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
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宋代社会生活,认识两宋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对我国都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通过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
宋元时期的一些文化名人不仅给后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瓦子、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胶子、《清明上河图》等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导入新课教师可以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和概括已经学过的宋朝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发展和商业发展的史实,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
三、讲授新课(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寺庙内外人流如潮。
2.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3.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
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后传人南方。
4.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讲授此节内容要使学生认识到文化生活的繁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
关于瓦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在瓦子里面都有哪些方面的活动,再加以概括,使学生认识在瓦子中有文艺、体育等娱乐活动(也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考虑是否要求学生分析具体有哪些方面的文体娱乐活动),有商品、饮食等买卖交易活动,有服务类的活动等等,表现了大都市的繁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设计
第12课宋元都市与文化教学方案【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2.教学目标通过“飞花令”环节,引导学生品宋词之美,了解宋代著名词人的不同风格。
通过“沙画猜诗词”环节,赏元曲之盛,知道元曲四大家以及代表作品。
通过“诗词答题”环节以及对视频、图片研习,观都市之貌,引导学生了解宋代市民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议文化之博,分析宋代文化娱乐繁盛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史观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重点与难点重点: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
难点: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的关系。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一个学期的历史课程,对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已经有一定的掌握。
经过第6—11课的学习,学生对宋元王朝的更迭以及政权特点已经有所了解,基本掌握了宋代经济发展的概况。
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的学习,学生更易于理解。
加之学生在小学以及中学语文中已经接触了宋词、元曲,了解内容较多,所以对本课的学习,学生是具有一定基础的。
但是七年级学生的分析问题、分析材料的能力还有待加强,所以在材料选择和问题设置上都需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法学法】教学方法:①视频资料教学法:由于本课涉及到宋词、元曲,近年关于诗词名句的沙画创作很多,用动态的沙画视频进行教学,既能给孩子立体的画面感,同时也能引入元曲;关于宋代市民丰富的娱乐文化生活,动态的视频能够给孩子留下鲜明的印象。
所以元曲与瓦子两部分内容,我采用视频教学。
②图示法:本课内容量大,不适宜在课件中展示大量文字,所以个别知识点,我采用图示法,比如杂剧的学习,我就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识图,对杂剧各种表演形式进行辨认,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③问题教学法: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使用了大量的诗词,在每句诗词中都相应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这样的方式,既能够与中考贴合,培养了学生阅读材料和问题的能力,又避免了只提问题,学生无参考资料而无法作答的现象出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案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2一. 教材分析本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是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教材通过介绍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都市的繁荣和文化发展的历程。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都市的繁荣、宋词、元曲、书画、科技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繁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唐代的文化,对我国古代文化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逐步引导他们了解和掌握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发展的主要成果,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发展的主要成果。
2.教学难点:对于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一些具体史实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熟悉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制作教学课件和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宋元时期的都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宋元时期的都市繁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发展的主要成果,包括都市的繁荣、宋词、元曲、书画、科技等方面。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简要讲解相关史实,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教材通过讲述北宋东京城、南宋临安城、元大都等都市的繁荣景象,以及宋词、元曲等文化成就,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都市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掌握北宋东京城、南宋临安城、元大都等都市的特点,以及宋词、元曲等文化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分析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都市和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2.难点:分析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氛围。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取关键信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料。
3.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北宋东京城、南宋临安城、元大都等都市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教师逐个讲解北宋东京城、南宋临安城、元大都等都市的特点,以及宋词、元曲等文化成就。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
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本组讨论成果。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化教案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化1 教学分析【教学⽬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教学难点:宋元繁荣的都市⽣活和宋词、元曲出现的原因。
2 教学过程⼀、导⼊新课前⾯我们学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等内容。
在经济⽅⾯,宋代农业、⼿⼯业、商业都得到了较⼤的发展。
那么,经济的发展给⼈们的⽣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局部⽰意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象的社会风貌。
那么宋代⼈们的都市⽣活具体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呢?当时在节庆风俗⽅⾯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宋元时代的都市和⽂化》这⼀课。
⼆、新课讲授⽬标导学⼀:繁华的都市⽣活1.教师讲述: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
(宋元时期有很多⼤的城市,在商业、贸易、⽂化、教育和社会⽣活等⽅⾯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
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朝⼤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都市。
)2.史料解读。
材料:⽡⼦⼜称“⽡肆”“⽡舍”,吴⾃牧在《梦粱录》卷⼗九中说:“⽡舍者,谓其‘来时⽡合,去时⽡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3.学⽣抢答⽡⼦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
⽡⼦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称为“勾栏”。
4.结合教材分析讨论⽡⼦兴起的原因。
答案提⽰: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市民⽂化⽣活也丰富起来。
5.图⽚展⽰。
杂剧演员6.学⽣根据图⽚和教材抢答宋元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答案提⽰:杂剧。
7.看图,学⽣抢答图⽚展⽰的是什么节⽇?在宋元时期还有什么节⽇?答案提⽰:春节(宋代叫元旦)。
还有元宵节、中秋节等。
8.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吗?明⽉⼏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答案提⽰:依次为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
⽬标导学⼆:宋词1.经典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整体设计◆教学目标一、课标要求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欣赏《清明上河图》,说一说宋代城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
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学习,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收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体会其风格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宋元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新高峰。
◆教学重点宋元时期的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欣赏《清明上河图》,说一说宋代城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
而宋元时期的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正是对课标要求的具体体现。
◆教学难点宋元时期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繁荣的原因。
结合导学案所提供的材料和所学知识,认识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印发导学案和搜集教学材料,制作视频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启发式教学、资料研习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等。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展示:宋词《水调歌头》学生齐读。
教师过渡:宋词是继唐诗后的一种新体诗歌,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宋词,走进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宋词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讲授新课一、宋词元曲学生活动预期效果:根据教材找出答案。
教师过渡:宋词元曲仅仅是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的一个侧影,宋元时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新阶段,使中国的城市文化达到一个新高峰。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其他内容。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
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宋代社会生活,认识两宋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对我国都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通过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
宋元时期的一些文化名人不仅给后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瓦子、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胶子、《清明上河图》等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导入新课教师可以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和概括已经学过的宋朝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发展和商业发展的史实,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
三、讲授新课(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寺庙内外人流如潮。
2.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3.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
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后传人南方。
4.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讲授此节内容要使学生认识到文化生活的繁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
关于瓦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在瓦子里面都有哪些方面的活动,再加以概括,使学生认识在瓦子中有文艺、体育等娱乐活动(也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考虑是否要求学生分析具体有哪些方面的文体娱乐活动),有商品、饮食等买卖交易活动,有服务类的活动等等,表现了大都市的繁华。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⑴知道宋代城镇的规模、特点、著名城市(大都市开封、杭州和区域中心城市苏州、武昌)以及《清明上河图》、瓦舍勾栏。
⑵了解宋代基本的衣食住行以及娱乐、体育和传统节目的内容。
2、能力培养⑴识读北《宋东京城平面图》,了解皇城、里城和外城的基本轮廓⑵陈述《清明上河图》中所反映的汴京城的繁华景象⑶归纳宋代城市的规模和特点⑷制作《宋代衣食住行表》⑸描述瓦舍勾栏的概况⑹联系课文,指出宋代延续至今的娱乐活动和传统节目⑺结合所在居住地,议论城市和城镇的区别,比较新老城镇的布局和市容3、情感教育和价值观⑴通过分析宋代城镇的规模和特点,加深对我国两宋时期的经济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的认识。
⑵通过了解宋代的城市生活,认识两宋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对我国城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教学要点1、重点宋代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变化的特点,学生应有明确的认识。
宋代市民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宋代城市生活的画卷,同时也是两宋经济迅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繁荣的真切写实,说明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是本课的重点。
2、难点对于进入21世纪,并与世界接轨的当代青少年来说,如何体会宋代的城市生活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宋代毕竟离我们已有1000年左右,其历史距离感和陌生感是必然存在的,教学中的难点也在于此。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已经了解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所反映出经济重心南移的状况,同学们想不想了解一下宋代的城市生活呢?”从而导入新课。
过程:一、市民的衣食住行可让学生阅读课本自制“宋代市民衣食住行特征表”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制作情况结合课本上的图片资料作一下讲解,作进一步强调衣食住行方面的特点。
二、市民文化生活让学生自学课本内容,结合课本的图片和描述,思考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⑴宋代市民文化的特点及其原因是什么?⑵宋代市民主要的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有哪些?⑶课本P53页思考题结合学生的回答和课本图片、资料再作具体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文化生活的繁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新版) 第二单元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新版)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寺庙内外人流如潮。
2.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3.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
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后传人南方。
4.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讲授此节内容要使学生认识到文化生活的繁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
关于瓦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在瓦子里面都有哪些方面的活动,再加以概括,使学生认识在瓦子中有文艺、体育等娱乐活动(也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考虑是否要求学生分析具体有哪些方面的文体娱乐活动),有商品、饮食等买卖交易活动,有服务类的活动等等,表现了大都市的繁华。
引导学生思考: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有哪些?教师归纳:随着南方政治的相对稳定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的城镇也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商业的活跃、城市格局的突破都反映出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城市的发展、变化和繁荣不仅对市民的衣食住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关于节庆活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指出宋朝都有哪些重要的节庆活动?流传至今的重要传统节日有哪些在宋朝已经出现了?哪些活动今天已经不多见了?哪些活动与今天还有类似之处?教师最后阐述节庆活动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吸取传统节庆活动优秀的精华部分,丰富我们的生活。
1.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
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2.词到宋代有较大的变化,风格多样,内容广泛。
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课本,能够说出宋元时期著名的大都市,可以描述出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瓦子、勾栏、杂剧和节日);2、通过自学课本,了解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和代表人物;并通过读诵宋词来感受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3、通过制作知识体系图来总结所学知识,最后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宋元时期市民文化生活繁荣的原因。
二、重点、难点重点: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的流行;难点:宋元时期都市文化丰富多彩的原因;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吗?其中我们中国人最重视的是哪个节日?那么,宋元时期的节日都有哪些?又是怎样的节日习俗?那一时期的都市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二)展示学习目标(三)授课过程宋元时期,中国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并以博大的胸怀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来自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先生,在元朝时由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在中华大地上游历生活了几十年,现在他要回了自己的国家,他的朋友希望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和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是马可波罗,待会请你们上来介绍一下在中国的见闻。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问题预习课文,并推举一人上台展示:(1)马可波罗都可能到过哪些繁华的大都市?哪座城市可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在那里他最喜欢去哪里娱乐?(2)马可波罗在中国会渡过哪些节日?他会体验到哪些节日习俗?(3)马可波罗能感受到宋朝时期的哪种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代表人物都有哪些?他们的作品风格如何?(4)除了上述文学形式外,马可波罗会欣赏到元朝的哪种文学形式?这种文学形式有什么特点?著名的代表人物都有谁?1、繁华的都市生活(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然后小组推荐一名学生上台来向大家介绍宋元时期著名的大都市、瓦子和勾栏;教师在学生之后对瓦子和勾栏的进行解释,讲清楚瓦子是娱乐兼商业性的场所。
(2)教师讲述宋元时期的戏剧表演形式——杂居。
通过展示元墓出土的杂居陶勇领略元杂剧的形式多样。
【历史】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了解司马光及其作品《资治通鉴》。
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宋代社会生活,认识两宋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对我国都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通过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
宋元时期的一些文化名人不仅给后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瓦子、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教法学法】充分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合作学习、竞赛学习的互动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大家熟知的东西巷引导同学们畅谈里面的商业和文化繁荣,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一)看都市繁华提供宋代的都市场景视频,让大家说出宋代市民的文化娱乐活动有哪些(物质上的、精神上的);这些文化生活主要汇聚在哪一场所?宋代社会为什么会出现“瓦子”?它与都市的繁荣有什么关系?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什么?宋元时期戏剧的主要表演形式是什么?(二)游词曲大会1.与诗词有关的节日有哪些?都有哪些风俗?我们现在也同样保留着很多类似的习俗,说明优秀的传统文化会得到传承。
2.什么是宋词?请同学介绍。
3.苏轼的词有哪些特点?请同学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4. 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风有什么特点。
她的诗词名句有哪些?5. 辛弃疾有哪些作品?他的诗词名句有哪些?他的词的特点又是什么?(文学作品能反映出作者的个人遭遇,也能反映出国家的社会变迁。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新人教版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案例研究法:分析具体的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项目导向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主题的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4)项目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主题的项目研究,引导学生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综合,提高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
(5)成果展示:鼓励学生以PPT、报告等形式展示项目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6)总结与反思:在课程的最后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情况及特点。
2.宋元时期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表现。
难点:
1.对宋元时期都市繁荣背后的社会经济原因的理解。
2.对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历史意义和价值的解读。
解决办法:
1.通过图片、文献资料等多媒体教学资源,生动展示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场景,增强学生直观感知。
2.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宋元时期都市繁荣的经济、文化成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拓展建议:
(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如宋代的古城遗址、元代的大都遗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古代都市的繁荣和文化氛围。
(2)开展历史角色扮演活动,如让学生扮演宋元时期的商人、文人、市民等角色,进行情景模拟,增强学生的历史代入感。
(3)引导学生进行家庭调查,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背景,看看是否有与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相关的家族故事或传统,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主要讲述了宋元时期我国都市和文化的繁荣。
本节课通过介绍宋代都城东京(今开封)和临安,以及元代大都(今北京)的兴衰,展示了中国古代都市的繁华景象。
同时,本节课还重点介绍了宋代的科技进步、文学艺术成就,以及元代戏剧、书法、绘画等领域的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以及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宋代和元代的历史背景,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具体内容,以及科技、文学艺术成就的深入了解尚显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以及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宋元时期都城东京、临安和大都的兴衰过程。
(2)掌握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
(3)了解宋元时期科技、文学艺术成就。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文献等资料,分析宋元时期都市的繁华景象。
(2)采用比较法,分析宋元时期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特点。
(3)小组讨论,探讨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宋元时期都城东京、临安和大都的兴衰过程。
(2)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
(3)宋元时期科技、文学艺术成就。
2.教学难点:(1)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繁荣原因。
(2)宋元时期科技、文学艺术成就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文献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繁荣。
2.比较法:引导学生分析宋元时期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目标1.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传统节日的一些习俗,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知道史学家司马光和史学名著《资治通鉴》。
2.通过赏析《元大都平面图》等,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习,了解宋朝传统节日习俗的特点;搜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
3.感受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
教学重点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教学难点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这是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描写杭州的词句。
宋元时期的大都市景象繁华,文化生活十分丰富。
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宋词元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当时的城市生活是什么样的景象?在宋词元曲的创作上,又有哪些杰出的代表人物?探究新知一、繁华的都市生活(一)宋元时期的大都市【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宋元时期有哪些著名的大都市。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
【教师活动】提问:北宋的开封最繁华的是哪里?【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大相国寺。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河南开封大相国寺》及教材第54页《相关史事》。
【学生活动】了解北宋开封大相国寺繁华的都市生活。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元大都平面图》及相关材料,介绍元朝大都的繁荣。
【学生活动】了解元朝大都繁华的都市生活。
(二)市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教师活动】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出示材料,介绍瓦子是一个综合性的娱乐场所,不出瓦子,就能解决逛街、休闲、饮食的需求。
【学生活动】了解宋代的瓦子。
【教师活动】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有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令人眼花缭乱。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新人教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习,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收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
难点:繁华的都市生活。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两大方面的内容,繁华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
都市生活推动着宋词、元曲的发展演变,使之成为时代文学艺术的主流,而宋词、元曲又异曲同工地反映和提炼各自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
两方面之间相互关联,雅俗之间互动促进,共同勾勒出宋元时期市井文化生活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
学习这两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和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3)宋元时期大都市[板书设计]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宋元时期有很多大都市: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2.市民生活丰富多彩3.传统节日和习俗流传至今二、宋词1.特点:新体诗歌(长短句)2.著名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三、元曲1.特点:戏曲,综合性舞台艺术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历史学家范文澜说:“隋文帝主要的功绩,在于统一全国后,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使连续三百年的战事得以停止,全国安宁,南北民众获得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
”以下历史活动与隋文帝无关的是A.建立隋朝B.筑长城抵御匈奴进攻C.灭陈朝统一全国D.创立科举制2.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因此他非常重视选官用人,又能虚怀若谷,接受大臣们的批评和建议。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新人教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2.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通过读宋词和元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❷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现《清明上河图》里的勾栏瓦舍)你前面咱们学习了宋朝的政治、经济等内容、在经济里,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那么,经济的进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阻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朝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
那么宋朝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那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咱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二、新课教学目标导学一:繁华的都市生活(一)概况1.(多媒体出示问题:宋朝都市的大体概况)教师讲述:宋元时期都市的大体情形(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硕多彩的景象。
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多数,都是那时世界上闻名的多数市。
)(二)瓦子2.(多媒体出示材料,瓦子的名称的来历)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缘故材料:什么叫“瓦舍”呢?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3.(多媒体出示问题,瓦子的大体情形介绍)读材料,学生抢答瓦子的大体情形答案提示: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4.(多媒体出示问题,瓦子兴起的缘故)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缘故答案提示:随着城市的繁荣,宋朝的市民阶级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硕起来。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新人教版(1)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
论,气势磅
礴,震撼人
心,进一步提
高了词的社会
功能和在文学
史上的地位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案设计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知道宋朝的一些传统节日;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掌握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人物,包括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
知道史学家司马光和史学名著《资治通鉴》2、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习,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通过《资治通鉴》与《史记》之比较,明确其编纂手法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的学习,认识到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认识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通过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戚戚相关。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和元曲;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宋元繁荣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出现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放鞭炮、贴对联等】同学们可知道这是哪个节日?学生回答后再问,你可知道这个节日在我国何时就出现了?板书课题三、讲授新课(一)繁华的都市生活师:阅读教材54--55页,提问,宋元时期举世闻名的大都市有哪些?生: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和元朝的大都【多媒体展示2则材料】材料1:大相国寺是寺院,但“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因此又是东京城最大的商业交易中心。
宋人笔记《燕翼诒谋录》说:“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材料2:这座寺院不是傲世独立,而是完全融入滚滚红尘,成为宋朝汴梁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它不是拒绝世俗,而是从容地接纳了世俗。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新人教版.docx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选题依据本课是全新的内容,也是宋元时期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交流加强的结果,学习本课,有利于学生更全而地了解宋元的历史;另外,由于历史发展的传承性,现在很多生活习俗都可以在历史中寻得渊源,学习本课,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生活的关系,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课标要求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教材教材分析本课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分别是“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
在“繁华的都市生活”这一部分,教材依次描述了北宋开封大相国寺的繁华景彖,瓦子的热闹非凡,杂剧的喜闻乐见,传统节日的丰富多彩。
通过这几方面的描述,我们対宋元时期的都市面貌和市民生活有初步了解。
关于宋元时期的文化,本课主要介绍了宋词和元曲两种文学形式。
本课两部分内容多,教学时应突出重点,繁简适度。
学情分析通过学前调查,可看出学生对宋元都市生活了解较少,但非常感兴趣,很想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文化,而相关网络资源丰富。
因此要避免枯燥学习,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丰富的图片、视频屮,让他们去体验历史、感受历史。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过程与方法:通过虚拟历史情境“吋空之旅”的方式,让学生充当“导游”,近距离的感受宋元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设计学生“诗词飞花令”对决和宋词、元曲诵读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宋元都市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屮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通过读宋词和元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和元曲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教法情境教学、史料教学、图片赏析、合作探究设计依据:对历史的感知是形成历史思维基础,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通过设计问题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发展逻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习,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收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
难点:繁华的都市生活。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两大方面的内容,繁华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
都市生活推动着宋词、元曲的发展演变,使之成为时代文学艺术的主流,而宋词、元曲又异曲同工地反映和提炼各自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
两方面之间相互关联,雅俗之间互动促进,共同勾勒出宋元时期市井文化生活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
学习这两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和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宋元时期有很多大都市: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2.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3.传统节日和习俗流传至今
二、宋词
1.特点:新体诗歌(长短句)
2.著名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三、元曲
1.特点:戏曲,综合性舞台艺术
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