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0讲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

合集下载

2021高三统考人教生物一轮(经典版)课时作业:3第9单元 第30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

2021高三统考人教生物一轮(经典版)课时作业:3第9单元 第30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

2021高三统考人教生物一轮(经典版)课时作业:必修3第9单元第30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淄博模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2018年年底,某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1。

07∶1B.近年来,淄博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升高答案C解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

A项描述的是性别比例,B项描述的是年龄组成,D项描述的是死亡率,C项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2. 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直接影响甲、乙B.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丁C.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D.甲大于乙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一定为增长型答案B解析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直接影响丙(性别比例),通过性别比例失衡间接影响出生率,A错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丁(年龄组成),B正确;蚜虫活动范围小,个体小,一般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C错误;甲可代表出生率和迁入率,乙可代表死亡率和迁出率,甲大于乙时不一定是由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种群不一定为增长型,D错误。

3。

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

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图中可知O~d期间田鼠种群数量出现了周期性波动B.田鼠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 期间一直在下降C.该田鼠种群增长为“J”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D.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自然增长率相等答案B解析在O~d期间,只能体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过程,没有呈现出周期性波动,A错误;据图可知,在a~d之间,R先大于1后小于1,即出生率先大于死亡率后小于死亡率,田鼠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在c~d期间,田鼠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R小于1,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所以田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所以在d点时,种群密度最小,故该种群增长不为“J"型增长,B 正确,C错误;据图可知,a、b两点田鼠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R相等,田鼠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R值相等,自然增长率不一定相等,D错误。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0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含解析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0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含解析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版教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0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含解析第30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考点一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①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②调查方法a。

样方法Ⅰ.适用对象: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Ⅱ.调查程序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b.标志重捕法 Ⅰ。

适用对象: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Ⅱ.调查程序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记个体,计数为M↓重捕,计数为n ,其中被标记个体数为m↓种群密度估算公式如下:N (种群数量)=()M()()n m 重捕个体数标记数重捕中标记数 (2)年龄组成①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②类型、特点及种群密度的变化(连线)提示:A-c —Ⅰ B —b —Ⅲ C —a —Ⅱ(3)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及性别比例项目 定义 特点或意义出生率(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迁入率(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2.种群的空间特征[纠误诊断](1)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提示: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2)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3)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

(√)(4)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提示:行道树灌木丛为长方形,调查其中蜘蛛的种群密度应采取等距取样法.(5)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提示:调查该种群密度时,应做到随机取样。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9单元 第30讲 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9单元 第30讲 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
计算种群密度
NN1=NN20
比较 项目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①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
①随机取样 注意 ②样方大小适中
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同 ②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
事项 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 入和迁出,没有外界的强
④宜选用双子叶植物 烈干扰
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 (1)图示类型示例 ①模式图
②统计图
③曲线图 ④柱形图
①年龄组成增 稳长 定型 型: :出 出生 生率 率>≈死死亡亡率率→→增不加变种群密度 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减小
♀> →增长快 ②性别比例♀ ♀≈ < →→增相长对慢稳定种群密度
(4)有关种群特征的实际应用归纳。 ①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 ②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 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 ③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出生率,使增长率下降。 ④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通过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 出生率。 ⑤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田里,通过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 ——降低出生率。
(2)“S”型增长曲线 ①产生原因:受环境条件,如空间、食物、天敌等的制 约。 ②曲线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即K值)后,将停 止增长,达到K/2时,增长速率最大。
考法一 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 化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 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 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
(2)判断方法: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 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 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 年个体多。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0讲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0讲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0讲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考纲点击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
1.种群的概念: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的 自然区域内 ,同 种生物的 全部个体 。 2.种群的数量特征 (1) 种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 的直接因素。
(1)统计图
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
(2)曲线图和柱形图 项目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曲线图
柱形图
(3)各图示共性及判断技巧 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 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 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
考向 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3.(2017·高考全国卷Ⅲ)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 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
A.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 出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 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 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解析:选 B。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出生率 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种群密度只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 期的数量变化,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是通 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故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 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数量、性别比 例;除出生率和死亡率外,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影响城市人口 变化的重要因素,种群数量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非常大。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0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精品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0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精品课件

(3)人为因素影响: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砍伐森林,猎 捕动物,环境污染等。
(4)自然因素影响:气候条件等。
2.研究意义对有害动物的○36 ____防__治_______、野生生物资 源的○37 _____保__护__和__利__用__________,以及对濒危动物种群的○38
_______拯__救__和__恢__复_________,都有重要意义。
(3)两个方面: ①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又 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②从进化的观点来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 基因库的最小单位。 (4)种群虽然是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的,但它不是个体的简 单相加,而是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种群的特征是 个体所不具有的,个体只能具有性别、年龄、出生、死亡等特 征。 (5)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

衰退型
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的⑬ 变化趋势
(5)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3.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 状态或布局。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 模 型 假 设 : 在 ⑭ __食__物__和__空__间_____ 条 件 充 裕 、 气 候 适 宜、没有⑮___敌__害_____________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 ⑯__一__定__的__倍__数________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2)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⑰__N__t=__N__0_λ_t ____。 (3)曲线:呈“⑱___J_____”型,无⑲__K______值。 (4)增长率保持不变。
考点剖析
考点一: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
1.对种群概念的理解 (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 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3:第30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3:第30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第九单元
第30讲 种群的特征 和数量变化
知识能力查清
知识查清
知识点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 1.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出生率一般用单位时间 出生个体数 占种群总个体数 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死亡率一般用单位时间 死亡个体数 占 _种__群__总__个__体__数___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
(2)决定出生率的因素:不同种类的动物,出生率相差很 大,主要是由动物性成熟早晚、每次产仔数和 每年生殖次数 决
个体数量。 (2)作用:是决定生物的益或害、狩猎或禁猎、防治或不
防治的依据,也是检查保护效果和防治效果、进行害虫预测
预报及研究种群动态的基础。
(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标志重捕法: ①适用范围: 活动能力强 、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②计算公式: N=M×n/m (N为种群数量,M为标记个体
数,捕捉数量为n,被捕捉个体中被标记个体数为m)。 知识点二 种群数量的变化 1.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类型
(3)抽样检测法: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4)取样法:个体小,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如土壤的虫)。
3. 种群和生物进化关系图
[典例 1] 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能力查清
一、理解运用能力 1.(2009·广东高考)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

()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答案:B
2.(2010·海南高考)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4:第30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4:第30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殖,有再度爆发鼠患的可能。(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退田还 湖(或控制水稻和芦苇的种植面积),引入天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实验条件下或种群迁入新环境最 初一段时间
自然种群
都表示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且都只研究种群数量变化中的 增长问题
3. K值与K/2在实践中的应用
注意事项
灭鼠
捕鱼
K/2(达到 最大增长率)
灭鼠后,防止鼠的种群数 量在K/2附近,这样鼠 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增加, 无法达到灭鼠效果
捕捞后,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 K/2,这样鱼的种群数量会迅 速回升
调查 对 象
样方法 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确定调查对象 ↓
调查 程序
↓ 计数
↓ 计算种群密度(取平均值)
注意 事项
①随机取样 ②样方大小适中 ③样方数量不易太少 ④易选双子叶植物
标志重捕法
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确定调查对象
↓ 捕获并标记
(数量为N1)

重捕、计数
.

计算种群密度(
)
①调查时没有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
【答案】D
【例2】(2010·安徽理综)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 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成虫数(只)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6 10 28 71 131 207 270 302 327 34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第30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优质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第30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优质课件
④同一物种在不同区域可以有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
内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
③种群是指一定区域内同种个体的总和,即种.群.是物 种存在的形式,是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
④同一物种在不同区域可以有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
(3)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只能用标志重捕法( × ) (4)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数 量的变化( √ ) 提示 种群的各个特征对种群的数量变动都有一定的作 用,但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年龄组成这三者只是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种群的个体数量或者对种群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而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迁出率则是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 量的多少,对种群的个体数量变动起决定作用。
4.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 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 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2)“S”型曲线
①产生原因:自然界的___资__源__和__空__间____是有限的 ②特点:种群增长速率先_增__大__后__减__小____ ③K值:_又__称__环__境__容__纳__量____,一定环境条件下 所能维持种群最大数量
(2)“S”型曲线
①产生原因:自然界的___资__源__和__空__间____是有限的 ②特点:种群增长速率先_增__大__后__减__小____ ③K值:_又__称__环__境__容__纳__量____,一定环境条件下 所能维持种群最大数量
3.种群数量波动和下降的原因:受气候、食物、天 敌、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
(5)性别比例:指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数目比例。
3.种群各数量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
4.种群的空间特征 (1)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 位置状态_ 或 布局 。 (2)类型: 随机 分布,如田野中某种杂草的空间分布; _均__匀__分布,如稻田中水稻的空间分布; 集群 分布,如瓢虫 的空间分布。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2:第30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2:第30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③性别比例:种群中_雌__雄__个__体__数目的比例。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1)图解: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分析: ①_种__群__密__度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 _出__生__率__、__死__亡__率__以__及__迁__入__率__、__迁__出__率___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 密度的直接因素。_出__生__率__、__迁__入__率__高时,种群数量增加;反之, 种群数量减少。 ③ 年__龄__组__成___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 着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_年__龄__组__成__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 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考能诊断
(1)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2014·高考江苏卷)( √ )
(2)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2014·高考江苏卷)( √ )
(3)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 √ ) (4)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2008·高考重庆卷)( × )
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则出生率会降低;三种年龄结构
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类种型群的,种则群稳中定,增长型的出生率
型的出生率最高
最高。
题组一 种群的特征分析
2.(2012·高考课标卷)某岛屿上生活着 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 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 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 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 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0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教学案 苏教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0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教学案 苏教版

【步步高】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0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教学案 苏教版1.涵盖范围本单元包括必修3的第三、四、五章内容。

从宏观方面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生物群落的构成和演替;生态系统的稳态和人与环境。

2.考情分析(1)考查力度:此单元在高考中是高考三大考点遗传、代谢和调节之后最重要的考查内容。

(2)考查内容①“J”型和“S”型种群增长曲线的理解与应用。

②生态系统的结构中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

③物质循环的实例——碳循环图解与能量流动的过程图解。

④生态瓶的制作及生态环境方面的热点问题。

(3)考查形式选择题:②③中的特定知识点加上种群的特征、种间关系和群落演替。

非选择题⎩⎪⎨⎪⎧曲线题考查①中“J”型和“S”型曲线图解题考查②③热点材料题考查④实验题考查④3.复习指导 (1)复习线索①以种群的特征为主线,理解种群的概念、数量变化、种间及种内关系。

②以生态系统的概念为核心,综合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复习方法①比较法并结合曲线复习“J 型”和“S 型”种群数量变化。

②图解法复习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食物链(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③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热点问题,并学会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分析。

第30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考纲要求]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考点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重要程度:★★★☆☆]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2.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①概念: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全部个体的数量,是种群结构最基本的参数。

②常用的测定方法a .样方法: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b.标记重捕法⎩⎪⎨⎪⎧适用于不断移动位置的动物种群公式:N =n 重捕个体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 ×M 标记个体数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0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0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课件

2.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 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的个数占释放 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图[注:横轴为诱捕灯间距(m)]。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D )
A.若标记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N/a 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与灯高有关 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结构 解析:杀虫灯诱杀昆虫可以大致估算分布范围较大、个体较小的种群密 度,所以不能再用标志重捕法的公式计算种群密度;据图可知,诱捕距离 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下降;灯距增大后,回收率下降,杀 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有关。
方法突破
利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误差分析 设种群数量为 A 只,第一次捕获 B 只并标记,第二次捕获了 a 只,其中有 b 只被标
记,根据公式 B = b ,得 A= aB 。
Aa
b
由上式分析可知:
(1)若由于某种原因(如标志物易脱落、被标记个体的被捕机会降低、标志物导 致被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被标记个体放回后还未充分融入该种群中就再次捕 获且在被标记个体稀少处捕获等)造成 b 偏小,则 A 偏大。
题组例练
分类例练 提炼方法
题组一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应用 1.(2016海南文昌月考)一年蓬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在一块弃耕的正 方形荒地上调查该种群的密度时,通常需要选择多个大小相等的样方,然 后再对该植物进行计数,即可获得该种群密度的估算值。选择样方的正 确方法是( A ) A.在正方形荒地的对角线上等距离选择样方 B.在该植物集中分布的地方选择样方 C.在该植物稀疏分布的地方选择样方 D.分别在该植物集中和均匀的地方选择样方 解析:对于植物来说,常用于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常用的取样 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取样关键是随机取样。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ppt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考点二 以数学模型为依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 考点三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件ppt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探究种群的含义
全部
空间和时间
繁殖 进化
课件ppt
2.探究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比较项目
样方法
调查对象
__植__物__或__活__动_范____ __围__小__的__动__物_____
课件ppt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形成原因:自然界的__资__源__和__空__间_____是有限的。 (2)特点: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 __趋__于__稳_定________。 (3)K值:又称__环__境_容__纳__量______,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 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__大_数__量__________。
课件ppt
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呼伦贝尔草原上全部的马是一个种群 B.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C.在种群内常因争夺食物而发生竞争 D.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 率会更高
课件ppt
解析: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呼伦贝尔草 原上有多种马,全部的马不止一个种群,故A错误;在种群 内常因争夺食物而发生种内斗争,竞争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之 间,故C错误;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 迟,则出生率会降低,故D错误。
课件ppt
2.空间特征[连一连]
解惑 (1)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 群密度和种群数量。 (2)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
课件ppt
二、种群的数量变化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模型假设:①在_食__物__和__空__间_条__件__充__裕________、气候适宜、 没有敌害等条件下;②种群的数量每年以__一__定__的__倍__数_____ 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2)数学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__N_t_=_N__0λ_t_______。
标志重捕法
__活__动_范__围__大__的___ __动__物___________
课件ppt
比较项目
样方法
调查程序
确定调查对象 ↓
选取样方等五距点取取样样法法 ↓
计数 ↓
计算种群密度 (取_平__均__值___)
课件ppt
标志重捕法
确定调查对象 ↓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课件ppt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0讲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件ppt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考纲考频] 1.种群的特征 Ⅰ (3年8考) 2.种群的数量变化 Ⅱ (3年5 考) 3.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3年2考)
课件ppt
一、种群的特征 1.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①样方法适取用样范方围法::植_五_物_点_、_取___样__活___法_动____范____围__、_小__等__距_取的样动法物 ②标志重捕法:适用于_活__动__能__力__强__、__活__动__范__围__大__的动物。
课件ppt
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变化类型:增长、波动和___下_降______。 (2)影响因素:气候、__食__物_____、__天__敌_______、传染病等 以及人类活动。 4.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__有__害_动__物_______的防治、 野生生物资源的保__护__和__利_用________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 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思考:渔业捕 捞上为什么 要使 用网眼尺寸较 大的网 具进行 捕捞? 提示:使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以 便维持良好的年龄组成,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课件ppt
4.如图为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 的种 群数量变化曲 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②a为“J”型曲线,b为“S”型曲线
③阴影部分的个体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④KD.①②③④
课件ppt
解析: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为“J”型曲线,一般在自 然环境中,种群数量增长为“S”型曲线;两曲线之间的数量差 异就是由于环境阻力而淘汰掉的个体数。在“S”型曲线中,随 着种群数量增长,资源、空间有限,种 内斗 争加剧,出生率 ≈死亡率,种群个体数达到环境的最大 承载 量即环境容纳量 (K值),并维持相对稳定。
课件ppt
②据图分析各年龄组成类型的特点及种群密度变化的趋势。 如下表:
类型
各年龄分布
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A 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___增__大______
B
各年龄个体比例适中
基本不变
C 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 ____减_小______
(4)性别比例:种群中__雌__雄__个__体____数目的比例。
课件ppt
(2)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是__迁__入__率__和__迁_出__率________及 _出__生__率__和__死_亡__率______。 (3)年龄组成:
①写出图中各年龄组成的类型 A:__增__长_型__________,B:稳__定__型___________, C:__衰__退__型_________。
课件ppt
2.如图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则该种群的 年龄组成( A )
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 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 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 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 解析:开始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最后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故年龄组成变为增长型。
课件ppt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 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小,引起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D ) A.雌虫生殖能力下降 B.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 C.雌性个体也减少 D.种群出生率下降 解析: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 正常的性别比例,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降低了害虫 的出生率,使其种群密度明显减小,即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 出生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