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案表格式共20节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全套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全套教案

本单元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图形、描画图形的活动中,以边数的多少对图形进行分类,知道四边形的形状和名称,然后进一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图形的周长,进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图形与几何”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知道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学生才会更容易接受本单元的新知识。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在动手操作、细心观察等活动中,促使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图形,对周长已经具备感性的认识,只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全面的认识,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通过学习,使学生会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简单的测量计算。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促进学生空间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

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密切相关。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概念的宝贵资源。

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才能有助于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要把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的素材,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视野拓宽到生活的空间,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2.重视数学实践活动,突出几何探索过程。

空间观念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想象、情境描述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是学生理解抽象数学的重要手段。

教学中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方式,如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推理和交流等活动,经历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探索几何图形的性质及变化规律,从中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一课时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34—36页上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找出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喜欢什么运动?2.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说或小组说。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图形。

生汇报、交流。

4.揭示课题。

“四边形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认识四边形)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把它剪下来。

学生剪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

小组讨论。

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四条直的边四边形有四个角(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教学例2。

(给四边形分类)(1)把你剪下的四边形进行分类。

(学生独立操作)(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交流)学生汇报,并说理由三、巩固应用。

教材第36页的“做一做”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掌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根据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37—38页上的内容,完成第37页上的“做一做”。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2.通过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动手画、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一、认识平行四边形1.出示主题图。

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图形,指给同桌看。

2.出示带有平行四边形的实物图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第 4 课第 2016年 12 月8 日教学内容校园中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

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法自主探究法教具情景图,照片,蜡笔,尺子等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老师导航) 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米、厘米)它们之间的进率还记得吗?(1米=100厘米)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大约有多长?二、探究新知1、估测校园周边物体的长、宽、厚自主回忆相关知识,举手回答动手比划比划请学生独立估计,先自己说教学过程的长度。

(1)师:今天你能估计一下这些物体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吗?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计实际测量沙坑的长小树的的高篮球场的宽(2)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长、宽、高,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

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

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

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测量的结果。

……教师直接演示,四、师生共同小结说想法,再给同桌讲一讲;集体交流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观察结果。

先独立完成交流测量的结果举手发言,谈谈自己的收获作业设计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板书设计校园中的测量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课后反思由于现在是寒冬季节,所以我只是让学生在教室内测一些数据,教会学生测量方法,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测量工具,学生在测量时比较认真,测量数据比较准确,但是在计算中却爱出错,还要提高计算准确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七、八、九单元备课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七、八、九单元备课

泗水县卞桥小学
集体备课之单元备课卡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师:哪些有周长?哪些图形没有?
生:前3个图形有周长,后两个图形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周长?(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指名学生板演,分别计算小明、小华、小军拼出图形的周长。

16+1)×2=34(分米)。

×4=16(分米)。

把每个方格的边长看作1厘米。

指名学生分别计算出三个图形的周长,集体订正,然后齐答。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泗水县卞桥小学
集体备课之单元备课卡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教师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如何折出这张纸的4
1
?在自己的小组内师:想一想,这里的每一份都能用
4
1
表示吗?说说你的理由?
注意:强调只有平均分才能得到它的几分之一。

.完成教材第90页“做一做”第1题。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泗水县卞桥小学
集体备课之单元备课卡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课程名称: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理解并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方式,发现数学规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活动,提高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时、分、秒1.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会读取钟表,并能根据钟表上的时间进行简单的计算。

3. 掌握时间的基本换算,如分钟换算成小时,秒换算成分钟等。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学会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等。

3. 理解加减法的基本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

第三单元:测量1. 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 学会使用直尺、卷尺等工具进行测量,并能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3. 掌握测量基本方法,如对折、拼接等。

第四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 认识角的概念,理解角的分类,如锐角、直角、钝角等。

2. 学会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3. 掌握角的基本性质,如角的和差、角的平分线等。

第五单元:表内乘法1. 学会乘法的基本运算,理解乘法的意义。

2. 掌握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

3. 学会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面积等。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1. 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能准确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 学会运用观察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图形拼贴、找不同等。

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实物展示、游戏、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7-8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7-8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主要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会周长计算,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

结合教学内容,教材还安排了一次数学实践活动。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单元重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单元难点: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80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找一找、分一分、围一围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识四边形,找出四边形的特点。

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1、一系列活动直观感知四边形,总结概括四边形的概念,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学习过程。

2、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进一步认知长正方形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活动吗?喜欢什么运动呢?2、现在我们就到运动场去,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认识的图形呢?(课件出示课本34页校园平面图。

)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图形。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

第一单元测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课时:9课时
第三单元四边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时:6课时。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含单元备课)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含单元备课)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含单元备课)八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1.本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而且知识较为抽象。

无论从其意义以及读写法都与整数有着很大的差异。

学好本单元内容才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而我在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的。

2.“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

几分之一既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分数,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数的简单应用等几部分。

教学内容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意义,能把一些实物图片或者图形平均分。

有的学生已经知道了分数,但他们基本上还不能正确表达分数的意义。

学情分析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并且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建议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但是无论在意义、读写方式还是在计算等方面,分数与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初次学习会感到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学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1.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第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突破,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认知上的难点,教学时提供了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悟分数的意义。

最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带目录

最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带目录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目录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第一单元《时、分、秒》 (3)第1课时《时、分、秒》 (3)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8)第3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11)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3)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14)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16)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9)第4课时《估算》 (23)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 (26)第三单元《测量》教案教学设计 (30)第2课时《分米的认识》 (33)第3课时《长度单位的换算》 (36)第4课时<< 千米的认识、换算和估测>> (40)第5课时《吨的认识和换算> (44)第6课时《解决问题》 (48)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0节) (51) 第一课时: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51)第二课时: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52)第三课时:连续进位加 (53)第四课时:连续退位减法 (54)第五课时:加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56)第六课时: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58)第七课时:加法的验算 (59)第八课时:减法的验算 (61)第九课时:万以内的加减法 (63)第十课时:整理和复习 (65)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66)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1节) (68)第一课时:口算乘法 (68)第二课时 (69):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 (69)第三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69) 第四课时:练习课 (70)第五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71) 第六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72)第七课时:连续进位乘法 (73)第八课时: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74)第九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74)第十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75)第十一课时:整理复习 (76)※数字编码 (77)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6节) (80)第一课时:四边形的认识 (80)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81)第三课时:周长 (81)第四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83)第五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课 (84)第六课时:估计 (84)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3节) (85)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85)第二课时:几分之几 (87)第三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 (88)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89)第十单元总复习(3节) (91)第一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时、分、秒》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八单元教案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八单元教案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八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多位数和两位数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2.能够熟练运用进位法和借位法进行计算。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运用所学内容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1.多位数与两位数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2.进位法和借位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课本《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

2.黑板、彩色粉笔。

3.小班练习册、练习纸。

4.计算器、数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复习:让学生快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多位数与两位数整数的加法。

2.引入:通过生活中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结合课本内容,向学生介绍多位数与两位数整数的减法,重点讲解进位法的运用。

4.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第二课时1.复习:让学生快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印象。

2.教学:继续讲解多位数与两位数整数的减法,重点讲解借位法的运用。

3.实践:设计几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动手解答,锻炼实际运用能力。

4.练习:布置课外作业,强化所学知识。

5.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记忆。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氛围活跃。

但部分学生在进位法和借位法的运用上存在困难,需要在后续课堂中加强训练。

下节课将设计更多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多位数与两位数整数的加减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2、教学“以米作单位的小数”时,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这两部分的研究,各自有些独立,学习流程也大体相似,之间的过渡也较一般。课后我重新又进行了设计,教学完一位小数并总结出规律后(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先进行几个十分之几与一位小数的对应口答练习,然后让学生猜想百分之几又可以表示成什么样的小数,之后再通过两位小数的研究过程去验证刚才的猜想。这样就将两部分有机结合在了一起,也更能体现出“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理念。
3、最后有一处练习过渡得不好,“日记”出现的有些生硬。语言上应该好好斟酌一下。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建构和谐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把重点、难点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有效处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获得新知,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教学内容
笔算小数的减法。

修改
材料出处
http://
中文域名:
教学设计(教学流程作业及板书设计)
说说0.29的意义
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比较下面小数的大小
0.8()0.08 1.2()1.3 54.26()50.12
说说你是这样想的?
总结方法
3、学生试练。
2.5○2.3 8.6○8.9 0.23○0.53 3.22○1.28…………
1米平均分成100份1厘米分数0.01米
2、引导学生说出2厘米与1米的关系
3、引导学生说出7厘米与1米的关系
4、引导学生说出0.04与1的关系。
5、自由地说说0.06、0.03的意义
6、讨论:32厘米如何用小数来表示是多少米?
二、(1)读这些小数吗?试读一读。
0.25 0.07 0.84 1.25 101.29
4、引导学生说出0.4与1的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全册教案1000字由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全册共包含了8个单元,笔者在此列出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知识点、教学重难点,希望对教师教学提供一些指导。

第一单元:整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 了解整数的概念;2. 掌握正整数、负整数的概念;3. 能辨别正整数和负整数;4. 能用数轴表示整数。

重点知识点:1. 整数的概念;2. 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3. 数轴的表示和使用。

教学重难点:1. 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区分;2. 数轴表示整数的方法。

第二单元:数的比较教学目标:1. 熟悉数的大小比较;2. 能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表示大小关系;3. 能进行数的排序。

重点知识点:1. 数的大小比较;2. 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使用;3. 数的排序方法。

教学重难点:1. 各种数的大小比较;2. 数的大小排序。

第三单元:数的计算教学目标:1. 掌握数的加减法运算;2. 能对简单的数计算题进行运算;3. 能进行简单的数的口算。

重点知识点:1. 加减法的运算;2. 运算法则;3. 口算技巧。

教学重难点:1. 运算法则的理解;2. 口算速度提高。

第四单元:图形的认识教学目标:1. 熟悉常见图形的名称;2. 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点;3. 能进行简单的图形分类。

重点知识点:1. 常见的平面图形;2. 平面图形的特点;3. 平面图形的分类。

教学重难点:1. 平面图形的特点描述和分类;2. 平面图形的名称和特征的理解。

第五单元:长度和时间的认识教学目标:1. 掌握长度的计量单位;2. 能进行简单长度换算;3. 能用时钟表示时间。

重点知识点:1. 长度的计量单位;2. 长度换算方法;3. 时间的表示方法。

教学重难点:1. 长度的换算;2. 时钟的使用和时间的简单计算。

第六单元:重量的认识教学目标:1. 掌握重量的计量单位;2. 能进行简单重量的换算;3. 能通过质量比较判断重量的大小。

重点知识点:1. 重量的计量单位;2. 重量换算方法;3. 通过质量比较判断重量大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内容:教材第92—93页内容及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几分之一的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动态演示关于主题图内容多媒体课件,接着出示含有4块月饼的图片。

1、把这4块月饼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块?(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2、把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3、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也可用圆形纸片对折,重合等操作。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1、认识。

①多媒体课件演示例1分月饼的情境图。

指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②指导学生读、写。

③学生活动:用图片折出它的,并写上。

2、认识。

(1)要得到一块月饼的应该怎样分?这个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学生活动后,电脑课件动态演示,师小结: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教学例2。

①想一想:如何折出一个正方形的?②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折纸,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③全班集中汇报、展示。

说一说各自的折法。

(3)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3、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

(3)电脑课件演示和比较重叠过程。

(4)独立探究。

和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5)通过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6)完成93页“做一做”第2题。

三、反馈练习练习二十二的第1、2、3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板书设计:几分之一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2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2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2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单元教学计划教师姓名单元主题(内容)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结合实例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以及周长;解决问题任教数学学科任教三年级班级第七单元单元目标 3.使学生能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4.通过多种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角、线段、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再一次认识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的周长,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同时又为后续四五年级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做好铺垫,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内容单元教学重点 1.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运用四边形的特征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探索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会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最新优秀的教育word文档1. 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方法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单元教学难点2. 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学会测量周长。

3、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

突破教1、从生活情境中引入新课。

学重难2、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实践活动。

点的方3、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学习新课。

法策略教学方法谈话法、引导法、创设情境法单元课时的划分四边形 1课时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1课时周长1课时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1课时解决问题 1课时教案最新优秀的教育word文档课题备课时间四边形授课时间课型新授 1.让学生通过对四边形的观察和直观感知,能够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教学目标 2.掌握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案范本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案范本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案范本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课题:四边形第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重点:认识四边形。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交流: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来到了图形王国。

(课件出示主题图:各种图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认识哪些图形。

(学生汇报认识的图形,如: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体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把相应的图形展示出来。

二、互动新授1.感知四边形。

(1)表扬:同学们认识的图形可真不少!(用课件演示:可以把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放在一起。

)(2)提问:观察图形,你认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有4条直的边,4个角。

)(3)小结:我们把由4条边和4个角组成的图形叫四边形。

(板书:四边形)(4)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举例说明。

生1:我们用的方巾、围巾。

生2:窗户框、门框、黑板。

生3:过春节时门上贴的对联。

生4:课桌的面、凳子的面,还有我们用的课本的封面……(5)引导:看来,生活中的四边形实在是太多了!那你能动手把四边形做出来吗?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做出四边形。

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①学生动手独立做四边形,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做四边形的方法。

②师:谁愿意把做好的四边形展示给大家看呢?找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同学展示作品:生1:用小棒摆;生2:用铁丝围;生3:用笔画;生4:用纸剪……(6)刚才我们不但找出了四边形,还动手做出了四边形,那么你觉得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是四边形呢?引导学生叙述: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

2.圈一圈。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例1),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圈出来。

(1)让学生完成教材第79页例1,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学生反馈时,把圈出的结果放在投影上,集体订正。

(3)让学生说一说这样圈的原因。

三年级数学上册7,8,9单元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7,8,9单元教案

神奇的数字编码教学目标:1、通过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和调查活动中了解数字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它们的实际价值。

2、结合现实、有趣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探索数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发展实践能力。

3、通过知识的实践与综合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数字与生活紧密联系,探索编码编排的方法,学会编码。

教学难点:如何比较科学合理的编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提问:知道“数字家族”都有哪些成员吗?谈话:阿拉伯数字虽然只有10个,但是如果按照不同要求、不同顺序把它们编排起来,就会组成各种数字编码。

今天这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数字编码。

二、初步感知。

1、了解电话区号谈话:你们会打电话吗?怎样打外地电话呢?提问:看一看这个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你怎么知道的?(021代表上海的电话区号)听一听。

追问:这个电话是从哪儿打来的?你又是如何知道的?(010代表北京的电话区号)再问:这个电话又是从哪里打来的?(025代表南京的电话区号)谈话:同学们对这些知名城市的电话区号非常熟悉,在调查中你们还知道我国哪些城市或地区的电话区号呢?小结:电话号码是一种数字编码,通过电话号码中的区号可以看出这个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也就是说,数字编码可以用来表达一定的信息。

2、了解特殊电话号码谈话:生活中用数字编码表达信息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见的特殊电话号码,你还记得生活中哪些常见的特殊电话号码,它们又表达什么意思呢?谈话:事实上,在我国这样的特殊电话号码有很多。

像我们比较熟悉的有110匪警电话、120救护电话、119火警号码等等,还有一些可能对同学们而言暂时还没有用它的需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社会的需求以后可能要用到的,比如:……(多媒体展示)提问:特殊的电话号码也是一种数字编码。

想一想,这些数字编码使用起来你觉得怎么样呢?谈话:这些数字编码使用起来让人们觉得非常的方便。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简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三部分:1、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2、周长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3、选择拼图法使周长最短。

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掌握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学会选择拼图法,使得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研究性学习法。

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6课时安排教学。

第一课时 四边形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例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从多种图形中辨认出四边形。

2、通过找、涂、分、围的活动,建立四边形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过四边形的抽象过程,体验抽象概括的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知识的内在美,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

教学重点:区分辨认四边形,理解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发现并比较认识四边形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与学法: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研究性学习法。

第二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内容:教材第80页例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直观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能从图形中辨认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通过观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空间概念的认识过程,体验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法与学法:教师:引导发现法。

学生:实践操作法。

教学准备:课件、方巾、长方形的纸、剪刀、三角尺。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迁移引入在下面的图中,哪些图形是四边形?(课件展示)指名学生回答,其余学生订正。

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你注意观察了吗?国旗有几个直角呢?有几条边呢?她是什么形状呢?二、探索新知1.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1)让学生观察数学书的封面,带着学生用手指沿封面的边指一周,让学生观察黑板的面,用教棒指一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6789单元教案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6789单元教案表格式教案
教学方法(教学设想)
整体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过程与方法
设计
意图
时间
分配
一、提出问题:出示例1情境图。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合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师: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写出来。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4、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5、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三、介绍竖式。12。。。。。。因数×3 。。。。。。因数——36 。。。。。。积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四、巩固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五、小结(略)
教学方法(教学设想)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过程与方法
设计
意图
时间
分配
一、引入(略)二、解决问题。1、出示教科书p73第8题,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答。2、出示教科书第73页第9题。①先由一名学生读题。②师:这道题你怎样想的你会列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3、书p73第11题为开放题,学生能写多少算多少写对既可。4、出示教科书p73第7、10题①分小组讨论,由组长将讨论结果记下。②小组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 ③小组派代表上台板演。学生评议。5、出示教科书p73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并说一说。三、课堂小结1、今天的训练,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学生的学习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提问:通过刚才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分数大小比较的基本方法:
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反之就越多。简单地说: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三、巩固练习
1、独立探究,完成93页做一做的2题
重点说比较方法。
2、课本练习二十二第三题
板书:
(1)猜想:那个分数更大一些?
(2)引导学生验证
那么到底那个分数更大呢?请你们利用学过的知识或身边的学具动手折一折。可以同桌合作。
A、学生拿出准备好的2张长方形纸,然后两长纸叠在一起,发现什么?(是一样大的)一人在纸上折出它的八分之一,并涂上色表示,另一人在纸上折出它的八分之三,并涂上色表示。
学具
正方形纸,彩纸条
教学过程
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家还想再认识其他的分数吗?揭示课题板书:几分之几。一、教学例4
1、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根据自己的意愿涂出几份,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在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让学生说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2份是它的2/4,3份是它的3/4,4份是它的4/4。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教学
重点
西瓜图片,圆片,方格卡片
难点
关键
圆片,方格卡片
教具
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1)3/4里有()个1/4 2)2/5里有()个1/53)4/8里有()个1/8 4)5/9里有()个1/9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
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三、新授
让学生先写出分数,再比较大小。
3、在()里填上>、<或=
○○○元○元○○○1○○千克○千克
同桌相互说一个分数,并比较大小
四、小结
师:现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都笑八戒了吗?你能按八戒的想法给他们分一分吗?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年级
班次
时间
201年月日
第七单元第3节
总第节
课题
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
目的
第七单元第2节
总第节
课题
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
教学
目的
1、让生通过比较两个分母不同的几分之一的大小,初步认识分子都是一的分数也有大有小。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观察能力。
3、结合分数表示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
重点
难点
关键
教具
师生都准备4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和一根米尺。
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八戒分西瓜)
3、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组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教科书第95页"做一做"第2题。
四、作业:教科书第97页第4、5、6题。







年级
班次
时间
201年月日
第七单元第4节
总第节
课题
分母相同的分数比大小
教学
目的
1、通过探索与交流,学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1、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
重点
了解几分之几的意义
难点
关键
了解几分之几的意义
教具
正方形纸,彩纸条
上节课,我们讲到猪八戒吃桃子的事,八戒在顺利通过师傅的考验后,吃到了又甜又鲜的桃子。天气真热,走到镇上,师傅让八戒去买个西瓜,不大一会儿,八戒不知在哪儿弄到一个西瓜。悟空说,我们四人分别吃这个西瓜的八分之一、六分之一、四分之一和二分之一,怎么分呢?八戒抢着说,我来分,我饭量最大,吃的多,所以我吃八分之一,师傅吃六分之一,沙师弟吃四分之一,大师兄饭量最小,就吃这个西瓜的二分之一吧,听完八戒的话三人都笑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3、一根长19米的绳子,先剪下8米,剩下的每两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


b、同桌观察比较涂色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c、汇报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定向升华:同样大的长方形纸八分之一的涂色部分比八分之三部分小,所以八分之一小于八分之三。
(3)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比一比四分之二和四分之三吗?(方法同上)
2、开放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1)学生写几个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年级
班次
时间
201年月日
第七单元第5节
总第节
课题
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
目的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认识1)、教师演示分苹果。指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2)、指导学生读写3)、学生活动:用纸片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并写上。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二分之一?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1) (2) (3)(4)
2、认识1/41)要得到一个苹果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2)教师演示把一个苹果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份之一。(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三、认识其他分数
三、教学例6
1、出示例6第一组图2/5和3/5;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2)让学生同桌一级,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2/5和3/5,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3)演示2/5和3/5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出示例6第二组图让学生独立探究、完成6/6和5/5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教学
重点
分数的初步意义
难点
关键
判断是不是把个整体进行平均分
教具
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苹果
1、把这4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个?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一半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年级
班次
时间
201年月日
第七单元第1节
总第节
课题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
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3
板书:
(1)猜想:那个分数更大一些?
(2)引导学生验证
那么到底那个分数更大呢?请你们利用学过的知识或身边的学具动手折一折。可以同桌合作。
A、学生拿出准备好的2张正方形纸,然后两长纸叠在一起,发现什么?(是一样大的)一人在纸上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并涂上色表示,另一人在纸上折出它的四分之一,并涂上色表示。
(2)提问:通过刚才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基本方法:
简单地说: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分子越小分数越小。
三、巩固练习
1、95页第二题
2、97页第六题
3、在()里填上<>=
1、 ○ 2、 ○ 3、 ○
4、 ○ 5、 ○ 6、 ○
7、1○ 8、 ○ 9、 ○
4、小明和小丽买了两瓶同样的饮料,喝过后,小明剩下五分之一,小丽剩下五分之三。水喝得多?
二、教学例5
1、让学生把1分米长的彩纸平均分成10份;2、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板书:1/10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分,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板书:2/10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让学生类推出十份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3、小结:像2/4、3/4、2/10、7/10…这样的数,也是分数。4、让学生再说出一些其他分数5、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6、完成教科书第94页的"做一做"第1题。
2、独立探究,完成第二组图片,1/4和1/3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页"做一做"等2题。
五、作业完成第96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年级
班次
时间
201年月日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数形结合的能力。
教学
重点
动手实践总结比较方法。
难点
关键
分数的比较是对于相同整体。
教具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
学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昨天是小明的生日,好朋友都到他的家里庆祝。小方吃了蛋糕的八分之一,小丽吃了蛋糕的八分之三,她们两谁吃的多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