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考(山东卷)历史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近代中国文明 第1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5)(A卷)(含解析)
专题4 近代中国文明第1讲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1840—1895年)(A卷)(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2015·四川省成都市三诊·5)1839年林则俆在广州敦促洋人谨守合法贸易,主动上缴鸦片。
在遭到外国商人拒绝后,他宣布全面断绝对外通商,封锁烟馆,直至外国人答应交出鸦片。
林则徐采取这种“先礼后兵”的策略主要是为了()A.树立平等交往的形象B.扩大对外贸易的需要C.达到禁绝鸦片的目的D.应对敌强我弱的态势2. (2015·山东省德州市4月二模·16)“但这一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
”这段话中的“战争”是指()A.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3.(2015·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4月过程性检测·17)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廷所重视。
“他们”应是指()A.抵抗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4.(2015·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学情调研二·5)朱维铮在《重读近代史》中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直到民国,苏南农村说到‘长毛’,仍然鲜有好话。
”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5.(2015·北京市东城区5月综合练习二·16)以下史实中,反映自然经济瓦解的是()①1905年昆山县农户中佃农的比例为57. 4%,1924年增加到77. 6%②20世纪初山东省棉花大部分供应济南、青岛及外地纱厂,部分出口国外③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大布〔粗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④19世纪末受印度和日本的冲击,中国失去了长期以来的世界最大茶叶生丝出口国地位A. 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6.(2015·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4月过程性检测·18)下表是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投资的基本状况,这些投资()A.是清政府“求富”的重要途径 B.遏止了列强的经济侵略C.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D.使民族工业迎来了春天7.(2015·山东省临沂市模拟二·16)京师同文馆开办之际,前门大街却贴出了对联:“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2015年 山东省 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第1卷(共36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浙江云和梯田,虽然不是云南元阳梯田、广西龙胜梯田那般规模(洪大/宏大),气势雄伟。
但却玲珑..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阳光扑面而来,俯瞰..纤巧,别有特色。
群山逶迤宽大的露天体育馆。
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沿/攀)着湿淋淋、(银闪闪/亮堂堂)、绿油油或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爬上来。
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犹如____________。
每块田地的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使自动流入下一层田里。
____________,一畦畦平展展,好似神灵于夜半在山上放置的无数面镜子。
天亮之后,整个山谷成了镜子创意博览会...——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无数面镜子顺着山坡层层叠叠..地舒展开去。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玲玲群山逶迤B.俯瞰金灿灿C.边缘层层叠叠D.椭圆博览会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宏大沿亮堂堂B.宏大攀银闪闪C.宏大沿银闪闪D.洪大攀亮堂堂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节奏均匀的弹拨乐在梯田里蓄满水B.弹拨乐的均匀节奏蓄满水的梯田C.弹拨乐的均匀节奏在梯田里蓄满水D.节奏均匀的弹拨乐蓄满水的梯田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鞋戴帽...的空话套话,B.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分场南辕..北辙..无果而终。
C.本届展销会班请到了安滋、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宜纸.歇现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
D.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现是A.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种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之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5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24.(2017・全国 Ⅰ卷)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 都奄(今山东曲阜) ;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25.(2017・全国 Ⅰ卷)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表1
27.(2017・全国 Ⅰ卷) 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 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28.(2017・全国 Ⅰ卷) 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全 35.(2017・ 国 Ⅰ卷) 1976 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
成为八国集团。 1999 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 195 年
15 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 164 年
汉景帝中六年
前 144 年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 106 年
表 1 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2024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评析
2024年山东卷试题分析第一,小规律和大规律以及课本知识、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笔者在高考猜想前谈到“高考更多的是小规律、小气候,很难形成大规律”。
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方面是反押题的压力,另一方面是知识点重复问题。
大规律很难形成,但也不是没有,比如英国史,熟悉公众号的读者,可能会想到笔者强调的那句话。
小规律始终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之中,当旧的小规律(比如“秦汉史的连续考察”)正在消失的时候,新的规律(春秋战国时期的转型)正在形成。
新教材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纵观整个试卷,课本知识如影随形。
第2题可根据教材知识进行迁移。
诸侯国由“奉行周礼”到“变革礼制”只是表象,实质是社会政治结构的异变。
另外需要注意这是山东卷第一次考察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方面(本文第一次均以2022年为界点)。
相关内容摘录如下:①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中外历史纲要(上)》②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
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中外历史纲要(上)》③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
《中外历史纲要(上)》④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中外历史纲要(上)》⑤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在许多国家掌握政权。
他们为了打击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建立封建政治和经济秩序,巩固新生政权,增强竞争实力,纷纷开展变法运动。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近五年-山东卷高考历史-含答案
选择题1.(2011·山东)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只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2.(2011·山东)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只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3.(2011·山东)“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
”古雅典的这一制度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正公平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4.(2011·山东)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这表明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5.(2012·山东)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6.(2012·山东)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7.(2012·山东)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8.(2012·山东)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
有关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的合并问题
有关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的合并问题作者:李代秀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15期摘要 2015年普通高考山东卷文综历史试题18题: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
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由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和莫斯科东方大学在中学教材和教参中从未提及,甚至《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中也难以查到,先就两个大学的若干问题加以说明。
关键词莫斯科中山大学莫斯科东方大学合并问题中图分类号:G513 文献标识码:A1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的建立莫斯科中山大学是1925年秋在苏联支持下成立的,因为孙中山的联俄政策,故名中山大学。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此后,在苏联的援助下,孙中山对国民党进行了改造,吸纳了大量中国共产党人,并很快地在广州站稳脚根。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不幸病逝,苏联在中国失去一位最亲密的朋友。
3月19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做出决定,为纪念孙中山,在苏联建立一所专门为中国国民党培训干部的学校,定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校址最初拟设立在西伯利亚,招收留学生500人,后改设在莫斯科。
其宗旨是为中国革命培养、训练干部,并成为今后中苏关系的纽带。
莫斯科中山大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当时,苏联驻广州国民政府总顾问鲍罗廷被称之为国民政府的“保姆”。
国民党中央的许多重大决策都要经过他,莫斯科中山大学在中国的招生就是他一手操办的。
1925年10月,鲍罗廷在国民党中央会议上正式宣布在莫斯科建立孙中山大学,帮助中国国民革命培养干部,建议国民党选派学生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2015年高考理综山东卷(含详细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36页)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36页)绝密★启用前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6页,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107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0小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C 12 N 14 O 16 Na 23 Co 5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 ) A .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 .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 .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D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2.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B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 .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 D .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改变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B .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需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D .将洋葱表皮放入0.3 g/ml 蔗糖溶液中,水分交换平衡后制成装片观察质壁分离过程 4.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B .人体细胞内22O /CO 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C .神经纤维膜内K /Na 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D .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53C /C 的比值,停止供应2CO 后比停止前高5.人类某遗传病受X 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 、a 和B 、b )控制,且只有A 、B 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
2015山东高考理综(含答案)
绝密★启封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山东卷)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2.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改变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B.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需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D.将洋葱表皮放入0.3g/mL蔗糖溶液中,水分交换平衡后制成装片观察质壁分离过程4.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B.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C.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5.人体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I-1的基因型为X aB X ab或X aB X aBB.II-3的基因型一定为X Ab X aBC.IV-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I-1D.若II-1的基因型为X AB X aB,与II-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6.玉米的高杆(H)对矮杆(h)为显性。
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
2015年山东省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文)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数学(文科) 第I 卷(共50分)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24A x x =<< ,()(){}130B x x x =--< ,则AB =(A )()1,3 (B )()1,4 (C )()2,3 (D )()2,42、若复数z 满足1zi 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 (A )1i - (B )1i + (C )1i -- (D )1i -+ 3、设0.61.50.60.6,0.6, 1.5a b c ===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A )a b c << (B )a c b << (C )b a c << (D )b c a << 4、要得到函数sin 43y x π⎛⎫=-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sin 4y x =的图象 (A )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 (B )向右12π平移个单位 (C )向左平移3π个单位 (D )向右平移3π个单位5、设m R ∈ ,命题“若0m > ,则方程20x x m +-=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 (A )若方程20x x m +-=有实根,则0m > (B ) 若方程20x x m +-=有实根,则0m ≤ (C ) 若方程20x x m +-=没有实根,则0m > (D ) 若方程20x x m +-=没有实根,则0m ≤6、为比较甲、乙两地某月14时的气温状况,随机选取该月中的5天,将这5天中14时的气温数据(单位:℃)制成如图所示的茎叶图。
考虑以下结论: ①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低于乙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 ②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高于乙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③甲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小于乙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④甲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大于乙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 其中根据茎叶图能得到的统计结论的编号为(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7、在区间[]0,2上随机地取一个数x ,则事件“1211log 12x ⎛⎫-≤+≤ ⎪⎝⎭”发生的概率为 (A )34 (B )23 (C )13 (D )148、若函数()212x x f x a+=- 是奇函数,则使()3f x >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为(A )(),1-∞- (B )()1,0- (C )()0,1 (D )()1,+∞ 9. 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长为2,将该三角形绕其斜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A )223π (B )423π(C )22π (D )42π 10.设函数()3,1,2,1,x x b x f x x -<⎧=⎨≥⎩若546f f ⎛⎫⎛⎫= ⎪ ⎪⎝⎭⎝⎭,则b = (A )1 (B )78 (C )34 (D )12第II 卷(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高考—山东卷—文综政治部分(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政治第Ⅰ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4.近年来,在我国与越南,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评价、结算的业务量不断上升,从2010年的0 .51万亿元上升到2014 年的6.55万亿元。
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助于A.我国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阶 B.发挥人民币的贮藏手段职能C.我国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D.增强人民币国际市场购买力25.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26.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企业生产经营逐步进人高成本时代,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能源资源短缺约束加剐,生态环境成本与日剧增,面对这些挑战,企业应当A.缩减生产经营规模,减少产品的生产数量B.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生产要素利用率C.缩减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D.提高能源消费税税率,减少能源资源消耗27. 2014 年6 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了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提交的日喀侧地区撤地设市的请示,撤销日喀侧地区,设立地级日喀则市,同年12 月,按照自治区党委的部署,日喀侧依程序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市党政领导机构。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①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②民族自治机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积权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④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决定本行政区城内各顶事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8.2014年5,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针对大气污染防治问题对省政府进行专题询问,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结合近年来的大气污染防治情况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答复,询问过程通过网络全程直播,使公民对山东省大气污处防治情况有了更多了解。
2015年全国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和答案-山东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及答案政:24-35,41,42,43,史,13-23,38,39,40,47,48地:1-12,36,37,44,46,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完成1-2题。
12、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A B C D13.《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
该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这强调的是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C .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D .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A .“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 .“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 .“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 .“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2015年普通高考(山东卷)历史
2015年普通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评析2015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将能力测试和学科特点相结合,以历史思维能力考查为核心,在历史材料的选择、问题的设计思路、考查的途径与方法、能力目标的层次构建、答案制定与评价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试题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考查目标明确,学科特色鲜明。
一、基于时空意识——试题设计和考查的基本路径时间和空间是在历史进程中对历史事物进行定位的两大维度,它们都表述了一种“序”的概念,反映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考生具有时空意识,是正确认知和解读历史现象,建立历史思维的前提和基础。
例如,第16题勾勒出了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发展脉络,对要求考生作答的问题则以“19世纪70年代”这一时间概念和“洋务学堂”这一社会空间概念加以定位,明确考生的思维方向。
第19题中“1949-1978年”是一种时序的表达,“国内史学界”则是提示考生将问题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社会空间中去思考并解决问题。
第40题材料一中人们对英国优越地位的不同认识,体现了时序的变迁;第(2)题答案中“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侧重时间维度的观察,世界“政治革命的一部分”则是以时序为基础,侧重于从空间维度上对英国革命的历史地位进行审视;考生要作答第(3)题,首先必须将问题放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这一时序概念中,然后从空间上去探求西方和亚非拉地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相互关系。
试题以时间和空间为维度进行情境和问题设置,有效建立起了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考生需将历史问题放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进行考察,才能作出正确的解读。
二、基于历史思维——学科能力考查的视角和方法历史思维既是一种观察历史的视角,也是一种认识历史的方法,其本质是依据史料和其他历史信息具体地再现逝去的历史,属于历史学科的核心能力要求。
2015年试题将历史学科特点和高考能力考查目标紧密结合,从三个方面实现了对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1.注重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考查考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历史思维是一种综合性的概括思维,它要以史料证据与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地对历史事件提出系统性的,因果关系式的解释说明,建立事实发展的因果意义。
2015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卷附答案
材料二《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
第一编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
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章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大陆主要国家
第三章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
第四章法国大革命
第五章法兰西第一帝国维也纳会议
第二编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17.图5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俄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英国对于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两本著作对英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有何不同认识。(4分)
(3)依据材料二所反映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6分)
49.(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合作精神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留下的宝贵财富。图15为1937年延安大礼堂悬挂的旗帜和标语,图16为1945年11月在哈尔滨建成的苏军烈士纪念碑,它们体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合作。
图10北宋东京(开封)内城平面示意图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10分)
(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6分)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全国1卷、一卷、I卷)(含解析..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I)一、选择题1.(3分)《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3分)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3.(3分)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4.(3分)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5.(3分)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6.(3分)《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7.(3分)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山东卷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山东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事件,说法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郡县制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焚书坑儒政策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封建制度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关于科举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科举制度的创立,打破了世袭制,促进了社会流动B. 科举制度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C.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士人阶层的地位得到提升D. 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
以下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促进了中国与海外国家的交流B.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展示了明朝的海上实力C.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开辟了新的贸易路线D.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是明朝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4.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的爆发,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孙中山C.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完全的民主政治D.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5.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伟大斗争,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下取得了胜利。
以下关于抗日战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B. 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民族解放事业的重大胜利C.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重要作用D. 抗日战争的胜利,完全依靠了国际援助6. 以下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运动,不正确的是:A.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次重要改革B.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时期的一次重要改革C. 戊戌变法是清朝末年的一次重要改革D.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经济改革7.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B. 《春秋》是孔子修订的一部史书C.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通史D.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所著的编年体史书8. 以下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不正确的是:A. 汉朝时期,汉朝与匈奴之间发生了多次战争B. 唐朝时期,唐朝与吐蕃之间建立了和亲关系C. 元朝时期,元朝实行了民族融合政策D. 清朝时期,清朝与蒙古之间始终保持敌对状态9.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B. 火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军事技术的发展C. 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航海技术的发展D. 印刷术的发明,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推动力10. 以下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不正确的是:A. 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朝末年的一次农民起义B. 黄巢起义是唐朝末年的一次农民起义C.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末年的一次农民起义D. 义和团运动是清朝末年的一次农民起义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述清朝康熙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2015年山东春季高考试题汇总(语文、数学、外语,含详细答案)
苗都可以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而且,现行各种疫苗制造方法无法制造的病毒疫苗,其制造也不 再成为难题。更为重要的是,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疫苗非常安全,不会给人类带来危险。 14.第一段中加点的“之”是指 A.致病的生物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 C.减毒后的致病生物 D.病毒表面抗原基因 15.下列对疫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疫苗就是淋巴素和免疫球蛋白,注射后可以消灭侵入机体的病菌和病毒。 B.儿童注射麻诊减毒病苗后,可获得对麻疹的自动性免疫。 C.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在制造乙肝疫苗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出的疫苗,不会给人类带来危险。 16.下列对文段的分析,正确的是 A.采用了举例子、打比方和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B.按照时间顺序对疫苗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说明。 C.在内容上侧重于介绍疫苗对疾病预防的作用。 D.基因工程技术不是研制疫苗的唯一方法。 三、(本大题 6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0 题。 孔子尝游于山,使子路取水。逢虎于水所,与共战,揽尾得之,内怀中。取水还,问孔子曰: “上士杀虎如之何?”子曰: “上士杀虎持虎头。"又问曰: “中士杀虎如之何?”子曰: “中 士杀虎持虎耳。”又问:“下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下士杀虎捉虎尾。”子路出尾弃之。国 悉孔子曰:“夫子知水所有虎,使我取水,是欲死我。”乃怀石盘,欲中孔子。又问:“上士杀 人如之何?”子曰:“上士杀人使笔端。”又问曰“中士杀人如之何?”子曰: “中士杀人用 后端。”又问:“下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下士杀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石盘。”子路出而弃之,于是心服。 (《孔子与子路》)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子路出而弃 之 丢弃 B.是欲死 我 使„„死 . . C.取水还 . 回来 D.乃怀 石盘 . 怀里 18.下列句子与“孔子尝游于山”句式相同的是 A.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B.加之以师旅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大王来何操 19.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恚孔子”“欲中孔子”生动刻画了子路的粗鲁形象。 B.孔子的回答充分地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机敏。 C.孔子明知有虎,却让子路去取水,说明他置学生的安危于不顾。 D.语言简洁传神,故事生动有趣,耐人寻味。 20.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A.子路在水所这个地方遇到老虎,与虎搏斗,打死老虎,割下虎尾,放入怀中。 B.子路在水所这个地方遇到老虎,与孔子共同打虎,割下虎尾,放入怀中。 C.子路在取水的地方遇到老虎,与虎搏斗,抓着虎尾把虎打死,割下虎尾,放入怀中。 D.子路在取水的地方遇到老虎,与虎搏斗,抓着虎尾把虎打死,将虎放入怀中。 卷二(非选择题共 70 分) 四、(本大题 3 个小题,共 10 分) 21.(3 分)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任选三句) (1)但我不能放歌, 。
2015年高考真题历史(山东卷)(含解析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C B B A D C C D A B C38.(16分)(1)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
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给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
(2)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
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佛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9.(14分)提取历史信息层次一:能结合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准确、全面地概括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
例: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被打破,政治体制改革已悄然进行;“左”倾思想的束缚依然存在,人们对改革心存顾虑。
层次二:能依据材料,获取表层信息。
例:向阳人悄悄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人们对摘牌行为感到忧虑。
层次三:答案与材料没有联系。
进行历史解释层次一: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
如:①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的决定;③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
在此基础上,能提出独立的见解或认识。
例:改革具有艰巨性,改革是在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中展开的。
改革者必须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才能实现改革的目的。
层次二: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
如:①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的决定;③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
(依据考生作答时所涉及要点多少及解释的合理程度等酌情给分)层次三:不能在历史信息和所学历史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没有对历史信息的解释。
2015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山东卷)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测试试题第1卷(必做,共I00分)图I是世界基目皿农业地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I农业地带沿。
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A水分 B热悬C地形 D土壤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叵,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 光照 B热量C 水源 D土壤图2为某气爨台发布的墨西哥湾厦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囤。
读图回菩3-4题.3此时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的主要原因是A气流上升速度快B形成锋面雨C凝结核多D气温较低4预计飕风中心经过70小时到达A市。
到达A市时,所在地的区时为A 8日13时II8 H 23时C 9日13时D 9日23时史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盘地菲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圈3是l万岁譬童史丁湖变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①湖面低干海平面②古湖盆地势北雕南缓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④含盐量降低A①③ B③④C①② D②④6.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 围湖造田B 绿洲萎缩C 湖区汇水面积减少D 气候变干图4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 -2015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
读图回答7-8题7. 关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8 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而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①林地②灌丛草地③建设用地④裸岩地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9. 在《红楼箩》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是外人,后是自己的……”。
这反映出贾母A 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 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 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 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10.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
这说州当时藏地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11. 图5是20世纪初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 A. 重义轻利思想 B. 维新图强思想 C. 实业救国思想 D. 中庸自保思想12. 一位同学查阅《申报》时看到一下报道:“沪平通车昨日起北上车暂以济南为终点,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惟津浦客车则仍开至沧州,其以北之情形不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普通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评析2015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将能力测试和学科特点相结合,以历史思维能力考查为核心,在历史材料的选择、问题的设计思路、考查的途径与方法、能力目标的层次构建、答案制定与评价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试题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考查目标明确,学科特色鲜明。
一、基于时空意识——试题设计和考查的基本路径
时间和空间是在历史进程中对历史事物进行定位的两大维度,它们都表述了一种“序”的概念,反映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考生具有时空意识,是正确认知和解读历史现象,建立历史思维的前提和基础。
例如,第16题勾勒出了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发展脉络,对要求考生作答的问题则以“19世纪70年代”这一时间概念和“洋务学堂”这一社会空间概念加以定位,明确考生的思维方向。
第19题中“1949-1978年”是一种时序的表达,“国内史学界”则是提示考生将问题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社会空间中去思考并解决问题。
第40题材料一中人们对英国优越地位的不同认识,体现了时序的变迁;第(2)题答案中“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侧重时间维度的观察,世界“政治革命的一部分”则是以时序为基础,侧重于从空间维度上对英国革命的历史地位进行审视;考生要作答第(3)题,首先必须将问题放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这一时序概念中,然后从空间上去探求西方和亚非拉地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相互关系。
试题以时间和空间为维度进行情境和问题设置,有效建立起了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考生需将历史问题放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进行考察,才能作出正确的解读。
二、基于历史思维——学科能力考查的视角和方法
历史思维既是一种观察历史的视角,也是一种认识历史的方法,其本质是依据史料和其他历史信息具体地再现逝去的历史,属于历史学科的核心能力要求。
2015年试题将历史学科特点和高考能力考查目标紧密结合,从三个方面实现了对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1.注重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考查考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历史思维是一种综合性的概括思维,它要以史料证据与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地对历史事件提出系统性的,因果关系式的解释说明,建立事实发展的因果意义。
以选择题为例,第16题涉及的史实包括了近代西学东渐历程的各个阶段,第17题考查了1871-1921年5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势力的消长趋势等,这些题目展现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考生需要以时间为轴,考察史实之间纵向的因果联系。
第19题以建国初期的史学研究状况设置情境,第21题美苏在1929-1938年间经济发展的对比等,是从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角度对史实进行综合,侧重于让考生从横向上把握历史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此外,第38、39、40题等将政治、经济和文化模块的内容进行了大跨度的整合,力图让考生在所学的史实与史实之间、史实与史料之间、史料与问题之间建立逻辑关系,总结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
试题通过对各类历史信息的综合,构建了多角度、多层次、结构相对复杂的历史情境,进而考查了考生对历史事物进行综合理解、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2.强调批判性历史思维的运用——考查考生基本的历史研究能力
批判性历史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是一种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视野和工具。
第38题、第39题和第40题重视史料的运用,从不同的侧面关注了考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强调对考生批判性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要求考生重视史料,具有证据意识。
史料是构建历史事实的材料,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基础,没有它历史认识就是无本之木。
第38题第(1)题要求考生能正确利用史料,在史料和史实之间建立联系,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
第(2)题“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则要求考生具有证据意识,学会鉴别和选择史料。
——要求考生关注历史细节,还原历史现场。
历史是一种过往的客观存在,我们无从直接观察、感受和体验,只能从史料出发,从历史细节中理解历史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探究历史的真相。
例如,第39题选择了8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一幅现场照片、事件当事人和见证人的回忆作为材料,力求帮助考生走近历史现场,关注历史细节,从细节中审视和反思历史过程。
——要求考生具有多重视角,强调求异思维。
创造性是批判性历史思维的特征之一,它要求考生不囿于定论,运用不同的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去观察和反思历史。
第38题第(2)题就是要求考生能从不同的视角去探究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第40题材料二中两部著作的摘目则反映了历史研究中两种不同的视野、观念和方法。
3.强调对历史信息的整合与重组——考查考生的历史阐释与表述能力
历史阐释和历史表述是考生根据考试要求对自己所具备的历史信息进行整合和重组的过程。
它不是对既有观点的背诵,也不是对史实的简单堆砌,而是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重新构建历史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考生所具备的历史知识、历史理解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方法、历史态度和价值观的集中展示。
例如,作答第39题时,考生需要提取、调动和整合两方面的信息,一是材料所提供的新信息,二是以往所学和试题问题相关的时代背景信息。
考生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性的重组,才能在情境、问题和史实之间建立起正确的逻辑关系,从而产生全面、正确的历史认识,进行客观的历史评价。
进行历史表述时,要做到史论结合,不能空发议论,也不应简单的罗列史实;要运用恰当的历史思维,立论正确,观点鲜明,逻辑条理;要采用正确的历史方法,使表述符合题目要求,语言通顺,表述完整、准确。
三、基于历史态度——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不能是一种形式化、表面化的思想教育。
试题将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与对考生认知领域、技能领域的考查目标结合起来,即观察考生能否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确的历史态度来认知历史知识、评
价历史现象、分析解决历史问题。
——与历史知识相结合,让考生通过试题了解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文化成果,深刻体会一定的观念、价值观、行为和制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例如,第39题让考生深刻体会到了改革的艰巨性和改革者“敢为天下先”的智慧与勇气,极具现实意义。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第49题让考生了解合作对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反思战争,珍爱和平。
面对当前一些国家右翼势力的抬头,这一选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发挥了历史鉴古知今的学科功能。
——与历史认识相结合,考查考生运用内化的历史态度和价值观,客观地对历史现象进行评价和阐释的能力,进而独立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
例如,第40题第(3)题要求考生能从全球史的视角探讨东西方的关系,使考生认识到西方“优势地位”的确立,除其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外,是建立在对亚非拉国家掠夺基础上的。
世界近代史是一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相互融合的整体史,而非是一部以西欧为中心的欧洲史。
四、基于历史认识——试题答案制定与评价策略
考生对试题的作答即是一种历史认识。
历史认识的主观性体现在试卷上就是考生答案的差异性。
而这些差异更多表现为一种层次水平的区别,而不是简单的是非之分。
因此,试题尽量避免以一个固定的、封闭的标准对考生进行评判。
在保证公平性的前提下,评价既关注考生所得的结论,也关注考生答题的思维过程。
试题注意了问题设计和参考答案的开放性和层次性,以评价作为主要价值取向,强调对考生个性的关注。
例如,第39题借鉴了PTA评分法(基本要素特征分析法)对考生的回答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