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系统结构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知识配置力的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分析

基于知识配置力的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分析
( ) 识和 知识 配 置 力 一 知
1 1 年 ,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 - 92 熊彼特在其
知识是一个含义十分丰富的概念。随着社会的
总结指 出, 创新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 的准确定义 对它 依赖于度量和分析的特定 目的。 在充分吸收各种创新理论的基础上 ,英国经济 学家克里斯托夫 ・ 弗里曼于 18 97年率先提出了国家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 2 7 (0 6 0 — 0 3 0 1 0 — 2 7 2 0 )4 0 8 — 3

引言
国内的国家创新系统 研究始于上世 纪 9 年代 O
中期。 92 , 19 年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 技术进步与 出版的《 经济发展理论》 中首次提 出了创新理论。他 经济理论》 首次将 国家创新 系统概念引入我 国。 认为 , 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 将一种生产 二、 国家创新系统 中的知识配置力 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中 … 92 。19 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 技术创新统计手册》 中
新系统等概念的理解上存在偏差 。基于知识流动和 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 ,为公共研究机构 知识配置力的角度 , 本文认为 , 国家创新系统由创新 和企业培养 出大量知识创新型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 主体和创新环境组成, 其中创新主体主要包括企业 、 公共研究机构 、 教育培训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等 , 而 创新环境主要包括制度环境 、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 等。国家创新系统是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相互作用
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 ,学术界虽然已经作

般 性知识流动。公共研究机构为社会生产出的一
是所有创新活动的知识基础 。 教育培训机 过一些研究 ,但系统的边界和系统的结构并没有得 般性知识 , 到完全统一 , 主要原因是在创新 、 创新主体 、 同家创 构在传播一般性知识的过程 中, 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

大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及框架

大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及框架
了说 明 。
关键词 : 大国; 国家创新体系 ; 要素 ; 框架 中图分类号:F 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172 1)10 1— 5 0 82 0 (0 1 — 0 8 0 0
o n t scElm e sa a e r fNa i na he Ba i e nt nd Fr m wo k o to l
量 ,产量的增 加必然会带来生产 的规模经 济与范 围经 济 ,即大 国庞大 的市场 需求 还会 引致产 品种类 的增 加 ,促进大国高水平配套产业群的产生 ,形成 门类齐 全的产业部门 ,从而易形成完整的技术创新体 系。此
系。也正 因为如此 ,目前学术界对 国家创新体 系已经 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 了值得肯定的成就 ,主要体 现在来源 、内涵 、特 征 、要素及其 国际 比较等方面 ,
系 、创新支撑体 系等 。大 国的 幅员广 阔 、人 口众 多 、
国内市场 巨大 、资源总量 丰富等特征使得大国与小 国 相 比易于形成完整的国家创新体系 。首先 ,大国庞大 的人 口规模致使研发人员基数庞大 ,高校与研究机构
部门齐全 ,基础研究力量较雄厚 ,易形市场需求 ,可保证企业
国家创 新 体 系 ( I)是 一 国经济 发 展 的 “ NS 引 擎” 。国家创新体 系包 括知识创新体 系 、技术创新体
的产业部 门 ,使得 大国可构建雄厚 的产业技术基础 、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 ,再通过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
文化 、支持创新的中介服务体系等 ,因而易形成完整 的创新支撑体系 。大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完整性 ,导致 大 国的科技竞争力处于较高 的位 置。 <0 9 2 1 < 0 ~ 0 0全 2 球竞争力报 显示 ,中国科技竞争力在排行 榜上由 上年 的第 3 位上升至第 2 ; “ 0 9位 金砖 四国”的其他 三个 国家 中,印度由上年 的第 5 位升至第 4 位 ,巴 0 9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及演进研究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及演进研究

0引言2010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转发了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部署,其中重新强调了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以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此次,我国重提“科技创新举国体制”,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内外环境密切相关。

2010年是我国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发展战略性新型高科技产业,是我国应对激烈国际竞争,完成经济结构顺利转型,成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

1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形成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能力形成的组织载体,是对国家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及其作用关系的理论阐述。

19世纪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李斯特(1841)在《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体系》一书中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雏形,书中分析了“国家专有因素”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追赶型国家的科技政策选择问题,构建了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理论框架;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最早提出了创新的概念———“执行新的组合”,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家学说和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结合,为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进步理论的不断发展,学界发现政府、金融、法律、文化等要素也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使得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体系上升到国家层面,逐步形成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而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曼(1987)在其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著作《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中,解释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时,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NIS ),并将其定义为“一种公共和私营部门机构的网状结构,这些公共和私营部门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的新技术”。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指在国家层面上,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有序的、具备竞争力的创新体系。

它是促进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手段,是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背景和意义、主要内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背景和意义1.背景: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纷纷加大创新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早已意识到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加大了创新体系建设的力度。

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1.宏观政策制定:制定相关政策,为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政策支持,包括科技创新基金、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等。

2.创新资源配置:合理配置创新资源,确保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

包括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器等。

3.产业结构优化:通过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4.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实现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5.创新能力提升: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亟待解决的问题1.技术创新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需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但又不能脱离市场需求,要加强科研与产业的融合,将技术创新与实际需求相结合。

2.创新体系协同机制的建立:在国家层面上建立一个协同互动的创新体系,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推动各类创新主体的参与和合作。

3.人才培养与需求不匹配:要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创新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同时,还需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的结构和方向。

4.创新创业环境的改善:改善创新创业环境,降低创新创业的风险和成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5.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完善: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增加创新的积极性和动力。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及未来研究方向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及未来研究方向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及未来研究方向内容摘要: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自提出至今已有近百年时间,已经发展得相对完善,但在我国这一理论尚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发展。

本文对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进行了简要阐述,包括概念、演变过程以及该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最后,在综合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该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国家创新系统研究方向创新主体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国家创新系统的英文表述为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简称NIS)。

目前在国际上,NIS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各国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以不同形式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弗里曼和纳尔逊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组制度,制度的设定和功能是决定创新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

经合组织认为“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互相作用的结果。

技术变革并不以一个完美的线性方式出现,而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反馈的结果。

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企业,是企业组织生产和创新、获取外部知识的方式。

外部知识的主要来源则是别的企业、公共或私有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中介组织”。

冯之浚教授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国家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网络,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的创新网络。

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也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

其实质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商业应用,它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领域的创新。

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部门、生产部门、营销部门,以及企业与企业外的研究开发机构、高校及其他机构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些研究的表述方式虽然不同,但在强调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上,却是一致的。

可以说,国家创新系统就是将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之间的创新行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试图通过相互协作产生最大创新绩效的一个组织和制度网络。

国际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一)李斯特的国家体系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研究落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问题,以及落后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所应该采取的政治经济对策等问题时,首次从国家的角度而不是从个体的角度进行分析。

国家创新系统演进理论

国家创新系统演进理论

CATALOGUE目录•引言•国家创新系统演进理论概述•国家创新系统的历史演进•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规律•国家创新系统演进的理论框架•研究结论与展望国家层面尚未形成完善的创新政策体系,创新环境尚不成熟。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限,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相对较低。

科技创新的起步阶段,创新活动主要由个别优秀企业或科研机构主导,创新资源投入较为有限。

3科技创新进入高度发展阶段,创新活动成为全社会的核心行为,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企业和科研机构。

国家层面政策环境高度完善,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也大幅增加,同时开始注重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国家整体科技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010203定义特点国家创新系统的定义与特点国家创新系统演进的内涵演进过程演进模式演进目标动力来源动力学模型影响因素国家创新系统演进的动力学机制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过程可以用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和分析,该模型可以揭示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结构、社会文化等,这些因素对演进的速度和方向产生影响。

创新主体知识传播方式创新环境030201传统农业社会的国家创新系统创新主体知识传播方式创新环境03创新环境01创新主体02知识传播方式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制度创新文化01030204知识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保护完善政策法规增加对研发、教育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

增加投入培育创新文化加强国际合作01020403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共享全球创新资源。

制定有利于创新的政策法规,如知识产权保护、税收优惠等。

倡导开放、包容、冒险的文化氛围,鼓励创新精神。

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国家创新系统的生命周期理论由上到下由单一到多元由点到面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路径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支持对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具有重要影响。

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等因素对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具有决定性作用。

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影响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创新能力及其创新绩效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知识经济的崛起,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

在此背景下,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首先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构成及其发展进行概述,然后分析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接着重点探讨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国家创新体系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案例,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与特点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涵盖了多个关键组成部分,包括企业、教育机构、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以及中介机构等。

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国家创新活动的发展。

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扮演着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关键角色。

教育机构则负责培养创新人才,为创新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科研机构则致力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创新活动提供技术支撑。

政府部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创新活动的发展,而中介机构则负责提供信息咨询、技术转移等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融入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具有动态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体系的构成和功能也会不断调整和完善。

再次,国家创新体系具有开放性,它鼓励国内外各种创新资源的流动和整合,以推动创新活动的深入发展。

国家创新体系还具有创新性,它致力于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不断提升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水平。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系统,它通过整合国内外各种创新资源,推动创新活动的深入发展,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绩效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长 期 从 事 科 技 政 策 国 际 比较 的 美 国 学 者 的
自2 0世 纪 9 0年代后半期 以来 , 为评估
研究发展 、 学习过程 、 激励 机制 、 人力 资源流 动等创新影响 因素 , 重点关注整个创新 系统
中 相互 作 用 的 联 系 和 网络 。 为评 价 国家 创 作 新 绩 效 的理 论 基 础 和 制 定 创 新 政 策 的 重 要
O 前 言
发展 速 度 的 巨 大 差 异产 生 了极 大 关 注 。针对
提 供政策建议 为 主要研 究 目的的 N S绩效 I
比较 研 究 热 点 ,并 出现 了许 多 不 同 分 支 , 如
区域创新系统 、 技术系统 、 门创新 系统 、 部 产
业 集 群 。这 些 不 同 的概 念 反 映 了不 同的 创
制定者关注 的重点 , 尤其是发达 国家 。事实
上 ,I NS研 究 是 由政 治 因 素 和 政 府 协 议 引 发
和 斯 堪 的纳 维 亚 等 富 裕 国 家 和 极 少 数 新 兴
工业化 国家 , 主要是从 历史 、 治和文化背 政 景角度考察 国家特有 的创新 模式 , 目的在于
揭示 创 新 过 程 和创 新 要 素 , 其 研 究 范 式 并 但
方法 , 国家创新 系统 日趋重要 。
N S研究 是技 术 创 新 研 究 的 一 个 新 的 发 I
展 阶段 , 的 提 出 是 对 科 学 技 术 与 社 会 经 济 它
期从事 国家技术创新模式 的国际 比较研究 ,
正 是 Fem n在 对 日本 考 察 分 析 的 基 础 上 , re a 首 次 提 出 了“ 国家 创 新 系统 ” 念I 概 I 。

国家创新系统演进理论研究综述

国家创新系统演进理论研究综述

国家创新系统演进理论研究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并且,在国家竞争中,技术创新和创新能力也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因此,各国开始建立以创新为核心的国家创新系统,不断完善和调整其发展模式。

国家创新系统是由政府主导的创新机制,旨在提高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实力,以促进增长和社会发展,它包含了多个子系统,如研究、创新、生产等。

国家创新系统的目标是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创新的应用,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家的发展。

而对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理论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新政策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关键。

创新政策应该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相协调,政策必须支持和营造创新的氛围和环境,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同时加强知识产权和创新保护。

这样,可以构建一个创新的生态系统,以确保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第二,公共政策和市场机制应相互补充。

公共政策需要制定良好的研究和技术创新计划,以支持创新系统的发展。

同时,市场机制也应发挥作用,推动企业和产业的自主创新,引领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升级。

这样,可以产生良性循环,促进创新体系的不断升级和创新水平的提高。

第三,产学研结合,协同推进创新发展。

产业与科学技术之间的紧密联系对于创新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应该构建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高效的技术创新平台和产学研联合团队,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国家的发展。

总之,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理论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如何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和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创新的应用,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和调整的重要方向。

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和改进机制,以提高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实力,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家的发展。

产业集群与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产业集群与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用 的 类 型 : 新 集 群 、 新 性 集 群 。进 而 对 这 两种 集群 对 于 国 家创 新 体 系构 建 的 作 用 进 行 讨 论 。 最 后 提 出 了 培 育 创 新 集群 创 创
以及 创 新 性 集 群 的 建 议 。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 3 9 ( 0 0 2 — 0 30 1 7 — 1 8 2 1 ) 30 2 — 2 一 步 发 展 必 须 依 靠创 新 构 建 国 家 创 新 体 系。 而产 业 集 群 恰 恰 是 一 个很 好 的
切 入 点 , 好 的 实现 了 当 前 国 情 与 创 新 的 结 合 。首 先 通 过 对 集群 进 行 分 类 , 很 筛选 出其 中对 于 国 家 创 新 体 系构 建 起 到 重 要 作
定 的 制度 环 境 中 即创 新 的 系 统 性 。
1 国 家 创 新 体 系 的 定 义 及 其 构 建 的 必 要 性
1 1 国 家 创 新 体 系 的 定 义 .
创 新 思 想 最 早 起 源 于 西 方 经 济 学 领 域 , 追 溯 到 1 1 可 92 年美国经济学 家熊 彼特 在《 济 发展 理 论 》 的相关 论 述 。 经 中 他认 为国家经济发 展 的决定 因素 是生产 方式 的某 个 领域 的 创 新 , 将 创 新 归 纳 威 五 个 方 面 , 生 产 新 的 产 品 ; 入 新 并 即 引 的 生 产 方 式 ; 拓 新 的 市 场 ; 求 新 的 原 材 料 供 应 源 ; 取 开 寻 采 新 的组 织 模 式 。 熊 彼 特 的 创 新 思 想 包 括 三 个 重 要 方 面 : 技 术创新 思想 ; 制度 创 新 思 想 ; 念 创 新 思 想 。 它 的 产 生 与 发 观 展 为 国家 创 新 理 论 的 形 成 奠 定 了 基 础 。 1 8 9 7年 , 国 著 名 英 技 术 经 济 学 家 克 里 斯 托 夫 ・ 里 曼 ( hi F ema ) 其 分 弗 C r re n 在 s 析 日本 经 济 的 著 作 《 术 和 经 济 运 行 : 自 日本 的 经 验 》 , 技 来 中 首 次 提 出 国 家 创 新 体 系 ( S 这 一 概 念 。他 把 国 家 创 新 体 NI) 系 定 义 为“ 种 公 共 和 私 营 部 门 的 机 构 的 网 状 结 构 。这 些 一 公 共 机 和 私 营 部 门 的行 为 和 相 互 作 用 创 造 、 入 、 进 和 扩 引 改 散新技术” 弗里曼 提 出的 国家 创新 体 系 的概念 以为 世界 经

浅析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模式的特点及其构建

浅析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模式的特点及其构建

随着技术在经济增长 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的 作用 ,研究科学技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 的问题 已 越来越引起经 济学学者 的关注 。国家创 新体 系就
中期 。据有关学者考察 ,19 年经 济科学 出版社 91 会的G・ 多西等主编的 《 技术进步与经 济理论》一
书 ,首次将 国家创新体 系概念引入 中国。19 年 97
是一种有关如何促进科学技术产生以及其如何在

国经济发展 中发挥作用 的机制 。
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最早可 以溯源 到德 国经
底 ,中国科 学院向中央提交 的 “ 迎接知识经济时 代 。建设 国家创新体系 ”的研究报告得到 中央领
导的高度重视 .揭开 了国内对 国家创新体 系研究 的序幕。此后 ,柳卸林完成 的 《 中国国家创新系 统的现状 问题 与发展趋势》 的研究报告 ,他与石
济学家弗里德里希 ・ 李斯特和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 约瑟夫 ・ 熊彼特。李斯特在其 《 政治经济学 的国民 体系》 中提 出 “ 国家体系”这一概念 。他还深入 分析 了国家专 有因素对一 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
选择的影响 .强调一 国内生性科学技术能力的重 要性 。熊彼特 首先提 出 “ 技术创新 ”这一概念 ,
创新体系是政府 、企业 、大学 、研究 院所 、中介 机构等为 了一系列共 同的社会 目标 和经济 目 , 标 通过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 网络 ,其主
要活动是启发 、引进 、发行与扩 散新技术 ,创新 是这个体系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 尽管不同学者、机构研究体系的侧重点不同,
《 技术和经济运行 :来 自 日本的经验》 。他侧重 于 分析技术创新 与 国家经 济发展实绩 之间 的关 系 . 特别强调国家专有 因素对于一 国经济发展实绩 的

国家创新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国家创新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国家创新系统的构建与实现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在积极推进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国家创新系统,是指一国政府为支持科技与技术转移而特别设立的组织、机制和法律制度等支持服务体系,也是一个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机制,推进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创新系统的建立,不仅能够促进科技创新的质量、速度和效果,还能够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国家创新系统构建的必要性1、推动国家科技发展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有利于推进科技创新和发展。

创新需要工业、金融、商业和大学院校等各个领域的共同支持和配合。

如果单靠某个领域的力量,很难实现全面、持续、协调的科技创新目标。

2、培育创新人才国家创新系统不仅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

在国家创新系统的支持下,许多有志于从事科技事业的人才,可以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和资源,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科技创新梦想。

3、提高国家竞争力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实力,首先表现在其创新能力上。

如果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不足,那么它的竞争力和实力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建立一个健全的国家创新系统,对于提高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

三、国家创新系统的实现途径1、加强制度建设改革创新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制度建设。

只有通过制度建设,才能激发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使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

2、大力促进产学研用融合产学研用融合是推进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重要途径。

通过将产业、学术界、研究机构和市场等各方资源有效整合,实现产业资本、人才、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无缝对接,可以进一步增强国家创新能力。

3、强化科研投入加强科研投入是推动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重要保证。

只有加大科研投入,才能建立丰富的科技创新生态,不断激发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

四、国家创新系统的功能1、形成科技创新的生态系统国家创新系统的建立,可以形成符合国家实际、体现国家特色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科技创新研究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科技创新研究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科技创新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研究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为了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探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并深入研究其中的科技创新。

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背景和意义1. 背景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创新被视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各国都意识到,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2. 意义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义在于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加强国内创新链条的各个环节,提高创新系统的整体效能,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它还能够为国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取得优势提供支撑。

三、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1. 创新主体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是创新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和创新人才等。

政府发挥领导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调配;企业是创新的主要载体,承担着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院所则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创新人才则是推动创新的中坚力量。

2. 创新环境创新环境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

它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科研经费的投入、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化等方面。

只有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才能激发各方面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 创新链条创新链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机制,它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和市场化等环节。

这些环节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链条,实现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的有机结合。

四、科技创新研究的重要性和挑战1. 重要性科技创新研究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

科技创新可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提高产品和产业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

它还可以为解决社会问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做出贡献。

2. 挑战科技创新研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投入和人才支撑,而这些资源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拥有充足的。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因此,构建一个完整的国家创新体系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首要任务。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

一、理论探讨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应该是全面的,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体系、产业创新体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及政策支持体系等多个方面着手。

1.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体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在科学研究方面,应该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同时,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资源共享平台,提高科研的效率和水平。

在技术创新方面,着重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政府可以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创新券机制,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通过联合研究等方式共同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产业创新体系产业创新是实现经济转型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应该加强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结合,搭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等措施,实现技术和产业深度融合。

3.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人才是实现国家创新的重要保障。

因此,应该着重建设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企业和高校之间的联合培养,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

同时,应该采取更加开放、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创新队伍。

4.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应该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同时,建立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监管机制,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和水平。

5. 政策支持体系政策支持是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因此,应该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加大科研投入、制定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提高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效率。

二、实践探讨在实践层面,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1. 政府引导创新发展政府是国家创新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需要通过加大投入、制定优惠政策等方式来引导创新发展。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分析随着世界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发展,国家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需求。

因此,各国都加大了对创新的投资力度,打造创新型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国家创新体系。

而本文的主题就是探讨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一、国家创新体系的定义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组成的一个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

不同于企业创新,国家创新涉及到国家的科技水平和产业结构,是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1.政府主体政府主要负责创新体系的引导和构建,包括制定有关创新的政策、加大创新投入等。

2.企事业单位主体企业与事业单位是创新主体之一,其中企业主要承担投入、研发与生产等任务,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基础科研和人才培养等任务。

3.高等教育机构主体高等教育机构一方面承担着为企业输送人才,另一方面也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作与交流促进创新。

4.科研机构主体科研机构是国家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承担着科技攻关、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转化任务等。

三、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国家创新体系以“四位一体”(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的模式构建,旨在形成一个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创新能力逐步提高的创新生态系统。

具体来说,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完善的法律法规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创新体系的基础,各国应加强和改善法律法规,明确创新创业的权利与义务,加强产学研合作等。

2.政府引导政府在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领导和协调国家创新政策方向,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为创新发展提供可靠的政策保障。

3.市场化经营市场化是创新体系发展的核心,要注重市场的主导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企业和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法效力。

4.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技术的创新是创新体系的核心,要根据各国国情制定相应的科技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和高端技术研发,推动各行业发展。

5.人才支持人才是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资产,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不断提高科技人才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满足国家创新的需求。

构建国家创新系统的意义及其实现策略

构建国家创新系统的意义及其实现策略

构建国家创新系统的意义及其实现策略随着全球科技创新的激烈竞争,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构建国家创新系统既是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变化的挑战。

本文将从意义与策略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构建国家创新系统。

一、构建国家创新系统的意义国家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所固有的机制、机构、政策、资金注入等有机整合的系统。

构建国家创新系统意义重大。

首先,构建国家创新系统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需要不断的投入,而构建创新系统不仅能整合国家物质和智力资源的投入,还能减少重复研发的现象,从而实现创新成果的快速应用和传播。

其次,构建国家创新系统也能够提升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水平。

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是促进国家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构建创新系统可以将科技成果有计划、有序地引导向产业化和商业化方向,从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最后,构建国家创新系统还能够提升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

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被认为是该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软实力”的重要方面。

通过构建创新系统,引导各类创新主体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从而提升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构建国家创新系统的实现策略构建国家创新系统需要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

以下为几点构建国家创新系统的实现策略:1、实施科研经费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府与市场协调机制的发展。

科学技术创新需要强大的资金保障,这不仅是保证创新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产业化过程中重要保障。

推进政府、高校、企业间的协调机制,建立更完善有序的经费体制,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创新研究当中,充分发挥市场优劣分配资源的作用,有效提高创新资金使用效益。

2、制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建立鼓励创新的长效机制。

创新是一项高风险、高成本的投入。

各类企业、高校在面对创新时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鼓励人们积极创新,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创新激励政策和长效机制,为普通创新者提供创业环境、优惠税收、人才引进等政策优惠。

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系统思想探究

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系统思想探究

有 高效 的 国 家 创 新 体 系 是 区分 创
新 型 国 家 与 非 创 新 型 国家 的 主要
构、 教 育 培训 机 构 、 政 府部 门等 ; 如
果再细分 . 就企业来 讲 , 按 企 业 规 模 划分 又分 大企 业 、中小 型 企 业 ; 按 企 业 性 质 划 分 还 可 分 为 国 营企
数 量 占全 世 界总数 的 9 9 % 是否拥
务 创新 、 管理 创 新 和组 织 创新 。为
建 设 创 新 型 国家 而 进 行 创 新 活 动 的行 为 主 体 主 要 有 企 业 、研 究 机
建 设 创 新 型 国家 的关 键 在 于 创 新
体 系 的建 立 .这 不 是 对 某 一 个 部 门、 某一个 机构的创新要求 , 它 强 调 的是一 个 系统 的概 念 . 是 一 个 国
与 社 会 主义 现 代 化建 设 的大局 . 走 中 国 特 色 的 自主创 新 道 路 来 科 学 规 划 和 整体 部 署 的 . 是 我 国 中长 期 国家发 展 的核心 战略 。
体. 表 现 出整 体 的性 质 和 功 能不 等
于 各 个 要 素 是 以 技 术 创 新 为 经 济社 会 发展 核 心 驱 动力 的国 家 .
建设 创新 型 国家 中的 系统 思想探 究

陈 智 慧
( 武汉科技 大学 文法 与经 济 学院 湖北 武 汉 4 3 0 0 6 5 )
摘 要 : 建 设创 新型 国家的 关键 在 于 国 家创新 体 系的 建立 , 它 强调 的是 一 个 系统的概 念 。 建
设创 新 型 国家理论 蕴含 着丰 富的 系统 整体 性思 想、 系统层 次性 思 想 、 系统 开放性 思想 、 系统 目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创新系统结构研究(公共事业管理静行者001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创新系统结构越来越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它也成为一个国家实现创新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首先给出国家创新系统结构的定义,介绍我国目前对于创新系统结构的看法与理解。

然后利用相关理论,结合两种不同角度下对国家创新系统结构划分的方法,通过我国创新系统结构不同主体的投入和产出情况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以及不同研发阶段各创新系统机构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当前社会环境下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有利于增进我国对于创新系统结构的认识与了解。

【关键词】国家创新系统;系统结构;创新主体;科研经费目录:1.引言22.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23.国家创新系统结构划分33.1对于创新系统的构成, 我国有两种理解33.2 国外的国家创新结构划分观点33.3 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结构划分43.3.1.政府部门43.3.2. 企业53.3.3.教育与培训机构(高校等)73.3.4.科研机构113.3.5.中介机构124.新的展望135.参考文献131.引言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知识与科技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知识的积累与发展推动科技的创新与进步,同时科技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知识科技发展水平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息息相关,这是一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科技只有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与时俱进,才能有效地推进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只有知识经济化,才会有经济的知识化,才会使产业结构和综合国力跃迁至更高的层次,而知识经济化只有跳过技术创新这个中介环节才能得以实现①。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们都在思考和研究着这些问题:如何创新?国家创新结构的主体有哪些?如何构建有效国家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结构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它也成为一个国家实现创新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如武汉工业大学周毓萍、郭庆的研究《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对我国目前创新系统结构进行分析,提出其中存在科研资金分配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上海交通大学陈洁的图书《国家创新体系构架与运行机制研究》;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硕士、美国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白先宏先生的研究《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就我国目前的企业在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详细分析后,提出进一步加强企业在整个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等。

我国作为经济发展大国,但科技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巨大差距,我国对于国家创新系统结构研究起步晚,经验少,理论缺乏,所以要更加注重知识科技创新,加强国家创新系统结构研究,构建合理高效的创新系统,以保证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因此,研究国家创新系统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其理论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关创新系统的概念也在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1995年Metcalfe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组独特的机构,它们分别或联合地推进新技术的发展与扩散、提供政府形成和执行关于创新的政策框架。

因此,国家创新系统是创造、存储和转移知识、技能和新技术产品的相互联系的机构组成的系统I。

①方世建,郑南磊,信息不对称下技术创新途径与企业选择【J】.科研管理,2002.,(6)。

1996年OECD在一份报告中认为,国家创新系统可以定义为公共和私营部门中的组织结构网络,这些部门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着一个国家扩散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并影响着国家的创新业绩。

1996年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中指出,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是重要经济决定因素。

1997年,OECD又推出了《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研究报告,强调国家创新系统中个人、企业和机构之间的技术与信息流动,提出了一整套国家创新系统分析方法,以便政策制订者理解和建设国家创新系统。

国家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国家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网络,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的创新网络。

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的活动,也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其实质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商业应用。

它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创新。

但他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部门、生产部门和营销部门,以及企业与企业外的研究开发机构、高校及其它企业互相作用的结果②。

3.国家创新系统结构划分3.1对于创新系统的构成, 我国有两种理解一是国家创新系统实质上是指国家技术创新系统。

NIS是由一个国家的公共和社会机构组成的网络, 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创建、扩散和使用新的知识和技术。

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政府机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是这一系统中的要素。

创新最后由企业完成, 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中介机构等为企业最后完成创新提供各种支持。

二是国家创新系统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四个系统构成。

政府部门在四个系统中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③。

3.2 国外的国家创新结构划分观点根据伦德华尔、麦特卡尔夫和OECD等的观点,国家创新系统一般由政府、企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基础设施等组成。

②Cabbage,国家创新系统【EB】http:// ,2009③韩宇等,从国家创新系统视角看国家自然科技基金的发展战略【J】.中国软科学,2002,(3)3.3 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结构划分对比以上国家创新系统结构的划分,可以发现各有所长,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之上。

笔者将综合这几种划分方式的优点,对我国创新系统结构进行研究。

3.3.1.政府部门: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市场济条件下,政府部门的决策影响国家创新系统的各个方面,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四个系统中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政府部门的决策正确与否对国家创新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政府在国家创新系统结构中充当着一个领导者、投资者、管理者、决策者的角色。

因为政府部门在国家创新系统结构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我们因当从多的方面来研究其在国家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1)国家R&D的投入比例。

R&D全称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是国家创新的一种重要资源,而我国R&D投入总量偏低。

上世纪90年代,我国R&D/GDP增长缓慢,1999年以后这一比值开始稳步提高,2007年达到1.44%,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但是与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国家总体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009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5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2%;而美国、日本在2000年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就分别达到2.7%和3.0%;说明我国政府在国家创新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2)国家R&D经费的结构。

根据我国的数据统计表目录,一般将R&D经费结构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三者的经费。

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反映着不同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结构和水平。

2000年,日本和美国在这三者的比例上为15%、25%和60%。

中国2009年三者之间的百分比为4.7%、12.5%和82.8%。

有要提出来的是,在基础研究投入比例方面,1997年,我国是5.7%,2005年为5.3%,2006年为5.1%,2007年为4.7%,综合以上数据,可以发现,我国在高校培训机构作为主要承担者的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虽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对R&D经费投入的总量也在不断增长,但是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比例却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基础研究是培养人才,积蓄力量的重要途径,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种现象不利于我国经济科技的长远发展。

(3) 政府部门对创新执行主体的R&D投入比例。

我国创新执行主体主要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组成。

以下是2009年我国政府对各创新执行主体的资金投入:企业为1838948万元,科研机构为8495281万元,高等学校为2622019万元。

可以看出,我国对于科研机构投入的比较多。

这可能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有关,国家,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如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紧密。

目前我国科研经费主要投入对象还是科研院所,政府对企业的科研资助太少。

而美国对企业科研经费资助经费占政府科研经费的30%以上;日本政府通过税率优惠、补贴等方式支持企业。

这些长期、稳定的财政支持,使美国、日本研发水平一直稳居世界前列。

企业作为整个创新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各创新主体R&D投入,改善政府职能,做好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服务工作,促进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

3.3.2.企业:近百年来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在提升国家竞争力方面,企业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企业不但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且是国家之间进行实力较量的重要平台。

据统计,目前国际上有6万家跨国企业,它们控制了世界技术转移的90%,投资的80%,是造成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差距的深层原因所在④。

由表1可见,从三种专利申请的授权数来看,企业在国家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真正重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表1 参考于国家统计局2008年国家统计年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大多数企业的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缺位是个④白先宏.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N].厦门日报,2006-02-10(9).关键。

(1)国家资金对企业创新的投入。

发达国家为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在财政、税收、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

如20世纪初美国政府研发经费的1/4用于企业,2009年我国政府对社会的总的R&D经费投入为13582710万元,对企业的投入只有1838948万元,相当于总量的13.5%;上个世纪末,美国政府曾拿出65亿美元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减免税优惠,美国对企业科研经费资助经费占政府科研经费的比例远远高于我国;日本政府通过税率优惠、补贴等方式支持企业,但我国对企业新产品开发实质性的税收优惠不多。

说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问题在政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企业中的研发机构及其科研资金投入。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不断增多,但是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并不多,到2009年底,全国研究开发机构中企业为33840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