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田螺山遗址网壳结构的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世上种茶最早的地方
世上种茶最早的地方作者:陈伟权来源:《文化交流》2015年第09期2015年6月30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在杭州举行“田螺山遗址山茶属植物遗存研究成果发布会”,宣告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余姚田螺山出土的距今6000年左右的山茶属树根,经专家综合分析和多家专业机构的检测鉴定,被认定为山茶属茶种植物的遗存。
这是迄今世界上考古发现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的遗存。
浙江省余姚田螺山遗址,属于河姆渡文化体系,考古专家在遗址里,发现了多个大片茶树根。
一直以来,《诗经》《尔雅》《茶经》等文献里,提到我国最早种茶的时间在距今3000年左右。
所以说,这多个大片茶树根的发现,让时间一下子又提前了3000年,原来河姆渡人最早开始种茶,中国茶的故乡在宁波余姚。
震撼与疑窦田螺山遗址位于宁波市西北角,地属余姚三七市镇。
那里与蜚声中外的河姆渡遗址相距不远,三面山峦苍翠,中部是碧绿原野。
远眺这锦绣江南之地,有个特大的圆形白色“蒙古包”。
走近方知是田螺山遗址现场馆。
这一网状钢架结构的保护棚,有3800多平方米,近于400个蒙古包合在一起,中间没有落柱,罩盖着遗址发掘现场。
其恢宏气势,专家赞许是江南考古发掘第一处。
1973年,在距今7000年前的余姚河姆渡遗址中,考古专家在一些堆积在古村落干栏式房屋附近的樟科植物叶片中,发现疑似原始茶遗物。
2004年开始考古发掘田螺山遗址。
2008年11月,国内一批茶文化专家学者在余姚探索绿茶之源,正当活动结束之际,传来田螺山遗址上可能有六千年山茶属树根出土的信息。
信息来自日本东北大学、金泽大学的植物考古专家铃木三男、中村慎一教授鉴定报告。
他们用显微镜观察田螺山出土树根的切片,认定它们为山茶科山茶属的植物,可以初定为茶树的遗存。
信息不胫而走。
同年12月,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宁波有关专业人士与考古专家一起在田螺山深入调研,韩国茶文化专家也赶到那里考察。
《宁波日报》最早发表《六千年茶树根寻访记》,随即韩国《茶的世界》和国内的《茶叶世界》杂志也先后发表相关通讯。
田螺山遗址灵芝遗存的三维重构及鉴定
第31卷第2期 2019年4月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SCIENCES OF CONSERVATION AND ARCHAEOLOGYVol.31,No.2Apr,2019文章编号:1005 -1538(2019)02 - 0046 - 07田螺山遗址灵芝遗存的三维重构及鉴定訾威\方晓阳\苏润青\朱建平2,孙国平3(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 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4)摘要:灵芝在中国古代被誉为仙药,是当代中医药考古研究的重要线索。
随着考古遗址陆续发现疑似灵芝遗存, 其鉴定工作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传统灵芝的鉴定依靠子实体外观鉴别和孢子观察,但古代灵芝遗存很难完整 保存下来,孢子观察方法需要大量标准样品对比,工作量非常大。
为了更加高效地鉴别出灵芝遗存,在前人研究基 础上,本研究利用显微CT成像,以田螺山遗址出土的疑似灵芝为例,对残留遗存进行了三维重构,并与当代标样进 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鉴别出灵芝子实体,为古代灵芝遗存的鉴别提供了新方法。
与传统形貌对比 方法不同,三维重构的方法不仅快捷、方便,且不受遗存外观的影响。
该方法也可为其他具有特征性结构的古代植 株的鉴别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医药起源;田螺山遗址;灵芝;CT三维重构中图分类号:K87 ,S567.3+1文献标识码:A〇引言中医药起源问题是当前医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 要课题,尽管学界对中医药起源的理论存在一定的 分歧和争论[1_3],但越来越多的考古材料已经将先 民用药的历史从先秦时期推向更早的新石器时代,早在距今5 000年或更早的新石器时代,黄河及长 江中下游流域的先民们已经有了医疗实践活动[4]。
随着浮选法、植硅体和淀粉粒鉴定等方法在植物考 古中的广泛应用,更多早期遗址中的植物和果实被辨认出来,学界对于考古遗址出土的植株辨识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如湖州钱山漾遗址(距今 约4 700年)出土的葫芦、花生、芝麻、蚕豆、甜瓜子、菱角、酸事核等遗物[5],在更早时期的田螺山遗址 第5、6文化层(距今约6 000 ~ 6 500年)中也发现 了种子、炭化米、菱角、芡实等植物遗存[6]。
结构设计攻略之网壳结构完美设计法
结构设计攻略之网壳结构完美设计法1、网壳是什么网壳是一种与平板网架类似的空间杆系结构,系以杆件为基础,按一定规律组成网格,按壳体结构布置的空间构架,它兼具杆系和壳体的性质。
其传力特点主要是通过壳内两个方向的拉力、压力或剪力逐点传力。
此结构是一种国内外颇受关注、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空间结构。
网壳结构又包括单层网壳结构、预应力网壳结构、板锥网壳结构、肋环型索承网壳结构、单层叉筒网壳结构等。
2、网壳的发展史网壳结构的雏形——穹顶结构。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大跨度空间结构常常是建筑人员追求的梦想和目标。
其中,网壳结构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古代的人类通过详细观察,利用仿生原理,为了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空间,常常以树枝为骨架、以稻草为蒙皮来模仿如蛋壳、鸟类的头颅、山洞的,搭造穹顶结构,即最初的帐篷。
随着建筑材料的发展,穹顶的石料,后面逐渐被砖石取代。
穹顶的跨度一般不大,在30m~40m左右,其中建于公元120~124年的罗马万神庙是早期穹顶的典型代表。
到19世纪,铁的应用为穹顶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的出现及应用开辟了大跨度薄壳穹顶的新领域。
1922年在德国耶拿建造了土木工程史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耶拿天文馆。
耶拿天文馆随着铁、钢材、铝合金等轻质高强材料出现及应用,富有想象力的工程师开始了对穹顶结构使用各种杆件形式。
公认的“穹顶结构之父”—德国工程师施威德勒对穹顶网壳的诞生与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他在薄壳穹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构造型式,即把穹顶壳面划分为经向的肋和纬向的水平环线,并连接在一起,而且在每个梯形网格内再用斜杆分成两个或四个三角形,这样穹顶表面的内力分布会更加均匀,结构自身重量也会进一步降低,从而可跨越更大空间。
这样的穹顶结构实际上已是真正的网壳结构,即沿某种曲面有规律的布置大致相同的网格或尺寸较小的单元,从而组成空间杆系结构。
施威德勒网壳3、已建成的网壳赏析富勒球1962年11月13日,经过百般周折,加拿大终于获得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的举办权。
对田螺山遗址中发现六千年前人为种植的茶树根的认识
关于茶树 的人工栽培始于何时 ,中国农业科学院著名茶 史专 家朱 自振教授根据 对有关史料 的分析 ,提 出了“我 国饮 茶 ,大概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尝试栽培茶树 ,可能也 出现在随 后 的原 始 时期 ”的观点 (见 《茶史 初探 》,中国农业 出版 社 , 1996年 ,第 153页 )。同时 ,他对此观点作 了注解 :
对田螺山遗址中 发现六千年前人为种植的茶树根的认识
口 程 启 坤
浙江余 姚继 1973年发现河姆 渡遗址 之后 ,2004年 在距 该遗 址 7公里处 又发现 和发掘 了年代与之相 近的 田螺 山古 村落遗址 。发掘 出土大量的先民生产 、生活遗物 ,有 陶器 皿 、 石质工具 、骨质器具 、玉石饰品 ,以及稻米 、橡子 、树根等 。其 中发现并经多方面鉴定 确认 的茶树根 ,很 受茶 界学者关注 。
由于有朱教授关 于茶树人工栽培 始于史前 的观点 与论 述 ,因此 ,上述 《华 阳国志 ·巴志》记述商末周 初“园有香 茗”, 即 已有人 工栽 培 的茶 园 。同时 根据 美 国人在 越南 发 现 了 6000年前 栽 培 的茶 树种 子 的报 道 ,因此 余姚 田螺 山人 在 6000年前种茶 ,就不觉得奇怪 了。
全新世以来浙江余姚河姆渡-田螺山遗址的古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
全新世以来浙江余姚河姆渡-田螺山遗址的古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郑丽波;郝秀东;禚彬;柳云龙;王小龙;朱立新;余新波;张甬江【期刊名称】《古地理学报》【年(卷),期】2016(18)5【摘要】通过对浙江余姚河姆渡—田螺山遗址附近的 HMD1501和 HMD1502两个钻孔的微体古生物学研究,揭示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植被演变、气候变化、海平面变迁及人类活动。
孢粉、海相沟鞭藻、淡水藻类及有孔虫内衬的记录表明:(1)在早全新世(对应于镇海组下部),植被群落属于常绿阔叶和针叶混交林,气候温暖潮湿,研究区属于海侵阶段。
(2)在中全新世(对应于镇海组中部),植被群落虽仍为针阔叶混交林,但气候转为温和湿润,研究区仍属于海侵阶段。
(3)由于人类活动的进一步加剧,在晚全新世(对应于镇海组上部)的植被群落中草地的面积也随之扩大,并在滨海地区开始有一些以莎草科为主的沼泽地形成,植被群落属于针阔叶混交林—草地,气候更加凉爽干燥,研究区转为海退阶段。
(4)在~7235—3327 cal.yr B.P.期间,草本花粉的含量激增,特别是一些粒径不小于35μm 的禾本科栽培作物花粉的含量增加,说明此时人类活动开始增强,河姆渡—田螺山遗址附近出现较多的水稻种植区。
%Micropaleontological record of the two boreholes (HMD1 501 and HMD502 ) from Hemudu-Tianluoshan Sites in Yuyao of Zhejiang Province,reveals a detailed vegetation history,paleo-vegetation evolutions,palaeoclimatechange,fluctuating sea level and human activity in the study area during the Holocene.Palynological results (pollen, spores, dinoflagellate,freshwater algae and fora-minifer linings) suggest that:(1 ) Evergreen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developed during the Early Holocene (corresponding to the lower of Zhenhai Formation),the climate was warm and hu-mid,and the study area was belong to a transgression stage.(2) Evergreen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were still developed during the Middle Holocene (corresponding to the middle of Zhenhai Formation),the climate changed into moderate and humid,and the transgression continued.(3) Due to human activity,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grassland developed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corresponding to the upper of Zhenhai Formation ), the climate changed into cold and dry, however, the study area began to enter a regression stage.(4) Human activities began to strengthen,and high per-centage Poaceae pollen (≥35μm) indicates rice culture activity presented at Hemudu-Tianluoshan Sites during the ca.7235-3327 cal.yr B.P..【总页数】16页(P879-894)【作者】郑丽波;郝秀东;禚彬;柳云龙;王小龙;朱立新;余新波;张甬江【作者单位】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浙江宁波 315000;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 200092;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 200234;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 200234;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浙江宁波 315000;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浙江宁波 315000;宁波乡旅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100;余姚市旅游局四明山旅游开发建设办公室,浙江余姚 315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14.81;P532【相关文献】1.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古人类活动的环境背景分析——植硅体、硅藻等化石证据[J], 王淑云;莫多闻;孙国平;史辰羲;李明霖;郑云飞;毛龙江2.浙江下王渡遗址中晚全新世古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初步研究 [J], 孙珏; 马春梅; 李永宁; 邓云凯; 尚广春; 黄振辉3.南庄头遗址的古植被和古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J], 李月从;王开发;张玉兰4.晚更新世以来浙江余姚地区植被变化及人类活动 [J], 李春海;唐领余;万和文;王苏民;姚书春;张殿发5.初探甘肃西山坪遗址中全新世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 [J], 李续彬;强小科;徐新文;吴艳丽;代伟娜;孙玉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
河姆渡遗址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村东北,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
河姆渡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
经测定,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
通过19 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
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术等东方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是我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国展览,深深地震撼着整个世界。
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总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堆积厚度四米左右,上下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其中,第四文化层的时代,距今约七千年,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一。
第三、四文化层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和构件,以及数以千计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首先发现,故于1976年命名。
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
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年。
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该文化目前唯一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是河姆渡遗址,在197 3~1974年和1977~1978年,由浙江省文管会、浙江省博物馆主持,进行了两期发掘。
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在浙江鄞县辰蛟,宁波八字桥,舟山白泉、大巨等地,都发现有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遗存。
河姆渡遗址位于河姆渡镇金吾庙村(原罗江乡浪墅桥村)。
某大跨钢网壳罩棚结构的设计分析
工况 疆含
X舟位移 Y 舟位移 Z 阿倥移
1 , 9 8’ 9 4S S ;j 3 53 鳄 0 ~j 9i
器太 艟力 最小应 力
~∞ § 一! 5 ~i i
维普资讯
某大跨钢 网壳罩棚结构的设 计分析
杜 文风 张慧 宋晓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4 5 0 704
6 ,体型系数 0 8 3 . 。同时考虑屋盖和幕墙 的风荷载作用 ,分为两种风荷载 :风 1 :风 水 平 方 向吹 ;风 2 :风 沿 2 .。 方 向吹 。 25 本工 程 采 用 MsC t AD空 间 网格 计算 分 析软件和 An y 8 1 s s . 有限元通用程序计算 , 所有单元 均采用空 问杆单元 ( n Li k8) 。 表 1 内力分析表
700
0 静 一 鼠: §
!; ;
:l 4
t
一
2
:
l 魏
. 14 5
~ :5 :
1:静 一i j活 一0 g : 风
: 静 一i 活 ・ 风 : 2 { 0s i 静 一i 温 3 : e
3S : ’ j
S¥ l §S 源自躺S ; 8 辩5 2一
j
图 2 结构 剖 面 图
-
l
图 1 结构平面 图
图 3 支座节点图
下转 第 4 0页
S 7
维普资讯
中国科技信息 20  ̄ 07
2期 4
cI c NE D cI LG ' A I e 20 卜 AsI C l N E 卜。o Y, ̄ T NDc o7 、 l , F O
(注 : 位 移 负值 表 示 向 上 位 移 ,应 力 负值 表 示 压 应 力 )
宁波发现距今8000年前遗址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可少的。
通过对其艺术元素的提炼与再创造,保留了一定特征,但已经完全不同于自然界中存在的事物。
如植物纹样中的宝相花纹,其前身可以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中的莲花纹样,在唐代被不断丰富,增添了牡丹等其他花纹的特征,经过艺术化加工,最终形成了布局对称、造型庄严的纹样。
3.3 审美与实用在前文中,笔者已经讨论过一些关于中国古代服饰的审美内容,其对称的形制明显受到了“中正平和”这一思想的影响,而材料的选用及纹饰的素材选用又有“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子。
这些传统文化思想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服饰的艺术风格,外来文化也对中国古代服装的审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服饰多元化的审美风格。
但是除了出于审美因素对服装产生影响之外,中国古代服饰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但上层阶级与下层阶级的实用性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如上层阶级礼服的实用性多体现在明确社会阶级、彰显个人地位等方面,而下层服装的实用性则更多地出于实际生活的考量。
中国古代服饰所体现的这种审美与实用兼具的风格正是中国实用美学的体现。
4 结论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过程是在一个稳定的基本框架中,不断吸收外来因素、时代因素的过程,其在服装形制、服饰纹样、服饰材料、艺术风格等多方面都有传承与创新,而这种传承与创新又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其设计元素也正是传统思想与外来思想等不断交融的结果。
这种多元化的视觉设计元素正是中国古代服饰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最好证明。
■参考文献[1]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2]邢璐.中国古代服饰纹样中美学思想的体现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4.[3]沈从文,王㐨.中国服饰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赵畅.盛唐妇女常服服饰造型研究—以西安近郊出土的盛唐墓葬壁画为例[D].北京服装学院,2019.[5]张晓霞.中国古代植物装饰纹样发展源流[D].苏州大学,2005.[6]郭梦影.中国传统吉祥纹饰特点分析与应用[J].河南农业,2013(04).[7]左毓.论唐代本土与异域服饰文化的融合[D].天津师范大学,2010.[8]李晓美.南朝士人的服饰风尚—以南京西善桥“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为例[D].北京服装学院,2016.[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10]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资讯◆宁波发现距今8000年前遗址5月30日,浙江省文物局、余姚市人民政府和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余姚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成果。
对田螺坑土楼群的评价
对田螺坑土楼群的评价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福建省南靖县田螺坑村,是闽南地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土楼群之一。
它由四组土楼构成,分别是三层高的“圆楼”、四层高的“方楼”、“椭圆楼”和“五联楼”。
这些土楼建筑采用传统的福建土楼建筑技术,结合了福建木结构建筑和建筑史上的官式建筑元素,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风格。
田螺坑土楼群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独树一帜,是中国传统土木结构工程中的杰出代表。
它不仅是福建土楼建筑的珍贵遗产,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技价值和社会意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田螺坑土楼群是一项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的保存和保护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应该珍视的。
基于SWOT分析的螺壳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策略
基于SWOT分析的螺壳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策略作者:罗绍强彭智华周平华曾志勇邱海生谭伟文来源:《绿色科技》2017年第09期摘要:指出了螺壳山森林公园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具有独特地形、地貌特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建设珠三角森林城市群战略背景下,应主动谋划、积极探索,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地开发建设,发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旅游价值。
以螺壳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现状为基础,分析了其开发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提出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凸显旅游资源特色、拓宽融资渠道、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塑造特色、加强宣传、融入广佛旅游圈等开发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螺壳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SWOT分析中图分类号:S7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220041 螺壳山森林公园概况螺壳山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东北部,平均海拔800 m,东、西、北三面均有山脉环绕,最高点海拔为1339 m,属南岭余脉,被誉为“南粤第一山”。
其规划占地面积约为736.60 hm2,集原始森林、天然岩洞、石景水景为一体,以峡谷溪涧等典型地貌和珍稀生物景观为特色,可开展登山远足游览、沟谷溯溪探险、科普科教、健身康体、休闲娱乐等森林旅游活动。
螺壳山植被类型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存着较大面积连片的次生性常绿阔叶林,有着较为丰富的木本植物资源,并保存着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i)、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等13种珍稀濒危植物。
正是由于这一望无垠的茂林沧海和难以胜数的名木古树、奇花异草,带来了螺壳山森林公园较高的负离子浓度,使其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和城市远郊型休闲森林公园[1~3]。
但是迄今为止,螺壳山森林公园只做了初步的开发建设,仅在2005年前后由葵垌林场修建了部分游步道并梳理了奇石峪、翡翠湖、六层飞瀑、层潭映碧等几处重要景观节点,建设了木质结构餐厅一处。
基于村镇共生体探讨田螺山小镇的村庄规划
基于村镇共生体探讨田螺山小镇的村庄规划摘要:城镇和乡村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复合有机体,只有两者共同健康持续的发展,并且彼此支撑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的融合共生发展,因此推进城乡的融合共生发展也是破解城乡二元问题、同时释放乡村的活力、发挥乡村的独特优势。
本文选取余姚田螺山小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小镇的开发过程中与周边村庄的融合问题,深度剖析了东施岙村(周边村庄)发展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乡融合;村镇共生体;乡村活力1引言乡村振兴是我国重大战略,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是转变城乡发展关系的创新措施。
在新时代的今天,契合了城市与乡村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新趋势,并且弥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乡村发展短板,从根本上改变了乡村从属于城市的现实情况,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正确的方向、明确科学的重点、提供可实施的逻辑框架。
田螺山小镇位于东南名邑,文献之邦、心学圣地、诗书之乡余姚市,姚江流域和宁波1小时圈内、杭甬发展的主轴线,外部发展形势未来可期。
并且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及文脉特质,位于有“小桃源”之称的五磊山风景区范畴,周边还有五龙潭、慈城、九龙湖、鸣鹤古镇等景区。
临近基地的田螺山遗址是宁绍平原区域最早的人类栖居地,更是现今河姆渡文化保存最完整的遗址,蕴含着民族长河的摇篮、人文长卷的序篇极大的历史意义。
项目总框地范围为1261亩,其中开发建设用地1126亩。
基地内部有一定的道路基础,水系多为农田灌溉水渠,分散到基地的各个部分,农田视野相对开阔,其中基本农田约有422亩,有一个自然村(东施岙村)位于基地东侧,村中现有85户,216人。
基于良好外部发展形势、山水田园村庄多样的本底资源条件以及田螺山历史文化深厚的底蕴,基地未来将成为人文启点、栖居桃源的美好生活理想之地。
以山水田园为载体,传承项目深蕴的宜居文脉特质,配备完善的健康生活服务体系,兼以三农振兴和人文教育为亮点,打造全龄学养小镇。
浙江余姚田螺山新石器时代遗址2004年发掘简报
Brief Report of the Excavation on a Neolithic Site at Tianluoshan Hill in Yuyao City, Zhejiang 作者: 无[1,2,3]
作者机构: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3]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出版物刊名: 文物
页码: 4-24页
主题词: 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余姚;浙江;河姆渡遗址;河姆渡文化;学科领域;文化源头
摘要:在中国众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河姆渡遗址对诸多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它在文化源头、稻作农业、干栏式木构建筑、聚落形态和环境变迁等方面
却留下了亟待解答的疑问。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河姆渡文化
的机遇。
现将该遗址2004年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余姚市古建筑现状及保护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余姚市古建筑现状及保护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余姚中学课题组【提要】余姚——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数不胜数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古建筑遗迹、传统民居遍及全市。
这是余姚人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然而,在这日趋现代化的都市里,那些粉墙黛瓦的木结构老屋和青石铺就的街道的境遇似乎显得有些尴尬。
如何正确对待现存的古建筑——如何进一步提升市民的认知程度及保护意识,如何合理地对待古建筑在城市规划中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这些文化遗产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价值……对于这些须引起社会普遍重视的问题,本课题组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并根据事实材料提出了我们的见解和方案。
【关键词】余姚古建筑保护调查一、调查组织(一)指导老师:吴建宙(余姚中学美术教师)(二)调查者:陈蕾安、毛曙玭、余梦佳、蔡雨辰、赵嘉辉、干铭明、陈浓波(三)调查时间:2006年10月~2007年5月(四)具体安排:1、2006年9月25日,针对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古建筑去与留的问题及部分古建筑未受到足够重视的状况,共同商讨提出研究课题:《余姚市古建筑现状及保护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调查方向:市规划部门的政策措施,市民的态度和看法,部分重点文物的实地情况。
旨在充分了解政府的政策方向,市民的重视程度和责任意识,以探索行之有效的保护开发措施,为政府部门提供开发建议,增强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
2、2006年10月10日~2007年10月13日,根据调查内容,进行课题调查分工,设计调查表格,确定调查时间。
3、资料查询:根据研究的课题,查阅相关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4、撰写调查报告:根据调查,进行分析、思考,撰写调查报告,并讨论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二、调查实施(一)市民对古建筑现状与保护的态度的调查——调查者:陈蕾安、毛曙玭、余梦佳、蔡雨辰、赵嘉辉、干铭明、陈浓波(调查结果见附件一)(二)重点古建筑保护单位的管理现状的调查——调查者:陈蕾安(调查结果见附件二)(三)对部分古建筑现状的实地考察——调查者:陈蕾安、毛曙玭、余梦佳、蔡雨辰、赵嘉辉、干铭明课题组成员:毛曙玭陈蕾安余梦佳蔡雨辰赵嘉辉干铭明陈浓波三、调查分析(一)古建筑现状与保护情况(参见附件三)余姚市经过艰苦努力,先后进行了河姆渡遗址保护开发前期工程、河姆渡博物馆建设工程:黄宗羲墓、朱舜水祠堂、五桂楼、仙圣庙戏台、严子陵牌坊、区党委旧址、浙东新四军司令部旧址、舜江楼、中天阁、李家塔廊桥以及王阳明故居、龙虎草堂等的维修和重建工程,使一批文物古迹相继得到保护和修复,并作为展览馆陆续对社会开放。
安徽省新城高升学校近年-近年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
合肥新城高升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越文化是一种半农耕半海洋的文化。
越地先民是中国境内最早致力于农业生产的人群之一,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先民已开始种植水稻.同时,越人又是中国乃至世界都罕见的海洋性族群.据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古越人曾沿中国东部海岸线北上,活跃于两广、福建、江浙、山东乃至东北的沿海地区,他们的后裔成为现在这些地区汉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对外港口便分布于古越人最先开拓的海岸沿线。
此外,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的马来人群及波利尼西亚人群,他们实际上是距今12000年左右才与中国境内的百越族群分道扬镳的.越人习水便舟,文献多有记载,越地是中国航海技术的发源地。
2002年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一条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独木舟遗骸,距今约7000--8000年。
据吴春明先生研究,它有可能是一艘适于海上航行的边架艇独木帆舟,可与波利尼西亚人群的舟船相联系。
在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的遗址中,还发现有不少的舟船遗物,如近来在宁波余姚田螺山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件距今7000年的完整独木舟模型器,可以看出当时的独木舟已经脱离简陋的原始状态。
越地的航海传统延续至今,其孕育的先进航海技术影响了中国沿海乃至整个环太平洋地区,为后来的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技术基础。
一般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源起于汉代,但是,越地在汉代甚至更早便已经开展对外贸易。
秦汉会稽郡下属的郯县(在今浙江宁波),一般认为即因海外贸易而得名。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期是在唐、宋、元.唐开元二十六年(738),以郯县为中心的明州,从越州独立出来,自此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门户。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对西域失去控制,陆上丝绸之路逐步走向衰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发展.越地商贸的发展以及交通的便利,既给越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无限活力,也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奠定了重要基础.越地出产的优质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走出国门,中国文化也通过越地这一重要窗口向周边地区尤其是日本列岛扩散。
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古土壤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古土壤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温证聪;孙国平;谢柳娟;孙永革【摘要】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rice agriculture and the abandoned reason of paddy fields in the Tianluoshan Site,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Hemudu culture, ar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based on the geo-chemical analyse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n the site.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Hemudu period,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paddy fields were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characterized by primary swamp type. Based on carbon preference index, non-emergent aquatic plants input index, average chain length and algae input index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totally indicate that the increase of algae and other aquatic organism input in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of tillage area is chiefly due to gradual deepening of the water during the period ranging from late Hemudu period to late Liangzhu period. It is inferred that the water deepening around living area is probably direct reason that caused the abandonment of rice fields, and even led to the decline of the whole site.%对浙江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发掘出土的古水稻田沉积有机质开展了详细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从地球化学角度探讨了以田螺山遗址为代表的河姆渡文化稻作农业发展水平以及后期稻田废弃的原因。
田螺山遗址:深度解析七千年河姆渡文化
田螺山遗址:深度解析七千年河姆渡文化
无
【期刊名称】《宁波通讯》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田螺山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村口,是浙江省新近发现和发掘的又一处重要的河姆渡文化遗址。
田螺山遗址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分为6个文化层,距今年代约为5500-7000年。
田螺山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姆渡文化中地面环境保存最好、地下遗存相对完整的一处史前村落遗址,对于推进河姆渡文化考古研究的整体局面提供了宝贵契机。
【总页数】1页(PF0004)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8
【相关文献】
1.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古土壤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J], 温证聪;孙国平;谢柳娟;孙永革
2.河姆渡遗址与河姆渡文化 [J], 王海明
3.田螺山下得琼瑶——田螺山遗址第一阶段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 [J], 黄渭泉;;;
4.田螺山地下遗址土排水固结特性试验研究 [J], 周鹏; 柴新军; 吴莉民; 刘点; 邓凯
5.田螺山遗址龟背形陶盉探析 [J], 陆雪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田螺山遗址现中国最早人工种茶遗存 距今6000年
田螺山遗址现中国最早人工种茶遗存距今6000年
王晨辉
【期刊名称】《知识文库》
【年(卷),期】2015(000)013
【摘要】<正>核心提示:田螺山遗址出土的距今6000年左右的山茶属树根,经专家综合分析和多家专业机构检测鉴定,被认定为山茶属茶种植物的遗存,是迄今为止我国境内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的遗存。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王晨辉,原题为:《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发现中国最早人工种茶遗存》
【总页数】1页(P33-)
【作者】王晨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8
【相关文献】
1.重庆丰都玉溪遗址群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
2.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出土距今1.4万年稻作遗存为探索成稻作文明起源提供新线索
3.田螺山遗址灵芝遗存的三维重构及鉴定
4.原始采集经济时代需要人工种茶吗?——三论田螺山人工栽培茶树根不可信
5.杭州发现中国已知最早水利工程距今5000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田螺山遗址出土古菱角实验室保护方法初探
田螺山遗址出土古菱角实验室保护方法初探郭怡;周杉杉;奚三彩;孙国平;刘东坡【期刊名称】《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年(卷),期】2017(029)006【摘要】为探讨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古菱角的实验室保护方法,选用PEG 4000法、山梨醇法、乙醇-十八醇法对其进行试验,并以空白样品为参照,分别对不同方法处理后的古菱角样品进行多方面分析,以选取保护效果最佳的处理方法.经过处理的古菱角尺寸干缩率明显下降,基本密度大幅提高,菱壳强度增加,并能保持成分基本不变.切片显微观察表明,加固材料的填充能有效支撑菱壳的细胞壁,使古菱角保持稳定的状态.乙醇-十八醇法通过乙醇置换脱水后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使十八醇渗透菱角进行加固,处理后的样品表面色泽与冻干的空白样品最为接近,且久置后状态稳定,在三种方案中最佳.【总页数】9页(P24-32)【作者】郭怡;周杉杉;奚三彩;孙国平;刘东坡【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浙江杭州310028;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浙江杭州310028;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5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4;浙江省博物馆,浙江杭州3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76.9【相关文献】1.田螺山遗址古菱角埋藏环境调查与保护对策的初步研究 [J], 郭怡;李泊提;孙国平;奚三彩2.金沙遗址出土古象牙的现场清理加固保护 [J], 肖磷;白玉龙;孙杰3.水稻驯化进程与驯化率:长江下游田螺山遗址出土小穗轴基盘研究 [J], 傅稻镰;黄超;王玉琪4.全新世以来浙江余姚河姆渡-田螺山遗址的古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 [J], 郑丽波;郝秀东;禚彬;柳云龙;王小龙;朱立新;余新波;张甬江5.田螺山下得琼瑶——田螺山遗址第一阶段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 [J], 黄渭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省宜宾市怀远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宜宾市怀远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
县长欠我一支烟赵新那是5年前的事情。
5年前,马亮35岁,在古寨乡当乡长。
那年春天的一天,马乡长在乡政府召开一个小型座谈会,座谈关于放牧和养殖大牲畜的问题。
参加会议的只有十多个人,都是古寨乡的村民,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作为会议的主持人,会议开始时,马乡长首先向大家问好,给大家道了辛苦,然后掏出自己带的香烟,一支一支递给大家。
马乡长的身边坐的是放羊的老汉杨老万,马乡长由远及近最后一个把烟递给他时,竟出现了特殊和意外:那老汉双手把那支烟挡了回去,脸上一片郑重和严肃的表情。
马乡长笑了:“大叔,您不抽烟?”老汉掏出烟来说:“抽啊,我抽烟抽得很勤,很凶!”马乡长说:“那您就抽我一支,我这烟比您的烟好!”老汉说:“好也是抽,歹也是抽,反正都是冒烟,咱还是各抽各的吧!”会议出现了这么一个小小的插曲,大家都笑了,都觉得杨老万这个人真是有点别扭。
会议接着往下开。
会议开得很热烈。
十多个人全都发了言,杨老万当然也发了言,而且发言的质量要比别人高,他结合自己的放牧实践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马乡长很兴奋。
马乡长在做会议总结时这样说道:“今天的会议开得很成功、很实在,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对我们乡的放牧和养殖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尤其是杨老万大叔的发言,朴实深刻,诚恳直率,句句说到了点子上,句句……”讲到这里时,马乡长很想点一支烟抽。
马乡长有个习惯,开会讲话时喜欢抽烟,只要把烟一点,他的讲话会更加精彩,表情会更加生动。
可是现在马乡长的烟盒里没有香烟了!自己再去买吧,显然不合时宜,而且马上就要散会了,托人再去买烟也不值当;不抽烟呢,情绪上不来,影响自己的临场发挥,影响会议的效果。
也是凑巧,这时候正好杨老万往外掏烟,马乡长便抓住这个机会说:“大叔,借给我一支烟吸!”杨老万愣了一下:“马乡长,你是说借我一支烟吸?”马乡长点了点头:“对,借您老人家一支烟吸?”杨老万说:“马乡长,既然是借,借了东西是要还的!”马乡长说:“还,还,散了会我就还给您!”杨老万递给马乡长一支烟,马乡长继续把话讲了下去。
距今6500年时 中国一项 高科技 发明 改写了中国历史进程
距今6500年时中国一项高科技发明改写了中国历史进程2001年,在浙江宁波余姚三七市镇相岙村的田螺山周围,距离河姆渡遗址7公里之处,当地一家热处理厂,为了打井取水时,在地下挖出许多陶器、骨块等文物,随后考古专家现场勘察,发现了一座距今6500余年的上古遗址——田螺山遗址。
大量的骨器、陶器、玉器等。
在天罗山遗址出土了,这些器物的形状与河姆渡遗址的几乎相同。
所以这个遗址是河姆渡文化遗址,但比河姆渡遗址略晚,相距7公里。
更为重要的是,田螺山遗址中出土的一种史前“高科技”产品,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有助于解开良渚遗址大型水利工程建造、以及大禹治水等的一些谜团。
(下图,田螺山遗址“人面形釜支脚”)2004年,浙江考古队开始了第一期300平方米的发掘。
除了出土的600多件文物外,考古学家还发现了碳化大米,总数达几十万件,这在世界上极为罕见。
科学检测表明:田螺山稻米与如今的稻米,形态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瘦小一些,说明经过几千年的驯化、进化,稻米越来越“强壮”。
虽说田螺山稻米不能与如今的相比,但如此大量的出土,也反映出当时田螺山一带农业发达。
由此带来一个疑问:田螺山农业为何如此发达?考古发现了一种“高科技”产品!考古过程中,散落在地层中的数十块水牛肩胛骨有加工的痕迹,尤其是肩胛骨上的两个洞,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
考古专家确认,这些骨器就是史书记载上的农业工具——“耜”(sì),从造型上看类似于现代的锨和铲。
根据史书记载,“耜”本义为古代农具名,原始翻土农具耒耜下端的主要铲土部件,装在犁上,形似如今的铁锹和铧,用以翻土。
但在耜的材质上,《易经》等记载古人“斵(zhuó)木为耜”,后来才出现金属耜,田螺山遗址出土的骨耜,无疑填补了“耜”的演化空白,即古代“耜”的演化是骨——木——青铜——铁。
需要注意的是,牛的肩胛骨形状类似铲子。
古人可能是偶然发现牛的肩胛骨可以挖土,于是加工打孔,作为专门的挖掘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
述
榀立体拱桁架相结合的结构形式 , 一方面该结构体 系与建筑方案相适应 ; 另一方面立体拱桁架与双层 网壳结构容易融合形成整体。建筑方案中, 为了表 达建筑设计理念, 大网壳顶部还映射了一个小网壳。 小网壳跨度约 13m。结构模型如图 1 所示。大网壳 外围以及大小网壳连接处的外表面设置玻璃幕墙, 工程整体形式美观。
[ 收稿日期 ] 2008 05 16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50478079) 河南大学校基金项目 ( 07YB2R035) [ 作者简介 ] 杜文风 ( 1981 )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联系方式 ] dwf @ henu. edu. cn
图 1 结构简图
8 6 69 0 9 3 - 49 1
143 7 141 9 - 167 1 5 1 4 5 27 6 82 8 7 4 7 2 12 1 16 5 17 144 81 8 95 8 7 5 - 13 4 7 2 12 0 16 4 31 5 69 1 106 7
17 2 - 87 1 142 2 - 205 2
发的空间网格结构分析设计软件 MSTCAD 进行结构
图2 网格合并方法
初步设计, 然后用大型通 用有限元软件 ANSYS8 1 和 MIDAS6 1 1 进行 验算和深 入分析 , 所有单 元均 采用空间杆单元。支座结点采用固定铰支座。结构 分析的参数如下: ( a) 材料 : 所有钢管、 节点球及支座节点板均采 用 Q235 钢。 ( b) 设 计应力 ( 强度控 制 ) 及容 许长细 比: f = 215N mm , 受压时[ ] = 180, 受拉时[ ] = 300。 ( c) 控制挠度: 按照网壳结构设计技术规程 , 主体网壳结构挠度控制在 L 400, L 为结构跨度。 计算了 14 种荷载工况组合下的结构静力响应, 结果如表 1 所示。由表 1 可知, 结构在各种荷载工 况组合下 , 内力和变形都满足规范的设计要求。其 中, 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 产生了较大的向上位移, 说明风荷载是对结构影响很大的荷载 , 这主要源于 结构的大跨度和所处沿海环境。立体拱桁架中各杆 件的内力明显大于网壳结构中杆件的内力, 尤其是 八条腿部杆件的内力最大, 表明立体拱桁架是结构 中的主要承力和传力构件。
第 25 卷第 3 期 2009 年 3 月 [ 文章编号 ] 1002 8528( 2009) 03 0091 04
建
筑
科
学
Vol 25, No 3 Mar. 2009
BUILDING SCIENCE
余姚田螺山遗址网壳结构的 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杜文风 , 高博青
1 2
( 1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 河南 开封 475004; 2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 系 , 杭州 310027)
[ Abstract]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 large span steel latticed shell structure located at Yuyao Tianluoshan relic are introduced, and some key problems are dwelled on in this paper . By the geometrical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non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It is shown that the structure has good wind resisting capacity, which is fit for the circumstance near sea with lots of typhoon. Large compressive membrane stresses arise in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emperature rise, leading to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stability load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structure. [ Keywords] latticed shell structure; large span; design; stability
2 2
构和建筑要求的几何形状。因此 , 为了与八榀拱桁 架相一致 , 屋盖结构选型采用肋环型四角锥网壳, 八 榀拱桁架与肋环形四角锥沿 45 分线的肋向桁架可 以共用 , 从而可使二者有效结合形成整体。但肋环 型四角锥网壳结构随着中部尺寸的变小, 网格会变 得过于致密 , 出现外环杆件过长, 而内环杆件过短 , 网格尺寸很不均匀的缺点。因此结构设计时分别在 外数第 6 环和第 9 环, 采用两个网格合并为一个网 格的处理办法, 如图 2 所示 , 这样可使网格尺寸大小 合适 , 结构构件的加工和施工方便 , 最后大网壳的杆 件长度基本在 3m 左右。
92
建筑科学
2
第 25 卷
2
2 1
结构设计
结构选型 屋盖结构设计的重点是选择一种能同时满足结
条、 小立柱, 取均布荷 载为 0 25kN m ; 下弦层 的灯 具荷载为 1kN 个 , 以集中荷载的方式施加于相应位 置; 玻璃幕墙重是以集中荷载的方式施加于对应节 点上。网壳自重由程序自动生成。 ( 2) 活荷载 上弦层屋面均布活荷载为 0 5kN m ; ( 3) 风荷载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基本风压 0 45kN m , 风振系数 1 5, 高度系数 1 63, 体型系数 按规范中封闭式拱形屋面这一类取用。同时考虑屋 盖和幕墙的风荷载作用以及结构的对称性, 分为两 组风荷载 : 风 1 代表风沿水平方向吹 ; 风 2 代表风沿 22 5 方向吹。 ( 4) 温度差 根据当地气候资料 , 考虑施工与使 用阶段 ! 30 ∀ 的温度变化。 ( 5) 地震作用 根据规范, 抗震设防烈度 6 度, #类场地 , 可不进行抗震验算。 计算中按照荷载规范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将静 荷载、 活荷载、 两组风荷载和温度作用进行组合, 共 考虑了 14 种荷载工况组合。 23 静力计算结果 本结构分析采用浙江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开
[ 摘 要 ] 以余姚田螺山遗址大跨网壳结构为工程背景 , 对该工程拱支双层球 面网壳结构 的设计过 程和关键问 题进行了 探讨 , 并采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对结构进行了 稳定性分析。计 算结果 表明 , 结构体 现出很 好的抵 抗风荷 载的稳 定承载能 力 , 适合于结构所处沿海多台风的环境。升温时结构出现很大的薄膜压应力 , 使结构的稳定承载能力降低。 [ 关键词 ] 网壳结构 ; 大跨 ; 设计 ; 稳定 [ 中图分类号 ] TU33; TU311 2 [ 文献标识码 ] A
[ 6] 2
由于大网壳上部还要映射一个小网壳, 因此大 小网壳的连接显得十分重要。为了保证建筑效果 , 构件不应繁多复杂, 为此设计时采用了双柱连接的 方案, 见图 1 所示剖面图。其中外柱沿竖直方向布 置, 内柱不仅在平面内倾斜 , 在平面外也是倾斜的 , 从而保证小壳的抗扭转稳定性。立柱共设置八组 , 下端连接于八榀拱桁架的上弦节点, 上端连接于小 网壳的下弦节点。 因此 , 整个结构是一个由双层球面网壳结构与 立体拱桁架组成的拱支网壳结构 , 结构的传力路径 为: 大小网壳 立体拱桁架 支承结构。其中 , 拱桁 架为主要承力构件, 网壳结构除了传递和承受荷载 外, 还可为拱桁架提供侧向支撑。 2 2 荷载分析与工况组合 结合荷载规范 , 结构分析中考虑了以下荷载: ( 1) 静荷载 上弦层 包括轻型压钢 屋面板、 檩
图 3 和图 4 中纵坐标的荷载系数为当前荷载水 平与设计荷载的比值 , 横坐标为结构中最大位移点 的竖向位移。荷载位移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几何非线 性, 曲线顶点附近计算收敛十分困难, 在荷载跟踪到 极限失稳的临界点后, 计算无法收敛, 因此没有得到 完整的后屈曲路径。可发现 , 结构以整体失稳为主, 工况 2 时结构的临界荷载系数为 38 2, 表明结构有 足够的稳定安全储备。工况 4 时结构的临界荷载系 数为 38 0, 表明结构在承受向 上风荷载时, 体 现了 很好的抵抗能力。 工况 10 和工况 12 分别是在工况 2 和工况 4 基 础上考虑了升温作用而形成的工况组合 , 图 5 给出 了这两种工况时的最大位移点的荷载位移曲线, 可 以发现考虑升温作用后, 结构的极限承载力有明显 降低 , 临界荷载系数分别为 19 5 和 19 4, 这表明在 升温导致壳体出现薄膜压应力的情况下, 非线性效 应使其稳定承载力下降。
12 2 3 6 - 18 9 143 9 142 1 - 129 1
注 : 位移负值表示向上位移 , 应力负值表示压应力
3
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稳定问题不同于强度问题 , 它主要是外荷载与 结构内部抵抗力间的不稳定平衡状态导致结构变形 急剧增长。稳定性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结构从稳定的 平衡状态变为不稳定的平衡状态时的屈曲模态形状 及屈曲载荷。由于大跨度壳体结构通常呈现较明显 的非线性 , 因此 , 有必要对整体结构进行非线性全过 程分析。根据静力分析结果中的结构应力水平 , 可 只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 。这里采用 ANSYS8 1 进行分析 , 利用弧长法跟踪结构的平衡路径。 图 3 和图 4 分别给出了结构在工况 2 和工况 4 下的结构非线性屈曲模态图及最大位移点的荷载位 移曲线。
网壳结构是一种曲面形空间网格结构, 有单层 网壳和双层网壳之分, 是大跨度空间结构中的主要 结构形式。目 前对网壳结构的研 究取得了很多成 果, 但多数是针对形式规则的结构进行的, 如 Keiwitt 型、 联方型等
[ 1 4]
。本文将结合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
大跨钢网壳罩棚结构, 介绍该工程拱支双层球面网 壳结构的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大跨钢网壳罩棚结构的建 筑方案采用了穹顶结构形式 , 上部结构通过八条腿 连接于地面的基础上, 跨度 85 3m。为了实现该穹 顶结构的建筑方案, 采用了双层球面网lity Analysis of the Latticed Shell Structure Located at Yuyao Tianluoshan Re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