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额支的颧弓上定位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精品】颌面部软组织测量

【精品】颌面部软组织测量

【关键字】精品颌面部软组织测量颌面部软组织测量是头面部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颌面外科和整形美容外科等领域已广泛应用颌面部软组织测量技术进行术前诊断、手术设计和美容整形效果评价等,不仅对医学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人类学、民族学和工业等相关学科具有重要的应用参考价值。

一、历史概况人体测量学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悠久,中国早在2000前即已进行人体测量工作[1]。

系统的人体测量学方法是18世纪末由西欧一些国家的科学家创立,1912年在日内瓦召开了第14届国际史前人类学与考古会议,规定了统一的人体测量学方法的国际标准,标志着人体测量学步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1914年Matin在《人类学教科书》中,详细阐述了人体测量学方法,在统一人体测量学标准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

人类测量学的发展为研究人体面部表面形态提供了依据。

1780年Camper设计了角度测量的方法来比较哺乳动物的侧貌。

此后,Retzius又将人种进行了直颌型和突颌型的区分。

1872年Vanibeing等提出了著名的FH平面(眶耳平面)沿用至今。

1907年口腔颌面外科大师Angle提倡注重人体面部的和谐比例关系,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推崇。

20世纪初,Simon提出了面部三平面冠状平面、正中矢状平面、眼耳平面及其同牙颌的关系,同时采用面部照相的方法进行面部测量研究。

30年代的定位头影测量技术和50年代丹麦学者提出的头影测量计算机技术已成为常用临床测量方法。

70年代以来,不仅增加了大量合乎实用的测量项目和新测点,更重要的是人体测量的工具和测量方法得到了质的飞跃,人们已能够从三维空间研究颅颌面形态结构,使颌面部软组织测量更加准确、方便、适用。

了解和熟悉颌面部软组织的表面解剖知识和各种测量分析方法,已成为相关学科学者必须具有的根底知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颌面部软组织测量方法1.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属一维测量,主要是采用各种传统计量工具对颌面部软组织的各点、线、面之间比例关系的测定。

颌面部神经之面神经 ppt课件

颌面部神经之面神经 ppt课件

2.面神经的保护 • 切口选择
• 颌面部寻找面神经的标志
手术切口
vs
central facial paralysis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思考讨论题: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为:一侧睑裂以下对侧表情肌瘫痪但
但不影响闭眼,皱额,无味觉和唾液分泌障碍。
这是为什么?
岩大神经
鼓索 镫骨肌神经
(二 )
面神经颅外段
段面 神 经 颅 外
面神经腮腺内分支 面神经入腮腺前分支
面神经主干
1 面神经主干
茎乳孔至面神经分叉处的一段
面神经主干
经外耳道软骨与二腹肌后
腹间越过茎突根部的浅面进入 腮腺 新生儿及儿童乳突尚未发育 完全面神经位置表浅,手术时 易受伤
2 面神经腮腺前的分支
1.如何进行面神经损伤的定位? 2.颌面部的手术中如何避免损伤面神经分支?
面神经损伤的定位示意图
管段或面神经核受损: 同侧面肌麻痹 + 舌前2/3味觉丧失 +唾液分泌障碍 +听觉改变 +泪腺分泌障碍
鼓索以下受损:同侧面肌麻痹
面神经解剖特点的临床意义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定位诊断
症状及体征
单纯面瘫
面神经损伤部位
鼓索以下 ,茎乳孔以外 (面神经颅外分支受损) 鼓索与镫骨肌神经之间 (鼓索受损) 镫骨肌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之间 (镫骨肌神经受损)
面瘫+味觉丧失+唾液分泌障碍
面瘫+味觉丧失+唾液分泌障碍+听觉改变
面瘫+味觉丧经节与脑桥之间
(岩大神经受损)
面神经应用解剖(application)
(1)耳后神经
耳支支配耳后肌,枕支支配枕肌

神经外科长用体表定位

神经外科长用体表定位

体表定位点:1、鼻根:位于中线上鼻骨和额骨的交界2、枕外粗隆:是窦汇表面的骨性隆起3、额颧点位于眶缘,位于颧弓上缘与眶缘相交处上方 2.5cm,刚好在眶上缘和眶外侧缘交点的下方。

4、外侧裂:位于额颧点跨脑表外侧至3/4的连线上5、中央沟(Rolandic fissure ):上Rolandic点位于鼻根至枕外粗隆连线中点的后方2cm下Rolanddic点位于颧弓上缘中点至Rolandic点的连线与外侧裂的交点上。

(在外侧裂上,翼点后方2.5cm处)中央沟位于2点之间。

6、关键孔:翼点前方3cm眶上缘外侧末端上方、颞肌级筋膜附着的颞上线最前端的下方。

【冠状缝的定位】1成人鼻根点至枕外隆凸连线上向后13cm2剃头后可隐约可见为圆弧形浅凹或者为可能触摸到稍隆起的骨嵴3冠状缝附近的骨膜较为粘连,可以用手指轻柔的从发迹处向后捋,有阻力处即为冠状缝4 MR定位最为准确:为颅骨板障碍脂肪组织中断常用用标志,一定要熟悉:1.眉弓:是位于眶上缘上方的弓形隆起,此处皮肤表面长有眉毛。

眉弓适对大脑额叶的下缘。

2.眉间:位于两眉弓之间的中点。

3.额结节:为额骨外面最突出部。

深面适对大脑额中回。

4.颧弓:由颧骨的颞突和颞骨的颧突共同构成,平颧弓上缘,相当于大脑半球颞叶前端的下缘。

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半月形中点,为咬肌神经封闭及上、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点。

5.翼点:位颧弓中点上方约3.8 cm处,为额、顶、蝶、颞四骨相汇合处,多数呈” H'型,少数呈” N'型。

翼点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此处遭受暴力打击时,骨折碎片可伤及此动脉,形成硬膜外血肿。

6.星点:位于颅后部两侧,是枕、顶、颞三骨在乳突根后上方的交汇点。

相当于外耳门上缘与枕外隆凸连线上方 1.5 cm,外耳道中心点后约3.5 cm处。

星点适对横窦转折为乙状窦处。

7.乳突:位于耳垂后方。

乳突后部的内面为乙状窦沟,容纳乙状卖。

8.枕外隆凸:位于枕骨外面中部的隆起,其内面为窦汇。

面神经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面神经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面神经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摘要:目的对面神经的位置进行具体量化,为相关手术防止神经损伤提供应用解剖学依据。

方法采用腮腺改良术切口,对5具(10侧)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男尸的腮腺咬肌区进行精细解剖,分离修洁面神经及其分支,用游标卡尺测量面神经各项数据并运用表盘技术在头部标本上进行面神经的定位观察,以上数据均做统计学处理。

结果面神经分叉前宽度为(3.49±0.52)mm,出茎乳孔部至分叉处长度为(19.37±0.70)mm,平乳突尖平面面神经距乳突外缘深度为(20.84±1.45)mm,面神经走行位于表盘的7-8点之间(36.5±4.4)。

结论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对面神经进行了解剖、测量和定位,为临床腮腺手术中循顺行法剥离面神经及其分支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关键词:面神经;解剖学测量;应用解剖腮腺咬肌区范围虽小,但结构众多,位置重叠,方向各异。

作为3对大睡液腺中最大的腺体——腮腺,其内血管神经纵横交错,解剖关系非常复杂。

面神经出茎乳孔,进入腮腺后分为颞面干和颈面干,继而分成5组分支以支配面部表情肌的运动。

在腮腺手术和腮腺区手术中探查和解剖面神经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熟悉面神经的走行方向、分支分布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对于保护面神经及其分支不受损伤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腮腺改良术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既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又可以取得良好的美容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1]。

面神经分离主要有从末梢到主干的逆行法和从主干到末梢的顺行法,并且后者是腮腺改良术式的主要应用方法[2]。

采用何种方式,由术者的习惯及肿瘤的部位决定,国外学者偏向用顺行法,国内多采用逆向解剖法。

本研究行腮腺改良术切口,对面神经穿经腮腺咬肌区结构进行描述,用顺行法对面神经进行解剖、测量、统计分析,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制作表盘进行定位。

1材料与方法1.1标本由长沙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5具(10侧)经福尔马林固定、保存完好的成人男尸头部标本。

颧弓的部位及临床应用

颧弓的部位及临床应用

颧弓的部位及临床应用颧弓位于颅骨的颧骨部分,是面部的一个重要骨骼特征。

它由两个骨骼结构组成:上颧弓和下颧弓。

上颧弓是三角形的骨骼突起,位于外眼眶的上方,下方是颧弓。

下颧弓是由上齿槽下方的水平齿槽延伸形成的。

颧弓的临床应用主要涉及面部整形手术、颜面外伤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颧弓作为面部的骨骼特征,是面部整形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面部整形手术通常是为了改善或修复面部外形、提高面部轮廓的美感。

在进行面部整形手术时,需要对颧弓进行调整和重建,以达到理想的面部形态。

例如,对于颧弓低平或凹陷的患者,可以通过颧骨植入物或面部填充物进行颧弓的增高和填充,使面部轮廓更加丰满和立体。

此外,颧弓还与面部外伤密切相关。

面部外伤通常会导致颧弓骨折,骨折的类型和程度取决于外伤的力量和方向。

颧弓骨折可通过X线检查来诊断,并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和生理状况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以固定和抗炎治疗为主,而手术治疗则需要通过手术重建颧弓骨折,保持颧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此外,颧弓也在一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例如,颧弓的发育异常可能与某些遗传性疾病相关,如先天性面部畸形综合征。

通过观察和分析颧弓的形态和结构,可以对这些遗传性疾病进行初步的诊断。

此外,颧弓骨折也可能与颜面骨骼疾病、眼眶疾病等相关,通过对颧弓进行CT或MRI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和评估疾病的程度和范围。

总结来说,颧弓作为面部重要的骨骼特征,在颅颜面外科的临床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在面部整形手术、颜面外伤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都具有重要价值。

对颧弓的了解和研究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面部整形手术和疾病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浅针治疗面神经功能异常症及其与解剖学的关系

浅针治疗面神经功能异常症及其与解剖学的关系

文章编号:0255-2930(2004)08-0585-02中图分类号:R246 6 文献标识码:C思路与方法浅针治疗面神经功能异常症及其与解剖学的关系吴炳煌 陈 跃 董卫国 吴志常(福建中医学院,福州350003)[摘 要] 目的:探索并研究浅针治疗面神经功能异常症疗效与选用面部经穴相关解剖学关系。

方法:在总结多年来以浅针治疗面瘫及面肌痉挛的基础上,根据面神经周围支的分布特点和肌电图检测结果,进一步优化组合针灸治疗处方。

结论:浅针在治疗此类疾病时,所选用面部经穴与相应面神经周围支的分布有着密切关系,若将两者有机结合,精选穴位进行组方,是浅针减少病人针刺痛苦,又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

[主题词] 毛刺/方法;Bell麻痹/针灸疗法;肌痉挛/针灸疗法;面部/解剖学和组织学Superficial needling for treatment of dysfunction of facial nerves and the relation with anatomy W U Bing-huang,CH EN Yue,DON G W ei-guo,et al.(Fujian Colleg e of T CM,Fuzhou350003,China)ABSTRAC T Objective T o ex 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super ficial needling on dysfunction of facial nerves and the r elation of selected acupoints with anatomy.Methods On the basis of superficial needling for treatment of facial par alysis and facial muscle spasticit y,and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 n characteristics of peripheral branches of facial nerves and the r esults of electromyogr am(EM G),the prescript ions of acupuncture and mox ibustion were further optimized and com-bined.Conclusion I n the treatment of dysfunct ion of facial nerves by superficial needling,the selected acupoints on the face are closely related w ith distr ibut 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peripheral br anches of the facial nerv es;superficial needling at the optimized acupoints can decr ease pain due to acupuncture for the patient and increase clinical effects on dysfunction of the facial ner ves.KEY WORDS Skin N eedling/meth;Bell Palsy/acup-mox ther;M uscle Spast icity/acup-mox ther;Face/anat源自古代 九针 之针演变而来的浅针,以其操作简便、无痛、安全、适应证广以及疗效好,成为我省各级中医院临床针灸的特色疗法之一。

面神经额支的体表平面定位

面神经额支的体表平面定位

面神经额支的体表平面定位姜平;钟世镇;徐达传;高建华【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年(卷),期】2003(21)3【摘要】目的 :通过体表标志线对面神经额支进行平面区域定位 ,为相关手术预防额支损伤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对 16具防腐成人尸体标本进行显微解剖 ,观测跨经耳屏水平线、耳屏点-外眦连线、耳上基点-眉外端连线的面神经额支数和位置。

结果 :额支在三条标志线上的分支数及最后支至最前支的位置分别为 :经耳屏水平线 2 .7支 ,耳屏前 2 1.2~ 3 0 .1mm ;耳屏点—外眦连线 6.0支 ,耳屏点前 2 4.5~3 9.9mm ;耳上基点—眉外端连线 5 .5支 ,耳上基点前 40 .1mm。

结论 :面神经额支的颞部行程可通过体表标志线进行平面区域定位 ,并可针对手术解剖划分为“危险区”和“相对危险区”。

【总页数】2页(P219-220)【关键词】面神经;额支;表面解剖【作者】姜平;钟世镇;徐达传;高建华【作者单位】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2;R323.1【相关文献】1.以颞中静脉为标记定位面神经额支 [J], 袁继龙;黄罡;柳大烈;莫振东2.改良面神经额支的体表定位 [J], 洪丽;安高;范松青;张心宽;彭田红3.除皱术中以颞浅动脉额支定位面神经颞支的解剖学基础 [J], 雷涛;徐达传;高建华;陈兵;崔林4.面神经额支的颧弓上定位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J], 姜平;钟世镇;徐达传;高建华5.面神经颞支的体表定位与走行层次研究 [J], 石键;赵洪洋;朱贤立;谭正;朱家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面神经的定位诊断

面神经的定位诊断

面神经的定位诊断面神经是一个重要的神经,控制着面部的肌肉运动和感觉,包括表情、咀嚼和眼睛的闭合等功能。

当面神经受损或受压时,会导致面部的肌肉无法正常运动,造成面部表情失常,进而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面神经的定位诊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识别问题的根源,进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面神经的Anatomy面神经是从大脑皮质核发出的第七对脑神经,包括皮质核、运动神经核和颅神经核。

面神经的主要分布在面部,包括额部、眼部、口部和下颌部。

面神经受损的表现面神经受损时,患者可能出现面部表情失常、眼睛不能完全闭合、口角歪斜等症状。

有时候患者还会感到面部麻木或疼痛。

面神经的定位诊断方法1.神经检查:医生可以通过神经检查来评估面神经的功能,包括面部表情、眼睛闭合、口角抬升等动作。

这可以帮助医生确定面神经受损的具体位置。

2.影像学检查:包括MRI和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面神经的解剖结构,帮助医生发现可能压迫或损伤面神经的病变,如肿瘤、骨折等。

3.电生理检查:通过面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评估面神经的传导功能,帮助诊断面神经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面神经病变的常见疾病1.贝尔氏面瘫:是面神经瘫痪的一种常见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2.面神经瘤:是一种罕见的面神经肿瘤,可能导致面神经被压迫和受损,表现为面部麻木、表情失常等症状。

3.面神经损伤:包括外伤、手术、炎症等导致的面神经损伤,可能需要及时处理以恢复面神经功能。

面神经的治疗面神经病变的治疗根据具体病因和严重程度而定,可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面神经再造手术等。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恢复面神经功能非常重要。

结语面神经是一个重要的神经,其功能的受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定位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识别问题,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面部出现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以保障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以上是关于面神经的定位诊断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面神经检查

面神经检查

面神经检查面神经检查介绍:面神经是混合神经,于延髓脑桥沟的外侧部附于脑,经内耳门入内耳道,穿过颞骨岩部骨质内弯曲的面神经管,最后出茎乳孔离颅。

面神经含:(1)特殊内脏传出纤维主要支配表情肌;(2)一般内脏传出纤维;(3)特殊内脏传入纤维;(4)一般内脏传入纤维;(5)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面神经检查(facial nerve examination)包括运动和味觉检查两部分。

面神经检查正常值:面部肌肉运动和味觉正常。

面神经检查临床意义:异常结果:面神经麻痹分为中枢型和周围型两型。

(1)中枢型为核上组织(包括皮质、皮质脑干纤维、内囊、脑桥等)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

从上到下表现为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侧),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

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和脑炎等。

(2)周围型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

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对侧)。

多见于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型面神经麻痹。

此外,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等。

需要检查的人群:有面瘫和味觉减退症状的患者。

面神经检查注意事项:不合宜人群:昏迷的患者。

检查前禁忌:1、味觉检查前不要吃刺激性过强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等。

2、味觉检查前要准备好准备不同的试液,如糖水、盐水、醋酸溶液等,试液的温度要适宜。

检查时要求:1、味觉检查是要向检查者说出尝到的味道。

2、味觉检查时,为了防止试液之前的味道相互影响,每试完一种试液后要漱完口才可进行下一试液的检查。

面神经检查检查过程:一、运动检查检查面部表情肌时,首先观察两侧面部是否对称,包括前额皱纹、眼裂、鼻唇沟和口角是否相等。

然后嘱病人作抬额、皱眉、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哨等随意动作。

一侧周围性面神经损害引起的面瘫,表现为同侧额纹消失、眼裂开大不能紧闭,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变低或歪向健侧。

颧骨的位置及临床应用

颧骨的位置及临床应用

颧骨的位置及临床应用颧骨位于人类颅骨的前上部,是五官之一眼眶的一部分。

它位于颅面前部的两侧,形状呈三角形,包括钩突、翼突和颧弓。

首先,颧骨在外貌上起到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给脸部增加了一定的宽度和立体感,使面部轮廓更加丰满和有立体感。

这是美容行业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方面。

通过整形手术,可以对颧骨进行优化和改造,从而达到改变面部轮廓的效果。

例如,通过颧骨植入术,可以对颧骨进行加大或者提高等改变,从而使面部更具有魅力和吸引力。

其次,颧骨也与眼睛的健康和外貌有关联。

颧骨的突出部分向外伸展,构成了眶的一部分,为眼睛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它的形状和位置对眼球的保护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一些眼科手术中,如眼眶手术或眶内肿瘤切除手术中,医生需要对颧骨进行植骨或切除,以保护或修复眼球。

此外,颧骨还与咀嚼和咀嚼功能有关。

颧骨是颞肌的起点,颞肌是咀嚼肌群的重要成员之一。

颧骨的位置和形状对咀嚼肌的张力和协调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颧骨骨折患者可能伴有咀嚼功能障碍,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来修复颧骨。

颧骨也与面部神经的分布和功能有关。

面部神经中的第五对脑神经(三叉神经)通过颧骨和眶下裂进入颧腔。

因此,颧骨的位置和形状与面部神经的正常运行相关。

例如,面部神经麻痹的患者可能伴有面部无力、面部表情失常等症状,此时可能需要通过颧骨手术来解决。

最后,颧骨也可以用于年龄鉴定和人类遗骸辨识。

发育过程中,颧骨的形态和大小会有一定的变化。

通过对颧骨的测量和比较,可以推测出一个人的年龄。

此外,在犯罪现场发现的遗骸中,颧骨的形态和特征也可用于进行人类鉴定,帮助警方破案。

综上所述,颧骨不仅在美容领域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还与眼睛健康、咀嚼功能、面部神经和人类遗骸辨识有密切关联。

对颧骨的研究和应用不仅促进了美容科学的发展,也为其他领域的临床医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面神经额支的体表定位

面神经额支的体表定位

表 ," 额支跨标志线的位置 (! # ",$$) , # * +, " -(./ ," I%62 45 534&6(7 .3(&89 %&623:286%&; 7(&<$(3= 7%&2: ( $%&# # ’(, $$)# * +,
-(-2 线上, ( 距 -() ( 距 -) -E) 线上, GH 线上, ( 距 G.:) JK ( 最后支) J( ( 最前支) JKJ( ( 跨距) ,!/ , # ,/ @ +B/ ! # D/ C ?/ , # ?/ B ,F/ D # A/ B +C/ C # C/ , !@/ F # D/ , FB/ ! # !!/ + — —
!" 讨论
[ !] !CAD 年 J13&(: 对面神经颞支的研究中同时也
描述了颞支的行程, 即从颧弓上缘与颞发际前缘交点 走向眉的上外方, 并指出有 B/ D 8$ 的变化范围, 还提
[ ,] 出了所谓的 “ 安全分离范围” 。随后, L%6(&;1M 也对
颞支的行程进行了定位, 即从耳屏下 B/ D 8$ 至眉外端 的连线。此后多数学者均参照上述两种方法来研究颞
[ ! ]J13&(: RS/ N(&<$(3=: 543 692 631&= (&< 692 62$K4345(8%(7 <%Q%:%4& 45 [ T] / H3 T I13;, !CAD , D, (D) : ACF ’ @B!/ 692 5(8%(7 &23Q2 [ , ]L%6(&;1M U,V($4: WI/ -92 534&6(7 .3(&89 45 692 5(8%(7 &23Q2:-92 %$X K436(&82 45 %6: Q(3%(6%4&: %& 5(82 7%56%&; [ T] / L7(:6 V284&:63 I13;, !CAA , +? (F) : +D, ’ +DA/ [ + ]N%2.$(& EL,S2.:623 VO,H23;23 WI,26 (7/ -92 534&6(7%: &23Q2 %& 692 62$K43(7 .34Y 7%56 [ T] / W389 G647(3M&;47, !C?, , !B? (F) : ,+, ’ ,+D/ [ F ]O4332%( LO,Z(&% V/ I13;%8(7 (&(64$M 45 692 5(8%(7 &23Q2 (: 327(62< 64 (&8%77(3M 4K23(6%4&: %& 39M6%<4K7(:6M [ T] / L7(:6 V284&:63 I13;, !C@+ , D, (D) : DFC ’ DD,/ [ D ]姜" 平, 童鑫康, 赵明利/ 面神经颞支的层次特点及临床意义 [ T]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C@ , !D (,) : ?! ’ ?+/ [ A ]段坤昌, 李吉, 刘铁生/ 经颞额部手术入路防止额肌支损伤的应用 解剖 [ T]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C+ , !! (!) : ,F ’ ,A/ [ @ ]邵象清/ 人体测量手册 [ [] /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C?D/ ,BD ’ ,BC/

面部神经全解读

面部神经全解读

面部神经全解读了解面神经的体表投影和特定区域的深度对面部除皱术、注射等其他面部整形手术都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面神经主干由经乳孔出颅后立即进入腮腺。

确认面神经最可靠的标识是鼓乳缝。

详见图1。

这是颞骨的鼓部和乳突部之间的交界线,在其内下方6~8mm就是经乳孔。

详见图1。

其他的标识虽然也有所帮助但并不完全可靠。

主干通道常在外耳道软骨和二腹肌后腹连线的中点,向前越过乳突,并在茎突浅面。

图1 面神经和鼓乳缝的关系。

鼓乳缝是确认面神经在经乳孔后最可靠的标识。

外耳道软骨是一个相对不稳定的标识,茎突在主干的深面。

面神经分支面神经有5条主要的分支,分别是颞支(额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

在临床,主干通常在腮腺内分成上支(颞面支)和下支(颈面支),接下来的分支情况变异很多。

尸体解剖显示了典型的分支情况(图2)。

在颧支和颊支间有很多的吻合支,在5%的人群中,其下唇降肌是由颈支支配的。

图2 腮腺全面切除后的面神经。

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在pes anserinus为止上、下两部分,在本图,注意颞支的多个分支以及分支和二腹肌后腹的关系。

颊支在咬肌之上。

耳大神经经过胸锁乳突肌。

颞支和下颌缘支最易受损伤,他们之间完全没有吻合支。

在给很瘦的病人做手术时,横切咬肌和颊脂肪垫非常容易损伤颊支和下颌缘支。

详见图3。

图3 面神经的颊支。

图可见面神经的颊支出腮腺后行于咬肌之上。

颞支从颞支水平分支的形式以及它和筋膜、肌肉层的关系来说,颞支算得上是面神经中解剖最复杂的分支。

有关这方面的文献有点矛盾,尤其是涉及到如何确定神经的体表投影这个问题,当然也不乏一些很实用的指标。

详见图4、5。

图4 面神经颞支的体表投影。

虽然有3条或5条分支,但一般有4条分支跨越颧弓,最后的一条永远在颞浅血管前方。

在发际线千元相当于外眦的高度是颞支的中、后分支交汇处,最前的分支在颧弓前缘后方约2cm处(有时也被形容为在眶外侧壁后一指宽的地方斜跨过颧弓)。

另一个有用,但不一定准确的标识是神经行走于眉上2cm处。

面部整形之一:腮腺外面神经临床应用解剖及其意义

面部整形之一:腮腺外面神经临床应用解剖及其意义

面部整形之一:腮腺外面神经临床应用解剖及其意义面神经是第七对脑神经,是以运动神经为主要的混合神经,主要支配面部的表情肌和传导舌前2/3的味觉和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腺的分泌。

由于外伤或者手术操作不当,常造成面神经尤其是面神经腮腺外分支损伤,导致相应部位的肌肉功能减弱甚至瘫痪,出现面部表情功能障碍,影响面部正常功能。

面神经主干进入腮腺后,穿行于实质深浅两部之间,在腮腺内分为上下两部分。

一开始在咬肌浅面和腮腺咬肌筋膜深面(面部深筋膜),超过咬肌后,分支位于颊脂肪垫上方,在此水平上,面神经分支、腮腺导管和面部的血管都在同一深度内。

出腮腺时辐射状发出5组分支,从上到下依次为颞支(也有称之为额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

然后,5组分支分布于各自所支配的表情肌,支配其运动。

典型的有2-3个颞支,4-5个颧支,3个颊支,2-3个下颌支和2-3个颈支。

事实上,面神经分支的解剖有很大变异性。

某些研究甚至发现高达8个分支。

虽然面神经分支很深,在面部分离期间也保护的很好,但是额支和下颌缘支的受损风险更大,且两支缺乏明确的神经交通支。

而颧支和颊支损失极其罕见。

这些面神经分支位于SMAS和面部深筋膜的深面。

因面神经分支支配着如此多的面部肌肉,并通过肌肉运动产生丰富的面部表情,临床上,认真的检查面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就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特定肌肉所对应的动作的分析可以基本判断具体损伤的分支神经。

当然除了临床观察观察外,也可通过CT或肌电图做进一步辅助诊断。

颞支从腮腺上缘穿出,斜行并横穿颧弓中1/3的上缘。

类似于其他面神经分支一样,颞支从中面部深筋膜(腮腺咬肌筋膜)的深面发出,但不同于其他所有面神经分支,它们走行越来越表浅。

颞支是面神经的上支,是支配额肌、皱眉肌、降眉间肌以及部分眼轮匝肌的运动神经。

颞支与SMAS筋膜平面的关系在颧弓上1.5~3.0cm的位置,颞支走行开始位于浅筋膜深面,然后进人颞浅筋膜(颞顶筋膜)内,在眼轮匝肌和皱眉肌群上方止于额肌。

改良面神经额支的体表定位

改良面神经额支的体表定位

本研究 通过大体解剖和显微解剖 ,观测 面神经额支的行 程 ,并通过改 良的体表标志 点和连线对 其进行定位 ,为临床 相 关 手 术提 供 更 加 广 泛 、适用 的体 表 定 位 依 据 。
1 材 料 和 方 法 经 福 尔 马 林 固 定 的 面 部 无 破 损 的成 人 头 部 标 本 2O侧 ,
基金项 目:湖南省教育厅基金项 目(编号:06C707)
图 1 标 志 点和 标 志 线
测量项 目:(I)两条标 志线的长度 :①经耳轮上 点和外眦上 点的连线 (即 线段 AD)的长度 ;⑦经耳屏上切迹 点和外眦点的连 线(即线段 BC)的长度;(2) 两条标志线上分 别跨越 的面神经的额 支数 ;(3)两条标志线上 ,额支的最前 分 支 Fa和最后分 支 Fb与标志线相交点在标志线上的相对位置。如仅 一支额支 则 最 前 分 支 和 最 后 分 支 均 以 此 支 记 .
segment s(1/5-1/2) ̄1/9.Conclusion The dangerous area where the frontal branch of facial nerve step over should be
get out of the way in the face lifting. Key w ords:facial nerv e;frontal branch;sudace marks
(Department of Anatomy,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Hunan,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osition the frontal branch of facial nerve sur face marks through the new way医学 2008年 5月第 17卷第 5期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May.2008.Vo1.17.No.5

改良面神经额支的体表定位

改良面神经额支的体表定位

改良面神经额支的体表定位作者:洪丽安高范松青张心宽彭田红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第05期[摘要]目的:通过改良的方法对面神经的额支进行体表定位,为临床手术提供更加适用的寻找面神经额支的方法。

方法:对20侧防腐成人头部标本进行大体和显微解剖,测量在耳轮上点与外眦上点的连线上和耳屏上切迹点与外眦点的连线上,面神经的额支所经过的相对位置。

结果:额支在耳轮上点-外眦上点的连线后段(3/10~4/5)±1/10的范围内跨过,在耳屏上切迹点-外眦点的连线后段(1/5~1/2)±1/9的范围内跨过。

结论:面神经额支在两条标志线的特定区域跨过,手术中,切口应避开该危险区域。

[关键词]面神经;额支;改良定位[中图分类号]R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08)05-03Applied anatomy of the frontal branch of facial nerve: Improvion of orientation with reference to surface marksHONG Li, AN Gao, FAN Song-qing, ZHANG Xin-kuan, PENG Tian-hong(Department of Anatomy,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Hunan,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position the frontal branch of facial nerve surface marks through the new way.Methods20 fixed adult heads specimens were dissected,observe and measure the frontal branch of facial nerve's relative position on the lines, which are the sup dot of helix - sup dot of lateral angle of eye and superior thyroid notch of tragus- lateral angle of eye using operation microscope.Results In the lines inside of the sup dot of helix - sup dot of lateral angle of eye,the frontal branch of facial nerve step over the scope of the line segment's lateral of (3/10~4/5)±1/10 .In the line of superior notch of tragus- lateral angle of eye, the frontal branch of facial nerve step across the scope of this line segment's (1/5~1/2)±1/9.ConclusionThe dangerous area where the frontal branch of facial nerve step over should be get out of the way in the face lifting.Key words: facial nerve; frontal branch; surface marks本研究通过大体解剖和显微解剖,观测面神经额支的行程,并通过改良的体表标志点和连线对其进行定位,为临床相关手术提供更加广泛、适用的体表定位依据。

面神经颞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面神经颞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面神经颞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在解剖学研究中,面部神经额支的应用广泛而有效。

它的应用包括:诊断面部疾病,
治疗面部损伤,手术,面部成形术,以及为美容行业,如口唇成形,外科脱毛,面部综合
修复等提供指导。

首先,临床上用面神经额支诊断面部疾病,有效率快捷。

与神经影像学技术相比,神
经表面支的应用可以准确区别病变的位置,是病理及外科学上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其次,应用面神经额支治疗面部损伤,非常有效。

例如,损伤部位出现瘢痕,可以有效地通过神
经再生,加快恢复时间。

同样,应用面神经额支也非常有效地用于手术。

由于它能够准确
定位病变部位和手术部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避免反复手术。

此外,面神经额支还可以用于激光针、成形术等面部外科的修复和治疗。

它可以帮助准确定
位并补救一些严重的损伤。

此外,面部神经额支也很适合应用于美容行业,如嘴唇成形,外科脱毛,面部综合修
复等。

在嘴唇成形中,它可以帮助准确定位病灶,从而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完成修复手术,
避免出现变形或失败。

在外科脱毛中,由于神经表面支可以准确定位病灶,显著降低了手
术不良反应率,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它也可以用于面部综合修复,如唇下颊损伤,对付颧骨损伤,以及面部形象。

面神经主要分支的体表投影及其临床意义

面神经主要分支的体表投影及其临床意义

面神经主要分支的体表投影及其临床意义李学雷;钟世镇;刘晓军;彭田红;王兴海;刘畅【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年(卷),期】2006(24)5【摘要】目的:根据面神经主要分支的体表投影,分析面部面神经的易受损区。

方法:解剖9例双侧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头,观测面神经由茎乳孔至入肌处的体表投影。

结果:面神经的体表投影可以限定在通过皮肤的六条线之间:A线起始于耳屏上部,终于骨性外眦上40mm处。

B线起始于耳屏下部,终于骨性外眦上9mm处。

C线起始于耳屏下部,终于鼻中部。

D线起始于耳屏下10mm处,终于口角下10mm。

E 线起始于耳屏下10mm处,经下颌缘,至下颌缘与口角的垂线相交处。

F线起始于耳屏下10mm处,终于锁骨中点。

结论:面神经较易受损的区域为颞额区、下颌角区和腮腺前区。

【总页数】3页(P522-523)【关键词】面神经;除皱术;体表投影【作者】李学雷;钟世镇;刘晓军;彭田红;王兴海;刘畅【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2.85【相关文献】1.面神经分支的表盘定位及临床意义 [J], 董伟家;张博;杨景武2.薄层CT三维重建图像下脑膜中动脉的体表投影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J], 李真胜男;程凯亮;韩莹莹;段浩博;罗祺;李幼琼3.面神经腮腺外分支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J], 王志军;王娜;胡刚;张晨;王江宁;高景恒4.腮腺手术与面神经主要分支损伤 [J], 欧新荣;刘蜀凡5.国人掌弓动脉顶点的体表投影及临床意义 [J], 王京生;邵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面神经腮腺段的定位解剖

面神经腮腺段的定位解剖

面神经腮腺段的定位解剖【摘要】目的为腮腺区外科手术提供面神经腮腺段的定位解剖学资料。

方法以颞骨的颧突根与下颌角后缘的连线为y轴,以过乳突尖并垂直于y轴的直线为x轴设定坐标系,以该坐标系为参照观测32具(64侧)成年尸体腮腺内面神经干的起、止点和面神经主要分支起点、出腮腺的位置和行走方向。

结果面神经上、下干的起点位置分别是:(-17.32±1.22) mm和(-7.24±0.86)mm、(-17.32±1.22) mm和(-7.24±0.86) mm,止点位置分别是:(-10.26±1.02) mm和(17.24±1.22) mm、(-12.82±1.12) mm和(-12.22±0.88) mm,行走方向与x轴成角分别是:(36.20°±5.20°) 、(-38.30°±4.60°);颞支、颧支、上颊支、下颊支、下颌缘支、颈支的起点位置分别是:(-10.26±1.02)mm 和(27.24±1.22) mm、(-3.27±0.24)mm 和(24.36±4.27) mm、(-3.85±0.86) mm和(18.42±2.06) mm、(-3.26±1.04)mm和(14.24±3.26) mm、(-11.72±2.35) mm和(-6.43±2.06) mm、(-12.82±1.12) mm和(-12.22±0.88) mm,出腮腺点位置分别是:(0.42±0.08) mm和(38.56±6.68) mm、(8.2±2.44) mm和(36.04±4.28) mm、(18.26±3.64) mm和(26.82±3.86) mm、(25.48±4.76)mm和(9.66±1.58) mm 、(4.25±0.54)mm 和(-13.63±5.23) mm、(-1.08±0.22) mm和(-16.26±3.64) mm,行走方向与x轴成角分别是:(68.10°±2.040°)、(34.80°±4.70°)、(9.40°±1.560°)、(-3.70°±1.350°)、(-55.60°±2.850°)、(-68.30°±12.630°)。

面神经的定位诊断

面神经的定位诊断

面神经的定位诊断一、面神经的解剖生理基础面神经是混合神经,(面神经核是纯运动神经核)主要成分是运动神经,司面部的表情运动,其次主要成分是感觉(主要是味觉)和分泌纤维(唾液腺及泪腺)假如我们要学好面神经的定位诊断,首先我们要明白面神经的解剖,只有熟知了面神经都支配那些肌肉、传导哪些部位的感觉,我们才能推断出它损坏后会显现哪些症状。

1、运动神经(1)核上通路(2)面神经核及其纤维中心前回(下1/3)内囊脑干面神经核内耳门面神经管茎乳突孔腮腺分五支表情肌交叉对侧2、感觉神经通路味觉丘系孤束核(上部)中央后回下内囊丘脑三叉神经脊束核中间神经膝状神经节鼓索神经舌神经舌前2/3面肌深感觉鼓膜、内外耳及外耳道感觉3、副交感神经通路上涎核中间神经膝状神经节鼓索神经舌神经颌下神经节岩大神经翼管神经蝶腭神经节节后纤维下颌下腺、舌下腺泪腺二、面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1、面神经核上性病变1、核上性病变大脑皮质运动区之下1/3的面肌运动代表区及其发出的纤维破坏产生病灶对侧下半面部表情肌瘫痪。

因上半部表情肌由双侧皮质支配,损害时不出现瘫痪。

核上性面神经瘫痪又称为中枢性面神经瘫痪。

单独出现中枢瘫痪者甚为少见。

只在额叶后下部或前中央回下部局限性损害时出现。

中枢性瘫多与偏瘫同时出现。

如脑肿瘤、脑外伤等。

2、核性及髓内纤维病变桥脑病变时损害了面神经核及桥脑内由面神经核发出的纤维,出现病变同侧面神经四周性瘫痪。

假设病变的范围较大侵及了同侧锥体束,则出现面神经性交叉性瘫,病灶侧面神经周围性瘫痪,病灶对侧出现舌下神经及上下肢中枢瘫痪。

环绕外展神经核近的面神经纤维病变时,轻易损及外展神经核,则出现病灶侧面神经及外展神经瘫痪。

面神经核的病变多见于肿瘤、炎症、急性前角灰质炎(脑干型)等病变。

3、脑桥外的面神经病变桥脑外的面神经病变时可产生面神经周围性瘫痪,即病变侧表情肌全部瘫痪。

表现为:自上而下有额纹消失、额部不能蹙起皱纹、不能皱眉、眼轮匝肌无力及眼睑不能闭合,称为兔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解剖・面神经额支的颧弓上定位测量及其临床意义姜 平1, 钟世镇2, 徐达传2, 高建华1(1.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 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广东广州510515) 【摘要】目的:研究并定位跨经颧弓的面神经额支行程,为相关外科手术预防额支损伤提供指导。

方法:对16具防腐成人头部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测跨越颧弓的面神经支的数目和位置。

结果:颧弓下、上缘分别有2.4、2.6支额支跨过,对应的跨区分别在颞骨颧突的关节结节后1.6mm至关节结节前2.7mm之间的区段、耳门上点前24.0mm至耳门上点前33.1mm之间的区段。

结论:面神经额支主要跨经颧弓下缘后、中1/3段,颧弓上缘中1/3段到达额部,针对手术解剖可将颧弓分为“危险区”和“相对危险区”。

【关键词】面神经; 颞支; 额支【中图分类号】R32311;R322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65X(2003)01-0010-03Applied anatomy of the frontal branch of facial nerve:path across the zygom atic archJ IA N G Ping ,ZHON G S hi2z heng,XU Da2chuan,et al.Depart ment of Plastic S urgery,N anf ang Hospital,First Military Medical U niversity,Guangz hou510515,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locate the path of the frontal branch of facial nerve(FB)crossing the zygomaticarch.Methods:Sixteen fixed adult heads specimens were dissected.The number of FB and the site of FB inter2secting lower and upper border of the zygomatic arch were documented.R esults:There were respectively2.4and2.6FB rami crossing the lower and upper border of zygoma,correspondingly the intersecting section werefrom1.6mm posterior to articular tubercle to2.7mm anterior to articular tubercle,and from24.0mm to33.1mm anterior to supra2acoustic pore.Conclusion:The path of FB across the zygomatic arch could be named a’risk zone’and a’relative risk zone’according to surgical dissection.【K ey w ords】facial nerve; frontal branch; zygomatic arch 本研究通过大体解剖和显微解剖,观测面神经额支行程与颧弓的位置关系,并通过颧弓下缘、上缘和骨性标志点对额支进行定位,以期为相关手术预防额支损伤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

1 材料和方法1.1 面神经颞支和颧支的骨性标志定位测量经福尔马林防腐固定的成人头面部标本16例(男10例,女6例)、共32侧。

沿冠状面由颅顶-耳后-颈部切开皮肤,并剥离皮肤和皮下脂肪,保留眉、外眦及耳廓,显微镜下解剖面神经额支。

用龙胆紫将面神经分支跨颧弓下缘和上缘的位置标记到颧弓上,去除外耳门和颧弓表面软组织。

以颞骨颧突的关节结节尖点E和耳门上点Po(外耳门上缘中点)分别为颧弓下、上缘标志点(图1),观测:①颧弓长度观测耳门上点Po至颧骨TF角(颧骨额突颞突交角点)的水平距离和耳门前缘点至颧骨TF角的水平距离。

②分别跨越颧弓下、上缘的面神经颞支和颧支数目。

③面神经后颞支Tp、前颞支Ta、额支最后分支Fp和最前分支Fa支,及颧支最后分支Zp和最前分支Za分别跨颧弓下、上缘的位置。

1.2 体表标志点和骨性标志点的相对位置测量保留耳廓,剥离外耳门局部组织,显露外耳门最前缘点。

测量以屏间切迹点为原点的以下各点坐标(前、上为正):关节结节,颧骨TF角,耳门上点、耳门最前缘点,耳下基点(耳垂下【收稿日期】2002-09-01【作者简介】姜平(1967-),男,湖南岳阳人,主治医师,博士,主要从事整形美容外科及面部应用解剖学研究,Tel:(020)61641869,E-mail:zhong@。

缘附着于颊部皮肤点)、耳屏、耳屏点、耳上基点,外眦和眉外端。

测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三维测量仪进行测量。

图1骨性标志点定位测量示意图Fig.1 Bone landmarkers measurement2 结果2.1 面神经颞支和颧支的骨性标志定位测量颧弓长度以耳门上点至颧骨额突颞突角(颧骨TF 角)点的距离为(55.0±4.1)mm,以耳门前缘点至颧骨TF角的水平距离为(52.0±4.7)mm。

跨越颧弓下缘和上缘的面神经分别有3.5、3.6支。

行经颧弓表面的面神经分支包括颞支和颧支,额支恒定出现,平均・1・CHIN ESE JOURNAL OF CL IN ICAL ANA TOM Y VOL.21 NO.1 2003有2.4支和2.6支额支分别跨颧弓下缘和上缘,其中6侧标本中仅1支额支跨颧弓下缘。

跨越颧弓的单独发出的后颞支和前颞支较少,下缘分别有5例和6例,上缘分别有6例和8例,每例均只发出1支。

而24侧标本有颧支跨越颧弓,1支者占14/32,2支以上者占10/24。

额支在颧弓下缘和上缘的跨距分别为(4.2±3.9)mm和(9.3±5.5)mm。

详见(表1、2)。

表1 跨颧弓下、上缘的面神经分支数 x±s(min~max)mm,n=32Tab.1 Number of facial nerve crossing lower and up2 per border of the zygomatic arch Mean±S D(min~max)mm,n=32项目弓下缘弓上缘FN(面神经总数) 3.5±1.0(2~6) 3.6±1.1(2~7)TB(颞支总数) 2.4±0.9(1~5) 2.6±0.8(2~5)FB(额 支 数) 2.4±0.6(1~4) 2.6±0.7(1~5)FB(颧 支 数) 1.1±0.8(0~4) 1.0±0.9(0~3)表2 跨颧弓下、上缘的面神经定位 x±s(min~max) mmT ab.2 Path of facial nerve crossing lower and upper border of the zygomatic arch Mean±SD(min~max)ε项目n弓下缘距关节结节n弓上缘距耳门上点TBp8-5.2±2.2(-9.8~0.0)621.3±4.8(13.8~33.1) FBp32-1.6±4.0(-9.4~5.1)3224.0±5.4(12.8~41.4) FBa32 2.7±4.5(-4.9~10.6)3233.1±6.5(20.8~50.8) TBa612.2±5.1(-1.7~17.0)837.6±5.2(28.8~49.8)Z Bp2414.5±7.2(-4.0~30.0)2240.6±8.1(27.5~54.8)Z Ba2420.3±8.6(2.0~30.1)2244.0±6.3(39.0~58.8)2.2 体表标志点和骨性标志点的相对位置以屏间切迹点为坐标原点的各标志点的坐标见(表3)。

其中骨性标志点中的关节结节点、耳门上点分别与体表标志点耳屏、耳屏点的纵坐标相接近,即近似地位于同一水平。

根据各点坐标可计算出任两点的水平或垂直距离如(表4)。

表3体表和骨性标志点坐标(屏间切迹为原点,前、上为正),n=32Tab.3 Coordinates of surface and bone landmarks, (Intertragus notch as origin point,anterior and superior as positive),n=32项目横坐标(mm)纵坐标(mm)颧骨TF角54.5±5.125.2±3.7关节结节21.1±4.210.7±2.8耳门上点0.7±1.317.7±3.0耳门前缘点 3.4±0.913.2±2.4颧额缝62.6±7.855.7±6.2耳下基点 2.4±1.1-14.2±3.5耳屏-0.9±0.99.2±2.6耳屏点-0.2±1.116.1±3.3耳上基点-4.9±1.740.0±6.0外眦74.4±9.344.0±4.5眉外端64.9±8.861.2±6.3表4 任意两标志点间的距离( x±s,mm)Tab.4 Distances between two random landmarks (Mean±S D,mm)标志点水平距离标志点垂直距离耳门上点2颧骨TF角53.8±5.2外眦2颧额缝11.7±2.5耳门上点2关节结节20.4±3.1外眦2颧骨TF角18.8±1.9耳门前缘点2颧骨TF角51.1±6.6眉外端2颧额缝 5.5±1.4耳门前缘点2关节结节17.7±1.8眉外端2颧骨TF角36.0±4.2耳屏2关节结节22.0±3.7关节结节2耳门上点7.0±1.9耳屏2外眦75.3±9.4关节结节2颧骨TF角14.5±2.2耳屏2颧骨TF角55.4±4.6耳屏2耳门上点8.5±1.7关节结节2颧骨TF角33.4±2.8耳屏2耳门前缘点 4.0±1.9耳上基点2眉外端69.8±8.3耳门上点2耳门前缘点 4.5±1.33 讨论3.1 跨越颧弓的面神经颞支数目、位置及临床意义Davis[1]等通过对350例头面标本的观察,描绘了六种典型的面神经分支形式,但没明确说明面神经颞支跨越颧弓的数目,后来许多学者[2~5]在研究面神经颞支的行程中往往只针对颞支的1支主要分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