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教案

合集下载

《望岳》参考教案

《望岳》参考教案

《望岳》参考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望岳》全文。

分析并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学会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向往。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文背景:介绍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解释诗文“望岳”的含义。

2.2 诗文朗读:带领学生朗读《望岳》,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解释诗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全文。

2.3 诗文解析: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解释诗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泰山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泰山会被视为中国的象征。

3.2 朗读诗文:带领学生朗读《望岳》,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让学生模仿朗读,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

3.3 解析诗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讨论诗中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思考诗人的情感和观点。

第四章:作业与评价4.1 作业:让学生背诵《望岳》,并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让学生选择一座自己向往的山峰,写一首类似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4.2 评价:评价学生的背诵和作业完成情况。

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诗歌创作能力。

回顾《望岳》的诗文内容、意象和修辞手法。

强调诗中的爱国情怀和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5.2 强调学习意义:强调通过学习古典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多背古典诗词,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5.3 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继续背诵其他杜甫的诗作,加深对杜甫诗歌的理解。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文学社团或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诗作:介绍杜甫的其他诗作,如《春望》、《月夜忧思》等。

《望岳》说课稿参考模板-精选5篇

《望岳》说课稿参考模板-精选5篇

《望岳》教案学习目标1、围绕"望",表现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2、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3、青年杜甫的豪情。

教学过程一、导语柳宗元带我们领略了小石潭的凄寒幽静,吴功正带我们欣赏了阿里山的静谧神奇,马信德带我们游览了威尼斯的瑰丽奇特。

今天我们再请古代的一位诗人带我们去一个地方。

板书:望岳唐杜甫二、围绕"望”,理解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1、去哪里呀?你从何得知?泰山。

从“岳”“岱宗”“齐鲁”得知补充资料: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望岳》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

2、泰山景色如何呢?我们一起透过杜甫的一个动作"望"来欣赏泰山的景色。

请同学们先一起大声朗读诗歌,思考杜甫从第一句实际上一直望到哪里。

(1)描绘泰山景色。

也即首联、颔联、颈联。

(2)想象登顶感受和望到的景象。

3、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们任选一联说一说。

(1)首联: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

这是远望。

“青未了”(2)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

这是近望。

‘'钟”:聚集,宠爱、钟爱,既写出神奇秀丽,又写出诗人的喜爱赞叹之情。

"割”:阴暗对照之明显,阳光像一把刀一样有力地把阴暗隔开,突出泰山的巍峨高大。

(3)望到了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和鸟儿归巢的傍晚景象。

这是细望。

"层云生而荡胸,鸟儿归而入眼”三、名句赏析1、泰山如此绵延不尽,如此神奇秀丽,如此巍峨高大,杜甫看了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个愿望。

杜甫的愿望是什么?我还没有登上山顶景色就如此神奇美丽了,如果我登上了最高峰呢?一览众山小。

2、请你想象登上最高峰"一览众山小”的景象和感受。

3、登上绝顶眼界变宽了,心胸开阔了,登上绝顶才能欣赏到绝美的风景,这是身在低处的人永远无法体验到的。

所以孔子登上了东山就认为鲁国很小,登上泰山胸怀竟然博大得认为天下都很小。

《望岳》教学设计(优秀5篇)

《望岳》教学设计(优秀5篇)

《望岳》教学设计(优秀5篇)杜甫大家都十分熟悉,是我们古代的伟大诗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古诗词作品,让我们受益无穷。

望岳就是其中一首。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5篇《望岳》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望岳的写作思路。

《望岳》教案设计望岳公开课教案篇一我们伟大的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山大川数不胜数。

要说山,较有名的当然是“五岳”了。

那么,请问大家“五岳”分别指的是哪几座山?哪一座山是“五岳之首”呢?(学生回答)从古到今,为赞美、歌颂泰山,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其中,一位唐代大诗人所写的一首诗历来被人们誉为吟诵泰山的压卷之作。

那么,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呢?作者是如何描绘、赞美泰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学生自己结合课下注释解题,明白是作者近岳而望,并没有登山。

天宝三年,25岁的杜甫科举不第。

当时,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杜甫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

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1、教师配乐朗诵《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本诗的诵读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

3、学生个别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4、学生齐读。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学习小组交流,有否疑难及互答)2、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3、《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试对此做具体归纳。

1、透过一联,你可以知道泰山的怎样的形象?2、第二联,哪两个词用得较好?表现了泰山怎样的形象?3、第三联表现了泰山怎样的形象?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小组研讨展示,教师总结)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此神奇秀丽,严峻挺拔,那么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南龙山下,那么大家用你们手中的笔来描绘一下你心中的南龙山吧!学生作品展示。

1、背诵默写全诗;2、预习本课其余两首诗歌。

附:板书设计望岳杜甫写景:一、二句:远望之景:夫如何、青未了(绵延深远、青翠苍郁)三、四句:近望之景:钟神秀、割昏晓(神奇秀丽、巍峨高大)五、六句:细望之景:生层云、入归鸟(云雾缭绕、飞鸟盘旋)七、八句:极望之情:凌绝顶、众山小(勇于攀登、俯视一切)抒发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望岳》教案设计模板5篇

《望岳》教案设计模板5篇

《望岳》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望岳》。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我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望岳》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本篇课文是一首诗歌,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不畏惧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学习本诗,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了解杜甫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创造风格和杜甫宽广的心胸和凌云的壮志,体会杜诗的高妙。

二、说学情我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学生从小就背诵诗歌,但是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还稍显不足。

她们已经接触过杜甫的诗歌,对杜甫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多数学生只听过,没有亲眼见过泰山,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世界还是有着一颗强烈的好奇心,因为有了一定的诗歌学习基础,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能够理解这首诗歌的内容,本课的重点是教学生如何分析诗歌。

三、说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背诵诗歌。

2.通过赏析诗歌,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解读思想感情的能力。

3.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四、说教学重难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重点:同小组讨论和朗读,重点解读“望”。

难点:领略泰山雄奇的景色,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方法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情境体验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堂好课,必然有一个漂亮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我将以“泰山”为切入点,从诗歌入手,吊起学生的胃口。

《望岳》课文教案(通用5篇)

《望岳》课文教案(通用5篇)

《望岳》课文教案(通用5篇)《望岳》课文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望岳》课文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望岳》课文教案1【教学目标】: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理解并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a、重点字词的含义;b、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a、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准备】:ppt【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幻灯1)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透过语言,除了表达文字的意义外,也表达情感与美感。

诗歌是观照诗人情感的一面镜子。

诗配上音乐则称为歌。

诗歌作为中国文学领域的一颗璀璨的名珠,好多诗人的形象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看下面这句话是对哪个诗人的评价?二、作者并背景介绍1.说说你印象中的杜甫师补充要点(幻灯3)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下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笔下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板书课题,并释题)“泰山”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2.《望岳》写于唐开元盛世时期,诗人二十四五岁,正值青年时期。

三、初步朗读1、听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节奏。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句式特点为“二二一”或“二一二”)2、自由读、指名读、全体学生齐读。

四、整体感知(分组讨论)1.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2.快速抢答,字词解释。

3、释句。

五、深入研读师:诗题叫《望岳》,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幻灯7想一想)2、这首诗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3、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分析。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导概括并板书:首联:远望绵延不绝、树木苍翠颔联:近望神奇秀丽、巍峨高大颈联:细望云涌云翻、鸟儿归巢尾联:不畏艰难俯视一切六、名句赏析有人说诗歌是要“品”的,就跟茶一样。

杜甫《望岳》教案(优秀3篇)

杜甫《望岳》教案(优秀3篇)

杜甫《望岳》教案(优秀3篇)《望岳》教学设计篇一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文的学习是青少年了解民族传统,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的捷径。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的学习作了明确要求,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古今优秀诗文。

本期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我进行了一些探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教学《望岳》这堂课的教学设计。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1、体会《望岳》诗歌的意境及作品风格;2、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吟唱仿写古诗词;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1、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首先要多角度激发诵读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

让学生在开阔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2、确定第二个教学目标主要源于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新的教学理念。

诗歌的广阔意境给学生留下了自主开掘的空间,课后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重现诗歌。

3、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诗词语言大多可以配乐吟唱,因而具有极强的音乐性,让学生在吟唱中产生特定的审美心境。

柏拉图说过:“音乐把节奏与乐调的强烈力量进入心灵的最深处。

”教古诗时应充分利用音乐盒带,通过听、唱把学生带入音乐的天地、艺术的王国,领会诗歌与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

4、吟唱古诗词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运用。

一是指在写作中恰当引用诗句,帮助表达内容,美化文章语言;二是在写作中创造性的使用、模仿、改写诗句。

二、关于教学重点的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领会《望岳》一诗的意境,并谱曲自唱,尝试古诗词的的写作,古诗的格律不作过多要求。

三、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以吟唱、仿写为主。

针对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我尝试过借鉴过很多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如诵读法、品析法、故事导读法、以画配诗法等等,效果都不错。

我现在所教班级的学生,人才济济。

他们喜欢唱流行歌曲,喜欢模仿,喜欢尝试。

所以,我采用吟唱——仿写的方法来教《望岳》。

望岳经典教案(通用21篇)

望岳经典教案(通用21篇)

望岳经典教案(通用21篇)经典总结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可以触动我们内心最深处的共鸣。

领略经典音乐的艺术风采,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经典音乐欣赏范文。

《望岳》教案1.学习《望岳》这首诗,朗读、背诵这首诗词。

2.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1.重点:(l)朗读、背诵这首诗词。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

一、三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说说你对杜甫的了解。

1.作家作品简介。

杜甫诗现存1400多首,这些诗真实、深刻的反映了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形象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2.分组学习,学生合作探究。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有什么值得探究的问题?3.全班进行交流,学生评析诗句。

4.背诵指导。

四、意境的赏析。

分组写赏析短文,堂上交流。

五、作业。

1.默写这首诗。

2.完成掌握语文的有关练习。

《望岳》教案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2、朗读并且背诵全诗。

3、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朗读并且背诵诗歌。

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诗史”特点。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岱宗()决眦()搔更短()不胜簪()。

2、填空。

杜甫,字,是我国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

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

1)情境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

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篇1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古代诗歌朗读技巧。

能力目标: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德育目标: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借诗歌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导入我国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在众多景物之中,中国人对山是情有独钟。

而群山之首当属五岳。

古人曾说“王岳归来不看山”。

师:你知道五岳指哪五座山?(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师:五岳之首呢?泰山的确,我国自汉代确立“五岳”之说以来,泰山就以它五岳之首的独有风姿卓然屹立在世人面前,留下了无数经典传说和美词佳句。

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望岳》。

二、板书课题:望岳三、教学过程:1、杜甫共写过三首《望岳》,一首是咏东岳泰山,一首是咏西岳华山,还有一首是咏南岳衡山。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望岳》是咏东岳泰山的。

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的蓬勃朝气。

题解:什么是岳?(高大的山)标题是“遥望泰山”之意。

作者简介:(屏幕)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2、介绍本诗写作背景(屏幕)3、指导朗读:师:要理解一首诗,朗读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怎么来读呢?大家一定还记得:“凡读书必须要做到字字响亮,不可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全诗。

指导学生朗读。

教师范读全诗。

4、整体感知诗意:指导学生参照诠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1)巡视。

随机指导。

(2)引导学生质疑,学习释疑。

5、内容品析。

“诗联赏析法”来品析这首诗。

它需要以下几个步骤:(屏幕)第一步:解说注释(借助书下注释,无注释的补充资料。

字典等工具书)第二步:描述诗联(将零散的字词解释连成一句通顺的话)第三步:品析字句(哪个字用的好,用的准,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第四步:揣摩情感(全诗表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前两部分内容6、串讲四联意思(借助书下注释)7、赏析:师:杜甫被称为“诗圣”。

语文教案-望岳

语文教案-望岳

语文教案-望岳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及其作品《望岳》2.感受诗歌中的山水意境,培养审美情感3.理解诗歌中的抒情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二、教学重点•解读诗歌中的意象、语言和情感•体会诗歌的韵律和美感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四、教学方法•朗读诗歌•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和学生一起感受诗歌中的美感五、教学内容1、《望岳》原文欣赏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诗歌解析杜甫《望岳》现译为“登高思君远,行路难归秦”。

•“岱宗”指的是正在望的泰山,“齐鲁青”则指的是泰山以及周围的山丘。

•“造化钟神秀”是杜甫借泰山的美来描绘中国山川的灵秀。

造化指的是天地自然界的惊奇变幻,钟指的是形态的对称,神指的是神祕。

•“阴阳割昏晓”,即昏暗与明亮,杜甫用景物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荡胸生曾云”,回忆往事的情感。

•“决眦入归鸟”,即离别之情,离群之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的自豪感抒发了出来,就像站在高处,俯瞰四方,一览众山小。

3、情感体验孩子们跟随教师轮流朗读这首《望岳》。

然后在诗歌里找寻自己的情感,试着用五句话总结。

学生手写出诗歌的主要思想和情感体验,与教师一起思考和分享。

六、教学后记《望岳》这首诗,以其深邃的诗意和慷慨悲壮的气氛,显示了诗人的壮志和追求。

让孩子们在诗歌中领悟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提高审美素养和阅读能力。

《望岳》教案优秀6篇

《望岳》教案优秀6篇

《望岳》教案优秀6篇《望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2、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二、教学新课(一)作者及背景简介(二)朗读诗歌1、老师范读《望岳》。

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杜甫《望岳》赏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韵译】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赏析】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

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

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望岳》教案(精选19篇)

《望岳》教案(精选19篇)

《望岳》教案《望岳》教案(精选1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望岳》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望岳》教案篇1一、导入介绍泰山:1、展示泰山图片。

“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

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古称东岳,又称岱岳,被尊为五岳之首。

自古有许多吟诵泰山的诗作,而以杜甫的这首《望岳》最为著名,因此被刻于碑碣,立于山麓。

教师可补充;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它们是: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

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市。

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

北岳恒山(2017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市。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

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历代曾有72个皇帝到泰山封禅。

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界。

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的说法。

2、背景: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

《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

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书上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二、介绍杜甫杜甫,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人称为杜少陵。

开元后期,举士不第,漫游各地。

后居长安近十年。

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

后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

《望岳》教案

《望岳》教案

望岳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杜甫的《望岳》诗意蕴涵与文化内涵;2.探究诗的主旨和意境,加深学生对于山水意境的理解;3.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提高对文章中作者情感的把握和理解能力;4.通过文学教育激发学生关注自然和民族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逐字理解诗句中的意思;2.探究诗的情感表达和意境绘画;3.学习唐代的文化历史背景;4.培养学生对于自然山水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掌握古典文言文的翻译技巧;2.理解唐代文化史中的山水观念;3.分析文本细微情感和意境准确把握。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山水风光图片或视频为学生展示与诗歌相关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自然山水的美丽与奇妙。

2.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诗人杜甫和他的诗歌:•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你们了解他吗?•杜甫以诗歌为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有哪些内容?•杜甫的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讲解(30分钟)1.学习《望岳》的情感表达和意境绘画。

教师可以借助PPT讲解分析《望岳》中的情感与意境,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整首诗歌的主旨。

2.学习唐代文化史中的山水观念。

教师可以讲解唐代文化历史背景,并分析诗人在自然山水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3.观摩范文,分析文本细微情感和意境。

教师可以让同学们互相分享他们所读的段落,从中分析出细微情感和意境,并与诗歌中的信息对比。

练习(40分钟)1.阅读和理解。

学生阅读诗歌,可以将其翻译成白话文,强化对翻译技巧的掌握。

一旁教师出示与山水诗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参照图片进行理解,从而深入领悟诗歌意境。

2.回答问题。

学生可以参照教师出的问题列表进行探究,特别重点把握文本的情感表达。

•你能够看出这首诗歌表达的写作意图和主题吗?•你能辨识出其中的具体细节和隐含意象吗?•你觉得这首诗歌中的情感表达真实吗?总结(10分钟)教师提问,总结学生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情感体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两个问题:1.此次诗歌教育让你学到了什么内容?2.此次诗歌教育让你意识到了哪些自然和民俗文化?课堂作业1.书写读书笔记,将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写下来;2.了解其他唐代诗人以及他们的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杜甫《望岳》教案

杜甫《望岳》教案

杜甫《望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和他的诗歌作品。

2.掌握《望岳》的背景与情境,了解其意境和表达方式。

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望岳》的创作背景和情境。

2.掌握《望岳》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杜甫《望岳》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前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其作品。

2.课堂导读:教师简单介绍《望岳》的背景和情境,分析其意境和表达方式。

3.课外拓展:推荐阅读有关杜甫的相关书籍,进行深入学习。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教师介绍杜甫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学生自主了解有关杜甫的背景知识。

3.学生准备阅读杜甫《望岳》。

(二)课堂导学1.教师向学生介绍《望岳》诗歌的背景和情境。

2.分析《望岳》诗歌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3.学生阅读《望岳》诗歌,放松心情,体验其中富有情感的语言。

4.学生分组细读《望岳》,探讨其中的意蕴和表达方式。

5.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分析诗歌中的抒情色彩、意象和节奏等。

6.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

(三)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杜甫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2.学生分组讨论杜甫其他的作品和主题。

3.学生分享自己对杜甫诗歌的感受和领悟。

(四)课后延伸1.推荐相关书目和文献,进行深入学习。

2.学生进行杜甫作品的阅读和鉴赏,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

六、教学评价1.阅读杜甫《望岳》时的反应和表现。

2.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的提高。

3.学生讨论和分享的内容和质量。

七、教学反思1.需要更加精准地把握《望岳》的意境和寓意,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

2.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启发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独立思考。

杜甫望岳教案优秀教学设计大全

杜甫望岳教案优秀教学设计大全

杜甫望岳教案优秀教学设计大全这首《望岳》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第五单元,这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借助注释读懂诗文大意,在反复诵读中领会诗文的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

再结合语文教学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要求,基于学生只在七年级学过古诗五首,对诗歌朗读、鉴赏的方法还很模糊的现实,我想把这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充分理解诗歌内容,领略诗人豪情的基础上提高诗歌朗读和鉴赏能力。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杜甫望岳教案优秀教学设计大全一)检查预习:考考你◆杜甫,字,自称“ ” ,世称“ ”。

◆杜甫是代最伟大的主义诗人,与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齐名,并称“ ”。

◆他的诗篇象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故他的诗歌被称为“ ”。

◆在文学史上,他把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他本人也被看做一带代宗师,被尊称为“ ”。

(二)走近杜甫师阐述:李白是仙,杜甫是圣。

仙是超凡脱俗的,李白一生都在作浪漫的想象飞行;而圣是超凡入俗的,杜甫大半生都在个人、黎民、国家现实的荆棘与泥沼中行走跋涉。

他一副肩膀,撑起了中国历史上一座文学与道义的高峰,诸如《三吏》《三别》等那一首首离乱时世的悲歌,满载着一个文人的正义与良知,化作了一道永恒的风景!主要诗风:沉郁顿挫(三)写作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杜甫赴洛阳应试落第,24岁的诗人开始了潇洒地漫游生活。

这首诗是作者漫游齐、赵(今山东、河南、河北省)一带,游泰山时所作,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年轻的诗人那种蓬勃朝气与非凡才志。

本诗风格:昂扬俊朗三、朗读全诗,明诗意(一)生朗读诗文,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二)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疏通全诗大意1.先弄清重点加点词意思,再简单了解大意2.我来讲,你来吟四、品读诗文,入诗境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杜甫笔下的泰山具有怎样的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试体会语言的妙处。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歌中蕴涵的)○(哲学道理。

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流露出的强烈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更可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还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让他们团结协作,锻炼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点讲可以帮助学生完善相关知识点学习。

通过拓展,让学生阅读水平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

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

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

全班分6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将讨论结果写在大卡上。

一。

学习《幽州台歌》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1.诗句研读:诗人登上幽州台,放眼山河,思绪万千。

他心中到底是忧虑大唐社稷还是感伤文化的萧条呢?诗句中的“独”该怎么理解?2.初步理解:诗意能帮我们更好地读书。

读全诗说说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3.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表达诗人什么情感?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大卡,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结果点讲以上问题,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二。

学习《望岳》(1)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

《望岳》教案

《望岳》教案

《望岳》教案
《望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所描绘的泰山雄伟壮丽的景色。

2.感受诗人的豪迈气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3.品味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二、教学内容
1.《望岳》的背景介绍。

2.诗中描绘的泰山景色的分析。

3.诗人表达的情感和豪迈气概的理解。

4.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的讲解。

三、教学步骤
1.导入:介绍泰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引出《望岳》的主题。

2.朗读诗歌:播放诗歌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内容解读:
(1)分析诗歌中的泰山景色,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等句,引导学生感受泰山的雄伟壮丽。

(2)探讨诗人杜甫的写作背景和内心感受,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3)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讲解诗人的豪迈气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4.深入赏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
山小”等句,讲解诗人如何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修辞来表现泰山的美景和自己的情感。

5.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选取自己
喜欢的诗句进行朗诵。

6.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望岳》并撰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心中的泰山
印象。

四、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感悟,避免单纯的背诵和
机械的记忆。

2.在分析诗歌时,要尊重学生的见解和感受,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和想法。

3.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
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

《望岳》参考教案

《望岳》参考教案

《望岳》参考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望岳》的背景和意义。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解读诗人的情感和观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运用文本分析和解读技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祖国的山河之美。

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提升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原文:《望岳》(杜甫)2.2 课文解析:诗歌的背景和创作动机。

诗中的意象分析,如泰山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

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夸张等。

2.3 相关知识: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泰山的地理特征和文化意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对诗歌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泰山的了解,引发对课文的好奇心。

3.2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语气和节奏。

鼓励学生背诵诗歌,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3 文本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泰山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

讨论诗人的情感和观点,理解他对泰山的敬仰和对祖国的热爱。

3.4 小组讨论:分学小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邀请小组代表进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第四章:作业与评估4.1 作业:要求学生书写一篇关于《望岳》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选择一首与《望岳》主题相关的诗歌,进行朗读和背诵。

4.2 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观察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的表现,评价其语感和记忆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相关诗歌推荐:推荐其他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爱国情感的诗歌,如《登鹳雀楼》、《春望》等。

5.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泰山,亲身感受泰山的壮丽和文化的厚重。

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思考,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语文教材,如《望岳》所在的诗歌单元。

望岳的教案

望岳的教案

望岳的教案望岳的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望岳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望岳的教案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的诵读诗歌。

2、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鉴赏诗歌的能力。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重点1、加强诵读。

难点1、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2、初步学会诗歌的鉴赏能力。

2、品味诗歌的意境教法及教具诵读法、品味鉴赏、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二、教学新课(一)作者及背景简介(出示幻灯)(二)朗读诗歌1、配乐诗朗诵《望岳》(出示视频和音频材料)。

2、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三)了解诗的内容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学习小组交流,有否疑难及互答)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播放配乐诗朗诵(加幻灯图片),出示问题。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岳》教案3
北京劲松二中桑秀仙一、教学目的1、知识:
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

2、能力: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

3、德育: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4、重点目标:背诵此诗。

5、目标难点:理
解诗的意境。

二、教学过程(一)查上首诗的默写。

(二)背景和作者简介:(略)(三)齐读本诗二遍。

(四)理解此诗的意境“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开篇以设问
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

“岱宗”,即泰山。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
称为岱宗。

“夫如何”,到底怎么样呢?“夫”,在这
里无实在意义。

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
鲁青未了”的气势,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都,绵延不绝。

“齐鲁”,春秋时两诸侯国,后用为该地域的简称。

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

“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
绵延深远,青翠苍都,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

这一句是
远望,摹写泰山卧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
气势。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三四句以南北分
割“昏晓”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

这里是近望,赞叹大自然把天地间的神奇秀美的景
色都聚集在泰山了。

泰山的山峰把世界分成两大部分:
阳坡是睛朗的清晨,山后仍是沉沉的暗夜。

这奇伟壮观
的景象真是鬼设神施,造化所钟。

“造化”,指天地自然。

“钟神秀”,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

“钟”,
聚集的意思。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

”这两句是
想像之辞。

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
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

使之豁然开朗;站
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
收入眼底。

这两句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
及其感人力量。

“荡胸”,心头涤荡,胸襟为之开豁。

“荡胸”,句的意思是,山上层云叠起,冲击涤荡着心胸,胸襟为之开豁。

“决眦”,眼睛睁大,眼角欲裂,
形容极力张大眼睛。

“眦”,眼框。

“入”,收入眼里,看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尾两句写有望岳
而引起的决心。

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
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

“会当”,应当,一定要。

“凌”,登临,登上。

“绝顶”,最高峰。

“览”,俯视的意思。

这两句既写了泰
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能开阔读
者的眼界和心胸。

小结:这首诗层次清晰,形象鲜明,
写景抒情,交相辉映,通篇写望而不著一个望字,含蓄
蕴藉又自然开朗。

始终在研词炼句方面颇见功夫。

(五)
背诵这首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