会议、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德国投降、日本投降、影响、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重
大战役
5.美国战后繁荣、新经济
6.西欧经济发展、日本经济崛起、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7.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影响
8.印度独立、亚洲其他国家先后独立、非洲民族独立浪潮、拉丁美洲捍卫美洲民族主权
9.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原因、进程
10.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科
索沃战争
11.经济全球化、中国应对、联合国
12.第三次科技革命、现代音乐、电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