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狼牙山五壮士-1
22.狼牙山五壮士(完美修改版)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我知道这一走意味着( ),但我 还是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死亡 战士们都知道这一走意味着( ), 死亡
但他们还是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我知道这一走还意味着( 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任务完成
),所以我
任务完成 战士们都知道这一走还意味着( ), 所以他们还是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狼牙山东西、东南各长15公 里,面积为225平方公里。环山共 有五坨36峰,主峰莲花瓣海拔11 05米,西、北两面均为峭壁悬崖, 山势险峻。东、南两面稍缓,各有一 条羊肠小路通向主峰,“阎王鼻子”、 “小鬼脸”等险要之处非贴壁不可逾 越。
4.面对这条绝路?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 词看出来的? • “斩钉截铁” • 5.战士们和班长的想法一致吗?从哪可以看 出来? •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 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理解: 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 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五位 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 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zhǎn)钉 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 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 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斩(zhǎn)钉截铁”是什么意思? • 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2.“绝路”在文中指什么?找到相关的 语句读一读。 • 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tuó), 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 3.为什么称这条路为绝路?
学习第二部分: 痛击敌人(第2自然段) 默,让敌人走近了,才 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 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 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像 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 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的瞄准敌人射击.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每课详解:第7单元第22课 狼牙山五壮士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任务、崎岖、尸体、坠落、雹子、仇恨、满腔怒火、横七竖八、斩钉截铁、居高临下、粉身碎骨、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坚强不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重点)狼牙山五壮士简介“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9月25日,日军纠集三四千兵力,进犯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
当时在这一地区隐蔽着我们的许多干部和三四万群众。
由于我主力部队转移到敌后去了,所以驻守狼牙山的八路军只有一个连,这个连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
七连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
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七连决定将连队主力和干部群众转移到龙王庙,由这个连的六班担任掩护任务。
坠落(zhuì zuì)仇恨(chóu cóu)抡一圈(lūn lún)绷紧(běng bēng)龙王庙(miào mào)•••••√√√√√坠 抡 仇 斩 眺zhuìlūn chóu zhǎn tiào弹dàn(子弹)tán(弹琴)磨mó (磨炼)mò (磨坊)斗dǒu(斗胆)dòu(斗争)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22 狼牙山五壮士
22 狼牙山五壮士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讲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讲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讲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第四、五自然段),讲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第六一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
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一痛击敌人一引上绝路一顶峰歼敌一跳下悬崖。
其中第二、四、五部分是详写,其余为略写。
学情分析:由于课文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因此在课前我已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并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抗日文学书籍,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促进学生思考,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3.积累重点描写英雄人物的词语.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难点:1.理解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
2.学习概括描写与具体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策略:总体上讲,在教学设计和执教时应注重顺学而导体现大气从容、捕捉生成点突出智慧灵动、巧妙铺排烘托氛围凸现诗意精致、反复诵读展示传统阅读策略魅力、落实背诵积累体现实效回归。
这些,也是我的生态课堂观的体现。
在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我应该以新课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替代学生的阅读体验。
22.狼牙山五壮士
日 寇
lóng wáng miào
棋 盘
rè xuè
抡 起
fèi téng
龙 王 庙
热 血 沸 腾
3.辨析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进行分类。 坚强不屈 视死如归 见利忘义 阴谋诡计 壮烈豪迈 全神贯注 自私自利 满腔怒火
坚强不屈 壮烈豪迈 视死如归 (1)褒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 命令狠狠地打。 为什么要等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这样能节省子弹,更有效地打击敌人。说明了班
长的镇定以及对敌人的痛恨。
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引上绝路。五位战士决定把 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顶峰歼敌。写五壮士把 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
说一说战士们已经完成了任务为什么还会走
上一条绝路?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
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
棋盘陀走去。
粉身碎骨: 身体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生)。
造句:为了革命的胜利,战士们在战斗中即使是粉 身碎骨也毫不畏惧。
理解词语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昂扬、无所畏惧的豪
迈气概。 造句:运动会上,五(二)班学生精神抖擞,昂首挺
胸,高喊口号,宣誓要在这次比赛中夺冠。
坚强不屈: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造句:他坚强不屈的精神,真令人佩服。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 造句:惊天动地一声巨响,那座大山终于被炸开了。
22 狼牙山五壮士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抄写自己受感动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 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 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重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组:22狼牙山五壮士》公开课教学课件_1
顶峰歼敌: 文 1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 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 向敌人头上砸去。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
非常 迅猛
, 非常 有力
。
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 英勇杀敌 的决
心和与
敌人血战到底
的英雄气概。
• 1.默读壮士们跳崖部分,根据所给的内容, 找出答案:
• 战士们_________,相继_________。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_______的声音! 这声音_______,_______!
1、《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
“狼牙山”告诉了我们地点, “五壮士”告诉了我们人物.
2、为什么不叫《狼牙山五战士》?这个“壮”字 是什么意思?
因为他们不是一般的战士,他们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 连队主力,敢于献身,所以他们就是豪杰、就是壮士.
3、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
一般的勇敢不能称为壮士,勇敢得为了胜利能献出自 已的生命,这样的人才能称为壮士.
1.“斩(zhǎn)钉截铁”是什么意思?
• 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2.“绝路”在文中指什么?找到相关的语
句读一读。
•Hale Waihona Puke 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tuó),那儿 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 3.为什么称这条路为绝路?
狼牙山东西、东南各长 15公里,面积为225平方 公里。环山共有五坨36峰, 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 西、北两面均为峭壁悬崖,山 势险峻。东、南两面稍缓,各 有一条羊肠小路通向主峰, “闫王鼻子”、“小鬼脸”等 险要之处非贴壁不可逾越。返回
22、狼牙山五壮士 课件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 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 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 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 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 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 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 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941年9月25日,日军纠集三、四千人的兵力, 进犯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当时在这一地 区隐蔽着我们的许多干部和三、四万群众。由于我 主力部队转移到敌后去了,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八路 军只有一个连的兵力,这个连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 区一团七连。七连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了 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但敌我力量太悬殊,连部决定 将连队主力和干部群众转移到龙王庙,而这个艰巨 的任务就落在了六班的身上。
22、 22、狼牙山五壮士
作者:沈重
预习检测
日寇 壮烈豪迈 崎岖 坚强不屈 斩钉截铁 昂手挺胸
棋盘陀 晋察冀 【舵】
晋
山西省。 山西省
察
现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山西省。 现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山西省。
冀
河北省 。
阅读提示
1.
2.
问题: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 成几个部分? 快速阅读是要一行一行地读,而不是一个字 一个字地读,边读边想。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 群众和主力远去的方向。心里……
“打到(
)的声音,这声音(
)。
课后作业:
课后背诵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面前有两条路:一条( ), 走这条路可以( ),意味着他 们可以( ),可是敌人跟在身 后,很容易( );另一条路是 通向( ),那里( ),走上 这条路就意味着( )。走哪一 条路呢?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经典题型-(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经典题型-(含答案)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经典题型-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课内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请为这段文字拟定一个小标题: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成语。
(1)居高临下:_________(2)粉身碎骨:_________3.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和_____________,表现了壮士们的精神。
4.这段文字既关注了人物的群体描写,也写了每一位战士,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结合相关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 ___课内阅读。
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
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5.节选语段描写的是群众游行的场面,从选文的画线句子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6.用“”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的句子。
7.选文中加点词“不断地"能去掉吗?为什么?______ ___8.说说你对“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句话的理解。
狼牙山五壮士
22.狼牙山五壮士资料袋:狼牙山五壮士简介马宝玉(润堡子):男,1920年10月出生在河北省蔚县下元皂村,1937年12月28日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担任班长。
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战斗中壮烈牺牲,系狼牙山五勇士之一,三烈士之一。
胡福才(胡小秃):男,1913年出生,容城县郭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战斗中壮烈牺牲,系狼牙山五勇士之一,三烈士之一。
胡德林(安小尚,其生父姓胡,继父姓安,参军时的名字叫胡德林):男,1917年出生,容城县李郎村人,出生地容城县郭村,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战斗中壮烈牺牲,系狼牙山五勇士之一,三烈士之一。
葛振林:男,1917年生,河北省曲阳县喜峪村人,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战斗中,英勇跳崖,被树枝挂住,幸免于难,系狼牙山五勇士之一。
解放战争随军南下。
宋学义:男,河南省沁阳县北孔村人,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战斗中,英勇跳崖,被树枝挂住,幸免于难,系狼牙山五勇士之一。
1947年因伤复员,任北孔村党支部书记,1971年病逝。
狼牙山简介狼牙山位于保定西北约50公里的易县境内。
因其群峰状似狼牙,直刺云天,故名狼牙山,为易州十景之一。
狼牙山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史篇。
1941年8月,我某部六班战士胡德林、宋学义、胡福才在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的带领下,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把侵华日军牵制在狼牙山上,终因弹尽粮绝,相继跳崖,这一英雄壮举,闻名中外。
为纪念“狼牙山五壮士”英勇献身的精神,在山顶建有“五勇士纪念塔”。
同步练习:拓展:试一试你能背诵多少?。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22 狼牙山五壮士》 公开课教学课件_1
填空练习:
1、顿时,石头像( )一样,带着 ( ),带着( ),向敌人砸去。
2、五壮士胜利地完成了任务,他们 带着( ),带着( )昂首 挺胸,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
在五勇士坚守的棋盘坨主 峰顶建立了纪念塔,塔为五角 形,共五层,高十余米,塔真 正面有聂荣臻手书的“狼牙山 五勇士纪念塔”九个红色大字。
2、课文怎样抓住五壮士的特点具体描写他们痛击敌人的?这说
明什么?
神态 语言 动作 说明五壮士英勇无畏,对敌人无比仇恨。
学习第三段,朗读: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 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 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 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 是悬崖绝壁。走那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 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 “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 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 路。
读课文完成填空
• 故事发生的时间 1941年秋天
• 地点
晋察冀根据地
• 人物是
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 林、胡福才
• 故事发生的起因_日寇_集_中兵_力_向我_根据_地_大举_进_犯
•
经过_为了_掩_护群_众_和连_队_转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五_位战_士诱_敌上山英
勇杀敌
•
•
结果_最_后把_敌_人引_上_狼_牙山_顶_峰_英勇_跳
崖
学习第一段,朗读:
时
日本侵略者
地点、事 情
间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
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
22狼牙山五壮士1.
学习“英勇跳崖”部分
1.找出最能体现五壮士英勇 的句子读一读,在书上写上批 注。
(1)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 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 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2.课文怎样抓住五壮士的特点具体描写 他们痛击敌人的?这说明什么? (说明五壮士英勇无畏,对敌人无比仇 恨。)
学习第三部分: 1.思考: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是两
条什么路?五壮士怎样选择?
2.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感动的 语句,在书旁批画圈注。
学习第四部分: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五壮 士在狼牙山顶峰歼敌是怎样一幅 画面。
惊天动地:本课形容声音响亮, 影响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势十分雄壮。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 惧的样子,形容精神抖擞,意气 风发。
近义词: 豪迈- 豪放
坠落- 掉落 崎岖-坎坷
屹立-耸立 掩护-保护
惊天动地- 地动山摇
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反义词:
沉着- 慌张
崎岖-平坦 暴露-隐蔽
昂首挺胸-垂头丧气
庙务葛吼腔 崎岖尸斩坠 雹仇恨眺寇 抡绷嗖
miào wù gě hǒu
寺庙 任务 姓葛 吼叫
qí qū shī zhuì
báo
崎 岖 尸体 坠落 冰雹
报ch仇óu 怨h恨èn t眺iào望 日k寇òu
lūn bēng sōu
抡起 绷紧 嗖嗖
qiāng zhǎn
满腔怒火 斩钉截铁
庙宇 任务 大吼 搏斗 崎岖 尸体 坠落 雹子 仇恨 眺望 粉身碎骨 昂首挺胸 坚强不屈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五年级上语文《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此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第七组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
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说对这节课的思考。
一、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狼牙山五壮士》是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第二篇课文。
本组的专题是“勿忘国耻”。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从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还要从课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和本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三个围度”来考虑,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3.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能力。
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应放在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二、教法和学法采用读议思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读出感情,从而在读中记住人物形象和精彩语言。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之前,我先请学生搜集了一些关于英雄人物的词语,一是丰富学生的积累,二也利于引入课堂,引出课题《狼牙山五壮士》。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突出了一个“壮”字,需要学生用心去领悟五位战士的壮烈豪迈。
那么接着教师结合《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在新课一开始,就扣住“壮”字进行设疑:课题中用的是“壮士”,那能不能把它换成是“战士”呢?为什么?这样子做就从学习的一开始把学生推到了课堂学习中主动探索的位置,给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同时又激发了他们要求解决问题的兴趣,更有利于他们学习课文,培养感情。
部编五年级上人教《22 狼牙山五壮士》陆玉平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优秀教案设计(第一课时)双台乡吉阳小学陆玉平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示狼牙山风景图)同学们,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风景区。
在这里,有一座特别的建筑,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它记录着五位英雄的动人故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1941年的狼牙山,一起去认识这五位英雄。
3、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一读)你认为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壮士?(勇敢的)勇敢到什么程度才能被称为壮士呢?你觉得是为胜利能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好,把你对壮士的理解读进课题里。
4、从课题中,我们对壮士的品质有了初步了解,相信走进课文,我们还能了解到壮士们更可贵的品质。
二、检查字词,理清脉络(一)字词部分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你能读准确吗?(出示)大举进犯、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叽里哇啦、纷纷滚落请你来读,哦,坠落山涧,请再来一次,咱们一起读读。
2、这一组谁来读?男生读、女生读(出示)全神贯注、昂首挺胸、居高临下、斩钉截铁、热血沸腾、壮烈豪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在读这些词语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哦,很自豪、很骄傲、很有力量)3、这两组词语,描写对象有什么不同?(是的,一组是描写五壮士的,另外一组是描写敌人的)描写对象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同学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如果能像这样关注到两组词语所表达的不同感情色彩,那你对人物的理解一定会更加深刻。
(二)理清文章脉络1、词语预习得不错。
你对课文内容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预习学习单的第二题,然后我们再一起交流。
2、好,你们小组先来。
你们认为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全文可以分为五部分,分别是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大家同意吗?文章就是按照这样一个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五部分向我们展现了五位壮士的英雄事迹。
《狼牙山五壮士》资料
历史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 了侵华战争,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杀光、 烧光、抢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 灾难。然而,英勇不屈的中华民族经历 了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把侵略者赶出 国土,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期间,无数的中华儿女,用鲜血和 生命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尊严,涌现出 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谱写了一曲 曲气壮山河的颂歌。
1941年9月25日,日军纠集三四 千人的兵力,进犯我晋察冀根据 地的狼牙山地区。当时在这一地 区隐蔽着我们的许多干部和三四 万群众。由于我主力部队转移到 敌后去了,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八 路军只有一个连的兵力,这个连 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
惨痛的回忆 这个惨无人道的 日本军官在杀死 人后,提着一个 砍掉回忆 城南雨花台的一处 屠杀地。这是屠杀 后尸首枕籍的情形
惨痛的回忆
一位南京市民被狼 狗咬噬
惨痛的回忆 尸体掩埋队拾 起一个被灭绝 人性的日本士 兵杀死的幼儿 的尸体
惨痛的回忆 日本侵略 军把活人 当作耙子
惨痛的回忆
五壮士是哪五位?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马宝玉(1920—1941年) 蔚县下元皂村人,1937年参加八 路军,两年后入党。1941年9月在易 县狼牙山为掩护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 安全转移,他带领全班4名战士(时任 班长)奋勇杀敌,同数千日军巧妙周 旋一整天,将敌人引上绝路,胜利完 成阻击掩护任务,宁死不屈,毅然跳 崖牺牲,年仅21岁。
宋学义(1918-1971) 河南省沁阳市王曲乡北孔村人。 在狼牙山阻击战中,和另外四名英勇的 红军战士一起牵制了日军主力,保证了 大部队安全转移,是著名的“狼牙山五 壮士”之一。跳崖后被挂在山崖上的树 上得以生还。 1971年6月26日在郑州逝世。遗体安 葬在沁阳烈士陵园
狼牙山五壮士背景资料
狼牙山五壮士背景资料狼牙山五壮士指的是1941年秋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易县狼牙山为抵抗侵华日军跳崖的5名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战士,分别是: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
1941年,侵华日军对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为了不让日伪军活捉及保证武器不落到日伪军手中,5位战士宁死不屈,砸碎枪后纵身跳下悬崖,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
1941年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成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区一分区。
24日,35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以及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共2000多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
邱蔚团长急速将此情报告杨成武司令员,为解救游击队员与当地百姓,杨成武司令员制定了“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援,以便于被围的游击队员与人民群众从狼牙山东北方向突围。
邱蔚团长根据此作战方案将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交给7连。
午夜,邱蔚团长指挥部队及当地群众从盘陀路安全地转移到了田岗、牛岗、松岗一带。
清晨,日伪军误以为邱蔚团已经被包围,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500多日伪军凶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来。
7连战士早就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埋下地雷,炸得日伪军丢下五十多具尸体慌忙地逃了回去。
日军指挥官深信邱蔚团已被围住,命令部队再次疯狂地向狼牙山方向进攻。
激战中,7连战士大部分牺牲,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生命垂危。
为了让大部队及7连受伤的战士能安全地转移,指导员蔡展鹏命令马宝玉这班留下坚守。
为了拖住并吸引日伪军,马宝玉带领葛振林、宋学义等5名战士边打边向棋盘陀方向撤退,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
22.《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狼牙山五壮士》。
下面,我从说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狼牙山五壮士》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英勇跳崖的故事,表达了热爱祖国和人民群众的崇高精神。
本组教材以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熏陶感染为训练重点。
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昂首挺胸”等词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杀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恨侵略者,为祖国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教育。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恨侵略者,为祖国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确定为: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二、说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创设情境法、以读代讲法、搜集资料法、讨论法,倡导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激发思维,读中感悟。
三、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为了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
基于这点,上课伊始,我会让学生观看电影资料《狼牙山五壮士》,让学生谈谈感受,适时我会用谈话的方式导入课题。
我觉得这样导入,可以拉近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入情入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狼牙山五壮士
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第二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五壮士第一次掩护任
务完成后,为了更好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他
们放弃追赶部队,把敌人引上绝路,并做好了与敌人
同归于尽的思想准备。这样写更能突出五壮士视死如
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多。
参考答案: 视死如归 临危不惧 大义凛然 坚强不屈
(3)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 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这句话采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
比喻: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 头砸下时非常密集、迅猛、有力。写 石头带着决心和仇恨砸向敌人,揭示 了五壮士顽强战斗的力量源泉,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 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表现了 五位战士顽强不屈、毫不畏惧的精神。
(2)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3)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天时地利 )
(全神贯注)
(4)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斩钉截铁)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崎岖)的山路 ( 浑身)的力气 ( 狠狠)地打 ( 横七竖八)地躺着尸体
( 胜利)地完成任务
( 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
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 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 牙山……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五壮士为什么要把敌人引上狼牙山? 不能让敌人发现群众和部队主力,迫不得已只好走上
感染力。请同学们写一段关于妈妈做饭的文字,要写
出人物的外貌及其动作,表现出妈妈不怕辛苦,不怕
累的精神。
随堂演练
1.读读写写。
【运用夸张手法的词语】
天翻地覆 只手遮天 摩肩接踵 度日如年 人山人海 一掷千金 地动山摇 气吞山河
《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
标题:《狼牙山五壮士》——中国抗战精神的象征
一、引言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历程和英勇牺牲精神的电影,讲述了1941年9月25日,河北省易县狼牙山地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和人民群众转移,与数倍于己的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弹尽粮绝,宁死不屈,跳崖壮烈牺牲的故事。
二、主体内容
1. 人物塑造:电影中,五壮士的形象鲜明,他们分别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
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强烈的爱国情怀,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奋战。
2. 情节描绘:电影通过生动的情节,展现了五壮士如何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用石头、枪托与敌人进行顽强抵抗,最后毅然决然地跳下悬崖,以身殉国的悲壮场面。
3. 主题揭示:电影主题鲜明,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即不怕困难、敢于斗争、勇于牺牲的精神。
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团结一致,共同抵御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三、结语
《狼牙山五壮士》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英雄事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鼓舞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是, 如果战争发生在今天, 弹尽路绝之时, 结束生命不是唯一的选择。 如果不幸成为俘虏, 在不出卖祖国利益的前提下, 依然坚强地活着, 争取早日归国, 这也是另一种生命的悲壮!
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用书
你能说得上名字的名师公开课,这里都 有;你说不上名字的名师公开课实录,这里
也有;比教参更详尽、比教案更新颖、比设
读了这段资料,你明白了什么?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危难之时才显壮士情怀。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 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 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 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 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 班。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 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 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 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 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 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 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 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 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默读第3自然段,你认为这是一次
我们班长马保玉得知这一消息,便去找指 导员求战,要求把拖住敌人的任务交给我们班。 连长、指导员知道我们班战斗力强,经商量, 同意了我们的请求。当时我们班除因伤病住院 外,只剩下5人。即班长马保玉,战士胡德林, 胡福才,宋学义,副班长是我。 (《党史博采》1995年第12期《视死如 归壮军威——忆狼牙山之战》(葛振林自述)
计更传神;一套可以直接拿去在课堂上使用 的教学宝典;让你上出像名师那么精彩的课 的独家秘法。
配套人教版语文1到12册全部课文。
一读工作室出品
/yidubook
两位英雄跳崖后,被树枝挂住,幸免于 难,但伤得很重。葛振林苏醒后挣扎着爬上 来,又帮助不远处的宋学义爬上崖头,他二 人拄着棍子往棋盘陀古庙方向挪着。我辨清 他们是两个负伤的八路军战士,所以就上前 扶着他们。我源自3人走走停停,到了棋盘石山 腰的古庙。
第二天,时近中午,李元忠老道回到 庙里,听我介绍两位是跳崖受伤的,立即双 手合起来深施一礼,说他昨日躲在崖缝,正 好看到八路军抗击敌人,舍身跳崖的壮举, 还看见日本鬼子在八路军跳崖处列队行礼, 说明被八路军的精神折服了。” (《党史文汇》2001年第01期《狼牙 山不朽的证言——访“五壮士”幸存者的 救援人余药夫》)
大举进犯 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叽里呱啦 全神贯注 昂首挺胸 居高临下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请大家在作业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你 认为最难写或者最重要的两个词语,把它 写正确,写工整,每行写两个词语。
临危受命 诱敌痛击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跳下悬崖
将这五个词语按照事情发展的顺 序填写,完成课后填空。
怎样的选择?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 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 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 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 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 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 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 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 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 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五位壮士临危请命,诱敌上山,为 了给更多的生命留下活着的希望;在生 与死的选择中,他们毅然选择绝路,同 样是为更多生命延续赢得了宝贵时间; 弹尽路绝之际,他们毅然跳崖,以悲壮 的方式,维护了生命的尊严。两位战士 的幸运生还,更是见证了生命的奇迹。 他们的壮举,让生命有了更崇高的 价值。他们,值得我们永久的尊敬与怀 念!
默读第一段,想一想这段告诉我们五位 壮士面临怎样的选择?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 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 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 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 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 班。
这段话里边,一定有一个词语深深地 抓住了你的眼球。它是什么?为什么?
听老师朗读课文。听完之后想 一想,这篇文章中哪些细节、哪些
句子,激起你心中一阵又一阵的波
澜?
快速浏览全文,找一找,在整
个事情中,五位战士面临着几次选
择?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 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 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 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 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 班。
1942年4月9日巴丹半岛七万五千名美菲 联军向日本投降
丹巴半岛被俘的美军
1. 一般情况下,投降敌人是主动的,被 敌俘虏则完全是被迫的;投降敌人前具有自动 放下武器的情节,而被敌俘虏时已不具备使用 武器进行抵抗的条件。 ——《投降罪》 2. 战争的目标在于摧毁敌国,敌对方有 权杀死我方手持武器的守卫者;但一旦守卫者 放下武器投降的话,他们就不再是敌人或者敌 对方的工具,而仅仅只是人了,他们的生命任 何人都无权剥夺。 ——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导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
原执教人:张祖庆
课件制作:苗宪瑛
卢沟桥事变爆发,帝国主义大举进入中国, 从而引发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
八年来,日军在中国烧杀抢掠。他们的 行为比野兽还野蛮,比魔鬼还凶残。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抗战!
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以中国的 胜利而告终!
狼 牙 山 五 壮 士
晋 察 冀
9月24日清晨,3500多名日军在飞机、大
炮的掩护下,从四面八方向狼牙山包抄。日军
实施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整个狼牙山地
区顿时烈火熊熊,浓烟滚滚,当时被合围在狼 牙山上的地方党政机关干部和周围村庄的群众 达三四万人,为掩护党政机关和乡亲们突围, 我们七连奉命担任后卫,待大家安全转移后, 再留下一个班拖住敌人,最后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