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山界(苏教版八年级上)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八上第3课《老山界》ppt课件1

苏教版语文八上第3课《老山界》ppt课件1

合作学习:
读课文,完成问题,有疑惑小组讨论:
作者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同时我们也了解了
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课文 是怎样描述的?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 表现了红 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
作者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同时我们也了解
了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课 文是怎样描述的?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 表现
恶内战的情绪,进一步衬托出红军北上抗战、不怕远征难
的革命豪情。
开端 老 山 界
经过 结果
决定翻山
上山
下山 翻山以后
革 命 英 雄 和 乐 观
写寂静,可以以静写静,也可以以声写静。这篇
课文既说“寂静”,又说“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 响”,正是以声写静。恰恰因为静极了,才听到一般 听不到的声音;恰恰因为听到了一般听不到的声音, 才说明实在是静极了。你在生活中也一定有过这样的 感受,试用一二百字写出来,练习运用比喻等修辞手 法。
时间 第 一 天 下午 天黑
地点
人物
活动
瑶民家 山脚下 半山腰 山路上
瑶家大嫂 红军战士 红军战士
攀谈,宣传红军政策, 使瑶民理解了红军
准备爬山 夜行军
夜里
半夜 第 二 天 黎明以 后
雷公岩
山顶
半夜露宿 红军战士 红军战士、 医务人员 翻越雷公岩
红军战士 任务完成,征服老山 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下午
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 章层次。
品析语言
1.在“半夜露宿”这一部分,作者交代说战士们是“横 着心躺下去”,但又说“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这两
者是否矛盾?

苏教版 八年级上册 三老山界

苏教版 八年级上册  三老山界

三老山界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

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语段。

积累生动的景物描写。

3.生动的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4.感悟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

2.感悟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文中三处生动的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意思的作用。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1.导语: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一年,震惊中外。

英勇的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

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是哪一座吗那就是老山界。

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勇敢地翻过去了。

大家想听听这段故事吗那就请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给我们讲述吧。

板书课题《老山界》。

2.学生查阅资料介绍作者。

陆定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苏无锡人3.出示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生字词。

2.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

3.感悟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自主学习(一)自学提纲1.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给加横线字注音蜷缩()呜咽()点缀()澎湃()迟缓()咀嚼()篱笆()酣然入梦()苛捐杂税()(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酣然入梦:苛捐杂税:点缀: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⑴感知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有关情节起因:红军总部决定翻越老山界。

经过:红军战士历经艰险翻山结果:红军取得了翻山的胜利。

(2)《老山界》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故事,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按时间顺序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内容和层次的,请你找出表示时间和地点转移的词语。

填写下表。

并分析文章层次。

本文层次:分三部分。

一、(第一自然段)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二、(2—33)段;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三、(34段)说明老山界比起其它“小得很”。

苏教版八上《3、老山界》课文原文

苏教版八上《3、老山界》课文原文

苏教版八上《3、老山界》课文原文老山界陆定一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

下午才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

前面不知道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又要停下来等。

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

满望可以多走一段,可是走不了几次又要停下来。

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

我们偷了个空儿,跑到前面去。

地势渐渐更加陡起来。

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恰好在转弯地方发现路旁有一间房子,我们就进去歇一下。

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大嫂,借你这里歇歇脚儿。

”“请到里边坐。

”她带着些惊惶的神情说。

队伍还是极迟慢地向前行动。

我们就跟瑶民攀谈起来。

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不论是谁,不论他们开始怎样怕我们,只要我们对他们说清楚了红军是什么,没有不变忧为喜,同我们十分亲热起来的。

今天对瑶民,我们也要试一试。

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谈到广西军阀禁止瑶民信仰自己的宗教,残杀瑶民,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

那女人哭起来了。

她说她原来也有过地,但是汉人把他们从自己的地上赶跑了。

现在住到这荒山上来,种人家的地,每年要缴特别重的租。

她说:“广西的苛捐杂税对瑶民特别重,广西军阀特别欺侮瑶民。

你们红军早些来就好了,我们就不会吃这样的苦了。

”她问我们饿了没有。

这一问正问中了我们的心事。

她拿出仅有的一点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

她对我们道歉,说没有多的米,也没有大锅,要不就多煮些给部队吃。

我们给她钱,她不要。

好容易来了一个认识的同志,带来一袋米,够吃三天的粮食,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米送给她。

她非常欢喜地接受了。

部队今天非夜里行军不可,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

八年级语文上册-3《老山界》教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3《老山界》教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3《老山界》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了解老山界地貌、文化特点及生态环境2.能够理性看待当地环境问题,反思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和作用3.发现语文中充满的诗意和写作技巧4.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家乡,对当地文化、传统和自然保护有所了解和认识教学重难点1.了解老山界地貌、文化特点及生态环境2.发现语文中充满的诗意和写作技巧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去过一些山区地方?那里有什么特别的地貌与文化特点?2.呈现课题:这节课我们要一起了解一篇文章《老山界》。

阅读(20分钟)1.教师讲解生字、生词,注重学生的理解和记忆2.学生跟读整篇课文,体验文本中的情感3.以分组形式进行课文解读,各组呈现自己的解读成果,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分析(10分钟)1.小组呈现分析结果2.讨论:文章中的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3.高效学习:通过阅读省选篇目,了解和发现语文同其他学科的关联之处。

实践(20分钟)1.模拟课文中所描写的生态环境,尽可能地还原生态环境。

2.在传承和发扬文化的基础上,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提高生态意识。

3.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制作有关老山界的PPT。

(5分钟)1.汇报小组的分组成果和PPT制作成果,让所有同学了解课文中的文化和生态。

2.重点,加深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课后作业1.掌握生字、生词等基础字词,并将词语的使用情况用意义句一一倒好。

2.将老山界与家乡作一个比较,分析异同。

3.本课讲到的环境问题,写一篇日记,谈谈个人在生活中如何保护环境。

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自然环境和文化的介绍,帮助学生在理性看待当地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故乡的认识和爱护之情。

此外,引导学生发掘文本中充满诗意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增强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从而提高了语文素养。

三 老山界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三 老山界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三老山界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地理学中的地貌类型-丘陵与山地的特征和区别;–了解三老山界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对附近地区的影响。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地理学的知识分析地貌的形成原因;–能够运用地理学的方法解释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能够合作完成小组讨论和展示。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质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电子板书、投影仪等;–教科书:《地理》(苏教版八年级上);–PPT:三老山界的地理位置和特征。

2.预先了解:–三老山界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图片或听歌曲《山外青山楼外楼》等,引导他们回忆有关丘陵和山地的内容,激发对新内容的兴趣。

2. 三老山界的地理位置和特征1.展示PPT,让学生了解三老山界的地理位置和特征。

2.引导学生观察PPT中的地图和地貌特征,让学生描述三老山界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3. 丘陵与山地的特征和区别1.引导学生回顾地理学中对丘陵与山地的定义,让学生分析丘陵与山地的特征和区别。

2.带领学生对比丘陵与山地在地貌、气候、水文等方面的异同,并让学生进行总结。

4. 三老山界对附近地区的影响1.引导学生思考:三老山界的地貌对附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2.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挑选一种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地质、水文、生态环境、农业和旅游等方面。

要求小组讨论并撰写一份小组报告。

5. 小组展示和评价1.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介绍他们研究的影响,并展示报告中的内容。

2.全班评价:其他学生可以提问、评论或提供进一步的建议,老师也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复习教材中与本课相关内容,完成课后习题;2.如果被分配为小组发言代表的学生,修改和完善小组报告;3.收集有关丘陵和山地的照片或文章,准备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PPT、小组讨论和展示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苏教八年级上册 三 老山界 课件(共22张PPT)

苏教八年级上册 三 老山界 课件(共22张PPT)

chéng :盛饭 盛
shèng :茂盛
jué :咀嚼 嚼
jiáo :细嚼慢咽 咬文嚼字
jué :觉得 觉悟 觉
jiào :睡觉 午觉
歉(qiàn):道歉 歉收 谦(qiān):谦虚 谦让 芭(bā):芭蕉 芭蕾舞 笆(bā):篱笆 笆斗(dǒu) 笨(bèn):笨重 笨鸟先飞 苯(běn):有机化合物
(1)他平时省吃俭用,把全部__都捐给了灾区和希 望工程。
(2)你这番话的真实用意是什么?我得好好__一下。
(3)前年我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可灾区人民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__了重重难关,恢 复了家园。
A、结余 捉摸 度过
B、节余 捉摸 渡过
C、节余 琢磨 度过
D、结余 琢磨 渡过
一、填空 1、红军长征时间:从 1934 年 10 月至 1936 年 10 月 2、按长征时的行政区划,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为 11 个
按现在行政区划,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为 14 个 3、《老山界》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陆定一 ;
文体是 叙事散文 ;
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他平时省吃俭用,把全部__都捐给了灾区和希 望工程。
(2)你这番话的真实用意是什么?我得好好__一下。
(3)前年我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可灾区人民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__了重重难关,恢 复了家园。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12时34分21.11.1812:34November 18, 2021
•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 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年11月18日星期四12时34分19秒1 2:34:1918 November 2021

八年级语文上3.老山界备课教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3.老山界备课教案苏教版

苏教版八上3.老山界备课指导本课课文导读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的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主力8万6千多人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于12月间越过广西东北角的老山界,又以超乎寻常的勇毅,突破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三道天险,爬雪山,过草地,先后击溃敌军410个团和无数地主武装的围追堵截,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跟陕北红军会合,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老山界,是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半内所发生的事情。

学习本文,感受长征途中红军战士表现出的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精神坚信胜利前景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理清记叙的要素,了解本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层次的特点,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双基知识导学1.注音骨碌(gū)(lu) 酣然入梦(hān)蜷曲(quán)缀着(zhuì)呜咽(wū)(yè)澎湃(péng)(pài)落(得很远)(là)2.辨音3.辨形4.解释(1)攀谈:课文里是找些话题与人交谈的意思。

(2)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

(3)呜咽:课文里形容凄切的水声。

(4)澎湃:课文里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5)身手:本领。

(6)苛捐杂税:指繁重的捐税。

(7)军阀:泛指控制政治的反动军人。

(8)信仰: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

(9)宗教: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反映,要求人们信仰上帝、神道、精灵、因果报应等。

(10)矗立:高耸地立着。

(11)咀嚼:用牙齿磨碎食物。

(12)宿营:军队在行军或战斗后住宿。

(13)景致:风景。

5.辨义惊惶惊慌“惊惶”,惊慌。

“惊慌”,害怕慌张。

这两个词的含义基本一致,只是“惊惶”更多地用于书面语,而“惊慌”则多用于口语。

奇观壮观“奇观”,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老山界》教案-(新版)苏教版1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老山界》教案-(新版)苏教版1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老山界》教案-(新版)苏教版1一、教学目标1.了解《老山界》的故事情节和描写技巧。

2.理解课文中的山林人物与道德内涵。

3.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

4.通过讲解声音与表演方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与朗读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1.故事情节和描写技巧的理解。

2.内涵的理解和语言知识的掌握。

3.声音与表演方式的讲解,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可以用生动活泼的语调引入本课主题,简要回顾《老山界》内容,希望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

(二)呈现1.教师出示图片或简单画面,讲述山林人物的特征和内涵。

2.教师结合课文内容,通过阅读和解析相关段落,讲解教学重点,着重分析文章描写山林人物的技巧与方式。

3.针对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使用教学案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新知,提高写作水平。

(三)讲解1.声音与语调的讲解。

通过声音和表演,影响观众的感性认知,加深其对诗歌文学的理解。

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模拟演唱,彩排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说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2.诗歌鉴赏教学。

语文教师在讲述《老山界》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阅读并听音乐演唱相关句子进行领悟。

3.写作与表达教学。

教师可结合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描述人物的语言表达方法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评价通过课堂互动、 homework 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

四、教学后记1.本节课的教学点着重在于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描写技巧的应用,通过诗歌鉴赏和写作技巧的讲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学法素养。

2.本课教学需要注重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如画面、语调、情感等多方面的表述,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3.不仅要关注课堂授课,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语言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思维等,对其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老山界(苏教版八年级上)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2. 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3.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二、教学设想:
(一)、预习要求:
1.掌握生字词,积累词汇,巩固基础知识2.划出文中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多读课文
(二)、教法学法:
教法: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围绕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本文第一课时重在解决目标1 和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从对课文的熟读过程中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同时又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学习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而第二课时则重在引导学生研读和赏析精彩片段,学习生动形象的语言,理解其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性,给以方法,让学生来解决问题。

学法:动脑思,分析理解;动口说,组织语言;动手写,整理明确。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准备教具:录音机朗诵带投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按时间和地点变化转移材料的特点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红军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一、导入新课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山,这里面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样一座被称为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一座山的呢?师板书:老山界难
二、自主学习
1、放录音,听朗读带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A、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生回答后出示投影,引导生继续思考)明确记叙了什么事?记叙文有哪些要素?
记叙这件事用了哪种顺序?以什么为线索?
B、戈U出表示时间和地点转移的词(自主完成表格)思考:这样有什么作用?(可采用投影的方式,稍作提示)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2、师述:从毛主席的诗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五岭是绵延雄伟。

在诗中,诗人笔下的红军战士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来面对困难,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
何?生速读课文同桌讨论:翻越老山界过程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生归纳整理,师板书
3、提问: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的态度是怎样的?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4、小结:生速读课文,归纳中心,明确文章主题
5、要求学生组织好语言,在笔记本上作记录并点名上黑板归纳,师检查其句子语言是否组织的完整通顺,当堂批改
三、感悟、延伸
1、点名作小结:你从课文的学习中又增添了哪些知识?哪些将来可以被我们利用到?师作简单板书
2、课堂活动、讨论:你从红军战士的身上学到了什么?你怎样具体的将这种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来?学生自由发言四、布置作业
1、继续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
2、将学习红军的行动落实到实处,做出行动,在这一单元结束后全班交流
3、思考:你觉得文中哪些语言写得比较好?找出来,多读一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
2.赏析精彩的片段,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体会生动的语言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重点:赏析精彩的段落,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自己觉得描写精彩的句子,多读
教学过程:
一、自主展示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搜集的资料。

二、自主精读,赏析语言
(一)赏析重要语句
1、提问:在读过课文以后,你觉得哪些语句能表现老山界的“难”?哪些语句能表现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
2、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课前所划出的文中语句,交流心得
3、师引导,点名学生作分析
(二)赏析精彩片段1
生齐读师投影出示思考题,帮助学生分析赏析
1、描写“之”字路的奇观有什么作用?
2、有几次写火把?分别以什么为立足点?从什么观察角度进行观察的?
3、分析红军战士的语言,思考语言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有什么作用?生自由朗读,赏析体会
(三)赏析精彩片段2 生根据思考题,自由朗读1、赏析文中的修辞,你最喜欢这一片段中的哪一个修辞?说出理由。

2、阅读文中写声音的句子,思考:
文中既说“寂静”,又说“有许多不可捉摸的声响”,这样矛盾吗?生讨论问题
师针对具体情况作补充
3、创设情境,发挥想象
描绘“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所营造的意境,(投影出相应画面)
4、生齐读
三、小结巩固
小结语言特色,学习文章生动而凝练的语言:朴实而优美的语言,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引起了多方面的联想,同时也饱含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渲染出了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

自由朗读精彩片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2、运用修辞和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一段景物,写出感受
三老山界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由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