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白杨》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爱国情操。

三、教学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来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

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白杨树的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歌曲《小白杨》或展示白杨树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讲解生字、新词:讲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特别是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思考来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如白杨树的形象特点、作者的描绘方式等。

归纳总结:总结归纳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爱国情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体会。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朗读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作业批改、测试等形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课文《白杨》教案设计

小学课文《白杨》教案设计

小学课文《白杨》教案设计小学课文《白杨》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等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象征手法和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与象征手法。

朗读法、讨论法、圈点勾画法、启发式教学法。

录音机、投影仪。

一课时重点把握文章5、7两段,揭示文章的象征意义及反问、排比修辞方法的运用,突出朗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能力,推进民主、平等、和谐、友好,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指导学生观察语文课本封面,简要说一说画中白杨树的特点,并适当展开联想,说说应用哪些词形容白杨树比较适合。

幻灯片:白杨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听课文录音5-7段,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文中生字词的写法与读音。

并运用圈点勾画法,找一找作者是如何描写白杨树的形态的。

三、再读课文,把握要旨1、在学生回答白杨树的外形特点后,与学生共同赏析课文第5段,感受白杨树的'形态美,并指导朗读。

2、抛出问题:作者对白杨树还做了哪些描写。

由此导入第7段。

赏析本段,要求学生将四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并比较、朗读、感受白杨树的内在美。

幻灯片:反问句改成陈述句3、抛出问题:读到这里,难道同学们还觉得本文仅仅是写白杨树吗?4、讲解什么是象征幻灯片:象征是四、课外拓展,领会象征1、适当扩展联想,加深对象征手法的理解幻灯片:绿色——长城——2、听歌曲《白桦林》从中感受象征的含义幻灯片:《白桦林》歌词3、课后阅读散文《白杨》,理解文中内容及象征手法,并与《白杨礼赞》做比较阅读。

白杨礼赞茅盾象征树人北方农民哨兵上进的精神小学课文《白杨》教案设计「篇二」【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要求阅读教学必须抓住“学习语言”这一根本。

只有抓住“语言”这一本体,才能让新课标的先进理念得以充分落实。

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求教学要构筑学生的精神家园。

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在语言的学习中得以构筑的。

从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接受过程来看,它需要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接触语言符号→形成物象→提升意象→构筑思想。

白杨优秀教案(通用3篇)

白杨优秀教案(通用3篇)

白杨优秀教案(通用3篇)白杨优秀教案(通用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杨优秀教案(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白杨教案1【教学目的】1.通过自学及重点指导,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会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造句。

2.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并在理想情操方面受到初步的鼓励。

3.引导学生从感性上领会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以物喻人,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以物喻人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1.幻灯片。

2.录音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节1.揭示课题,简介白杨(用幻灯片)。

2.掌握生字词。

①听写:戈壁、抚摸、介绍、清晰、新疆、浑黄一体。

②正音、正形。

③利用工具书或结合课文体会词语意思:戈壁表白、浑黄一体。

3.默读课文:①分段、概括每段重要内容。

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③提出不懂的问题。

4.朗读课文(自由读)。

第二节1.引言……爸爸是怎样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又是怎样借白杨来教育儿女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2.讲读全文①让学生轻轻闭上眼睛听录音,看看在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板书并理解:高大挺秀)。

②为什么会感受到白杨是高大挺秀的?③爸爸看到白杨,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体会“高大挺秀”的感情色彩)?④引读第一段。

⑤当哥哥和妹妹在议论白杨时,什么问题使爸爸变得严肃起来(默读4—13节)?⑥指导阅读,理解爸爸的三句话。

1)找到爸爸说的话,弄清有几句,并想想这几句概括了白杨的什么特点(请一名学生朗读)2)默读,把表现白杨生命力强的词语勾划出来,并想想为什么。

3)朗读:(突出重点词语),理解这三句话怎么表现白杨生命力顽强的。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3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3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6【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教学点:⑴学会本课4个生字,掌握“戈壁”“清晰”“介绍”“边疆”等词语;⑵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⑶了解白杨的特点。

2、能力训练点:⑴训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⑵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3、德育渗透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做贡献的高尚品质。

4、美育渗透点:感受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理解白杨树与建设者形象美的实质,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重建与再现课文中的语言美,即能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

【学法引导】1、教师教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认真阅读课文,有所理解,有所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⑴理解爸爸介绍白杨的话;⑵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难点:体会爸爸借白杨来表白什么?3、疑点:⑴爸爸为什么接孩子到新疆来念书?⑵爸爸为什么要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爸爸在表白什么?4、解决办法:⑴图文结合,让学生感知白杨的形象美,重点品读爸爸介绍白杨树的三句话,进而感悟白杨的品格美,并说一说爸爸与白杨树有什么共同点。

⑵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理解和体会。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在读书、思考、讨论中自己解决问题。

当学生的思路阻滞时给予疏通,认识模糊时给予点拨,表达不畅时给予帮助,鼓励学生在讨论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谁见过白杨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呢?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现代著名作家袁鹰一起到荒无人烟的沙漠,去看一看白杨在那里是怎样生长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白杨》优秀教案(精选3篇)

《白杨》优秀教案(精选3篇)

《白杨》教案《白杨》优秀教案(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白杨》优秀教案(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白杨》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高尚品质。

3、阅读有自己的见解,能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型】典型精读。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检查预习,学生质疑,教师归纳引导,出示导学提纲帮助学生小组学习。

2、学生根据提纲,读、思、议,感知文章的中心思想。

3、通过词句的分析、体会,了解白杨树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你们见过白杨树吗?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白杨》。

板书课题:白杨二、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词:⑴ 认读生字词:⑵ 巩固练习:⑶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清晰:清楚。

界限:指天和地交界的地方。

高大挺秀:形容白杨树又高,又直,又秀丽。

沉思:深入地思考。

2、回顾本单元的学习目标: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不懂的与大家讨论,各抒己见。

三、自由读课文,学生作好批注,大胆地质疑四、教师归纳问题,出示导学提纲,小组合作学习1、白杨树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画出相关的语句,认真体会。

2、白杨树有哪些特点,请用———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白杨树特点的句子,说说你自己的理解。

3、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如“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并和小组内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及体会。

五、反馈,感悟1、体会新疆的恶劣环境:⑴ 白杨树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找出具体的语句。

⑵ 指名回答,有感情地朗读:“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白杨》课文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白杨》课文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白杨》课文优秀教学设计《白杨》课文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白杨》课文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白杨》课文优秀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本,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喜欢读书,主动、充分、快乐地人人向往在一种美好的境界中去读书,逐步品味语言中的情感、感触阅读中的兴趣。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采取多种读书形式进行感情朗读,感悟人物的言行,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给每位学生一个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段,揣摩重点词,了解白杨树的特点。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不同想法及以后的做法。

培养学生良好竞争及积极向进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小白杨》歌曲光盘、磁带、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播放阎维文演唱的《小白杨》(学生会唱的可一起随唱)然后在渲染的气氛中导入:同学们,歌曲中唱到了什么?你喜欢歌中的白杨吗?自由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白杨树?在茫茫的大戈壁上生长的白杨树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随着动人歌声,一同与课文中的父子三人坐上通往新疆的直达专列,去那里亲自感受一下白杨树的坚强与美丽。

师板书课题:白杨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掌握生字新词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遇到难懂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

2、教师启发诱导:小黑板出示: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你读懂了吗?是通过课文中的那部分读懂的?能说一说你在读书中快速理解记忆的好方法吗?同桌之间然后自由交流。

3、处理学生在读中出现的字词问题:介绍中的介易读成jia,多音字干两种读法及干旱、枝干,强两种不同读音,让学生分辨清楚。

《白杨》教学设计 5篇

《白杨》教学设计 5篇

《白杨》教学设计篇6【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火车上向子女们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的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没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愿望。

【学生分析】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课上的学习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对课文的理解较为得心应手。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及7个新词。

2、通过感悟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体会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4、抄写第12自然段,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有一定的速度。

5、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的希望。

【教学重难点】1、了解白杨的特点。

2、体会爸爸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的希望。

【教学思路】通过对《白杨》一课的了解,带领孩子们走进大戈壁去看一看、让孩子们亲自去感受一下,真正的去了解白杨的生活环境及特点。

进一步地体会建设者们高尚的情操,明确自己应该如何去对待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进而提高自身素养。

【教学过程】一、引导性导入通过对白杨的生活环境的了解及自身的特点的认识(启发学生对白杨的实质问题的了解),你们想不想和作者一起走进大戈壁去看一看呢?出示课件:1、大戈壁的精彩图片。

(让学生通过感知初步了解大戈壁的特点,从而进一步认识白杨,最后升华到对在那里生活的建设者的了解。

)2、师生通过画面进行情景对话:师:“伴随着作者我们一同坐上火车飞快的驶向边疆。

随着响亮的火车声,我们走进了你──‘白杨’(师生)。

窗外不断的闪过你的身影,是那么的──‘高大挺拔’(师生)。

二、听朗读并分小组来讨论问题(出示课件)1、通过谁的话点出了白杨树的特点?2、白杨树自身的特点(结合适应戈壁生活),那么某某话中的深刻含义又是什么呢?(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赞美白杨,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杨那样,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作无私的奉献。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精选3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精选3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爸爸看见几棵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浮起微笑,实际上是为建设边疆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课前准备】白杨、戈壁滩的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1、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

板书课题:白杨2、看插图,认识白杨树。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⑴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⑵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

3、检查自学情况: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标点自然段。

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字音易错的:清晰。

字形易错的:新疆。

“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

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1、默读课文,说说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荒凉、寸草不生、贫瘠……2、读一读你刚才所划的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想想其中的含义:⑴理解:不要求非常深入理解,只要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致的说说从字面上体会到白杨的生长环境十分的恶劣,感受到白杨十分的坚强就可以了。

⑵朗读:大戈壁这么荒凉,环境这么恶劣,白杨却长得那么高大挺秀,像卫士一样守卫着铁路。

读到这里,你觉得白杨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爸爸说的话?(赞美、骄傲的语气。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爸爸的话。

四、再次朗读,深入体会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新课爸爸仅仅是在赞扬白杨吗?他的话中似乎还有更深的含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吧。

小学语文课文《白杨》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课文《白杨》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课文《白杨》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白杨》。

理解课文《白杨》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白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描述,发挥想象力,理解白杨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白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和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付出努力才能收获成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白杨》的主要内容课文描述了一棵白杨树的成长过程。

课文通过白杨树的生长,展示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美丽。

课文传递了努力、坚持和成长的价值观。

2.2 生字词的掌握学生需要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包括“白杨”、“茁壮”、“挺拔”等。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理解这些生字词的意思。

3.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白杨树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白杨树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3.2 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可以分段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3.3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描述,发挥想象力,理解白杨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中的细节和意义。

第四章:课堂练习4.1 生字词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书写和解释生字词。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检查和纠正。

4.2 课文理解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检验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景,增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2 课后拓展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所学的内容。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寻找更多关于白杨树的信息,并分享给同学。

小学语文《白杨》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白杨》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白杨》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白杨》。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白杨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简介:《白杨》是一首描绘白杨树的诗歌,通过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白杨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白杨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3.2 朗读和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教师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3.3 讨论和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白杨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教师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和价值观。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讨论和思考的积极程度,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4.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生词和短语练习,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写作练习: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以白杨树为题材,写一篇小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5.2 小组项目: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研究,选择一个与白杨树相关的话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学材料:课文《白杨》的文本。

白杨树的图片和相关信息。

生词和短语的练习题。

6.2 教学工具:投影仪或智能黑板。

笔记本和彩色笔。

第七章:教学步骤7.1 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白杨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白杨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小学语文课文《白杨》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白杨》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白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提高阅读理解和合作能力。

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白杨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学生能够理解父母的爱和牺牲精神,培养对家庭和亲人的感恩之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白杨》是一篇描写父母爱的散文,通过讲述作者小时候和父母在白杨树下度过的时光,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2 课文结构:课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引子、回忆、描写、对话和结尾。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学生能够分析和欣赏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深层次的含义,如父母的爱和牺牲精神。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写作练习。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理解父母的爱的表达方式。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白杨树的照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使用互动式白板,展示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段落,方便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采用作业评价,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5.2 评价内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

学生能够写出有深度和感受的作文,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第六章:教学计划6.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介绍课文《白杨》的背景和作者。

课文《白杨》教案

课文《白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白杨》,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白杨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法,深入了解白杨树的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懂得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精神。

(3)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白杨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景的理解。

(3)深入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景。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便于学生跟读、理解课文内容。

2. 白杨树的图片、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白杨树的特点。

3. 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展示白杨树的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白杨树的特点。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讲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白杨树的认知。

(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加深对白杨树的理解。

4. 课堂练习:(1)抄写生字词,巩固所学知识。

(2)结合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小故事,展示白杨树的精神。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白杨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白杨》语文教案(精选10篇)

《白杨》语文教案(精选10篇)

《白杨》语文教案(精选10篇)《白杨》语文教案 1教学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使同学受到思想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

指导同学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初步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自同学字词,理解并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爸爸借白杨表达自身的心的有关句子。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初步从内容中体会思想这一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教具准备:有关大戈壁的录像片。

理解白杨特点及体会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

教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步感知课文,检查预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出示彩图,揭示课题,释题。

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检查预习情况。

检查课文的朗读。

检查课后第四题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教师范读课文。

同学继续自学课文,小组讨论交流。

默读课文后分段,概括段意。

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考虑课后第1、2题。

安排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爸爸要表达的心愿,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1、复习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出学习目标:作者通过这些内容,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就是俺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在理解课文的时候,俺们要注意体会。

2、学习新课。

理解爸爸的话。

3、激情导入:现在,俺们坐火车和作者一起到新疆去,好不好?(看录像)俺们不但看到了茫茫的大沙漠,还听到一位旅客为他的小朋友介绍白杨呢。

4、在课文中找出爸爸介绍白杨的话,用直线划出来。

出示问题,理解爸爸的话。

文字片: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中,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用....划出表示白杨特点的词语。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枝干挺直白杨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长坚强5、默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描述白杨特点的句子,通过理解词语,体会白杨的特点。

(1)“茫茫”、“浑黄一体”结合录像画面理解。

(2)“卫士”在课文里指什么?为什么?导语:大戈壁这么荒凉,环境这么恶劣,白杨却长得那么高大挺秀,像卫士一样守卫着铁路。

白杨语文课文教案 小学语文《白杨》教案

白杨语文课文教案 小学语文《白杨》教案

白杨语文课文教案一、教材信息•课文名称:《白杨》•适用年级:小学•学科:语文二、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白杨》课文内容;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和短语;3.学习运用描写性词语和修辞手法;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5.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准备工作•教学工具:投影仪、课件等;•教学资源:《白杨》课文、生字卡片。

2. 导入•利用教具或投影仪展示一张白杨树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大家注意观察这张图片,你们觉得白杨树有什么特点?3. 预习导入•让学生先浏览课文内容,找出生字词和短语;•学生依次报读生字词和短语,并出示相关的生字卡片。

4. 阅读理解•学生默读《白杨》课文;•提问: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5. 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了解其中的描写性词语和修辞手法;•教师示范,学生跟读。

6. 情感认知•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为什么白杨会成长得那么高大?7. 语文知识练习•出示一些句子,要求学生判断句子的正确与否,并解释原因。

8. 创作活动•小组活动:请学生们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绘本,主题为白杨树的成长故事;•学生分组讨论、分工合作、完成绘本创作。

9.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点;•学生回答问题:你对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四、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思维发展;•提问学生:你对课文中的描写性词语和修辞手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吗?2. 作业评价•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回家再次阅读《白杨》课文,并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五、教学拓展•教师可通过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鼓励学生多读一些有关大自然的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以上是《白杨语文课文教案》的教学安排,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白杨》参考教案优秀3篇

《白杨》参考教案优秀3篇

《白杨》参考教案优秀3篇《白杨》教案篇一具体设计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审题:1.课文写了白杨的哪些特点?2.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二、老师范读全文三、学生自学课文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①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辩、介绍、抚摸、表白、沉思②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③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④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⑤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四、学生质疑问难五、课内练习:1.写近义词介绍()抚摸()分辨()高大挺秀()2.写反义词清晰()动摇()软弱()消失()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明确目的第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一位旅客带自己的两个孩子到新疆去,在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并借白杨表白了自己的心愿。

那么这位旅客的心愿是什么呢?她是怎样借白杨表白自己心愿的呢?这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理解白杨外形特点1.现在假想我们也坐上了开往新疆的火车,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戈壁,大戈壁是什么样的呢?齐读第一小节。

2.出示大戈壁的挂图,教师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胡的只是满地的沙石。

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戈壁是多么荒凉呀。

3.齐读第3节,读后回答:在戈壁上白杨树长得怎样呢?(高大挺秀。

老师在大戈壁背景图上贴上一行高大挺秀的白杨树)4.看到这白杨树,爸爸的神情是怎样的?兄妹俩又是怎样争论的呢?分角色朗读4-12小节。

三、理解白杨品格特征1.指名朗读14小节,然后小黑板了示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然后逐句读讲。

“这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

”①“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本性正直)②去掉“从来”,朗读比较。

“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在哪儿生根、发牙、长了粗壮的枝干。

”①这句话廛了白杨的什么特点?从哪些关键词可体会出?(生命力强。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4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4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4三维目标: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认识1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情感,教育学生热爱西部,为建设西部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边疆建设者像白杨一样,“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板书:白杨并画小白杨)课前交流:你在哪里见过白杨树吗?白杨树有什么特点呢?(随处可见,是一种普通的树,很高大。

)有一位作家是这样评价白杨树的:(课件)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作家为什么赞美白杨树,他只是赞美白杨树吗?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来到五十年前一列西去的列车上,跟作家袁鹰一起,去感受白杨树的不平凡。

一、初识白杨提出问题:请注意屏幕,文中的白杨树生长的环境是怎样的?它又长的怎样呢?(放课件)(环境恶劣,可是在这恶劣的环境中,白杨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长的高、大、挺、秀。

(板书)二、理解白杨同学们刚才看的很入迷,列车上的人看得怎样呢?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一遍文章,看看爸爸又是怎样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呢?(生自由读)爸爸又是怎样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呢?(出示课件:爸爸的话)默读,你喜欢哪一句,从中体会到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生自由谈)“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本性正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1、究竟“哪儿”会需要白杨呢?2、你能按照这个句式说一说吗?______需要它,它就在______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3、这句话可以看出白杨的什么特点?(生命力强。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语文白杨优秀教案5篇

语文白杨优秀教案5篇

语文白杨优秀教案5篇语文白杨优秀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边疆建设者像白杨一样,“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高贵品质。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边疆建设者像白杨一样,“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高贵品质。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

(二)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初读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

(三)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

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又叫大叶杨,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调动学生学习《白杨》这一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杨树的情景中。

同学们讲得好。

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非常广泛,因为它树木笔直,生命力强,而且还可以防风固沙。

因此,人们都很喜欢它。

(二)学习本课生字词,扫除文字障碍。

1.填写生字表格。

(音序、音节、部首、再查几画、结构、字义、组词。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注意指导学生读准本课中生字以外的字音。

3.区别形近字,然后组词。

教师出示形近字,也可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容易写错的字,想一想它与哪个字相近及怎么区别,以促使学生记准字形。

抚(抚摸)洪(洪水)埋(埋怨)介(介绍)疆(边疆)扶(搀扶)烘(烘托)理(道理)价(评价)缰(缰绳)茫(苍茫)辨(辨析)挺(挺拔)晰(清晰)戈(戈壁)芒(光芒)辩(辩论)廷(宫廷)析(分析)弋(弋获)4.辨析词语,理解词义。

理解词义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这一部分一般在课前解决,课上教师可通过提问词义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5.区别近义词、反义词,进一步理解词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白杨》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白杨》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白杨树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分析人物言语,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3.在读中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期望。

4.练习背诵课文中的片断。

教学重点:
在读中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言语,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15课,齐读课题——白杨。

二、默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板书:白杨、爸爸
三、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浏览课文,找出哪一自然段直接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14自然段)
2.出示第14自然段,默读此段,提出问题。

板书有价值的问题:介绍白杨?爸爸表白?
“我”不理解什么?又理解了什么?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课文。

出示自学提示:①抓住字词,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②分析人物语言、神态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③试着把你领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4.把自己的学习收获,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四、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定教)
(一)课文介绍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1.从第13自然段得知:白杨树很直,很高大,哪里需要它,就在哪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它总是那么坚强……也不动摇。

板书:坚强、不动摇。

A.请二名同学概括白杨树的特点。

B.指导朗读,读出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2.从(1—3)自然段了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A.读一读描写白杨树生长环境的句子。

B.谁还了解关于大戈壁,大沙漠的情况,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C.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白杨树依然生长得那样高大挺秀,一种怎样的情感油然而生呢?请你带着这种情感,读一读1—3自然段。

D.指名读一读——评一评——再读一读。

(二)爸爸表白了什么?
A.读一读17自然段,体会爸爸的思想。

B.概括爸爸的表白内容:爸爸想让孩子也像白杨一样,不软弱,不动摇,哪里需要就在哪扎根,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像白杨一样保卫祖国的边疆。

C.指导朗读。

(读出字里行间饱含着的爸爸的殷切希望)
(三)小结:
白杨树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不软弱,不动摇,爸爸也像白杨一样,坚强的扎根在边疆的建设中,作者把爸爸和白杨联系起来,是因为他们都是戈壁滩上的卫士,这种以物喻人的写法,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无限的真情,有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这种写作方法,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遇到,同时,也鼓励同学们试着用一用这种写作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孩子们不理解什么?又理解了什么?
A.先自由发言,再把文中相关内容读一读。

B.试着填写表格。

他们只晓得:爸爸在新疆工作是自愿去的
他们不晓得:为什么自愿去?是怎样工作的?
你的理解:为祖国边疆的繁荣、富强
他们只晓得:爸爸接他们去那里读中学……
他们不晓得:为什么接他们去?
你的理解:从小扎根在那里适应那里的恶劣环境认识边疆,长大为边疆做贡献。

他们只晓得:他们先坐汽车,再坐火车……
他们不晓得:这么远的新疆是什么样的?
你的理解:过去的新疆是荒凉的大戈壁,环境恶劣。

现在的新疆也很美丽、富饶。

又晓得:在通向新疆的路旁,有许多高大的白杨树。

不晓得:许许多多的白杨树代表了什么?
你的理解:建设者
C.根据提示,试着背一背15—16自然段。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这节课,同学们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了解了白杨的生长环境及特点,明白了爸爸所表白的心声,还帮助孩子们解释了一些他们不晓得的问题,收获很大。

老师也提出了2个问题,请同学们帮助解答。

1.课文中两次写到爸爸的沉思,爸爸会沉思什么?
2.课文中两次写到爸爸的微笑,一样吗?
下节课我们继续讨论这些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