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存在问题4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班级管理存在问题4篇

小学班级管理存在问题第1篇

(一)教师班级管理思想有待转变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很多教师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威严的长者,一直秉承着严师出高徒的教育理念,坚持认为小学生就应该严格管理、严格教育,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教师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不允许学生提出反对意见,更不准学生反驳教师的任何规定。这种陈旧的班级管理方法不仅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成长,也磨灭了孩子的天赋,对于辨别是非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对于一些性格内向、心理脆弱的小学生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1]。

(二)班级管理制度过于保守、单一

规规矩矩、安安静静、听话是很多教师评定学生优劣的主要标准,并以此为据建立班级日常管理制度,尤其是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往往一直参照保守、单一的过往经验,忽视了当前的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排斥甚至拒绝现代教育理念,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忽视了学生特长、天赋能力等方面的个性开发和培养,对小学班级民主化管理意识

淡薄,不仅降低了班级管理工作效率,还间接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教师缺乏引导小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小学生在入学前都会在社会正规教育机构接受2-3年的学前教育,这些教育机构在培养孩子文化知识的同时,也系统、科学的培养了孩子独立、自主的管理能力[3]。而部分教师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却恰恰忽视了学生这一方面能力的利用和开发。不信任学生、不敢适当放手是教师缺乏引导小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原因,教师凡事亲力亲为,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还严重影响了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开发与培养。通过对某地区小学20597名学生和42名班主任进行问卷调查,其调研结果显示:79%的班主任认为班级管理制度应有教师独立制定;71%的班主任认为小学生年龄小,应由自己专权管理班级;60%以上的班主任理解的班级管理工作,就是完成学校统一安排的教学管理任务,只有37%的班主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而在小学班级管理实践工作中仅有17%的班主任有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并已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4]。

小学班级管理存在问题第2篇

一是管理观念落后。小学生的心智不成熟,还没有形成科学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假设教师一味地让学生遵循成年人的思维和逻辑,很容易扼杀他们的天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是管理模式单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班主任管理往往维持一种模式,即采用监督管理方式督促学生学习。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班主任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形象总是刻板的、严肃的。这种管理模式既让教师感觉任务繁重,又不能有效发挥管理的作用与效果。

三是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不足。小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很容易陷入恐慌和混乱。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许多小学班主任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临场经验不足。许多班主任不能有效组织学生进行逃生和自救,这种能力的缺失在某些时候是致命的。

小学班级管理存在问题第3篇

1.管理理念陈旧。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认为学生年龄小,能力不足,怕出安全事故。因此,在管理中忽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敢放手,担心学生做不好,什么事情

都亲历亲为。如此以来,小学生在管理中被异化,被边缘化,不能成为学习和管理的真正主人,各种能力得不到锻炼。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被埋没,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破坏,自主管理能力大大削弱,不能进行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2.过于看重分数。

还有一些班主任,传统的评价观念根深蒂固,只关注提高学生的分数,信奉分数才是硬道理。依据分数把学生分为成绩有保障的好学生,中间地带的中等生,成绩很难提高的学困生。班里有个性的学生,往往被老师看作问题学生。对问题学生,老师不是认真的倾听他们的声音,具体的分析学生的个体因素,而是简单粗暴的用成绩衡量所有人。

3.管理方式单一。

笔者在教育实践中观察到,不少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仍然采用高压模式,单一监督学生的学习,维持班级课堂纪律。在这种高压管理方式下,学生感受到的是班主任的严厉、冷漠和刻板,学生不愿意与教师交流沟通,不愿意向教师打开心扉,甚至看到班主任就退避三舍或逃之夭夭。这种高压刻板的管理模式,使学生缺乏心理安全感,不敢说,不敢做,不敢想,个性无法得到张扬,

潜能无法得到挖掘。这样的高压管理方式,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也违背小学生独立个性的培养原则。

4.管理内容繁琐。

笔者在教育实践中还观察到,一些小学班主任,俨然以学生家长自居,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照顾,不了解学生的需要,不顾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自认为是为学生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给学生。不是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而是把学生置于自己的监管之下,全方位管理,每天从早到晚不离学生。管理内容过于繁琐。班级管理全凭班主任一己之力维持运转,过多的包办限制学生了自理能力提升。

小学班级管理存在问题第4篇

小学班级管理的运行状态对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影响,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今小学班级管理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教学方案的实施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现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班级管理教育理论底蕴差。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应当涉及到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管理心理学等各个方面,而如今的小学班级管理则在一定

程度上体现出了管理教学理论底蕴的欠缺,首先表现在学校领导对班主任培训工作的不重视,没有花足够的时间与财力到班主任的培训当中,忽视了班级有效管理的重要性,高估了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能力,导致管理工作无法实施到位。其次,过分注重学生的成绩,过多约束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模式加大了班主任的教学负担,在应试教育影响下,班主任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提升学习成绩上,导致忽视了对班集体的管理,同时教育部门与社会也都把成绩当做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一些形式主义的检查使得班主任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去应付,一些事务性工作占据了班主任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无暇顾及班级管理的完善。

2.班级管理观念与能力有待提升。首先,班级管理的内容显得片面化,班主任一般在管理当中只注重常规的管理,而忽视了对小学生能力的培养,如今小学生在心理承受能力、生存能力与交往能力等方面都显得不足,而班级管理的内容则仍然是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注重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忽视了班级学习环境的创造。其次,在管理方法上略显简单化,没有具体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沟通与协商不足,没有掌握到学生的具体学习现状,无法进行正确的管理决策,同时,也没有完善处理好学校同学生家庭之间的关系,一些班主任很少进行家访工作,有的甚至从未家访,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影响了班级管理工作效果。此外,班级管理缺乏民主性,班主任过于权威化,一些班主任从班规的制定、班干部的确立到对学生的评价监督等都是一手操办,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导致了学生没有认同感,班级的凝聚力不够,并且,在评价方面,班主任的方式也显得主观化,学生的成绩好坏与听话程度成为了评价监督的主要指标,打击了学生的创造性,影响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