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战场的抗战
正面战场的抗战
![正面战场的抗战](https://img.taocdn.com/s3/m/9cd0ba83f524ccbff12184eb.png)
结果:
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以国军主动撤出武汉而告结束。 日本未能实现其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
影响:
(1)武汉保卫战后期,日本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广州。 (2)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 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3)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方针彻底破灭。
(3)图三长沙军民庆祝的是哪次会战的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
课堂小结 教学目
标
正 面 战 场 的 抗 战
台儿庄战役
概况:1938年春 李宗仁 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正 面战场的取得的最大的一 场胜仗
概况:取得万家岭战役的胜利,后撤出武汉 意义:日军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 略彻底破灭
(2)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抗战具有重要意义, 它粉碎了日本妄图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牵制了 日军主力 (2)客观上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也鼓舞了全 国人民,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扩大了中国抗战 的影响,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总之,国民党对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发侵略、保卫国 家不被日本灭亡,起了重要作用。
1、材料一体现了在抗战中中国军民的哪些精神?该事件发生于 哪次会战之中?这次会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长沙会战 中国军队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中国军人英勇作战,不怕牺牲,进入相阶段后,日军的物力财力十分困难。
2、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华北、华中、华南等大片领土沦于敌 手的原因是什么?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
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 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 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 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https://img.taocdn.com/s3/m/dd85732476c66137ee0619a4.png)
返回
历史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局面发 生了什么变化?
变化:抗日战争由防御阶段进入相持阶段。
返回
历史
合作探究
阅读下面材料,小组合作,开展探究。 材料 南京沦陷后发生了不分青红皂白地屠杀,约有十万平 民遇难,同时还有难以计算的妇女受辱。这个后来被称为 “南京大屠杀”的事件是如此臭名昭著,以致连日本军国 主义者也向国内公众隐瞒了真相。
返回
历史 1938年,日军板垣、矶谷两个师团,自北向南,齐头并进, 意欲图谋徐州,完成南北之连接。日军板垣、矶谷师团以 徐州附近的台儿庄为会师目标。日军的矶谷师团率先到达 台儿庄外围,不等北上援军的呼应,就贸然扑向台儿庄。 中国军队诱敌深入,完成对矶谷兵团的合围。此战,敌人 伤亡万余人,矶谷师团被彻底消灭。所以台儿庄战役是抗 战以来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年6月—10月。
(2)过程:日军先后集结 40多万 为了保卫大武汉,
兵力进攻武汉。
返回
历史
中国军队共部署约 100万
人参战。在江西
万家岭
战役中,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 000余人。
(3)结果:日军三面包围武汉,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
(4)影响:日本企图 迅速灭亡 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
破灭,抗日战争进入 相持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返回
历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上海开辟了第二条 战线”是什么战役?这一战役有何重大作用? 战役:淞沪会战。 重大作用: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 国人民的斗志。
返回
历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3d40168cf84b9d528ea7af5.png)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 1941年12月 指挥者 薛岳 经过 意义
湖南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并 打退来援敌人。在中国军队的搏杀下,歼灭了5 万日军,中国军队取得会战的胜利。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薛岳
薛岳(1896.12.27—1998.05.03) 原名薛仰岳,字伯陵,抗日战争 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因在三次 长沙会战中连续击败日军,获得 “长沙之虎”的美誉.薛岳是中 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国民革命 军著名将领,军事家,曾获得美 国总统杜鲁门颁授的自由勋章和 蒋介石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
1938年6月, 日军集结40多万 兵力进攻武汉。 为保卫大武汉, 中国军队部署 100多万人参战。 中国军队利用大 别山、鄱阳湖和 长江西岸有力地 形,抵抗敌军。
蒋介石在武汉大学检阅武汉会战的中 国军队
武汉会战 时间 1938年6月——10月 地点 武汉及武汉外围地区 战役 万家岭大捷,击毙日军3000余人 结局 意义
一.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大捷的消息传开,举国欢腾。 图为徐州各界人士慰劳作战官兵
合作探究
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
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
二、保卫大武汉
1938年6月,日军开始进攻武汉。中国军民奋起抵 抗,一场“保卫大武汉”的战役随即打响。 为了攻下武汉,日军投入了近30万人。蒋介石则 调集约100万人保卫武 汉。会战中,中国军队依托 有利地形及气候,顽强阻击日军,毙伤日军4万 多 人。后因日军对武汉形成了包围态势,中国军队被 迫战略撤退。
相关史事
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第二
十八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 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全团 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 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
《正面战场的抗战》
![《正面战场的抗战》](https://img.taocdn.com/s3/m/112c08ff28ea81c758f578d6.png)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材分析: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沉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在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的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抗战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民族的团结和进步,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正面战场的抗战,彰显了中国人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民族气概,他们的战斗史实必将写入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之林之上。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2、正确分析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南京大屠杀的知识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的经过。
2.分析中国的在几次大的战役中失败的原因。
3.通过学习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了解中国军民在民族危亡的时刻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学生活动: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三>自主学习:学生先根据书本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台儿庄战役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正面战场的抗战
![正面战场的抗战](https://img.taocdn.com/s3/m/a7417152650e52ea5518984b.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背景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了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 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同时,一部分日军从山东半岛 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与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 台儿庄,再合攻徐州。
7.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美英等国军队于太平洋接连失利,
中国战场的胜利,引起较为强烈的国际反响。英美等国政府和
舆论给予积极赞扬和评价。这一胜利是( B )
A.台儿庄战役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武汉会战
D.淞沪会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结8.果 下列能反映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积极抵抗的 有( C )
A、采取了相同的抗战路线 B、都进行了积极的抗战 C、都积极动员民众抗战 D、都建立了民主政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1我结2、们果阅用读血下写列就材了料伟:大的在史这诗里!在,这我里们,发我挥们了泄震尽天了的敌威人力的!在底这!在里, 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 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
武汉保卫战后期,日军乘广州 兵力空虚之机,占领广州。
武汉会战后期,广州、武汉 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 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 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第六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时间 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 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扬言要到长沙过新年。中国军队 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
第20 21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和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20 21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和敌后战场的抗战](https://img.taocdn.com/s3/m/4e20ad4f3c1ec5da50e27041.png)
4、指挥: 彭德怀 5、战场: 华北 6、主要目标: 破袭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 7、意义: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 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 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 百团大战 主要战绩表】 战役时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 破坏交通 拔掉据点 间 数 线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 近3000个 里
【 百团大战 】
1940年8月, 八路军地彭德怀 指挥下,组织一 百多个团,在华 北两千多米的战 线上,向日军发 动大规模攻击。
三、百团大战
1、背景: 日军实行“囚笼政策”,对抗日根 据地进行封锁与吞食。 2、时间: 1940年下半年 3、目的: 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 “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 21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和敌后战场的抗战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日军从山 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 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 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双 方在台儿庄激战。日军被 中国军队主力包围,腹背 遭到打击,狼狈、背景: • 日军占领南京后, 为打通南北战场,夹 击徐州。 • 2、时间: 1938年3月 • 3、指挥: 李宗仁
李宗仁在台儿庄
• 4、经过: • 北路日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 守军奋起抵抗。 • 5、结果: • 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日军被迫撤退。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战斗
平型关大捷战果统计
击毙 日军 击毁 汽车 击毁 马车 缴获 步枪 缴获 机枪 缴获 火炮
1000 余人
100 余辆
200 余辆
1000 余支
20余挺
1门
第17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17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https://img.taocdn.com/s3/m/734cb6334b73f242336c5f49.png)
• 我们有必要客观地审视这段历史,公正地评价所 有曾经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的政党和个人,积极 促进和改善两岸关系,凝聚民族精神,促进祖国 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万家岭战役中国军与日军对峙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 实行消极保守的收缩战略: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枣宜会战中的 张自忠将军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 1941年12月 背景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前两次长沙会
战,日军未占领长沙。
战术 中国军队主次抵抗、诱敌深入、集中优势
①地理位置重要; ②国民政府大部分政府机关和军事统帅还设在 武汉。战略位置重要 时间: 1938年6月~10月下旬 地点: 湖北武汉(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广大地区) 战役、将领: 田家镇保卫战(梅一平)、万家岭大捷 结果: 日军多方包围武汉,国民政府被迫放弃 意义: ①……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时间最久……;
兵力、四面合围、聚而歼之
意义 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令国
际舆论刮目相看,对盟国的抗日斗争是 很大的鼓舞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日战争是比较积极的,但 除了台儿庄战役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 败结束了。
• 客观原因: 敌强我弱 •主观原因: 第一,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造成的; 第二,战略指导方针失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 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 战速决”的狂妄企图,极大地消耗了日本军 事、经济实力,使其长期陷入中国战场的泥 潭而不能自拔。延绵数千里的战线上,国民 党始终坚持着抗战,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 延长,为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 用。
三、 国民党正面战场支援了中共领导的敌 后根据地战场的开辟和发展,为敌后游击 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抗战初期自不用说, 国民党积极主动抗战吸引了日军主力,无 疑是极大地促进了敌后根据地的开辟和发 展。即使在相持阶段,国民党军队虽无多 大作为,但数千里战线上的数百万国民党 军队的存在,牵制了大量日军,并使敌人 受到一定消耗,在客观上配合了敌后战场 的坚持和发展,减轻了敌后战场的压力。
正面战场的抗战ppt课件
![正面战场的抗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818a0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8.png)
战争期间,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合作得到了加强,促进了国际间的友谊和合作。
04
抗战精神与意义
抗战精神
不畏强暴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 展现了不屈不挠、不畏强 暴的精神,勇于抗击日本 侵略者。
团结一心
全国各族人民、各政治党 派和团体以及海外华侨, 在抗日战争中都紧密团结 在一起,共同抗击敌人。
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民族解放的重要阶段
01
抗日战争是中国民族解放的重要阶段,为后来的民主
革命打下了基础。
彰显民族团结的力量
02 中国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展现了空前的团结和力量
,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03
我们应该从历史角度重新审视抗日战争的地位和贡献
,加强对其历史意义的理解和宣传。
自力更生
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展 现了自力更生的精神,自 己生产武器、粮食和日用 品,自给自足。
抗战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推动现代化进程
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推动了工业、农业、科技、文 化等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提升国际地位
抗日战争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升,赢得了国际尊重和承 认。
促进民族团结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 重要贡献。
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动员和全民参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
抗战对中国的影响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抗日战争使中国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认可,提高了中国 的国际地位。
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进步
战争期间,全国各族人民、各政治派别都积极投入到抗战中,促进 了民族团结和进步。
(完整版)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完整版)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https://img.taocdn.com/s3/m/70f5511d3b3567ec112d8a04.png)
04
豫湘桂战役
自主学习,完成表格内容:
战役名称
时间
结果
影响
台儿庄战役 1938年3月 保卫大武汉 1938年6月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
胜利 失败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 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 彻底破灭;广州、武汉失陷,抗日 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豫湘桂战役
如何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 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和经济 实力,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作用。
②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敌后战场,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正 徐州会战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中国政府
预期武汉陷落将令中国 停止抵抗。我党在徐州 会战前就提出,派周恩 来,董必武,叶剑英, 博古等领导干部到武汉。
02 保卫大武汉
战略位置
武汉素有“九州通衢”之 称,位于平汉、粤汉铁路与 长江水道交会处,是当时中 国第二大城市,日军侵占南 京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 武汉成为当时全国政治、军 事、经济中心,具有极重要 的战略地位。
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 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
04 豫湘桂战役
豫湘桂战役 暴露了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
1944年初,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由于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后 期,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导致国民党军队一溃千 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28日夜,台儿庄东南门被敌突破, 日军投掷催泪瓦斯弹,中国守军死 伤达7/10以上。我军退守西北一角, 第31师师长池峰城率部逐屋抵抗, 组织数百人敢死队,分组向敌反击。 午夜,敌军正在酣睡中,我军敢死 队全线出击,冲进敌阵,猛砍猛杀, 敌军乱作一团,向后溃散,被敌侵 孙连仲 占的台儿庄市街,被我一举夺回 3/4。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https://img.taocdn.com/s3/m/51a52cc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9.png)
一.日军作战意图 二.正面战场作战 (一)防御阶段 1.淞沪会战 2.南京保卫战 3.台儿庄战役 4.武汉会战 (二)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相持阶段 2.第三次长沙会战 3.国民政府态度转变 4.豫湘桂战役 三.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史事,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主战场。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运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正面战场的抗战。
思考题
一.单选题
1.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徐州会战
2.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
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主要说明( )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4.武汉会战:1938.6-10 (1)1938.6,蒋介石炸毁黄河郑州花园口大堤。 (1)江西万家岭大捷,消灭日军3000人。 (2)武汉会战日军投入兵力40万,国民党军队投入100万,是抗战规模最 大的一次会战,历时四个月,使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万家岭战役
(二)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相持阶段:1938.10,日军占领 广州、武汉后,日军兵力、物力、 财力不足。
2.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 薛岳指挥歼灭大批日军,获得胜利, 具有提升亚太战场盟军作战的意义。
3.国民政府态度转变:消极抗日、 积极反共
4.豫湘桂战役:1944 也称日军打通交通线战役,是抗 战中中国军队最大的一次失败, 国民党军队相继丢失河南、湖南、 广西、贵州等地。
三.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 (一)1942.1,中英军队联合作战打 击日军。 (二)目的:打通滇缅公路,打通中 国内地与外界的抗日军,有力支援了盟军作战, 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十大经典战役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十大经典战役](https://img.taocdn.com/s3/m/c96177f0d15abe23492f4d0c.png)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十大经典战役(图)1、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次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挫败了日军中央突破,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它是我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
这次战役,日军伤亡6万多人,被我军击毁击伤飞机200多架,舰船20余艘。
但是,我军伤亡也很重大,约30万将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晋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21天。
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
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
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
3、南京保卫战,又称南京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作战。
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
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长官,部署南京保卫战。
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京各城门先后被日军攻陷,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数。
12日,唐生智奉蒋介石命令,下达守军撤退令。
守军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数滞留城内,被日军大量屠杀,损失惨重。
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4、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
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
在历时一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
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人(日军自报伤亡11984人)。
台儿庄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有生力量。
(部编)《正面战场的抗战》ppt优秀课件
![(部编)《正面战场的抗战》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6391eeff00bed5b8f31da8.png)
3. “武汉会战震宇环,百万雄师战犹酣。长江两岸 同抗击,中部四省共围歼。四个半月我威振,二十 五万日军完。战略相持已见晓,基础奠定坚如磐。” 该诗反映了武汉会战( A ) ①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②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③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④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占据了主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4. 1942年初,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 取得大捷,打死打伤日军约六万人。英国《泰晤士报》称“1941年12 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这段材料 表明“长沙大捷”( A ) A. 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 扭转了抗日战争的局面 D. 推动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武汉;武汉会战 A.李宗仁 B.彭德怀
③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这次战役,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000余人。
。 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战略相持已见晓,基础奠定坚如磐。
二、保卫大武汉
时间 地点 指挥 战役 特点
意义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10月
武汉及武汉外围地区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C.张学良 D.杨虎城 1944年,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
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
扭转了抗日战争的局面 同抗击,中部四省共围歼。
攻武汉。为保卫大武
汉,中国军队部署 战略相持已见晓,基础奠定坚如磐。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共23张PPT)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451492dfad6195f312ba6dd.png)
一.导入新课
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 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 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 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 ,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 会战。你知道左图中的指 挥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 役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 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 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 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 的抗战。
①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 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和经 济实力,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作用。 ③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 后战场,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2、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 方针彻底破灭。
武汉保卫战后期,日军占领广州。在日军的疯狂进攻之下 ,日军占领了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广州、武汉 失陷后,日军兵力严重不足,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目标导学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说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情况。
时间
场
的
第三次长沙会战
抗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战
豫湘桂战役
(最大的一次败仗)
1.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 C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 D.徐州会战
2.抗日战争中,领导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的著名爱国将领是( B )
A.张学良 B.李宗仁 C.叶挺 D.彭德怀
2、请同学们说一说武汉会战中的著名战役? 万家岭大捷
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利用有力地形,将日军一个师 团分割包围,取得了歼灭日军9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
• 3、提问:武汉会战的结果如何?有何影响?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课件(共28张PPT)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10593c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e.png)
12月31日,日军攻入长沙市区,双方展开巷战 。此时日军认为长沙已经拿下,阿南惟几发贺电到 国内报喜,一洗前两次长沙会战未胜之耻。然而岳 麓山炮兵旅的攻击以及日军的补给被切断,情势已 经发生根本性转变。日军的贺电成为国际笑话。
台儿庄战役
到最后。宜哉,此敌于此
时间 地点
1938年3月 山东台儿庄
狭窄的散兵壕内,重叠相 枕,力战而死之状,虽为 敌人,睹其壮烈亦将为之
指挥
李宗仁
感叹。曾使翻译劝其投降
战果
歼敌一万多人 ,应者绝无。尸山血河,
意义:1.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 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非独日军所特有。” ---日军主力第十师团步 兵第十联队《战斗详报》
4.著名战役:万家岭战役
二、武汉会战
5.影响
(1)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参战兵力最多、战线最长、持续 最久、牺牲最重的战役。 (2)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本企图迅 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背景 时间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 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 ,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扬言要到长沙过新年。中国 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
思考:从材料可以看出台儿庄战役的重大胜利对全
国抗战有什么重要意义?为什么我们能获胜?
意义“:我2军.振自奋二了十中六年国七军月民抗的战精军神兴,至坚二十定七了年抗一战月意,志半和年期信间念。
在华北、华东、华中等地区大小数十战或败或溃,民心士气非常
(部编)《正面战场的抗战》ppt课堂课件
![(部编)《正面战场的抗战》ppt课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70500c941ea76e59fa047b.png)
A.1938年 B.1939年 该电文表明( )
台儿庄是山东南部峄县的一个小镇,地处山东和江苏交界处,是屏障徐州的战略要地,又是运河的咽喉要道。
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为得逞
经过 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并打退
来援敌人。在中国军队的搏杀下,歼灭大批日 军,中国军队取得会战的胜利。
意义 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
连。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 响。
长沙军民庆祝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
原因: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保卫大武汉(武汉会战) A.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
C.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1938年6月—10月
正面战场是全民族抗战初期的主战场,国民政府较为积极的抗战打乱了日军的侵华部署,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条件,扩大了中国 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与支持,是值得肯定的。
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打死打伤侵华日军106师团3000人,史称“万家岭大捷”即万家岭战役,当地还流传着“山不在高,歼敌则名”的佳话。
台儿庄战役是自抗战开始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所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次战役,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000余人
日本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 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 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总体来说,正面战场的抗战在全民族抗战中还是起 到了巨大作用
第17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17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https://img.taocdn.com/s3/m/fd6f652d10661ed9ad51f358.png)
•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 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表现出一定的抗日积极 性。 • 国民党军队先后进行淞沪、忻口、徐州及 保卫武汉等战役,并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 利,歼灭日军1万多。 • 正面战场广大爱国官兵面对优势武器装备 的日军大举进攻,以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 精神,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英勇顽强地与 侵略者战斗,流血牺牲者可谓千千万万。
• 徐州会战:取得了抗日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台儿庄 大捷.虽最终放弃了徐州,但也取得了消灭日军1万多人 的重大战果。 • 武汉会战:时间最久,规模最大,战线最长。打破日军 速战速决计划。成为全国抗日战争重要转折点。
一、台儿庄战役
• 战略防御阶段徐州会战过程中的一场重大胜利。
• 时间: 1938年3~4月 • 地点: 山东台儿庄 • 战略地位: 山东与江苏交界处,屏蔽苏 州战略据点,运河要塞
二、保卫大武汉
• 武汉会战。武汉会战结束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 • • • •
背景: 国民政府大部分政府机关和军事统帅还设在武汉 时间: 1938年6月~10月下旬 地点: 湖北武汉 战役、将领:田家镇保卫战(梅一平)、万家岭大捷 结果: 日军多方包围武汉,国民政府被迫放弃 意义: 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时间最久;
• 我们有必要客观地审视这段历史,公正地评价所 有曾经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的政党和个人,积极 促进和改善两岸关系,凝聚民族精神,促进祖国 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全国抗日战争以来规模最大、成为抗战 转折点的是( C )
A、淞沪会战 B、忻口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2、1938年初,在保卫藤县战斗中壮烈牺牲 的爱国将领是( A )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日战争是比较积极的,但 除了台儿庄战役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 败结束了。
正面战场的抗战
![正面战场的抗战](https://img.taocdn.com/s3/m/9b17375f7f1922791688e896.png)
二、武汉会战
江西万家岭大捷: 1938年10月7日,国民政府薛岳兵团在江西
万家岭歼灭敌军9000余人,取得了万家岭大捷。
薛岳
二、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的概况:
武汉会战 时间 1938年6月——10月 地点 武汉及武汉外围地区 指挥 蒋介石 战役 万家岭大捷等 特点 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重,创抗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台儿庄战役 二.武汉会战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学习目标
1.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 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
2.正确分析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
名词解释:
正面战场:是20世纪30年代到 40年代中期,中国人控制的连 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控 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由于 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 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 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C )
A.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B.八路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英勇抗击日军 C.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 )
A.万家岭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太原会战
D.徐州会战
3.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中,有以下几个情节,你认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
影响 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
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 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李宗仁
尸横遍野的日本鬼子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 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 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 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 成民族复兴的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 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 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https://img.taocdn.com/s3/m/3c41fc17168884868762d6c2.png)
①1937.8淞沪会战 ②1937.9太原会战 ③1938.1徐州会战 ④1938.6武汉会战 ⑤1941.12第三次长沙会战
一、平型关大捷(正面战场、太原会战)
1、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2、时间:1937年9月 地点:平型关 3、双方部队: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八路军一一五师 4、八路军指挥:林彪 5、战果:歼敌1000多人 P97 6、意义: ①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 个胜利 P97 ②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台儿庄战役(正面战场、徐州会战)
不畏强暴、不甘被凌辱的自强团结精神;为民族利益英勇献身
的自我牺牲精神;不屈不挠、英勇抗争、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 主义精神。 四、国民政府抗战政策的变化和原因 1、变化: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
积极反共 ? P104原因: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对国民政府进行政 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不抵抗—坚决抵抗—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2、结果:1944年初,豫湘桂战役,国民党一溃千里,丢失了豫、 湘、桂等省的大部和贵州的一部分。?
1、背景: 2、时间:19:国民党军队
3、战果:歼敌1万余人 P100 4、意义: ①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②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P100
二、武汉会战 1、时间:1938年6月—10月 指挥官:蒋介石 2、地点:武汉及武汉外围地区 3、著名战役: 万家岭战役 4、结果:中国军队撤出武汉。? (武汉陷入日军的三面包围之中,为避免损失。) 5、影响: ①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P93 ②1938.10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原因:①日军战线太长②兵力不足③国内资源紧张P104 抗日战争三阶段:防御、相持、反攻
《正面战场的抗战》PPT课件
![《正面战场的抗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f5c9da43323968011c92eb.png)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台儿庄战役
时间: 1938年3月 地点 : 台儿庄 主要部队: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李宗仁 意义: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
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相关史事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日军从 山东分两路南下, 进攻徐州,第五战 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指挥中国军队,将 日军一路阻止在山 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 庄激战。而后日军被中国军队主力包围,腹背遭 到打击,狼狈向北败退。史称台儿庄战役。中国 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因绿色为最佳感受色, 可使睫状体放松,图案从里 到外大小不等,不断变化图 案可不断改变眼睛晶状体的 焦距,使调节他们的睫状体 放松而保护视力。
远眺图使用说明
1、远眺距离为1米-2.5米(远眺图电脑版比纸质 版小,距离相应缩短),每日眺望5次以上,每次 3—15分钟。
2、要思想集中,认真排除干扰,精神专注,高 度标准为使远眺图的中心成为使用者水平视线的 中心点。
C、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正
式开始。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2、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
D 其主要内容是〔 〕
A、政府与军队共同努力作战 B、在一切日军占领区进行抵抗 C、海外华侨也要参加抗战 D、发动全民族的一切力量,进
行人民战争。
B 3、抗战初期,国共双方在哪 一方面是一致〔 〕 A、采取了相同的抗战路线 B、都进行了积极的抗战 C、都积极发动民众抗战 D、都建立了民主政权
《正面战场的抗战》PPT 课件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台儿庄战役】
1、 九一八事变 标志着局部抗战的
开始。
2、西安事变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目标】
1.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的经过。
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2.通过学习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了解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仇恨法西斯的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通过学习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流血牺牲的精神,激发学生保家卫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难点: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
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
你知道我们的前辈是如何艰难而顽强地抗击凶恶的日本侵略者的吗?今天,我们将有一次特别的历史之旅,去重温那段充满硝烟战火的历史,看看优秀的中华儿女是怎样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探究
(一)台儿庄战役
教师:(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示意图》)说出徐州的地理位置。
学生:徐州是陇海铁路(兰州到连云港)和津浦铁路(天津到南京对岸的浦口)的交汇点。
向南可以到达国民政府统治心脏地区南京、上海。
教师: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
双方在台儿庄展开激战。
教师:台儿庄战役的结果怎样?
学生:中国军队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并发起全面反攻。
日军腹背遭到打击,狼狈向北败退。
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
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
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壁残垣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的回忆
教师:从材料可以看出台儿庄战役的重大胜利对全国抗战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教师:(展示并指导学生完成表格)
战役名称:台儿庄战役
时间:1938年春
地点:山东台儿庄
指挥员:李宗仁
主要战绩:歼灭日军一万多人
意义: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二)武汉会战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行政院、监察院、外交部、财政部等部门以及主要的党政军首脑要员们均移驻武汉,武汉遂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与文化中心,成为事实上的战时首都,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也转移到了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乃至于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材料二:保卫大武汉,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
今日武汉已成为第三期抗战中最重要的据点,这里是我们雪耻复仇的根据地,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石,今日全国民众,尤其是在武汉的每个军民,应当激发最大的同仇敌忾之心,人人都下定与武汉共存亡的决心,来守住这
个重要的国防堡垒,必能给予敌人以致命的打击,造成将来决战中极为有利的形势。
——第9战区司令长官、武汉卫戍总司令陈诚在为抗战周年纪念日所作《以全力保卫大武汉》
材料三: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为此还规定“集中国家力量,以在本年内达到战争目的”“结束对中国的战争”。
日本天皇裕仁在武汉会战前的御前会议上强调说,不愿再见到“帝国雄狮百万受制于中国”。
教师:徐州会战后,中日双方的焦点集中于何地?双方之间又爆发了哪一战争?
学生:武汉。
武汉会战。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武汉会战”一目,完成知识归纳)
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时间:1938年6月-10月
地点:武汉附近
战绩:万家岭击毙日军3000余人
结果: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中,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
意义: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裂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
就战役而言,日军占领了武汉三镇,并控制了中国的腹心地区,取得了胜利。
但就战略而言,则日本并未能实现其战略企图。
中国政府既未因武汉、广州的失守而屈服,日本的侵华战争也未因日军占领武汉、广州而结束。
中国政府在武汉失守后声明说:“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表示将“更哀戚、更坚忍、更踏实、更刻苦、更猛勇奋进”,戮力于全面、持久的抗战。
教师:(总结)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本妄想迫使中国屈服、早日结束战争的计划,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湖南“后方”变“前哨”,日军36%的侵华总兵力夹击,希望从湖南进入西南各省控制滇缅公路,直捣陪都重庆和打通至南洋大陆交通线,摧毁美国在华空军基地。
国民政府军委会在其作战指导大纲中也说:“长沙、衡阳乃江南心膂,交通
枢纽。
敌如攻略该地,足陷我国力于麻痹”。
材料二:第三次长沙会战,是被世界公认的由中国军队取得的一场名副其实的胜利,使当时整个太平洋反法西斯战场的低迷士气为之大振。
日军在战后报告中也沮丧承认:“当时完全陷入了重庆军的圈套中”。
战后22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向蒋介石发来贺电,并宣布再次向中国提供5亿美元的贷款。
当时的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则获得一枚美国勋章。
蒋介石自称:“此次长沙胜利,实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
材料三: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一个团誓与长沙共存亡。
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
经过殊死搏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
教师:(提问)(1)根据材料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日之间又进行了哪一会战?这次会战的最终结果怎么样?
(2)根据材料二,这次战役产生了什么影响?
(3)这次战役中,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的一种什么精神?
学生:(阅读材料,讨论回答)(1)长沙会战。
前两次长沙会战,日军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获得会战胜利。
(2)使当时整个太平洋反法西斯战场的低迷士气为之大振,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3)浴血奋战,不怕牺牲。
教师:(展示第三次长沙会战概况)
战役名称: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1941年12月
地点:湖南长沙
结果:歼灭了大量日军
意义: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三、课堂小结
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会战,英勇抵抗日军,粉碎了日本灭亡中国的战略。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国民政府的正面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