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设计参考规范和标准

合集下载

中央空调标准

中央空调标准

中央空调标准
中央空调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空调系统,它能够为整个建筑提
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而中央空调的安装和运行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其安全、高效地运行。

本文将介绍中央空调的标准内容,包
括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等方面。

首先,中央空调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设计时需
要考虑建筑的结构、朝向、采光情况等因素,以确定合适的制冷量
和送风方式。

此外,设计中还应考虑节能、环保等因素,选择高效
节能的空调设备,并合理设置空调系统的控制方式,以提高空调系
统的运行效率。

其次,中央空调的安装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

安装过程
中需要确保空调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设备发生故障或意外
事故。

同时,安装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资质和技能,按照制造商的
要求进行安装,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和维护。

运行时需定期清洁空调设备和更换空气过滤器,以保持空调系统的
良好运行状态。

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查空调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
发现并处理空调系统的故障,以确保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

最后,中央空调的维护也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

维护人员需要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空调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同时,维护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保证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中央空调的标准涉及到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等多个方面,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

只有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和管理,才能保证中央空调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为建筑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168平中央空调设计理念

168平中央空调设计理念

168平中央空调设计理念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中央空调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空调设备,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168平的空间中,中央空调的设计理念更显得重要,它不仅要满足空调的基本功能,更要体现出对环境的尊重和对用户舒适度的关注。

首先,168平中央空调的设计理念应该注重节能环保。

在当今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社会背景下,中央空调的设计应该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采用高效节能的中央空调设备,结合科学的空调系统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其次,中央空调的设计理念还应该注重舒适度和健康性。

在168平的空间中,中央空调的设计要能够实现空间内的温度均衡,确保每个角落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通风和舒适的温度。

此外,中央空调的设计还应该注重空气质量的改善,采用高效的空气净化技术,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健康。

最后,168平中央空调的设计理念还应该注重智能化和便利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的一种趋势。

中央空调的设计应该融入智能化技术,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调节,让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控制空调的使用,提升用户体验。

总的来说,168平中央空调的设计理念应该是综合考虑节能环保、舒适健康和智能便利等因素,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健康、智能的室内空间。

只有这样,中央空调才能真正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种舒适享受,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空调设备。

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7)一、通用设计规范: (7)二、专用设计规范: (7)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7)第二章设计参数 (7)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7)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9)三、新风量 (9)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9)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11)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 (11)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11)4、每人的新风标准UK (12)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13)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3)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3)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6)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6)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6)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17)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8)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19)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20)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21)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22)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22)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22)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22)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25)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5)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6)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26)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6)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6)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27)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7)1、送风口风速 (27)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8)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28)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28)5、回风口风速 (28)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 (29)7、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 (29)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29)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29)10、侧送风口送风量 (30)1、送风口布置间距 (32)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 (32)3、散流器布置 (32)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3)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3)6、厨房通风问题 (33)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 (34)六、防排烟设计 (35)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 (39)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 (39)二、管路系统的管材 (40)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40)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42)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 (43)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 (44)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 (44)3、水泵扬程设计 (45)六、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46)1、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 (46)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7)七、冷凝水管道设计 (47)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 (48)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51)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 (53)十二、保温 (54)十三、阀门选用 (54)第六章空调设备选型 (56)一、机组选型 (56)二、机组选型案例 (56)三、辅助设备 (57)1、冷却塔 (57)2、水泵的选型: (57)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 (58)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 (59)5、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 (59)6、制冷机冷却水量估算表 (59)第七章自控系统设计 (60)第八章材料、设备资料 (60)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60)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 (60)三、计算单位换算 (61)四、常用液体的密度(单位:103千克/米3,未注明者为常温下) (62)五、空气调节常用计算公式 (64)六、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65)七、专业英语 (66)第九章耗电量、机房面积 (78)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 (78)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 (78)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 (78)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 (79)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 (79)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 (80)8、设备层布置原则: (80)第十章参考实例 (81)第十一章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图纸要求 (81)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81)1.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81)1.2 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81)1.3 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81)1.4 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 (82)1.5 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82)1.6 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82)1.7 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82)1.8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82)1.9 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82)1.10 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83)1.11 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83)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83)2.1 供暖入口设置过多 (83)2.2 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83)2.4 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84)2.5 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84)2.6 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 (84)2.7 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 (84)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 (85)2.9 送回风管布置不好 (86)3.0 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 (87)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89)3.1 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89)3.2 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89)3.3 系统图深度不够 (89)3.4 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 (89)3.5 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89)3.6 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 (90)3.7 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90)3.8 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 (90)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90)五、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90)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 (90)设备平面图 (91)剖面图 (91)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91)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91)详图 (92)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备查) (92)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中央空调主要参考以下的规范及标准:一、通用设计规范:1.《采暧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I19-87)2.《采暖通风及至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3.《建筑设计防火现范》(GBJ116-87)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现他》( GBJ0045-95)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二、专用设计规范: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67-89)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5.《旅游旅馆建筑热土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6、其它专用设计规范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1.《暖通空调标准图集》2.《暖通空调设计选用手册》(上、下册)3、其它有关标准第二章设计参数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三、新风量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依人数计算换气量4、每人的新风标准UK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空调通风工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新风量宜满足下表的规定值,或者满足空气调节房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

中央空调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中央空调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5)一、通用设计规范: (5)二、专用设计规范: (6)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6)第二章设计参数 (6)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 ASHRAE (6)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9)三、新风量 (10)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10)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12)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 (12)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13)4、每人的新风标准UK (13)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14)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5)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5)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9)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9)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9)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20)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22)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24)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25)七、热损失概算W/m℃ (26)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26)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27)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27)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27)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27)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33)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33)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33)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34)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34)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34)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35)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36)1、送风口风速 (36)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36)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36)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37)5、回风口风速 (37)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 (38)7、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 (38)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38)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38)10、侧送风口送风量 (39)五、室内风口的简单布置 (41)1、送风口布置间距 (41)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 (41)3、散流器布置 (42)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42)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43)6.1、厨房通风问题 (43)6.2如何确定厨房的通风量 (44)6.3厨房通风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47)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 (50)8.风管贴吸音材料风道的衰减量(日本) (53)9.风管的自然衰减量(只有直风道dB/m,其它都是dB) (54)六、防排烟设计 (55)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 (62)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 (62)二、管路系统的管材 (64)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64)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67)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 (69)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 (70)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 (71)3、水泵扬程设计 (73)六、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73)1、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 (74)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75)七、冷凝水管道设计 (76)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 (77)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81)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 (84)十一、空调水处理系统 (85)十二、保温 (85)十三、阀门选用 (86)第六章空调设备选型 (88)一、机组选型 (88)二、机组选型案例 (88)三、辅助设备 (90)1、冷却塔 (90)2、水泵的选型: (91)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 (92)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 (93)5、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 (94)6、制冷机冷却水量估算表 (94)第七章自控系统设计 (94)第八章材料、设备资料 (94)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94)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 (95)三、计算单位换算 (96)四、常用液体的密度(单位:103千克/米3,未注明者为常温下) (99)五、空气调节常用计算公式 (101)六、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103)七、专业英语 (106)第九章耗电量、机房面积 (123)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 (123)2、医院耗电量比例TRANE (123)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 (123)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 (124)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 (125)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 (125)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 (126)8、设备层布置原则: (126)第十章参考实例 (127)第十一章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图纸要求 (127)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127)1.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127)1.2 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128)1.3 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128)1.4 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 (128)1.5 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128)1.6 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129)1.7 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129)1.8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129)1.9 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130)1.10 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130)1.11 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131)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31)2.1 供暖入口设置过多 (131)2.2 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131)2.3 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132)2.4 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132)2.5 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132)2.6 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 (132)2.7 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 (133)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 (135)2.9 送回风管布置不好 (135)3.0 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 (137)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139)3.1 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139)3.2 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139)3.3 系统图深度不够 (140)3.4 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 (140)3.5 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140)3.6 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 (141)3.7 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141)3.8 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 (141)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141)五、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142)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 (142)设备平面图 (143)剖面图 (143)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143)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143)暖通设计中的系统图、立管图 (144)详图 (144)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备查) (144)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中央空调主要参考以下的规范及标准:一、通用设计规范:1.《采暧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I19-87)2.《采暖通风及至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3.《建筑设计防火现范》(GBJ116-87)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现他》( GBJ0045-95)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二、专用设计规范: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67-89)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5.《旅游旅馆建筑热土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6、其它专用设计规范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1.《暖通空调标准图集》2.《暖通空调设计选用手册》(上、下册)3、其它有关标准第二章设计参数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 ASHRAE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三、新风量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4、每人的新风标准UK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空调通风工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新风量宜满足下表的规定值,或者满足空气调节房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

国家中央空调安装标准

国家中央空调安装标准

国家中央空调安装标准国家中央空调安装标准是指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安装时所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中央空调系统在建筑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还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能效和环境友好性。

因此,严格遵守国家中央空调安装标准对于保障中央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建筑物的舒适性至关重要。

首先,国家中央空调安装标准对于中央空调系统的选址和安装位置有着明确的规定。

在选址和安装位置方面,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以及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负荷和供排风系统的布局。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中央空调系统与建筑物其他设备和构件的协调安装,以及对于中央空调系统的安全使用和维护提供便利。

其次,国家中央空调安装标准对于中央空调系统的管道布置和连接有着详细的规定。

在管道布置和连接方面,需要考虑到中央空调系统的管道布局和连接方式,以及管道的材质和规格。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管道的密封性和稳定性,以及管道的维护和维修便利性,保证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

此外,国家中央空调安装标准对于中央空调系统的电气连接和控制有着严格的规定。

在电气连接和控制方面,需要考虑到中央空调系统的电气布局和连接方式,以及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安装。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便利性,保证中央空调系统的电气运行安全和稳定性。

最后,国家中央空调安装标准对于中央空调系统的调试和验收有着严格的规定。

在调试和验收方面,需要考虑到中央空调系统的调试和验收程序和标准,以及调试和验收的参数和指标。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调试和验收的记录和报告,以及调试和验收的合格标准,保证中央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

总之,国家中央空调安装标准对于中央空调系统的安装和运行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这些规定和要求不仅能够保证中央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还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能效和环境友好性。

因此,在进行中央空调系统的安装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中央空调安装标准,确保中央空调系统的安装质量和运行效果。

中央空调标准

中央空调标准

中央空调标准中央空调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空调系统,它可以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然而,由于中央空调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制定一套统一的标准成为了必要的举措。

中央空调标准的制定不仅可以规范行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还可以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因此,本文将从中央空调的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探讨中央空调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首先,中央空调的设计应符合一定的标准。

设计标准应包括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使用功能、室内外环境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设计标准还应涵盖空调系统的选型、布局、管道敷设、电气设计等内容,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在设计阶段,应重视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中央空调的安装也需要严格的标准。

安装标准应包括设备的选址、安装方式、管道连接、电气接线、系统调试等内容。

在安装过程中,应确保设备的稳固性和安全性,避免因安装不规范导致的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

此外,还应对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调试和校准,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能耗。

在使用阶段,中央空调的标准应涵盖设备的日常操作、维护和保养。

用户应按照操作手册正确使用空调设备,合理设置温度和风速,避免过度使用和不当操作导致的能源浪费。

同时,定期对空调设备进行清洁、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换滤网和清洗冷凝器,以保证设备的高效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最后,中央空调标准还应包括设备的性能指标和能效等级的要求。

设备的性能指标应包括制冷量、制热量、风量、静压等参数,以保证设备的制冷、制热和通风效果。

能效等级的要求则可以促进设备制造商提高产品的能效水平,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央空调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行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用户使用体验、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中央空调标准的制定和应用,促进中央空调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中央空调温度国家标准

中央空调温度国家标准

中央空调温度国家标准中央空调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空调系统,它可以为整个建筑提供制冷和供暖服务。

然而,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差异,中央空调的温度设置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为了统一和规范中央空调的温度设置,我国制定了中央空调温度国家标准,以确保人们在不同场所的舒适度和健康。

首先,根据中央空调温度国家标准,办公场所的中央空调制冷温度应保持在26℃左右。

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这个温度可以有效地保持办公室内的舒适度,避免员工因为过低的温度而感到不适。

同时,适当提高室内温度也有利于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其次,中央空调供暖温度的国家标准为20℃左右。

在寒冷的冬季,这个温度可以有效地提供舒适的供暖效果,让人们在室内不会感到过于寒冷。

同时,合理控制供暖温度也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除了办公场所,中央空调在其他公共场所的温度设置也有相应的国家标准。

例如,商场、医院、学校等场所的中央空调温度设置也需要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人们在这些场所能够获得舒适的室内环境。

总的来说,中央空调温度国家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人们在不同场所的舒适度和健康。

这些标准不仅考虑了室内温度的舒适性,还兼顾了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

因此,我们在使用中央空调时,应该遵守国家标准,合理设置温度,做到既能满足舒适度的需求,又能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在实际使用中央空调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定期清洁空调设备,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细菌滋生;合理使用空调定时器,避免长时间过度制冷或供暖;在不需要使用空调时及时关闭,节约能源。

这些都是我们在遵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做好中央空调使用和维护的重要环节。

总之,中央空调温度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室内舒适度、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认真遵守这些标准,合理使用和维护中央空调设备,共同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中央空调标准

中央空调标准

中央空调标准中央空调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空调系统,它能够为大型建筑提供全面的空气调节服务,包括供暖、制冷、通风等功能。

而中央空调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部的舒适度和能源消耗,因此中央空调的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中央空调的标准应当包括对设备性能的要求。

这包括制冷量、制热量、能效比、噪音等指标。

中央空调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环境下需要提供不同的制冷和制热能力,因此其性能指标应当能够满足各种使用需求。

同时,由于中央空调通常需要长时间运行,因此对能效比和噪音等指标的要求也尤为重要。

其次,中央空调的标准还应当包括对安装和维护的要求。

中央空调系统通常由室内机组、室外机组、管道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安装和维护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标准应当明确安装的技术要求和维护的周期和方法,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另外,中央空调的标准还应当包括对系统的控制和监测的要求。

中央空调系统通常需要根据建筑物内部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参数进行自动调节,因此对系统控制和监测的要求也尤为重要。

标准应当明确系统控制的精度和响应速度,并且要求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各项参数,及时调整空调运行状态。

最后,中央空调的标准还应当包括对系统的安全和环保的要求。

中央空调系统通常需要使用制冷剂和各种电气设备,因此对系统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的要求也尤为重要。

标准应当明确系统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安全规范,并且要求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综上所述,中央空调的标准应当全面、严格地规定各项性能、安装、维护、控制、监测、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中央空调系统能够稳定、高效、安全、环保地运行。

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中央空调及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标准

中央空调及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标准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参考依据:目前,家用中央空调有如下四种基本方式:1、分体多联机空调系统2、水源热泵空调系统3、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加风机盘管空调系统4、分体式风管机空调系统。

为配合我院“住宅设计导则”的编制,加强设计质量管理,提高住宅设计质量,特编制本导则,望暖通专业设计同志在试行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资料,并反馈我总工办,以便今后进一步完善本导则,精益求精,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在编制过程中征求周姜象,顾锡等同志的意见,并承蒙吴有筹高工的审阅,在此表示感谢。

家庭中央空调设计导则1总则1.0.1为保证家用(商用)中央空调设计的质量,使设计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卫生和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江苏省和上海市的夏热冬冷地区的各类住宅建筑,以舒适性要求为主,制冷量在7~80KW的家庭中央空调的设计。

1.0.3空调设计时,除执行本导则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2.0.1家用(商用)中央空调用于住宅建筑和一般公共建筑,制冷量在7-80KW范围内,带集中冷热源的舒适性空调系统。

2.0.2空调风系统空气经冷热、过滤等处理的送回风系统。

3设计参数3.1室外气象参数室外气象参数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版)附录表和《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采用。

3.2室内空气质量3.2.1冬季空调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温度18~22℃;室内工作区风速〈0.4m/s;新风换气次数1.0次/h;3.2.2夏季空调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温度24~26℃;相对湿度〈65%;室内工作区风速〈0.5m/s;新风换气次数1.0次/h3.2.3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应小于0.15mg/m33.2.4通风与空调系统产生的噪声传至主要房间的噪声级应小于46db(A)。

4空调设计4.1负荷计算4.1.1在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建筑面积热指标法估算确定。

(1)冬季采暖负荷指标为:单层住宅80~105W/m2多层及高层住宅45~70W/m2(2)夏季空调负荷指标为:80~90W/m2,在初步设计阶段,可采用分项简化计算,分项内容包括围护结构、人员、设备、灯光、食物和新风,其中围护结构负荷可按经验指标估算,也可按《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表5.0.5中的限值套用;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均应对空调房间或区域进行逐时冷负荷计算,并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版)中5.2.13条规定。

中央空调氟系统设计

中央空调氟系统设计

别墅中央空调设计首先确定项目的使用性质及业主的要求,然后根据空调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机型选择的流程:1.按照房间功能、人流量和与主机距离选择空调冷指标。

空调负荷估算标准可参考:客厅:220—280W/㎡餐厅:180—240W/㎡主卧室:180-220 W/㎡次卧室:160--200 W/㎡空调负荷计算:制冷量=冷指标*空调面积2.根据房间制冷量选择内机(先内机后外机)根据空调负荷标准算出房间需求的制冷量,选择对应制冷量的内机,然后将所有内机制冷量累加,计算出需要匹配的外机制冷量。

注:在选择内机时,其制冷量一般应满足需求制冷量的0.90-0.95之间即可,主机的选型应满足室内机总冷量的0.85~0.95之间。

空调内机的布置问题:1.别墅区一般选用超薄的机型2.内机的位置:a.不宜吹向财位大门,b.不宜直吹人体,c.不宜直吹书桌、餐桌等人常停留的区域。

3.内机的出回风方式一般采用侧出下回风方式(此项考虑成本及报价因素,四出风嵌入机因价格较高一般不选,若业主要求可据情况而定。

)注:内机和风管的布置位置,必须参照装修图。

(做方案前索要!)空调的主机问题:1.空调主机位置的放置一般取离配电箱稍近的场所,方便接线(节约线缆成本,但一般主机线缆由甲方提供)。

2.主机选型时应注意价格差异,凡有整体机和组合式可参考的首选整体机。

3.主机的位置摆放,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内外机的连接路径,取适中的位置。

(节约铜管)空调的材料提量问题:1.在图纸上提量取整的基础上,防备损耗和调整应再乘以1.2。

2.充分考虑铜管和天花板内凝结水管(U-PVC管)的保温问题。

3.计算风管的量和风管的配件量。

4.空调软结、胶水的量。

5.各种型钢、支架、吊筋(空调内机采用支架或者型钢的形式、风管、铜管和冷凝水管采用吊筋的形式,吊筋间隔1.5m)。

6.空调控制系统:室内机电源线、护导线、屏蔽线、线管。

7.工程零星辅材:氟利昂、抓钉、膨胀螺栓。

风口风速选择规范

风口风速选择规范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原创时间:2011-01-04 浏览次数:576 【大中小】【复制】【打印】1、风管内的风速一般空调房间对空调系统的限定的噪音允许值控制在40~50dB (A)之间,即相应NR(或NC)数为35~45dB(A)。

根据设计规范,满足这一范围内噪音允许值的主管风速为4~7m/s,支管风速为2~3m/s。

通风机与消声装置之间的风管,其风速可采用8~10m/s。

2、出风口尺寸的计算为防止风口噪音,送风口的出风风速宜采用2~5m/s。

风口的尺寸计算与风管道尺寸的计算基本相同,一般当层高在3~4米的房间大约取风速在2~2.5米每秒。

根据经验一般可将使每个风口在20~25平方米的面积,其风量大约在500立方米左右。

3、回风口的吸风速度回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吸风速度取4~5m/s,回风口位于房间下部时,若不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3~4m/s ,若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1.5~2m/s ,若用于走廊回风时,取1~1.5m/s 。

4、风管安装注意事项及风管计算在风管设计尽量小的情况下保证主管风速5m/s,支管风速3m/s, 风管计算公式:所选设备风量÷3600÷风速=风管截面积同时注意保证风管:长边÷短边≤4一般不要>4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风口的选择:所选房间风量÷3600÷风速=散流器喉部截面积注意:双百叶风口截面积为以上公式所得面积÷0.75、计算风管尺寸1)等阻尼法(等压法)是一种方便的计算法,适用于多种场合。

2)根据下表确定主风管中的基本阻尼系数。

因回风管位于吸风部位,主要承受外部压力,应注意减轻其风管负担。

对于风管系统,常采用送风管0.08-0.15mmH2O/m,回风管0.06-0.1 mmH2O/m作为基准。

6、在进行风管机的风管道设计时,注意在风管机的进、出风处加静压箱,以均衡风压,减少噪音,并且使静压箱内的流速保证在3米每秒以下,其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中央空调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中央空调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7)一、通用设计规范: (7)二、专用设计规范: (7)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7)第二章设计参数 (8)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8)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9)三、新风量 (10)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10)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11)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 (11)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11)4、每人的新风标准UK (12)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13)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3)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3)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6)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6)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6)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17)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9)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19)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21)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21)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22)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22)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22)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22)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25)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5)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6)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26)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6)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6)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27)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7)1、送风口风速 (27)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8)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28)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28)5、回风口风速 (28)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 (29)7、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 (29)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29)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29)10、侧送风口送风量 (30)1、送风口布置间距 (32)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 (32)3、散流器布置 (32)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3)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3)6.1、厨房通风问题 (33)6.2如何确定厨房的通风量 (34)6.3厨房通风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35)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 (38)8.风管贴吸音材料风道的衰减量(日本) (39)9.风管的自然衰减量(只有直风道dB/m,其它都是dB) (39)六、防排烟设计 (40)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 (44)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 (44)二、管路系统的管材 (45)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45)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47)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 (48)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 (49)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 (49)3、水泵扬程设计 (50)六、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51)1、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 (51)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2)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 (53)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56)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 (58)十一、空调水处理系统 (58)十二、保温 (59)十三、阀门选用 (59)第六章空调设备选型 (60)一、机组选型 (60)二、机组选型案例 (61)三、辅助设备 (62)1、冷却塔 (62)2、水泵的选型: (62)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 (63)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 (64)5、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 (64)6、制冷机冷却水量估算表 (64)第七章自控系统设计 (64)第八章材料、设备资料 (65)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65)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 (65)三、计算单位换算 (65)四、常用液体的密度(单位:103千克/米3,未注明者为常温下) (67)五、空气调节常用计算公式 (68)七、专业英语 (71)第九章耗电量、机房面积 (83)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 (83)2、医院耗电量比例 TRANE (83)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 (83)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 (83)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 (84)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 (84)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 (85)8、设备层布置原则: (85)第十章参考实例 (86)第十一章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图纸要求 (86)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86)1.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86)1.2 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86)1.3 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86)1.4 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 (87)1.5 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87)1.6 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87)1.7 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87)1.8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87)1.9 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87)1.10 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88)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88)2.1 供暖入口设置过多 (88)2.2 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88)2.3 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89)2.4 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89)2.5 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89)2.6 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 (89)2.7 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 (89)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 (91)2.9 送回风管布置不好 (91)3.0 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 (92)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94)3.1 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94)3.2 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94)3.3 系统图深度不够 (94)3.4 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 (94)3.5 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94)3.6 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 (95)3.7 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95)3.8 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 (95)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95)五、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95)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 (95)剖面图 (96)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96)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96)暖通设计中的系统图、立管图 (96)详图 (97)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备查) (97)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中央空调主要参考以下的规范及标准:一、通用设计规范:1.《采暧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I19-87)2.《采暖通风及至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3.《建筑设计防火现范》(GBJ116-87)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现他》( GBJ0045-95)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二、专用设计规范: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67-89)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5.《旅游旅馆建筑热土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6、其它专用设计规范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1.《暖通空调标准图集》2.《暖通空调设计选用手册》(上、下册)第二章设计参数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三、新风量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 UK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依人数计算换气量4、每人的新风标准UK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空调通风工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新风量宜满足下表的规定值,或者满足空气调节房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

中央空调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中央空调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4)一、通用设计规范: (4)二、专用设计规范: (4)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5)第二章设计参数 (5)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5)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6)三、新风量 (7)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7)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8)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 (8)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9)4、每人的新风标准UK (9)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10)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0)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0)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3)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3)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3)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14)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6)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17)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18)七、热损失概算W/m℃ (18)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18)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19)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19)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19)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19)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22)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2)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3)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23)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3)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3)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24)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4)1、送风口风速 (24)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5)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25)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25)5、回风口风速 (25)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 (26)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26)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26)10、侧送风口送风量 (27)五、室内风口的简单布臵 (29)1、送风口布臵间距 (29)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 (29)3、散流器布臵 (29)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0)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0)6.1、厨房通风问题 (30)6.2如何确定厨房的通风量 (30)6.3厨房通风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32)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 (35)8.风管贴吸音材料风道的衰减量(日本) (36)9.风管的自然衰减量(只有直风道dB/m,其它都是dB) (36)六、防排烟设计 (37)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 (41)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 (41)二、管路系统的管材 (42)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42)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44)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 (45)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 (46)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 (46)3、水泵扬程设计 (48)六、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48)1、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 (48)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9)七、冷凝水管道设计 (49)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 (50)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53)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 (55)十一、空调水处理系统 (56)十二、保温 (56)十三、阀门选用 (57)第六章空调设备选型 (58)一、机组选型 (58)二、机组选型案例 (58)三、辅助设备 (59)1、冷却塔 (59)2、水泵的选型: (59)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 (60)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 (61)5、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 (61)第七章自控系统设计 (62)第八章材料、设备资料 (62)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62)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 (62)三、计算单位换算 (63)四、常用液体的密度(单位:103千克/米3,未注明者为常温下) (64)五、空气调节常用计算公式 (65)六、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67)七、专业英语 (68)第九章耗电量、机房面积 (81)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 (81)2、医院耗电量比例 TRANE (81)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 (81)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 (81)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 (82)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 (82)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 (83)8、设备层布臵原则: (83)第十章参考实例 (84)第十一章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图纸要求 (84)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84)1.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84)1.2 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84)1.3 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84)1.4 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臵 (85)1.5 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6 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85)1.7 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8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臵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9 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85)1.10 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86)1.11 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86)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86)2.1 供暖入口设臵过多 (86)2.2 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86)2.3 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87)2.4 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87)2.5 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87)2.6 平衡阀的设臵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 (87)2.7 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 (87)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 (88)3.0 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 (90)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91)3.1 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91)3.2 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91)3.3 系统图深度不够 (92)3.4 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 (92)3.5 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92)3.6 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 (92)3.7 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92)3.8 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 (92)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93)五、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93)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 (93)设备平面图 (93)剖面图 (94)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94)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94)暖通设计中的系统图、立管图 (94)详图 (94)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备查) (94)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中央空调主要参考以下的规范及标准:一、通用设计规范:1.《采暧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I19-87)2.《采暖通风及至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3.《建筑设计防火现范》(GBJ116-87)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现他》( GBJ0045-95)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二、专用设计规范: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67-89)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5.《旅游旅馆建筑热土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6、其它专用设计规范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1.《暖通空调标准图集》2.《暖通空调设计选用手册》(上、下册)3、其它有关标准第二章设计参数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三、新风量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依人数计算换气量4、每人的新风标准UK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空调通风工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新风量宜满足下表的规定值,或者满足空气调节房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

某酒店中央空调系统具体配置及要求

某酒店中央空调系统具体配置及要求

某酒店中央空调系统具体配置及要求一、酒店各区域空调系统设计参考标准(国内北方与南方标准有差异,根据各地区标准具体制定。

)1.酒店各区域空调温度与换气次数参考标准:2.酒店各区域空调新风参考标准3.酒店各区域空调冷、热负荷参考指标二、主要设备选型1. 建议主机采用两套各自独立的风冷热泵机带全热回收机组:水会、保健按摩、康体娱乐区域为一套机组,酒店客房、餐饮为一套机组,水、电独立计量,两套机组可考虑互为备用。

具体风冷热泵机组是否满足两个区域的空调负荷,需要设计单位根据酒店所处地区的气候特点及酒店各区域的经营特点,逐时计算,全年分析,做出酒店冷、热负荷计算书。

酒店冷负荷估算为:2900KW,热负荷为:2200KW;实际冷负荷2610KW(取同时使用系数为0.9),实际热负荷1870KW(取同时使用系数0.85)。

2. 公共水区、大堂采用低噪音吊顶空调风柜,局部独立空间盘管风机补充制冷;3. 其余区域根据实际情况选风机盘管或低噪音吊顶柜式;4. 冷冻水水泵采用变频器控制,建议采用冷冻水供回水温差控制运行频率;5. 本中央空调系统的客房、餐饮区域的采暖方式为:采用风冷热泵三用机组提供热源,达到采暖的目的,同时保证满足采暖和卫生热水的要求。

水会区域的中央空调供暖方式与客房、餐饮区域相同。

考虑冬季极端天气因素,可考虑辅助锅炉供热或机组配置电加热功能。

6. 循环泵(1)循环泵应采用离心式水泵。

流量超过1500升∕分的采用单极、双吸、水平分离水泵;流水量低于1500升∕分的采用单极、单吸、垂直分离水泵。

(2)水泵选择应考虑以下几方面:①水泵始终运行在额定功率附近以获取最大效率。

准确计算系统的杨程,既不要过度放大电机的余量,也不能设计过负荷运行。

②面积狭小的区域,可选用立式泵;高度受限制的区域,则可选用卧式泵,③对于用变频器控制的水泵电机,其在低频式也应有良好的电磁性能。

④采用低噪音水泵,在水泵安装位置临近客用区域时,应考虑减震措施。

空调工程设计规范

空调工程设计规范

空调工程设计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空调工程设计的规范,以确保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符合标准,并满足用户需求。

空调工程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空调设备的选型、管道布置、系统控制等。

遵循本规范,可以保障空调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 设计流程2.1 需求分析在设计空调系统之前,需要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使用环境。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使用场所的面积和高度•使用场所的用途和人员密度•设备的运行时间和负荷要求•设备的安装条件和可用空间2.2 系统选型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选择适合的空调设备和系统类型。

常见的空调系统包括单一分体式、中央空调、变频空调等。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设备的制冷/制热能力和效率•设备的噪音水平•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要求2.3 管道布置根据使用环境的特点和设备的位置,合理布置空调系统的管道。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管道的长度和管径•管道的斜度和支承•管道与其他设备的连接方式2.4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空调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调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控制系统的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控制系统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选择•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控制系统的调试和监控方法3. 设计要求3.1 设备选型要求按照以下要求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设备的制冷/制热能力要满足使用场所的需求•设备的效率要符合国家标准•设备的噪音要控制在合理范围3.2 管道布置要求在进行管道布置时,需要遵循以下要求:•管道的长度应尽量缩短,以减少能量损失•管道的斜度应保证顺利排水•管道的支承要牢固,能够承受运行时的振动和压力3.3 控制系统要求设计空调控制系统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控制系统要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自动调节温度和风速•控制系统要能够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报警•控制系统要能够记录设备的运行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和优化4. 设计实例4.1 使用场所介绍某大型办公楼,面积10000平方米,共有10层。

中央空调设计参考

中央空调设计参考

家用中央空调设计参考一、重庆地区冷负荷指标标准:二、末端设备选择1、末端设备选择按所需设计冷量×修正系数选取,一般修正系数为1.25~1.3之间2、选择末端设备时按标准状况或中风档相应的参数选取,并适当考虑末端设备的噪音对房间使用功能带来的影响。

三、主机选型:1、将各空调房间的设计冷量总合计即为设计总能量,按此冷量选择为100%使用,主机使用系数一般不底于75%。

(按取使用率时需与业主充分沟通)2、80%以上的同时使用系数,不需要安装电动二通阀;若同时使用系数较低(65%~80%),需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考虑安装电动二通阀;安装电动二通阀的房间设计总能量不大于机组总能量的1/3。

3、通常情况下,设计总能量可按照空调面积×180w/㎡来核定和反验算,以校证各房间的负荷指标的偏差。

水系统1、小系统(6台末端设备以内)水管管径即为主机的接管管径;2、大系统(6台末端设备以上)水管管径按照末端设备的水流量计算,水管流速≤2m/s;水量计算公式:L=Q/(4.187*T )水管管径计算:D=35.68*(L/V)式中:Q┄┄┄制冷量T┄┄┄水温差(一般取为3~5℃)L┄┄┄水流量(l/s)V┄┄┄水流速度(1.5~2m/s)3、通常情况下水系统为异程式,特殊情况考虑同程4、凝结水就近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管排放其主管坡度≥5%。

一般情况下,0.4㎏/Kw*h左右的冷凝水;在潜热负荷较高时,0.8Kg/Kw*h的冷凝水。

四、风系统:1、家用中央空调一般设计送风方式为侧送上回式,若因为装饰或业主要求需做成下送风的,送风管道风速≤4.5m/s;2、下送风的送风风速应小于等于3m/s;3、回风口的大小为风机盘管出风口面积的1.5倍,或回风速度≤2m/s;4、一般不考虑新风,通过门窗自然补给;五、电系统:1、风机盘管控制线为BV4×1.0m㎡+1×1.5 m㎡;2、主机电源线大小参照其电气参数或电线选型表格,或计算电流量选取;计算公式:三相电流:I=N/(1.732*U*COS&)式中:I┄┄┄电流(A)N┄┄┄电机功率(Kw)U┄┄┄电压380(V)COS&┄电机功率因素,0.85~0.95商用中央空调设计参考一、末端设备冷负荷指标:备注:选择末端设备时其参数按照’中档’选取,并适当考虑末端设备的噪音对房间使用功能带来的影响。

中央空调项目管理规范(标准版)

中央空调项目管理规范(标准版)

中央空调项目管理规范(标准版)1.引言中央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舒适度和能源消耗。

为了确保中央空调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管理,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中央空调项目管理规范至关重要。

本规范旨在为中央空调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维护提供指导,以确保项目质量和运行效果。

2.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中央空调项目,包括冷水机组、热泵机组、风冷热泵机组、水地源热泵机组、冷却塔、水泵、风机盘管、新风机组、风管系统等设备。

本规范不适用于家庭用空调器和特殊用途空调设备。

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GB50243-2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4)GB50019-2015《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5)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7)GB50093-201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8)GB50054-20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9)GB50303-2015《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0)GB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4.术语和定义4.1中央空调系统中央空调系统是指为满足建筑物内空调需求,通过集中供冷、供热、通风、空气处理等设备,实现空气调节的系统。

4.2冷水机组冷水机组是指以水为冷媒,通过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设备实现制冷循环,为建筑物提供空调冷源的设备。

4.3热泵机组热泵机组是指利用制冷剂的物理性质,通过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设备实现制冷和制热的设备。

中央空调工程预算表-推荐下载

中央空调工程预算表-推荐下载

建筑名称 体育馆
8 174 447
冷负荷指标 W/m
100-135 200-350(按人员座位数)
110
150
300
150
300
办公楼 图书馆 医院
商店
85-100 35-40 80-90
105-125 营业厅设空调时,200-250 按营业厅面积
注:l、上述指标为总建筑面积的冷负荷指标:建筑面积的总建筑面积小于 5000 平米时,取上限;大于 l0000 平米,取下限值。
A.计算冷负荷。 a.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 大会议室 500 x 358=179000W=179Kw 小会议室:1500 X 235=352500=352.5kw 办公区:7000X 151=1057000=1057kw 合计:358 十 235+1208=1588.5KW 选主机时负荷:1588.5X0.70=1112kw b.按建筑面积法估算: 11000X98=1212000W=1078kW c.由 1)、2)计算结果,冷负荷按 1112KW 计算。
专用设计规范:
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 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 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67-89) 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5.《旅游旅馆建筑热土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
6、其它专用设计规范
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观众厅
休息厅
化妆室
体育馆
比赛馆
休息厅
贵宾厅
医院
高级病房
一般手术室
洁净手术室
X 光 CTB 超
餐馆
3
1.5
5
3
5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水泵的选型:59 • 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60 • 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61 • 5、设备水压力降 估算(日本)61 • 6、制冷机冷却水量估算表61 • 第七章 自控系统设计62 • 第八章 材料、设备资料62 • 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62 • 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62 • 三、计算单位换算63 • 四、常用液体的密度(单位:103千克/米3,未注明者为常温下)64 • 五、空气调节常用计算公式65 • 六、钢材理论重量计算67 • 七、专业英语68 • 第九章 耗电量、机房面积78 • 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78 • 2、医院耗电量比例 TRANE78 • 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78 • 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78 • 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79 • 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79 • 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80 • 8、设备层布置原则:80
• 二、管路系统的管材42 • 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42 • 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44 • 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45 • 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46 • 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46 • 3、水泵扬程设计48 • 六、冷却水系统的设计48 • 1、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48 • 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9 • 七、冷凝水管道设计49 • 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50 • 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53 • 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55 • 十一、空调水处理系统56 • 十二、保温56 • 十三、阀门选用57 • 第六章 空调设备选型58 • 一、机组选型58 • 二、机组选型案例58 • 三、辅助设备59 • 1、冷却塔59
• 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85 • 2.9 送回风管布置不好86 • 3.0 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87 • 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88 • 3.1 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88 • 3.2 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88 • 3.3 系统图深度不够89 • 3.4 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89 • 3.5 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89 • 3.6 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89 • 3.7 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89 • 3.8 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89 • 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90 • 五、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90 • 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90 • 设备平面图90 • 剖面图91 •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91 •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91 • 暖通设计中的系统图、立管图91 • 详图91 • 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备查)91 • 全部课件共103页,由于图表较多,无法发布到空间日志,需要的朋友可以点此下载
• 第十章 参考实例81 • 第十一章 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图纸要求81 • 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81 • 1.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81 • 1.2 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81 • 1.3 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81 • 1.4 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82 • 1.5 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82 • 1.6 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82 • 1.7 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82 • 1.8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82 • 1.9 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82 • 1.10 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83 • 1.11 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83 • 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83 • 2.1 供暖入口设置过多83 • 2.2 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83 • 2.3 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84 • 2.4 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84 • 2.5 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84 • 2.6 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84 • 2.7 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84
中央空调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目录
• 第一章 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4 • 一、通用设计规范:4 • 二、专用设计规范:4 • 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5 • 第二章 设计参数5 • 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 ASHRAE5 • 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 日本6 • 三、新风量7 • 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7 • 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8 • 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 UK8 • 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9 • 4、每人的新风标准UK9 • 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10 • 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 日本10 • 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10 • 第三章 空调负荷计算13 • 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13
• 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25 • 5、回风口风速25 • 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26 • 7、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26 • 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26 • 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26 • 10、侧送风口送风量27 • 五、室内风口的简单布置29 • 1、送风口布置间距29 • 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29 • 3、散流器布置29 • 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30 • 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30 • 6.1、厨房通风问题30 • 6.2如何确定厨房的通风量30 • 6.3厨房通风设计中的几个问题32 • 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35 • 8.风管贴吸音材料风道的衰减量(日本)36 • 9.风管的自然衰减量(只有直风道dB/m,其它都是dB)36 • 六、防排烟设计37 • 第五章 管道系统设计41 • 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41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参考)13 • 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14 • 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 建筑面积冷指标16 • 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17 • 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18 • 七、热损失概算W/m℃18 • 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18 • 第四章 风管系统设计19 • 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19 • 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19 • 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19 • 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22 • 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22 • 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23 • 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23 • 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23 • 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23 • 3、通风系统之流速m/s24 • 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24 • 1、送风口风速24 • 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25 • 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