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1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AB卷新人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1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
主义的曲折发展AB卷新人教版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1.(xx·课标全国Ⅰ,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情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市场上的日常洋货已经充斥到“穷乡僻壤”,说明民众的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紧密,故选C项。

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关税主权”,排除A 项;在近代,自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中国市场主动开放并非在19世纪中期以后,应该开始于19世纪末清政府自开商埠,排除D项。

答案C
2.(xx·课标全国Ⅰ,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虽然开始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对外国商品具有一定的抵制力,从而导致了英国棉布在中国的滞销,成为了“无用的”的商品,成为中国生丝的包装布,故选D项。

材料并未体现A、B、C三项。

答案D
3.(xx·课标全国Ⅰ,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解析材料显示“1853年”,中国对英国的棉纱、棉布消费量很低。

结合史实,此时处于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洋布的滞销是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故答案为D项。

答案D
4.(xx·课标全国,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

这反映出张謇( )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末创办实业的影响。

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
农抑商政策。

张謇是晚清状元,毅然挂冠经营、兴办实业,这一行为冲破了传统的“商业为末”观念,因此A项符合题意。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族工商业竞争”,排除B 项;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故C项与史实不符;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A
5.(xx·课标全国Ⅰ,40)见专题十二[综合研判思路]
6.(xx·课标全国Ⅰ,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

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

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解析第(2)问,第一小问,从人口政策、经济措施等角度概括;第二小问,从积极、消极两方面综合分析。

答案(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
农业生产;节制生育。

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7.(xx·课标全国Ⅲ,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

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编》等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以商埠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知识、分析论证的能力。

本题的解答首先要归纳一个主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在行文上建议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即先亮明观点、在进行具体论述、最后概括总结。

答案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示例:集中于沿海地区。

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8.(xx·课标全国Ⅱ,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

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

这反映了此时期( )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解析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并不是为了促进民族工业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针对的是所接收之敌伪纱厂,而不是对整个轻纺工业的统制,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出现困境,并不是抗战胜利后才开始出现衰落,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由国民政府合并的日伪纺织企业,事实上仍需政府予以维持,说明南京国民政府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体现了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故D项正确。

答案D
9.(xx·课标全国Ⅲ,30)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解析题干时间是1932年日本在东北进行局部侵华战争,图片中有“挽回权利”“振我中华”“十九路军”等字样,可知当时中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故选择D项。

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利用国人的爱国热情推销国货在此之前就有,不是新的营销方式。

中国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B、C项错误。

答案D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1.(xx·江苏单科,7)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

”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

”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解析题干要说明中国传统经济伴随洋货冲击而解体,故B项正确;A项仅属表面现象,而非实质,排除;材料中“殆不啻十之五”说明“部分”开始使用,并不是“抵
制”,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外来商品的冲击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B
2.(xx·天津文综,5)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

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

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

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解析在皮毛贸易的影响下,内地农民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数不断增多,说明中国内地农村的经济市场化不断提高,故选A。

B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材料反映的现象无关,排除;C项错在“全面”,排除;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于鸦片战争,天津开埠通商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排除D。

答案A
3.(xx·四川文综,4)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

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

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

”这主要反映了( )
A.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
B.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
C.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
D.洋务专业人才的匮乏
解析总理衙门除主要负责外交事务外,也是洋务运动的领导机构。

材料表明总理衙门大臣对外交事务浅尝辄止,任其自然,没有全力以赴,并且对介绍西方世界的《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部书不了解,说明洋务运动在推行过程中专业人才匮乏,故D 项正确。

A项中“中外交涉”、B项“顽固派的抵制”、C项“立宪思想”在材料中未体现。

答案D
4.(xx·山东文综,17)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

它反映出( )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解析A项是在甲午战争后,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产生而不是发展,而且材料体现的应该是小农经济,而不是民族工业,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了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农产品的市场也随之扩大,故D项正确。

答案D
5.(xx·重庆文综,6)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842年中国已被迫开放,但184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与1843~1847年相比,呈下降趋势,根源在于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B项正确。

A、C、D三项虽然会影响到英国制造品的输出值,但不是根本原因。

本题选B项。

答案B
6.(xx·重庆文综,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

从1870年开始充当李鸿章幕僚,创办了一系列实业与教育事业。

1896年,他将自办银行的见解向清廷作了系统的表述:“银
行昉(开始)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货财,以应上下之求给,立法既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而国家任保护,权利无旁挠,故能维持不敝。

各国通商以来,华人不知务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商务枢机所系,现又举办铁路,造端宏大,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


——摘编自谢俊美编《中国通商银行》材料二1897年5月27日,经过盛宣怀一段时间的筹备,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

银行股份全属华股,总董全是华人,其构成不是封建官僚就是买办商人,实行“权归总董,利归股商”。

它的内部章则制度完全仿照英商汇丰银行章程来拟订,用洋人为大班,掌握业务经营上的实权。

它以上海总行为中心,积极开展业务。

中国通商银行(上海总行)各类放款占其放款总额百分比
——摘编自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
《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初创时期》(1)19世纪中后期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世界经
济的基本状况。

(2)根据材料一,归纳盛宣怀提出的中国自办银行的理由。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通商银行初创时期放款的重点领域。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行在重点领域放款所起的作用,指出该行在初创时期存在的不足。

解析第(1)问,注意关键信息“19世纪中后期”,结合经济模块的有关知识,从工业革命开展和世界市场形成等角度概括说明即可。

第(2)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现又举办铁路”“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概括。

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表格信息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工业和交通业发展、近代化等角度分析;第三小问,依据“构成不是封建官僚就是买办商人,……用洋人为大班,掌握业务经营上的实权”概括。

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深入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银行比中国传统金融机构优越;有利于促进铁路建设等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抵制洋商独揽中国银行利权。

(3)民族工商业及交通业。

推动了民族工商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在经营管理上依赖洋人,没有完全摆脱列强的控制。

7.(xx·广东文综,38)(节选)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
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材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生产部门、生产特点及劳动单位、产品去向等角度阐述;第二小问,紧紧抓住“农村经济结构”的限定项,分析整合材料一、二体现的观点从两方面得出结论。

第(2)问,第一小问,注意要求“分别”写出“局限性”的命题立意,两则材料都是从不同角度来看待近代农村经济结构变动的,都没有全面看待;第二小问,结合两则材料观点的局限性,概述近代经济发展受到冲击引起自身变化的特点即可。

答案(1)特征: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

不同:材料一: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解体;材料二:河北元氏县仍以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

(2)局限:材料一有夸大之处;材料二只反映局部。

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8.(xx·江苏单科,11)1938年1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下属机构众多。

经济部的设立( )
A.适应了战争持久化的需要
B.标志着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
C.提高了后方百姓生活水平
D.导致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
解析由时间“1938年”和“经济部的‘职权范围’”可知,经济部的设立有利于为抗战提供持久的物质保障,故A项表述正确;题干未涉及国民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排除B项;C项表述过于夸大经济部的作用,排除;题目中未涉及国民政府行政效率的变化,排除D项。

答案A
9.(xx·四川文综,7)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

该政策( )
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注意时间“1935年”,发生在罗斯福新政后,受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影响,通过了《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故①正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
质,决定了不可能完全消除经济压迫,故②错误;“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故③正确;官僚资本是凭借国家政权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经济,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有利于官僚资本的发展,不是“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故④错误。

答案为A项。

答案A
10.(xx·福建文综,24)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

表中数据变
动可以用来佐证( )
表出超(+),入超(-);单位:百万元
A.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B.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
C.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
D.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长
解析本题是数据图表题,解题关键在于正确分析表格中数据的变化。

结合图表中数据可知,在中美贸易中,中国处于入超地位,并且数据逐渐增加,体现出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故A项正确。

数据表明,英国对华贸易优势明显,但有波折,不是“逐步加强”,故B项错误;中国在与法国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体现不出“法国强化对华转嫁危机”,故C项错误;中俄(苏)间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期间有波折,
体现不出“稳步增长”,故D项错误。

答案A
11.(xx·安徽文综,15)“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

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
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

”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
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个短暂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又萧条下去,据此可知②符合题意,由材料中关键信息“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可以推断④正确。

①与史实不符,③中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应是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故答案为B项。

答案B
12.(xx·安徽文综,15)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
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

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解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获得了初步发展,而题干的时间是1913年到1936年,早就超越了初步发展这个阶段,故A项错误。

图中数据表明直到1936年外国资本依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故B项表述正确。

1936年官僚资本体系并未崩溃,故C项错误。

D项中“决定”二字表述错误,国际局势是影响中国产业资本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答案B
13.(xx·北京文综,40)(节选)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

鉴于中国重要工厂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而内地各省几乎没有工业基础,难以满足抗战的物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计划将工厂内迁。

1937年,国民政府制订了《工厂迁移协助办法》,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

截止到1937年底,上海迁出民营企业146家,各种机件14 600余吨。

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再次动员企业迁移,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

从1938年7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主要迁往湘、桂、黔、滇、陕、川,共迁出企业304家,物资511 825吨。

(1)结合材料及所学,概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内迁的原因及过程。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中国重要工厂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分布不合理;“内地各省几乎没有工业基础,难以满足抗战的物资需要”归纳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主要迁往湘、桂、黔、滇、陕、川”,可得出先迁往武汉,后又迁往西北、西南等地。

答案原因:中国现代工业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支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决定将工业内迁。

过程:抗战初期企业迁往武汉;武汉失守前又迁往西北、西南等地。

14.(xx·重庆文综,13)(节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到了殖民
地半殖民地国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将材料数据纵向对比,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大大缩减;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出处,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缩减,原因在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即可。

答案趋势: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大大缩减。

原因:欧洲各国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减少了对外国商品的依赖;提倡国货运动抵制了外国商品的输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