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6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2022年11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时长150分钟。
第I卷(共33分)
一、选择题(3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___________。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_______________找到“桃花源”. 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________地搞改革,却引来了上级监察和考核官员政绩的官吏来找麻烦。陶渊明大怒∶ "我安能为五斗米折腰?" 连夜罢官而去。从此,他就这样一直在乡下读书、思考、种地,终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16年后的57岁时写成____________的《桃花源记》。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他不是专门的游记作家,却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不断去寻找;他不是专门的哲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设计了一种最好的心态,让人们得到解脱。如果真要说专业的话,陶渊明只是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净化人们的心灵。()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空中楼阁顺藤摸瓜大张旗鼓脍炙人口
B. 海市蜃楼顺藤摸瓜大张旗鼓喜闻乐见
C. 空中楼阁按图索骥大刀阔斧喜闻乐见
辽宁省北镇市第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解析版)
辽宁省北镇市三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的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最初的“鼎”是一种陶制的烹饪器具,在一些地方是用来煮肉以及贮藏肉类的。
随着青铜冶铸技术的发展,青铜鼎出现了。青铜鼎被用于重大场合上作为旌功记绩的礼器。商周时期,等级制度严格,人们崇尚神明,祭祀成为了沟通人神的重要环节,因此统治者推出“鼎”这一礼器,青铜鼎就这样成为了礼器之首。除了祭祀之外,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或者大臣在重要的典礼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造青铜鼎,用来记载盛况。这种仪式直到现在仍然流传。
那么为什么青铜鼎又成了国家权力的象征呢?《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又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传说黄帝一统天下后,曾铸鼎荆山;
而大禹曾经收九牧之金铸造九鼎,用来象征着九州,成为传国重器。从“大禹造九鼎”的传说开始,青铜鼎被视为国家以及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的意义。在商周时期,统治者都将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在商周时期,工匠在青铜器上雕纹;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则改用印纹。印纹通过一种花纹模具,能够多次连续使用,节省工作时间又能够创造出精美统一的艺术图案,是古代工艺的一大进步。在装饰的纹样当中最主要的是蟠螭纹,此外还有目羽纹、绳索纹,这些纹路都是由前朝各种野兽纹路的变形演变而成。随着各地区之间的不断交流,各种铸造方式如失蜡法、模印法制范、镶嵌工艺的进步,让青铜鼎的铸造技术更加成熟;从青铜鼎表面花纹的精良,能够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而在战国后期,随着冶铁技术的出现,铁制工具逐渐产生,这给了青铜器的装饰一个十分便利的条件,铁制工具可以在青铜器上刻画精致的纹路,从印纹到划纹的发展,使此时的青铜鼎更加精妙华美。青铜鼎上的纹路也体现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
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第I卷(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做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做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 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来源:学科网]
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江西省三校生对口高考)(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命题人:丁家财审核人:
第1 卷(选择题,共45 分)
1、基础知识(45 分,每题3 分)
1、下列词语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袅娜(nuó)瓢泊(bó)夹生饭(jiā)不着边际(zhuó)
B、薄弱(bó)角色(jiǎo)压轴戏(zhóu)曲高和寡(hé)
C、矩形(jǔ)作坊(zuō)迫击炮(pǎi)咬文嚼字(jiáo)
D、解剖(pōu)勉强(qiǎng)削铅笔(xiāo)垂涎三尺(xiá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驰骋一张一弛寒暄宣宾夺主
B、直言仗义执言卓越绰绰有余
C、浏览落花流水题词提纲挈领
D、关键建立健全屈辱委曲求全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叶子本身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2胡同是大街的网络。
3看着这些胡同的照片,使人产生怀旧情绪,有些伤感。
A、自然贯穿不禁/甚至
B、宛然贯通不但/而且
C、自然贯穿不但/而且
D、宛然贯通不禁/甚至
4、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汶川地震后,救灾物资风驰电挚般被陆续送往灾区,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着灾民。
B 离别多年,这三位青年时代的好朋友竟然在异国他乡重逢,大家不由得面面相觑,惊喜万分。
C 三峡库区的居民们舍小家顾大家,纷纷告别家乡,安土重迁。
D 建国到60 年代的初期。中国的诗歌创作空前繁荣,一些少数民族诗人也在诗坛崭露头角。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今年,三个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到我校工作。
B 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首先是成人教育,即把学生培养成心智健全、身体健康的合格公民,然后才是成才教育。
2024届金太阳广东省高三第二学期月考(二)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2024届金太阳广东省高三第二学期月考(二)语文试题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1、在中国的“乡治”传统中,乡规民约占据重要地位。北宋就有益田《吕氏乡约》,后经朱熹编考增损,历代沿袭。明代出现了乡约讲读制度,不只讲枯燥的律令,还辅之以道德事迹、格言谚语,使民众喜闻乐见。清代沿用乡约讲读的方式,虽然基层推行中不免形式化,但仍有不少村民受到教化。
传统乡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能发挥独特作用,是因为自《吕氏乡约》以来,它就主要是民间性的,是村民共同约定的规范,它虽然也不乏惩罚务款,但重主要是“德治”规范,它所倡导的伦理道德价值,是乡村社会普遍认同的;明清时的讲读制度,也都诉诸道德教化,过内化的道德影响众人,并形成舆论等制约机制,使人们大多能自发遵从。当然,在社会经济层面,小农经济、儒家伦理及宗族影响力,也是其发挥效力的重要保障。
乡村治,则国家安。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乡规民约“全覆盖”。因此,各地出现了制定或修订乡规民约的热潮,但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这些公约既无法接续乡规民约的乡治文化传统,又无法与当下乡村治理有效配合,村民不关注,村干部用不上。一些村庄,乡规民约流于形式,或仅用于宣传。有村民反映,乡规民约也就是挂在村委会墙上的摆设,村里有些矛盾或纠纷,还是靠风俗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解决。乡规民约与乡村治理缺乏有机连接,与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等无关,这些导致它不被重视,治理实效缺失。
江西省余干县蓝天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余干县蓝天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美,人之所向,心之所往。美,俯拾皆是,遍地开花。“水光潋滟晴方好”是自然之美,“五十弦翻塞外声”是沙场之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哲理之美。正所谓“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人生来就有真善美的需要,都有发现美的能动性,而美又是无处不在的,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触摸,皆可寻得美。
爱美是人类天性,教育的功用就是要顺应人的天性,凡是天性中所固有的,必须趁适当时机去培养,否则像花草不及时下种及时培植一样,就会凋残萎谢,达尔文在自传里懊悔他一生专在科学上做功夫,没有把他年轻时对于诗和音乐的兴趣保持住,到老来他想用诗和音乐来调剂生活的枯燥,就抓不回年轻时那兴趣,觉得从前所爱好的诗和音乐都索然无味,他自己说这是一部分天性的麻木,这是一个很好的前车之鉴。美育必须从年轻时就下手,年纪愈大,外务日纷繁,习惯的牢笼愈坚固,感觉愈迟钝,心理愈复杂,欣赏艺术力也就越薄弱。无论学哪一科专门学问,干哪一行职业,每个人都应该会听音乐,不断地读文学作品,偶尔有欣赏图画、雕刻的机会。
在西方社会中这些美育活动是每个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节目。我们中国人除专习文学艺术者以外,一般人对于艺术都漠不关心,这是最可怜惜的事,它多少表示民族生命力的降低与精神的颓靡。
从历史看,一个民族在最兴旺的时候,艺术成就必伟大,美育必发达。史诗悲剧时代的古希腊、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歌德和贝多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月考试卷(二)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月考试卷(二)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今晚,在这里还有一个不在场的在场者,一个巨大的“他者”,它正在威胁着我们,撼动我们的根基,它的名字叫ChatGPT。它是说人话的,但是它不是人。当它以自然语言与我们对话时,在我们和它之间横亘着一个根本的、危险的问题:它是谁?它在发出问题等待回答的一秒钟、两秒钟的停顿和空白中它在想什么?在那个空白里,它是在运算,还是在沉吟?运算所求的是一个逻辑的、概率的答案,而沉吟则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一个“我”与另一个“我”之间在不确定性中酝酿着主观决断。那么,我们怎么能够判定我们面对的是一台“机器”还是另一个“我”呢?现在我们看到的结果是,ChatGPT会写文章。而大家真正关心的是它会不会成为一个小说家或者诗人。
②AI有一个根本的弱点,那就是它不需要吃饭、不能吃饭。这硅基的超级智能,它将永生,不要妄想靠拔掉电源去解决它,正如你不能把制止原子弹发射的希望寄托在拔插销上。这永生的神仙,它的真正问题是,没有生之快乐,也没有生之痛苦。它就是一个绝对的唯心主义机器,它不需要与世界、与事物、与身体的直接关联。
③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罗兰·巴特曾经铁口直断:作者死了。罗兰·巴特把人类的所有书写想象成一个巨大的、无限膨胀的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在现代已经膨胀为超现实的存在,超出了任何个人的经验和能力。在罗兰·巴特看来,所有的现代写作者,我们今晚在场的人都在这个图书馆里游荡,我们其实已经远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湖南名校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二)
语文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时量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各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具有普遍意义,我们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
最早给“法治”下定义的亚里士多德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
后人对法治的定义无非是对亚里士多德原初“法治”定义的不断修正。19世纪英国宪法学家戴雪结合英国法治的历史实践对法治(法律主治)的概念作过三个层面含义的概括:一是法律具有至尊性;二是人民在法律面前平等;三是宪法保障个人权利。戴雪的法治定义强调了个人权利的宪法保障。20世纪英国法理学家约瑟夫·拉兹认为,“法治”一词意
味着法律的统治,它由一些重要的原则构成,如法律的公开性、明确性、不溯及既往、相对稳定性、公正审判、司法审查、司法程序的简便性及不得滥用自由裁量权等。1955年6月,来自48个国家的法学家受国际法学家委员会邀请
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次国际大会上,对“法治”的概念作了三点阐述:国家必须遵从法律;政府应当根据法治原则尊重个人权利,并为实施个人权利提供有效的手段;法官应当受法治引导,公平地捍卫和实施法治。1959年1月5日至10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国际大会上再次肯定了雅典会议通过的法治原则,由于本次国际大会有来自53个国家的185名法官、律师和法律教师参加而使法治精神广为传播。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本卷共150分,试卷共4页,答题卡共4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12 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咋.舌(zé)嘈.杂(cáo)遗.之千金(yí)大雨滂.沱(pāng)
B.咨嗟.(jiē)露.相(lù)杀鸡儆.猴(jǐng)圆凿方枘.(ruì)
C. 愆.期(qiān)惨怛.(dàn)嗷嗷待哺.(bǔ)徇私舞弊.(xùn)
D.宿.怨(sù)诓.骗(kuāng)塞.翁失马(sài)高屋建瓴.(lí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
....现象,确保了
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B.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
人上下其手
....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C.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
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
....的雅量。
D.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
釜底抽薪
....,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A.台湾地区25日就钓鱼岛事件发表看法,认为相关各方应搁置争议,基于平等互惠原
安徽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第二
次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这就是在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在中国,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互影响制约,孕育了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是一种以德摄智的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十分注重二者和谐统一,几乎到了有一种伦理关系在其中的地步:人,出于自然,以天地为父母,以万物为朋友,其精神可与天地相通。人的“德”亦出自于天地自然,人与天地自然可以“合其德”。因此中国古代有“天命有德”的观念。把人伦的观念,贯彻到天地万物之中,这正典型地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色。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天地合德的伦理类型。
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在社会根源上,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体系的完善及其影响的长期存在。
与世界各国不同,中国是在血缘纽带解体不充分的情况下步入文明社会的,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宗法体系。与之相联系,血亲意识,即所谓“六亲”“九族”的观念继续构成社会意识的轴心,经过历代统治者及
其士人的加工改造,宗法体系下的血亲意识有的甚至转化为法律条文(如“不孝”成为犯法的“首恶”),更主要的是形成宗法式的伦理道德,长久地左右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在社会心理方面,中国人向来对血缘关系格外注重,其语言表现是亲属称谓系统的庞杂精细。这一系统不仅如同世界诸多民族一样纵向区分辈分,而且在父母系、嫡庶出、长幼序等等横向方面也有极严格的规定。与此相联系,中国人往往怀有浓烈的“孝亲”情感,所谓“百善孝为先”。在中国文化系统内,孝道被视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和母体,忠君、敬长、尊上等等,都是孝道的延伸。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文科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量: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吴市
冯至
子胥①忽然听到一片喧哗,看见在不远的地方聚集着一堆人。这些人围拢在一家门前,门前站立着一个高大的男子,那男子满脸怒容,发出粗暴的声音说:“我住在这里,本来是清清静静的,不想沾惹你们,天天早晨打开门,是一片绿油油的田野。但是几年来,城里不知为什么容不下你们了,在我的四围左盖起一所房子,右盖起一所房子,把我这茅屋围得四围不透气。我住的本来是郊,不知怎么就变成了郭了。我当然无权干涉你们,但是你们真会搅扰我。一清早就有女人们唱着不知从哪里学来的外国歌,那样不自然,像是鹦鹉学人说话一般;晚上又是男人们呼卢喝雉的声音。弄得我早晨不能安心研究我的剑术,晚上不能睡眠。你们这些人——”
“你们这群败类,”他的愤恨促使他说出更粗野的话,“你们就和这些腐烂的鱼鳞虾皮一样地腥臭。”
这句话激怒了群众。这人看着这群人的激动,便挽起袖子,他的两只胳膊上露出来两条文饰的毒龙。当他拔起他腰间的匕首时,四围又是一片暂时的平静,平静中含着一些悚惧。正在这瞬间,门内走出一个老太婆——
“专诸,进来吧!你又在闯什么祸?”
那人听见母亲在门内呼唤他,他的愤怒立即化为平静,把匕首插入鞘中,向人群投了一个轻蔑的眼光,走进去了。
子胥在一旁看着这幕剧,心里有些惊奇。他从那老太婆的口中知道,这个“人的憎恨者”叫作专诸。他想,那些人从早到晚在搅扰他,使他不能清静地生活,如今他不能不愤怒了,这愤怒,谁能平息呢?只有那四围是和平围绕着的老母,因为他多少年平静的生活都是和他的母亲一同度过的,所以平静也永久凝集在他母亲的身上。
高三第二次月考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第二次月考测试(语文)
(考试总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36分)
1.(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院落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精神内核,它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从夏代的宫殿遗址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就已经呈现出一种封闭庭院的面貌。在夏代至商代早期这种形式就开始走向定型,一直到明清时期大到皇家宫殿、寺庙、小至百姓住宅,大多采用这种几乎唯一的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院落的形式结构,蛰伏着封建儒家思想的灵魂。而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的根基在于“礼”。“礼者,天地之序也。”儒家不但强调礼,而且重视“乐”,主张“礼乐”并举。体现在建筑上,“礼乐”秩序要求建筑空间寄寓伦理,利用差序格局来分尊卑关系,方位上讲究主从关系。建筑围合的“院”是“乐”的艺术升华。这里,建筑是“礼”,庭院是“乐”,二者相得益彰。
合院作为集合体,对内是封闭的、凝聚的,对外是排斥的、抗拒的。人们对外界的流动性降到最低,而这种以院落为中心组合起来的建筑满足了一个家族共居生活的各种功能需求,并且分区明确,就仿佛是一个微型的宇宙,万事俱备、伦理有序。传统院落式建筑符合当时的人们的生活习惯。因此,以“家庭”为单位对外封闭的中国合院格局,是这种传统的居住习惯与建筑形式相结合的产物。
行为心理学表明,人类对自身所处环境范围内进行限定是一种心理需求。中国传统合院建筑是以高墙围合起的建筑空间,与外界隔绝,阻断了外界的喧嚣,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私密、休憩、愉快、生态、景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一种能够提供明确、稳定的空间环境,给人心理以充分安全感和领域感的空间形态。所以说,它不仅是人们组织生活起居的核心空间,也成为人们在居住空间内与天与自然对话的场所。
四川省部分地区2月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衔接连贯、压缩语段及其他(含答案)
四川省部分地区2月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衔接连贯、
压缩语段及其他(含答案)
衔接连贯、压缩语段及其他
四川省泸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20-21题。(11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电线的身影,但你是否曾注意过,随着四季交替,电线的“身材”也在随之发生改变。相比夏天,冬天的电线好像··变短了?还高了一点
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我们要先引入一个概念-“弧垂”。
一条长长的导线需要悬挂在基杆塔上,并会在相邻两基杆塔之间自然下垂:如果在相邻两基杆塔上的悬挂点之间连接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就会和下垂导线的最低点有一个垂真距离,这个距离就叫弧垂。而弧垂的大小一般与档距、温度、导线比载和导线应力等因素有关。随着四季负荷电流变化及环境温度变化,①。由于夏季用电量较高,所以电流也较其他季节更大,电线温度也随之升高,加上外在气温高等双重因素影响,电线会因热胀效应导致长度伸长,所以下垂度最明显,电线就显得又长又低。反之,冬天的电线因为气温低,电线冷缩紧绷,相对垂度减少,对地距离增大,②。因此,如果在夏天架设电线的话,③,以免到了冬天电线收缩被拉断。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请根据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为“弧垂”下定义。(5)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屏风,中国传统家具陈设之一,①:一,古建筑物较为松散,为了挡风制造了这种家具,起到屏障的作用;二,②,因此古代又叫做展。这一称谓源于“扆,依也,在后所依倚也”。(《释名·释床帐》)到了唐宋时期,因为家具发生了变革,屏风的作用也进入了新阶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永寿县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
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古代诗文阅读(5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律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者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常愿肝脑涂地。”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2021-2022年高三语文2月月考试题(II)
2021-2022年高三语文2月月考试题(II)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
朱贻庭
道德价值导向不能脱离一般的价值取向问题,应该从一般的价值观来考虑伦理学的价值导向问题。这就在理论和实践上将“价值导向”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非常关注道德价值导向问题。即使在“价值”概念合法化之后,大部分的舆论都是集中在人生价值、个体道德的领域之内。这种情况在1991年之后,也延续下来。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提法和口号,但是基本的倾向没有变化。最初的阶段,主要的是“集体主义”,随着社会的变化,对集体主义不断地作出新的解释和界定。比如从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到界定为“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还有的学者解释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后来,源自中国文化传统的“义利观”的概念凸显,对此也不断地作出新的解读。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荣辱观”的概念一度凸显。近年来则强化了个人的修为、修养,等等,不一而足。
道德价值导向固然重要,但是,道德价值导向是不能脱离一般价值取向问题的。以义利关系而言,大都将传统的义利观局限于人生价值的领域。在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提出了“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依然没有越出个体的人生价值的范围。
实际上,大量的史料表明,传统的“义利之辨”和“义利观”还有另一个层面,就是统治者的治国价值方针和社会价值导向:是“重义”还是“重利”;是“由义”还是“离义”。它通过制度、政策和统治者自身行为而体现为两种不同的治国价值方针和社会价值导向。而选择何种治国的价值方针对于社会成员的道德价值取向,具有深刻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月检测
语文学科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Ⅰ卷(共33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纸与作文纸一并
交回。
一、(9分,每小题3分)
国风音乐是指由现代与古典曲风融合而成的新音乐类型。很多国风音乐喜欢用古诗词作歌词,或者巧
妙地将古诗
..词化用在歌词中。即使新创作的歌词,也大都喜欢使用富含古意的典故、意象。如果把一首国
风歌曲中的所有意象开来,就是一幅生动的图画。听音乐时,人们会被各种意象带入一种“古风意境”,仿佛。
由于大量使用诗词古韵以及古典意象,使得国风音乐追求的是意境美、朦胧美,总基调一般是内敛
的、含蓄的。这使得国风音乐在情感表达上不像西方音乐那般直白,听众需要不断咀嚼歌词的含义,对作
品进行抽丝剥茧般的欣赏,才能获得的审美体验。
国风音乐的旋律多以宫、商、角、徵、羽五音阶为基础,有的如泣如诉,带给人以行云流水、之感;有的婉转悠扬,韵味十足,声音犹如天籁。还有一些国风音乐的旋律吸收了京腔元素,散
发着浓浓的传统文化韵味。聆听和吟唱国风音乐,是一把打开传统文化的新钥匙,它正在成为联结青少年
与传统文化的桥梁。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铺陈设身处地与众不同荡气回肠
B.铺展身临其境独一无二千回百转
C.铺陈身临其境与众不同千回百转
D.铺展设身处地独一无二荡气回肠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量使用的诗词古韵以及古典意象,使得国风音乐追求意境美、朦胧美,总基调一般是内敛的、含蓄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月考试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证券.quàn饕.餮tāo荫.庇yǐn怙恶不悛.quān
B.酗.酒xù戌.时wù踟.躇chī恣.意妄为zǐ
C.毗.邻pí纰.漏pī囊.括láng畏葸.不前xǐ
D.发轫.rèn窖.藏gào应卯.mǎo卖官鬻.爵y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脉络里程碑顶顶大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矫健百叶窗戳力同心疾风知劲草
C.词藻实名制仗义直言多行不义必自毙
D.融洽众生相融会贯通口惠而实不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与美国都面对经济难关,但挑战却正好相反,两国处于不同经济周期,美国是急
冻,危如累卵
....;中国则过热,如火焚身。
B.当祖国60华诞庆典仪式开始时,当我从电视里看到五星红旗升起,听到庄严的国歌响
起时,不禁心潮澎湃,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
....。
C.北大校长许智宏演唱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被网友认为是宣扬了北大不墨守成规
....,敢于打破传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D.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把散
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了甲型H1N1流感出现日期比人们最初认为的要早得多,专家们对此感到担忧,因为这说明该流感已经有很长时间得以广泛扩散。
B.中法两国政府为了加强两国在相关领域的磋商与合作,近日,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
两国政府承诺共同致力于公平、公正和开放的国际贸易秩序。
C.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中国科协日前公布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其中一项对最希望子女从事职业的看法调查显示:教师、科学家、医生分别以53.6%.51.2%和38.4%的比例排在职业声望较高的前三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文化的起源可以很容易地用必要性来解释。技术、科学甚至艺术都是我们的祖先发明的防卫性措施,用以改善自己存活、或是增加舒适的机会。鲨鱼发展了更尖利的牙齿,羚羊发展了跑得更快的腿,我们则制造了武器和汽车。有些鸟用鲜艳的羽毛或精致的鸟巢来进行竞争,吸引异性;我们则通过时髦的衣服、昂贵的房子和优雅的举止来展示我们的愿望。在这一点上我们完全可以说,需要是发明之母。
文化的这种基本原因仍然起作用。我们要学习,要成为专家,要革新,要开辟新道路,主要原因是因为这样做能使我们获得物质上的优势。我们再也不像我们的祖先那样主要依据体力或简单的技巧来进行竞争。跑得快、会杀死狼、打死一头雄鹿的能力已经非常不重要。
更重要的是能在文化的领域里表现出色,在这些领域中,相关的技巧是由复杂的专业规定的。
在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文化活动中获得成功——获得诺贝尔奖或写出一本畅销书——会带来财富、尊敬、钦佩和权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创造性的文化的其他原因,至少对于某些人在某些时期来说,他们在许多方面都比古代基于竞争和获得物质财富优势的原因更为重要。在某个专业内的工作可以因其自身而使人具有成就感。为一首诗找到合适的词,找到一种细胞活动的秘密,用更少的钱造出更好的微型集成电路块的方法,这些活动本身就使人着迷,哪怕没人知道你的活动,哪怕没有因此而得到奖励。许多成功的创造发明者都滔滔不绝地讲到这种内在的奖励。
如果他们感觉不到这种快乐,外部奖励决不足以鼓动他们把自己的努力扩展到前人未探索过的领域。
因此,强化创造性的一种显而易见的方法就是,把尽可能多的涌流的体验
.....带进各种专业。
建造文化——做一个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工作者——是一种非常令人兴奋的事。然而,发现的喜悦却常常没法传到年轻人身上,于是他们就转向了消极的娱乐。但消费的文化根本不能与创造的文化相比。如果我们能把所有成功的创造发明者感受到兴奋体验传给下一代,创造性无疑就会繁荣兴旺。
(节选自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著的《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5.根据文意,下面对“涌流的体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文化领域的出色表现B.获得物质奖励的体验
C.因工作而获得的成就感D.娱乐消费带来的兴奋
6.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制造武器和汽车的原因与鲨鱼发展更尖利的牙齿的目的是不一致的。
B.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像我们的祖先那样具有跑得快、会杀死狼等能力了。
C.为一首诗找到合适的词这样的活动能使人着迷,却不能使人得到奖励。
D.在科学领域,初学者一般不能从自己的工作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和美。
7.在作者看来,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类创造文化的原因(3分)()A.人类用以改善自己的存活或是增加舒适机会的需要。
B.娱乐、消费带来兴奋感。
C.能够带来财富、尊敬、钦佩和权力等物质上的优势。
D.人们在工作中因自身而具有成就感。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及文帝崩,景帝立,岁余不噍呵①绾,绾日以谨力。
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君知所以得参乘乎?”绾曰:“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上问:“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死罪,实病。”上赐之剑。绾曰:“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上曰:“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绾曰:“具在”。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之属。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久之,迁为御史大夫。五岁,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
为丞相三岁,景帝崩,武帝立。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其后绾卒,子信代,坐酬金失侯。
(节选自《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注:①噍呵:申斥。噍,通“谯”。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功次.迁为中郎将次:依次
B.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属:通“嘱”
C.常让.他将让:责备
D.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相:辅佐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卫绾“醇谨敦厚”的一组是()(3分)
①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