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第一次HDB3码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第一次HDB3码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旨在学习和实践HDB3编码的原理及其应用。HDB3码是一种高密度双极性3级编码,用于数字通信中的数据传输,其特点是可以减少直流成分,防止信号中断和错误的传输。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MATLAB软件设计HDB3编码并进行模拟实验,以下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HDB3编码的工作原理和编码规则;
2.掌握HDB3编码技术和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
3.理解HDB3编码在数字通信中的应用原理和优势。
二、实验内容
3. HDB3编码模拟实验
三、实验步骤
HDB3码是一种高密度双极性3级编码,它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消除直流偏移,减少时钟重锁等问题。HDB3编码的基本原则是:在数字信号中,若连续4个0或1出现,则在此处插入一个V或B码,这些码用来代替原始的0或1。
V码和B码都是双极性的,它们代表的数字是0。在V码和B码之间,根据前一段传输信号的正负,可以将两段HDB3码变成相反的极性。
我们编写了一个MATLAB程序,用于模拟HDB3编码的过程。我们将二进制信号输入,通过程序实现编码和解码。
程序的实现过程如下:
(1) 输入二进制信号
(2) 对连续的四个0或1替换为B或V码
(3) 在HDB3码串中出现连续的0时,判断前一段码的极性,根据正负变换符号。
(4) 解码,将B或V码还原成原来的0或1。
在编码过程中,我们还设计了各种情况的测试数据,包括连续0、连续1、多个数据0后有一个1或多个数据1后有一个0等情况。通过这些测试数据,我们验证了HDB3编码在数字通信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信原理第一次HDB3码实验报告
HDB3码型变换实验
班级:2013级电子一班
姓名:王少阳
学号:201300800134
第一部分:
(1)用示波器分别观测编码输入的数据TH3和编码输出的数据TH1(HDB3输出),观察记录波形,有数字示波器的可以观测编码输出信号频谱,验证HDB3编码规则。
(2)保持示波器测量编码输入数据TH3的通道不变,另一通道测量中间测试点TP2 (HDB3-A1),观察基带码元的奇数位的变换波形。
(3)保持示波器测量编码输入数据TH3的通道不变,另一通道测量中间测试点TP3 (HDB3-B1),观察基带码元的偶数位的变换波形。
(4)用示波器分别观测模块8的TP2(HDB3-A1)和TP3(HDB3-B1),可从频域角度观察信号所含256KHz频谱分量情况;或用示波器减法功能观察HDB3-A1与HDB3-B1相减后的波形情况,,并与HDB3编码输出波形相比较。
(5)用示波器对比观测编码输入的数据和译码输出的数据,观察记录HDB3译码波形与输入信号波形。
思考:译码过后的信号波形与输入信号波形相比延时多少?
答:波形相比延迟了五个时钟周期。
(6)用示波器分别观测TP4(HDB3-A2)和TP8(HDB3-B2),从时域或频域角度了解HDB3码经电平变换后的波形情况。
(7)用示波器分别观测模块8的TH7(HDB3输入)和TH6(单极性码),从频域角度观测双极性码和单极性码的256KHz频谱分量情况。
(8)用示波器分别观测编码输入的时钟和译码输出的时钟,观察比较恢复出的位时钟波形与原始位时钟信号的波形。
思考:此处输入信号采用的单极性码,可较好的恢复出位时钟信号,如果输入信号采用的是双极性码,是否能观察到恢复的位时钟信号,为什么?
实验报告内容格式范文5篇
实验报告内容格式范文5篇
实验报告内容格式范文5篇
实验报告的分析讨论,主要分析实验结果和数值是否匹配,如果有误差,分析具体原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验报告格式范文,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实验报告格式内容范文【篇1】
准备材料:一个玻璃杯、一枚硬币、小半杯水(最好是有颜色的)、蜡烛和一个平底的容器。
实验内容:在一个盘子里倒半杯水,放入一枚硬币。手既不许接触到水,又不能把水倒出来,怎样才能把硬币取出来呢?
实验过程:
第1次:我们首先在平底的容器中倒入小半杯水,淹没硬币。然后点燃一节蜡烛放在盘子里,罩上玻璃杯,蜡烛会因为缺氧停止燃烧,这时,外面的水便源源不断地涌进玻璃杯。(可惜吸水不够多,所以没有把硬币取出来)结果:失败。
第2次:和第一次一样,失败。
第3次:我们换了一根大一点的蜡烛,这次流进去的水很多,成功。
第4次:我们用了两根蜡烛,不过因为杯子扣的太紧,杯口被盘子吸住,水没能流进玻璃杯,失败。
第5次:我把杯子扣下去的速度慢了一点点,导致蜡烛提前熄灭,失败。
第6次:同样是放了两根蜡烛,这次很正常,成功。
实验总结:我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证实气体冷却后,能让压力下降,于是外面正常的大气压把盘子中的水挤进了杯中。另外,在实验中,我观察到,用玻璃杯盖住蜡烛的时候,火焰不是马上熄灭,是继续燃烧一会儿才熄灭,说明玻璃杯的空气也是含有一定量的氧气的。
而做这个实验应注意:
1、杯子不要扣的太慢,否则会让火焰提前熄灭导致实验失败。
2、水最好是有颜色的水,我选择在水中滴蓝墨水,效果不错,这样方便观看。
3、可以用燃烧的纸片代替蜡烛,但是水一定要放少一点,放多了难吸光。
学生实验报告(通用9篇)
学生实验报告(通用9篇)
学生实验报告第1篇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学生实验报告第2篇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真正领会各种方法在反映经济业务至报出会计信息这一过程中的内在联系,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科目设置、登记账
簿、编制会计报表(简表)的能力,使之达到会计从业人员的水平,为会计从业资格做准备。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第一部分
会计凭证的认识和填制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会计基础知识中的“七大”核算方法,期中重要的方法之一是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本部分内容是要求学生认识实物,在实验己身临其境的模拟环境对会计凭证的种类、格式及填制方法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并能够掌握具体操作,为后几部分的实验内容奠定基础。
原始凭证的认识和填制记账凭证的认识和填制
第二部分
会计账簿的认识和登记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登记会计账簿”也是会计基础的重要方法之一,本部分内容的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各种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种类,并能够理解其用途,熟练掌握几种主要账簿的登记方法,并了解“账簿”与“凭证”的关系。日记账的认识和登记总分类账的认识和登记明细分类账的认识和登记第三部分
学生实验报告范文
学生实验报告范文
在这篇实验报告中,我将介绍一个乳制品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这个实验旨在探
究乳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首先,我将介绍这个实验的背景和目的。然后,我会详细阐述实验的步骤和所使用的仪器。接着,我将描述实验的结果和数据分析。最后,我会总结实验的发现和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背景和目的
乳制品是我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其蛋白质含量对于人体的健康
非常重要。因此,了解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量化方法对于饮食研究和乳制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实验手段测定乳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并分析不同样品之间的差异。
实验步骤和仪器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以下仪器和试剂:乳制品样品(牛奶,酸奶等)、转
化溶液、酸类指示剂、显色剂、恒温器、酶反应槽和比色计。
第一步是准备样品。我们选择了不同种类的乳制品样品,并分别取一定量的样品。然后,我们使用转化溶液将样品转化为可测定的形式。
第二步是酶反应。我们将转化后的样品与酶反应槽中的酶结合,并在恒温器中
保持一定的温度,让酶催化反应进行。
第三步是进行显色反应。在酶反应结束后,我们加入显色剂和酸类指示剂,使
样品发生颜色反应。
第四步是使用比色计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我们将样品分别放入比色计中,通过
测量吸光度来得到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结果和数据分析
根据我们的实验数据,我们计算出了每个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乳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牛奶样品中蛋白质含量最高,而其他样品如酸奶和奶油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
我们还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样品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P<0.05)。这说明我们的实验结果是可靠和具有统计意义的。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第一次上机实验报告
2.第一次实验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专业运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信安1302班日期成绩
实验组别第 1 次实验表达式和标准输入与输出实验指导教师周时阳
学生姓名学号同组人姓名
实验名称表达式和标准输入与输出实验
实验目的
1.熟练把握各类运算符的运算功能,操作数的类型,运算结果的类型及运算进程中的类型转换,重点是C语言特有的运算符,例如位运算符,问号运算符,逗号运算符等;熟记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
2.把握getchar, putchar, scanf和printf等函数的用法。
3.把握简单的C程序(顺序结构程序)的编写方式。
4.完成教师布置的习题及课程设计上的题目。
实验内容
(一)输出“王”字
源程序如下:
#include <>
int main()
{
puts("*************");
puts(" * ");
puts(" * ");
puts("*************");
puts(" * ");
puts(" * ");
puts("*************");
return 0;
}
实验步骤:
步骤一:计算输出进程中应操纵的空格数,选择星号作为输出的标记。
步骤二:采纳puts函数实现对字符串的输出。
调试及编译进程:
实验中显现的不足及修改:无。
调试:实现对王字的输出。
(二)编程将华氏温度转换为摄氏温度
源程序如下:
#include <>
int main()
{
double x,y;
printf("请输入华氏温度:");
scanf("%lf",&x);
y=(5*(x-32))/9;
printf("%.2lf(F)=%.2lf(C)",x,y);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第一次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第一次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二、三)
一、实验名称实验二KCL与KVL的验证
二、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
2.学习实验Multisim软件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
3.验证基尔霍夫定理的正确性。
三、实验原理
KCL为任一时刻,流出某个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流入任一封闭面的电流代数和总等于零。且规定规定:流出节点的电流为正,流入节点的电流为负。
KVL为任一时刻,沿任意回路巡行,所有支路电压降之和为零。且各元件取号按照遇电压降取“+”,遇电压升取“-”的方式。沿顺时针方向绕行电压总和为0。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间任一条路径经过的各元件电压降的代数和。
四、实验内容
电路图截图:
1.验证KCL:
以节点2为研究节点,电流表1、3、5的运行结果截图如下:
由截图可知,流入节点2的电流为2.25A,流出节点2 的电流分别为750mA和1.5A。2.25=0.75+1.5。所以,可验证KCL成立。
2.验证KVL:
以左侧的回路为研究对象,运行结果的截图如下:
由截图可知,R3两端电压为22.5V,R1两端电压为7.5V,电压源电压为30V。22.5+7.5-30=0。所以,回路电压为0,所以,可验证KVL成立。
一、实验名称实验三回路法或网孔法求支路电流(电压)
二、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
2.学习实验Multisim软件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
3.验证网孔分析法的正确性。
三、实验原理
为减少未知量(方程)的个数,可以假想每个回路中有一个回路电流。若回路电流已求得,则各支路电流可用回路电流线性组合表示。这样即可求得电路的解。回路电流法就是以回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网孔电流法就是对平面电路,若以网孔为独立回
第一次电路分析实验实验报告
第一次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简单测试
【实验目的】
1、了解元器件的基本知识,识别不同元器件的种类,规格及用途。
2、用万用表检测电阻,电容;判别二极管的极性,测量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判别三极管的类型和e,b,c三个管脚。
【实验环境】
数字万用表、色环电阻两个、二极管三个(整流、稳压和发光电容)、三极管、电容两个(CBB电容和极性电容)。
【实验内容】
1.电阻阻值的判断
电阻器可分为三环、四环、五环三种标法。
其中色环的颜色分别对应:黑--0,棕--1,红--2,橙--3,黄--4,绿--5,蓝--6,紫--7,灰--8,白--9,金--0.1,银--0.01。
电阻器上倒数第二位为数量级,最后一位为允许的误差范围,剩下的为有效数字。然后可以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一下电阻器的阻值,看其阻值与标称阻值是否一致,相差之值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2.电容器的识别
电容的主要参数是容量和耐压值。
管脚的判别:长脚为正极,短脚为负极
容量单位:F(法拉)、 F(微法)、nF(纳法)、pF(皮法或微微法)。
1法拉=6
10微法。
10微微法, 1纳法=3 10微法=12
10微微法, 1微法=3
10纳法=6
在识别时当数字小于1时默认单位是微法;当数字大于1时默认单位是皮法。
检测时,一般万用表的欧姆档(R×1K),红表笔接电容负极,黑表笔接电容正极,迅速观察万用表指针偏转状况。
3.二极管
实验中我们观察的二极管分别是整流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
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镓等三价元素后变成了P型半导体,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砷等五价元素后变成了N型半导体。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相结合的地方,就会形成一个特殊的薄层,这个特殊的薄层叫“PN结”,二极管是由一个PN结组成的。
光纤通信第一次实验报告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光纤通信
第一次实验报告
组员:__
报告撰写人:
学号:
实验1电光、光电转换传输实验
一、实验目的:
目的:了解本实验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初步了解完整光通信的基本组成结构,掌握光通信的通信原理。
要求:
1.画出实验过程中测试波形,标上必要的实验说明。
2.结合实验步骤,叙述光通信的信号变换、传输过程。
3.画出两实验箱间进行双工通信的连接示意图,标上必要的实验说明。
4.如果将光跳线分别连接TX1310、RX1550两法兰接口,P204测试点是否有信号,信号
与TX1310是否一样,写出你的答案,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答案。
二、实验基本原理图:
本实验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电端机部分、光信道部分。电端机又分为电信号发射和电信号接收两子部分,光信道又可分为光发射端机、光纤、光接收端机三个子部分。实验系统(光通信)基本组成结构(光通信)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步骤
1.连接电路
用光跳线连接TX1310、RX1310接口(注意收集好器件的防尘帽)。
打开系统电源,液晶菜单选择“码型变换实验一CMI码PN”,在P101 口输出32KHZ的15位m序列。
通过示波器确认有相应的基带波形输出后,连接P101、P201两铆孔,示波器A通道测试TX1310测试点,调节W201改变送入光发端机信号幅度,不超过5V。
然后观察示波器B通道测试光收端机输出电信号的P202测试点,看是否有与TX1310 测试点一样或类似的信号波形。
2.采用固定CMI码作为基带信号
重复以上步骤,并记录波形。
3.观察接口影响
轻轻拧下TX1310或RX1310法兰接口的光跳线,观测P202测试点的示波器B通道是否还有信号波形?重新接好,此时是否出现信号波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EDA第一次实验报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EDA实验报告
第一次实验报告
班级:1404751*
学号: ********
姓名:***
实验一:双2选1多路选择器MUXK
P89
3-5 图3-16所示的是双2选1多路选择器构成的电路MUXK。对于其中MUX21A,当s=0和s=1时,分别有y=a和y=b。试在一个模块中用两个过程来表达此电路。
MUX21A的代码如下
module MUX21A(a,b,s,y);
input a,b,s;
output y;
assign y=(s?a:b);
endmodule
MUXK的代码如下
module muxk(a1,a2,a3,s0,s1,outy);
input a1,a2,a3,s0,s1;
output outy;
wire tmp;
MUX21A u1(a2,a3,s0,tmp);
MUX21A u2(a1,tmp,s1,outy);
Endmodule
代码分析:
1.用例化语句,直接调用放在MUXK工程的mux21a,实现双二选一数据选择器;
2.条件判断语句y=s?a:b,实现2选1。
MUXK RTL图
MUXK 仿真波形图如下图所示
P111
4-1 多路选择器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进一步熟悉Quartus II的Verilog文本设计流程,组合电路的设计仿真和硬件测试。实验内容:根据4.1节的流程,利用QuartusⅡ完成4选1多路选择器的文本代码编辑输入和仿真测试等步骤,给出图3-5所示的仿真波形。
代码如下
module MUX41A(A,B,C,D,S1,S0,Y);
input A,B,C,D,S1,S0;
数字电路第一次实验报告
实验一TTL逻辑门参数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TTL 逻辑门电路的主要参数及测量方法。
2.熟悉TTL 逻辑门电路的参数意义。
3.掌握TTL 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及使用规则。
二、实验仪器:
74LS00:
三、实验原理:
逻辑门电路早期是由分立元件构成,体积大,性能差,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发展,电路设计的随之改进,使所有元器件连同布线都集成在一小块硅芯片上,形成集成逻辑门,集成逻辑门是最基本的数字集成元件,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是TTL 逻辑门电路,它的品种已超过千种,近年来出现的高速型系列已成为新一代数字设备的支撑器件。通过这次实验,希望同学们初步掌握数字电路实验的基本方法,学会查阅器件手册,学会逻辑箱的使用,正确掌握操作规范。
1.TTL 与非门的参数
本实验采用的逻辑门为TTL 双极型数字集成逻辑门电路74LS00,它有四个 2 输入与非门,外形为双列直插,引脚排列如图1-1 所示,逻辑符号如图1-2 所示。输入为A、B 端,输出为Y 端,Y= A B。参数分别有:
(1)I CCL、I CCH
I CCL 为输出低电平电源电流,是指输入端全部悬空,输出端空载时电源提供器件的电流;
I CCH 为输出高电平电源电流,是指输入端至少一个接地,输出端空载时电源提供器件的电流。
(2)I IL、I IH
I IL为输入低电平电流,是指一个输入端接地,其它输入端悬空,这个输入端流向接地端的电流;I IH为输入高电平电流,是指一个输入端接高电平VCC,其它输入端接地,高电平VCC流向高电平输入端的电流。
数理统计第一次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实验1:经验分布函数
(1)取25=1μσ=及,n=100,产生n 个服从()2,N μσ分布的随机数作为取自正态总体()2,N μσ的样本值1,,n x x L ,在同一坐标下画出它的经验分布函数,并与总体分布函数进行比较。
(2)改变n ,重做实验(1),体会格列文科定理的内涵。 实验2:直方图
假定某班60个男生身高(单位:cm ),数据如下:
166,169,181,173,165,169,170,163,175,164,171,162,156,159,173,168,167,165,172,170,180,177,161,170,164,163,172,167,157,165,168,174,165,168,162,163,159,163,167,173,161,160,165,160,173,164,166,152,163,164,176,160,164,167,158,172,167,168,167,170
现在希望通过这些数据来确定该班身高的分布。 解:基本步骤:
第一步:找出数据的最大值181,最小值152,极差R=181-152=29; 第二步:分组定组距。分组没有通用原则,通常数据个数50n ≥时,分成10组以上,当50n ≤时,一般5组左右。分组数m 确定后,可按1
R R
d m m <≤
-来确定组距d 。
第三步:定分点,定区间:
取起点a=151.5,终点181.5,从而作图区间为[151.5,181.5](取各组的边界值比身高多一位小数,为的是使每个身高都落在一个组的内部)。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第一次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第一
次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二、三)
一、实验名称实验二 KCL与KVL的验证
二、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
2.学习实验Multisim软件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
3.验证基尔霍夫定理的正确性。
三、实验原理
KCL为任一时刻,流出某个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流入任一封闭面的电流代数和总等于零。且规定规定:流出节点的电流为正,流入节点的电流为负。
KVL为任一时刻,沿任意回路巡行,所有支路电压降之和为零。且各元件取号按照遇电压降取“+”,遇电压升取“-”的方式。沿顺时针方向绕行电压总和为0。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间任一条路径经过的各元件电压降的代数和。
四、实验内容
电路图截图:
1.验证KCL:
以节点2为研究节点,电流表1、3、5的运行结果截图如下:
由截图可知,流入节点2的电流为,流出节点2 的电流分别为750mA和。=+。所以,可验证KCL成立。
2.验证KVL:
以左侧的回路为研究对象,运行结果的截图如下:
由截图可知,R3两端电压为22.5V,R1两端电压为7.5V,电压源电压为30V。22.5+7.5-30=0。所以,回路电压为0,所以,可验证KVL成立。
一、实验名称实验三回路法或网孔法求支路电流(电压)
二、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
2.学习实验Multisim软件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
3.验证网孔分析法的正确性。
大一基础实验报告
大一基础实验报告
1. 引言
本次实验主要是对大一基础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某一具体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锻炼了实验设计与实验报告撰写的能力。
2.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某具体学科领域的相关操作方法,例如在物理学领域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并验证某些物理定律。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感受到实际操作中的挑战和机遇,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的具体内容是对某一领域的实际操作操作进行,以便验证某项理论,或者获得某方面的实验数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并遵循实验操作流程,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实验装置与仪器
本次实验所需的装置和仪器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台、计算机、传感器、示波器、万用表、显微镜等。
5. 实验步骤
本次实验的步骤如下:
1. 准备实验仪器和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2. 设置实验参数,例如采样频率、电压范围等,根据实验要求正确调整仪器参数。
3. 进行准确的实验操作,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
4.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验证实验结果。
5.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及其他相关内容。
6. 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如下:
1. 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证明了某一物理定律的适用性。
2.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某一问题,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3. 讨论了实验的局限性,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北交-大数据基础第一次实验报告
第一次实验报告
一、实验步骤
1)打开SQL Server,出现以下界面:
2)连接上AnalysisServer,界面如下:
3)导入数据库,界面如下:
4)新建Visual Studio项目,界面如下:
5)导入数据源和建立数据源视图,界面如下:
6)建立表与表之间的关系,界面如下:
7)建立维表,界面如下:
8)处理多维数据集,界面如下:
9)实验结果,截图如下:
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起始界面连接不上,解决方法:将服务器名称更改为(local)。
2)找不到Foodmart 2008文件,解决方法:将该文件放在D盘内。
3)VisualStudio打开为2013版本,解决方法:在Windows-全部程序-VisualStudio 2008
版本。
4)新建数据视图时出错,无法新建,解决方法:使用Windows用户登录,并设置密码。
5)表与表之间的箭头为反的,解决方法:拖动的位置互换即可。
6)总结:首次接触软件很不熟悉,遇到不懂得及时闻老师和同学能够迅速高效的解决问题。
三、收获感想
1)最大的收获便是熟悉了对SQL Server和VisualStudio的操作,加强了自己对数据库的
理解,从理论转入了实践过程,丰富了自己的学习过程,体验了不一样的授课方式。
2)面对一些问题,达者为先,多向老师、同学请教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并且能够增
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四、使用工具:
1)SQL Server 2008
2)VisualStudio 2008
3)Snipaste (截图、贴图工具)
第一次实验报告
实验一
1、实验题目:
编写一个简单的JAVA应用程序,该程序在命令行窗口输出两行文字:“你好,hello”和“we are students”。
2、程序代码:
public class hell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你好,Hello!");
A a=new A();
a.fA();
}
}
class A{
voidfA(){
System.out.println("we are students.");
}
}
3、实验结果:
4、实验分析:
学到了如何输出语句以及具体的运行java的步骤,在设定path的数据之后要重启命令提示符才能正常编译。设定path的时候没有注意切换到西文字符,一度造成实验无法进行,以后要注意切换输入法。
5、实验练习:
(1)编译器怎样提示丢失大括号的错误
错误:需要’{’
指向该行
(2)编译器怎样提示语句丢失分号的错误
错误:需要’;’
指向该行
(3)编译器怎样提示将System写成system的错误错误:程序包system不存在
指向该行
(4)编译器怎样提示将String写成string的错误错误:找不到符号
指向该行
符号:类string
位置:类hello
实验二
1、实验题目: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同时编译多个java源文件. 2、程序代码:
public class MainClas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你好,只需编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