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新课标)
高中物理公式有哪些
高中物理公式有哪些高中物理公式有哪些_知识点在高中的阶段里,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中物理公式有哪些,怎么快速记忆物理公式呢,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高中物理公式有哪些内容,欢迎使用学习!高中物理公式有哪些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 反向则a 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2)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3)万有引力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3篇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第一篇:力学公式1. 位移公式:位移=末位置-初位置2. 速度公式:速度=位移÷时间3.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变化的速度÷时间4.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不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做匀速运动的状态。
5.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F=ma6.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7. 动能公式:动能=½mv²8. 功公式:功=力×路程×cosθ9. 力和位移的关系:做功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力和位移有关。
10. 动能定理:物体动能的增加等于外力所做的功,即ΔK=W。
11. 弹性势能公式:弹性势能=½kx²12. 重力势能公式:重力势能=mgh第二篇:热力学公式1. 熵的变化公式:ΔS=Q/T2.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和对外界做功的大小之和。
3.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会自动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除非外界做功。
4. 热力学第三定律: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系统的熵趋近于一个最小值。
5. 温度公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6. 工质(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U= (3/2) nRT7. 热量公式:Q= mcΔT8. 热容公式:C=Q/ΔT9. 热机效率公式:η=W/Qh10. 卡诺循环效率公式:η=(Th-Tl)/Th11. 位势公式:G=H-TS第三篇:电磁学公式1. 电势能公式:电势能=qV2. 电场公式:E=F/q3. 高斯定理:闭合曲面内部的电荷总量与电场和曲面面积的乘积成正比。
4. 电通量公式:电通量=电场强度×面积×cosθ5. 安培定理:磁场的演化率等于磁场环流密度除以磁导率。
6. 洛伦兹力公式:F=qE+q(v×B)7. 磁通量公式:Φ=B×A8.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通量密度可以引起环路中的电动势。
高中物理公式详解
高中物理公式详解高中物理公式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2、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3、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4、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5、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6、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高中物理公式二、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 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高中物理公式三、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2、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3、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四、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2、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3、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4、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5、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6、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高中物理公式五、常见的力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u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 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m1m2/r26、静电力F=kQ1Q2/r2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高中物理公式六、动力学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G,失重:FN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应用 (详解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应用(详解版)一、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竖直上抛运动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二、质点的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超全版)高中物理学习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学透彻,不要急于去做题,如果没有掌握理论知识的话,做再多的题目也是无济于事。
以下是关于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超全版)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超全版)1、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完整版)
(4)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① 在 1s 、2s、3s……n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2:22:32……n2
② 在第 1s 内、第 2s 内、第 3s 内……第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2n-1)
③ 在第 1m 内、第 2m 内、第 3m 内……第 n m 内的时间之比为 1: ( 2 1) : ( 3 2) ……( n n 1)
F合 F12 F22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x 合=0 F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 G;也可以等于 G;也可以小于 G。
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G Mm m v2 m 2r m 4 2 r ma mg'
r2
r
T2
由此可得:
①天体的质量M:
4 2r 3 GT 2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v GM r
②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②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 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 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m (fm 为最大静摩擦力)
关于物理高中公式大全有哪些
关于物理高中公式大全有哪些物理科目有很多重要的公式在考试的时候用得到,一起来看看吧。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物理高中公式大全有哪些,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物理高中公式大全有哪些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二、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注:①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②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三、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四、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五、常见的力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 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六、动力学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g p="" {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doc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最新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梳理必修一、必修二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某方向的平衡)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6、万有引力: 公式:F=G22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 7、 牛顿第二定律: ma F =合8.牛顿第三定律:F= -F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8、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 V t = V 0 + a t S = v o t +12a t 2 as v v t 2202=- ( 知三求二) 几个重要推论:(1)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tsv v v t t =+=202 (2)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22202t s v v v +=匀速:v t/2 =v s/2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 t /2 <v s/2 (3)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① 在1s 、2s 、3s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 2② 在第1s 内、第 2s 内、第3s 内……第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③ 在第1m 内、第2m 内、第3m 内……第n m 内的时间之比为1:()21-:(32-)……(n n --1)(4)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s = a T 2 (a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 :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9、自由落体运动 V 0=0, a=g10、竖直上抛运动: 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新课标高中物理公式
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2、重力: G = mg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 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6、万有引力:(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 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②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③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
④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
⑤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周期越大,轨道半径越大。
⑥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2rGMa =,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
⑦ 地球或天体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变化:22)('h R GMr GM g +==特别地,在天体或地球表面:20R GM g = 022)('g h R R g += 高中物理公式2324GTr M π=rGMv =3r GM =ωGMr T 324π=3224πGMT r =⑧ 天体的平均密度:32332323344R GT r R GT r VM πππρ=== 特别地:当r=R 时:G T πρ32= b 、在地球表面或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即2RMmGmg = ∴GM gR =2。
高中物理公式,高考必备
高中物理公式,高考必备一、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x/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0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0)/24.末速度Vt=V0+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02+Vt2)/2]1/26.位移s=V平t=V0t+at2/2=Vt/2t7.加速度a=(Vt-V0)/t(以V0为正方向,a与V0同向(加速)a>0;a与V0反向(减速)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0):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测量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 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0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0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0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0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a kT=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新课标版)一、力学公式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tg Φ=212sin cos F F F qq +,当090=θ时tan φ=12F F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N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5、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于每一颗行星,太阳和行星的联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6、 万有引力:公式表示:F=221rm Gm G=6.67×10-11Nm 2/kg 2。
1(1)、万有引力和重力①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重力不就是万有引力. ②在地球两极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2GMmmg R=③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地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所受重力mg 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即:2GMmmg R= 式中M 为地球质量,R 为地球半径。
则:M =G gR 2. 若物体在离地高度为h 处,设该处重力加速度为g 1,则: 12mg ()GMm R h =+ , g 1= 2)(h R GM +. (2)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解决天体运动问题,通常把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处在圆心的天体称作中心天体,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天体称作运动天体,运动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中心天体对运动天体的万有引力来提供。
ma T mr mr r mv rGMm ====2222)2(πω式中M 为中心天体的质量, m 为运动天体的质量,a 为运动天体的向心加速度,ω为运动天体的角速度,T 为运动天体的周期,r 为运动天体的轨道半径. (3)天体质量的估算通过测量天体或卫星运行的周期T 及轨道半径r,把天体或卫星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有2222()GMm m r r T πω==, 得2324GTr M π= 注意: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求得的质量M 是位于圆心的天体质量(一般是质量相对较大的天体),而不是绕它做圆周运动的行星或卫星的m ,二者不能混淆.用上述方法求得了天体的质量M 后,如果知道天体的半径R,利用天体的体积334R V π=,进而还可求得天体的密度.MVρ=7、 牛顿第二定律: F = ma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4) 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位制牛顿第一定律: 定义: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变这种状态。
(惯性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定义: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运动学公式1、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x t υ∆=∆ va t ∆=∆ 0v v a t -=常用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有: ①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 at υυ=+0 ②位移与时间关系公式12x t υ=+20at ③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 2ax υυ-=220④平均速度公式2v v v +=⑤ 位移平均速度公式02v vx vt t +==2、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公式:221gt h =,速度公式:v =gt 式中g 是重力加速度,取值9.8m /s 23、竖直抛体运动看成是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v 0t)和自由落体运动(21gt 2)的合成,下抛时v t =v 0+gt,x=v o t+21gt 2,上抛时, v t =v 0-gt,x=v o t-21gt 2 ②不在同一直线上时,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如图所示:③两分运动垂直或正交分解后的合成a 合= 22y x a a+ x 合= 2221x x +v 合= 22y x v v +由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为g.所以是匀变速运动;又因重力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物体做曲线运动,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其轨迹是抛物线.注意:平抛运动的飞行时间、水平位移和落地速度等方面的注意问题:(1)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在空中运动的时间g ht 2=位移大小为x= v 0gh2,与水平速度v 0及 高度h 都有关系。
(3)落地瞬时速度的大小22y x t v v v +==220)(gt v +=gh v 22+, 由水平初速度v 0及高度h 决定。
(4)落地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tan θ= gt/ v 0,h 越大空中运动时间就越大,θ就越大。
(5)落地速度与水平水平方向夹角θ,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α,θ与α是不等的。
注意不要混淆。
(2)斜抛运动的处理方法:如右图所示,若被以速度v 沿与水平 方向成θ角斜向上方抛出,则其初速度可按图示方向分解为v x 和v y v x =v 0cos θ v y = v 0sin θ由于物体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力作用,有竖直向下的重力加速度g ,同时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 y = v 0sin θ,故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当初速度斜向下方时,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竖直下抛运动)。
因此斜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的合运动。
在斜抛运动中,从物体被抛出的地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X 叫射程;物体到达的最大高度Y 叫做射高。
射程22cos x X t g gθ==⨯=0002v sin θv sin θv v 射高2220sin 22y Y g gθ==v v 。
物体的水平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x=(v 0cos θ)t物体在竖直方向的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y=( v 0sin θ)t-22gt 小球的位置是用它的坐标x 、y 描述的,由以上两式消去t ,得y=xtan θ-θ2202cos 2v gx 。
因一次项和二次项的系数均为常数,此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总结]斜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是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4、匀速圆周运动公式线速度: 2=2s r r rf t T πυωπ=== 角速度:ω=22ft T q pp ==向心加速度:r rυ==22n a ω向心力:F ma mm r rυ===22n ω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
(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3) 氢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提供。
5 动量和冲量: 动量: P = mV 冲量:I = F t 6、 动量定理: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公式: F 合t = mv ’ 一mv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 7、 动量守恒定律: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力,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公式:1111221122m + m =m +m υυυυ 或∆p 1=一∆p 2或∆p 1 +∆p 2=O适用条件:(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3)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4)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8、 功 : W F l = cos W Fl α=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1) 理解正功、零功、负功9、 动能和势能: 动能:2K 1E 2m υ=重力势能:E p = mgh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10 、 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
公式: W=E K2-E K1 或22211122W m m υυ=- 11 、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公式:a .物体或系统初态的机械能E 1=E K1+E P1等于末态的机械能E 2=E K2+E P2即E 1=E 2或 E K1+E P1 =E K2+E P2b .物体或系统减少(增加)的势能△E P 等于增加(减少)的动能△E K ,即△E P =△E K 12 、 功率: (1) P =Wt(在t 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2) 功率的另一表达式cos cos W Fl Fl P F F t t tαυυα===== 上式中F 表示某一力; υ表示速度,α表示F 与υ方向的夹角. (3)重力做功的大小等于重力与初末位置高度差的乘积。
W G =mgh=mg (h 1-h 2)=mgh 1-mgh 2三、电磁学 (一)、直流电路 1、电阻定律:lR Sρ=( 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 2、电阻串联、并联: 串联:R=R 1+R 2+R 3并联:12111R R R =+ 两个电阻并联: R=1212R R R R +3、欧姆定律:UI R=4、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W=IUt W=qU W=Pt 电功率 :WP UI t== 对于纯电阻电路: W=IUt=22U I Rt t R = P=IU =2I R =2U R对于非纯电阻电路: W=IUt >I Rt 2 P=IU > 2I R 5、伏安法测电阻: U R I= 6、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说明】:对纯电阻电路(只含白炽灯、电炉等电热器的电路)中电流做功完全用于产生热,电能转化为内能,故电功W 等于电热Q ;这时W= Q=UIt=I 2Rt (2)热功率: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