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放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通过影像学确诊肿瘤

通过影像学确诊肿瘤

通过影像学确诊肿瘤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健康会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医生能够准确地诊断和监测肿瘤的进展,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放射学、超声学和病理学等方面介绍通过影像学确诊肿瘤的相关内容。

一、X射线检查X射线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它能够显示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密度变化,因此在肿瘤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X射线检查,医生可以发现体内的异常肿块、钙化灶等病变,进而判断是否存在恶性肿瘤。

然而,X射线检查的分辨率有限,对于某些细小肿瘤或深部肿瘤的诊断准确性不高。

二、CT扫描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高级的影像学技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成像速度。

在肿瘤诊断中,CT扫描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位置等特征,帮助医生做出精准的诊断。

此外,CT扫描还可以进行三维重建,更直观地展示肿瘤的内部结构,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三、MRI检查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创、不放射线的诊断方法,尤其适用于肿瘤的诊断。

通过不同的序列和参数设置,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如血供情况、脂肪含量等,有助于鉴别良恶性肿瘤。

在某些组织形态相近的情况下,MRI还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避免误诊错漏。

四、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简便、费用低廉的影像学技术,对于一些表浅肿瘤的诊断具有独特优势。

通过超声波的反射信号,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和大小,判断其组织结构和血流灌注情况。

超声检查在肿瘤筛查、引导穿刺活检和术中导航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早期肿瘤的发现和定位至关重要。

五、核磁共振波谱学核磁共振波谱学是MRI的一种扩展应用,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代谢产物的信号特征,可以更准确地鉴别良恶性肿瘤。

核磁共振波谱学在肿瘤治疗效果监测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及时发现肿瘤的代谢活性和变化趋势,指导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六、PET-CT诊断PET-CT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的优势,不仅可以显示肿瘤的形态结构,还能提供肿瘤的功能信息,如代谢活性、生长速度等。

影像学对肿瘤的检测与诊断

影像学对肿瘤的检测与诊断

影像学对肿瘤的检测与诊断影像学是一种用于检测和诊断肿瘤的重要方法。

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技术,医生可以观察肿瘤的形态、大小、位置和生长情况,从而进行准确定位和诊断。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几种影像学技术及其在肿瘤检测和诊断中的应用。

一、X射线检查X射线检查是最常见且最基本的影像学技术之一。

它通过向人体或动物体内投射X射线,然后利用感光胶片或数字探测器记录X射线的吸收情况。

在肿瘤检测的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X射线片上的异常密度区域发现肿瘤的存在。

然而,X射线检查对于某些组织类型或肿瘤细胞的识别能力有限,因此在一些情况下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技术进行进一步确认。

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它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内的传播和反射来生成图像。

对于肿瘤的检测,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边缘、大小和形态特征。

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无创性,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然而,超声检查对于某些位置较深或受其他组织干扰较多的肿瘤的诊断能力相对较弱。

三、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CT扫描是利用旋转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获取人体横断面图像的一种高分辨率影像学技术。

CT扫描可以提供关于肿瘤内部组织结构的详细信息,如肿瘤的分布、形态及密度变化。

相对于传统的X射线检查,CT扫描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确定肿瘤的类型和恶性程度。

然而,由于CT扫描使用了较高的剂量的X射线辐射,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平衡辐射剂量和诊断质量之间的关系。

四、核磁共振成像(MRI)MRI利用人体原子核自旋的性质来生成高分辨率图像。

相对于其他影像学技术,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能够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

与CT扫描相比,MRI不使用X射线辐射,因此更安全。

另外,MRI还可以通过植入对比剂来提高对肿瘤结构的显示能力。

然而,MRI扫描过程较长且对患者的静止度要求较高,因此不适用于某些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综上所述,影像学在肿瘤检测与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放射肿瘤学 医学影像学

放射肿瘤学 医学影像学

放射肿瘤学医学影像学放射肿瘤学是一门研究肿瘤及其相关疾病的影像学科。

通过医学影像学技术,放射肿瘤学能够提供非侵入性的肿瘤检查和诊断,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利用X射线、超声波、磁共振等物理技术,通过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检测和观察,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在放射肿瘤学中,医学影像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检测、分期、评估和随访。

放射肿瘤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不同的影像方法对肿瘤进行检测和诊断。

常见的影像方法包括X射线、CT、MRI、超声波和核医学等。

其中,X射线和CT能够提供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和浸润范围;MRI则能够提供较高的软组织对比度,可以显示肿瘤的组织结构和血液供应情况;超声波则适用于对肿瘤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核医学则能够提供关于肿瘤的代谢和功能信息。

在放射肿瘤学中,影像学医师需要根据临床医生的需求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方法,并进行影像检查和诊断。

首先,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临床病史、症状和体征,然后结合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和诊断。

在进行肿瘤检查时,医生需要注意影像学表现的特点,如肿瘤的位置、形态、边界、密度和信号强度等,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在肿瘤的分期和评估中,医学影像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评估肿瘤的大小、浸润范围、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从而确定肿瘤的分期和预后。

此外,医学影像学还可以评估肿瘤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和随访。

放射肿瘤学的发展离不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影像学医师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此外,分子影像学、功能影像学和介入放射学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为放射肿瘤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放射肿瘤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影像学科,通过不同的影像方法对肿瘤进行检测、分期、评估和随访。

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为放射肿瘤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肺部良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一)2024

肺部良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一)2024

肺部良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一)引言概述肺部肿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良恶性的鉴别对于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影像诊断是肺部肿瘤鉴别良恶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影像诊断的角度进行探讨,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肺部肿瘤的良恶性,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正文:一、肺部肿瘤影像学表现的共同特征1. 肿块形态特征2. 边缘特征3. 可见模式(实性、纤维化、空泡状、磨玻璃样改变等)4. 突出表现(钙化、囊变等)5. 淋巴结增大二、良性肺部肿瘤的特征1. 良性肺肿瘤的常见类型2. 良性肿瘤的典型影像学表现3. 异象影像学表现及鉴别4. 其他鉴别特点(生长速度、有无症状等)5. 临床和病理特点三、恶性肺部肿瘤典型影像学表现1. 恶性肺肿瘤的常见类型2. 恶性肿瘤的典型影像学表现3. 异象影像学表现及鉴别4. 其他鉴别特点(淋巴结转移、邻近器官受侵等)5. 临床和病理特点四、鉴别良恶性肺部肿瘤的方法和技巧1. 影像学方法(X线检查、CT、MRI等)2. 影像学评估指标(病灶大小、边缘特征等)3. 影像学结合临床和病理特点4. 影像学与其他检查方法的结合应用(病理活检等)5. 误诊与误判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五、肺部肿瘤的影像诊断发展趋势1. 新的影像技术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2. 人工智能技术在肺部肿瘤影像学诊断中的前景3. 影像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结合及其在肺部肿瘤鉴别中的意义4. 多学科协作对于肺部肿瘤影像学诊断的重要性5. 未来肺部肿瘤影像学诊断的发展方向和挑战总结肺部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肺部肿瘤的共同特征、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鉴别方法和发展趋势的阐述,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肺部肿瘤的良恶性,并为其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

随着影像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肺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将越来越准确,为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好的效果。

《肿瘤影像诊断学》PPT课件精选全文

《肿瘤影像诊断学》PPT课件精选全文
(SPECT)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ET) 超声诊断:Ultrasonic diagnosis(US) 分子影像学:Molicular imaging
实用文档
医学影像诊断 (Medical Imaging Diagnosis)
实用文档
胆道及泌尿系统水成像
实用文档
5、磁共振血管成像( MR angiography ,M RA) 静脉内注射造影剂,配合快速的MRI扫描技术, 结合计算机后处理可以得到类似常规血管造影 的图像
实用文档
Renal Artery stenosis
磁共振血管成像
Lumbar Arteries
Renal Artery stenosis
实用文档
(2) 浸润性癌 Invasive carcinoma 病理 X 线表现 增生型 充盈缺损 浸润型 狭窄僵硬 溃疡型 龛影 + 环堤 其他表现 粘膜破坏、杵状皱襞 管壁僵硬、蠕动消失
实用文档
早期食道癌(I型) 与病理对照
浸润性食道癌 (增生型)
实用文档
良 恶 性 溃 疡
实用文档
胃癌(增生型)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CT灌注技术 (CT Perfusion,CTP)
Time to start
实用文档
Time to peak
四、磁共振成像(MRI)的基本概念
生物组织对于中等波长的电磁波的吸收 (核) 磁 共振 成像 原子核 强磁场 射频发射和吸收 梯度场的空间编码
实用文档
1、MRI的优缺点(与CT比较)
实用文档
Lumbar Arteries
磁共振血管成像

放射医学的肿瘤影像学

放射医学的肿瘤影像学

放射医学的肿瘤影像学放射医学是一门利用放射线技术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学科,其中肿瘤影像学是其重要的分支之一。

肿瘤影像学通过使用不同的放射学方法,例如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等,来检测、诊断和评估肿瘤疾病。

本文将介绍放射医学的肿瘤影像学。

一、X线影像学X线影像学是放射医学最常用的影像学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和评估。

通过使用X射线机产生的X射线束,对人体进行透视或摄影,可以观察内部组织结构的形态和密度变化,从而对肿瘤进行初步的判断。

在肿瘤影像学中,X线摄影可用于检测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

二、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通过横断面成像来观察和评估人体内部结构的技术。

它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并能显示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和组织学特征。

CT扫描在肿瘤影像学中被广泛应用,可用于肿瘤的筛查、诊断和分期,并且可以评估肿瘤的血供情况以及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

三、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图像的技术。

相比于CT扫描,MRI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并能显示出组织结构和功能信息。

在肿瘤影像学中,MRI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各种肿瘤,特别是在鉴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此外,MRI还可用于评估肿瘤的扩散性生长和有无转移等情况。

四、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高级影像学技术,主要用于评估肿瘤的代谢情况和生物学特性。

该技术使用放射性标记的药物(放射性示踪剂),可以追踪肿瘤细胞的活动情况。

PET-CT在肿瘤影像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肿瘤定位和分期,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评估。

总结:放射医学的肿瘤影像学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使用X线影像学、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等技术,医生可以更准确地检测、诊断和评估肿瘤,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依据。

影像学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与应用

影像学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与应用

影像学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与应用肿瘤诊断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为医生提供了判断肿瘤的性质、定位和评估治疗效果的关键信息。

而影像学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工具,在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影像学技术角度,探讨影像学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和应用。

一、X线摄影X线摄影是影像学中最早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技术,它通过将X射线通过人体进行摄影,形成一幅平面影像,以观察患者的内部结构。

在肿瘤诊断中,X线摄影可以直接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特征,如肺部肿瘤的阴影和骨骼肿瘤的骨质改变等。

此外,X线摄影还可以辅助进行穿刺活检或者介入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加精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二、超声造影超声造影是一种利用超声波进行成像的影像学技术。

它通过探头将高频超声波传入患者体内,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信号,从而获得人体组织的图像。

在肿瘤诊断中,超声造影可以实时观察肿瘤的形态和血流情况,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性质和阶段,还可以引导穿刺活检和介入手术等操作。

相比于其他影像学技术,超声造影无辐射、便捷、成本低廉等优点使其在肿瘤诊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利用X射线旋转成像原理得到体内切面影像的影像学技术。

CT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三维图像,能够清晰显示肿瘤在人体组织中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变化等信息。

在肿瘤诊断中,CT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胸部、腹部、头颈部等各个部位的肿瘤,并对其进行分期和评估,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此外,CT还常用于肿瘤的放疗计划制定和疗效监测等方面。

四、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进行图像重建的影像学技术。

MRI能够非常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结构,并具有优于CT的对比分辨率。

在肿瘤诊断中,MRI不仅可以观察肿瘤的位置和形态,还可以对肿瘤进行血管造影、多参数成像等,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MRI 还能够准确评估脑肿瘤、盆腔肿瘤、乳腺肿瘤等的治疗效果,并为肿瘤复发的检测和监测提供可靠依据。

肿瘤的分期与影像学诊断方法

肿瘤的分期与影像学诊断方法

肿瘤的分期与影像学诊断方法一、简介肿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常见的疾病之一,对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的分期和影像学诊断是确定肿瘤性质、选择合适治疗方案以及评估预后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肿瘤的分期以及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二、肿瘤分期1. 为什么需要分期?肿瘤分期是指根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各种辅助检查手段来确定肿瘤程度和范围的过程。

通过准确地判断肿瘤的分期,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并对患者进行精确预后评估。

2. TNM分类系统TNM分类系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对恶性肿瘤进行分期。

T是指原发肿块大小及其扩散情况,N表示淋巴结转移情况,M表示远处转移情况。

根据这些因素,可以将恶性肿瘤分为不同阶段,从0到IV期对应不同的治疗和预后情况。

3. 常见肿瘤的分期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等常见肿瘤已经有了相应成熟的分期系统。

依据这些系统进行分期能够更精确地了解肿瘤的性质以及它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三、影像学诊断方法1. X线检查X线检查是一种常见且简单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通过光线透过人体组织并在感光片上形成图像,可以观察到骨骼以及某些软组织结构。

然而,X线对于具体分辨某些类型的肿瘤可能不够准确。

2.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采用高频声波对人体进行非侵入性检测的影像学技术。

它可以观察到器官和血液流动情况,并帮助确定囊实性肿块或者质地更均匀的细胞浓聚物。

3. CT扫描CT扫描是高度精确且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影像学方法。

通过利用X射线经过人体组织的强度差异来建立断层图像,CT扫描可以检测到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

4. 核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精确度较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对人体软组织进行详细评估。

其原理是通过对人体内部原子核在外加磁场和激发脉冲作用下发出信号进行成像。

MRI对于评估肿瘤的范围、血供情况以及邻近结构侵犯等有重要价值。

5. PET-CTPET-CT是一种结合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和CT技术的新型影像学检查方法。

肿瘤的病理影像学与放射诊断

肿瘤的病理影像学与放射诊断

肿瘤的病理影像学与放射诊断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病理影像学和放射诊断是现代医学中一对重要的兄弟学科,在肿瘤的病理诊断、治疗和随访中都具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着重介绍肿瘤的病理影像学与放射诊断的相关知识。

一、肿瘤的病理影像学病理影像学是指运用影像学技术对组织和细胞的病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此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在肿瘤的病理诊断中,病理影像学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

具体来说:1. 病变的定性分析病理影像学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成像方式对肿瘤病变进行准确的定性分析。

对于不同的肿瘤类型,病理影像学技术会采用不同的成像方式,比如X线摄影、CT、MRI、PET等。

通过病理影像学技术,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病变的大小、形态、分布、浸润范围等重要信息。

2. 病变的定量分析病理影像学技术不仅可以进行定性分析,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病理影像学技术,医生可以对病变的大小、形态、密度等进行精准测量,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成像方式做到多角度、全面的分析,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3. 病变的评价和随访除了在肿瘤的初步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之外,病理影像学技术在肿瘤的疗效评价和随访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病理影像学技术,医生可以对治疗后的病变进行监测和评估,对随访中出现的复发和转移进行早期发现和定量分析。

二、肿瘤的放射诊断放射诊断是利用射线通过人体组织和器官进行成像检查,为病理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的一种医学技术。

在肿瘤的病理诊断中,放射诊断技术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

1. 放射诊断的成像方式放射诊断技术主要包括X线摄影、CT、MRI、PET等成像方式。

在肿瘤的诊断中,不同的肿瘤类型会选择不同的成像方式。

比如X线摄影主要用于肾癌、肺癌等病变的诊断;CT则在胸部、腹部、盆腔等部位的病变诊断中有广泛应用;MRI则常用于脑部肿瘤的诊断等。

2. 放射诊断的特点放射诊断技术具有无创性、痛苦小、诊断时间短、对病人侵害小等特点。

腮腺肿瘤影像学诊断

腮腺肿瘤影像学诊断

嗜酸细胞腺瘤
医学影像论坛
医学影像论坛
(二)非上皮性良性肿瘤 几种比较常见非上皮性良性肿瘤如:血管瘤、淋巴瘤及
脂肪瘤等影像表现上具有各自的特征。 1、血管瘤
腮腺血管瘤发生于婴幼儿,是婴幼儿腮腺最常见的肿瘤 (50%以上)。女孩多见。
若腮腺区皮肤有红色斑点或呈青蓝色,且腮腺区肿大明 显,诊断较容易;对皮肤无改变,肿大不明显者,易误诊。 腮腺血管瘤的特点:患儿出生时就有,随年龄增大而增大; 哭闹时明显增大;用力挤压时肿胀区缩小。影像学表现为外 生性,可占据整个腮腺,彩色多普勒示血流信号丰富,患儿 头低位时,肿块增大(淋巴管瘤无上述特)。CT为均匀软组 织密度;MRI 呈长T1、长T2WI信号,并可见不规则血管流 空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
……
医学影像论坛腺淋巴ຫໍສະໝຸດ -6……医学影像论坛
腺淋巴瘤-7
医学影像论坛
医学影像论坛
3、 基底细胞腺瘤 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肿瘤。由单一的基底
样细胞构成,又称为单形性腺瘤。常见于老年 (50~60岁)女性(男:女≈1:2)。
影像表现:好发于腮腺浅叶,尤其是包膜 下;一般 较小(多小于3cm);多为类圆形 无 或浅分叶状;边界清楚;有稍低密度(或低信号) 包膜;囊变发生率高 。肿瘤的实性部分为T2WI 多为低信号。肿瘤持续性显著强化(动、静脉 期强化程度基本一致)。,囊壁易见到明显强 化的壁结节。
医学影像论坛
腮腺肿瘤的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论坛
腮腺易发多种类型的良、恶性肿瘤 。 影像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肿瘤的大小、 数目、位置 、形态 、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 系以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并根据影像 学特点确定肿瘤的性质 。
医学影像论坛
WHO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2005年) 一 、上皮来源 (一)良性肿瘤: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基底细胞腺瘤、肌上

影像学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与进展

影像学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与进展

影像学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与进展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像学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影像学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能够提供详细的图像信息,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肿瘤的部位、大小和恶性程度。

本文将探讨影像学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与进展。

一、X射线摄影与放射线CTX射线摄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影像学技术,通过使用X射线进行摄影,能够得到肿瘤的影像信息。

在肿瘤诊断中,X射线摄影被广泛应用于骨肿瘤的检查,并在胸部肿瘤的早期筛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放射线CT又称计算机体层摄影,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能够提供更加清晰、详细的断层图像,对肿瘤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进行图像重建的一种影像学方法。

相比于X射线摄影和CT,MRI不使用放射线,对人体无辐射损伤。

在肿瘤诊断中,MRI能够提供更多关于肿瘤组织的信息,如肿瘤的大小、形状、血供情况,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MRI在头颈部、胸腔、腹部等部位的肿瘤诊断中应用较为广泛。

三、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基于声波传播原理的影像学技术,通过声波的反射来生成图像。

它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早期筛查和观察。

在肿瘤诊断中,超声检查常用于乳腺、肝脏、甲状腺等部位的肿瘤检查,能够帮助医生了解肿瘤的形态、性质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四、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是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计算机体层扫描(CT)相结合,通过测量放射性示踪剂的分布情况,提供生物代谢信息和解剖结构信息。

在肿瘤诊断中,PET-CT能够检测出肿瘤组织的新陈代谢活性,帮助医生进行肿瘤的鉴别诊断和分期,对于肿瘤的治疗方案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影像学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与进展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不断发展的影像学技术使肿瘤的早期诊断、评估和治疗更加准确和精细化。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相信影像学在肿瘤诊断领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肿瘤学肿瘤影像诊断

肿瘤学肿瘤影像诊断
诊断。
误诊和漏诊
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和复杂性,肿 瘤影像诊断可能会出现误诊和漏 诊的情况,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
后。
主观性
肿瘤影像诊断结果受医生主观判 断影响较大,不同医生对同一份
影像的解读可能存在差异。
肿瘤影像诊断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肿瘤影像进 行分析,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CT扫描
高分辨率CT扫描可发现肺部 微小肿瘤,评估肿瘤大小、位
置和浸润程度。
MRI检查
用于评估肿瘤与周围组织的毗 邻关系,以及是否存在淋巴结
转移。
PET-CT扫描
通过葡萄糖代谢显像,有助于 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肝癌影像诊断
超声检查
无创、无痛、无辐射的 检查方法,初步筛查肝
脏肿瘤。
CT扫描
观察肝脏形态、大小及 肿瘤位置、数目和形态
细针穿刺活检
确诊乳腺肿瘤性质的金标准。
结直肠癌影像诊断
X线钡剂灌肠检查
观察结直肠管腔形态,发现肿瘤病变。
MRI检查
对结直肠癌的分期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CT扫描
评估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 情况。
内窥镜检查
直接观察结直肠黏膜病变,并可取组织进行 病理活检。
宫颈癌影像诊断
宫颈涂片检查
初步筛查宫颈癌病变,观察细胞形态 变化。
多模态影像融合
将不同影像技术的优势结合起来, 实现多模态影像融合,提高对肿瘤 的全面评估。
个性化治疗
结合基因检测、病理诊断等手段, 实现肿瘤的个性化治疗,提高治疗 效果。
肿瘤影像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结合
互补性
肿瘤影像诊断和病理诊断各有优劣,二者结合可以相互补充,提 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放射科常见病例的影像诊断要点

放射科常见病例的影像诊断要点

放射科常见病例的影像诊断要点放射科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通过使用各种影像技术,如X射线、CT扫描、MRI和超声等,来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日常工作中,放射科医生经常面对一系列疑难病例,需要准确地进行影像诊断。

本文将介绍放射科常见病例的影像诊断要点,并提供一些针对不同疾病的诊断思路和技巧。

一、肺部疾病的影像诊断要点肺部疾病是放射科最常见的病例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见肺部疾病的影像诊断要点:1. 肺炎:肺炎通常呈现为片状或斑片状阴影,密度较高,边界清晰。

在CT扫描中,可见肺泡壁增厚、肺内渗出和结节状阴影等特征。

2. 结核病:在X射线上,结核病病灶常呈现为斑点状或絮状阴影,形态不规则。

CT扫描可进一步显示病灶的大小、位置和分布等信息。

3. 肺癌:肺癌在影像上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阴影,边界不规则。

在CT扫描中,可进一步评估肿瘤的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

二、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要点消化系统疾病也是放射科常见的诊断对象。

以下是几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要点:1. 胃溃疡:胃溃疡在X射线上通常呈现为胃壁下凹或胃壁增厚,可与胃癌相似。

为了进一步确认诊断,可以进行胃镜检查。

2. 肝脏病变:肝脏疾病的影像检查常使用超声和CT扫描。

肝脏病变包括肝包虫囊肿、脂肪肝和肝癌等。

超声可显示囊肿内的液体和囊壁,CT扫描可用于评估肿瘤的大小和位置。

3. 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在CT扫描上表现为胰腺增大、边缘模糊和周围组织水肿等特征。

慢性胰腺炎则呈现为胰腺钙化和周围组织纤维化等改变。

三、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要点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需要使用MRI等高级影像技术。

以下是几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要点:1. 脑卒中: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型。

在MRI扫描中,缺血性脑卒中表现为局灶性脑梗死和脑梗死周围的水肿,出血性脑卒中则显示为脑出血灶。

2. 脑肿瘤:脑肿瘤的影像特征包括肿瘤的位置、形状、边界和强化情况等。

MRI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有助于确定肿瘤类型和选择治疗方案。

影像学中的肿瘤影像学技术

影像学中的肿瘤影像学技术

影像学中的肿瘤影像学技术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科技的发展,肿瘤影像学技术逐渐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尤其是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提高,使得肿瘤影像学技术在肿瘤早期诊断、疾病分期评估、手术治疗、放疗计划、疗效评价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

一、数字化断层扫描技术数字化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是通过X 线在不同角度下连续扫描人体,并将得到的数据进行重建,从而获得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

其优点在于:能够得到高分辨率的三维影像;可以观察结构的大小、密度、形态等信息,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准确和详细的信息。

CT技术常用于肝、肺、骨等部位的肿瘤诊断和疾病分期评估。

二、磁共振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是利用强磁场将人体内的氢原子极化,然后用无线电波来刺激氢原子,从而得到人体内部的图像。

其优点在于:无辐射,对植入物和某些组织影响较小;对某些组织有更高的分辨率,如神经系统等。

MRI技术常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乳腺、前列腺等部位的肿瘤诊断和疾病分期评估。

三、核素显像技术核素显像(Nuclear Medicine Imaging,NMI)技术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药物,通过注射或口服方式输入到人体内部,然后通过测量相应的放射性荧光信号,来获得人体内部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的代谢情况和分布情况。

其优点在于:能够对代谢、生理和功能进行评估,用于诊断和分期评估的疾病范围广泛。

核素显像技术可用于甲状腺、骨骼、肺、肝等部位的肿瘤诊断和疾病分期评估。

四、PET-CT技术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技术联合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是在PET技术的基础上加入CT技术,能够同时显示组织代谢和分子结构。

PET-CT技术通过注射放射性标记的葡萄糖等药物,来评估肿瘤的活性和分布情况,从而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

医学影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医学影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医学影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在医学领域中,影像诊断技术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对人体内部的影像图像进行分析和诊断,可以准确地发现体内出现的异常情况。

而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影像技术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一、X线影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X线是一种通常用于检查骨骼和部分软组织的成像技术,它可以以不同的角度拍摄体内的影像,有助于诊断骨折、肿瘤、肺部感染等疾病。

在肿瘤的诊断中,X线常用于筛查和初步评估,可以通过观察骨骼的结构和形态,来初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骨肉瘤、淋巴瘤等骨骼恶性肿瘤。

但是,由于X线只能呈现出影像的阴影,无法观察到细胞结构的变化,同时也无法准确地确定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因此需要结合其他影像技术进行综合判断。

二、CT影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它可以通过成像技术将体内各个部位的断层扫描图像进行重组,从而形成三维影像。

在肿瘤的诊断中,CT可以非常精确地测量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并且还可以观察到肿瘤血供、组织密度等细节信息,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肝、肺、胰腺等多个组织的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此外,CT还可以通过增强扫描和针刺活检等技术,为肿瘤治疗提供更加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三、MRI影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常便于临床医生进行肿瘤诊断的影像技术,它可以使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成像技术,以非常高的清晰度得出多维影像,帮助医生对组织进行诊断。

在肿瘤的诊断中,MRI比CT更为准确,可以观察到细微的组织变化,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MRI可以对脑部的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准确地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并且可以观察到肿瘤的活动和变化。

四、PET-CT影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PET-CT是一种结合的影像技术,通过利用放射性示踪剂对肿瘤内部的代谢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对肿瘤的性质和分级进行更加准确和判断,在治疗方面也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骨肿瘤影像学诊断

骨肿瘤影像学诊断

长骨骨骺:软骨母细胞瘤、骨巨细胞瘤
长骨骺线:骨软骨瘤
长骨干骺端:骨肉瘤、骨旁肉瘤、骨软骨瘤
长骨骨干:尤文氏瘤、骨髓瘤、网状细胞肉瘤
扁骨:骨髓瘤、转移瘤
骨肿瘤的好发部位
2
1
5
1岁以内: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
5~15岁:尤文氏瘤
30~40岁:骨纤维肉瘤、骨网状细胞肉瘤、骨巨细胞瘤
4
20~30岁:成骨肉瘤、软骨粘液纤维瘤、骨样骨瘤、动脉瘤样骨囊肿
3
青少年:骨肉瘤、骨软骨瘤
6
40岁以上: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软骨肉瘤
骨肿瘤的好发年龄
骨肿瘤发病率
良性骨肿瘤中以骨软骨瘤多见
01
恶性骨肿瘤以转移瘤为多见
02
而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则以骨肉瘤为常见
03
20-40岁为常见。好发于四肢长骨的骨端,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为常见
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压痛。较大肿瘤可有局部皮肤发热和静脉曲张。部分肿瘤压之可有似捏乒乓球样的感觉


骨巨细胞瘤临床特征
骨巨细胞瘤发病部位
起源于骨骼结缔组织的间充质。由于肿瘤的主要组成细胞类似破骨细胞,因此,又被称为破骨细胞瘤
病理分为三级 级:良性 级:生长活跃(有恶性倾向) 级:恶性(十足恶性)
骨巨细胞瘤病理表现
2
1
肿瘤位于骨端,呈单房或多房性骨质破坏,多数为偏心性透亮区,内有纤细的骨嵴,骨皮质菲薄,典型表现为“肥皂泡样透亮区”
4
转移瘤引起广泛性骨质破坏时,血清碱性磷酸酶可增高,这有助于同多发性骨髓瘤鉴别
转移性骨肿瘤临床与病理
03
02
01
转移性骨肿瘤可分溶骨型、成骨型和混合型,以溶骨型常见

肿瘤学肿瘤影像诊断

肿瘤学肿瘤影像诊断

精品课件
15
T分期:T3
T3:肿瘤>7cm;侵犯以下结构的任何大小肿瘤:胸壁(包括肺上沟瘤), 膈肌,纵隔胸膜,壁层心包;肿瘤位于主支气管内距隆突<2cm但尚 未累及 隆突;伴全肺不张或阻精品塞课性件 肺炎; 同一肺叶内多个孤立肿瘤结节16
T分期 T4
T4:任何大小肿瘤直接侵犯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椎体、隆突;
精品课件
13
T分期:T1
T1a
T1:肿瘤≤3cm,未侵犯主支气管,围有肺组织或脏层胸膜。 T1a期(≤2 cm)和T1b期(>2 cm,≤3 cm)
精品课件
14
T分期:T2
T2:肿瘤>3cm;累及主支气管(距隆突≥2cm);侵犯脏层胸
膜;有范围达肺门区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尚未累及全肺
T2a(>3 cm,≤5 cm)和T2b(>5 cm, ≤7 cm)
55
WHO双径测量(1979年)
肿瘤的最长径乘以与之垂直的短径所得的面积
精品课件
56
WHO标准的缺点:
双径的乘积将测量误差放大 没有明确CT及MRI在二维平面测量及三维
体积测量中的临床意义
精品课件
57
RECIST单径测量(2000年)
即测量肿瘤的最长径。研究发现肿瘤长轴的直径与肿瘤 细胞数量的变化关系比肿瘤双径乘积与肿瘤细胞数量的变 化关系更为密切
精品课件
37
三 肿瘤影像诊断原则
1. 熟悉正常 2. 辨认异常 3. 病变分析 4. 综合诊断
精品课件
38
三 肿瘤影像诊断原则
1、熟悉正常 是发现和辨认异常表现的前提条件 应熟悉典型正常和“不典型”胸部X线表现

放射性肿瘤临床诊断标准

放射性肿瘤临床诊断标准

放射性肿瘤临床诊断标准放射性肿瘤是指放射线或放射性同位素的作用于人体组织后引起的恶性肿瘤,其诊断标准通常基于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检查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放射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临床症状1.放射性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但不限于:体重减轻、疼痛、疲劳、恶心、呕吐、贫血等。

2.放射性肿瘤患者可有局部肿块或包块触及,皮肤出现溃烂或糜烂等表现。

3.放射性肿瘤患者皮肤可能会出现放射性反应,如放射性皮肤损害等。

二、影像学表现1.放射性肿瘤可通过影像学检查显示明显的肿块、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的表现。

2.CT、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可协助放射性肿瘤的诊断与评估。

3.重点观察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缘清晰度、密度、坏死部分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表现。

三、病理学检查1.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放射性肿瘤的“金标准”,包括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等。

2.病理学检查结果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恶性程度、分期以及预后等重要信息。

3.肿瘤组织的病理学特征包括细胞形态学特征、核浆比、核分裂象、坏死等,都对放射性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四、综合分析与诊断1.医生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进行放射性肿瘤的诊断。

2.放射性肿瘤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家族史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3.在确定放射性肿瘤诊断后,医生还需评估肿瘤的分期、临床分级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五、总结放射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标准涉及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检查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放射性肿瘤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对于患者而言,早期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建议有相关症状的患者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检查。

以上是关于放射性肿瘤临床诊断标准的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医疗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的优缺点(与平片比较)
优点
密度分辨率高 横断面无重叠 发现微小病灶 分期和术前可切除性估计 治疗后随访 可定量测量CT值
缺点
X线辐射 定性诊断不足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肺窗:1000/-700
纵隔窗:1000/-700
窗宽:window wide 窗位: window level
肺毛玻璃样密度( groundglass opacity,GGO)
骨软骨瘤
骨巨细胞瘤(皂泡征)
袖口征
絮状 瘤骨
骨肉瘤—溶骨型 骨肉瘤—成骨型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骨转移瘤—细小 病变平片易漏诊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男,40岁,右肱骨和肩胛 骨继发NHL浸润,平片正 常。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radiology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磁共振成像(MRI)的基本概念
生物组织对于中等波长的电磁波的吸收
(核) 磁 共振
成像
原子核 强磁场 射频发射和吸收 梯度场的空间编码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90°脉冲 相散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周围型肺癌(腺癌) 薄层、多平面重建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乙状结肠癌+表面重 建SSD+仿真内镜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溃疡型胃癌 仿真内窥镜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女60岁, 腹主动脉瘤
CTA MIP像
DSA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放射诊断学
常规放射学( Conventional X-ray )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磁共振成像(MRI) 介入放射学( Intenventional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骨骼摄片:骨转移
胸片:双肺转移瘤
平片在肿瘤诊 断中的应用
乳腺摄片:乳腺癌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腹部摄片:肠梗阻
X线侧位胸片在纵隔肿瘤中的应用
胸 腺 瘤 神 经 鞘 瘤
平片目前已不作为肺部肿瘤诊断的依据—进一步CT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胸部低剂量CT薄层扫描 肺癌筛查
180°脉冲
T1WI:解剖 T2WI:病变 增强:T1WI
T1
T2
MRI的优缺点(与CT比较)
优点
多参数的成像方法 直接多轴面成像 组织对比分辨率高 无骨伪影 观察组织器官的能量代谢,对
组织形态的观察与代谢功能的 研究结合起来 不使用造影剂能实现心脏和血 管成像 一种无射线的检查方法
周良平:email:zhoulp2003@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3D TOF MRA 无需造影剂
三维成像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中心型肺癌MRI表现
MRI扫描新技术
动态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功能成像 (functional MR imaging, fMRI) 弥散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DWI) 灌注成像 (Per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PWI) 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HCC 强 化 特 征 及 包 膜 征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肝硬化 脾肿大 门脉栓子 海绵样变 肝内播散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肝转移瘤
AP:
明显强化,均匀或不均匀 等密度
门静脉 期显示 最佳
低密度,不强化
PVP:密度差最大
边缘环状强化,“牛眼”
中心强化,白内障“牛眼”
腺瘤
乳癌
乳腺X线摄影 是乳腺普查 的首选检查
方法
恶性
良性
脂肪密度
消化道钡餐检查:食管癌、胃癌
钡灌肠:结 肠多发息肉
血管造影:肾癌
X线造影检查在 肿瘤中的应用
静脉肾盂造影: 肾盂癌
溃疡型胃癌 良性胃溃疡
放射诊断学
常规放射学( Conventional X-ray )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磁共振成像(MRI) 介入放射学( Interventional
平扫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
CT测得脂肪密度 (<-40HU)
CT平扫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CT增强
胃癌T3期 淋巴结肿大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CT扫描新技术
薄层扫描技术 三维重建技术 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 CTA) CT仿真内腔镜(CT virtual endoscopy, CTVE) CT灌注(CT Perfusion, CTP)技术
After
磁共振波谱:治疗 后随访
MRCP

水激 成发 像 技 术
3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D MRCP
MRU
尿路造影, 2 秒 多囊肾, 24 秒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BPH尿路积水,3分钟
三维成像与MR 内镜
Carcinoma
Lumen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三维增强血管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MR angiography ,MRA)
静脉内注射造影剂 快速的MRI扫描技术 计算机后处理 类似常规血管造影的图像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放射诊断学
常规放射学( Conventional X-ray )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磁共振成像(MRI) 介入放射学( Intenventional
radiology )
区域渐缩小, 延迟期:可完全充填呈均匀高密度或等密度,有些病
灶中心可始终无充填,病灶充填时间和病灶大小有一 定关系(3-15min)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肾癌 renal carcinoma
CT 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分期
增强延时
增强A期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软组织窗:100/40 骨窗:1000/250
CT
形 态
CT值79HU
CT值5HU
CT

CT值-976HU
CT值-53HU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典型中央型肺癌(鳞癌)
肺门肿块、支气管狭窄、肺不张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典型周围型肺癌 毛刺,分叶征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乳癌术后 双肺、纵膈、肝脏多 发转移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肿瘤介入治疗
血管介入
动脉化疗 动脉栓塞
非血管介入
经皮
酒精栓塞 微波 热疗 冷冻
经自然管道(食道 胆道)
球囊扩张 腔内支架
肿瘤治疗原理
动脉化疗---提高局部药物浓度 动脉栓塞---阻断肿瘤血供 经皮治疗---高温、冷冻或蛋白凝固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CT增强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价值
基本原理和价值:
静脉内使用造影剂(碘)后进行的CT扫描 提高密度分辨率,提高解剖结构的显示 观察肿瘤血供特点的观察,定位和定性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动 态
平扫
增 强
增强动脉/皮质期25s~40s
增强门脉/实质期50-70s
增强延迟期180s以后
肿瘤学概论
肿瘤影像诊断学
放射诊断学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周良平 放射诊断科副教授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现代影像学主要内容
放射诊断学 超声医学 核医学
侧重不同检查方法在肿瘤检查中的优缺点和常见肿瘤的诊断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放射诊断学
常规放射学( Conventional X-ray )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磁共振成像(MRI) 介入放射学( Interventional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CT原理
数 模 转 换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X线绕人体3600 转,探测器接受
衰减X线
模 数 转 换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重建(Reconstruction)
X1(3)
X2(2)
X3(5)
X4(7)
8
9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X1+X2=5 5 X3+X4=12
b=1000
b=2000
前列腺癌 广泛转移
b=1000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弥散张量 成像
常规导航与FA图融 合图像 A:冠状面重建 B:矢状面重建 C:横断面图像 D:三维重建,
白质 纤维受 压向内移位
Normal Tumor
磁共振波谱:肿瘤胆碱峰升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Before
radiology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CT
计算机体层成像 (Computed tomography) 英国工程师G.Hounsfield 1969 设计成功 1972 第一台CT机 1972~1988 常规(conventional) CT 10~20s/层 1988~1998 螺旋 (helical/spiral) CT 1~2s/层 1995 电子束CT >30层/s(主要用于心脏检查) 1998~至今 多排/层 (multi-slice) CT(三维成像) 2005~至今 容积 (volume) CT 双源CT 宝石CT 发展方向:更快 更细 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