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理论及发展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理论
认知发展的理论建构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认知心理学出现在20世纪初,早期的认知心理学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20世纪40年代末,由于各门学科的迅猛发展,产生了科学间横向联系的需要,这种需要推动了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诞生,在5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此时心理学界涌现出一股研究认知过程的潮流。美国心理学家奈赛尔1967年发表的《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目前关于认知的性质和发展,最有影响并且相对完善的观点主要有四种,即:
1、皮亚杰的观点
2、信息加工论
3、新皮亚杰主义
4、社会文化观
1、创造性的开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将人类认知视为复杂有机体之于复杂环境的一种具体的生物适应形式。他以同化—顺化的模型来描述认知系统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以及认知系统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所经历的发展变化。
他的人类认知系统模型,强调内在认知和外在环境之间持续的相互作用或协调,两个因素对知识建构的发展、智慧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关注认知发展过程:信息加工观
一些发展学家不满于诸如同化和顺应等皮亚杰的观念所揭示的儿童认知变化的规律,进一步探索,提出信息加工观。
信息加工论将人类心智设想为一个复杂的认知系统,这个系统在某些方面类似于数字计算机,处理或加工来自环境或已经存储在系统内的信息。
信息加工理论常用——信息加工限制、信息加工速度和信息加工容量等——基本概念解释认知发展。比如:加工速度的不断提高和加工容量的不断增长,推动了儿童的认知加工能力的发展。
3、对皮亚杰主义和信息加工观融合的尝试:新皮亚杰主义
新皮亚杰主义者是一群研究者,他们持有与皮亚杰相同或相近的发展观,但在处理皮亚杰理论中的一些问题时,采取了某种更灵活的态度,采纳了许多信息加工理论的一些观念。
新皮亚杰主义者,把儿童比作问题解决者,认为认知发展好比是一系列功能不断强大的问题解决程序的更新,由此导致儿童理性认识的功效日益强大。这种发展外在表现为,为达到次级目标和最终目标,儿童逐渐能够建构新的策略或利用合适的已有的策略。
4、从个人主义倾向到情境主义取向:社会文化观与生态观
与皮亚杰和信息加工论的观点不同,社会文化强调社会环境对认知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强调成人的指导和帮助是导致儿童认知发展变化的关键原因。
儿童在所知道的信息和新信息间建构桥梁的过程,是社会文化观所强调的另一个认知变化过程。认知变化是对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的跨越,用认知的语言来说,这一发展区指的是儿童现在所处的地方与在他人帮助下所能达到的地方之间的这块区域。
生态发展观是新近发展起来的理论,在关注环境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生态学思想引人发展心理学,提出复杂的发展模型。认为:由于人与环境共同演进,因此人的认知系统也就内化了支配环境的定律;无论知觉还是行动,都是人与环境的结合,人与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因此,这一生态系统是研究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基本单元。
蓝色的字是讲稿,PPT里面没有,你可以根据时间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