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从_三化_扩大到_六化_欧阳明高

合集下载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时间线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时间线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时间线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2020-2025年:这个阶段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导入期到成长期的转换阶段。

在这个阶段,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技术会实现L2-L3-L4级的升级路径。

具体来说,到2025年,PA级(L2)、CA 级(L3)智能网联汽车将占据当年汽车销量的50%,而HA级(L4)汽车也将开始进入市场,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的商业化应用。

2. 2023-2025年:这个阶段是电动化和智能化叠加的时期,新能源汽车的行业发展阶段会如同2010年iPhone 4推出的时期,而2010年后的十年是A股消费电子产业链投资的黄金时段。

3. 2035年:到2035年,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产业体系将全面建成,产业生态将健全完善,整车智能化水平将显著提升,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将大规模应用。

具体来说,在乘用车领域,2030年将实现HA级(L4)规模化应用,2035年FA级(L5)将开始进入应用。

此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设施也将得到大力发展。

到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建设将取得积极进展,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等)将实现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将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将实现全覆盖。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时间线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从导入期到成长期,再到大规模应用期,将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欧阳明高院士:新能源汽车的10个最热点,以及未来的技术路线图

欧阳明高院士:新能源汽车的10个最热点,以及未来的技术路线图

欧阳明高院士:新能源汽车的10个最热点,以及未来的技术路线图来源:东西智库作者:欧阳明高,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1年度媒体沟通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以《推动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增长》为题,围绕汽车整车技术、电池可持续发展、充换电和电动汽车智慧能源以及氢能与燃料电池等四个方面热点话题,进行重点答疑并发表见解。

以下内容根据欧阳明高发言整理。

一、2021年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市场亮点及中长期趋势1、今年市场增长超出预期,但符合逻辑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逐月快速提升,市场化进入爆发式增长新阶段。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1-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超过250万辆。

11月,一些企业的销量大体都增长了10%-100%,也有一些大型企业受制于产能影响,但都是在增长,估计11月有可能接近300万辆,2021年新能源汽车总体销量大约在330万辆左右。

今年的市场爆发原因应该说是技术进步、产品丰富、政策给力的结果。

技术方面,电池技术持续改进,成本也在下降,电池系统结构设计持续创新,比如刀片电池、CTP等大规模应用,磷酸铁锂电池大规模装备轿车。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引入对客户的吸引,电动汽车的操控性能优越。

产品方面,电动汽车经过多年推广,带动品牌形象提升,新车型大量引入,造型相比传统车新潮。

尤其是车型更丰富,全面覆盖各个乘用车级别。

细分市场和产品结构上出现了新的“两头挤”现象。

微型车已经基本被电动汽车占领,豪华车也基本由电动汽车主导,中级主流轿车出现了比亚迪超级混动这样100公里纯电里程的插电式电动汽车。

政策方面包括,补贴延续、双积分涨价、国家推出双碳战略,对厂家和年轻客户的预期引导等等。

同时也欣喜的看到,补贴对消费的作用正在逐步消退,私人基于市场消费的购车比例已经上升到接近75%。

电动汽车技术路线的演变创新与发展

电动汽车技术路线的演变创新与发展

电动汽车技术路线的演变创新与发展作者:欧阳明高来源:《新能源汽车报》2018年第37期先来看纯电动车的一个典范——特斯拉。

从豪华的跑车到modelS,再到最近的model3,已经量产达到每周五千辆。

这些车的确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典范,2016年特斯拉在美国被评为最受欢迎的汽车品牌。

受到它的影响,国际汽车市场都在往纯电方面转型。

在纯电动车的基础上,日产去年年底推出了E-power,它是以纯电动为平台的串联式混合动力车,电池增加了增程式的混合动力。

然后,日产又推出了一款以乙醇为燃料的增程式的燃料电池电动车。

以纯电为突破口大家原本认为,燃料电池跟纯电动电池相比,成本的平衡点大概在150公里,也就是说150公里以上燃料电池就有成本优势。

到后来,350公里变成轿车纯电动和燃料电池的平衡点。

今年,乘用车的平衡点到了接近500公里,但是商用车平衡点在100公里左右。

由此可以看出,锂离子电池更适合替代汽油。

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全球汽车动力电机化技术路线渐趋合理。

造车新势力都制造纯电动智能化车,传统的大厂家一般生产燃油车、混合动力燃料电池车。

这几股力量从互相争论到互相融合,目前很多传统车厂也在往纯电动车的方向靠拢。

中国的技术路线既要融入国际主流,又要凸显中国的特色和优势。

那么,中国电动汽车技术路线的选择应该是什么?首先要强化中国电气化交通的优势和特色,这是跟国外不一样的。

中国交通体系是点线面结构,这跟全世界都不一样。

大城市、大城市群都是点,就像从北京到天津半小时车程,就是一个点。

在点上的城市,公交马上就要全面电动化。

我们的高铁线路已经非常密集,非常方便,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等小型电动代步工具也已经是几亿辆的保有量,所以,我们必须站在强化中国电动化交通总体优势的技术角度,来考虑电动汽车技术路线。

技术路径应率先以纯电动为突破口,把电池产业做大,先把纯电动产业化,这是第一步。

我们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跟国外的插电混合动力不一样,我们要有50公里的纯电动里程才叫插电混合动力,以后还会继续提升到70公里甚至100公里。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_2.0》发布,提出我国汽车发展面向_2035_年_6_大目标”等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_2.0》发布,提出我国汽车发展面向_2035_年_6_大目标”等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在 2020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开幕式上就技术路 线图 2.0 的编制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发布。
《技术路线图 2.0》进一步研究确认了全球汽车技术“低 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客观评估了技术路线 图 1.0 发布以来的技术进展和短板弱项,深入分析了新时 代赋予汽车产业的新使命、新需求,进一步深化描绘了汽 车产品品质不断提高、核心环节安全可控、汽车产业可持 续发展、新型产业生态构建完成、汽车强国战略目标全面 实现的产业发展愿景,提出了面向 2035 年我国汽车产业 发展的 6 大目标,即 :(1) 我国汽车产业碳排放将于 2028 年左右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提前达峰,至 2035 年,碳排 放总量较峰值下降 20% 以上 ;(2) 新能源汽车将逐渐成为 主流产品,汽车产业基本实现电动化转型 ;(3) 中国方案智 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国际领先,产品大规模应用 ;(4) 关 键核心技术自主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协同高效、安全可 控的产业链 ;(5) 建立汽车智慧出行体系,形成汽车、交
联汽车技术体系和新型产业生态,提出到 2035 年,各类
网联式自动驾驶车辆广泛运行于中国广大地区,中国方案
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技术路线图 2.0》延续了“总体技术路线图 + 重点领
域技术路线图”的研究框架,并将“1+7”的研究布局深
化拓展至“1+9”,形成了“总体技术路线图 + 节能汽车、
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
联汽车、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总成系统、充
电基础设施、汽车轻量化、汽车智能制造与关键装备”的
“1+9”研究布局。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从“三化”扩大到“六化”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从“三化”扩大到“六化”

未来汽车行业的趋势将是电动化和能源低碳化结合,轻量化和制造生态化结合,智能化和网联化结合。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在2016年发布,展望了未来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十三五”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战略是纯电驱动技术升级战略,具体是“三化”: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从“三化”扩大到“六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2016年是“十二五”电动汽车重点专项的结束年,也是“十三五”国家《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的启动年。

我国的纯电驱动技术路线是在2009年提出的,正式发布于2012年,当年3月,科技部“十二五”《电动汽车科技发展规划》正式提出确立“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同时,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也再次确认了这一战略。

纯电驱动真正实现产业化是2014年,这一年也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元年。

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而从去年开始,电动汽车的发展逐步趋于理性,总体来看,走到今天,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在国际上取得了一定位置。

纯电驱动的战略目标就是通过纯电动汽车的率先产业化带动各种类型电动汽车的全面发展。

我国率先发展纯电驱动汽车,带动电池产业的发展达到了世界前列,电池产业规模达到世界第一,总体水平位列国际前三,在产业链的完整度上也处于世界第一的水平。

我国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尤其是电池材料,如正负极材料,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也是第一。

除了电动化外,在“十三五”期间,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还包括轻量化和智能化。

而从2015年至2030年的中长期尺度来看,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将进一步深化,从“三化”扩大到“六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动化与能源低碳化的结合。

低碳的关键在于电的来源要朝可再生能源方向发展,现在有智能电网规划、能源互联网规划和氢能发展规划,所以电动化与能源结合得很紧密,而在结合的过程中,将会有更先进的电池出现,石墨烯会是热点。

欧阳明高院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阶段、新挑战与新趋势

欧阳明高院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阶段、新挑战与新趋势

欧阳明高院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阶段、新挑战与新趋势eTransportation期刊主编欧阳明高院士在9月23日在武汉召开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层论坛(2022)的科学家论坛上做了题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阶段、新挑战与新趋势》的报告。

解读了新能源乘用车技术与新能源重卡技术进展,以及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

报告展望了电动乘用车的发展将以动力电池为核心,形成低碳化、高端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的趋势。

电动化底盘技术从初期基于燃油车底盘改装,到电动化专用平台,进而到CTV、CTC底盘电池一体化,再到电机驱动控制和车轴一体化,现在开始向电驱动与车轮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从无序充电向有序充电、双向充电方向发展。

重卡电动化方面,换电重卡和氢能重卡两大技术路线将得到快速发展。

展望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将保持快速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总销量中,燃油车将从顶峰快速下降,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快速增长,2030年之前超过总销量的50%,大约在2025-2030年年间达到50%的渗透率。

以下是报告全文。

国际交通电动化杂志eTransportation关于eTransportationeTransportation是由交通电动化方面国际著名专家欧阳明高院士创刊建立,全球知名出版商爱思唯尔(Elsevier)倾力打造的致力为全球学术和产业界服务的国际交通电动化期刊。

eTransportation于2019年8月创刊,到目前已经出版13期。

期刊论文总下载量超过80万次。

期刊国际影响力快速提升,出版论文被来自114个期刊、80多个国家的学者参考、引用。

2021年eTransportation 入选中国汽车工程领域重要权威期刊T1级目录,是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后,首批入选的期刊之一。

2021年6月被SCI收录(仅用不到2年时间),2022年6月第1个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高达13.661,位列全球交通科学技术领域的SCI学术期刊第1位。

欧阳明高:做好新能源汽车顶层设计

欧阳明高:做好新能源汽车顶层设计

欧阳明高:做好新能源汽车顶层设计作者:李德喆来源:《中国汽车界》2018年第04期未来的汽车,并不是“电动车+互联网+智能化”,而是这三者融为一体,它将是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中国制造的论述,给改革中的中国制造业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对于正在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无疑是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更为务实的推进,对行业发展具有更加积极的影响。

全国政协委员欧阳明高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未来的汽车,并不是“电动车+互联网+智能化”,而是这三者融为一体,它将是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

新一轮汽车智能化革命将使电动汽车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功能更加强大的移动智能平台。

新一轮汽车智能化革命中,中国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早在2009年,中国就将新能源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全球率先肩动了产业化进程。

2014年,发展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后,更是进一步坚定了企业的信心,汽车产业总体由燃油汽车的跟踪追赶,转向电动汽车“换道先行”。

在欧阳明高看来,应该进一步鼓励互联网和电子信息企业以各种形式深度参与汽车革命。

未来的汽车不是“电动车+互联网+智能化”,而是三者融为一体,就像智能手机一样。

我国互联网企业、电子信息企业参与进来的重要意义在于改变汽车业的基因,带来新理念、新技术、新商业模式。

我国互联网新势力积极参与了“造车”,已经成为我国有别于欧美汽车大国的一大特点,这也将是我国汽车产业的一大优势。

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废弃电池处理'题也是当下热议的话题之一。

欧阳明高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了能源转型和污染控制。

比如:煤炭消费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

他表示:“这几年我们的光伏年增长都在百分之百以上,无论是技术还是产业还是利用,都在世界上占有优势地位,这也是中国优势的一个非常具体的体现。

尤其是光伏产业可以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结合构成一个更大的产业。

”“现在我们新能源汽车所用的电可能还有煤电,未来光伏发电就会占有更多比重,甚至全部使用光伏发电。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PPT精选文档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PPT精选文档

需要结合中国汽车产业与技术形势,明确中国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 制定科学、合理、清晰的技术路线图,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深远价值
目录
●研究工作开展 ●国内外汽车技术发展分析
●总体目标与关键里程碑
●分领域技术路线图 ●创新保障措施
发展愿景与总体目标
引导产业协调发展:中国汽车产业 长期呈增长趋势,但越来越受到能 源、环境、交通等的制约 汽车及相关产业对 路线图需求迫切 落实汽车强国目标:《中国制造 2025》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 跨越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
应对产业技术变革:世界汽车技术 创新步伐越来越快,新技术变革将 重塑汽车产业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汽车产业 的国民经济支柱作用,拉动相关产 业发展
产销规模奠定技术发展基础
中国汽车产销规模连年第一,己成 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 汽车产业未来仍有广阔空间 1. 千人保有量105.83 2. 经济持续增长 3. 三四线城市需求 4. 海外出口 1. 发展问题需要技术进步 2. 规模效应推动技术发展
整体技术水平呈现显著提升
自主品牌研发能力己有长足进步, 但仍有不足 节能汽车:发动机基本掌握。变速 器持续开发,混合动力陆续推出 新能源汽车:PHEV和BEV车型相继 推出整体水平逐步接近国际先进 智能网联汽车:研发阶段已有成果; ADAS已有装备;互联网企业涉足
知识 积累
中国还存在明显短板,需加快构建 完善的新型汽车技术创新体系
我国汽车技术的发展需求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产业变革需要汽车技术的支撑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汽车技术协调发展
产业战略定位提出汽车技术加速 发展需求 汽车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 支柱产业 汽车产业是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 深度融合的重要交汇点 汽车是未来中国高端制造业的重 要输出点 汽车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战 略支撑 能源环境压力提出汽车技术绿色 发展需求 能源问题日 益严重 环境形势迫 在眉睫 交通安全升级提出汽车技术融合 发展需求 效率与安全是交通体系的升级方 向 效率: 拥堵情况愈 发严重 安全: 交通事故数 量、造成损 失较大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简介近年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严重影响着地球的健康及人类的生活。

各国政府纷纷提出减排与节能的措施,加快发展新能源技术。

汽车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也需要节约能源,减低排放。

因此,到了今天,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面向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之一。

本文将介绍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新能源汽车主要使用电池、燃料电池等较为环保的动力源,具有减少燃料消耗量、降低排放更干净、静音更舒适等优点。

在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各国都纷纷制定了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来指导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国政府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从2014年的76,000辆提高到500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比例达到20%左右。

从技术路线上看,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车共同发展;•借鉴国外技术模式,推进产业化;•强化电池、电驱动、充电设施等核心技术的攻关。

美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美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也十分清晰,其中重点是加速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的商用化进程,提高动力电池运用技术,优化电网与充电设备结构,建设氢气供应设施等。

其中,加速商用化的措施包括:•开展相关政策研究并修订交通政策规划,强化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加强关键零部件和材料开发;•通过增加补贴等市场手段,减轻消费者购买新车的成本;•为推广针对民用、公共交通、物流等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建立专业的车辆维修与服务人员队伍。

欧洲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欧洲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鼓励与发展方面,也制定了类似于中国、美国的具体技术路线。

在欧盟2020宏观经济增长策略中,涉及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举措主要包括:•提高涉及新能源汽车的汽车工业研究和创新的投资,并扶持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升动力电池性能与安全,并逐渐将这种电池材料循环利用率提高到至少50%;•安装新的充电设备,并确保这些设备满足普通电动汽车和可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充电需求;•推动国际标准并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增长。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回顾与展望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回顾与展望

} 席科 学家。
; 豢 萼 豢 蠹 轰 车 丰 田 年 底 也 在 调 整 技 术 路 线 , 加 强 了 对 纯 电 驱 动 的 转 型 。 第


从 学 术 和 技 术 的 层 面 来 看 .电 动 汽 车 锂 离 子 动 力 电 池 的
技 术 进 步 超 出 预 期 。 众 所 周 知 .锂 离 子 电池 发 明至 今 只 有 2 0 年 锂 离 子 动 力 电池 在 电 动 车 上 的 真 正 使 用 还 不 到 1 0 年. 2 0 0 7 年 第 一 次 在 日产 麦风 上 开 始 使 用 。 可 见 动 力 电 池 的 进
动 汽 车 行 业 的 发展 特 征 是 技 术 质 量 提 升 、政 策 结 构 调 整 ,产
业理性增长。
从 全 球 范 围看 .2 0 1 6 年 是 纯 电驱 动 技 术 转 型 的 标 志 年 。 理 由 有 三 点 :第 一 ,2 0 1 5 年 . 中 国 新 能 源 汽 车 在 全 球 占 比第
其 中的技术潜 力确实很大 。
以 前 主 流 的 观 点 认 为 ,纯 电动 车 跟 其 他 类 型 电 动 汽 车 相 列 ,电 池 产 业 规 模 达 到 世 界 第 一 .总 体 水 平 位 列 国 际 前 三 , 比 .从 性 价 比来 看 .其 优 势 主 要 体 现 在 1 D 。 到1 5 O 公 里 的 里 程 在 产 业 链 的 完 整 度 上 也 是 处 于 世 界 第 一 的 水 平 .我 国 的 动 力 范 围 ,现 在 随 着 锂 离 子 电 池 技 术 进 步 .大 概 提 高 了 一 倍 . 即 电 池产 业链 尤其 是 电池 材料 .如 正 负极 材料 ,在 国 际市 《 焦 点 访 谈 》 曾 提 到 企 业 贝特 瑞 , 在3 0 0 公 里 的 范 围 内 .仍 然在 性价 比 方 面 有 着 优 势 的 。如 果 不 场 上 的 占有 率 也 是 第 一 。 讲 性 价 比 .光 靠 增 加 电池 , 当然 可 以 有 更 大 的 里 程 范 围 .对 其 负极 材料技术 水平和市场 占有率 ,都 已经走在世 界前列 。 于 乘 用 车 而 言 ,其 主 要 的 限 制 在 于 车 辆 的容 积 。从 技 术 上 来 在 此 基 础 上 .我 们 以纯 电动 力 系 统 ( 电池 、电 机 、 电 控 )为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简单解读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简单解读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简单解读前言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逾500位行业专家历时一年研究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发布会于10月26日在沪正式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代表委托方做主旨报告,清华大学欧阳明高教授受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路甬祥委托,宣读技术路线图序言,并代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进行内容发布。

技术路线图开明宗义即指出,大力发展汽车技术是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减轻环保压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目标的重要手段。

政府观点瞿国春副司长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制造2025》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为重点发展十大领域之一,这标志着建设汽车强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汽车行业必然承担的重大使命。

他还介绍到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汽车行业管理部门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牵头单位,会同相关部门在汽车中长期规划编制、政策优化升级、重大创新工程、技术路线图深化研究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措施加快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在谈到汽车技术路线图时,他强调,技术路线图为汽车产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明晰了重点和路径,这是振奋人心的专家共识,希望成为行业一致的行动指南。

关于路线图的推进,他指出要持续开展路线图动态研究和评估,并推动产学研用等各方力量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通过创新资源联合,成立创新联盟和创新中心,多渠道布局前瞻基础技术,依托路线图院士专家平台,打造满足汽车强国建设战略咨询需求的高端智库平台,为汽车强国建设提供高质量决策支撑服务。

路线图设定产业目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描绘了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未来15年发展蓝图。

总体目标是:至2030年,汽车产业碳排放总量先于国家提出的“2030年达峰”的承诺和汽车产业规模达峰之前,在2028年提前达到峰值,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汽车产业初步实现电动化转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产生一系列原创性科技成果,并有效普及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基本成熟,持续创新能力和零部件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展望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展望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展望作者:欧阳明高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2019年第05期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到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再到新能源汽车强国战略。

今天我们从技术角度来展望一下未来的发展。

纯电动力技术展望自2008年锂离子动力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已经10年,实际装车产品的能量密度提高了2.5倍,实现了蓄电池领域百年来革命性的突破。

2020年我们的目标是300瓦时/公斤,这是全球的共同目标,而中国也已经完全做好了准备。

从车用角度看,最重要的是体积能量密度而不是重量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在这个方面是最具优势的。

现在的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虽然理论重量能量密度比较高,但体积能量密度目前还很难超越锂离子电池。

在这个方面,我们认为锂离子电池具有成为动力电池主流技术的潜质和前景,但发展瓶颈是高比能量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2018年出现了一些安全事故,这些事故车辆使用的电池基本上是在2016年左右生产的,大概是NCM523体系。

随着高镍的应用,电池的热稳定性将会变差,未来安全性风险会更大,所以必须采取手段来预防安全性问题。

首先,当前锂离子电池从单体层面完全杜绝热失控是不太现实的,我们可以从电池系统的热机电设计与控制设计来防止诱发和蔓延,即便单体出现热失控也不会发生事故。

其次,从改善电池本身安全性出发,要发展新型的固态电解质电池。

最近我们与日本专家讨论,日本为应对中国和韩国电池产业的崛起,举全国之力研发下一代固态电池,每年政府经费达到50亿~100亿日元。

美国和欧洲原有的电池产业是比较薄弱的,他们也在全力开发新一代固态电池,以实现超越。

中国电池产业虽然暂时取得优势,但国际竞争压力巨大,需要全力追赶固态电池前沿技术。

当前国内也有一些固态电池,但还不是全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大规模商业化估计在2025—2030年才会真正实现,需要我们持续的努力。

根据国内外的形势,总体来看,电池正极发展方向是减钴到无钴,负极将是加硅,硅的含量将逐步提升,甚至是全硅。

欧阳明高:从能源革命高度重新理解氢燃料电池汽车

欧阳明高:从能源革命高度重新理解氢燃料电池汽车

欧阳明高:从能源革命高度重新理解氢燃料电池汽车作者:甄文媛来源:《汽车纵横》2018年第12期“氢能是整个能源技术的前沿领域,而不仅仅是汽车技术前沿领域。

如果仅从新能源汽车的角度理解氢能就比较狭隘了,车辆上的应用只是它的一个分支或突破口。

”近日,在第一届中国·张家口氢能与可再生能源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不仅从技术角度全面介绍了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研究进展及技术瓶颈的突破情况,更从能源革命这一更高更广的视野全面展望了中国能源体系的未来将如何演进。

为业内外人士更深入了解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现状、更全面设计推广应用的商业模式乃至更好地把握能源革命大方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我们现在已经有2000多辆燃料电池车和12座加氢站,未来几年还将继续快速发展。

”欧阳明高认为,氢能燃料电池车的商业化应将首先集中在出租车、公交车、物流车和长途卡车领域。

然而从技术角度看,性能衰减导致的寿命问题是燃料电池系统实现商业化应用的一大障碍。

清华大学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研发团队正聚焦这一课题,从长寿命燃料电池系统机理、模型与性能优化等方面尝试突破。

事实上从十几年前开始,国内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科研团队已经开始了对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工作。

据欧阳明高介绍,当时国内从研发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与控制、生产车辆做起,从采购国外发动机到自己研发出发动机,再到目前已经在电堆技术上取得突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产业链正一环一环实现突破。

据了解,在发动机层面,国内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核心技术攻关,包括总体研究、仿真、端板设计等各方面;在零部件研发、在整机匹配、实验考核等方面建立了系列化的实验基地;在系统控制上,主要做法是将电池、发动机方面的控制技术转移过来实现对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

资料显示,目前亿华通公司和清华团队已经一起开发出四代燃料电池发动机,并实现了批量化生产,最新一代的2018款30千瓦及60千瓦的燃料电池发动机,也已经通过相关国家检测机构的检测。

面向碳中和的新能源汽车创新与发展

面向碳中和的新能源汽车创新与发展

面向碳中和的新能源汽车创新与发展作者:本刊编辑部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2021年第05期可再生能源的关键在于储能,储能的关键则在于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而“只有实现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发展,才能实现新能源革命”。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了题为“《面向碳中和的新能源汽车创新与发展》”的报告。

欧阳明高认为,可再生能源的关键在于储能,储能的关键则在于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而“只有实现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发展,才能实现新能源革命”。

由此看来,要想实现中国在第三次能源革命中赶超其他国家的目标,新能源汽车及其电池技术的发展将是重中之重。

这一次也许是中国赶超的机会此次分享,欧阳明高提到,从汽车动力与能源革命的角度看,过往的能源革命均是由新发明的动力装置和交通工具,带动对能源的开发利用从而引发的。

现在,我们则正处于第三次能源革命时期,动力装置是各种电池,交通工具是电动汽车,能源则是可再生能源。

他表示,新一代车用动力电池和氢燃料电池等电化学能源系统的产业化,是汽车动力百年来的历史性突破。

而中国近年来在动力电动化方面已经有了不少新进展,“这一次,也许是中国赶超的机会”。

首先是动力电池方面。

第一,中国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非常活跃。

其技术创新的模式已经从政府主导向市场驱动转型,从行业政治运作向企业商业运作转型。

第二,中国的电池材料研究已处于国际先进的行列,且电池系统的结构创新,辅以电池单体材料的改进,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动力电池技术创新的鲜明特征。

随着能量密度高的三元电池的工业化,车载电池能量大幅增加,续航里程也随之提高。

欧阳明高指出,目前三元方形电池能量密度可以达到300瓦时/千克,采用固液混合电解质的软包电池可以达到360瓦时/千克,相当于方形电池的320-330瓦时/千克。

此外,磷酸铁锂电池补锂、添硅后,也突破了200瓦时/千克。

不过,对乘用车而言,关键还是提升电池系统比能量,这样才能在车辆的有限空间内装上更多的电池。

三大技术变革推动电动汽车发展

三大技术变革推动电动汽车发展

COVER TOPIC 封面专题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我们估计今年有望产业规模全方位达到世界第一位。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补贴政策、基础设施、技术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变革再看看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我们认为有三大技术变革:第一,当然是动力电气化技术变革,应该说在深入去年我们认为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家庭的元年。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已经接近于去年全年的产量,今年下半年按照去年下半年的增速,应该比上半年还会更好一点。

从去年的结果看,新能源客车产业化规模世界第一位,遥遥领先。

我们形成了总体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技术体系和产业链,新能源轿车产业化规模居世界第二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型电动产业优势。

2015年,三大技术变革推动电动汽车发展文︱欧阳明高欧阳明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 All Rights Reserved.时代车网 的发展。

各类电动动力系统的技术已经全面开始商业化,包括我们认为很难的燃料电池汽车也进入市场。

所以应该说今年我们可以认为电动汽车的技术真正是可以产业化的,而且是全方位产业化已经开始。

我们首先看一下这中间的三大技术:第一个,动力电池与纯电动汽车的技术。

动力电池的综合性能总体趋势在今后10年比能量还会有大幅度增长,成本也将会随着比能量的提升大幅下降,但是安全性和耐久性的问题会进一步凸显。

我们现在用的锂离子电池,到2025年单体比能量会达到350瓦时/公斤,体积比能量会提升1千瓦时,这是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极限。

我们电池系统会达到200—250瓦时/公斤,性能比现在提高近一倍,成本降低50%,达到每瓦时1块钱左右。

应该说我们电池技术还是非常看好的。

除了锂离子电池我们还有其他的非锂离子电池技术,也在研发之中,这是我们认为比较有产业化前景、比较靠谱的一种估计。

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在不断进步。

比如说我们最为关注的燃料电池的铂载量,已经从每千瓦1克下降到目前像丰田轿车到0.3克以下,实验室已经到0.1克。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十年大势展望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十年大势展望
另一种战略是与智能化战略相配合的,仅仅有 电动汽车不一定能成功,但是如果“可再生能源 + 电动汽车 + 智能化”就很有可能成功,不一定会输 给传统大汽车厂商。这一势头日趋明显。
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走什么路?不少国内大 型汽车企业的管理层很纠结,究竟向谁学习?我了 解到的初步情况是,本田、丰田这样的公司很难学、 很难跟,或者说跟完之后很可能没有什么技术积累。 此外,整个国家的新能源汽车战略也不可能完全跟 随特斯拉的战略。
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经过多年积累,在国家 政策的支持下产业推广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我们现 有的技术、政策不断优化完善,大约可以支撑十年。 下一个十年,能源、信息、材料三大科技将迅猛发展, 并处于在汽车平台集成展现、集中爆发的关键时期。 要抓住战略机遇,必须将我国汽车产业与能源产业、 信息产业相结合,在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等下 一代技术中与先进国家齐头并进。
的应用,还有空调和暖风系统需要改进。 第三,充电设施的便利。充电设施越便利,消
费者对于里程的焦虑就会降低。我现在开的电动车 续驶里程是 160 公里,每天上班就用 220 伏的电源 插座在实验室充电,并不觉得 160 公里有多短,在 市内也够用。关键问题是有没有便利的充电设施, 不依赖充电桩或充电站,只在实验室充,这种情况 下就不会感觉有什么不方便。
纯电动车小型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应该是 形成中国品牌在纯电动车甚至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国际竞优势的一种车型。下一步主要是提高性价比, 包括所谓的里程成本比的问题。我们不是做不出续 驶里程达到 500 公里的电动汽车,而是市场可能不 需要这种产品,因为太贵了。
三大改进与三个问题
下一步应该如何发展?首先是针对电池性能的 改进、能量的提升,确保在能量提升的同时寿命尽 量不下降,但现在是有难度的。比如将电池的比能 量提升一倍,今后五年就能做到,但是寿命可能下降, 这是一个问题。

能源革命与新能源智能汽车

能源革命与新能源智能汽车

来看电动汽车,就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看法,比如有人说电动汽车不就是烧煤吗。

昨天刚刚出现的消息,奔驰停止研发新能源汽车,后来又辟谣,说不是这样的。

这就说明我们已经进入了新的时段,我们必须看到能源的低碳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履行巴黎协定也是中国政府承诺的,中国承诺2030年之前要实现碳排放达标。

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属研究的结果,现在我们要大规模朝能源可再生转型,从现在的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27%,要提高到2030年的63%,现在煤电从67%要降低到11%。

另外一个方面,是可再生能源价格的持续下降已经要低于煤炭发电的价格。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能源革命包括五大支柱:一是向可再生资源转型,二是集中式转向分布式,第三是用氢气、电池等技术存储间歇式能源,另外是发展能源互联网,然后用电动汽车来用能储能。

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推广,不仅仅解决自身的污染和碳排放问题,将来如果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是全链条的清洁能源用于真正的新能源汽车。

同时,新能源汽车还能带动整个能源的清洁化,所以它不仅仅是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是解决全部能源系统的问题,是新能源革命。

新能源革命的关键技术光伏产业目前突飞猛进,有一个消息称,两年前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研究室研究结果认为,2030年达到3TW~10TW很有挑战,现在则认为完全可以达到10TW,也就是100亿千瓦。

光伏效益目前普遍在20%以上,背面接触钝化的效率达到了26.7%。

同时,普遍价格降到每瓦0.25美元。

另外,光伏在发电中的比例急剧提高,美国加州从2010年1%的光伏比例增长到现在的18%。

再来看储能电池技术,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动力电池是短期周期分造强国。

本文根据欧阳明高院士在安徽合肥举办的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上的主题演讲速:张通。

未来5年纯电驱动技术路线从三化到六化

未来5年纯电驱动技术路线从三化到六化

中国工业报记者吴影12月23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即将于2017年1月14~15日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7),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分别对“十二五”以来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和技术路线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2016年是纯电驱动技术转型的标志年2015年开始,在政策效应叠加的作用下,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呈爆发式增长,正跑步进入新能源时代。

而对于即将过去的2016年,欧阳明高表示,从国内来看,这是电动汽车的技术质量提升年,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特征是技术质量提升、政策结构调整、产业理性增长;从全球范围看,2016年则是纯电驱动技术转型的标志年。

首先,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占比第一,销量超过全球50%以上,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无论是政府还是厂家,都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率先发力的挑战;第二,2016年国际上各大汽车厂商都在加快技术转型,如德国大众朝纯电驱动转型非常激进,日本丰田年底也在调整技术路线,加强了对纯电驱动的转型;第三,从学术和技术的层面来看,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技术进步超出预期,将纯电动汽车相对于燃油汽车具有性价比优势的里程范围提高了一倍,从以前的150公里提高到了300公里的范围内。

在欧阳明高看来,这三点说明从2012年科技部“十二五”《电动汽车科技发展规划》正式提出确立“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到2014年纯电驱动真正实现产业化和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实现了爆发式增长,2016年的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逐步趋于理性,并在国际上取得了一定位置,2016年当之无愧的是“纯电驱动技术转型的标志年”。

“纯电驱动的战略目标是通过纯电动的率先产业化带动各种类型电动汽车的全面发展。

”欧阳明高指出,传统的汽车强国、汽车大公司的转型是从混合动力入手,而我国是从纯电动开始,带动了电池产业的发展达到了世界前列,在此基础上以纯电动力系统(电池、电机、电控)为平台,再发展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这是比较符合国情、也走得比较顺利的一条路线。

欧阳明高院士:燃料电池汽车,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欧阳明高院士:燃料电池汽车,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欧阳明高院士:燃料电池汽车,未来发展重要方向来源:中国能源报锂电池和燃料电池这两种技术并不相互矛盾,也不是取代关系一、怎样看待氢燃料电池一方面,目前我们的氢燃料电池已经进入产业化。

燃料电池比纯电动锂电池的发展要晚10年。

10年前锂电池刚起步,但经过10年的发展,纯电动汽车已发展得十分迅速。

估计再过三五年,现在困扰我们的纯电动汽车电池问题就都能得到解决,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件事。

另一方面,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存在着发展上的区别。

锂电池和燃料电池这两种技术并不相互矛盾,也不是取代关系。

按计划,锂电池会发展得很好,到2030年,带锂离子电池的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将达8000万辆,而我们规划的燃料电池汽车到2030年大概只有100万辆,这是因为氢燃料电池发展晚10年导致的。

所以,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大力发展燃料电池,但这不光是发展燃料电池汽车。

发展氢燃料电池与发展氢燃料汽车并不能划等号,氢燃料电池涉及很大范围。

在汽车产业里,重心是用于商用车上,但它还有很多用途,如飞机、火车、轮船、发电、储能等,我们应该从能源的角度看这个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从轿车的角度看。

二、我国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优势和劣势一是优势是我们的电动汽车发展得很好,可以给燃料电池汽车提供很多经验。

燃料电池汽车也是电动汽车,电机、电池、电控都一样,只不过是在纯电动的基础上加装一个发电机,区别并不大。

现在最大的难点是车载储氢的成本、技术都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成本偏高。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靠技术创新——发展新一代技术。

2030年后,新一代氢能技术或能实现突破,在此之前,“被扔掉”的氢将是主要氢能来源二是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更好更快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纯电动车发展10年的经验、政策都可以借鉴。

我认为,燃料电池技术与氢能技术是既相互联系又存有区别的两个领域。

燃料电池是动力问题,氢能是燃料问题。

如同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和加油一样,一个是汽车行业的事,一个是能源行业的事。

三大技术变革推动电动汽车发展

三大技术变革推动电动汽车发展

三大技术变革推动电动汽车发展
欧阳明高
【期刊名称】《时代汽车》
【年(卷),期】2015(0)8
【摘要】去年我们认为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家庭的元年。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已经接近于去年全年的产量,今年下半年按照去年下半年的增速,应该比上半年还会更好一点。

【总页数】4页(P30-33)
【作者】欧阳明高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为推动我国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申报的轻量化共性技术产学研项目入选国家首批重点研发计划
2.聚焦全球电动汽车发展推动中国三电技术进步——2017中国国际电动汽车会议在沈阳举行
3.共同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电动汽车充换电连接器及装置技术论坛”成功召开
4.李颖:技术发展推动传媒变革多元化是发展趋势
5.以创新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访北京(襄樊)倍能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怀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参考报/2017年/3月/2日/第006版
汽车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从“三化”扩大到“六化”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教
授欧阳明高
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2016年是“十二五”电动汽车重点专项的结束年,也是“十三五”国家《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的启动年。

我国的纯电驱动技术路线是在2009年提出的,正式发布于2012年,当年3月,科技部“十二五”《电动汽车科技发展规划》正式提出确立“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同时,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也再次确认了这一战略。

纯电驱动真正实现产业化是2014年,这一年也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元年。

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而从去年开始,电动汽车的发展逐步趋于理性,总体来看,走到今天,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在国际上取得了一定位置。

纯电驱动的战略目标就是通过纯电动汽车的率先产业化带动各种类型电动汽车的全面发展。

我国率先发展纯电驱动汽车,带动电池产业的发展达到了世界前列,电池产业规模达到世界第一,总体水平位列国际前三,在产业链的完整度上也处于世界第一的水平。

我国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尤其是电池材料,如正负极材料,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也是第一。

除了电动化外,在“十三五”期间,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还包括轻量化和智能化。

而从2015年至2030年的中长期尺度来看,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将进一步深化,从“三化”扩大到“六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动化与能源低碳化的结合。

低碳的关键在于电的来源要朝可再生能源方向发展,现在有智能电网规划、能源互联网规划和氢能发展规划,所以电动化与能源结合得很紧密,而在结合的过程中,将会有更先进的电池出现,石墨烯会是热点。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意义的石墨烯电池出现,但相关的研究很多,最令国人振奋的是,最近华为在电池技术上有了突破。

华为的电池拥有三项技术:一是防止电解液热分解的添加剂技术,二是提高正极材料的热稳定技术,三是用石墨烯来提高电池的散热能力。

华为利用石墨烯的高导热性用于电池的迅速散热。

高温衰减是电池衰减的重要原因,华为的这三项技术都是围绕热来做文章的,能让电池使用温度提高10度,电池寿命大幅提高。

不过,对于目前的动力电池来说,石墨烯起到的作用就像味精一样,是添加剂而不是主体材料。

但技术是无止境的,现在学术领域都在探讨石墨烯的应用,将来会出现什么突破,现在还无法断言。

电动化和能源低碳化的结合在充电方面也需要进行变革。

电动化和低碳化的结合将实现能源的双向流动,充电不仅仅是充电,电能既可以从电网到电动车,也可以从电动车到电网中。

这就要求在充电技术上进行突破。

第二,轻量化和制造的生态化结合。

轻量化不仅仅是把东西做轻,其注重的是电动汽车乃至整个汽车工业制造角度的大变革。

这和工信部推进的工业4.0智能制造专项紧密相关。

将来的销售模式是网上个性化定制、下订单。

在制造方面,增材制造3D打印会发挥重要作用,如果用了碳纤维之后,以前几大工艺都要变革,材料需要再循环。

这些都是下一步需要发展的,目前仅仅是起步,而且重视度还不够。

第三,智能化要跟网联化结合。

目前有部分互联网汽车,把手机所有的功能放在车上,但是跟车的控制本身联系并不多。

未来智能网联的发展将是通过网络控制,利用网上的大数据实现对
整车决策的推理。

现在用的GPS也还没有完全融入汽车的整个控制里去。

因此,未来汽车的发展将实现汽车的自动控制和网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即所谓的智能网联技术。

智能网联的发展前途很大。

在智能网联时代,中国应该怎么做?现在汽车厂可以自己做一套系统,互联网公司也可以造车,但在这两种模式以外,让互联网企业和汽车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融合的第三种模式,显得更加重要。

以智能手机为例,安卓的操作系统是一个开放平台,很多APP、软件都可以放在商店里供大家下载。

将来汽车是否也可以有这样一个开放平台和标准接口协议,实现共享,为中小公司从事智能化开发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

毕竟,智能汽车对软件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更多的人跨领域共同参与,而通过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能够把整个资源整合起来,各自都专业化做好自己擅长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