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小板
地震勘探原理及资料解释
地震勘探原理及资料解释地震勘探,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其实就是个让我们了解地球“脾气”的办法。
想象一下,地球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有时候静悄悄的,有时候突然发脾气,吓得我们一跳。
地震勘探就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提前摸清这小家伙的脾气,让我们不至于在关键时刻被吓到。
你可能会想,怎么搞呢?其实就是借助一些物理原理。
比如说,地球内部的结构就像一块大蛋糕,各种层次和口味都有。
当地震发生时,能量会在地球内部传播,就像把蛋糕切了一刀,瞬间产生的震动波就像蛋糕屑一样,往四面八方飞散。
咱们的科学家就利用这些震动波,像侦探一样,去追踪它们,分析它们的特征,最后绘制出一幅地球内部的“画像”。
勘探过程中,有个工具叫地震仪,听起来挺神秘,其实就是一个能够捕捉到微小震动的机器。
它就像一个超级敏感的耳朵,随时准备记录下地球的“低语”。
地震仪能把地震波转换成电信号,然后传输到计算机里,经过处理后,就能显示出波的特征。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大屏幕上出现各种波形图,像极了音乐的音符。
没错,这就是地球在“唱歌”,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听懂它的歌声。
还有一点很重要,数据解释也不容小觑。
这就像是看一幅画,你得先搞清楚每个颜色和线条代表的是什么。
科学家们通过对地震波的分析,找出波的传播速度、频率和振幅等参数,再结合地质资料,像拼图一样,把整个地壳的构造拼凑出来。
这一步可不是简单的事情,简直就像是“打地鼠”,有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漏掉关键的信息。
有些地方,地震波传播得快,有些地方传播得慢,这背后其实是地球内部物质的差异。
有些地方是岩石,有些地方是水,有些地方可能还藏着油气,这些都能通过波的特性来判断。
科学家们就像开了个“寻宝”游戏,越深入,就越能发现宝藏。
想想看,谁不想知道自己脚下藏着什么呢?不过,地震勘探也不是总能一帆风顺。
偶尔会碰到“误报”,这就像你听到远处的雷声,以为要下雨,结果只是一场虚惊。
科学家们需要反复验证和校正数据,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地震勘探原理
地震勘探原理地震勘探是一种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物理现象,通过地震波在地下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折射等特性来获取地下结构信息的方法。
地震勘探原理是基于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特点,来推断地下介质的性质和结构。
地震勘探原理的研究对于地下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测、地下水资源调查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震波是一种机械波,它在地下的传播受到地下介质的影响,不同介质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路径都有不同的影响。
当地震波遇到地下介质的边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这些现象可以被记录下来,并通过地震勘探仪器进行分析,从而推断地下的结构信息。
地震勘探原理主要包括地震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三个基本过程。
首先,地震波的产生通常是通过地震仪器或爆炸物等方式产生的,产生的地震波会向地下传播。
其次,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受到地下介质的影响,不同介质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路径都有不同的影响。
最后,地震波会被地震勘探仪器接收到,并记录下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路径和特性,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推断地下的结构信息。
地震勘探原理的研究对于地下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石油勘探中,地震勘探可以通过分析地下介质的反射特性,来推断地下是否存在油气藏;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地震勘探可以通过分析地下介质的反射特性,来推断地下是否存在矿产资源。
此外,地震勘探原理还可以应用于地质灾害预测、地下水资源调查等领域,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都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地震勘探原理是一种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物理现象,通过地震波在地下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折射等特性来获取地下结构信息的方法。
地震勘探原理的研究对于地下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测、地下水资源调查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通过对地震勘探原理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利用地震波这一物理现象,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资源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震勘探原理名词解释(2)
第一章地球物理方法(Exploration Methods): 利用各种仪器在地表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从而推断、了解地下的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
它是一种间接找油的方法。
特点:精度和成本均高于地质法,但低于钻探方法。
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第二章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力寻找油气田或其他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地震波:在岩层中传播的弹性波。
反射定律:入射波与反射波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条件为:上下界面波阻抗存在差异,入射波与反射波类型相同.地震子波:震源产生的信号传播一段时间后,波形趋于稳定,我们称这时的地震波为地震子波。
爆炸时产生的尖脉冲,在爆炸点附近的介质中以冲击波的形式传播,当传播到一的距离后,波形逐渐稳定,我们称这时的地震波为地震子波。
几何地震学:地震波的运动学是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传播时间的关系,他与几何光学相似,也是引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因此又叫几何地震学. 波形曲线:选定一个时刻t1,我们用纵坐标表示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就得到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叫做波在t1时刻沿x方向的波形曲线.正常时差的定义:第一种定义:界面水平情况下,对界面上某点以炮检距x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同以零炮检距(自激自收)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这纯粹是因为炮检距不为零引起的时差. 第二种定义:在水平界面情况下,各观测点相对于爆炸点纯粹是由于炮检距不同而引起的反射波旅行时间差.倾角时差:当界面倾斜时,炮检距相同,但相邻反射点传播时间不同而产生的角度差由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观测到的来自同一界面的反射波的时差。
这一时差是由于界面存在倾角引起的。
地震勘探原理
地震勘探原理地震勘探是一种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来获取地下结构信息的方法。
它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地质勘探方法,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地质灾害等领域。
地震勘探原理是基于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特性,通过记录地震波的传播时间和反射、折射等现象,来推断地下介质的性质和结构。
地震勘探原理的核心是地震波的传播。
当地震波传播到地下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和透射等现象。
这些现象会受到地下介质的性质和结构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记录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时间,来推断地下介质的性质和结构。
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方向和路径都会受到地下介质的性质和结构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地震波的传播特性来获取地下结构信息。
地震勘探原理的实施需要利用地震仪器来记录地震波的传播情况。
地震仪器通常包括地震震源和地震接收器。
地震震源可以是人工震源,也可以是自然地震。
地震接收器用于记录地震波的传播情况。
通过分析地震波的传播时间和路径,可以推断地下介质的性质和结构。
地震勘探原理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石油勘探中,地震勘探可以帮助勘探人员确定油气藏的位置、形状和规模,从而指导钻探工作。
在地质灾害预测中,地震勘探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了解地下岩层的情况,从而预测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在地质调查中,地震勘探可以帮助地质学家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和构造特征,为地质勘探和工程建设提供重要信息。
总之,地震勘探原理是一种通过记录地震波的传播情况来推断地下结构信息的地质勘探方法。
它在石油、天然气、地质灾害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相关领域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勘探原理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将为地质勘探和工程建设提供更加精准的地下结构信息。
地震勘探原理
地震勘探原理
地震勘探是一种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通过地震波在地下介质
中的传播特性,可以获取地下结构和地层信息。
地震勘探原理主要
包括地震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三个过程。
首先,地震波的产生是地震勘探的第一步。
一般采用地震震源
来产生地震波,地震震源可以是人工产生的爆炸或者地震仪器产生
的振动,也可以是自然地震。
地震波产生后,会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根据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衰减规律,可以获取地下介
质的结构和性质信息。
其次,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是地震勘探的核心过程。
地
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会受到地层的反射、折射和透射等现象的
影响,这些现象会改变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传播速度。
通过分析地
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可以获取地下介质的结构信息,比
如地层的界面位置、地层的厚度和速度等。
最后,地震波的接收是地震勘探的最后一步。
地震波在地下介
质中传播后,会被地震接收器接收到。
地震接收器可以是地震仪器
或者地面上的传感器,通过接收地震波的到达时间和振幅等信息,
可以获取地下介质的性质信息,比如地下介质的密度、泊松比和剪
切模量等。
总的来说,地震勘探原理是通过地震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三
个过程,来获取地下介质的结构和性质信息。
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地质灾害预测和地下水资源勘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种非
常重要的地质勘探方法。
通过对地震勘探原理的深入理解,可以更
好地应用地震勘探技术,为地质勘探和地质灾害预测提供更加准确
的地下信息。
地震勘探原理和方法
地震勘探原理和方法地震勘探是一种通过地震波的传播和反射来探测地下结构的方法。
通过地震勘探,可以获取地下地质信息,如油气资源、地下水等。
其原理是通过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和反射,来获取地下结构的信息,从而进行地质勘探。
地震勘探的原理主要包括地震波的产生和传播,以及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折射等现象。
地震波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产生,例如在地面上布设震源装置,如地震仪或爆炸物等,通过地面振动产生地震波。
地震波的传播是通过地下介质的传导来实现的。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密度、弹性模量等特性。
当地震波遇到介质边界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透射等现象。
反射是地震波遇到界面时一部分能量反射回来的现象;折射是地震波遇到介质边界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透射是地震波穿过介质边界后继续传播的现象。
地震勘探的方法主要包括地震勘探测井、地震勘探剖面和地震勘探阵列等。
地震勘探测井是通过在地下钻探井口并向井内注入震源来产生地震波,然后通过井中的测震仪记录地震波。
这种方法可以获取井内和井周围的地下结构信息,用于勘探油气资源等。
地震勘探剖面是通过在地表上布设震源和接收器,在不同位置上记录地震波的传播情况。
这些记录的数据可以通过地震处理和解释来获取地下结构的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获取地质信息和油气资源等。
地震勘探阵列是将多个地面震源和接收器布设在一定区域内,同时记录地震波的传播信息。
通过对地震波的分析和解释,可以获取地下结构的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地震监测和地震研究等。
地震勘探还可以通过数据处理和解释来获取更详细的地下结构信息。
数据处理包括地震波形记录的处理、去除噪声等。
数据解释包括地震波传播路径的解释、地震反射地震震相的解释等。
总之,地震勘探是通过地震波的传播和反射来获取地下结构信息的一种方法。
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可以获取地质信息和油气资源等。
地震勘探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重要的地质意义。
地震勘探原理知识点总结
地震勘探原理知识点总结地震勘探是一种通过观察和分析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方式,来获取地下结构信息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地震波是由地震事件产生的一种机械波,它在地下的传播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地质体的影响而产生反射、折射等现象,从而携带着地下结构信息。
因此,地震勘探可以用来确定地下的地层结构、寻找矿藏、油气藏等目的。
在地质勘探中,地震勘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本文将对地震勘探的原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地震波的产生地震波是由地球内部的地震事件产生的,地震事件通常是由地质构造活动引起的,比如地震断裂带的发生、火山喷发等。
当地球内部发生地震事件时,会产生由地震波作为机械波向四面八方传播。
地震波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地下不同地质体的影响,并产生不同的反射、折射现象,携带着地下结构信息。
地震波的种类地震波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压缩波(P波)和剪切波(S波)。
P波是一种机械波,它的传播速度相对较快,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S波是一种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不能传播在液体和气体中。
P波和S波在地下传播时会受到地质体的影响而产生反射、折射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被记录并用来解释地下结构的特征。
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受到地质介质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现象。
当地震波遇到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一部分能量会被反射回来;另外一部分能量会继续向前传播。
此外,当地震波遇到介质的界面时,也会发生折射现象,这会导致地震波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地震波的这些特性可以被记录下来,并通过分析来进行地下结构的解释。
地震波的记录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过程中,会在地下不同深度和不同位置上产生不同的反射、折射现象。
这些现象可以通过地面上的地震波记录仪被记录下来。
地震波记录仪会记录下地震波传播时的波形和传播时间,这些记录可以被地震学家用来分析地下的结构和岩性。
地震波的解释地震波的记录可以被地震学家用来解释地下的结构和岩性。
通过分析地震波的波形和传播时间,地震学家可以确定地下的地层结构、寻找矿藏、油气藏等目的。
地震勘探原理和方法
地震勘探原理和方法地震勘探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规律来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
本文将介绍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地震波传播原理、地震波探测方法、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地质解释技术、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和地震勘探仪器设备等方面。
1.地震波传播原理地震波是指地震发生时产生的波动,包括纵波和横波。
纵波是压缩波,在地壳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以扭动的方式传播。
当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时,遇到不同密度的岩层会发生反射、折射和透射等现象,这些现象是地震勘探的基础。
2.地震波探测方法地震波探测方法包括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
折射波法是通过测量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的速度和时间来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
反射波法是通过测量地震波在地壳中反射回来的信号来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地震勘探的精度和分辨率。
3.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采集技术是地震勘探的关键之一,它包括野外数据采集和室内数据采集。
野外数据采集是在野外布置观测系统,通过激发地震波并记录地震信号来进行数据采集。
室内数据采集则是在室内通过计算机系统对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是地震勘探的关键之一,它包括预处理、增益控制、滤波、叠加、偏移、反演等步骤。
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平滑处理等;增益控制包括调整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滤波包括去除高频噪声和低频干扰;叠加是指将多个地震信号进行叠加,以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偏移是指将反射回来的信号进行移动,以纠正地震信号的偏移;反演是指将地震信号转换为地下岩层的物理性质,如速度、密度等。
5.地质解释技术地质解释技术是地震勘探的关键之一,它包括构造解释、地层解释和储层解释等方面。
构造解释是指根据地震信号推断地下岩层的构造特征和形态;地层解释是指根据地震信号推断地下岩层的年代、沉积环境和地层组合;储层解释是指根据地震信号推断地下油气储层的性质和特征。
地震勘探原理pdf
地震勘探原理pdf摘要:一、地震勘探原理简介1.地震勘探的定义2.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二、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1.传统地震勘探技术2.现代地震勘探技术三、地震勘探的应用领域1.石油天然气勘探2.固体矿产资源勘探3.地壳结构研究4.地震灾害评估四、地震勘探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2.环保型地震勘探技术3.智能化地震勘探技术正文:地震勘探是一种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研究地下结构和物质组成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它在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固体矿产资源勘探、地壳结构研究以及地震灾害评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地下传播,当遇到不同介质界面时,地震波会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
通过观测和分析这些现象,可以推断出地下岩层的形态、结构和性质。
传统地震勘探技术主要采用地震仪和地震图来记录和分析地震波,而现代地震勘探技术则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大大提高了勘探的效率和精度。
在石油天然气勘探领域,地震勘探技术为寻找油气藏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地震勘探,可以清晰地揭示地下岩层的形态、构造和分布,从而帮助石油工程师确定钻井的位置、方向和深度。
在固体矿产资源勘探领域,地震勘探技术也有助于查明矿藏的分布和规模。
此外,地震勘探技术还在地壳结构研究、地震灾害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地震勘探技术将继续向高分辨率、环保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可以获得地下岩层的更精细结构,为资源勘探和地壳研究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
环保型地震勘探技术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勘探成本。
智能化地震勘探技术将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地震勘探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勘探效率和精度。
001地震勘探原理及解释方法简介
为什么入射 角是直角?
信号太弱,信噪比太低
第三步:水平叠加
把同一点的反射信
S
M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R
号经过处理以后,进
行相加,从而可以加
强信号去除噪声
•T0=2H/V
R
多次迭加的观测系统
• 如图所示,24道接收,炮点 位于第一个检波器位置上, 每放一炮,炮点随整个排列 一起向前移动三个道间距 (d=3delt(x)),这样就组成 了四次迭加的观测系统。O1 点放炮的第19道,及其它点 放炮的13道,7道,1道均来 自共反射点R1
?
常规动校正
四次项动校正
视各向异性动校正
接 收 方 式
一点激发
多点接收
返回
几个单炮实例
不同地表条件下的单炮记录
二 进 制 增 益 控 制 系 统 实 例
随机干扰波
折射1 折射2 有效波
面波1
面波2
沙漠地表
区域异常振幅压制前后单炮记录
TR. 1--120
TR. 361--480
单炮记录
地表 基准面
第二步: 静校正
• 沿地震观测线的地形是起伏不平的。表层介质不 均匀,厚度也沿横向变化。这样势必导致反射波 因表层异常产生时差,直接歪曲地下深层的构造
形态。为此,为了消除表层影响,选择一个统一
的基准面作表层校正,由于这种校正与反射波的 传播时间无关,每一个记录道只有一个校正值,
所以称为静校正
第一步:自接自收的地震勘探
• 在地表平坦的情况下, 接收到的地震记录与 实际的地层形态一致, 此时我们看到的地震 剖面就是对应的地下 结构 • T0=2H/V
T0
H,V T0
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私人整理版
绪论部分地震勘探①它是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和有用矿藏的一种勘探方法②包括三种方法:反射波法地震勘探方法、折射波法~、透射波法~③原理是利用地震波从地下地层界面反射至地面时带回来的旅行时间和波形变化的信息推断地下的地层构造和岩性地震勘探的生产过程及其任务①野外采集工作(在初步确定的有含油气希望的地区布置测线,人工激发地震波,并记录下来)②室内资料处理(利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以及计算地震波的传播速度)③地震资料的解释(综合其他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对地下构造特点说明并绘制主要层位完整的起伏形态图件,最后查明含油气构造或者地层圈闭,提供钻探井位)油气勘探的方法特点方法有:地质法,物探法,钻探法①地质法是通过观察,研究出露在地面的地层,对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了解一个地区有无生成石油和储存石油的条件,最后提出对该地区的含油气远景评价,指出有利地区②物探法是根据地质学和物理学原理。
它是利用各种物理仪器在地面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从而推断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
是一种间接找油的方法③钻探法就是利用物探提供的井位进行钻探,直接取得地下最可靠的地质资料来确定地下的构造特点及含油气的情况。
第一章地震波运动学子波具有确定的起始时间和有限能量的信号称为子波在地震勘探领域中子波通常指的是1—2个周期组成的地震脉冲。
地震子波由于大地滤波器的作用,尖脉冲变成了频率较低、具有一定延续时间的波形,成为地震子波。
震源产生的信号传播一段时间后,波形趋于稳定,这时的地震波也为地震子波。
地震波运动学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其传播时间的关系,研究波的传播规律,与几何光学相似,也是运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也称为几何地震学正常时差界面水平情况下,对界面上某点以炮检距x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同以零炮检距(自激自收)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这纯粹是因为炮检距不为零引起的时差。
地震勘探原理概论
地震勘探原理概论地震勘探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地球探测的技术,以地震波传播的原理为基础。
地震勘探通过人工制造地震波,并观测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特性,从而获得地下构造和岩层信息。
本文将从地震波产生、传播和接收三个方面,对地震勘探原理进行概述。
地震波产生是地震勘探的首要过程,通常通过爆炸、震源或振动器等方式产生。
爆炸法是最常用的地震波产生方法之一,它通过炸药或地雷等爆炸物产生的冲击波来激发地震波。
震源法则是利用机械振动或电磁激发地震波,其优点是能够控制波形和频率。
振动器法是通过机械设备产生振动信号,使地面振动,激发地震波。
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产生地震波,使其传播到地下介质中。
地震波的传播是地震勘探的核心过程。
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取决于地下岩层的性质。
地震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所不同,由此可见,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弹性模量等参数有关。
地震波的传播路径通常遵循折射和反射原理,当地震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从而使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发生变化。
地震波的接收是地震勘探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获取地下信息的关键。
地震波在地表或地下的接收器上产生的信号被称为地震记录。
地震记录中包含了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幅度和频率等信息。
地震记录可以通过地震仪器进行观测和记录,并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地下结构和岩层的信息。
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地质调查和土木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石油勘探中,地震勘探可以帮助确定油气藏的位置、大小和性质,为油气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地质调查中,地震勘探可以揭示地下岩层的分布和性质,有助于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
在土木工程中,地震勘探可以用于勘察地质灾害风险、确定地基和地层的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地震勘探是一种基于地震波传播原理的技术,通过地震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可以获取地下结构和岩层的信息。
地震勘探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石油勘探、地质调查和土木工程等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
(整理)地震勘探原理名词解释.
地震勘探原理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力寻找油气田或其他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水平叠加:将不同接收点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不同激发点的信号,经动校正后叠加起来,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信噪比,改善地震记录的质量,特别是压制一种规则干扰波效果最好波形曲线:选定一个时刻t1,我们用纵坐标表示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就得到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叫做波在t1时刻沿x方向的波形曲线.动校正:在水平界面情况下,从观测到的波的旅行时中减去正常时差Δt1得到x/2处的t0时间,这一过程叫动校正或正常时差校正.多次覆盖:对被追踪的界面进行多次观测.剖面闭合:是检查对比质量,连接层位,保证解工作正确进行的有效办法,他包括测线交点闭合,测线网的闭合,时间闭合等.几何地震学:地震波的运动学是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传播时间的关系,他与几何光学相似,也是引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因此又叫几何地震学.水平分辨率:指沿水平方向能分辨多大的地质体,其值为根号下0.5λh.时距曲线:从地震源出发,传播主观测点的时间t与观测中点相对于激发点的距离x之间的关系剩余时差: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射波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时间tom之差.绕射波: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一些岩性的突变点,这些突变点就会成为新震源,再次发出球面波,想四周传播,这就叫绕射波.三维地震:就是在一个观测面上进行观测,对所得资料进行三维偏移叠加处理,以获得地下地质体构造在三维空间的特征.同相轴:一串套合很好的波峰或波谷.相位:一个完整波形的第i个波峰或波谷.纵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一致的波.转换波:当一入射波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会产生与其类型相同的反射波或透射波,也会产生类型不同的,与其类型不同的称为转换波.反射定律:入射波与反射波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条件为:上下界面波阻抗存在差异,入射波与反射波类型相同.地震子波:震源产生的信号传播一段时间后,波形趋于稳定,我们称这时的地震波为地震子波。
地震勘探原理名词解释
地震勘探原理名词解释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力寻找油气田或其他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水平叠加:将不同接收点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不同激发点的信号,经动校正后叠加起来,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信噪比,改善地震记录的质量,特别是压制一种规则干扰波效果最好波形曲线:选定一个时刻t1,我们用纵坐标表示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就得到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叫做波在t1时刻沿x方向的波形曲线.动校正:在水平界面情况下,从观测到的波的旅行时中减去正常时差Δt1得到x/2处的t0时间,这一过程叫动校正或正常时差校正.多次覆盖:对被追踪的界面进行多次观测.剖面闭合:是检查对比质量,连接层位,保证解工作正确进行的有效办法,他包括测线交点闭合,测线网的闭合,时间闭合几何地震学:地震波的运动学是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传播时间的关系,他与几何光学相似,也是引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因此又叫几何地震学.水平分辨率:指沿水平方向能分辨多大的地质体,其值为根号下0.5λh.时距曲线:从地震源出发,传播主观测点的时间t与观测中点相对于激发点的距离x之间的关系剩余时差: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射波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时间tom之差.绕射波: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一些岩性的突变点,这些突变点就会成为新震源,再次发出球面波,想四周传播,这就叫绕射波.三维地震:就是在一个观测面上进行观测对所得资料进行三维偏移叠加处理以获得地下地质体构造在三维空间的特征.水平切片:就是用一个水平面去切三维数据体得出某一时刻tk各道的信息,更便于了解地下构造形态个查明某些特殊地质现象.同相轴:一串套合很好的波峰或波谷.相位:一个完整波形的第i个波峰或波谷.纵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一致的波.转换波:当一入射波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会产生与其类型相同的反射波或透射波,也会产生类型不同的,与其类型不同的称为转换波.反射定律:入射波与反射波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条件为:上下界面波阻抗存在差异,入射波与反射波类型相同.地震子波:震源产生的信号传播一段时间后,波形趋于稳定,我们称这时的地震波为地震子波。
地震勘探原理及资料解释_第1章_地震勘探的理论基础_动力学简介
• 如果外力取消后,形变物体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状 态,称为理想弹性体或完全弹性体。反之,如果 完全保持形变后的状态就称之为理想塑性体。
(华东)
弹性介质与粘弹性介质
•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实际介质,在外力作用下即可 显示弹性,又可显示塑性,除温度、压力等影响 因素外,还与外力的大小和作用的时间长短有关。 在外力很大、作用时间很长的情况下,大部分物 体表现为塑性性质;在外力很小、作用时间很短 的情况下,大部分物体都表现为弹性性质。
地震勘探简介
地震勘探:以不同岩(矿)石间的弹性差异为基础, 通过观测和研究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中的传播规律, 借以实现地质勘查找矿目的的物探方法。
应用领域:主要用于油气田、煤田地质构造的勘探, 地壳测深,工程地质勘察等。
地震勘探的分支方法: 地震勘探技术的流程:
1. 折射波法;
1. 理论研究;
2. 反射波法;
(华东)
广义虎克定律的简化
• 应力与应变各自具有对称性,即 ij ji 和 ekl elk , 因此,只有 6 个分量相互独立,所以弹性系数张量 由 81 个分量减少为 36 个分量。
xx 1
yy
2
C11 C21
C12 C22
C13 C23
C14 C24
C15 C25
C16 C26
(华东)
§4.1 弹性理论概述
• 主要内容
– §4.1.1 地震介质的概念 – §4.1.2 应力与应变 – §4.1.3 弹性参数 – §4.1.4 波动方程
(华东)
§4.1.1 地震介质的概念
• 地震勘探中将地层叫做介质。 • 由于地震勘探是研究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岩层中的
地震勘探原理、方法及解释
地震勘探原理、方法及解释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地震勘探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地震勘探啊,就像是给地球做一次超级全面的身体检查!想象一下,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神秘盒子,我们想知道里面装了啥,这时候地震勘探就派上用场啦!它的原理呢,其实也不复杂。
咱就好比往地球这个大盒子里扔了个小石子,然后听听它发出的声音,通过这些声音来了解地球内部的情况。
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地震勘探的方法呢,那可是有讲究的。
得先选好地方,就像咱出门找好玩的地儿一样,得找对地方才能玩得尽兴呀!然后呢,布置好各种仪器设备,这就好比给咱的探秘行动准备好工具。
接着,制造出地震波,让它在地底下传播开来。
嘿,这地震波就像个小侦探,在地球里面跑来跑去,把看到的听到的都带回来。
解释这些数据可就像是解开一个超级大谜团!你得有一双火眼金睛,从那些复杂的数据里看出门道来。
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做到的哟!得有经验,得有本事。
有时候那些数据就像一堆乱麻,得耐心地一点点去理清楚。
咱说地震勘探这事儿,就跟医生看病似的。
医生得通过各种检查来判断病人身体有没有问题,咱地震勘探也是通过各种手段来了解地球内部的情况呀!而且这可是个技术活,一点都马虎不得。
要是弄错了,那可就像医生误诊一样,后果不堪设想呢!你说要是没有地震勘探,咱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不就少了很多嘛!那可不行,咱得把地球这个大宝贝好好研究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它相处呀!它可是咱的家呢!地震勘探的用处可大了去了。
可以帮咱找到石油、天然气这些宝贝资源,没有它,咱的汽车怎么跑?咱的暖气怎么热?它还能帮助咱了解地质结构,预防地震灾害呢!这多重要啊,就像给咱的家加上了一道保险。
所以说啊,地震勘探可不是小事儿,它是咱探索地球的重要手段。
咱得重视它,好好研究它,让它为咱人类服务。
让我们一起为地震勘探点赞,为那些默默工作在地震勘探一线的人们点赞!他们就像地球的守护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的家园。
怎么样,地震勘探是不是很神奇?很厉害?反正我是这么觉得的!。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资料解释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资料解释1. 你知道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是啥不?就好比我们在黑暗中用手电筒去寻找东西,地震波就是那束光,通过它的反射来了解地下的情况。
比如说,在探测石油的时候,就靠它来找到那些隐藏的宝藏呢!2. 嘿,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可神奇啦!就像我们玩捉迷藏,地震波去探寻地下的秘密,然后把信息带回来。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这个原理,我们怎么能发现地下那么多有趣的东西呀,比如珍贵的矿产!3.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呀,简单来说就是给地下做个“CT”。
哎呀,就像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一样!比如探测地质结构,不就像了解人体的骨骼架构嘛,多重要啊!4. 哇塞,你可别小看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哦!这就好像是给地球内部开了一扇窗,让我们能看到里面的景象。
像探测地下的洞穴,没有它怎么行呢!5.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这可是个大宝贝呀!好比是我们探索未知世界的钥匙。
你说,要是没有它,我们怎么能搞清楚地下到底有啥,比如神秘的地质断层呢!6. 嘿呀,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真的太有意思啦!就如同一个侦探在寻找线索,地震波就是那关键的线索呀。
像寻找地下的含水层,没有它可就难咯!7. 你想过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有多重要吗?那简直就是打开地下奥秘之门的魔法呀!就像我们能通过它找到隐藏的地下宝藏,比如古老的遗迹,多神奇呀!8.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东西呢!就好像是我们在黑暗中点亮的一盏明灯,照亮地下的路。
比如探测地下的岩浆活动,没有它可咋办呀!9. 哇哦,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真的好酷呀!如同一个超级英雄,为我们揭示地下的秘密。
像搞清楚地下的岩层分布,这可全靠它啦!10. 嘿,别小瞧了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资料解释呀!这可是我们了解地球内部的重要途径。
就像我们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不通过特别的方法怎么行呢!比如说要找到深埋地下的天然气,没有它们可就难了呀!我的观点结论: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资料解释真的非常神奇和重要,它们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地球内部,为各种地质研究和资源勘探提供了关键的依据,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和发展它们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子波:在信号分析领域中,把具有确定起始时间和限定能量的信号称为子波。
2.波阻抗:在声学中把密度和波速的乘积叫做声阻抗,在地震学中习惯叫做波阻抗。
3.波线:在几何地震学中,用于描述波能量从一点传播到另一点的路径就是射线,又称波线。
4.地震勘探:地震勘探就是用人工方法(如爆炸,敲击等)产生振动(地震)后,研究振动在地下的传播规律,以查明地下地质情况和有用矿藏的一种勘探方法。
5.振动图:描述某一质点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图形叫振动曲线,习惯上成为振动图。
6.观测系统:地震勘探中的观测系统是指地震波的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
7.地震资料解释:就是把地震资料转化为抽象的地质术语,即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地质构造形态和空间位置,推测地层的岩性、厚度及层间接触关系,确定地层含油气的可能性,为钻探提供准确井位等。
8.水平叠加:是将不同接收点收到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不同激发点的信号,经动校正后叠加起来,这种做法能有效压制干扰噪声,提高信噪比,改善地震记录质量,特别是压制规则干扰波(多次波)效果较好。
9.纵测线:激发点和观测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测线。
10.非纵测线:激发点和观测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测线。
11.平均速度:一组水平层状介质中某一界面以上介质的平均速度就是地震波垂直穿过该界面以上各层的总厚度与总的传播时间之比。
12.均方根速度:把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似地当作双曲线,求出的波速就是这一水平层状介质的均方根速度。
13.射线平均速度:就是将地震波沿某一条射线传播所走的总路程长度除以所需的时间,所得结果叫做地震波沿这条射线的射线平均速度。
14.叠加速度:在一般情况下,(包括水平界面均匀介质、倾斜界面均匀介质、覆盖层为层状介质或连续介质等),都可将共中心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看作双曲线,用一个共同的式子来表示:t2 =t02 +x2 /v a2 ,式中v a加速度。
15.无规则干扰波:主要指没有一定频率,也没有一定传播方向的波,在记录上形成杂乱无章的干扰背景。
16.规则干扰波:是指有一定的主频和一定视速度的干扰波。
17.地震测线:是指沿着地面进行地震勘探野外工作的路线。
18.道切除:是为了消除包括噪声记录开始部分所存在的高振幅,这样可有效避免后续处理时出现的叠加噪声。
19.静校正:是研究地形、地表结构对对地震波传播时间的影响,把由于激发和接受时地表条件变化所引起的时差求取出来,再对其进行校正,使畸变了的时距曲线恢复成双曲线,以便对地下构造作出正确解释的过程。
20..动校正:就是把炮检距不同的各道上来自同一界面,同一点的反射波到达时间,校正为公中心点处的回声时间。
21.反滤波:也叫反褶积,是滤波的一种逆过程。
反褶积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可通过压缩地震子波提高地震时间分辨率。
22.层位标定:一般把过井地震剖面上找出井点位置某一地层界面或(油)砂层顶底面准确反射位置,并确定井旁地震反射的地质含义的过程叫层位标定。
23..时间剖面的对比:在时间剖面上,利用反射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识别和追踪同一反射层位反射波的过程叫时间剖面的对比。
24.波系:如果相邻两个以上的波组伴随出现,形成特征明显,时间间隔稳定,这样的波组称为波系。
25.波的对比:也叫层位追踪,在地震反射波法勘探中,运用地震波传播规律方面的知识,分析研究时间剖面,识别真正来自地下各反射界面的反射波,且在一条或多条剖面上识别属于同一界面的反射波。
26.构造图:地震构造图是一种以地震资料为依据,用等深线(或等时线)及其它地质符号(断层、超复、尖灭等)直观地表示出地下某一反射层的地质构造形态。
27.绕射波:据惠更斯原理,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界面上的任何一种不规则体(例如断层棱点,地层尖灭点,不整合面上的突起点等)这些不规则突起点会形成向四周发散波的一个新的点震源,由这种新的点源产生的波叫绕射波。
28.断面波:是由断层面上产生的反射形成的异常波。
29.水平分辨率:也叫横向分辨率,是指利用地震资料,在横向上能分辨地质体的最小宽度或范围。
30.地震波运动学:是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其传播时间的关系,即研究波的传播规律,与几何光学相似,也是运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所以也称为几何地震学。
31.正常时差:界面水平情况下,对界面上某点以炮检距x 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同以零炮检距(自激自收)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这纯粹是因为炮检距不为零引起的时差。
32.时距关系:就是表示波从震源出发,传播到测线上各观测点的传播时间t,同观测点相对于激发点(取作坐标原点)的距离x之间的关系。
33.时距曲线:指地震波走时与距离的关系曲线,即地震波到达各检波点的时间同检波点到爆炸点的距离之间的关系曲线,曲线上各段的斜率就是各地震波视速度的倒数。
34.层速度:把某一速度层的波速叫做这一层得层速度。
35.垂直分辨率:纵向上能分辨岩层的最小厚度36.波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相轴组成的具有较强振幅较连续的反射往往被称为波阻二.简答1.油气勘探的方法和特点。
油气勘探的方法有:地质法,物探法,钻探法特点:①地质法是以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等理论为基础,通过观察,研究出露在地面的地层、岩石,对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了解一个地区有无生成石油和储存石油的条件,最后提出对该地区的含油气远景评价,指出有利地区。
有时在岩石出露的地区,也可能直接发现油气藏。
②物探法(全称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根据地质学和物理学的原理,利用电子学和信息论等许多科学技术领域的新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较新的勘探石油的方法。
它是利用各种物理仪器在地面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从而推断、了解地下的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
物探方法是一种间接找油的方法。
③钻探法就是利用物探提供的井位进行钻探,直接取得地下最可靠的地质资料来确定地下的构造特点及含油气的情况。
2.什么是地震波?波就是振动在介质(空气、水、岩层等)中的传播过程。
没有振动就谈不上振动的传播,波也就不存在,振动是波动的震源,所以首先要有开始震动的震源存在。
当震源在地表层激发后,地表层介质中的质通过介质质点的相互作用,会引起邻近质点的振动,邻近质点的振动又会引起下邻近质点的振动,如此能量传播下去就形成了波动。
因此所谓的地震波就是在地球介质中传播的振动3.为什么说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地震波是岩层中传播的,形成弹性波的条件是要有一种能传播弹性振动的介质,并且要在这种弹性介质中激发振动。
弹性理论研究表明,每一种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主要表现为弹性和塑形,要取决于具体的条件。
在外力很大,作用时间又很长的情况下,大部分物体都表现为塑形性质,反之,在外力很小,作用时间又很短的情况下,大部分物体表现为弹性性质。
地震勘探通常是在远离震源外进行接收,因此除震源附近以外的绝大部分地区,岩石都可以近似的看作理想弹性体或完全弹性体来研究,所以地震波实际上是一种岩层中传播的弹性波。
4.影响反射波振幅的因素(1)波前发散:均匀介质中的波前发散,层状介质中的波前发散,连续介质中的波前发散(2) 波散(3) 吸收(4) 透射损失(5)波的散射(6)反射系数5.地震勘探生产环节包括哪些及任务?(1)野外数据采集任务:在地质工作和其它物探工作初步确定的有含油气希望的地区,布置测线,人工激发地震波,用地震仪把地震波传播情况记录下来。
(2) 室内资料处理任务:根据地震波传播理论,利用计算机,对野外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处理。
(3)地震资料解释任务:运用地震波传播理论和石油地质学的原理,综合地质、钻井和其它物探资料,对地震剖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对各反射层相当于什么地质层位做出正确判断,对地下的特点作出说明,绘出反应某些主要层位完整的起伏形态图件——构造图。
查明有含油气希望的构造,提出钻探井位6.地震测线布置遵循的原则(1) 根据地质任务,整体规化;(2) 测线尽量为直线,在无法按直测线施工时可采用弯曲测线;(3) 测线足够长.能控制构造形态和地质目标;(4) 主测线垂直构造走向,联络测线尽量与主测线垂直,除路线概查外,联络测线应与主测线构成网;(5)测线要通过主要探井;(6)注意和邻区及早年测线的连接。
7.静校正的目的和意义(1)目的:是研究地形、地表结构对对地震波传播时间的影响,把由于激发和接受时地表条件变化所引起的时差求取出来,再对其进行校正,使畸变了的时距曲线恢复成双曲线,以便对地下构造作出正确解释的过程。
(2)意义: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和勘探地区的复杂化,静校正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严重困扰了地震工作的开展,尤其我国西北地区,地表条件比较复杂,静校正问题更为严重。
在这些地区,静校正问题严重制约着地震勘探的效果,解决好静校正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8.反滤波的目的是什么?反滤波的最终目的是抵消大地滤波作用,使地震子波压缩为震源脉冲的形状,形成理想的地震记录。
9.简述预处理包括什么?(1)数据解编:在数据处理中,时序排列的形式很不方便,必须转换为道序排列,即第一道的所以数据都排在第二道之前,使同一道数据都排列在一起,这种预处理称为数据解编或数据排列。
(2)道编辑和道切除:道编辑即挑选信噪比低的不正常记录道或炮,将其充零。
道切除,为了消除包括噪声记录开始部分所存在的高振幅,这样可有效避免后续处理时出现的叠加噪声,道切除的方法就是用零乘所需要记切的记录段。
(3)真振幅恢复:尽量对地震能力的衰减和畸变进行有效的补偿和校正(4)抽道集:是指按一定的规律选取某些特定记录道的过程,这实际上是一种重新排列。
10.地震构造解释的步骤(1)相干数据体浏览(2)层位标定(3)层位追踪(4)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5)成图速度分析(6)构造成图(7)构造分析11.简述研究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及其意义特征是:研究地震波在运动状态中的能量,波形与频谱等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意义:地震波动力学是地震勘探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地震动力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与地下的地层结构,岩石性质及流体性质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利用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来研究地下的地层岩性及油气显示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2.地震勘探分辨率意义它的意义在于可以有效的从地震数据中提取尽量多的地质细节分辨率越高,就能更细致地研究地下情况。
13.简述常规地震资料处理的基本任务利用数字计算机对野外采集的地震资料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分辨率,最终利用来自地下反射界面的一次反射信号对地下岩层进行成像,获得地震图像形式反应的地下岩层构造形态的地震偏移剖面,进而分析地下岩层的各类构造现象和地层沉积现象,为发现油气圈闭确定钻探目标和部署钻探井位服务。
14.地震数据野外采集,处理应结合地址任务和工区地震地质条件,并分析以往资料存在问题而拟定,包括表层结构分析,干扰波分析和环境噪声调查,地层响应特征分析,激发因素分析,组合检波,仪器因素分析观测系统等,采用可控震波激发时,应对扫描长度,台数及组合,驱动幅度和扫描方式,扫描频带参数进行试验,在山地戈壁沙漠黄土地区施工时,可考虑不同炸药类型及爆炸速度的试验三.论述1.沉积岩中速度分布的一般规律(1)在沉积岩中速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决定于地层的沉积顺序及岩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