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北洞山西汉墓发掘简报(文帝时期楚王墓)[1]

合集下载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兵器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兵器

矛 、 戈 、铍 、 桔 ;短 兵 器 有 剑 、 刀 ; 远 射 程 兵 器 有 弩机 、箭 镞 ; 防 护 兵 器 有 盔 和 铠 甲 。其 中 青 铜 兵 器 3 件 , 钢 铁 兵 器 6 件 , 比 例 1 1 8 由 此 可 以 看 9 9 : .,
出 , 中 国汉 初 兵 器 发 展 正 处 在 铜 、 铁 并 用 时 代 。此


批 设 计 精 巧 、装 饰 华 美 而 国 内较 少 发 现 的 西 汉 早

长 兵 器
期 实 用 防 护 兵 器 铁 甲 胄 ,被 学 术 界 和 世 人 所 珍 视 。 本 文 就 以此 林 林 总 总 的 兵 器 以飨 读 者 , 让 我 们 共 同
感 受汉 初 历 史 的 厚重 。 西 汉 狮 子 山楚 王 墓 出土 的 主 要长 兵 器 有 戟 、
可 谓 是 迄 今 世 界上 最 早 的炒 钢 技 术 , 从 另 一 侧 面 也
证 实 了 西 汉 初 年 兵 器 材 质 正 处 于 由 青 铜 全 面 转 向钢
铁 的关 键 阶 段 。
了 当 时 使 用 的各 式兵 器 类 型 , 填 补 了西 汉 早 期 冷 兵
器 研 究 的 一 大 空 白。 另 外 ,最 引 人 注 目的 是 出 土 了
长 兵 器 一 般 为 器 、 秘 、蹲 的 复 合 体 。 因墓 室 内
曾进 水 , 带 木 秘 的 长 兵 器 木 秘 朽 毁 ,不 少 兵 器 已无 法 知 其 具 体 长 度 。 铁 兵 器 锈 蚀 残 重 , 有 的 器 形 已无

“ 渖 2011-04
J I6 7
初 被 考 古 工 作 者 成 功 发 掘 。墓 室 雄 浑 宏 大 , 结 构 奇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被盗时代及盗墓性质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被盗时代及盗墓性质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被盗时代及盗墓性质文 图/刘聪 周波 邢艺凡狮子山楚王墓“因山为陵,凿石为藏”,整座陵墓以狮子山体作为墓冢,直接在山体岩石中开凿建造而成,陵墓建筑结构从外至内依次为:外墓道、中墓道、内墓道、天井、耳室、甬道、侧室、前堂和后室。

外墓道、中墓道、内墓道及天井内均以夯土封填,并在接近地表处铺设一层形状不规则但形体较大的石块。

在天井中部距东壁约2米的位置,有一处约3米见方的区域不见石块,盗洞即开口于此。

据当年发掘者王恺、李春雷等先生回忆,盗洞口十分狭小,成年人勉强通过,但洞口下方空间逐渐变大。

盗洞先向下并向西北下方延伸,直至天井北壁正中,底至天井底部并暴露内墓道上沿。

此处向下即为甬道入口,盗洞定点极为准确。

同时,盗洞有回填现象并发现数块巨石,可见盗墓者在盗掘墓葬之后又将盗洞填实。

在此段盗洞中先后发现了印章、铜钱以及玉器等。

沿着盗洞向下即到了甬道入口,此处有一平面约10平方米的盗墓空间。

在这个狭窄的范围内,盗墓者将封堵甬道的一组塞石(塞石原本共4组16块)拖出,进入墓室进行盗掘,此处则成了分拣物品的场所。

一般认为,能够拖出每块重达5—6吨的塞石的盗掘应为官方行为,结合盗墓猖獗一般在乱世的情况,狮子山楚王墓被盗掘的时间在西汉末年或东汉末年可能性较大。

此说虽有一定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在当代考古学家对其进行科学发掘之前已遭盗掘,我们从考古发掘现场的细节及出土文物入手,分析盗墓行为应该发生在新莽—东汉时期,且非官方盗掘。

狮子山楚王墓剖面图道理,但缺少证据,并且种种迹象表明,墓葬为私人所盗的可能性更大。

被盗时代狮子山楚王墓主墓室虽遭盗掘,但仍有大量遗物保存了下来,特别是玉器。

盗墓者有意留下玉器,而将金银器及大件铜器盗走,可知陵墓在临近发掘期并未遭盗掘。

根据盗墓迹象及遗物综合分析,盗墓行为发生时代较早,且不存在多次盗掘的情况。

盗墓行为发生的具体时间目前尚无定论,潇雨先生认为是在楚王下葬不久后被熟悉陵墓结构的楚国大臣或其后代悄悄偷盗的,李春雷先生在《楚天汉韵—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发掘纪实》一书中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认为墓葬被盗时间为汉宣帝时期(公元前91—前48年)可能性较大,并提出盗墓者身份极可能是王亲国戚或楚国贵族后裔。

从西汉楚王墓的建筑结构看楚王墓的排列了顺序

从西汉楚王墓的建筑结构看楚王墓的排列了顺序

从西汉楚王墓的建筑结构看楚王墓的排列了顺序梁勇(徐州博物馆副研究员)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的发掘简报发表后,关于该墓的墓主以及西汉楚王墓的排列/顷序遂成为研究热点。

探讨楚王墓的排列顺序,首先要对西汉楚王进行简单梳理。

西汉楚王有两个系统(表一)。

一个系统为韩信,公元前202年被汉高祖刘邦封为楚王,都下邳(今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次年被降为淮阴侯。

是为异姓王楚国,仅存一年。

另一系统是同姓王楚国,可分为两支。

一支为楚元王刘交。

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以后,其地被分为荆、楚二国,刘邦立其弟刘交为楚王,王淮西,都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

这一支从公元前201年初封,到公元前69年刘延寿叛乱自杀国除,八位楚王共计133年”,。

另一支为楚孝王刘嚣。

甘露4年(前50年),汉宣帝徙其子定陶王刘嚣为楚王,都彭城。

这一支从公元前50年徙楚,到公元8年王莽“贬刘纡为公,明年废”,四位楚王共计58年‘’’(表三)。

汉制有封地者死后葬于封地,所以,刘姓楚王及其宗室子孙死后多葬在徐州周围,徐州附近当有西汉12位楚王的墓葬。

迄今为止,徐州周围已发现、发掘八处14座西汉王级陵墓,其中楚王山2座r”、狮子山1座r4)、驮篮山2座r“、北洞山2座[“、龟山2座[7)、东洞山2座[8)、南洞山2座[9l、卧牛山1座[1‘](图一)。

八处西汉王级墓均属刘氏家族,这在学术界已基本形成共识,然其排列顺序及其与楚王、王后的对应关系尚未进行深入探讨。

多数陵墓缺少判定墓主的直接证据,有的甚至是空墓一座,这给研究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

《考古》2000年第9期发表了两篇文章,从印章封泥的角度对狮子山汉墓的墓主进行了探讨””。

本人拟从建筑学角度对徐州西汉楚王墓作一探讨。

一西汉楚王墓的建筑结构及分类就目前已发现发掘的楚王墓来说,尽管大类相同,差异却是明显的,且存在前后继承关系。

根据其建筑结构(表二)和内部装饰特征,可分为3式。

I式带横穴天井墓,有楚王山一号墓(图二)、狮子山楚王墓(图三)。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的金器赏析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的金器赏析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的金器赏析作者:周倩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0年第10期被评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墓室雄浑宏大,结构奇特,虽经早年被盗,但仍出土了近两千件各式文物,均在考古发现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该基除出土有两百多件质地之优、工艺之精、造型之美的玉器外,还出土了具有北方草原装饰风格的全带扣、金饰件等数量不多的金嚣物,这些璀璨精美的金器虽不多,但却大大丰富了汉初金嚣的面貌,表现出独特的渊源与风格。

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汉代是中国古代黄金生产的大发展时期,早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金银工艺极为发达而且独其风格,对中原地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汉孝惠帝时“郎侍中皆冠鹞鹱、贝带”,孝文帝投匈奴单于所好,遣使送贵金饰具带、黄金犀毗与汉族传统的丝织品,即说明了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亦说明了华夏民族对少数民族金银工艺的学习效仿,更说明了此类物、口廿大概本非出自匈奴,汉代中央政府极可能设有此类物品的宫延作坊。

狮子山汉基出土的这些金器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形制上较多地反映了战国时期北方草原金器的风格。

一、金带扣所谓“带扣”,就是古人腰带上的锁扣,相当于现代人使用的“皮带头”。

金带扣是我国北方匈奴民族使用的腰带,由于其华贵、精美,后来传入中原,为汉代贵族所推崇。

常见于先秦至魏晋时期的各地墓葬中,在鄂尔多斯至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域更常出土。

汉代时带扣的形制增大,变成腰带上使用的固定物,是主人身份的象征。

狮子山汉墓出土了两条形制相同的金扣嵌贝腰带,出土于“外墓道耳室”兵器堆中,重叠放置,通长g7厘米、宽6厘米。

腰带两端为纯金铸成的带扣,中间由用丝带编缀的三排海贝组成的带体,海贝中夹缀了数朵金片做成的花饰。

两副带扣尺寸和纹饰基本相同,每块带板长13.3厘米、宽6厘米,扣舌长3.3厘米。

然而厚度和重量区别较大。

图一中的这副金带扣就是其中之一,由两块长方形金带板和一枚金扣舌组成。

徐州拖龙山五座西汉墓的发掘

徐州拖龙山五座西汉墓的发掘

徐州拖龙山五座西汉墓的发掘徐州博物馆图一 拖龙山墓葬位置示意图 拖龙山五座西汉墓葬位于徐州市东南约9公里的拖龙山南端山顶和山脊。

拖龙山呈东北-西南走向,长近4公里,最高海拔116.2米,中部东距南洞山楚王与王后墓〔1〕约0.3公里。

1998年秋天,拖龙山南端有墓葬被盗,徐州博物馆在铜山县文化体育局的配合下,于1998年11-1999年1月对其中的五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由于1992年8、9月曾在该山北部发掘二座西汉墓葬〔2〕,故将此次发掘的五座墓葬编号为98拖M 3-M 7,简称M 3-M 7(图一;附表)。

现将5座墓葬的情况报道如下。

一 墓葬形制此次发掘的五座墓葬均位于拖龙山南端的山顶和山脊上,墓上有封土,封土周围多以块石砌墓垣,一至三层不等(图二)。

墓葬形制多为石坑竖穴洞室,个别无洞室(M 6)。

M 3 位于西南端山顶,在五座墓葬中规模最大。

墓上有封土,封土高约1.3米。

地表有三层墓垣,其中上两层墓垣位于墓口附近,略呈方形,边长分别为6和10米。

外层墓垣规模较大,为较规整的长方形,东西长35、南北宽25米(图三;图版壹,1)。

因该段山体近呈东西向,南北宽度较小,所在位置坡度较大,两侧墓垣形制最为明显,特别南墓垣,外侧高度近1米,以大小不—101—〔1〕〔2〕耿建军:《徐州市拖龙山西汉墓》,《中国考古学年鉴》,136页,文物出版社,1995年。

梁勇:《从西汉楚王墓的建筑结构看楚王墓的排列顺序》,《文物》2001年10期,70-83页;周学鹰:《徐州汉墓建筑—中国汉代楚(彭城)国墓葬建筑考》,126-134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图二 拖龙山墓葬分布图图三 M 3、M 4石砌墓垣及墓葬位置图等的块石砌成。

东、西墓垣中部为地势较高的山脊位置,墓垣不甚明显。

墓垣内散存大量板瓦、筒瓦及云纹瓦当残片,说明当时应有地面建筑。

墓葬位于外层墓垣偏西侧,东侧为M 4。

该墓为长方形石坑竖穴洞室墓。

方向200度〔1〕,竖穴南北长2.7、东西宽1.3、深10米。

徐州楚王山汉墓时代和墓主考

徐州楚王山汉墓时代和墓主考



记载应没有问题,但可能另有所指 [4]。刘涛先生依据西汉时期诸侯王陵墓的形制演变规律,结合楚王


山墓葬的建筑技术分析,指出该墓的时代要晚到西汉晚期,并断然否定楚王山为刘交墓的记载 [5]。刘
文 物
瑞先生则认为北洞山楚王墓墓主为第一代楚王刘交 [6],实际上也是间接否定了楚王山为刘交墓的记
管 理
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009
中 国 国 家 博 物 馆 馆 刊
考 古 学 研 究
二 一 二 年 第 一 期 ︵ 总 第 期 ︶
图二 楚王山一号墓
竖穴岩坑或土坑墓,封土呈覆斗形,高 11.38、底面周长 240 米(图五);四号墓位于三 号墓以东约 1500 米,中间隔一座山头,故四号墓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但与二、三 号墓大致在东西向一条直线上,亦呈覆斗形,与三号墓构筑方式相同,规模亦与三号墓 相当,封土现高 11.13、底面周长 240 米(图六)。
Key Words: Chuwangshan; tomb; tomb occupant; late Western Han dynasty
楚王山是江苏徐州西部的一座历史名山,自古以来文献记载楚王山上有楚元王刘交墓,徐州地区
学者多从其说 [1]。2001 年,我们对楚王山汉墓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但是没有找到能够确定墓主


教一首》记载此事 [14],一直到现在, 附近村民还传言他们的祖先是给人守陵的。宋代苏
轼《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云 :“断岭不遮西忘眼,送君直过楚王山。”但是这些记
载都时代偏晚,且多是在《后汉书·郡国志》、《水经注》基础上的重复,也不能作为认

汉风楚韵,来看镇馆之宝金缕玉衣 大汉楚王——徐州汉代楚国文物精品展

汉风楚韵,来看镇馆之宝金缕玉衣 大汉楚王——徐州汉代楚国文物精品展

汉风楚韵,来看镇馆之宝金缕玉衣大汉楚王— —徐州汉代楚国文物精品展丨晋华徐州古称彭城,是汉刘邦的故乡,西汉初年,成为汉代楚王的领地。

由徐州博物馆与山西博物院合作举办的《大汉楚王》展上,徐州地区多座汉代诸侯王墓出土的270余件汉代文物,通过“制同京师”“锐兵强阵”“盛世繁华”“永生之梦”四个单元,为公众了解汉代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记忆064/ TOURISM WORLDMemory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迄今,西汉楚国都城等重要都城遗址已得到考古发掘证实,已发现和发掘两汉王侯宗室陵墓近40座,出土文物洋洋大观,精美绝伦。

从中可见汉代社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民族自信心强劲,富有热情奔放、兼容并蓄、进取又不失浪漫的时代精神。

汉朝盛世奠定了中华民族的主基调,为后世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

汉代体制完备的封国制度如何呈现?汉代王侯贵族的生活到底有多奢华?楚汉雄兵到底有多威武?汉代特有的玉葬制度如何演进和发展?“大汉楚王——徐州汉代楚国文物精品展” 揭开大汉王朝的神秘面纱,从多角度解读了汉代诸侯国的历史风貌,再现了大汉风华。

宫室百官 制同京师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即位第二年,封其弟刘交于楚国,辖东海、薛郡、彭城三郡三十六县,定都彭城。

西汉时期,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巨大的发展。

彭城作为西汉楚王国都城,历12代楚王,见证190余年历史,汉风楚韵在这里得到极致的体现。

第一单元是“制同京师”。

通过徐州西汉楚王墓中出土的众多印章、封泥等反映封国官制与职能的资料,可以略窥西汉楚国的政治制度,真实再现汉代封国的官制与权力运作方式。

汉承秦制,刘邦建立西汉帝国后,鉴秦之衰,大封宗族与功臣。

汉初诸侯王封国制度与职官皆参照帝国中央之制。

《汉书·百官公卿表》载:“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盭(lì)绶,掌治其国。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玉器极精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玉器极精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玉器极精这座王陵据说是汉景帝时楚王刘戊之墓,出土了上千件珍贵文物,特别是其中的玉器,质地极为精纯,工艺也极为精湛,堪称西汉古玉中的极品。

本文配图就是难得一见的徐州博物馆楚王墓出土的玉器高清图。

然而,在研究这批玉器的过程中,真知堂对楚王陵的主人到底是谁,产生了疑虑。

都说这位楚王就是七国之乱时造反自杀的刘戊,但根据其出土的玉器来看,此说存在很大疑点。

我们先来看一看这座楚王陵墓出土前的离奇经历。

大约是上世纪末的1984年,人们在距离徐州市区五公里远的狮子山一带发现了兵马俑。

狮子山是徐州一座高度仅有61米的石灰岩质地的小山,因为状似雄狮而得名。

这一年12月的一天,狮子山下砖厂的民工正在挖土,突然发现锄头下出现了陶俑。

著名的狮子山汉兵马俑就此出世。

这座兵马俑坑规模宏大,包括四个步兵俑坑和一个骑兵俑坑,共有4000个汉代陶俑,足有一旅之兵,堪称奇迹。

当地考古学家在发掘这批兵马俑后,认为:这批兵马俑绝不是孤立的,周边一定会有一座巨大的墓葬。

徐州古称彭城,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分封自己的异母弟刘交于此,建立楚国。

据史料记载,楚国共传12王,到王莽时期才断绝。

因此,这位拥有4000兵马俑陪葬的墓主人,极有可能是某位楚王。

然而在狮子山汉兵马俑坑出土后,长达十年时间里,考古学者们踏遍了整个狮子山,还动用了维加重力仪、浅层地震仪、地质雷达等最先进的探测仪器,前后三次大规模钻探,花费了几十万元,依然没有找到传说中的王陵。

难道这个王陵真的不存在,兵马俑坑到底是为谁陪葬的呢?时间一转眼到了1990年,专家王恺决定走群众路线,找来狮子山当地70岁以上的老人开座谈会。

听大家讲狮子山的故事。

突然,一位老人说的几句话,一下子引起了王恺的注意。

"山上老张家的地窖可真大,很大很大的,能存上万斤红芋,有两米多深……"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王恺清楚地记得,这座山就是一座石头山。

只有地表覆盖了一层薄薄的泥土,下面全部都是坚硬的石头。

中国王陵之谜:凿山为藏 狮子山楚王陵墓主之谜

中国王陵之谜:凿山为藏 狮子山楚王陵墓主之谜

中国王陵之谜:凿山为藏狮子山楚王陵墓主之谜凿山为藏狮子山楚王陵墓主之谜徐州地区目前共发现楚王陵墓八处。

根据墓葬的形制结构演变及出土器物特征,最早的四处楚王陵墓的排列顺序为楚王山、狮子山、驮篮山、北洞山。

位于徐州东郊的狮子山汉墓为大型横穴式崖洞墓,该墓规模宏大,结构独特,出土陪葬品丰富,其中有数百件玉器及近300件印章、封泥,国内罕见。

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徐州狮子山发现了一座楚王陵,这是20世纪晚期秦汉考古的一大重要收获,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之一。

该墓在开凿、使用上有一些不同于其他王级墓葬的特点,反映了一些早期横穴式崖洞墓的特征。

这座墓位于徐州市东郊狮子山主峰南坡,坐北朝南,是凿山为藏的横穴式崖洞墓。

由外墓道、内墓道、天井、耳室、甬道、棺室、后室及陪葬墓等部分组成。

这座楚王墓虽然最后未能完工就仓足下葬,墓壁、地面、顶部等有相当大的部分未进行细部加工,雕凿不够规整,但其主要设计施工意图均已体现出来,墓室各主要结构也基本完成。

汉代的楚国共有八王,他们是刘交、刘郢客、刘戊、刘礼、刘道、刘注、刘纯、刘延寿。

狮子山楚王陵肯定是其中一位的。

在楚王陵中,考古人员发现了汉文帝时的四铢半两钱,因此断定该墓上限不会超过公元前175年,又因为墓葬中没有发现五铢钱,所以推测墓葬的下限不会晚于汉武帝的元狩五年(前118)。

在这段已定的上下限时间内,共有5位楚王。

其中刘郢客在位4年,为公元前178至175年。

之后即位的刘戊在位21年,为公元前174至前154年。

刘礼在位3年,为公元前153至前151年。

刘道在位22年,为公元前150至前129年。

刘注在位14年,为公元前128至前115年。

由于刘注墓之前已经发现,位于徐州小龟山,因此狮子山楚王陵应属于其他四位楚王的。

四位楚王之一的刘礼共在位3年,他即位在七国之乱后不久,狮子山楚王陵的规模与他的情况明显不符,一般在研究时也不考虑他了。

有一些专家认为,徐州北洞山汉墓才是刘礼的陵墓。

徐州西汉楚王墓中玉器的龙文化

徐州西汉楚王墓中玉器的龙文化

徐州西汉楚王墓中玉器的龙文化今年是十二生肖年中的龙年,龙是一种十分神奇,十分虚幻的动物,但始终与中华民族形影不离,古来就传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它的威严和勇猛无不让人产生畏惧和崇拜。

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龙文化一直是中华文明的一支,从文学、绘画到更为广泛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可以说,在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龙,无所不在。

以此为契机,我们希望借汉代玉器中的龙形象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中华龙文化,以祝祖国龙年繁荣昌盛。

西汉中叶,龙的题材发生了重大变化。

人们多将生活中常见的走兽、家禽、飞鸟等动物形象加以异化。

数量众多的玉器,汉画像石和禽兽纹镜,尽管内容形式排列不同,但是我们发现,在这些图纹中,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都被刻画得十分突出。

四者完整地组合在一起,就是人们常说的“四神”。

“四神”是汉画像石和汉镜中使用最多、最广泛的题材,青龙或出现在一个图像上,或与其他奇禽异兽交错出现。

这类图纹一直延续到清代直到现在还相当流行,影响可谓深远。

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动植物等加以神化,并和想像中的神物组合在一起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

“四神”的起源很古老,相传在黄帝时便有“四臣主四方”之说,这四臣似应是四神的原形。

传说中的龙的功能很多,我们就不在这里一一阐述,我们主要讲的是在汉代人们有一种信奉,认为龙凤可以带着亡人的灵魂升入天庭,在很多的陵墓中,就出土了大量的龙形的玉器,青铜器以及汉画像石。

玉器上雕刻有龙凤图案,是因为古人认为龙凤都能升天,也能潜渊,变化无穷,可以引导墓主顺利进入阴间地府,像生前一样生活,地府即原始先民观念中的幽冥世界。

《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

”汉代时,以地下为阴界的观念已广为流传,死人归阴,生人归阳,《山海经·海内经》:“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

其山玄鸟、玄蛇、玄豺、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有大幽之国,有赤胫之民。

”由此可知,古人想象的幽冥世界有两个特点:1.暗淡无光,万物皆为玄色。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双联玉管功用新说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双联玉管功用新说

双联玉管及线描前人观点早年,扬之水先生在研究宋人的风雅生活中提到,“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双联玉管为讲究的双联笔筒”。

之后徐州博物馆刘照建先生撰文详细阐述了“笔套(笔筒)”说,参考各地多处墓葬出土的笔套形制特点以及尺寸大小,认为双联玉管“是放置毛笔的容器—笔套”。

但是双联玉管一端封口,双管并联,皆为空腔,两管腔内深浅不一,并不对称,且双管空腔呈锥形,不适合装毛笔。

挥墨盥洗后的毛笔存放于玉管内,也不利于笔锋保存。

关于“笔套”说的其他异议观点,南京博物院左骏先生在《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双联管形玉构件的功用研究》一文中作了详细阐释。

左骏先生认为狮子山双联管形玉构件“应为用于挹酒的长直柄心形勺具的柄饰”,并且复原了长直柄心形勺具的图片,给人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

但此观点仍有两个疑问:第一,狮子山双联玉管为和田青白玉质地,管壁很薄,若开口端为插榫头的卯孔,为了连接处的稳固性,玉管与连接物除了榫卯结合,势必还会钻孔横向加固,但双联玉管开口端并无钻孔痕迹。

第二,假设长直柄心形勺具柄部与双联玉管开口端榫卯结合坚固牢靠,柄部插入开口端的深度到达双联玉管总长的三分之一处足矣,没必要分别深达25.5厘米和16.48厘米,更无需将管腔做成锥形。

双联玉管两空腔深浅不一,状如锥形,管壁还很薄,试想一下,双联玉管作为柄饰在深腹容器中取酒,难免会与容器摩擦碰撞,久而久之,壁薄空腔的双联玉管容易碎裂,耐用性不强。

基于以上两点疑问,双联玉管是“勺子柄饰”的说法亦有些牵强。

功能新说新石器时代、西周、春秋、汉代墓葬中都出土过锥形器,多位学者撰文论证锥形器为簪子之类的冠饰。

一些管形器与锥形器相伴出土,各自大小尺寸都符合锥形器插入管形器保存的推测,即管形器为簪管。

双联玉管与管形器形制大体相同,我们大胆推测二者功能一致,双联玉管为放置笄、簪一类饰品的玉管。

锥形器与管形器锥形器是良渚文化玉器典型器类之一。

良渚文化玉锥形器上端首尖如锥,下端略阔,常做出短小的圆榫,榫上往往有横向的孔眼。

徐州北洞山西汉墓发掘简报

徐州北洞山西汉墓发掘简报

作者: 邱永生[1,2];魏鸣[1,2];李晓晖[1,2];李银德[1,2];
作者机构: [1]徐州博物馆;[2]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出版物刊名: 文物
页码: 2-18页
主题词: 西汉墓;附属建筑;徐州市区;彩绘陶俑;长方形;出土;开凿;标本;铜山县;室内
摘要: <正> 北洞山西汉墓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区北10公里处,铜山县茅村乡洞山村内。

北距微山湖15公里,东近津浦铁路,南临京杭大运河,与琵琶山东支的青山头隔河相望(图一)。

东南约200米处有桓山,山西麓有相传为春秋时代宋国大司马桓魋墓。

北洞山原为一座海拔54米的石灰岩小山,汉墓依山开凿,上面夯筑高大的封土堆。

此墓早年严重被盗,近十余年来由于当地农民开山取石,封土堆绝大部分也遭破坏。

1985年,徐州市政府将此墓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5月,经文化部批准,由徐州博。

徐州行 举世震惊,狮子山楚王陵地宫

徐州行 举世震惊,狮子山楚王陵地宫

中国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徐州行举世震惊,狮子山楚王陵地宫徐州,古称彭城,天下九州之一,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五省通衢”,华东门户。

同时它是刘邦故里、项羽故都。

徐州作为两汉文化发源地,人文景点甚多,有两汉文化看徐州之说。

狮子山楚王陵就位在徐州汉文化景区的核心区。

前206年,秦灭之后,项羽于此自立为西楚霸王;刘邦立汉后,先封韩信为楚王,都下邳(今徐州睢宁),仅一年即被贬为淮阴侯。

刘邦另立异母弟刘交为楚王,都彭城(今徐州)。

西汉刘姓楚王共传十二代。

汉制,封王死后葬于封地。

目前徐州共发现了八座楚王墓,狮子山楚王陵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

2015年徐州汉文化景区套票90元狮子山位于徐州东郊,为一座东西走向的小山包,海拔高度62米,因状如卧狮,故名狮子山。

山体为石灰岩,主峰上有人工覆土。

发现狮子山楚王陵还有些传奇。

1984年狮子山附近砖厂取土时挖出了许多小泥人(陶俑),发掘出俑坑,据此推断附近存有王陵,于是开始了探发。

动用了当时最先进的仪器,就差那么点运气未果。

后来还是通过走访群众加钻探,用了7年时间才找到陵墓的墓道口。

1994年发掘即评为被199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

此陵为西汉初期出现的“斩山为椁,穿石为藏”的大型横向石室墓。

狮子山楚王陵示意图陵墓坐北朝南,凿山为葬,凿石为室,直接开凿于山体之中,南北总长 117 米,宽 13.2 米,深入山下 20 余米,开凿石方 5100余立方米,相当于20多个标准游泳池的体积。

宏大的地下玄宫几乎把山体掏空。

因为墓被盗过,如此声势浩大的陵,其主人身份却一团雾水,专家考证狮子山墓的主人应是第二代楚王刘郢或第三代楚王刘戊。

楚王陵墓是模仿地面宫殿的建筑群体,结构复杂,形制奇特。

呈南北中轴线对称式建筑布局,从外到内依次为三层露天垂直墓道,天井、耳室、墓门、甬道、侧室、前堂和后堂等。

其中包括庖厨间、浴洗室、御府库、御敌库、钱库、印库、前厅堂、棺室、礼乐房以及楚王嫔妃陪葬室等大大小小墓室共计12 间,其设施结构一应俱全,再现了西楚汉王奢侈的生活场景,也印证了汉代盛行的“视死如生”的丧葬观。

徐州狮子山 西汉楚王墓出土兵器

徐州狮子山 西汉楚王墓出土兵器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兵器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的西汉狮子山楚王墓,可谓是徐州楚汉文化遗存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此墓位于徐州市东郊,于1994年底至1995年初被考古工作者成功发掘。

墓室雄浑宏大,结构奇特,由墓道(分内外两个部分)、天井、耳室、甬道、侧室、前室、后室及陪葬墓等部分组成。

该墓早年虽遭盗掘,但仍出土了各类珍贵文物近2000件(套),总量达数十万计,其中出土了大批成捆汉初实战青铜、铁质兵器,品种丰富齐全,基本涵盖了当时使用的各式兵器类型,填补了西汉早期冷兵器研究的一大空白。

另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出土了一批设计精巧、装饰华美而国内较少发现的西汉早期实用防护兵器铁甲胄,被学术界和世人所珍视。

本文就以此林林总总的兵器以飨读者,让我们共同感受汉初历史的厚重。

西汉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主要长兵器有戟、矛、戈、铍、;短兵器有剑、刀;远射程兵器有弩机、箭镞;防护兵器有盔和铠甲。

其中青铜兵器39件,钢铁兵器69件,比例1:1.8,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汉初兵器发展正处在铜、铁并用时代。

此时青铜兵器铸造技术虽登峰造极还在继续沿用,但铁兵器已大量出现,并开始使用先进的炒钢技术,可谓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炒钢技术,从另一侧面也证实了西汉初年兵器材质正处于由青铜全面转向钢铁的关键阶段。

一、长兵器长兵器一般为器、?摹㈢?的复合体。

因墓室内曾进水,带木?牡某け?器木?男嗷伲?不少兵器已无法知其具体长度。

铁兵器锈蚀残重,有的器形已无法辨清。

汉代长兵,似侧重戟与矛,汉初偶用铜戈,其式仍如战国式。

铜矛。

出土于内墓道第一间西侧室南壁下,东西陈放,共五件。

形制相同。

此矛前锋弧尖,矛身起脊,截面呈菱形。

?f呈椭圆筒形,一侧有半环耳以系缨,?f 口凹成弧形。

矛体及?f上饰兽面纹。

矛长20.1厘米。

?囊研啵南绿子幸?质圆筒形镦,中饰银箍一周,周身饰暗花纹图案,镦长12.5厘米。

整件兵器通长216厘米。

铁矛。

出土于内墓道第一间西侧室西壁下,共十六件。

震撼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精美玉器

震撼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精美玉器

震撼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精美玉器震撼&excl;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精美玉器&excl;狮子山汉墓是西汉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它位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徐州市三环路狮子山,四千余件兵马俑是汉墓的重要陪葬品,它发现于1984年,时隔十年后,发掘了主人墓——汉墓。

汉墓位于徐州东郊狮子山南麓,凿石为室,穿山为藏,墓室嵌入山腹内深达百余米。

狮子山楚王陵位于徐州市狮子山,是西汉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遗址距今已有2100余年的历史。

位于其西侧300米远的汉兵马俑则是楚王陵园的一个组成部分,象征着卫戍楚王陵的部队。

当年楚王陵的发现纯属偶然:1984年12月,徐州狮子山脚下几个顽皮的孩子在施工工地的土里扒出了几个小泥人,不经意间触动了隐藏在小泥人背后深厚的汉文化之网。

当考古人员接到村干部的报告赶到现场时,孩子们玩耍的工地已变成了一个小市场:有人在土里不停地挖,有人坐在边上焦急地等着收购——一个小泥人10元钱。

考古人员很快意识到了小泥人的重大价值,盗挖盗卖活动很快被制止,现场被严密封锁。

2天后,考古专家们开始了系统的抢救性发掘。

前后历时60天,共发现5个俑坑(最后发现总共6个),4000多个陶俑。

1994年11月,国家文物局同意大规模正式发掘主墓。

到1995年1月11日,考古队员已经看到了主墓室的大门。

主墓室的门口堆放着几块巨大条形石块,每块石头的重量估计有五六吨,这是下葬者为防止墓室被盗用来封堵墓门的塞石。

然而塞石已经被拉了出来,而且上面扔满了各种文物。

王恺估计,盗墓者肯定通过主墓口进到墓室里了。

每块被拉出的塞石上,都凿有一个类似“牛鼻眼”的东西,盗贼正是把绳索拴在牛鼻眼上,不知用了什么技巧,居然把五六吨重的塞石拽了出来。

考古队员仿佛看到了盗墓者的活动:拉出塞石后,盗贼进入了墓室。

墓室内很黑,他们手举火把乱翻一气,发现有价值的金银器全都不会放过,把墓室洗劫一空后,盗贼远走高飞。

楚王陵

楚王陵

楚王陵徐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它主要是以汉文化的发达而著名。

“两汉文化看徐州”充分说明了徐州的汉文化在全国都具有代表性。

近年来,徐州出土了一大批独具特色的汉墓群。

狮子山楚王陵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座。

这座汉墓是考古工作者在94年底至95年初发掘的。

据考证墓主人是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

这座王陵的出土,对我们考察西汉早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地理、封域等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被列为1995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

有道是“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汉代人民所创造的这一段历史风情吧。

各位游客,这座墓葬总长117米,总面积851平方米,是徐州目前已经出土的汉墓群中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它由外墓道、内墓道、天井和主墓室四个部分组成。

现在我们来到了外墓道的扩展处。

这一部分没有做完,各位可以看到这里残石林立,这种情况在古代墓葬中非常少见,一般的墓葬凡是在入口处都修凿得很平整。

大家请看这些工具,当时工匠们就是用它们来打凿陵墓的。

再看这些石头本来是准备做塞石用的,已经凿出了雏形,但因墓主人死得突然,没有来得及完工。

这给了我们一个暗示:这座墓葬的主人很可能是在一种不正常情况下突然死亡的。

等看到后殿时,我们就会了解到他具体的死因。

从这里望过去,最能感受到这座墓葬雄伟宏大的气势。

这就是外墓道的主体部分。

两侧的墙壁都是两千多年前的原始形制,是完全靠人工把整整一座山掏空形成的,这一段的平均深度达14米,差不多有五层楼高。

这样深又这么窄,造成了一种特定的氛围,使人抬头仰望之时,会产生一种天荒地老的永恒感来。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墙壁修凿的十分平整,凡是山体本来的自然裂隙,像这些地方都用特制的石条镶补起来,使得整个墙壁看起来更加整齐规范。

在前面墓道接口处,考古工作者清理了一座陪葬墓。

这种在直墓葬入口发现陪葬墓的情况,在全国还是首次。

在其中所出土死者佩带的印章上刻有“食官监印”四个字,说明此人是负责墓主人膳食方面的一个官员,相当于今天的司务长或后勤部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