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中、小
幼儿园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排序》第三节《大和小》,主要内容包括: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判断物品的大小,并能够用“大”和“小”来描述物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大”和“小”的概念,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判断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大”和“小”来描述物品。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判断物品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不同的球、苹果、玩具汽车等。
学具:大小不同的卡片、贴纸、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大小不同的球,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大球”和“小球”。
引导幼儿用“大”和“小”来描述球。
2. 例题讲解(10分钟)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大小不同的卡片,让幼儿进行两两比较,判断哪个大,哪个小,并让幼儿用“大”和“小”来描述。
4. 小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大小不同的玩具,让幼儿在组内进行讨论,找出每组中最大的和最小的物品。
六、板书设计中心主题:大和小板书内容:1. 大小概念2. 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3. 用“大”和“小”描述物品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找出家里大小不同的物品,用“大”和“小”描述它们。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的困难,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大小不同的物品,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判断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大”和“小”来描述物品。
3. 作业设计:找出家里大小不同的物品,用“大”和“小”描述它们。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解析1. 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教师应选择具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品,便于幼儿观察和比较。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小和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小和大》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理解小和大的概念。
2.能够通过比较物品的大小,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力,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数学素养。
教学材料1.实物比较用品(小球、玩具熊、水杯、书、铅笔等)。
2.包装盒,用于比较大小。
3.图卡素材,用于情景启发。
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1.老师出示比较大和小的物品,如小球和玩具熊。
2.老师引导幼儿讨论物品的大小差异,并问幼儿:“你们知道什么东西比这个小吗?”3.老师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比较小和大。
2. 实物比较(25分钟)1.老师拿出两个大小相差较大的物品,如书和铅笔。
2.老师请幼儿围观,然后问幼儿:“哪个更大?哪个更小?”3.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引导幼儿归纳总结出判断大小的依据。
4.老师再拿出新的两个物品进行比较,让孩子自己评判。
5.老师让幼儿自己找出和铅笔一样大小和比书还要大一些的东西,或者和书一样大和比铅笔还要小的物品。
6.通过比较认识物品的大小,直观感受大和小的差别。
3. 包装盒比较(20分钟)1.老师拿出包装盒,让孩子们猜想里面装的是什么。
2.老师逐一打开任意不同大小的盒子,并让幼儿先感性认识大小,再停留几秒钟,让幼儿思考“这个盒子比另一个盒子还要大/小一点”。
3.具体操作时,老师可以把同种物品(玩具熊)装进不同大小的盒子里,让幼儿比较、讨论和总结规律,有助于幼儿记忆。
4. 图卡启发(10分钟)1.老师出示两张图卡,一张是大象,一张是小猫。
2.老师让幼儿比较两幅图卡的大小,引导幼儿想象大象和小猫的体型、声音等等。
3.老师依次出示一些相关的物品,引导幼儿找出物品的大小差别,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大小的概念。
总结反思1.通过对实物的比较和盒子的比较,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小和大的概念。
2.采用图卡启发的方式,提高幼儿们的认知水平,增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关注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及时纠正错误的观点,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学会使用词汇“大”“小”、“多”“少”等,能够用词汇表达物品的大小以及数量。
2.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的细致程度,让他们了解物体的大小和数量有着不同的度量方法。
3.提高幼儿在数学上的认知能力并且增加他们的兴趣。
教学内容1.大小比较: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理解大小之间的关系,并学会通过比较来判断大小。
2.数量比较:引导幼儿认识数量的概念,通过比较物品的数量来形象地了解数量的大小。
教学准备1.教具:小熊玩具、球等物品,大中小学生图片。
2.材料:桌椅、黑板、彩笔等常规教学用品。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引起幼儿的兴趣老师拿出一个小熊玩具和一个球让幼儿比较它们的大小,引起幼儿的兴趣。
2.词汇介绍让幼儿说说看玩具和球的大小,引导他们说出大小的词汇,“大”、“小”。
第二步:讲解1.大小比较–辅助工具:图片。
老师拿出不同尺寸的大中小学生图片,让幼儿一起观察并比较大小。
(1)老师手拿最大尺寸的学生图片,让幼儿围绕着观察,然后问:“这个学生是大还是小?”引导幼儿回答“大”。
(2)然后老师拿出中等尺寸的学生图片,让幼儿围绕观察,问:“这个学生是大还是小?”引导幼儿回答“中等”。
(3)最后老师拿出最小尺寸的学生图片,让幼儿同样围绕着观察,然后问:“这个学生是大还是小?”引导幼儿回答“小”。
让学生在比较过程中直观地感受大小的不同,然后引导幼儿记住词汇“大”、“中”、“小”。
2.数量比较–辅助工具:物品。
让幼儿闭眼,老师拿出两个玩具放在桌上,然后让幼儿看着这两个玩具,手摆出数量表达,问他们:“哪个玩具的数量是多余哪个的?”引导幼儿辨别出数量较多的那个。
第三步:练习1.接龙比大小–辅助工具:图片。
老师拿出大小不等的物品,让幼儿围着它们走圈,让他们在一个物品前停下,从该物品接着念下一个物品,并说出它和前一个物品的大小关系,比如“苹果比桔子大”。
2.数量比较游戏–辅助工具:物品。
老师将两组物品放在桌上,让幼儿一起比较它们的数量,然后再让幼儿分别记住两组物品的数量,并检查他们的答案。
幼儿园小班生活化数学教案:比较大、中、小
幼儿园小班生活化数学教案:比较大、中、小教学目标•能够用「大」、「中」、「小」三个字形容物品的大小。
•能够用标准语音正确说出「大」、「中」、「小」三个词的发音。
•能够用手指分别比较物品的大小,理解大小的概念。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大」、「中」、「小」这三个描述大小的词语。
•学生能够使用手指进行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标准语音说出「大」、「中」、「小」这三个字的发音。
•学生能够理解「大」、「中」、「小」这三个词语的概念。
教学准备•马克笔、白纸若干。
•大、中、小三种尺寸的玩具若干。
•幼儿园学生用的座垫若干。
内容讲解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三个玩具,分别是一个大熊、一个中熊和一个小熊,请同学们用手指分别比较这三个熊的大小,并观察问题,引导学生对「大」、「中」、「小」的词语进行认知。
2.认知「大」、「中」、「小」(10分钟)拿出一张白纸,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用马克笔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大圆,在大圆上画一个小圆,并在中间画出一个中圆,然后出示三张纸片,每张纸片上写一个字:「大」、「中」、「小」。
教师出示玩具进行分类,让学生识别「大」、「中」、「小」这三个词语。
3.练习比较大小(25分钟)教师分发座垫,让学生通过在座垫上比较手指的大小,来学习「大」、「中」、「小」这三个词语,并引导学生尝试用「大」、「中」、「小」这三个词语来描述学生们拿在手上的物品大小。
4.活动扩展(10分钟)让学生自由活动,收集大、中、小物品,并与同桌进行比较,体验「大」、「中」、「小」的概念。
5.小结(5分钟)请学生自己总结这次活动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大」、「中」、「小」三个词语,能够通过手指判断物品大小,并且在同学之间有较好的比较、交流和感受,深化了学生对大小概念的认知,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判断力、思维逻辑和同伴交流能力。
小班数学比较大小教案8篇
小班数学比较大小教案8篇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和解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应对和调整,提高教学效果,教案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数学比较大小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数学比较大小教案篇1活动目标1、按大小特征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皮球大小各1个,图片,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引题(出示大熊和小熊)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你们瞧!他们是谁啊?出示图片(小熊大熊)两只熊哪里不一样?你们能猜出谁是大熊谁是小熊啊!为什么? (大熊要大,小熊要小)师:你们都认识了这两位客人了,你们怎么跟他们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二、实物直观比大小师:大熊和小熊想来做运动带来了一个球(出示大皮球).你们说这个球应该给谁呢?你们觉得这个球是大球还是小球啊?为什么?我再拿来一个球,现在请你来比一比,哪个球大,哪个球小?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比出来的呀?(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较出大小,一个东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个好朋友跟它一起比,两件东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谁大谁小.(目测法)三、幼儿实物探索师:两只熊啊,今天还带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呀?请你找出大的东西用手上的贴贴纸贴在它身上.教师和幼儿边说边检验.四、按大到小排序师:你们的小眼睛真灵,现在我要加大难度靠考考你们,咦?又滚来一个球,现在三个球请你说说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请个幼儿来从大到小来排排队,再请个幼儿从小到大排排队.五、分辨图片大小师:两只熊非常开心又来了一只熊,她来了,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个熊最大,哪个熊最小?请幼儿从大到小排序.三只熊现在要去动物园找朋友做游戏.看是什么动物?你能给三只熊找到相应的好朋友吗?为什么?小结:大熊要找大的动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动物做朋友,剩下来的动物就可以和中间的熊做朋友了.六、幼儿操作,检验师:动物园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动物都已经放在你们的小凳子底下了,你们拿出来看看,请幼儿举起手中大的动物摇摇,再举起最小的动物摇摇(幼儿上来粘贴)现在请你们帮他们找朋友吧.师:你们看,大熊中熊,小熊他们的朋友可真多啊,我们来看看这些动物是不是他们的好朋友?(比对大小,如发现错误,请幼儿指出纠正)七、延伸活动师:玩累了,我有两块正方形的饼干,你们用眼睛看不出大小的时候,有其他的好办法知道谁大谁小吗?这时候我有个好办法,我们可以把两块饼干重叠在一起,一边对齐,看看哪个有多出来边缘那就哪个比较大。
幼儿园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概念“大”“小”,提升他们的大小比较能力。
2.帮助幼儿掌握“大于”“小于”的概念,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运用。
3.加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对物品大小的敏锐度。
教学内容活动一:观察物品大小1.在课前教室内收集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篮球、足球、毛绒玩具、钥匙等。
2.老师或者助教展示一个物品,让幼儿观察、抚摸这个物品,相反大小的比较,再和其他物品相比较大小。
3.老师提醒幼儿如何观察,向导幼儿发现物品的大小差别,例如可能需要用手捧起物品比较大小,或者比较物品占据的空间大小。
4.学生围绕这个物品进行讨论,谁认为该物品“大”,谁认为该物品“小”。
活动二:大小比较游戏1.老师设置两条线,让幼儿来站到能够帮助判断大小的位置上,手臂笔直,腿站直,认真观察需要比较的物体。
2.老师出示两件物品,让幼儿分别比较大小,比较结束后,站在判断另一件物品的那个孩子可拿下轮流表述。
3.老师也可以要求幼儿用声音表现出“大”“小”之间的差异,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比较时,老师指导小班同学进行反复比较,强调重新比较的重要性,直到每个幼儿都能掌握大小比较。
活动三:大小比较图形游戏1.软件制作图形文件放在PPT中,先向幼儿们介绍圆形、正方形等基本图形名称和特点,然后开始比较大小。
2.老师出示两个图形,让幼儿比较大小,评论其中哪一个比较“大”,哪一个比较“小”,直到所有图形都被双比。
3.当幼儿们掌握了大小比较的技能和概念后,老师可以更换物品或图形进行练习。
教学评价1.观察物品大小的活动,老师提前收集好选择好物品即可,既能够提升幼儿们的观察能力,又激发其团队合作意识。
2.大小比较游戏是本节课重点环节,同学们通过相互竞争,提高了大小比较的精确程度。
3.图形比较的游戏需要带有画图工具的电脑,让幼儿们意识到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观察物品大小、比较物品和图形的大小,让幼儿了解了比较大和小的概念。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详案 比较大、中、小
精品教案,欢迎老师您参考使用!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详案《比较大、中、小》课题生成:饼干是幼儿常见、喜吃的一种食品,它不仅种类繁多、艳,而且形状各异,味道丰富。
遵循"生活即课堂"的宗旨,熟悉的饼干着手,尝试将数学教育的新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
其目的是在生活活动中做个尝试,并在充分尊重幼儿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动手操作,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在探索活动中,让幼儿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力改变的。
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
2、在探索活动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的。
活动准备:1、圆形饼干(大、中、小)每位幼儿三块放人盘中。
2、投影仪、电视机。
3、课前请幼儿洗手并消毒桌面。
活动过程: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
(1)观察饼干,感知形状与大小,发散幼儿思维。
教师,"盘子里的饼干你们喜欢吗?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东西是圆形状的?"(2)品尝饼干,比较大、中、小。
教师:"三块饼干比较一下,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图案、花纹、厚薄等。
)"请你挑一块你最喜欢的饼干尝一尝,然后说说你吃的饼干?"(从大、中、小来分。
)"你吃的叫什么饼干,你是怎样知道中饼干的?"(让幼中饼干是相对大、小饼干而言的。
)小结:"中饼干比大饼干小些,比小饼干大些,安排们叫它中饼干。
"2、在探索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力改!教师:"刚才有位小朋友咬了一口饼干,你们看,饼干被口洧什么变化?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
""饼干被咬,掰了以后,像什么呢?"……发挥幼儿想像探索大或中饼干的变化。
(像船、山峰、扇子……)教师:"饼干被小朋友咬了以后,发生了许多变化,改变的形状。
"3、请幼儿继续吃饼干,想像、交流。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大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大小》含反思教案名称:比较大小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区分物体的大小。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物体:大小不同的玩具、水果等。
2. 手绘的图片:大、小、一样大、不一样大。
3. 游戏道具:比较大小的游戏卡片或者标志。
4. 教具:白板、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与幼儿互动交流,问幼儿他们见过的最大的东西是什么?最小的东西又是什么?2. 出示手绘的图片:大、小、一样大、不一样大,让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二、活动一:观察比较大小(15分钟)1. 准备大小不同的玩具、水果等物体,放在幼儿面前,让他们自由观察。
2. 引导幼儿观察每个物体的大小,让他们尝试用手指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3. 组织幼儿讨论,比较这些物体的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的物体。
4. 教师可以用白板记录下幼儿的观察结果,让幼儿体验到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对于问题解决的重要性。
三、活动二:比较大小游戏(20分钟)1. 教师准备比较大小的游戏道具,可以是大小不同的游戏卡片或者标志。
2.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些游戏道具。
3. 解释游戏规则:每个小组轮流出示一张卡片,其他小组成员要通过比较来判断这个卡片是大还是小,并给出答案。
4. 每个小组轮流出示卡片,直到所有的卡片都被出示完。
5. 引导幼儿反思比较大小的方法,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经验和解题思路。
6.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结果评价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三:制作比较大小的图画(15分钟)1. 准备彩色纸、剪刀和胶水。
2. 引导幼儿选择两个物体进行比较。
3. 给幼儿提供大小不同的彩色纸,让他们根据物体的实际大小,选择合适的纸片进行剪切。
4. 引导幼儿将剪切好的纸片按照物体的实际大小粘贴在白纸上,形成比较大小的图画。
5. 鼓励幼儿在图画上画出其他小物体,并用彩色笔标注大小关系。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小概念,把握数字1—10的大小次序。
2.把握“大”“小”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大小关系,体验大小对比带来的感觉差异。
3.能够依据给出的数字或物品大小,进行大小比较,并正确使用“大”“小”这两个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大”“小”的概念。
2.能够依据数字或物品大小,作出正确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准备卡片(大、中、小)等比较大小的物品。
四、教学过程1、情境营造老师引导孩子们体验大小对比带来的感觉差异,让孩子们站在各种大小的物体旁边,描述旁边的物体是“大”“小”,并比较体验物品的不同大小带来的感受差异,如:大象大,小鸟小,大象比小鸟大,大象感觉很强壮,小鸟感觉很轻。
2、把握“大”“小”的概念呈现大、中、小三张卡片,让孩子们用手指着,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老师依据孩子的指向和说话确认孩子对它们的名称的理解,再请孩子们比较它们的大小次序,让孩子们手拿它们,依据大小次序排列,提示孩子每个卡片的大小和先后次序,让孩子感受大小排序的过程和规律。
3、大小比较给孩子准备不同大小的物品,同学依据老师的指令,拿出比预示物品小/大/一样大或一样小的物品。
同学进行实物比较,老师再次引导孩子们说出物品比较大小的结论。
老师同同学讨论确定好大小排列,同时可以制造更多有趣味的情境让孩子们去发觉大小关系,并与孩子们共同探讨大小比较的规律。
五、反思本次教学采纳了情境引导法、游戏式体验法和物品比较法相结合,让孩子身体参加探究,通过亲身体验和操作来理解“大”“小”的概念,进而学会依据不同的物品大小进行比较,并从中总结规律。
在教学中,本人发觉孩子们理解大小概念较为轻松,但在进行比较时,需要时刻提示,让孩子们常常梳理认知规律。
如:物品越大其数量不肯定就多;物品越小其数量不肯定就少;物品的大小与形状有关等等。
老师需要依据孩子的反应情况,调整授课方法和难度,保证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当多发觉孩子把握情况并实时记录,便利后续的跟踪和评估。
幼儿园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5篇1.幼儿园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能比较出物体的大和小。
2、寻找发现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
3、能主动参与,在活动中积极探索。
活动准备1、趣味练习:比较2、各种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碗、盘子、汤匙、玩具、衣服、鞋子等。
活动过程一、说一说观察图片看看图片有什么?(衣服)你知道是谁的衣服吗?(妈妈的衣服,孩子的衣服)哪是妈妈的衣服?哪是孩子的衣服?你是怎么知道的?(妈妈的衣服大,孩子的衣服小。
)二、找一找1、请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喜欢玩具,然后在教室里找一个,比自己的玩具大的,或比自己的玩具小的玩具。
2、请幼儿讲一讲,自己手中的玩具,哪个大?哪个小?三、比一比请幼儿观察图片教师:图片上有什么?(苹果,草莓)你喜欢苹果还是喜欢草莓?——苹果和草莓谁大谁小?——小狗和蜜蜂水大谁小?——大象和蚂蚁谁大谁小?四、游戏:大的小的教师任意出示一个物品,请幼儿找出比老师手中的这个物品大的或小的。
为激发幼儿兴趣,可以比赛的形式进行。
2.幼儿园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2、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间的转变,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1、硬纸鱼20条(有大小差别)、钓鱼竿若干、用大积木围搭成一个“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装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单孔、多孔、粗细不一)数量多于幼儿人数,气球若干。
3、可变大或变小的食物若干种,如饼干、水果、青菜、木耳干等。
4、照相机、大白纸和画笔,幼儿自带小时候的照片和近照。
【活动过程】游戏一:钓鱼1、每次请一名幼儿来钓鱼,要求钓“池塘”中所有鱼中的一条和最小的一条。
鱼钓上来后,分别放在大鱼筐和小鱼筐里。
2、尝试:请幼儿自由地钓鱼,仍旧要求钓的和最小的鱼。
游戏二:超级比一比。
小班数学教案:比大小5篇(数学小班比较大小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比大小5篇(数学小班比较大小教案)下面是我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比大小5篇(数学小班比较大小教案),供大家赏析。
小班数学教案:比大小1一、设计意图:在平常的生活中,小班的孩子已经能够初步感知一组物体的相对大小,但是对于系统的概念并不完全了解,在完整的表述物体大小的语言能力还存在个体明显差异。
在操场玩耍时能指认出哪个是大球,哪个是小球,个别孩子可以抱起大球说:这个是大球,大部分幼儿不愿开口或者合着同伴说这是大球或者小球,但本身并不理解、熟悉。
因此我开展本次活动,本设计以系列生活游戏的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玩游戏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学习按物体的大小特征进行简单分类。
二、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认识并区分物体的大小。
2、尝试用一句话正确表述物体的大小。
3、能主动参与,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课件四、活动过程:一、问题导入:小朋友夏天喜欢吃什么水果呀?幼儿一起回答:西瓜教师引出PPT 上的第一张幻灯片:两个西瓜(一)两个西瓜入场,初步感知大小的变化。
老师:“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的客人,你们想知道是谁吗”提问: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两个西瓜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小朋友喜欢吃什么水果? 苹果、橘子、梨子引出第二张幻灯片:苹果(二)脑子转一转:在我们看的动画片中,回忆回忆,都有哪些动画人物,你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动画人物?老师:小嘴巴闭起来,转动脑子想一想,举手回答,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幼儿:米奇、喜羊羊、海绵宝宝、天线宝宝、蜘蛛侠、奥特曼、大黄鸭老师: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哪些动画人物?引出幻灯片老师:这是什么呀?它们谁是妈妈?谁是宝宝呢?幼儿:举手回答老师: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以为客人,小朋友鼓掌欢迎它出场。
老师:这是什么呢?它两个谁是老大?小朋友向他两个学习一下,笑一笑哇,我们小朋友都和他们一样,非常的开心。
看谁在跳舞呢?是海绵宝宝在跳舞吗?老师遇见了一个问题:老师总是分不清他们谁是哥哥了,谁能告诉我呀?(三)找一找:熊爸爸和熊宝宝的熊掌丢了,帮熊爸爸熊宝宝找一找他们的熊掌提问:这上面有几个熊掌?幼儿上来自己操作帮他们找到自己的熊掌。
小班数学大大小小教案
小班数学大大小小教案小班数学大大小小教案(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大大小小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数学大大小小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根据本班幼儿情感需要和年龄特点,引导幼儿区分大与小。
活动目标1,认识大与小2,区分大小饼干后,开心的分别喂食大小鸭子吃饼干。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区分大小活动准备1.褐色色卡纸做的大小不同的“饼干”若干(保证每人一块大的,一块小的)2,带有大鸭子的盒子及小鸭子盒子3.背景音乐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
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1,说儿歌《小胖猪》“小猪吃得饱饱,闭上眼睛睡觉,两只耳朵扇扇,小尾巴摇摇。
”,吸引幼儿注意力。
2.出示大小两个篮球。
和幼儿玩“我滚球,你来接”的游戏,并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拿到的是大球还是小球。
3,给幼儿发褐色色卡纸做的“大饼干,小饼干”每人一套听口令,举起手中的大小不同的饼干的游戏。
4.游戏:听口令,喂饼干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有什么样子的饼干呢?(大饼干和小饼干)老师说:“大饼干”,你们就把大饼干举起来喂小鸭子;老师说“小饼干”你们应该举起什么饼干啊?(小饼干)老师说:“小鸭子要吃那大饼干,小鸭子要吃那小饼干……”背景音乐《莫扎特-小小鸭子水中游》3.喂饼干X老师出示带有两只不同大小的鸭子的盒子:现在,我们把饼干喂给鸭子吃好吗?这两个鸭子哪个大?哪个小?我们要让大鸭子吃大饼干,小鸭子吃小饼干,这样它们就都能吃得饱饱的了。
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准备把饼干喂给小鸭子吃吧!来第一组的小朋友上来喂饼干,依次其他组。
幼儿园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中的第一节“大和小”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日常生活中物品的大小,培养幼儿对“大”和“小”概念的理解,以及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会用“大”、“小”来描述物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并能用这两个词描述物品。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大”和“小”的概念,学会用这两个词描述物品。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物品各5个(如篮球、乒乓球、苹果、橘子等)。
学具:大、小卡片各一套,大、小贴纸若干。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大篮球和一个乒乓球,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这两个球的大小,让幼儿尝试用“大”和“小”描述。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大、小物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教师讲解“大”和“小”的概念,引导幼儿学会用这两个词描述物品。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大、小卡片,让幼儿将卡片与实物进行匹配。
然后,让幼儿用大、小贴纸装饰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圈和一个小圈,分别标注“大”和“小”。
2. 在圈中贴上相应的大、小物品图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出家里的大、小物品,用“大”和“小”描述它们,并将它们画下来。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家长可引导幼儿找到如桌子、椅子、书、手机等物品,并描述它们的大小。
2. 家长评价:请家长观察幼儿完成作业的情况,并在作业本上签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应及时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效果,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针对幼儿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在课后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可布置一些有关“大”和“小”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园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大和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小概念,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区分大和小的不同,并能用大和小来描述物体。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大和小的概念,能够辨别生活中各种物体的大小,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生活中数学现象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大和小的相对性,能够灵活运用大和小的概念。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让幼儿掌握大和小的概念,并能够用语言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不同的球、积木、水果等。
学具:画有大、小两种图形的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大小不同的球,引导幼儿观察:“大家看看,这些球有什么不一样?”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大小不同的积木,讲解:“这块积木很大,这块积木很小,我们来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哪个积木大?哪个积木小?”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画有大、小两种图形的卡片,让幼儿用彩色笔给大图形涂上红色,小图形涂上蓝色。
(2)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幼儿的错误。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能告诉我大和小的概念吗?”六、板书设计中间写上“大和小”主题,左边画一个大球,右边画一个小球,下面写上“大、小”两个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帮助幼儿找出生活中的大小物品,并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大和小的概念。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生活中对大小概念的运用,鼓励他们发现更多的大小现象。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其他数学概念,如长短、高矮等,丰富幼儿的数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大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大小》含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大小关系,培养幼儿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2.培养幼儿团队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3.提升幼儿女孩用具使用的技能。
教学准备:1.宝宝们喜欢的玩具(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球、积木等)。
2.比大小颜色卡片。
3.大小颜色板。
教学环节:1.导入(5分钟)老师手持一个大玩具,让幼儿围坐在一起,观察并比较这个玩具和其他玩具的大小,引导幼儿感受大小的差异。
2.比大小游戏(10分钟)老师用手中的积木和球等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玩具,组成一排,让幼儿根据大小顺序推理,拿起最大或最小的玩具。
3.认识大小卡片(10分钟)老师拿出不同大小的卡片,分发给幼儿,然后逐个提示问幼儿卡片的大小关系,让幼儿将卡片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4.分组比大小游戏(1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些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玩具,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拿起一个玩具,然后比较大小,再把玩具传递给下一个小朋友,最后小组完成排序。
5.小结(5分钟)老师带领全班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强调认识数字大小关系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多观察、多比较。
教学反思:这节数学活动《比大小》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玩具的大小来认识数字大小关系,培养幼儿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也促进幼儿团队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这节课的活动设计比较简单,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相对较为容易理解和操作。
幼儿可以通过观察玩具的大小差异,进行直观的比较,培养他们认识数字大小关系的能力。
然而,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活动时间可能需要适当延长,以确保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
此外,在分组比大小游戏中,有些幼儿可能会在排序时遇到困难,因此可以提供一些辅助工具,如大小颜色板,帮助他们进行排序。
总的来说,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开始认识数字大小关系,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比较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团队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以此为基础,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进行更复杂的大小比较活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中、小》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中、小》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感官体验,理解大小的概念;2.能够正确使用“大”、“中”、“小”等词汇;3.能够将物品按照大小进行分类,懂得“比较”概念;4.能够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对物体大小的敏感度。
二、教学内容1.大中小的理解2.大中小的比较3.大中小的分类三、教学重点1.帮助幼儿理解“大”、“中”、“小”等词汇的概念;2.帮助幼儿区分大小,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对物体大小的敏感度。
四、教学方法1.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法:结合幼儿特点,采用趣味性强且互动性强的游戏活动来引导幼儿体验和学习;2.观察、分类法:通过观察并分类不同大小的物品,让幼儿感受并掌握大小概念。
五、教学步骤及过程1. 导入新知识(1)用大、中、小的三个卡片来引起幼儿的注意,并通过自己的比划让幼儿辨别大小。
(2)教师举起一个大点的物品,带着幼儿说出这是“大的”,直到幼儿学会用“大”这个词来描述。
### 2. 感官体验(1)要求幼儿挑选出一个最大的线圈,然后让幼儿把它放在桌子上,排成一个从大到小的顺序。
(2)让幼儿自己动手比较大小,用手摸摸物品的表面或者说出自己的想法。
### 3. 归纳总结(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三个不同大小的图形,并指出它们的大小,引导幼儿总结“大”、“中”、“小”的概念。
(2)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将物体根据大小分类,并说出分类的原因。
### 4. 游戏活动(1)大中小比比看:教师要求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依次把大小不同的三种玩具按顺序排列,并在比较中逐渐形成对大小的认知差异。
(2)传球游戏:将一些球分成两组,并把它们随便放在教室的不同位置上,教师指定幼儿找到一个小的球和一个大的球,带着幼儿去寻找符合要求的球,然后传递给其他同学。
### 5. 练习巩固让幼儿挑选出教室里不同大小的物品,并让幼儿分别用“大”、“中”、“小”进行描述。
六、教学反思这堂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的教学目标是教导幼儿认知大、中、小的概念,学会比较物品的大小以及分类。
幼儿园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精选
幼儿园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第三节《大和小》。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和小,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区分出物品的大和小;学会用大和小来描述物品;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掌握“大”和“小”的概念,学会用这两个词来描述物品。
2. 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区分出物品的大和小。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大”和“小”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
重点:通过观察和比较,学会用“大”和“小”来描述物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球、小球各一个,大苹果、小苹果各一个,大鸭子、小鸭子各一个。
2. 学具:每组一个大球、一个小球,一个大苹果、一个小苹果,一个大鸭子、一个小鸭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大和小不同的物品,引导幼儿关注“大”和“小”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出示大球和小球,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邀请幼儿用手摸一摸、抱一抱,感受大球和小球的大小差异。
(3)引导幼儿用“大”和“小”来描述大球和小球。
3. 随堂练习:(1)出示大苹果和小苹果,让幼儿用“大”和“小”来描述。
(2)出示大鸭子和小鸭子,让幼儿用“大”和“小”来描述。
4. 小组活动:幼儿分组,每组一个大球、一个小球,一个大苹果、一个小苹果,一个大鸭子、一个小鸭子。
让幼儿在小组内进行观察、比较和描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大和小》2. 内容:(1)大球和小球(2)大苹果和小苹果(3)大鸭子和小鸭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出家里的大和小物品,用“大”和“小”来描述。
(2)和家长一起玩“大和小”的卡片游戏,提高比较能力。
2. 答案:(1)例如:床、枕头、电视、手机等。
(2)游戏规则:每人一副卡片,包含大和小物品的图片,轮流抽取卡片,用“大”和“小”来描述卡片上的物品。
幼儿园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数学概念中的“大”和“小”
•能够用手指或物品比较大小,进行简单的数学操作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白板、白板笔
•数学卡片或小球(分别有不同的尺寸)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1. 导入
幼儿看到老师持有两个物品,一个比较大,一个比较小,老师问:“这两个物品哪一个是大的,哪一个是小的?”引导幼儿观察两个物品的大小,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2. 呈现物品
老师将一些具有大小差异的物品(如不同大小的小球)放在小孩面前,然后让孩子比较大小,并将相同大小的物品放在一起。
3. 数学卡片
老师拿出一组不同尺寸的数学卡片,抽出两张卡片放在幼儿手上,要求幼儿比较两张卡片的大小,并简单解释:“这个是大的,这个是小的。
”老师可以反复演示让幼儿更好理解。
4. 数学卡片排序
老师放置多组数学卡片在桌面上,要求幼儿按照大小将数学卡片排顺序,每组数学卡片排好之后,老师可以再次让孩子比较大小是否正确。
5. 数学卡片分类
老师将多组不同尺寸的数学卡片混合在一起,让幼儿按大小将相同尺寸的数学卡片放在一起,教授简单的分类知识。
6. 结束
教师提醒幼儿将数学卡片放回原来的位置,积极评价幼儿在本堂课的表现。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课程,幼儿能够简单了解“大”和“小”的概念,并进行基本的大小比较。
教师在教学中尽量用手指和物品进行说明,使幼儿更好地理解。
在分类知识的讲解中,幼儿表现不错。
整个课程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中、小
xx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中、小生活化的数学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更有趣、更易掌握。
课题生成:饼干是幼儿常见、喜吃的一种食品,它不仅种类繁多、艳,而且形状各异,味道丰富。
遵循“生活即课堂”的宗旨,熟悉的饼干着手,尝试将数学教育的新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
其目的是在生活活动中做个尝试,并在充分尊重幼儿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动手操作,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在探索活动中,让幼儿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力改变的。
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
2、在探索活动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的。
活动准备:1、圆形饼干(大、中、小)每位幼儿三块放人盘中。
2、投影仪、电视机。
3、课前请幼儿洗手并消毒桌面。
活动过程: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
(1)观察饼干,感知形状与大小,发散幼儿思维。
教师,“盘子里的饼干你们喜欢吗?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东西是圆形状的?”(2)品尝饼干,比较大、中、小。
教师:“三块饼干比较一下,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图案、花纹、厚薄等。
)“请你挑一块你最喜欢的饼干尝一尝,然后说说你吃的饼干?”(从大、中、小来分。
)“你吃的叫什么饼干,你是怎样知道中饼干的?”(让幼中饼干是相对大、小饼干而言的。
)小结:“中饼干比大饼干小些,比小饼干大些,安排们叫它中饼干。
”2、在探索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力改!教师:“刚才有位小朋友咬了一口饼干,你们看,饼干被口洧什么变化?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
”“饼干被咬,掰了以后,像什么呢?”……发挥幼儿想像探索大或中饼干的变化。
(像船、山峰、扇子……)教师:“饼干被小朋友咬了以后,发生了许多变化,改变的形状。
”3、请幼儿继续吃饼干,想像、交流。
(先吃完饼干的水、漱水。
)效果分析:本次活动“比较大、中、小”是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生活中常见物“饼干”进行粗浅的数学活动。
活动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幼儿在活动中感到亲切、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新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中、
小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化的数学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更有趣、更易掌握。
课题生成:
饼干是幼儿常见、喜吃的一种食品,它不仅种类繁多、艳,而且形状各异,味道丰富。
遵循"生活即课堂"的宗旨,熟悉的饼干着手,尝试将数学教育的新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
其目的是在生活活动中做个尝试,并在充分尊重幼儿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动手操作,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在探索活动中,让幼儿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力改变的。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
2、在探索活动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的。
活动准备:
1、圆形饼干(大、中、小)每位幼儿三块放人盘中。
2、投影仪、电视机。
3、课前请幼儿洗手并消毒桌面。
活动过程: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
(1)观察饼干,感知形状与大小,发散幼儿思维。
教师,"盘子里的饼干你们喜欢吗?它们都是什么形状 "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东西是圆形状的?"
(2)品尝饼干,比较大、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