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景抒情单元教学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
【教学理念】
常规教学常常是逐课进行的,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耗时多,效率低,学生学习的劲头不足。

针对此种现象,本次教学打破常规,采用比较阅读法,借助小组合作、思维导图的形式,在学生的脑海里构建思维图示。

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思维的建立和能力的提升。

高一学生在第一册常规学习的基础上,已慢慢地进入了高中语文学习状态。

教师组织学生尝试单元教学,既从宏观上了解单元特点,又从微观上掌握每一课的重点难点,且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学生会积极地接受教师的引导,水到渠成地推动教学效率的提高。

【教学目标】
1.掌握《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三篇写景抒情散文的基础知识。

2.掌握三篇文章的写景特点。

3.体会文本中流露的不同情感。

4.理解并掌握情景交融的手法。

【教学重难点】
情景交融的手法
【教学方法】比较阅读小组合作思维导图
【授课时数】一节课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好,在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实验。

我说“一片茂密的森林”,在你的脑海里呈现的是我说的字还是画面?
我说“爆米花“,在你的脑海里呈现的是我说的字还是画面?
我说“大白”,在你脑海里呈现的是《超级陆战队》里的那个“萌神”,充气机器人。

人类传统的记忆方式,靠声音,而现在,这种记忆方式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已经由声音进入图像记忆时代。

图像记忆,顾名思义,采用图像的方法帮助记忆。

图像记忆的要领是图像必须精简、夸张、生动有趣。

科学研究表明,它与传统的声音刺激记忆相比效率要提高3-10倍。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思维导图。

用它来提高我们的xue习效率。

二、介绍思维导图
1.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英国学者博赞(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所创。

他首先将其应用于训练一群被称为“学习障碍者”、“阅读能力丧失”的族群,这些被称为失败者或曾被放弃的学生,很快的变成好学生,其中更有一部分成为同年级中的佼佼者。

1971年Tony Buzan开始将他的研究成果集结成书,慢慢形成了放射性思考和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
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2.思维导图作用
1.笔记:(阅读、课堂、学习、面试,演讲、研讨会、会议记录……需要记录要点时)将要点以词语记下,把相关的意念用线连上,加以组织,方便记忆。

2.温习:将已知的资料或意念从记忆中以思维导图画出来,或将以往画的思维导图重复再画出,这能加深记忆。

而思维导图也能帮助组织意念,令意念更清楚。

3.小组学习:
小组共同创作思维导图。

首先由各人自己画出自己已知的资料或意念,然后将各人的思维导图合并及讨论,并决定那些较为重要,再加入新意念,最后重组成为一个共同的思维导图。

在这过程中,每个组员的意见都被考虑,提升团队归属感及合作。

共同思考时,也可产生更多创意及有用的意念。

最后的思维导图是小组共同的结晶,各组员有共同的方向及结论。

4.创作:
首先将所有环绕主题的意念都写下来,包括新的意念,不可能发生的;不用理会对或错,然后休息,再将意念组织合并,重新画出思维导图,但不要将不可能的划去。

以为重要的意念可能有所改变。

再休息,让脑放松,这时候创意可能产生。

然后将思维导图改写。

在这过程中,思维导图帮助我们将大量的意念联系起来,产生新的意念,而且中心目标十分清楚。

5. 展示:
当我们需要向别人讲解自己的想法时,思维导图可以协助我们在预备时清楚自己的构思,令我们演说更具组织性及更容易记忆。

无论演说者及听众对所说内容印象更深刻。

4.如何绘制思维导图
(一)绘制过程
第一步:准备绘制工具
1、A4白纸一张;
2、彩色水笔和铅笔;
3、你的大脑;
4、你的想象!
同样以“野营”为主题,调动我们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开始探索大脑的神奇潜能之旅,绘制出我们的第一幅思维导图。

第二步绘制整个思维导图的中心:
先拿出一张白纸和一些水彩笔,把这张纸横着放,这样宽度比较大一些,确保我们有足够的视野空间(因为我们要画“风景”,而不是画肖像)。

在纸的中心画出能够代表我们心目中“野营”的图像,使用水彩笔尽可能地任意发挥,它可以是一个背包,也可以是一辆汽车或是一座房子。

现在,给这幅图贴上标签“野营。

第三步从“野营”图形中心开始
在每一个分支上用大号的字清楚地标上关键词,例如,关于野营时间、行程安排、携带的衣物、日用品、考虑的问题等词语。

当我们想到“野营”这个概念时,这些关键词立刻就会从大脑里跳出来。

第四步使用联想来扩展这幅思维导图例如,当我们写下“食物”一词时,我们会想到饼干、面包、火腿等。

根据我们联想到的事物,从每一个关键词上发散出更多的分支,分支的数量取决于我们所想到的事物的数量,可能有无数个。

第五步完成与第一阶段相同的工作。

即在这些等待填充的线上清楚地写下每个关键词,用上一级关键词来触发灵感。

记住,在这些分支上再次使用颜色和图形。

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你画过了!你会注意到,即便是在开始阶段,我们的思维导图中已经填满了符号、代码、线条、词汇、颜色和图像,这些都能使我们的大脑更高效、更愉快地工作。

注意事项:
1.从白纸的中心开始画,周围要留出空白。

从中心开始,会让你大脑的思维能够向任意方向发散出去,自由地、以自然的方式表达自己。

2.用一幅图像或图画表达你的中心思想。

3.绘图时尽可能地使用多种颜色。

4.连接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枝,然后再连接主要分枝和二级分枝,接着再连二级分枝和三级分枝,依次类推。

5.用美丽的曲线连接。

6.每条线上注明一个关键词。

7.自始至终使用图形。

今天,我们就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开始我们的第一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三篇文章《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都是写景抒情散文。

一个心灵的世界会选择一片自然风景。

让我们走进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吧。

三、小组合作探究、制作思维导图
四、成果展示:
第一组:赵梦欣组长谁来展示你们复习时制作的思维导图?钱心越《荷塘月色》第二组:鲍金阳组长,《故都的秋》(李晓龙)
第三组:陆浩然组长,《囚绿记》(周倩)
第六组:周英杰组长从单元整体来看比较阅读(丁雨阳)
第四组:窦文心组长情景交融
第五组:俞子文组长精妙的写景艺术(丁中灵徐晓倩)
附学生交流的思维导图
1.
2.
3.
4.
5.
6.
五、教师总结
课前,每一组同学都做了充分准备,制作了精美的思维导图,并且和我们分享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谢谢他们。

山水风物可以美化情操、净化灵魂,模山范水的散文也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散文作品对我们心灵的感染力更强于自然的山水风物。

今天,我们通过一种独特的方式,对本单元三篇文章进行了比较,也更深刻地体会了作品传达出的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生的体悟,对梦想的追逐。

希望我们能从作品中受到启迪。

也希望思维导图方法可以使大家的学习更加高效。

六、教学反思:
思维导图,采用图像方法帮助记忆。

它将知识与图像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它比单纯的知识记忆来得更有趣。

小组合作,发挥小组所有成员的力量,共同完成一件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因为分工不同,角色不同,每个学生都要尽力完成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因此,他们内在的驱动力就比较强,内心的渴望也比较强,学生的鼓励和教师的肯定都会加强并促进这种正能量的进一步迸发,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学生比想象更超能。

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会还你一份精彩!
教学需要与时俱进,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与生俱进,保持着教学的创造力。

也许,这种理念就是教学的保鲜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