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种公文分类

合集下载

国家行政机关13种公文

国家行政机关13种公文

国家行政机关13种公文在日常的社会管理和行政工作中,国家行政机关频繁使用各种公文来实施管理和传达意见。

这些公文包括公告、通知、函件、报告等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国家行政机关最常用的13种公文。

一、通告通告一般是国家行政机关对特定群体或全体公民发布的重要公文。

通常以书面形式制作并通过媒体、网站等渠道进行发布,内容包括政策解读、公共事务安排等。

二、公告公告类公文通常指通过媒体、网站等渠道公开发布的一般性事项通告。

公告内容相对简短,是行政机关对公共事务的公开宣告。

三、公报公报通常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对重要事件、政策、会议、活动等进行的记录和总结,发表于媒体或政府网站。

公报的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

四、通知通知类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将特定事项通知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文书。

通知一般以正式的书面形式发布,内容包括要求、要点、时间等,起到指导、约束的作用。

五、指示指示类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工作人员或下级单位发布具体指令的文书。

指示通常具有明确的工作要求和操作规范,对相关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六、请示请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向上级或相关部门请教、征求意见的公文。

请示通常包含问题描述、相关措施和建议等内容,目的是为了获得上级的指导和决策。

七、报告报告类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向上级或同级机关汇报工作进展、问题与解决办法的文书。

报告的形式和内容通常根据需要而定,可以是书面报告、口头汇报、会议报告等。

八、函件函件是行政机关与个人、单位之间以书信形式进行沟通、交流的公文。

函件内容通常围绕特定事项进行,主要包括问候、请求、答复、感谢等。

九、备忘录备忘录是行政机关内部使用的文书,记录重要的事项、决策、会议纪要、工作流程等。

备忘录的重要性在于为机关内部管理提供参考与依据。

十、批复批复是行政机关对单位或个人提出的请求或汇报进行答复的文书。

批复的内容可以是赞同、同意、要求修改等,以指导和决策为主。

十一、奖励通报奖励通报是行政机关对个人或单位的优秀表现进行肯定和表彰的公文。

公文文种分类及格式

公文文种分类及格式

公文文种分类及格式文种分类(13种):命令(令)、议案、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根据公文作用划分为:指挥性公文:领导和指挥下级机关工作,颁布法规、规章,具有一定指示性、强制性和约束力。

如命令、决定、批复、下行的意见、指示性通知。

报请性公文:用于汇报工作、请求指示和批准。

如报告、请示、上行的意义议案、求批函。

知照性公文:用于通知事项、通报情况、公布要求。

如公告、通告、通报、事项性通知、告知函。

商洽性公文:机关间联系、商洽工作。

如函、平行的意见。

记录性公文:记载传达会议精神。

如会议纪要。

根据公文传递方向划分为:上行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发文。

如报告、请示、意见。

下行文:上级机关下达给下属机关,用于隶属关系的上下级之间,上传下达,沟通情况。

如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批复。

平行文:用于不相隶属的机关、同系统平级机关或不同系统的任何机关之间,商洽联络、交流信息。

如议案、平行的意见、函等。

文件处理时限划分为:平件(常规办理)、急件(迅速传递、处理)、特急件(急速传递、随到随办)电报、明电处理时限划分为:平急(常规传递)、加急(3天内传递、办理)、特急(当天内传递、办理)、特提(急速传递、随到随办)文件秘密程度划分为:秘密、机密、绝密标准公文格式包含:版头:红色反线以上部分。

(公文份数序号、保密等级和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主体:文件主要部分。

(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单位及日期、印章、附注、附件等)版记:公文末页最下部(抄送机关、印制机关及时间)一、页面设置:(工具栏中点击[文件]—选择[页面设置])页边距(厘米):上3.9,下3.5,左2.9,右2.6方向:纵向纸张(厘米):A4,21×29.7版式(厘米):页眉1.5,页脚2.2文档网络:无网格*其余没有标注均按电脑默认状态二、段落及字体设置:(全选文件再进行设置)段落:(全选文件后右击选择[段落])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大纲级别:正文文体缩进:左、右0字符,特殊格式:首行缩进2字符间距:段前、段后0行,行距:固定值28磅字体:(全选文件后右击选择[字体])中文字体:仿宋,西文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形:常规,字号:三号字符间距:缩放100%,间距:标准,位置:标准文字效果:无*其余没有标注均按电脑默认状态三、页码设置:(工具栏中点击[插入]—选择[页码])位置:页面底端(页脚),对齐方式:居中或外侧首码显示页码:勾选格式:数字格式选择[—1—]*页码设置完后,将任意页码数字选取,设置页码字号为:四号,宋体正式文件的页码对齐方式为外侧,汇报材料页码对齐方式为居中红色反线:粗实线,线粗为1mm,长度为156 mm(即图文区宽度,同版心)秘密等级: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公文种类

公文种类

一、公文种类: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种类(13类13种)摘自:《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务院2000年8月20日国发〔2000〕23号通知发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1)命令(令)、(2)决定、(3)公告、(4)通告、(5)通知、(6)通报、(7)议案、(8)报告(9)请示、(10)批复、(11)意见、(12)函、(13)会议记要。

二、公文的特点1、实用性: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内容实用,不尚空谈,形式得体,不求新奇。

这是实用性的精髓。

2、真实性:要求方针政策和事实的真实。

3、条理性:什么事要办,什么事不要办,哪些事先办,哪些事后办,应该怎么办,不应该怎么办,都必须交待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4、程式性:是指公文的惯用的格式;法定公文的格式是法定的;此外,有些用语也是程式化的、惯用的。

5、法定性:公文的作者是法定的。

公文作者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级组织。

6、权威性:下行文,对下级组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

7、政策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一般都以公文的形式下达和公布,因此,法定公文的内容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8、时效性:公文的实用性决定了公文的时效性,迟缓和拖延都会给工作带来损失,因此制作和发布公文一定要有时限观念,以提高办事效率。

三、行文方向分类下行文: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指示、公报、决议、规定、条例);上行文:请示、报告、议案(从立法角度);平行文:函;三者兼而有之:意见、会议纪要。

四、如何确定文种有三条原则:1根据行文目的确定文种比如,目的是请求上级给予指示、帮助和支持的,则应该使用“请示”这一文种;目的是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的,自然应该用“报告”;目的是为了指导工作,则要用“意见”或指示性的通知;目的是为了商洽工作或联系工作或者询问问题的,一般要使用“函”。

2根据发文机关的职权确定文种一般说来,国家行政机关的13种公文,凡是法定的机关都可以使用,但在具体实践中,具有不同职权的机关在使用公文上也有一些差别,比如“命令(令)”是具有指令性的文种,根据法律规定,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及地方政府首脑和机关、军事领导机关可以发布命令,其它机关和人员不得随意发布。

行政公文的文种一共有13种:

行政公文的文种一共有13种:

行政公文的文种一共有13种:《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行政公文的文种为12类13种即命令(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行政公文主要有几个方面的作用:1、法定效力和准绳作用2、指挥作用和组织作用3、沟通和商洽作用4、宣传和教育作用5、凭证和依据作用行政公文的特征:1、作者的法定性2、体式的规定性3、制发的程序性4、作用的权威性5、内容的时效性公文一般由发文机关、秘密等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成文时间、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时间等部分组成。

公文的格式从书写位置上看分为3部分即文首、行文和文尾文首: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志、文件管理标记(公文格式代码、份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收文处理标记)间隔线等项目组成。

行文部分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无正文说明、附件、落款(制发机关+日期+印章或日期+印章)、发文机关印章、成文日期、附注等组成文尾部分由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说明等项目组成。

1、命令(令):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具有最高权威的指挥性行政公文它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等。

制发者;国家领导机关及其领导人如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所属的各部部长,地方县以上(含县)的民政府等。

发布令:用于发布法律、法规、规章等,正文很短,带有附件。

行政令:用于发布某些重大的强制性的行政措施,或任免国家行政干部,或大赦某些罪犯等。

嘉奖令:用表彰功勋、授予某种荣誉称号。

2、议案:是提交会议讨论决定的建议,它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主动请审议事项。

制发者是“各级人民政府”主送机关是“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条约议案:制发者是国务院,请予批准已签订国际条约或请予批准加入某国际公约(条约)。

我国现行的法定通用公文文种

我国现行的法定通用公文文种

我国现行的法定通用公文文种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0 00 年8月24 日,国务院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 0 0〕23 号),对公文的内涵、种类、格式、行文规则做出了具体规定。

《办法》第二章规定,公文的种类共分为为1 3类、14 种,其中“命令类”有2种:1、命令(令),2、决定,3、公告,4、通告,5、通知,6、通报,7、议案,8、报告,9、请示,10 、批复,11 、意见,12 、函,1 3、会议纪要。

《办法》第三章规定了公文通用的结构要素、纸张印刷、加盖印章等格式要求。

根据《办法》,公文的主要结构分为三部分:文头、主体、文尾。

文头包括:1.文件版头,2.发文字号,3.秘密等级,4.紧急程度,5.签发人,6.份号。

主体包括:1.标题,2.主送机关,3.正文,4.附件,5.发文机关,6.成文时间,7.印章。

文尾包括:1.附注,2.主题词3.抄送(抄报)机关,4.印发机关,5.印发时间,6.印制份数。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言之有序、言之得体。

符合公文内容的政治性与实用性统一的特点,反映行政机关的意志,为贯彻政令、实施行政管理服务;符合公文程式化和规范性的特点,形式规范有序,语言简洁明快、庄重得体。

(一)规范性文件1.条例:用于对某一个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的规定。

2.规定: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

3.办法:用于对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4.决定:决定是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的文种。

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解决人口问题做出安排。

(二)领导指导性文件1.命令(令):命令和令是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的文种。

政府13种公文

政府13种公文

行政公文13种类:(一)命令;(二)决定;(三)公告;(四)通告;(五)通知;(六)通报;(七)议案;(八)报告;(九)请示;(十)批复;(十一)意见;(十二)函。

(十三)会议纪要。

分解:1、命令的概念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时所使用的文种叫命令。

[例文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3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00年7月8日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二〇〇〇年七月八日2、决定的概念行政机关对某些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时所使用的文种叫决定。

应当注意的是,用决定来安排的行动必须是“重大的”,所处理的事项必须是“重要的”,而布置和处理一般的日常工作就不适宜使用这个文种。

决定与决议的区别:决定可以由会议作出,也可以由领导集体作出,而决议则必须由会议讨论通过。

[例文2]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国务院令第174号(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决定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作如下修改:一、第三条修改为:“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二、第五条修改为:“因工作性质或者生产特点的限制,不能实行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标准工时制度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三、第七条修改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

”“企业和不能施行前款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

”四、第九条修改为:“本规定自1995年5月1日起施行。

1995年5月1日施行有困难的企业、事业单位,可以适当延期;但是,事业单位最迟应当自1996年5月1日起施行,企业最迟应当自1997年5月1日起施行。

行政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3种

行政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3种

行政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3种行政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3种:1. 传达类公文传达类公文是用于传达信息、通知、指示或安排工作的公文。

它通常包括公告、通知、指示、批复等。

在正文中,应详细介绍传达的信息或通知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指示事项等。

2. 答复类公文答复类公文是对某个问题、请求或申请进行答复的公文。

在正文中,应先引用原信函、申请或请求,并对其进行回应。

回应应清楚、明确,说明决定的理由和依据。

3. 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是对会议内容和决议进行记录和总结的公文。

在正文中,应详细概述会议的议程和讨论的重点,并罗列出与会人员、会议时间和地点。

同时,还应列出会议决议或达成的共识。

4. 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某个事件、问题或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并撰写的公文。

在正文中,应先介绍调查的背景和目的,然后逐步陈述调查过程和材料,并列出调查结果和结论。

5. 请示报告请示报告是向上级机关请示或汇报事项的公文。

在正文中,应首先说明请示的内容和目的,然后详细叙述相关情况,并提出请示或意见建议。

6. 通知公告通知公告是向特定群体发布通知或公告的公文。

在正文中,应明确公告或通知的对象和目的,详细介绍通知的内容,并附上相应的要求或提醒。

7. 申请报告申请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或相关部门申请某项事务或资源的公文。

在正文中,应先说明申请的事项和目的,然后逐步陈述申请的理由和依据,并提出申请的具体要求。

8. 登记表格登记表格是用于记录相关信息和数据的表格公文。

在正文中,应清晰地罗列出表格的各个栏目和要求,并说明填写的方法、注意事项等。

9. 批复函批复函是对下级机关、个人或单位的请示报告进行答复和批复的公文。

在正文中,应引用上级机关的请示或报告,并对其进行明确的回复和批示。

10. 交办单交办单是向下级机关或相关人员交办工作的公文。

在正文中,应明确交办的事项、要求和期限,并附上相关的材料和指示。

11. 命令性公文命令性公文是向下级机关或个人发布命令或指示的公文。

13种常用公文文体格式及例文

13种常用公文文体格式及例文

公文写作13种常用文体(一)命令(令) (2)(二)决定 (4)(三)公告 (5)(四)通告 (6)(五)通知 (7)(六)通报 (11)(七)议案 (12)(八)报告 (13)(九)请示 (14)(十)批复 (16)(十一)函 (17)(十二)会议纪要 (17)(十三)意见: (18)(一)命令(令)1、命令的概念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如《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国务院关于在北京部分地区实行戒严的命令》)、奖惩有关人员(如《国务院对胜利粉碎劫机事件的民航杨继海机组的嘉奖令》)、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时所使用的文种叫命令。

命令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是最高的,所以关于它的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作了严格规定,只有国家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所属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和各省、自治区领导人等才可以发布命令,其他单位和个人无权发布命令。

党的领导机关和各人一般情况下不能单独发布命令,必要时可与国家行政领导机关或领导人联合发布命令。

命令和令不是两个文种,而是一个文种的两种称呼。

2、命令的作用及分类(1)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行政法规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指定的一些法律条文,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

从类别上来说,发布行政法规的命令就叫发布令。

(2)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

对于重大的、强制性的行政措施,必须用命令宣布以维护国家和群众的利益,如国务院发布的新版人民币发行的命令,发布全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等。

从类别上来说,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的命令就叫行政令。

(3)奖惩有关人员。

对于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和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进行表彰奖励,用嘉奖令。

从类别上来说,表彰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和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的命令就叫嘉奖令。

对在工作中犯了严重错误并且影响巨大的人员宣布惩罚时,用惩戒令。

13种公文

13种公文

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九条规定,我国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十三种。

(一)命令(令) (二)决定(三)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四)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六)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七)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八)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九)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十一)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十二)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三)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实际工作中常用的、申论考试中便于命题的主要有: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意见。

1、通知:模式为“将有关事项通知相关人员”。

申论考试中常考的通知主要应当是会议通知、事项通知、任免通知,不便于考批转转发发布性通知。

命题有两种可能:一是事情已经发生,让考生恢复性地拟写通知。

材料中给出某件事情的新闻报道,比如说打击赌博、整治交通、清理拖欠农工工资费等的详细过程,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假定时限为工作开展之前,要求考生写一份召开会议的通知,或者是任免人员的通知,或者是安排工作的通知。

二是事件将要发生,请考生先就相关内容进行安排拟写通知。

这时,也可以要求考生写会议通知、任免通知、事项通知。

批转转发发布性通知使用较少,考试的实用意义相对小一些。

2、通报:模式为“写一则表扬性通报或批评性通报”。

基本模式略。

3、报告:模式为“向上级写一个报告”。

基本模式略。

4、请示:模式为“向上级写一个请示”。

基本模式略。

公文文种的种类

公文文种的种类

一、公文文种的种类按照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有13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如果按行文的不同方向来划分,公文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以上13种公文中,请示和报告、议案是上行文,函是平行文,意见是通用文,其他的8种都是下行文。

二、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询问。

报告有的是主动向上级报的,有的是上级要求报的。

为了方便上级领导阅读、办理,报告内容要尽量做到简明扼要,不必给上级讲什么大道理,篇幅不宜过长。

此外,报告是向上级汇报工作,或答复询问的文件,上级可以只看不答复。

因此,报告不要加杂请求上级答复的事项,如果有就用“请示”这个文种,否则可能会耽误工作。

本来是挺急的请示,写成报告,领导看了没下文了,就有可能误事。

各种会议的工作报告,包括领导的述职报告,这些都不属于正式公文的报告。

正式公文的报告常用的主要有三类。

1.汇报工作报告。

就本单位主管业务范围内的事项,提出建议、措施或新的规定,并报请上级机关转发各有关单位共同遵守执行时使用。

这类报告一经上级批转就具有权威性,各有关单位必须照此执行。

比如,给《市处关于……总结报告》《市处关于……的专题报告》。

写法:正文内容一般包括:基本情况、主要成绩、经验教训、存在问题、今后设想等几部分。

2.反映情况报告。

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某种情况、某一问题、某项活动,或工作中某些方面状况时使用。

比如处里按市局要求开展了一个专项活动,可以给上级正式行文写一个报告。

写法:⑴上级何时、何形式布置了什么任务,接任务后领导态度如何,任务完成如何,简明扼要说明;⑵办理的具体措施、过程和实际效果,主体部分应着力反应;⑶简要说明有何经验或有何尚未解决的问题;⑷当否,请指示。

主体部分一般分条列项逐一阐明工作的要求和措施,结尾“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部门执行”。

关于党的机关公文种类

关于党的机关公文种类

关于党的机关公文种类党的机关公文有14个文种: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有13种:命令(令)、公告、通告、议案、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党的机关公文虽然有14种,但按党的机关公文的性质、作用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类:1、规范性公文。

指必须遵循和执行的法规类公文。

如条例、规定。

2、指挥性公文。

指用于传达贯彻政令和指挥行动类的公文。

如指示、决议、决定。

3、告知性公文。

指用于通报情况、公布要求类的公文。

如通知、通报。

4、报请性公文。

指用于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情况、请示事项的公文。

如请示、报告。

5、记录性公文。

指用于记载党的组织和领导机关工作、活动情况的公文。

如会议纪要。

按公文的行文关系分,大体上可分三类:1、下行文。

指按照垂直的组织系统,党的上级机关向所属的下级机关和组织的行文。

包括决议、决定、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批复、条例、规定等。

在下行文中,可划分为一级下行文(即将公文发送至直接下级机关)、逐级下行文(即将公文一级接一级向下照转或复制下发)、多级同时下行文(即将公文向直接下级和更下级同时发出)、直贯到底下行文(指将公文直接发至基层党组织)。

2、上行文。

指按照垂直组织系统,党的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行文。

包知报告、请示。

上行文又可划分为一级上行文、逐级上行文、多级同时上行文、越级上行文。

3、平行文。

指平级机关、单位或没有隶属关系的机关、单位之间来往的公文。

一般为函或通知。

下面,与大家共同学习一下我们常用文种的定义、特征、作用和起草注意事项。

一、决议决议是指记载经过会议讨论决定,并要求所属组织和成员个人贯彻执行的事项的一种公文形式。

决议适用于党的中央和地方组织及其领导机关行文。

决议的特征:1、制发程序上的规范性。

决议的形成,通常为按照一定的组织程序,召开领导成员或组织成员会议、代表会议、代表大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经过集体讨论和表决通过后形成,并以会议名义发布。

公文的种类主要有13个文种

公文的种类主要有13个文种

公文的种类主要有13个文种,包括: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就县、乡两级信用社而言,公文种类通常用得最多的主要是通知、请示、报告、批复、函、会议纪要等文种。

常见公文写作格式与范文公文格式(函、请示、报告、通知、规定的公文格式)之一函的写作格式一、函的概念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函作为公文中惟一的一种平行文种,其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

在行文方向上,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而且可以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其中包括上级机关或者下级机关行文。

在适用的内容方面,它除了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外,也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向上级机关询问具体事项,还可以用于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询问或请求批准事项,以及上级机关催办下级机关有关事宜,如要求下级机关函报报表、材料、统计数字等。

此外,函有时还可用于上级机关对某件原发文件作较小的补充或更正。

公文写作13种文种总汇表

公文写作13种文种总汇表

公文写作13种文种总汇表概念命令:是权威性最高的一种行政公文,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与规章,宣布实行重大强制性象征措施,任免人员,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决定:决定是各级党政机关普遍使用的一种具有领导性与规定性的下行公文,适用于对重大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意见: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与处理办法的公文,不管作为上行文下行文还是平行文都具有建议的作用,意见往往在特定时间内发生效益力。

公告:指要紧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公布范围最广的一种公文。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下级机关或者互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公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与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或者聘用干部。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判错误,传达重要指示精神或者情况是使用的公文文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状况的传播。

报告:行政机关与党的机关都广泛使用的重要上行文,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使用的文种,报告时陈述性的上行文。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是党政机关都广泛使用的一种上行公文,具有强制性回复的特点。

批复:指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议案: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定程序向同级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的议事公文。

会议纪要:用以记载与传达会议情况与议定事项时使用的一种行政公文。

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记录与会议文件与其它有关材料加工整理而成的,它是反映会议基本情况与精神的纪实性公文。

函:适用于相互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寻问与答复问题请求与批准事项是所使用的公文,要紧是平行文特点命令:1、发文机关的权威性(只有中华人民共与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及县以上各级人民地方政府才能够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公布命令)党的领导机关能够与同级人民政府联合公布命令,但要以行政部门的面目出现。

公文种类共有哪十三种

公文种类共有哪十三种

公文种类共有哪十三种2018-07-31 21:46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将我国行政机关通用公文种类规定为13种。

(一)命令(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四)通告。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六)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七)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八)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九)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一)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十二)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三)会议。

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除了以上划分,按照公文传递方向,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按其内容和功能,可分为指挥类公文、规范类公文、报请类公文、知照类公文、联系类公文、记述类公文等;根据内容涉及秘密的程度,可分为绝密件、机密件、秘密件、普通件;根据办理时限要求,可分为特急件、急件、平件;按其来源和去向,可分为收文和发文。

由于机关之间的隶属关系不同,行文关系就有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之分。

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向自己上级机关的行文,常用的文种有报告、请示、意见等。

下行文,是上级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的行文,常用的文种有命令、决定、公告、通告、批复、通知、通报、意见、会议纪要等。

行政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3种

行政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3种

行政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3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事务公文包括:计划、总结、调查报告、领导讲话稿、典型材料等命令命令(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的指挥性和强制性的公文。

它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命令必须严肃审慎,不能滥用,错用。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可以发布命令。

范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1号)《最低工资规定》已于2003年12月30日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7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长郑斯林二○○四年一月二十日公告公告是一个词语,其意思是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或者公开宣告,宣布。

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公告的使用表述为:“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其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公布依据政策、法令采取的重大行动等;二是向国内外宣布法定事项,公布依据法律规定告知国内外的有关重要规定和重大行动等。

范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一号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05年3月13日选举胡锦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现予公告(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二00五年三月十三日通告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施行)。

它的使用者可以是各级各类机关,它的内容又往往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无论其使用主体还是其内容都具有相当的广泛性1、标题:可为完全式标题:即发文机关十事由十文种。

行政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3种

行政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3种

行政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3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事务公文包括:计划、总结、调查报告、领导讲话稿、典型材料等命令命令(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的指挥性和强制性的公文。

它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命令必须严肃审慎,不能滥用,错用。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可以发布命令。

范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1号)《最低工资规定》已于2003年12月30日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7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长郑斯林二○○四年一月二十日公告公告是一个词语,其意思是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或者公开宣告,宣布。

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公告的使用表述为:“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其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公布依据政策、法令采取的重大行动等;二是向国内外宣布法定事项,公布依据法律规定告知国内外的有关重要规定和重大行动等。

范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一号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05年3月13日选举胡锦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现予公告(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二00五年三月十三日通告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施行)。

它的使用者可以是各级各类机关,它的内容又往往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无论其使用主体还是其内容都具有相当的广泛性1、标题:可为完全式标题:即发文机关十事由十文种。

政府系统公文的13个文种

政府系统公文的13个文种

政府系统公文的13个文种(一)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命令(令)有3个特点,即:具有强制性、有限定的发令机关、发布命令必须以法律和法令为依据。

在具体使用中命令(令)可以分为发(公)布令、行政令、任免令、嘉奖令等。

市及以下政府机关使用的较少。

1.发(公)布令。

这是颁布法律、法令和法规时使用的令文。

公布令正文比较简短,一般由颁布对象、颁布根据、颁布决定、执行要求4部分组成。

颁布对象,指所公布的法规文件的名称;颁布根据,说明是经过什么会议通过或由什么领导机关批准的;颁布决定,即公布或批准的决定,一般有‚现予颁布(公布、发布)‛、‚现予公布施行‛等;执行要求,一般指公布的法规文件开始生效实施的时间要求。

颁布令后面要附上所颁布的法规文件。

发布令的制发主体必须是具有制定、发布法律、法规、规章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以行政首长的名义发布。

发布规范性文件不应以发布令的形式发布。

我省行政机关只有省政府、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可以发布令,其他市政府及以下机关不应以发布令的形式发布规范性文件,但可以发布行政命令2.行政令。

这是采取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时使用的令文。

行政令的正文一般分为3个部分,即命令缘由(引言)、命令事项(主文)和执行要求(结语)。

命令缘由部分着重阐明发令原因,扼要写明发令的背景、形势和缘由,揭示发令的目的和意义,使受令方面了解执行此令的重要性,增强执行命令的自觉性。

命令事项是命令的主体部分,也就是命令所要采取的重大的强制性措施。

要分条款或分层次地写明规定事项、工作要求、方法步骤。

文字要写得具体、肯定、简明、庄重,不作议论。

使受令方面一目了然,易于执行。

执行要求是命令事项的补充,对受令方面提出要求和嘱咐。

有的令文执行要求已在前面两部分讲明,也就不必再单独写这部分了。

也有的命令的正文没有明显地分为三个部分,而是篇段合一的。

按规定县级(含)以上各级政府,中央各部委可发布行政命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述职报告是报告人在会议上向本单位领导与群众如实陈述个人履行职责的情况、请求他们评议的报告。它是近几年来伴随着人事制度改革,为适应干部科学化管理而新产生的一种公文。
公文作为传达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联系和处理各级机关公务的工具,体现着组织的意志,表达着组织的主张,显现着组织活动的行为目的。因此,公文的种类和体式取决于公文的性质和公务活动的内容与方式。不同的文种反映着公文不同的内容与作用。各机关在拟制公文时,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根据本机关的职权范围、所处地位与发文目的,正确使用文种。在机关单位,除了应用公文之外,经常用到的还有常用文书。常用文书包括:计划类、总结类、讲话类和信息类等。
(4)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些情况、某个事件或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并经分析综合后写成书面报告。
调查报告有的属公文,有的属一般应用文。
(5)总结
总结是回顾前阶段某项工作、某项任务和其他实践活动的进行情况而写成的书面材料。总结有的属公文,有的属一般应用文。
(6)述职报告
(6)通报(知照类公文)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表扬性和批评性通报,属对问题定性的文件,写作时必须十分慎重,文字要认真推敲。
通报与通知不同:通报主要起教育作用,通知主要起布置任务、要求执行的作用。
通报与通告不同:一是适用范围不同,通报有收文机关,以文件形式送达或在报纸上发表具有全国性普遍意义的通报;而通告没有收文机关,必须在公共场所张贴或报纸上发表。二是作用不同,通
(2)审核。机关部门领导或办公部门初步审核拟成文稿的过程;
(3)签发。机关领导参照审核意见,审阅定稿并签署发文意见的过程;
(4)复核。秘书部门复查核对文稿的过程(校对);
(5)缮印。文印部门缮制签发定稿的过程;
(6)用印。办公部门在拟发公文上行用机关印章的过程;
(10)批复(批转类公文)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的事项。
批复是针对请示行文的,具有行文的被动性、回复的针对性和效用的权威性。写作时,要注意将批复机关的意见和态度交代清楚,末尾写“此复”或“专些批复”。
(11)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意见”可用于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作为上行文,应按请示性公文的程序和要求办理。上级机关应当对下级机关报送的“意见”作出处理或给予答复。作为下行文,文中对贯彻执行有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应遵照执行;无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可参照执行。作为平行文,提出的意见供对方参考。
命令的标题由发布单位、事由、公文名称组成。末尾说明何时开始施行。右下方写上单位名称或领导人姓名,签发日期。
(2)决定(属指挥类公文)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活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标题一般由“决定的机关名+决定的内容主旨+文种”组成。正文内容包括原由、决定事项两部分。
(5)通知(知照类公文)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通知是一种应用最广的公文,写通知要说明发通知的原因,交代清楚通知的具体事项。几个单位联合出叫联合通知;能些通知,事情紧迫,要迅速传达给有关单位,叫“紧急通知”。
报用于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必须在事后或事情发展过程中制发;而通告用于发布法规和告知人们应该知道的事情,常在事发之前制发。
(7)议案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议案的行文方面非常明确,写法与信函类似。标题由“议案提出部门名称+送达部门名称+议案内容主旨+文种”四部分组成。
第一行是称呼,结尾用“现提请审议”或“请审议决定”。
(8)报告(报请类公文)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写作时,以具体陈述为主,是陈述性公文。
“规定”的特点是使用范围广泛,对制定和发布机关的地位无严格限制;所涉及事物和问题不如条例重大,范围相对窄一些;内容详尽具体,针对性强;一般既可是“自主的”规范性公文,也可以是“补充的”规范性公文(内容为依法或根据授权补充其他规范性公文的内容,对其加以细化和完善),也可以是“执行的”规范性公文(直接为有效执行其他规范性公文而制定,自身不创造新的规则,只是对这些公文在何种情况下适用做出具体规定,对有关概念和问题做出精细的解释说明)。但从实际使用情况看,规定更适合作为“自主的”和“补充的”规范性公文。
(12)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等。
函即信,公务往来的信件叫公函。
函的内容要专一、集中,以陈述为主,措词要得体。末尾可写“特此函达”或“请即复函”、“此复”等。
格式上,有的比较完备,除有文件头外,还有标题、发文字号、时间、印章等;有的只写上款、落款和时间,加盖印章。
(3)简报
简报是情况的简要报道。它是个统称,“情况交流”、“互通情况”、“**动态”,“内部参考”等,都属于简报。地大(北京)信息简报就是对地大情况的简要报道,通过下发和上报起到宣传地大的作用。地大党委会议简报和校务会议简报是把地大党委会议和校务会议的会议情况扼要记录下来并以简报的形式集结成册。
(7)登记。收发部门登记,准备分发的过程;
(8)分发。收发部门发出公文的过程。
4、公文的种类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修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种类主要包括:命令(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相同:二者均可张贴、可登报。
区别:一是读者群不同,通告可面向一定的读者,不求所有人知道,而公告要求各界人士都知道;
二是内容有别,通告具有约束性、告知性,可供相关人士借鉴,而公告只是发布信息,消息性强;
三是制发者不同,通告可由各行各业主管机关发布,而公告通常只能由党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最高管理机构制定。
2、公文的分类
公文按其行文方向,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的行文,如决定、指示、公告、通知、通知、通报等。平行文指同级机关或不同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如函等。通知、公文纪要有时也可作为平行文。
公文按其时限要求,可分为特急公文、急办公文、常规公文。公文内容有时限要求,需迅速传递办理的,称紧急公文。紧急文件可分为特急和急件两种,紧急公文应随到随办,时限要求越高,传递、办理的速度也就要求越快,但要“快中求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公文的时效要求越来越高,即使常规公文,也应随到随办,以提高办文效率。
定程序暂行条例》)党的系统也只限“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见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一般属于“自主的”规范性公文,即自身即可创造新的规则。
5、其他公文的写作
(1)会议记录
是当场把会议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的问题、决议的事项等记录下来的一种公文。
(2)大事记
大事记也是一种记录,主要记载单位的重要日常活动与事件。大事有时一天不止一件,有时几天、十几天没有,应该有则记之,无则免记。一天之内有几件大事就记几件,成为一天的大事记。也有半年或一年的大事记。
(3)公告(知照类公文)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告知的对象是国内外,宣布的事项较为重要,发布单位的级别较高,一般单位宣布一般事项不用公告。公告可张贴、登报)。
(4)通告(知照类公文)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公告与通告-19 12:29:21)转载标签: 文化
公文简介
1、公文的含义
公文,即公务文书的简称,属于应用文。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使用的文件。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公务文书),则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一种具有特定格式的文字材料。
公文按其机密程度,可分为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普通公文。绝密、机密、秘密公文又称保密文件,是指内容涉及党和国家的机密,需要控制知密范围和知密对象的文件。文件的密级越高,传达、阅办、保管的要求也越严。
3、公文撰拟的过程(公文形成的环节)
(1)草撰。秘书人员根据领导意图下笔起草公文稿的过程;
(9)请示(报请类公文)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要注意一文一事,只递送一个机关,不直接递交领导本人,不能与“报告”连用。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将请示与报告混用。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种,请示需要上级批复,而报告不要;请示要在事前行文,而报告常在事中或事后;请示时间性强,报告则相对要求低一些;请示要“一文一事”,而报告可将几件事综合水蒸气。秘书要杜绝“请示报告”的笼统写法。
常用公文的特点辨析
一、“条例”“规定”“办法”间的区别
“条例”与“规定”和“办法”相比,主要特点是所涉及事物和问题的性质更重要,范围比较宽;内容高度概括;有效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广阔,稳定性强;对制定与发布机关的地位有较严格限制,如行政系统只有国务院有权使用,“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条例”(见1987年4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制
“办法”比“规定”所涉及的事物和问题的规模要更小一些,性质也相对轻一些;针对性更强,内容也更加详尽、具体而精细,更重直接的可操作性;除了一部分为“自主的”公文外,大部为“执行的”规范性公文,如各种“实施办法”即均具备这种性质。
二、“决定”与“命令”的区别
“决定”与“命令”的不同点主要在:在使用权限方面“命令”非常严格,只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机关可以使用,“决定”则可较普遍地使用;在适用的事务方面,“命令”涉及的是特定的具体事务,“决定”则既涉及这类事务也涉及一部分非特定的具有普遍性的反复发生的事务,公文本身也反复适用,即具有规范性公文的一些特点;在表达方面,“命令”高度简洁,只表达作者的意志和要求,“决定”则既表达意志、要求,又阐发一定的道理,交代执行方面的要求,指明界定有关事物的标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