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舱室CO2净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CO2减排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CO2减排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近些年来,环保话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问题尤其备受瞩目。
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据数据显示,与三十年前相比,现在全球CO2的排放量已经增长了约70%。
在这样的背景下,CO2减排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十分紧迫。
一、CO2减排技术的种类和原理CO2减排技术可以根据基本原理分为三类:一是消减技术,即通过CO2的吸收、分离或固化等方式,将其从生产和使用流程中“拿走”;二是替代技术,即通过利用更低碳排放或无碳排放的能源替代高碳排放能源;三是储存技术,即通过地质封存或其他方式存储CO2,避免其释放到大气中。
消减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CO2减排技术,其主要包括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膜分离法、固化技术等。
其中,化学吸收法是最为成熟的一种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将废气经过溶液,使其中的CO2和目标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而达到分离的效果。
化学吸收法可分为氨法、胺法、电化学吸收法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化学吸收法适用于不同的工业生产工艺。
物理吸收法则是利用介质吸附机理,将CO2从气流中吸收到介质中,并在介质中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达到分离的效果。
物理吸收法主要包括活性碳吸附法、分子筛吸附法等,可用于工业废气的处理和二氧化碳的回收。
膜分离法则是将混有CO2的气体通过膜,在膜上形成分离层,从而实现CO2分离的技术。
膜分离法主要包括非选择性膜法、选择性膜法等。
非选择性膜法较为简单,但难以实现高纯度气体的产出;而选择性膜法可以实现高纯度气体的产出,但价格较高。
固化技术是利用CO2与某些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其固定在某种固体介质中,达到污染物的固化和处理的效果。
固化技术可以用于处理含CO2的水和气体,以及某些工业固体废料等。
二、 CO2减排技术的应用现状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CO2减排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在国际上,各种CO2减排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以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西欧国家和北美国家为主。
潜艇舱室固态胺CO2清除技术的动力学分析
j s bec n io s tmp r tr n ae o tn fte sl miew r ie . u t l o dt n - e eau ea d w trc ne to oi a n eegv n a i h d
Ke y wor : s b rn ds u ma i e; s ld a ie;c r n d o i e;c r o ix d e v l k n tc o i m n abo ix d a b n d o i e r mo a ; i eis
CH EN a — n ’ Zh o we ,XU W e — u ,HUANG u — a , ng o H a y o GUAN n — i Yi g me
( . e i ntueo e h o g , e i 0 , hn ; 1 B in Is tt f c n l y B in 10 8 C i jg i T o jg 0 1 a 2 T e7 8 R sac ntueo C I ,H n a 5 0 7 C i ) . h 1 eerh Istt f SC a dn 0 6 2 , hn i a
摘 要 : 分析了潜 艇舱 室固态胺 C 吸附及水蒸气再生 的反应机理 , 出了 C 水合反应 和水合 C 分解 O 指 O O
反 应 分 别 为 吸 附 与 再 生 过 程 的 慢 反 应 。在 实 际 工 况 下 , 固态 胺 吸附 C 的 速 率 受 传 质 控 制 , 蒸 气 再 生 过 程 很 快 , O 水 其 速 率 不 是 主 要 关 注 的 问 题 。基 于 双 膜 理 论 及 双 电层 理 论 , 析 讨 论 了 固 态 胺 吸 附 传 质 过 程 , 导 出 了 C 总 的 传 质 分 推 O 速 率 方 程 , 出 了影 响速 率 的 2个 可 调 因素 — — 温 度 及 固态 胺 的含 水 量 。 给
船舶舱室空气再生技术现状与研究展望
潜艇舱室气体成分集中监测技术
潜艇舱室气体成分集中监测技术冯东辉高级工程师(第七一八研究所)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潜艇气体成分监测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了主要有害气体监测的必要性.提出了需要连续监测的气体组分,介绍了采用成熟的气体敏感元件对主要气体组分进行连续监谩9的技术途径.关键词:潜艇舱室气体成分监测l引言潜艇舱室是人员,武备,设备高度集中的密闭空问,随着新型动力的采用.大气的污染已成为影响潜艇水下续航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自1962年已将居住性从动力,武备,观通……等诸多因素排序最后一位提高到了第二位,居住性的主要内容是大气质量.改善潜艇的居住性,必须采取措施对舱室空气进行净化和治理.对主要气体污染成分进行准确测量是采取净化措施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2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美国是潜艇大气研究发展最快的国家,先后研制了五代MARK系列大气分析器.美国现役潜艇均装备了CAMS_l型大气中心监测系统,它由固定收集极式磁质谱仪和红外CO分析器组成,可连续监测H2,,N2,CO2,CO,水蒸气,制冷剂气体氟里昂I1,氟里昂12和氟里昂114.1986年完成了第二代新产品的研制,叫做CAMS一Ⅱ,它由一台扫描式质谱仪和一个红外CO分析仪加计算机组成,可以监测12种组分,改变程序后也可以监测其它的组分.9o年代又研制了采用四极质谱技术的MiNiCAMS潜艇大气分析仪.但到目前为止尚未使用.英国的潜艇大气分析,早期采用了美国的MARK系列大气分析器,后来自行研制了色谱分析仪,可以分析,,N2,CO2,CO,Fn.1984年装艇使用的色谱/质谱/微机联用仪可以分析总烃,苯,氟里昂1301等12种气体.法国潜艇装备的分析仪器,对,0Co2,CO和氟里昂进行连续监测,同时采用检定管分析仪对其他22种无机物和有机污染物进行分析.日本未来潜艇的空气成分监测装置拟采用美国CAMs大气中心监测系统,进行集中的监测和控制.国外潜艇大气分析监测技术的发展,已逐渐形成了连续,多点监测系统,这对实行潜艇大气成分综合治理,控制空气再生和净化装置,提高大气质量有甍重要的意义.收稿日期:2001—04—20.一16一<舰船科学技术)2OO1.3我国潜艇大气成分监测技术比较落后,现役艇都是分散,单点气体组分测量.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大气环境集中监测技术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气体监测技术的发展取决于传感器技术,气体敏感元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表1连续监测的气体组分潜艇容许浓度序号名称分子式测量原理核潜艇常规潜艇l氢气载体催化1%2%2氧气电化学l9%~21%>19%3二氧化碳C热导O5%1%4一氧化碳C0电化学11,w,/20ptm~5总烃CxHy光离子化50Er15ppn~6氟里昂一11CFC13半导体气敏元件56m~/lOpl~煤炭,化工,石油等行业,并开始使用于潜艇大气分析仪器.质谱仪代表了核动力潜艇大气监测的先进技术,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体积太,泵抽采样,分析周期长,瞥路易堵塞或泄漏,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维修困难等.另外,质谱仪关键部件质谱管和真空系统的艇用条件适应性问题也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难题因此,发展一种适合我国潜艇,简单易行的监测技术是必要的.通过多年的技术跟踪和研究,笔者提出采用多种气敏元件连续集中监测舱室气体浓度的方案,该方案以其技术成熟,操作简单,作用可靠,响应迅速等特点,具有明显的优势.3气体组分监测方案潜艇气体污染成分复杂,种类繁多,进行全面监测和控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根据多年实艇的测试结果,考虑到组分毒性,来源,容许浓度及处理控制方式等因素,对一些重点组分进行连续监测,其它一些组分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进行测量,是一种可取的方案.”九五”期间,我们研究和探索了舱室气体组分连续监测问题,采取多种气体敏感元件组成监测系统,对多种气体组分进行连续监测,监测系统同时具有报警和控制接El,根据需要可对超限组分报警并可控制相应的空气再生和空气净化装置工作.监测系统由气体传感器,取样器,中心处理单元,显示,报警和控制接El几部分组成(见图1).其中,氢气传感器选用载体催化元件,氧气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电化学原理,二氧化碳传感器使用热导元件.总烃传感器采用光离子化法,氟里昂采取半导体气敏元件,都是比较成熟的测量方法,其中有些监测方法已被艇用分析仪器采用,装备部趴多年,使用证明监测结果准确可靠.传感器直接置于被测现场,利用自然扩散方式工作,将气体浓度转变成电压或电流信号.取样器H传摩嚣O传感嚣cO传辱嚣cO传蓐嚣I传辱嚣CFCI~传蓐墨取中————●心样赴理嚣旦兀图1集中监测系统原理框图直接读取模拟信号,通过内部转换形成标准数字信号.中心处理单元是信号处理的核心所在,对读取信号进行稳零跟踪,线性矫正,抗干扰处理后,输出标准的显示信号供显示器直接显示测到的气体浓度.一旦有气体浓度超限,输出报警信号驱动报警装置工作,提醒操作人员采取必要措施,同时输出控制信号启动相应的气体净化装置工作.系统采用可拓展式设计,根据需要,可以增减测量点个数和被测气体种类,通过适当的传感器布点,可以全面监测舱室有害气体分布情况,为进行舱室气体净化和处理提供操作依据.《舰船科学技术~}2001.34主要技术指标表2各种组分测量的技术指标l序号名称分子式测量范目测量精度报警点备注l1氧气f0~4%±5%FS25%2氧t19%~25%±5%Fsl9%,23%l9%下限报警点23%上限报警点3二氧化碳c020~30%5%Fs1【】%4氧化硅CO【o一100x10±l0%FS2oxlO’65总径Cxl~y0—50×10—6±1O%FS15×lO’66氟昂一I1CFa3D~50×1O.±1O%Fsl0×l06依据多次实艇监测结果和国军标规定的容许浓度,考虑到有害气体产生的时间性和速率等因素,确定主要技术指标.(1)测量范围,钡l量精度,报警点(2)响应时间潜艇中气体浓度除氢气以外均变化缓慢,因此响应时问定为不大于30s.(3)控制功能系统除实施实时监测和数据处理外,设置控制点,对装备的空气再生和空气净化实施监控.5技术难点表3有害气体的控制指标序控制点号名聍控制对象下限上限1氢气05%2.o%消氢装置——2氧气19%22%供氧装置.一3二氧化碳02%1.O%二氧化碳吸收装置4一氧化碳5×l0一20×10—一氧化碳撼器潜艇舱室多种气体组分连续监测技术研究,是在比较成熟的传感器技术基础上开展的,但这些传感器仅适用于单点监测或民用领域.要实现多种组分连续监测,需要解决以下技术难点: (1)传感器抗干扰技术研究:潜艇气体成分复杂,种类繁多,应避免多种气体交叉干扰,保证测量的准确性.(2)艇用条件适应性设计:艇用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压力等气象条件,冲击,振动等机械条件,其c{,气象条件对气体传感器线性,溉量精度影响较大,冲击,振动对传感器有破坏性影响,应采取措施.(3)电磁兼容性试验研究:各种单一的设备连成一个系统可能存在电磁干扰,应研究抗干扰方法6结衷语潜艇舱室大气成分的治理是保证潜艇潜航能力和艇员战斗力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气体组分莲续监测技术又是潜艇大气汾:I!的依据,因此,解决舱室气体蛆分连续监测技术势在必行.利用现有的比较成燕的气体传感器组成气体组分集中监测系统,对舱室主要污染组分进行连续监测,是一个技术JIU行的方法.作者简介:冯东辉,士,1967年11月生.1987年毕业于噜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七一A 所剞赴长,高短工程师.从事潜艇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气体分析权嚣研究工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凳3项.18《舰船科学技术’∞01.3。
二氧化碳利用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氧化碳利用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二氧化碳利用技术是指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产品或储存起来,以减缓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目前,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对二氧化碳利用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首先,现有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碳捕集、碳储存和碳转化。
碳捕集是指将二氧化碳从源排放气体中捕集出来,在能源和工业领域广泛应用。
碳储存则是将捕集的二氧化碳储存起来,以防止其进入大气中。
碳转化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或燃料,以降低碳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
目前,碳捕集技术已经商业化,并在一些发电厂和能源设施中得以应用。
例如,化石燃料电厂和钢铁厂可以使用被称为“后燃烧”技术的碳捕集技术,将从烟囱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出来。
此外,也有一些新兴的碳捕集技术,如化学吸收技术和膜分离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并被应用于其他行业。
至于碳储存技术,目前主要有地下储存和海洋储存两种方式。
地下储存是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岩层中,以永久地储存起来。
目前,地下储存已经在一些地方得到了应用,如挪威的斯诺维特气田。
海洋储存则是将二氧化碳注入海洋深处或通过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但目前海洋储存技术还存在着一些环境和生态风险,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评估。
在碳转化技术方面,有很多研究致力于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和燃料。
例如,使用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燃料,如氢气和甲醇。
此外,也有一些研究致力于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合物和纤维素。
这些研究为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未来,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不断增加,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首先,需要加大对二氧化碳捕集和储存技术的研究,以提高其效率和降低成本。
其次,需要加强对碳转化技术的研发,以找到更多的途径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
此外,还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和机构投资于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并建立全球合作机制,推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潜艇舱室气态污染与环控生保技术发展趋势
第18卷第8期装备环境工程2021年8月EQUIPMENT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107·环境试验与观测潜艇舱室气态污染与环控生保技术发展趋势徐新宏1,江璐1,方晶晶1,陈宏2,任小孟1,许林军1(1.海军特色医学中心,上海 200433,2.92370部队参谋部,海南 三亚 572016)摘要:首先介绍了潜艇舱室主要气态污染物,分析了其主要来源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然后基于潜艇大气控制系统、供氧系统、二氧化碳清除装置、空气净化装置、通风系统、应急供氧、潜艇大气环境监测系统等方面简述了潜艇舱室环境空气监测与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注了低温冷冻技术、光催化净化技术、等离子体催化净化技术、活性炭纤维吸附技术等一些具有开发应用潜力的监测和净化新技术。
最后指出我国在潜艇大气环境领域的研究发展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及时跟踪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应注重该领域的基础性研究。
关键词:潜艇空气;监测;净化;污染物中图分类号:T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242(2021)08-0107-08DOI:10.7643/ issn.1672-9242.2021.08.018Research Status of Submarine Air Pollutant and Development of Atmospheric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TechnologyXU Xin-hong1, JIANG Lu1, FANG Jing-jing1, CHEN Hong2, REN Xiao-meng1, XU Lin-jun1(1.Naval Medicine Center of PLA, Shanghai 200433, China; 2.92370 Army Staff Headquarters, Sanya 572016, China)ABSTRACT: Firstly, the main gaseous pollutants in submarine cabin are introduced, and their main sources and harm to human body are analyzed. Then, based on submarine atmospheric control system, oxygen supply system, carbon dioxide removal de-vice,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ventilation system, emergency oxygen supply and submarin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submarine cabin ambient ai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technologies. Some new monitoring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ies wit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otential, such as low-temperature freezing technology, photocatalytic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plasma catalytic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an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adsorption technology, are concerned. Finall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is still a large gap between China'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submarin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nd foreign advanced level. While tracking and introducing foreign advanced technology in tim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basic research in this field.收稿日期:2021-04-16;修订日期:2021-05-14Received:2021-04-16;Revised:2021-05-14基金项目:海军装备部军内科研项目(15A3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07161)Fund: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of Naval Equipment Department (15A309);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1507161)作者简介:徐新宏(1977—),男,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密闭环境有害物质控制和非金属材料毒性评价。
载人深潜器二氧化碳清除方式研究
载 人深 潜器 的这些 客观 条件 对其 二氧化 碳清 除技 术 的应 用有 很大 的约 束 。首先 ,载人 舱 的体积小 决定 了二氧 化碳气 体清 除装 置 的体积应 尽 可能小 ;第 二 , 由于采 用蓄 电池 组供 电,二氧化碳 清 除装置 的能耗应 尽可 能小 ;第三 , 由于 内部空 间小 ,其对 二氧 化碳气 体的容 许浓度 也较 小 ,从表 1 以看出 , 可 载 人深 潜器 载人舱 内的二氧 化碳浓 度指 标只 有潜 艇 的一 半 ,因此 ,载 人深潜 器 的二氧 化碳气 体清 除装 置 的效 率应 很高 ;第 四 ,同样 由于 内部 空 间小 ,对 有 害气体 的容 许浓度 很 小 ,因此 ,在进行 二氧 化碳 气 体清 除的过程 中 ,不允许 出现 另外 的有 害物 质 。
收 稿 日期:2 0—1 9 091- :修 改稿 收稿 日期 :2 1-32 2 0 00.5
中
国 造 船 Nhomakorabea学术 论文
浓度 下连 续 4 2天人体 实验结 果 ,人员 的基础 生理指 标无 明显改变 ,但 有轻度 呼 吸性酸 中毒 。因此 ,我
国的潜艇对 二氧 化碳气 体 的容 许浓度 一般 都要求 在 l %以下 ;在 紧急情 况下 ,允许 其浓度 达到 1 %。 . 5 载人 深潜 器 的任 务使命 与 潜艇 不 同,一般 以考 察 、勘探 为主 ,无须 长 时间水下 停 留, 因此 《 水系统 潜
关 键 词 :载人深潜器; 二氧化碳清除方式; 二氧化碳浓度;氢氧化锂 中图 分 类 号 :P5. 74 3 文献 标识码 :A
潜艇舱室空气几种主要无机污染物净化方法综述
Vol. 42, No. 8Aug., 2020第42卷第8期2020年8月舰船科学技术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潜艇舱室空气几种主要无机污染物净化方法综述蔡朋1,魏征2(1.海军装备部驻武汉地区第三军事代表室,湖北武汉430205;2.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湖北武汉430205)摘 要:潜艇舱室环境中无机气体污染物的影响不容忽视,而现有的净化处理技术难以完全达到目前的气体净化标准要求。
因此,本文对舱室环境中几种主要的无机气体污染物CO2, NOx 、SO2和H2S 的处理技术研究发展历 程和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为舱室环境空气的净化处理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潜艇;无机污染物;净化技术中图分类号:TB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 7649(2020)08 -0013 -06 doi : 10.3404/j.issn,1672 - 7649.2020.0&003A review of purification methods of several major inorganic pollutantsin submarine cabin airCAI Peng 1, WEI Zheng 2(1. Third Military Representative Office of the Naval Equipment Department in Wuhan, Wuhan 430205, China;2. Wuhan Second Ship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430205, China)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inorganic gas pollutants in submarine cabin environment cannot be ignored, and the exist ing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is difficult to fully meet the current gas purification standards. Therefore, this paper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several major inorganic gas pollutants CO 2, NO X , SO 2 and H 2S in cabin air,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submarine cabin air in the future.Key words: submarine ; inorganic pollutants ; purification technology0引言舱室污染是指潜艇舱室空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造成对艇员和武器装备危害的现象。
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现状与趋势在全球气候变化不断恶化的现在,环保问题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焦点。
其中,随着人类工业化不断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环境问题的源头之一。
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发展了一些二氧化碳减排技术,这些技术不仅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也能够对环境保护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就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探讨。
一、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现状1、传统二氧化碳减排技术:(1)吸收和存储技术:这是一种使用化学、物理等技术将二氧化碳吸收、分离、储存的方法。
其核心是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将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并通过灌注等方式进行贮存。
这种技术的缺陷是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和能源。
(2)清洁能源技术:这类技术包括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这些能源都没有二氧化碳的排放。
这样,利用这些清洁能源,就可以减小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产生更为环保、健康的能源。
2、新型二氧化碳减排技术:(1)碳捕捉与封存技术:这个技术可以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到最低程度。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就是指将二氧化碳从污染源进行分离、收集并封存、储存。
这种技术可以避免往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避免大量的空气污染,发挥积极的环保作用。
(2)生物能源技术:生物能源技术是一种通过利用绿色植物等生物能源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清洁能源的技术。
它不仅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也可以促进环境保护。
二、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趋势:1、深度减排:未来,强调的是深度减排,也就是最大程度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这需要各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努力,开发一些新能源技术,尽可能地减少各个污染源的排放。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2、技术升级:技术的升级是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只有技术得到不断改进和升级,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3、产业化路线:在技术改进的同时,建设完整的产业化路线也是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国外核潜艇舱室空气组分特性研究综述
国外核潜艇舱室空气组分特性研究综述国外核潜艇舱室空气组分特性研究综述核潜艇是现代海军中最先进、最隐蔽的水下作战武器。
核潜艇舱室内空气组分特性的研究对船员的生命安全和潜艇的作战效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国外,对核潜艇舱室空气组分特性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本文将介绍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
首先,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在低氧环境中,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引起人体不适,严重时会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和死亡。
美国海军研究局在1989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在潜艇中超过1%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为了减少潜艇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美国海军在潜艇内部增设了CO2消耗装置,通过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水和固体废物,在舱室内环流空气时去除二氧化碳。
其次,氧气浓度也是关键的参数。
在高分压环境下,氧气的浓度会影响大脑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严重时会导致大脑缺氧,甚至死亡。
美国海军在潜艇舱室中保持的氧气浓度是21%,这个值被视为一种相对安全的水平。
但是,在紧急情况下,如同氧气饱和,氧气包装和氧气面罩被用来为船员提供额外的氧气。
最后,挥发性有机物(VOCs)也是一个研究的焦点。
VOCs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来自燃料、清洗剂和废气排放等,是一种有害的空气污染因素。
在潜艇中,许多组件和系统是通过油润滑、冷却和清洗等方式来运行的,这些过程中会产生VOCs。
美国海军为了减少VOCs的排放,建立了灰水净化系统、废气焚烧和废气排放回收等技术,保证了潜艇舱室空气的清洁。
综上所述,核潜艇舱室空气组分特性的研究对潜艇船员的安全和潜艇的作战效能至关重要。
在国外,为了保证潜艇船员的安全和舰艇的战斗力,各国海军对空气组分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不断改进和优化舱室环境,提高了核潜艇的安全性和作战效能。
针对核潜艇舱室空气组分特性的研究,我们可以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来更好地了解船员的生命安全和潜艇的作战效能。
下面将列举几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1.二氧化碳浓度数据美国海军研究局曾于1989年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在潜艇舱室中,超过1%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潜艇舱室固态胺CO2清除技术的基础理论分析
第2 8卷 第 4期
20 0 6年 8月
文 章 编 号 :6 2— 6 9 2 0 ) 4一 O 6— 5 17 7 4 ( 0 6 0 O g 0
舰
船
科 学
技
术
Vo . 1 28. No 4 .
SHI CI P S ENCE AND ECHNOL F OGY
2 T e7 Ree rh Isi t o S C,Ha d n 0 6 2 Chn ) . h 8 sac n t ue fC I 1 t n a 5 0 7, ia
Absr c : Me h dsu e o t a t t o s d f rCO!e v li u ma i e am o p r r rel n r d c d i h sp — r mo a n s b rn t s he ewe e b i fy ito u e n t i a
吸仅 能维持 3 i。 0m n 在潜 艇舱室 内 , 因乘 员 呼 吸 ( 一般 成 人 一 天 可呼 出 0 7—10 k . . g的 C 及 材料 氧化 分解 等 原 因 都会 O)
和 B rl e 混 合碱 , aa m ( y 主要 成分是 氢 氧化钙 , 其他 是 氢 氧化 钡八 水 合物 [ a O ,・ H, 和 氢 氧化 钾 ) B ( H) 8 0] 是
C E h ow n一, U We —u G A igm i, H N i g H N Z a , e X ng o , U N Y n . e Z A G Q a ! n ( . e igIstt o T c n l y B in 0 , hn ; 1 B in ntue f eh o g , e ig 10 8 C ia j i o j 0 1
潜艇舱室供氧技术研究进展
潜艇舱室供氧技术研究进展潜艇是一种可以在水下进行活动的水下舰艇,通常用于海军武器系统中。
潜艇舱室的供氧问题一直是潜艇在水下生存的关键问题,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潜艇舱室的供氧技术也发生了显著的变革。
早期的潜艇舱室供氧技术主要采用氧气瓶的方式,但这种方法需要定期更换氧气瓶,存在使用次数受限和运输困难等问题。
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液体储氧、膜分离等技术开始被应用于潜艇舱室供氧系统中。
其中,液体储氧技术主要是将氧气液化储存,这种技术可以提高氧气瓶的储存密度,大大减小了潜艇舱室供氧系统的体积。
另外,膜分离技术则是将空气分离出氧气,这种技术可以让供氧系统随时提供新鲜的氧气。
在目前的潜艇舱室供氧技术中,最为先进的是氧满换技术。
这种技术使用了一种名为氧生产器的设备,它可以将海水中的氧气分离出来,实现了在潜艇舱室内生产氧气的目的。
氧满换技术可以极大地延长潜艇在水下的生存时间,这意味着潜艇可以更长时间的处于水下状态,执行更加复杂的任务。
除了供氧技术的不断进步,氧气的供应方式也在不断改善。
传统上,潜艇需要经常浮起来接受新鲜氧气的补给,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潜艇现在可以通过很多不同的方式来获取氧气。
例如,一些潜艇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储存能量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为氧气生产器提供足够的电能。
总的来说,潜艇舱室供氧技术的改善是由科技的进步驱动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潜艇舱室的供氧技术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并且将能够更好地满足潜艇在水下的生存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潜艇的任务也将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今后在潜艇舱室供氧技术研究领域仍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潜艇舱室供氧技术是军事技术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近年来国际上也在不断加强对潜艇技术的投入和研究。
下面列出一些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首先,据军事专家介绍,目前国际上约有30余个国家在积极发展潜艇技术,其中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的潜艇技术最为先进。
这表明潜艇技术在国际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改善水面舰艇舱室空气品质的技术思考
的, 例如设计差异、 舰员操作不规范及设备运行等。
污 染物 也是 多种 多样 ,目前水 面舰 艇舱 内空气污 染
Ke r s s ra en v l hp a u f a o ;e s l c n clslt n ywo d : u fc a a i; ip ri t n fa i et h ia oui s r i ci b e o
何 有 效改 善舰 内空气 品质 提 到 了议事 日程 。
其他有害气体如N 3S H 、 O 等较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排
除而 可 能危害 舰员 身体 健康 。 18 代初 , 国开始 对海 军主 要舰 艇舱 室进 9 0年 我 行 有 害物质 的 定性 、定量 分析 ,开展 了现 场和 实验 室 的分 析工 作 。根据 多年 来调 查 ( 包括现 场 测试 、 现 场 取样 和 实验 室分 析 ) ,定 性检 出潜 艇 舱 室有 害 物 质共 计 6 8 分 , 0组 水面舰 艇舱 室有 害物 质共 计 16 7
物主要有:① 机舱主机燃烧、厨房烹调及舰员吸
烟 产 生 的C O、NO 、S 、多 环芳 烃和 细微 颗粒 物 : O2 等 ;卫 生 间、盟洗 室淋 浴和集 中式空 调器 冬季加 湿 空 气 产 生 的 卤代 烃 等 化学 污 染物 。② 舱 内油漆 、
然 满足 了要 求 ,但 舱 室通 风量 仍显 不足 ,致使 舱 内
3 空 气 净 化 技 术 及 其 在 水 面 舰 艇 上 的应 用 现 状 及 前 景
潜艇舱室CO2净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潜艇舱室CO2净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潜艇是一种具备强大隐蔽性能的水下作战武器,其作战任务广泛涉及情报采集、侦察打击、航道安全等领域,然而在潜行任务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还有待于未来的技术给予更加深入的研究。
其中一个首要问题是,在潜艇的舱室中,人员的呼吸和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严重危及潜艇乘员的生命健康。
因此,研究和发展潜艇舱室CO2净化技术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挑战。
当前,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积极研究潜艇舱室CO2净化技术,包括吸收剂法、氧化法、光催化法、生物处理法等多种技术。
这些技术都具有不同的优缺点,但目前没有一种技术能够完全解决潜艇舱室CO2净化问题。
其中,吸收剂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吸收剂法使用碱性吸收液将舱室中的CO2气体吸收,再通过换热器将吸收液和CO2气体分离,从而达到净化舱室中CO2的目的。
另外,氧化法和光催化法利用化学反应将CO2氧化为CO2和水,而生物处理法则是利用微生物将CO2气体转化为有机物。
在未来,潜艇舱室CO2净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将主要是提高净化效率、降低能耗和实现自主控制。
科学家们正在着手研发新型吸收剂,以提高吸收效率和降低能耗。
此外,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型催化剂以提高氧化法和光催化法的效率,并将这些技术结合起来,以达到更高效的净化效果。
生物处理技术方面,研究人员正在发展更加高效的微生物,以提高转化效率和应对更加复杂的环境条件。
总之,潜艇舱室CO2净化技术的研究正在不断推进,各种方法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未来,人们将继续探索这个领域,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和方法,以不断提高潜艇作战的效益,保证乘员在潜艇内的安全和健康。
潜艇舱室CO2净化技术对于潜艇乘员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提高净化效率和降低能耗。
下面将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进一步了解潜艇舱室CO2净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吸收剂法方面,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碱性吸收液能够将舱室中接近100%的CO2气体吸收,但是在吸收和分离过程中能耗较高。
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二氧化碳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球各国都在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时也在寻求各种减排技术,尤其是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本文将介绍当前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前景展望。
一、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研究现状1.碳捕集技术碳捕集技术是通过将温室气体从工业生产的烟气中分离出来,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目前主要开发的碳捕集技术是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和膜分离法。
其中,化学吸收法是最常见的一种。
利用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从烟气中分离出来。
与该技术相关的主要问题是热量和其他杂质的处理。
物理吸收法则是通过分离出不同杂质分子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在实际应用中与化学吸收法相比可获取更高的分离效率,但处理成本也很高。
膜分离法利用分离阀,通过一系列的过程将二氧化碳从烟气中分离出来。
它的应用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更低的能源成本,但它的转化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碳封存技术碳封存技术是利用人造结构和天然tian dian 孔道将分离出来的二氧化碳储藏于地下、海底或岩层中。
其中最主要的技术是将二氧化碳通过注入管道送入沉积地层。
沉积地层一般是非常巨大的岩石层,具有强大的能力压缩二氧化碳。
通过一些理化和地质过程,┞二氧化碳可在这里安全地保存几百年乃至更长时间。
3.碳降解技术碳降解技术是一种通过人工或天然环境中特定微生物支持来降解二氧化碳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微生物重建物质。
发酵是一种经常用来进行碳降解的方法。
二、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前景展望1.碳捕集技术碳捕集技术是目前用于工业生产中分离二氧化碳的最常见方法。
然而,虽然许多科技工作者尝试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来改进现有的碳捕集技术,但这些改进还没有实质性的结果。
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一些难题:• 储存和处理二氧化碳的成本较高• 单个工厂中的排放量有限,所以日积月累、大型排放源还需要处理因此,新的碳捕集技术应该更注重使用能源低成本、易于处理和操作的新型材料。
生物法净化船舶舱室有害气体技术
生物法净化船舶舱室有害气体技术随着人类在海上活动的日益增加,船舶的排放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除了诸如油污等物质,船舶还会排放出各种有害气体,例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氮等,这些气体一方面会污染环境,另一方面会对人的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开展船舶舱室有害气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生物法净化船舶舱室有害气体技术,是一种将生物质材料作为空气净化剂,利用其吸附、分解和转化能力对船舶舱室内的有害气体进行处理的技术。
相对于其他净化技术,生物法具有处理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成本低等优点。
生物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有害气体进行吸附、分解和转化。
微生物可以分解一些有害气体,例如有机物质,因此利用微生物可以有效降低舱室内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同时,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也可以降低舱室内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
要想进行生物法净化船舶舱室有害气体技术,需要选择合适的生物质材料。
选用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吸附、分解和转化能力,并且具有较高的生物量。
一般来说,常用的生物质材料包括椰壳炭、木屑炭、藻类等。
生物法处理船舶舱室有害气体的具体步骤包括:首先选用合适的生物质材料,然后将其装入船舶舱室内。
在材料装入船舶舱室后,需要加入适量的水,以增加湿度,有利于微生物活动。
之后需要进行定期检测,监测船舶舱室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变化。
在发现有害气体浓度较高时,需要对生物质材料进行替换。
总之,生物法净化船舶舱室有害气体技术是一项非常有潜力和前景的技术。
在今后的船舶排放控制中,其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泛,成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的有效手段。
船舶的排放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发布的数据,约有90%的全球商品贸易通过海洋运输,这也意味着船舶排放的数量是极其庞大的。
为了解决船舶排放问题,各国和其他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在此基础上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的数据,下面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从数据上来看,船舶排放的种类主要有四大类: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颗粒物和温室气体。
潜艇舱室SAF吸附CO2影响因素考察
潜艇舱室SAF吸附CO2影响因素考察潜艇是一种能进行水下作业的特种舰艇,其工作环境对人体的适应能力和人体的生理健康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潜艇舱室内,由于人员密闭生活和现代化武器装备所需的精良通风系统的缺失,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的浓度会不断上升,使得潜艇内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人体生存。
因此,为了保障潜艇内人员的健康和工作安全,对潜艇舱室内SAF吸附CO2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潜艇舱室内SAF(Submerged Activated Fibre)是一种新型的二氧化碳吸附材料,其材料结构对CO2的吸附能力和稳定性进行了优化设计。
目前,SAF正在潜艇舱室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二氧化碳的浓度,改善了潜艇内的空气环境质量,为潜艇作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然而,在潜艇舱室内SAF吸附CO2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因素,需要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首先是潜艇本身的结构和性能。
潜艇的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潜艇内部的通风、换气和空气循环等环节。
如果潜艇内部通风不畅或空气循环不佳,会导致二氧化碳的堆积和SAF的吸附效果降低。
因此,需要对潜艇内部的空气环境进行细致的调查和优化,以保障SAF吸附CO2的效果。
其次是SAF吸附CO2的材料特性。
SAF的吸附效果和材料特性密切相关。
SAF的选材、处理工艺和吸附规律等方面会影响SAF对CO2的吸附能力和稳定性。
因此,需要对SAF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测试,以获得更好的吸附效果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最后是潜艇舱室内SAF吸附CO2的使用方法和管理策略。
良好的使用方法和管理策略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SAF吸附CO2的效果。
在潜艇内,需要合理地安置SAF吸附材料,设置合适的通风和空气循环系统,以确保良好的二氧化碳吸附效果。
同时,还需要对SAF的使用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更新,避免使用寿命过长而导致的吸附效果的降低。
总之,对潜艇舱室SAF吸附CO2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展望
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展望随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导致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展望。
一、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研究1.碳捕集技术碳捕集技术是利用化学和物理方法从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烟气中提取二氧化碳的过程。
目前,主要的碳捕集技术包括溶液吸收、膜分离、固化吸附等。
(1)溶液吸收溶液吸收是一种将二氧化碳从燃烧烟气中吸收到有机或无机溶液中的技术。
例如,可以使用胺类化合物(如蒸馏水)吸收二氧化碳。
该技术具有高效、成熟的特点,但有时会降低烟气中氧气的含量。
(2)膜分离膜分离是利用半透膜将二氧化碳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技术。
这种技术有许多种形式,例如压力摆动吸收和气体透过膜分离法。
(3)固化吸附固化吸附是将烟气通入特制吸附剂床中,将二氧化碳吸附在吸附剂表面上的技术。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回收吸附剂,但其吸附率有限。
2.碳储存技术碳储存技术是将二氧化碳从烟气中捕集并将其长期储存在地下水准以下的地层中的技术。
该技术有两种形式:地下储存和海底储存。
地下储存是将二氧化碳储存在地下水准以下的岩层中,而海底储存是通过将二氧化碳注入海洋中将其长期储存。
3.碳补偿技术碳补偿技术是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将二氧化碳固定在植物体内,达到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目的。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低成本,但有限的碳吸收能力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二、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应用展望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应用展望包括技术创新和政策调整两方面。
1.技术创新现在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捕集效率低、成本较高等。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些创新的技术,从而解决这些问题。
(1)CO2分子筛技术CO2分子筛技术是一种高效、低成本、高可行性的技术,适用于移动源的减排。
该技术基于新型稠杂锆硅酸盐分子筛吸附剂得以实现。
潜艇大气成分检测技术发展展望
进行 检测 评价 。此 外 ,法 国、加拿 大 、澳大利 亚等 国 家 也都采用 不 同检 测方法 检测潜 艇大 气成分 【 7 ] , 为开
烃 和 卤代 烃 ) 、醛 、酮 、醇 、酸 、酯 、 醚 、含氮 化 合 物 、含硫 化合 物等 有机 物 ,此 外在 潜艇 舱 室空气 中还
・2 ・
舰 船, 1 - - 5
CHEM I CAL DEF ENCE ON S HI PS J 4 . 1 ~ 5
潜艇大气成分检测技术发展展望
张洪彬 ,顾 秀杰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河北 邯郸 0 5 6 0 2 7 )
舰
船
防 化
2 0 1 4 年第 4 期
检测 出多种金 属气 溶胶 [ 9 】 。潜 艇舱 室 空气 中污 染物 浓 度低 、累积 性强 ,除二 氧化 碳 、氢 气 、甲烷 等 成分 含 量较 高外 ,大 多数 污 染物含 量 较低 ,普 遍在 p p m 和
摘 要 :对 潜艇 舱 室 空气 中污 染物主 要检 测方 法进 行 了论述 ,分析 了各种检 测方 法 的优缺 点 ,结
合环境化 学的技术发展 ,探讨 了潜艇舱 室有害气体检 测方法的发展趋势,为今后开展潜艇舱室空
气中污染物的检测技术研 究提供参考。
关键 词 : 潜艇 大 气; 污染物 ;检 测技 术 ;发展 中图分 类 号 :06 5 9 . 2 1 文献 标 识码 :A
0 引 言
潜 艇 大 气 成 分检 测 是 潜 艇 大 气 控 制 系 统 的 重 要
组 成 部分 ,受 到各 国海 军 的重视 。美 国海 军 自二十世
展 舱 室污 染物 治理提 供依 据 。 我 国从 潜艇 大气 中先 后 检测出 6 5 2种 组分 J ,制 定 了核潜 艇舱 室 6 0种组 分 容 许浓 度标 准 ,采用 的检 测 方法 主要包 括检 定 管法 、 环 炉法 、比色法 、离子 选择 电极 法 、气相 色谱 法和 色 谱/ 质 谱 联用 法 等 。 目前 ,各 国海 军艇 上 除装 备 少 量 仪 器 实时监 测舱 室氢 气 、 氧气、 一氧 化碳 、 二氧 化 碳 、 氟 利 昂、总烃 等成 分外 ,舱 室 内众 多的微 量有 害气 体 主 要通 过 实验 室手段 进行 检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引 言
潜 艇 在 水 下 潜 航 时 , 于 与 外 界 完 全 隔 绝 的 密 闭 处
舱 室 使 用 的 C :净 化 技 术 进 行 了 大 量 而 广 泛 的 研 O 究 , 制 了多 种 型 号 的 C , 化 装 置 , 些 净 化 技 术 研 O 净 这 和 装 置 从 原 理 上 可 分 为 以下 3类 :
Abs r c : Ca b n d o i e wh c s p o u e y t e b e t i g o a l r s a s r o a mf l g s s i t a t r o i x d i h i r d c d b h r a h n f s io s i o t f h r u a e n sb u ma i e S c b n. i p r d s rb s t e h o o y o a b n d o i e p rfc t n f r s b a i e S c b n, rn ’ a i Th s pa e e c i e he t c n l g f c r o i x d u i a i o u m rn ’ a i i o s c a p y i a p i c to u h s h s c l urf a i n,c e c l u ii a i n n b o o i p rfc t n.I s h we s m e a b n i h mi a p rfc t a d i l g c u i a i o i o t s o d o c r o i
第3 2卷 第 1 2期
21 0 0年 1 2月
舰
船
科
学技术 源自Vo . 2, No. 2 13 1
De .,2 0 e 01
S P S ENCE HI CI AND TECHNOLOGY
潜艇 舱 室 C 2 化 技术 的研 究 现 状 与展 望 O净
姜 世 楠 , 丽娥 , 马 王雅 娟 , 国德 旺 , 兴超 王
( 中国船 舶 重工 集 团公 司第七 一八研 究所 , 河北 邯 郸 0 6 2 ) 507
摘 要 : 潜 艇舱室中的 C 气体 是一 种有 害气 体 , O 主要 由艇员 呼吸产生 。分类 介绍潜 艇舱室 C 净 化技术 : O
物 理 净 化 法 、 学 吸 收 法 和 生 物 净 化 法 。并 用 图片 直 观 展 示 了 国 外 海 军 使 用 的 一 些 潜 艇 舱 室 C 净 化 装 置 , 出潜 化 O 提
do i u i c to q i m e t ff r in n v y pit r sa d gv n t ef rh rp o pe t fc r o o i e ixde p rf ain e u p n s o o e g a y b c u e n ie h u t e r s c so a b n dixd i
p rfc t n t c n l g r s ma i e S c b n u ii a i e h o o y f ub o o rn ’ a i .
K e r s: s bma i e; a n; a b n d o i e; rfc to y wo d u rn c bi c r o i xd Pu iia in
Pr s n t t nd pe s e tv s o e e r h o a b n d o i e p i c to e e ts a e a r p c i e fr s a c n c r o i x d urf a i n i
t c o o y f r s m a i e S c bi e hn l g o ub r n ’ a n
间 , 潜 航 时 间 又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取 决 于 舱 室 内 的大 气 而
1 )物理 净化 法 , 如通气 管换 气 、 分离 等 ; 膜
2 )化 学 吸 收 法 , 一 乙 醇 胺 、 态 胺 、 O 、 石 如 固 K ,碱 灰 、iH等 ; LO 3 )生 物 净 化 法 , 藻 类 、 色 植 物 等 。 如 绿
艇 舱 室 CO ,净 化 技 术 的研 究 方 向 。
关键 词 : 潜艇 ; 室 ; O ; 舱 C 净化
中 图分 类 号 : U 7 . 6 6 4 7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7 6 2—7 4 ( 0 0 l 0 0 0 D :0 3 0 /.sn 17 6 9 2 1 ) 2— 0 3— 4 OI 1 .4 4 ji . 6 2—7 4 .0 0 1 .0 s 692 1.20 1
1 1 物 理 净 化 法 .
1 1 1 通 气 管 换 气 . .
状态 , 需要 通 过舱 室 内的大气 环 境控 制系 统来控 制 舱 室空 气 中各种 组分 的浓 度 , 别 是保 持 C 和 0 特 O 的 浓度 在允 许 范 围 内 , 而 保 障 艇 员 能 正 常 生 活 和 工 从 作, 给艇员 带来 旺盛 的精 力和 战斗 力 。 潜 艇 的作 战能力 很 大程 度 上 取 决 于其 潜 航 的 时
JAN h —a I G S in n,MA L— ,WANG Y —u n,G ewa g ie aj a UO D — n ,WANG Xig c a n —h o
( h eerhIstt o SC, a d n 0 6 2 , hn ) T e7 R sac ntue fC I H n a 5 0 7 C ia 1 8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