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方法验证3

合集下载

ICH指南指导原则Q2(R1)分析方法的验证

ICH指南指导原则Q2(R1)分析方法的验证
一般地,每一测试项目可选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为使测试结果准确、 可靠,必须对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 , 以充分表明分析方法符合测试项目的目的和要求,这就是通常所说 的对 方法进行验证。
1.概述
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方法的验证?
方法验证的目的是判断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有 效控制药品的内在质量。从本质上讲,方法验证就是根据检测项目的要 求,预先设置一定的验证内容,并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来验证所采用的 分析方法能否符合检测项目的要求。
(2) 缺乏专属性的分 析方法,应由其他 分析方法来作补充; (3) 某些情况下可能 需要;
2. 分析方法验证:正文
2.4 下列情况需要重新验证:
原料药合成方法的改变 制剂组分的改变 分析 方法的改变
需要重新验证的程度应根据改变的情况而定,某些其他的改变可能也要求 验证。
2. 分析方法验证:正文
物质来验证。 参比物质的纯度要求与使用目的应一致。
3. 分析方法验证:方法学
3.2 专属性
鉴别 通过与参比物(结构相同)比较得到阳性/阴性结果。 通 过与被测物结构相似或相关物质比较得不到阳性结果。
含量测定和杂质检查 色谱方法 使用具有代表性的色谱图来证明专属性(标出每一成分) 分离度——专属性的标准 非专属性方法 使用其他支持性分析方法来辅助证明专属性
2. 分析方法验证:正文
2.5 术语表
精密度(Precision) 精密度指的是规定条件下对同一均质样品多次取样进行一系列检测结果的 一致程度(离散程度)。精密度可以从三方面考虑:重复性、中间精密度、 重现性。
精密度考察应使用均质的、可信的样品。如果得不到,可用人为配制的样 品或样品溶液进行研究。
2.5 术语表

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分析方法验证方案1.确定验证目标:首先需要明确分析方法的目标是什么,例如量测其中一种化学物质的浓度或者检测其中一种物质的含量等。

验证目标的明确可以使验证过程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

2.设计验证方案:根据验证目标,设计一种合适的验证方案。

验证方案应包括样本选择、样本制备、仪器设备的选择和操作方法等内容。

在设计验证方案时,需要考虑到样本的特性、矩阵效应、检测极限、准确度要求等因素。

3.收集验证数据:执行验证方案,收集所需的验证数据。

验证数据应包括样本的分析结果、仪器的重复性和准确度等数据。

通常需要进行多组实验,以获得更加可靠和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

4.数据分析和评估:对所收集的验证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需要对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学分析,例如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同时,需要和已有的参考方法或基准值进行比较,确定新方法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5.制定验证报告:根据验证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一份完整的验证报告。

报告应包括验证目标的清晰陈述、验证方案的描述、数据分析与评估的结果、验证结论的总结等内容。

验证报告应具备可重复性,能够为后续的审核和审计提供支持。

在进行分析方法验证时1.合理性:分析方法验证方案应合理、科学、可行。

要确保所设计的验证方案能够得到准确和可靠的数据,从而验证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2.可重复性:验证方案应具备可重复性。

验证实验应能够在不同实验室、不同操作员之间获得相似的结果,从而证明方法的可靠性。

3.全面性:验证方案应考虑到所有可能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

例如样本的干扰、仪器的性能、操作员的技术水平等,都应被包括在验证方案中。

4.时效性:验证方案应及时进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仪器设备的升级换代,分析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因此,建议定期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以确保其与最新技术和要求保持一致。

总之,分析方法验证是确保分析方法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合理设计验证方案,收集验证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并撰写验证报告,是一个有效的验证流程。

分析方法验证

分析方法验证

分析方法验证
要验证一个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确定目标:明确该分析方法的具体目标,例如检测某种化合物或者评估样品的质量。

2. 设计实验:设计一系列实验来测试该分析方法。

确保在实验中使用的样品种类、样品处理方式、仪器参数等因素与实际应用场景相符合。

3. 准备标准样品:准备一份标准样品集合,其中包含已知浓度或质量的化合物。

这些标准样品用于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可以通过使用已建立的分析方法来测定它们的含量或质量,以验证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4. 进行实验分析:使用该分析方法对标准样品进行分析。

重复分析多次,并记录每次实验得到的结果。

5. 分析结果统计:计算实验结果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等统计指标,以评估分析方法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

6. 对比已验证方法:如果已有其他相关的分析方法已经被验证和广泛应用,可以将该方法与已有方法进行比较,以判断其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等方面的优劣。

7. 实际样品测试:使用该分析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测试,以验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可以将结果与已有方法
的结果进行比较,以确保一致性和可靠性。

8. 结果分析:根据验证实验和实际样品测试的结果,评估该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如果结果符合预期,说明该分析方法是有效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以上步骤中,应该避免使用与标题相同的文字来进行分析方法的验证,以避免歧义和重复。

分析方法验证

分析方法验证

分析方法验证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分析方法验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可以确保我们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是准确、可靠的,从而保证我们得到的结果是可信的。

本文将介绍分析方法验证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分析方法验证。

分析方法验证是通过实验和比较,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的过程。

在验证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实验设计、样品准备、仪器设备、分析过程、数据处理等。

只有当这些因素都得到充分考虑和验证后,我们才能确保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是可靠的。

其次,我们需要明确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

分析方法验证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可靠地测量样品中的成分或性质。

这不仅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当我们确保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是可靠的,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分析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

首先是方法建立,即确定所使用的分析方法。

在确定分析方法后,我们需要进行方法评估,即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接着是方法验证,即通过实验和比较,验证所使用的分析方法。

最后是方法确认,即确认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是可靠的,并对其进行记录和审查。

在进行分析方法验证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

首先是实验设计,即合理设计实验方案,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其次是样品准备,即合理准备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再次是仪器设备,即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是数据处理,即合理处理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分析方法验证是确保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是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分析方法验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我们都应该重视分析方法验证,确保我们得到的结果是可信的。

分析方法验证

分析方法验证

新药申报时,药品质量标准中分析方法必须验证;药物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方法必须进行验证。

一、分析方法学验证事项药物分析检验时药品生产的GMP的药物分析的方法学验证,是保证药物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药物分析检测GMP的必然要素。

构成药物分析中的检测方法验证,这要涉及到以下些方面的内容:1、分析方法验证成功的前提条件:(1)仪器已经确认、校正并在有效期内(2)经过培训的人员(3)可靠稳定的对照品(4)可靠稳定的实验试剂(5)确认受试溶液的稳定性,在规定时间内无降解。

2、分析方法学验证所要求验证的内容:(1)含量的测定(2)杂质的含量测定(3)药物的定性鉴定(4)药物的含量均匀度测定(5)药物的微生物检测(6)药物的细菌内毒素的检测验证内容准确度: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用百分回收率表示。

测定回收率R(recovery)的具体方法可采用加样回收试验法来进行测定。

加样回收试验已准确测定药物含量P的真实样品+已知量A的对照品(或标准品)测定,测定值为M。

数据要求:规定的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评价,如制备高、中、低三个不同浓度样品各测三次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精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用偏差(d)、标准偏差(SD)、相对标准偏差(RSD)(变异系数,CV)表示。

(1)重复性(repeatability):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在规定的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评价,如制备三个不同浓度样品各测三次或把被测物浓度当作100%,至少测6次进行评价(2)中间精密度同一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所得结果的精密度(3)重现性(reproducibility)不同实验室,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4)数据要求:需报告SD,RSD和可信限。

检验的确认与验证

检验的确认与验证

如何进行方法确认


方法确认 = 简要的方法验证 以含量为例,一般应确认:准确度、精密度 (系统重复性、分析重现性)、专属性。操作 及限度要求同方法验证。 一是确认产品是否适用这个检验方法,尤其是 制剂处方中的辅料是否有干扰。 二是确认实验室的条件能否用这个方法获得准 确的结果,包括仪器设备、环境、人员等。
2、分析方法验证

这部分内容在ICH Q2部分有明确的阐述,但只是在概念上比较 清晰,在实践应用中却不是特别明确,在这里只是对其需要特别 注意的事项作一个补充。 有关物质检测的方法验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是最容易被质疑 的方法,这里暂不提到,更多的是其他方面的常见问题。 验证的方法与检验方法不一致是最常见的问题!即使CDE和一 些药检机构可能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且由于国内注册中大家 都知道的原因造成没有大量数据的积累,进而不会在注册中发现 这个问题所造成的巨大影响,举个例子说明。
如何计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计算时应该采用哪个呢,A、B还是平均值? 答案其实是都可以,只要检查通过!因为二者 都是正确的,而且你也没办法证明哪个更准确, 也就不能说明平均值会更好。
为什么要平行测定



含量测定时都采用双对照品,请问:计算时应 该采用A还是B,或者是A和B的平均值,抑或其 他,为什么? 采用两份的平均值会不会增加准确性? 为什么要做两份,做三份、五份行不行?
平行测定的目的


做两份的目的是用以证明你的称量和配制过程是没有问题的! 任何操作本身就有误差,就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你所用的仪 器设备都要确认过的,而且像天平每天都要做校验,但仍然不能 避免误差,更何况还有可能出现人为误差,而这些误差并不见得 你在操作过程中就可以发现(发现了你就该重新配了)。在你的 仪器例如HPLC已经确认完成的基础上,进样平行样品,如果有 操作导致的误差可能被发现(当然三份时发现的机会就更大)。 简单举个例子,你在称量时出现洒的机率是1%,那么称两份时 出现洒的机率就是万分之一。

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

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

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分析方法验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确保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为后续的研究和实验提供可靠的基础。

本文将围绕分析方法验证展开讨论,包括其定义、重要性、常用的验证方法等内容。

首先,分析方法验证是指通过实验和比较,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测试,而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可信度。

因此,验证分析方法是确保数据和结果准确的重要手段。

其次,分析方法验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实验研究中,如果采用的分析方法不准确或不可靠,将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和偏差,甚至影响到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而在工程实践中,如果分析方法不准确或不可靠,可能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验证分析方法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来说至关重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分析方法验证呢?常用的验证方法包括对照实验、模拟实验、重复实验等。

对照实验是指在同一条件下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实验,比较结果的差异来验证方法的准确性。

模拟实验是指通过数学模型或计算机模拟来验证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重复实验是指在不同条件下重复进行实验,以验证方法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通过这些验证方法,可以全面地评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了以上提到的验证方法,我们还可以采用统计分析、误差分析、灵敏度分析等手段来验证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置信度。

误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评估分析方法的误差来源和大小。

灵敏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分析方法对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

这些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地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分析方法验证是确保数据和结果准确的重要手段,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至关重要。

通过对照实验、模拟实验、重复实验等验证方法,以及统计分析、误差分析、灵敏度分析等手段,可以全面地评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确保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和结果,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可靠的基础。

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

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

一、方法验证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

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

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8,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3.精密度 1)重复性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2)中间精密度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4.专属性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主成分与各有关物质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

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纯度分析时,主峰的纯度因子应大于980。

5.检测限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

6.定量限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

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7.耐用性分别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5%、流动相pH值变化±0.2、柱温变化±5℃、流速相对值变化±20%时,仪器色谱行为的变化,每个条件下各测试两次。

可接受的标准为: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各条件下的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8、系统适应性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进行分析,主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主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分析方法验证规程

分析方法验证规程

分析方法验证规程一、目的和范围本方法验证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实验室或工厂内使用的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为其他使用该分析方法的人员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

本方法验证规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分析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化学、生物分析方法等。

二、术语和缩略语1. 术语:分析方法:用于定量或定性分析物质特性的特定程序。

准确性:分析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可靠性: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分析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特异性:分析方法能够识别分析物质的能力。

精密度:分析结果的重复性或者说相对误差的一致性。

线性范围:分析方法测量物质浓度的有效范围。

选择性:分析方法对其他物质的反应程度。

2. 缩略语:RSD: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LOD: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Q:定量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CV: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三、验证步骤1. 前期准备(1)明确验证的方法:确定需要验证的分析方法,并记录其名称、编号和所适用的样品类型。

(2)准备样品:按照分析方法要求准备符合特定条件的样品。

(3)装备仪器:确保使用的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校准和调试。

2. 线性范围验证(1)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并测量它们的响应值。

(2)根据测得的响应值和标准溶液浓度,绘制响应值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回归曲线。

(3)计算线性回归曲线的相关系数,并确定线性范围。

3. 精密度验证(1)根据分析方法的要求,测量同一样品的多个平行样品,并记录其响应值。

(2)计算平行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并与分析方法规定的接受标准进行比较。

4. 特异性验证(1)准备和分析干扰物样品,然后测量其响应值。

(2)将干扰物样品的响应与纯样品的响应进行比较,评估分析方法是否具有足够的特异性。

5. 准确性和可靠性验证(1)准备含有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然后按照分析方法进行测量。

分析方法验证报告三篇

分析方法验证报告三篇

分析方法验证报告三篇篇一:分析方法验证报告三篇1.工作曲线的测定1.1工作曲线的测定条件分析日期:年月日温度21.3℃湿度64% 测定波长650.00nm 1.2工作曲线的测定表1工作曲线测定值标准溶液加入体积质量(ug)吸光度(A)序号(n)(mL)1 0.00 0.000 0.0002 0.05 0.0163 0.200 0.0414 0.8 0.0685 3.2 0.1266 7.2 0.1957 12.8 0.268 20 0.325回归方程y=0.1609x+0.002相关系数r 0.99921.3标准曲线的绘制回归方程y=0.1609x+0.0021相关系数r=0.99922.空白值测定结果及方法检出限的计算第页共页依据《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 168-20XX附录A方法特性指标确定方法。

方法检出限的一般确定方法:按照样品分析的全部步骤,重复n(≥7)次空白试验,将各测定结果换算为样品中的浓度或含量,计算n次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按公式(A.1)计算方法检出限。

×S(A.1)MDL=t(n-1,0.99)式中:MDL——方法检出限;n——样品的平行测定次数;t——自由度为n-1,置信度为99%时的t分布(单侧);S——n次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

其中,当自由度为n-1,置信度为99%时的t值可参考表A.1取值。

表A.1 t值表平行测定次数(n)自由度(n-1)T(n-1,0.99)7 6 3.1438 7 2.9989 8 2.89610 9 2.821表2空白值测定结果及方法检测限的计算结果分析日期:年月日空白测定次数(n)吸光度(A)浓度(mg/L)1 0 -0.0132 0 -0.0133 -0.002 -0.0254 0 -0.0135 0 -0.0136 0.003 0.0067 -0.004 -0.0388 0 -0.0139 -0.002 -0.02510 0 -0.013平均值X-0.016S 0.01147检出限(mg/L)0.032363.精密度的测定结果第页共页表3试样测定结果分析日期:年月日测定次数(n) 吸光度(A) 浓度(mg/L)试液配置浓度(mg/L)1 0.270 1.665 1.602 0.262 1.615 1.603 0.259 1.597 1.604 0.265 1.634 1.605 0.260 1.603 1.606 0.262 1.615 1.607 0.268 1.653 1.608 0.261 1.609 1.609 0.258 1.590 1.6010 0.272 1.677 1.601.626XS 0.0300V 1.85%4.准确度的测定结果表4准确度测定值 分析日期:年月日 测定次数(n ) 加入标准质量(mg )原样品加标样品回收率(%)吸光度(A ) 浓度(mg/L ) 吸光度(A ) 浓度(mg/L ) 1 0.8 0.065 0.391 0.129 0.789 99.44 2 0.8 0.063 0.378 0.127 0.776 99.44 3 0.8 0.062 0.372 0.124 0.758 96.33 4 0.8 0.070 0.422 0.135 0.826 100.99 5 0.8 0.061 0.366 0.123 0.751 96.33 6 0.8 0.068 0.410 0.131 0.801 97.89 7 0.8 0.067 0.403 0.131 0.801 99.44 8 0.8 0.071 0.428 0.136 0.832 100.99 9 0.8 0.067 0.403 0.129 0.789 96.33 100.80.066 0.3970.130.79599.44回收率平均值 98.66参考公式:第页共页测定均值nXX ni i∑==1标准偏差()112--=∑=n XXS ni i变异系数(精密度)V=%100⨯XS%100-⨯=加标量试样测定值加标试样测定值加标回收率4.评价与验证结论 4.1评价根据生活饮用水磷酸盐的测定磷钼蓝分光光度法GB5750.5-20XX 7.1对本实验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进行相关评价。

分析方法验证

分析方法验证

分析方法验证首先,分析方法验证的意义非常重大。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各种分析,以获取所需的数据和信息。

然而,如果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存在错误或不准确,那么得到的结果将会失真,甚至导致错误的结论和决策。

因此,通过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确保我们所获得的数据和信息是真实有效的,从而为后续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

其次,分析方法验证的方法和步骤需要我们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实施。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所要验证的分析方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包括其原理、适用范围、精度和灵敏度等方面的要求。

其次,我们需要设计验证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在实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比验证分析方法和标准方法的结果,以确定其一致性和准确性。

最后,我们需要对验证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确保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符合实际应用的要求。

在进行分析方法验证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验证标准和方法,确保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其次,我们需要保证验证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避免由于实验误差导致的验证结果失真。

最后,我们需要及时总结验证结果,并对分析方法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改进,以确保其长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分析方法验证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它能够帮助我们确保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准确、可靠的,从而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支持。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分析方法验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有效地进行分析方法验证工作。

干货分析方法的验证和确认。。。

干货分析方法的验证和确认。。。

⼲货分析⽅法的验证和确认。

本⽂将从四个⽅⾯来讲解分析⽅法的验证和确认,欢迎了解。

⼀、法规要求⼆、分析⽅法验证三、分析⽅法确认四、分析⽅法验证和确认总结⼀.法规要求:新版GMP(2010年修订)第⼆百⼆⼗三条 物料和不同⽣产阶段产品的检验应当⾄少符合以下要求:(⼀)企业应当确保药品按照注册批准的⽅法进⾏全项检验。

(⼆)符合下列情形之⼀的,应当对检验⽅法进⾏验证。

1.采⽤新的检验⽅法;2.检验⽅法需变更的;3.采⽤《中华⼈民共和国药典》及其他法定标准未收载的检验⽅法;4.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验证的检验⽅法。

(三)对不需要进⾏验证的检验⽅法,企业应当对检验⽅法进⾏确认,以确保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法规要求:中国药典(2010年版)凡例1.检验⽅法和限度。

2.应将该⽅法与规定的⽅法做⽐较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掌握使⽤,但在仲裁时仍以本版药典规定的⽅法为准。

法规要求:分析⽅法确认或验证相关指南⼆.分析⽅法验证分析⽅法验证的定义;分析⽅法验证的⽬的;分析⽅法验证范围;分析⽅法验证的时机;需验证的分析⽅法类型;分析⽅法验证的具体内容;验证检测项⽬⼩结;分析⽅法验证的⽅式和步骤;分析⽅法验证常见问题;1.分析⽅法验证的定义是根据检测项⽬的要求,预先设置⼀定的验证内容,并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来验证所采⽤的分析⽅法能否符合检测项⽬的要求。

2.分析⽅法验证的⽬的(1)证明采⽤的分析⽅法是科学、合理。

(2)证明分析⽅法能有效控制药品的内在质量。

♦验证过程和结果均应记载在标准起草或修订说明中。

3.分析⽅法验证范围(1)适⽤范围:化学药品的理化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的验证与确认;清洁验证⽅法的验证。

(2)不适⽤:化学药品的微⽣物⽅法;⽣物制品分析⽅法验证。

4.分析⽅法验证的时机(1)建⽴新的药品质量标准;(2)药品⽣产⼯艺变更;(3)制剂的组分变更;(4)对原分析⽅法进⾏修订时。

⽅法验证理由、过程和结果均应记载在药品标准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

第三章药品质量标准和分析方法验证

第三章药品质量标准和分析方法验证

2、药物中氯化物杂质检查的一般意义在于 A、它是有疗效的物质 B、它是对药物疗效有不利影响的物质 C、它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物质 D、可考核生产工艺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E、检查方法比较简便
3、药物纯度合格是指 A、含量符合药典的规定 B、符合分析纯的规定 C、绝对不存在杂质 D、对病人无害 E、不超过该药物杂质限量的规定
[B型题]
色谱法的应用
A. 色谱峰面积法
B. 色谱峰高法
C. 两者均可用
D. 两者均不可用
5. 归一化法测定杂质总量
6. 测定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
7. 色谱峰拖尾因子在0.95-1.05之间
8. 色谱峰拖尾因子小于或大于0.95-1.05
A. 不含粘合剂而含有荧光剂的硅胶 B. 用于测定生物制品效价的方法 C. 高效液相色谱法固定相 D. 柱效衡量参数 E. 分配系数为零的组分的保留时间 9. HF254 10.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11. 理论塔板数
练习题(四)
1、鉴别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2、鉴别试验包括哪些项目?其依据分别是什么? 3、常用的鉴别方法有哪几种?对药物鉴别方法有 哪些要求? 4、影响鉴别试验的因素有哪些? 5、什么是反应灵敏度?可用什么量来表示?为何 要做灵敏度试验和空白试验?
[A型题]
练习题(五)
1、药物中氯化物杂质检查的一般意义在于: A、它是有疗效的物质 B、它是对药物疗效有不利影响的物质 C、它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D、可考核生产工艺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E、检查方法比较简便
4.用信噪比表示检测限时,信噪比一般 应为
A.1∶1 B.2∶1 C.3∶1 D.4∶1 E.5∶1
5.血浆样品中去除蛋白的方法有:
A.加入甲醇 B.加入盐酸 C.加入硫酸铵 D.加入三氯醋酸 E.加水稀释

分析方法验证

分析方法验证

分析方法验证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分析方法验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确保了我们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准确、可靠的,从而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本文将对分析方法验证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实施步骤。

首先,分析方法验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实验研究中,我们常常需要对样品进行分析,以获取其中所含物质的信息。

而分析方法验证就是为了确保我们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地反映样品的真实情况。

如果分析方法不准确,那么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也将是不可靠的。

因此,分析方法验证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基础。

其次,分析方法验证的实施步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定义所要验证的分析方法,包括其原理、操作步骤、所适用的样品类型等。

其次,我们需要准备标准样品或参考物质,以验证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是否能够准确地测定其含量。

接着,我们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最后,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以确定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是否准确可靠。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例如,实验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实验设备的校准和维护,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分析方法验证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施步骤也相对清晰明了。

只有通过严格的分析方法验证,我们才能确保所得到的实验结果是准确可靠的,从而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分析方法的验证

分析方法的验证

根据 检测的类型 采用的技术 检测方法 确定具体方法拟订验证的内容
1)专属性
定义:是指在其他成份(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 可能存在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 性;能反映该分析方法在有共存物时对供试物准确而不受 干扰的测定能力。
通常,鉴别试验、杂质检查、含量测定均应考察其专属性。 一种分析方法不太可能对某一特定的被分析物具有专属性
一部附录“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 证指导原则”
二部附录“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 证指导原则” 。
二、分析方法验证
1、方法验证的定义:是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预先设置一定的 验证内容和验证标准要求,并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来验证所采用 的分析方法能否符合检测项目的要求。
2、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 是判断采用的分析方法是科学、合理,是否能控制产品的内在质
范围通常与分析方法的测试结果相同的单位表达。涉及 到定量测定的检测项目均需对范围进行验证。
3)范围
含量测定时,范围通常为测试浓度的80%-120%。
4)准确度
定义: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 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一定的准确度为定量测定的必要条件,因此涉及到定量 测定的检测项目均需对准确度进行验证。
方法 准确度应在规定范围内建立,至少用9个测定结果进行评
价。 例如:测定含量的准确度,按标示量的80%,100%和120%
配制三个浓度的溶液,每个浓度各配制3份供试品溶液, 进行测定。
20
4)准确度
数据要求: 需报告已知加入量的回收率(%),或测定结果平均值与 真实值之差及其相对标准偏差。 一般推荐含量(HPLC、GC、UV)的回收率(平均值)要 求在98.0%-102.0%范围内。 杂质的定量测定的回收率(平均值):限度<0.5%,在 80%-120%范围内;0.5%≤限度<5%,在90%-110%范围内;限 度≥5%,在95%-105%范围内。

【药物分析方法学验证】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

【药物分析方法学验证】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

【药物分析方法学验证】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一、方法验证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

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

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8,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3.精密度1)重复性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2)中间精密度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4.专属性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主成分与各有关物质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

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纯度分析时,主峰的纯度因子应大于980。

5.检测限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

6.定量限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

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7.耐用性分别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5%、流动相pH值变化±0.2、柱温变化±5℃、流速相对值变化±20%时,仪器色谱行为的变化,每个条件下各测试两次。

可接受的标准为: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各条件下的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

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

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首先,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包括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灵敏度、线性范围、可重复性和选择性等方面。

其中,准确性是指分析方法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分析方法重复测定同一样品所得结果的接近程度;灵敏度是指分析方法对测定物质浓度变化的反应程度;线性范围是指分析方法对测定物质浓度变化的范围;可重复性是指在短时间内,同一实验条件下,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测定所得结果的接近程度;选择性是指分析方法对所测定物质的特异性。

其次,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还包括验证方案的制定、实验条件的选择、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评定等方面。

验证方案的制定应当包括验证的目的、验证的范围、验证的依据、验证的方法、验证的标准和验证的程序等内容;实验条件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实验设备、试剂、环境条件等因素;实验数据的处理应当包括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处理、数据的分析和数据的报告等环节;结果的评定应当根据验证的标准和验证的目的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验证的结论。

最后,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还包括验证报告的编写和验证记录的保存等方面。

验证报告的编写应当包括验证的目的、验证的范围、验证的依据、验证的方法、验证的结果和验证的结论等内容;验证记录的保存应当包括验证方案、验证数据、验证报告和验证结论等资料的归档和保存。

综上所述,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涉及到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灵敏度、线性范围、可重复性和选择性等方面,验证方案的制定、实验条件的选择、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评定等方面,以及验证报告的编写和验证记录的保存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充分考虑和实施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够确保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是可靠和准确的。

因此,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对待。

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

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

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验证,我们才能确保我们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能够正确地解释数据,并且能够得出可靠的结论。

本文将介绍分析方法验证的相关内容,包括验证的重要性、常用的验证方法以及验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验证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验证分析方法的目的是确保所使用的方法能够准确地反映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如果我们在分析数据时采用了错误的方法,那么得出的结论就会是错误的,这将对决策和预测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验证分析方法是确保我们能够做出准确决策的重要步骤。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验证方法。

首先是交叉验证方法,这是一种常用的验证方法,它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然后使用训练集来训练模型,再使用测试集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此外,还有留出法验证、自举法验证等方法,它们都是常用的验证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进行验证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是样本的选择,样本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反映整体的特征。

其次是验证指标的选择,验证指标应该能够准确地评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最后是验证结果的解释,验证结果应该能够清晰地反映分析方法的优劣,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综上所述,验证分析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验证,我们才能确保我们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准确的、有效的。

在验证过程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验证方法,注意样本的选择和验证指标的选择,确保验证结果能够准确地反映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分析方法验证的相关内容。

分析方法验证

分析方法验证

分析方法验证首先,我们来谈谈分析方法验证的重要性。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常常需要对样品进行分析,以获取其中所含成分的信息。

而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我们对样品的认识和理解。

如果分析方法存在偏差或误差,那么得到的数据和结论就会失去科学的可信度,甚至会对后续的研究和实践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分析方法的验证呢?常用的验证方法包括与标准方法的比对、重复性和再现性实验、对照试验等。

与标准方法的比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与公认的标准方法之间的差异,从而评估其准确性和可靠性;而重复性和再现性实验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所采用的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评估其可重复性和可再现性;对照试验则可以帮助我们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评估所采用的方法的准确性。

通过这些验证方法的综合应用,我们可以全面地评估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而,在进行分析方法验证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比如,验证过程可能会非常耗时耗力,特别是在对复杂样品进行分析时;另外,验证结果可能会受到实验条件、人为操作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验证结果的不确定性。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实验方案、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加强人员培训等方式来尽量减少这些问题对验证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分析方法验证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通过合理选择验证方法、严格控制实验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我们可以确保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准确可靠的,从而保证我们得到的数据和结论具有科学的可信度。

希望本文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准确度 Accuracy
• 回收试验 空白+已知量A的对照品测定, 测定值为 M
M 空白 回收率 R 100 % A
• 加样回收试验 已准确测定药物含量P的真实样品+ 已知量A的对照品(或标准品)测定,测定值为M
M P R 100 % A
9
准确度 Accuracy
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
3
分析方法验证的法规要求
• 中国GMP(2010)对分析方法验证规定: –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 • 采用新的检验方法 • 检验方法需变更的 • 采用中国药典未收载的检验方法 • 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验证的检验方法 – 对不需要进行验证的检验方法,企业应进行方法 确认,以保证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 2010版药典中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附录XIX A) 只规定了项目和基本方法而没有合格标准, ICH 和 USP 类似
12
专属性 Specificity
专属性指有其他成分(杂质、降解物、辅料等)可能 存在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 能反映该方法在有共存物时对供试物准确而专属的测 定能力,是指该法用于复杂样品分析时是否受到相互 干扰程度的度量
通常是通过分析含有加了杂质、降解产物、有关化学 物质或安慰剂成分的样品,将所获分析结果与未加前 述成分之样品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两组测试结果之 差即专属性
–准确度
–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 –专属性 –检测限 –定量限
–线性
–范围 –耐用性
7
准确度 Accuracy
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
近的程度,用回收率%表示。
测定回收率R (recovery)的具体方法可采用“回收 试验法”和“加样回收试验法”。 数据要求:规定的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评价, 如制备高、中、低三个不同浓度样品各测三次。
13
专属性 Specificity
• 鉴别反应---应能与可能共存的物质或结构相似化 合物区别,不含被分析的样品,以及结构相似或 组分中的有关化合物,均应呈负反应 • 含量测定和杂质测定---色谱法和其他方法,应附 代表性图谱,亦说明专属性。图中应标明各组份 的位臵,色谱法中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 杂质可获得的情况下,对于含量测定,试样中可 加入杂质或辅料,考察测试结果是否受干扰;对 于杂质测定,也可向试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杂质, 考察杂质间是否得到分离;反之则需用其他方法 进行比较。 • 色谱峰纯度试验(二极管阵列,质谱)
• 原料药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样品进行测定,或用本
法所得结果与已建立准确度的另一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 比较 • 制剂可用含己知量被测物的各组分混合物进行测定,即 采用在空白辅料中加入原料药对照品的方法;如不能得
到制剂的全部组分,可向制剂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物进
行测定,或与另一个已建立准确度的方法比较结果
15
定量限 Quantitation Limit, LOQ
定量限是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结 果应具有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 • 非仪器分析目视法: 用已知浓度的被测物,试验出 能被可靠地检测出的符合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的最 低浓度或量 • 信噪比法:一般以信噪比(S/N)为10∶1时相应的 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进行确定,也可用仪器所测空 白背景响应标准差(SD)的10倍为估计值,再经试 验确定方法的实际测定下限
• FDA cGMP [21 CFR 211.]
– Test method, which are used for assessing compliance of pharmaceutical articles with established specifications, must meet proper standards of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18
耐用性 Robustness
耐用性又称粗放度,是指测定条件稍有变动时,结果 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为常规检验提供依据。是衡量 实验室和工作人员之间在正常情况下实验结果重现性 的尺度; 如果方法易受到分析条件的影响,或要求苛 刻,应注明。 典型的变动包括: • 分析溶液的稳定性
用不同时间段的样品和标准品溶液与新制的标准品溶液的 对比结果来分析溶液的稳定性
4
ICH、USP、CP和EP中的方法验证
• ICH Q2(R1):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 Text and Methodology -- 2005/11
ICH Q2A: Text on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 (Parent Guideline) -- 1994/10 ICH Q2B: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 Methodology (Developed to complement the Parent guideline) -- 1996/11
20
检验项目和验证内容总结
中国药典要求 中国药典
鉴别
X
X X O X X X X O
杂质定 量测定
O
O O O X O O O O
杂质限 度测定
X
X X O O X X X O
含量
O
O O O X X O O O
溶出度 等
O
O O O X X O O O
21
准确度 精密度-重复 性
精密度-中间 精密度
10
精密度 Precision
精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 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用偏差(d)、 标准偏差(SD)、相对标准偏差(RSD)(变异系数,CV) 表示
偏差(d):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
标准偏差SD:
d xi x
SD ( xi x) 2 n 1
• 中国GMP(2010)、中国药典非常关注验证的过程, 分析方法验证不完善是常见的问题。
– 药品质量标准中分析方法必须验证 – 药物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 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方法必须进行验证。
• ICH Q2(R1)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 • EU GMP Volume 4
专属性 检测限 定量限 线性 范围 耐用性
检验项目和验证内容总结
USP
准确度 精密度 专属性 鉴别 Cat IV
X X O
杂质定 量测定 Cat II
O O O
杂质限 度测定 Cat II
* X O
含量 Cat I
O O O
溶出度 等 Cat III
* O *
检测限 定量限
线性 范围
X X
X X
X O
相对标准偏差RSD:
SD RSD 100 % x
11
精密度 Precision
• 重复性(repeatability):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分 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 在规定的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评价,如 制备三个不同浓度样品各测三次 • 把被测物浓度当作100%,至少测6次进行评价 • 中间精密度(Intermediate Precision):同一实验室, 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所得结果的精 密度 (三人三机) • 重现性(reproducibility):不同实验室,不同分析人 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 数据要求:需报告SD,RSD和臵信区间。
• USP<1225> Validation of Compendial Procedures • 中国药典附录XIX A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 导原则 • European Directorate for the Quality of Medicines & HealthCare [PA/PH/OMCL (05) 47 DEF]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 – 2005/06
5
分析方法验证的要求
• 目的:证明所用的分析方法适合于相应的 检测要求 • 需验证的分析项目 – 鉴别试验 – 杂质定量或限度检查,原料或制剂中有效 成分含量测定 – 制剂中其它成分(降解产物、防腐剂)的 测定 – 溶出度、释放度等功能检查中的溶出量等 的测试方法
6
分析方法验证的要求
• 验证内容:
14
检测限 Detection Limit, LOD
检测限是指试样在确定的实验条件下,被测物能被检 测出的最低浓度或含量。它是限度检验效能指标,无 需定量测定,只要指出高于或低于该规定浓度即可。
• 非仪器分析目视法: 用已知浓度的被测物,试验出能被可 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 • 信噪比法: 用于能显示基线噪音的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方 法),是把已知低浓度试样测出的信号与空白样品测出的信 号进行比较,算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一般 以信噪比3∶1或2∶1时的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确定检测 限 • 标准差法: ①测定背景10次以上,求出标准差σb; ②将σb乘以三倍; ③在工作曲线上求出3σb相对应的浓度Xb;即为检出限; ④将求得的对应浓度值加上空白值(空白值为0则不加)即 得检出限。
17
范围 Range
范围是指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的条件下, 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范围应根 据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和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结果 和要求确定。 • 原料药和制剂含量测定范围为80%-120%; • 制剂含量均匀度范围为70%-130%; • 杂质测定应为被测杂质报告值到限度的120%; • 溶出度应为测定范围的±20%,如规定了限度范围, 应为下限的-20%至上限的+20%,例如缓释片 1h<20%, 7h>70%, 则验证范围定为0-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