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女孩摔婴 是出于嫉妒心作祟?

合集下载

重庆女孩摔婴案:真有天生罪犯吗?

重庆女孩摔婴案:真有天生罪犯吗?

重庆女孩摔婴案:真有天生罪犯吗?*以“天生罪犯论”能解释本案的某些蹊跷:先回看事件,可以说此事中一些反常理的情节很难用天生残忍之外的理由解释。

*施暴者年仅10岁,法定其并不具备承担刑责的能力在我国的刑法是有规定的:“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这样的规定有一定道理,一是不满14岁的人往往心智发展不成熟,很难有明晰的是非观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二是由于这种心智的不成熟,多数时候他们都处于父母和老师的监管之下,这样年龄的孩子也很少敢于独自的、有目的去实施某些严重破坏行为。

而本案中,施暴女童则与通常认为的“懵懂”相去甚远,在电梯中独自抓准时机掳走男婴,独自施暴,让人感觉她“轻车熟路”。

这种巨大的反差,也就使得不少人倾向于以“天生能做坏事”去评判她。

*施暴者选择的被害人为陌生1岁男婴,施暴动机有违常理孩子通常被认为喜爱可爱的小生命,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科学家证实,几乎从一出生起,孩子们就自发地被其它生物吸引,6个月大的小宝宝会想要亲近并触摸真正的猫狗,而不是电动的玩具猫狗。

婴儿会对真兔子,而不是玩具兔子绽放笑容。

哈佛(Harvard)的学者爱德华·O·威尔逊甚至认为孩子有“热爱生命的天性”。

而此案中的女童“违背”了这种天性,对几乎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男婴下手。

此外,被害人的奶奶和被害人与施暴女童并不认识,只是电梯中偶遇。

即便以女童父亲的说法:“自己的女儿平常很喜欢小孩和小动物,女儿是因为男婴对她做鬼脸、不友好而伤害男婴,并借此表达自己的感情”,当做施暴动机也显得莫名其妙。

再者,判断成人犯罪行为严重性的主要维度就有动机,根据动机和行为的后果综合判断。

没有指向性的朝陌生、无辜的人下手,常常被认为是“最恶”的动机之一。

而女童施暴的真实动机如果像媒体对女童同学和邻居采访所披露的那样,“她事前几天就想把一个孩子放到包里从楼上摔下去”,“常常捏自己小的孩子的脸,直到把对方捏哭”。

重庆女童虐婴案完整视频曝光:女童事后不停搓手

重庆女童虐婴案完整视频曝光:女童事后不停搓手

《重庆危险女童:杀机与拯救》根据视频显示,当天下午16点11分03秒,电梯载着原原和吴世芳从7楼的家里到达1楼,随后电梯门打开,女童李蕾出现在电梯门口。

李蕾在电梯门打开两秒钟之后就伸出了手臂,擦过正在推着小车出电梯门的吴世芳,一把将还在电梯里的原原抱了起来。

16点11分14秒,电梯门合上,此时吴世芳已经被关在电梯外,两秒钟后,李蕾伸出右手,按下去25楼的电梯按钮。

在此期间,被她抱在怀里的原原一直伸出右手指着电梯门,同时困惑睁着大眼睛望着抱着她的李蕾。

16点11分23秒,李蕾伸出左手开始殴打原原,先重击了两下,3秒后,她开始用手打向原原的脸部,并在原原脸上掐了一下。

13秒后,她将抱在怀里的原原扔到地上,并踢到电梯的角落,根据视频显示,此后,她向原原的身体和头脸部连踹5脚,并重击两下。

16点12分01秒时,电梯到达25楼李蕾家所在楼层,12分09秒时,李蕾拖着被打倒在地的原原消失在视频中。

与此同时,根据视频记录显示,16点13分47秒时,电梯门打开,随后吴世芳和一个邻居也出现在电梯的监控摄像头里,她神情焦急按下了去25楼的按钮。

电梯里,她慌乱地与身旁一起上楼的邻居说着什么,并一再指着电梯门。

事后她向《博客天下》回忆,她告诉身边的邻居,孙子被楼上一个女孩抱走的事情,一旁的邻居则安慰她,不会有事的。

下午16点14分58秒,吴世芳到达25楼,等她走出电梯门后左右张望,随后消失在摄像头中,吴回忆,一出走廊,她就见到了走出家门的李蕾。

在原原消失在监控摄像头里再到吴世芳上楼寻找孙子的2分49秒的过程中,吴不会知道,危险“坠落”已经发生。

事后,女孩李蕾向长寿区警方供述称,她将原原带回家后又在客厅沙发上对他进行了殴打,最后抱至阳台栏杆上逗玩,随后致原原从25楼坠落。

但当天下午,女孩李蕾却欺骗了吴世芳,当吴世芳对媒体说:“我问她,原原在哪里?她一会儿说,被一个男孩抱走了,一会儿又说被一个女孩抱走了。

”下午16时16分42秒,吴世芳和李蕾再次走进电梯,此时李蕾先进一步,11岁身高已经有1米55米左右的她看上去甚至比吴世芳还要高一些。

“女孩摔婴”的心理思考

“女孩摔婴”的心理思考

“女孩摔婴”的心理思考作者:何吴明来源:《百科知识》2014年第02期2013年12月4日深夜,重庆电视台播出了一段某居民小区电梯内一女孩摔打婴儿的视频,婴儿随后从25层诡异坠楼,重伤昏迷。

很多人都无法理解小女孩对无辜婴儿的暴力行为,而笔者则希望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事件和当事者的“非常”行为做出分析。

少年犯罪规律难寻通俗地理解青少年犯罪,可以套用一句话:“优秀的孩子都是相似的,而犯错的孩子各有各的错误。

”报道称该女孩曾因车祸出现脑部受伤。

这让人怀疑这件事与她的异常行为是否有关系。

目前的答案只能说是有可能。

早在1949年,就有研究者讨论脑部受伤或者其他神经损伤对这类青少年罪犯的影响。

所以这是人们最先关注的解释之一,但是研究的结果并不统一。

也就是说,不是所有青少年罪犯,尤其是谋杀,都是源于脑神经损伤。

这不是一次冲动的行为,而是有预谋的。

因为女孩不是在与婴儿产生冲突的情境下才做出攻击性行为,而是有计划地跟踪然后狡猾地趁对方监护人走出电梯的刹那抱起婴儿,然后马上关掉电梯门。

这么“精妙”的设计可能反映了两个事情,要么这个女孩的智商不低,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构思出了这样一条诡计;要么这个女孩受到电视或网络媒体的影响很大。

依据现有研究,在青少年谋杀犯的智商方面,并没有发现一致的规律。

有些谋杀犯智商低于平均值,而有些则高于平均值,这方面也没有统一的意见。

环境影响少年犯罪有一些环境属性却能够预测一个孩子的行为。

报道中提到,该女孩父亲承认自己及妻子平时会打骂女儿。

这反映了孩子可能处在一个不甚令人满意的成长环境中。

1. 童年期受伤害的经历儿童时期遭受父母虐待的经历,与进入青春期后的犯罪行为有密切关系。

有证据表明,那些童年饱受虐待的孩子发展到实施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更高。

事实上,在童年遭受身体虐待的孩子当中,有六分之一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有实施暴力犯罪的倾向。

更值得注意的是,目睹暴力也会导致日后实施犯罪。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大多数被虐待的儿童(之后)并无攻击性行为,这得益于心理坚韧性的发展。

【精品作文】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反思:家长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精品作文】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反思:家长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女乘客因为坐过站,对司机大打出手,车辆失控坠江。
汽车失控的过程,只有三秒。
倒数第3秒,女乘客击打司机。
倒数第2秒,司机还击,女乘客再反击。
最后1秒,司机急打方向,车辆失控。
灾难的来临,总是以你想不到的方式。
那么迅猛,又始料未及。
2人争执,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家长在遇到孩子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要想法设法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将话题引导到孩子感兴趣的事件上来,比如:他(她)感兴趣的动画片里的主人公遇到这样的事情后,是怎样表现的,让孩子从榜样的身上吸取教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逐渐的成长起来。
平心静气地与孩子交流沟通
正确认识和重视孩子的情绪
家长要正确的认识孩子的情绪,必须重视孩子的情绪。遇到一些开心的事情或是不愉快的事情,总会有一些情绪表现的,这是正常现象,家长碰到孩子有高兴的事情的时候,要多多的鼓励自己的孩子,夸赞孩子做的不错。遇到不开心事情的时候,不能由着孩子在那里无休止的哭闹或是发处理的方式一样的,这样长此下去的话,肯定对于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不利作用。
其实真的有那么严重吗?肯定没有。一旦人的情绪按钮被触发,就只能自食被愤怒支配的恶果。
2017年6月,武汉一位名牌大学女博士自己迟到,过了登机时间。值机员建议她改签或退票,女博士却执意要乘坐这趟航班。沟通无果后,女博士突然冲进柜台,朝着值机员的脸狠狠打了几巴掌。并嚷嚷着:"我就迟到五分钟怎么了?"可怜的值机员小姑娘,平日性格温柔乖巧,被无故扇了巴掌,泣不成声。
【精品作文】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反思:家长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版权所有:【碧意之时】
10月28日,重庆一公交坠江。
10月31日晚上,公交车从江中被打捞上来。
玻璃,几乎全部碎裂。

重庆女孩摔婴深度心理分析

重庆女孩摔婴深度心理分析

从重庆女孩摔婴看心理认知扭曲【导读】重庆女孩摔婴颠覆着人们对儿童的认知,不是说儿童普遍都变得不好,而是说儿童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变得这么残忍,到底是什么条件促成了这样的变态行为呢?(来源心融网)女孩的行为和其父的说法重庆10岁女孩在电梯里残暴踢打1岁多婴儿,并抱回家在家里沙发和阳台上,将婴儿当做玩具般的继续逗弄和踢打,为什么本该是善良可爱的小姑娘,却有如此般的惊人行径。

先看一下在女孩家里发生的事情和女孩爸爸给出的说法,女孩父亲李先生表示,他并不认同外界关于女儿故意将男童摔下25楼的说法,“经警方调查,女儿和男童在阳台,有踢打的动作,但并未故意将男童摔下。

”据女孩陈述,她将原原从电梯抱回25楼家中,在沙发上对原原实施殴打,后将原原抱至阳台栏杆上逗玩,致原原从阳台坠落。

据李某陈述,她将原原从电梯抱回25楼家中,在客厅沙发上对原原实施殴打,后将原原抱至阳台栏杆上逗玩,致原原从阳台栏杆坠落。

原原奶奶看到电梯直接运行至25楼停下,遂赶至25楼寻找,遇李某从家中走出,遂向李某询问原原下落,李某谎称原原已被他人抱走,李某与原原奶奶一同乘电梯下楼寻找。

下楼后两人分行,李某绕行至原原坠落地处,将灌木丛中的原原挪至七八米外的小道上,然后返回自己家中。

原原奶奶径直到小区保安处调看视频监控。

至于男童坠楼的原因,李先生表示,事发时传出几声狗叫,“男童受惊吓自己坠楼”。

李先生称,自己的女儿平常很喜欢小孩和小动物,“但表达方式有问题。

”事发后他问女儿为什么要踢打男孩儿,“女儿说男孩跟她做鬼脸、不友好”。

另外,李先生称,自己和妻子平常会打骂女儿,多少对其性格有影响。

事发后,女儿一直哭闹,已被妻子带至新疆。

婴幼儿模仿能力极强人之初,性本善与性本恶的争论很多,都各执一词,也都有相应的证据。

尚且不论性善性恶,因为善恶是人根据当今的所谓文明之类来界定的。

心理咨询师说,人性本就比较弱肉强食,彰显个人力量。

婴儿在没有受到惊吓刺激的时候,把毛毛虫揪成两半,把小鸡抓死,紧拎着小猫的一点毛皮,把小猫拎得喵喵惨叫,婴儿此时展示着自己力量的强大,得意洋洋,丝毫没有怜悯之意。

重庆摔婴女孩父亲女儿事情后无反常 超乎常人的安静

重庆摔婴女孩父亲女儿事情后无反常 超乎常人的安静

重庆摔婴女孩父亲:女儿事情后无反常超乎常人的安静
据央视报导十岁小女子终究为什么对一个并不了解的男童施暴,人们至今没有找到答案。

女孩父亲日前承受采访时,否定此前有关常常打骂女儿的报导。

工作发生后,人们最大的疑问就是为什么?记者对女孩父亲的采访进行了四五十分钟,最中心的问题却没有得到答案。

他对此事的全体心情是震动,一起以为“养不教父之过”,一切的职责不在孩子,在自己身上。

女孩父亲对媒体称他曾常常常打骂孩子予以否定——“毕竟是女儿,怎样舍得打骂,更不要说常常打骂了”。

别的,他说与爱人爱情很好,不存在家庭冷暴力对孩子有影响。

第三,他说女儿平常很喜欢小动物。

这些状况加在一起,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会作出这样让他很震动、匪夷所思的工作”。

女孩父亲说,事发前并未发现孩子有任何反常,过后略微有一点反常的是,孩子并未有其想像中的很忐忑等剧烈的
心情动摇,反而体现得很安静,并正常地读书、写字。

作为父亲,他也不知道女儿为何会这么做、做了今后会有超乎常人的安静、究竟孩子心思出了哪种问题。

他检讨说,他曾经最大的问题是只关怀孩子饮食、起居、学习,对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甚少。

他说,这段时刻,他的首要精力用于处理男童的筹款与善后问题。

他期望赶快找出本相,去承当作为孩子父亲应该承当的教育职责。

十岁女童摔打婴儿

十岁女童摔打婴儿

颅手术 , 但 由于伤情较重 ,至今 尚未度过危险期 。
女 童摔打婴儿事件曝光后 ,人们感到震惊 :十岁女
童竟能如此残忍 ,并且在事后表现得如此淡定 。有人呼
吁要对 摔婴女童严惩 ,有 人推 测女 童做 出这样残 忍的举
给她 留下极大的 心理阴影 。需知 ,摔 婴事件不 仅暴露 了李某
的 心 理 问题 , 也 让 我 们 看 到 社 会存 在 的 问题 。 对 李 某慎 重处 理 ,
摔 婴案发生后 ,这个问题再次被热议 。有人主张像西方学 习 ,
“ 对 于 十 岁 以 上 不 满 十 四 周 岁 的 少 年 ,如 果 有 证 据 证 明 其 危 害 行 为 出于 恶 意 ,就 可 以 追 究 刑 事 责 任 ” ,对 施 暴 女 童 进 行
原被发现 时 , 浑身是血地躺在小 区楼下 的地砖上 , 生命
注重教化 ,免 留心理 阴影
法律界 人士指 出,中国青少年犯 罪已呈现低龄 化趋势 ,
1 4岁 以 下 的 “ 儿童犯罪” 该 怎 么处 理 , 一 直 以 来 都 是 一 道难 题 。
某询问原原下落 。 李某佯装安慰奶奶后将奶奶故意引开 ,
自己跑到婴儿的坠落处将其移至人行道上 。 整个事件中 , 李某表现得相 当镇定 ,并在施暴后 照常读书 、写字 。原
果父母能 给孩子多一些呵护 , 也不会产生如此多的问题儿童。 此外 ,学校教 育也要加强 对孩子心理健 康和人格健 全方面 的 培养 , 对那些父母工作忙 、 很少感受到关爱的孩子 多一些关心 ,
对 有 暴 力倾 向 的 孩 子 也 多 一 些 引导 。 解 决 当 下 目益 突 出 的暴 力 低 龄 化 问 题 。亟 需家 庭 和 学 校 携 手 。

重庆摔婴女孩常挨打 事发前曾说想摔婴儿

重庆摔婴女孩常挨打 事发前曾说想摔婴儿

重庆摔婴女孩常挨打事发前曾说想摔婴儿11月25日16时10分,吴世芳女士带着一岁大小的孙子原原乘电梯从7楼家里下楼玩耍。

电梯抵达一楼时,她拉着孙子用的童车先走出电梯。

这时从电梯外走进一个10岁小女孩。

小女孩在吴女士出电梯时,将原原抱起,电梯门自动关上。

吴女士忙按电梯已来不及了。

女孩电梯家中接连施暴电梯监控录像显示,电梯从1楼升至25楼的过程中,小女孩先是抱起原原,然后狠狠摔在地上,接着反复对原原的头部、身体进行踢打。

之后,电梯门打开,小女孩将原原重重甩出门外,之后电梯门关闭。

小女孩将原原从电梯抱回25楼家中,在客厅沙发上对原原实施殴打,后将原原抱至阳台栏杆上逗玩,致原原从阳台栏杆处坠落。

女孩谎称男童被人抱走电梯关闭后,吴女士注意到电梯中间没有停留直到停到25楼,她随即赶了上去。

在25楼,吴世芳并未看到孙子,只看到一楼进入电梯的小女孩刚好从25楼6号居民房走出来。

吴女士忙问小女孩原原在哪里?小女孩拍了吴世芳一下,安慰道:“阿姨你不着急。

”小女孩谎称原原被人抱走了,但一会儿说是男童抱走的,一会儿说是女孩抱走的。

女孩挪动坠楼男童后回家小女孩带着吴女士乘电梯下楼之后,两人分头寻找。

小女孩绕行至原原坠落地处,将灌木丛中的原原挪至七八米外的小道上,然后返回自己家中。

5分钟后,小区保安陈家庆在高楼背面小路的地砖上发现了浑身是血的原原。

“当时孩子还没有昏迷,‘啊啊’地虚弱地叫着,鼻孔里不断冒着血。

”陈家庆称。

男童昏迷多日现已苏醒原原被送往附近的重庆长寿区人民医院抢救,因为原原头部胸部多处骨折,失血严重,原原曾长时间昏迷。

昨晚8时许,原原爸爸在微博上表示,原原已经醒来,但意识还比较差,身体比较虚弱,现在加强营养餐,准备下个星期做手术。

小女孩是未成年人,尚属于监护范围,孩子家长负有责任,小女孩在这个阶段出现问题说明她父母的教育是有问题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系教授李玫瑾新京报讯重庆长寿区相关部门昨晚通报称,“女孩摔打男童”当事人李某称她将男童原原从电梯抱回25楼家中,在客厅沙发上对原原实施殴打,后将原原抱至阳台栏杆上逗玩,致原原从阳台栏杆处坠落。

小悦悦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小悦悦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小悦悦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摘要:“小悦悦事件”曾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与愤慨,十八位见死不救的路人更是受到社会的强烈谴责,同时人们也开始怀疑国人的素质问题,认为这一切是社会沦丧的表现,但事实上真是这么样的吗?关键词:小悦悦、路人、社会心理学、从众心理、社会化一、事件回顾2011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由此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0时32分离世。

2011年10月24日上午,广东佛山南海区检察院称已批准逮捕小悦悦碾压案嫌疑人。

二、小悦悦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小悦悦事件,引发了关于全民道德的讨论、大批判,网络媒体与新闻媒体的批评大都认为是因为我们道德的沦陷、良知的泯灭与人性的冷漠导致了这一切。

固然,中华民族真的沦落到这等地步了吗,这一切仅仅是因为道德的沦丧吗?下面个人将根据社会新心理学的一些知识来分析大众、媒体及十八位路人的行为。

1、社会大众与媒体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人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与压力,而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在本次事件发生后,我们可以发现社会惊奇的相似,大家都在强烈指责十八位路人的冷漠、社会道德的沦丧,媒体也一致报道。

我们的社会是如此的一致这让我们惊奇,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但是在这件事上大家的思想与言论显得如此一致,细细想来在这些谴责他人行为的人中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曾经有不一样的想法或是曾经也做过与十八位路人相同的行为,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社会的回答为什么如此一致,其原因可能就在于我们的从众行为,人都是社会中的人,当群体的行为或是思想以绝对的优势胜过个体的行为或思想时,个人就会因为对被这个社会所排斥的恐惧而放弃自己的最初的行为或思想而产生从众行为。

8个月女婴坠楼身亡,警方调查后判定:这是谋杀!

8个月女婴坠楼身亡,警方调查后判定:这是谋杀!

8个月女婴坠楼身亡,警方调查后判定:这是谋杀!特九组2022-05-24 00:00发表于江西“砰一下她就掉地上了!”“这楼有十米高吧?”“掉下来嘴唇黑紫、口吐白沫!惨呐……”目击者说道。

没有人想得到,这所有的形容和描述,针对的对象只是个八个月大的孩子。

更没人会想到,一个八个月大的小女婴被摔死的背后,让人看到了比毒药还恶毒的东西。

重男轻女有多可怕?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故事,也很令人感到悲哀的故事!一个8个月大的女婴,被她的爷爷活活摔死了…“薇薇”之死薇薇全名肖薇,是个八个月的女童。

不过她的全部人生,也仅仅就是八个月,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012年2月17日的早上。

这天早上,天气尚早,日上三竿,正是重庆市东华社区的老人们早起遛弯的好时光。

“砰!”一个襁褓落在街道上,吓坏了七老八十的一群老年人。

目击者都是上了年纪,当了爷爷奶奶的人,当看到那个包裹时,所有人第一反应都是那是个包着婴儿的襁褓。

抬头看去,楼高有十米,襁褓落地,里边有孩子吗?还没等老人们走上前看个究竟,那楼上又是一个老头跳了下来!刹那间,殷红的血已缓缓流出。

最先接到电话的是急救医院,然后是到场勘察的警察。

来的是好几个警察,毕竟涉事的是个婴儿和一个老年人,而且据医院方面传来的消息,那婴儿已经宣告死亡了。

这也就意味着,这是一起产生了死亡的案件,而且还是婴儿死亡。

无论是意外还是人为,总之这种事情必然是恶性社会事件,也必定要引起轩然大波。

这件事情必须尽快水落石出。

于是警方来到了女婴和老人相继坠落的那栋小楼,也就是肖家的房间。

肖家的屋里,有一个年轻的女子正在嚎啕大哭,越哭越伤心,眼看就要哭晕过去。

在周围群众的诉说中,人们逐渐知道了这一家的情况。

那哭的伤心的年轻女人叫刘燕,是女婴的母亲,而死去的女婴叫肖薇,是她去年才生下的女儿。

刘燕那个从楼上跳下来的老人叫肖友福,是薇薇的亲爷爷,也是刘燕的公公,薇薇还有个奶奶。

而薇薇的父亲叫肖均。

既然说到了薇薇的其他亲人,爷爷肖友福在医院生死未知,妈妈在这儿哭得死去活来,那薇薇的爸爸和奶奶呢?突然有眼尖的群众一指楼上窗户,“那不就是孩子的爹跟奶奶吗?”人们看过去时,窗台上只有一闪而逝的一片影子。

重庆女孩电梯虐童完整视频曝光事发后不停擦手

重庆女孩电梯虐童完整视频曝光事发后不停擦手

重庆女孩电梯虐童完整视频曝光事发后不停擦手危险女孩的下坠人生危险女孩的下坠人生本文为《博客天下》2014年1月5日封面报道2003年的一天,重庆男人李江在戏耍中,将一岁的女儿李蕾抛向不远处的妻子。

这是他们经常用来表达亲昵的互动游戏,但这次失了手。

下坠过程中,李蕾摔在地上,头部着地。

她摔坏了锁骨,一侧肩膀在很长时间里都缠着厚厚的纱布。

某种意义上,她年幼人生的下坠并未就此停止。

10年后,2013年12月5日,读5年级的李蕾将一名18个月的男童反复虐打后,放置在25楼阳台栏杆上,使他坠落并摔成重伤。

这起引发轰动的少年暴力事件背后,是一个女童急遽下坠的人生经历。

10年前发生的一幕是这一过程的隐喻。

在这一过程中,父母、亲友、学校都有机会发现问题所在并接住她,但机会被一次次错过了。

李蕾第一次“下坠”发生在重庆市长寿区川维厂(四川维尼纶厂)的石踏坡小区,李蕾爷爷李显纯住在5楼。

李蕾的父亲李江,一名当时28岁的国企工人,10年后曾试图对媒体隐瞒此事。

李蕾虐待男童事件发生后,媒体向李江质询,他并未提及小时候那场意外。

他只说,女儿出过车祸,不过是很轻微的皮外伤,并不严重。

另一个由“下坠”带来的破坏力则更加不易被人察觉。

它发生在这个家庭内部——多年后,这起意外“下坠”仍让李蕾的爷爷李显纯耿耿于怀。

他不止一次地向邻居抱怨,如果是他照顾孩子,就绝对会尽力接住她,不会出现那样的意外。

“每次听他谈论这件事时,语气充满了对儿媳养育孙女能力的强烈不满和质疑。

”一位邻居说。

10年间,李蕾野蛮地生长着。

一位邻居用夸张的神情向前来采访的记者控诉,6岁的李蕾曾将她女儿的头摁在水里。

另一位邻居证实,上小学前的李蕾曾将一条幼犬直接从二楼扔了下去。

尽管这些异常举动被身边所有人知晓,从未有人认真考虑过如何改变。

相反,在惨剧发生之前,李蕾一直得到来自家人两种失败的对待:漠视和袒护。

失控的2分49秒2013年11月25日,周末过后的第一天,在桃源小学五年级3班读书的李蕾,大约上午7点钟就离开家,独自一人前往学校。

未成年之痛

未成年之痛

未成年人无罪否接二连三的被打断了上头条的汪峰,或许已经继续创作了吧,但没想到的是继李天一案结束、王菲李亚鹏崩了、杨幂结婚、大雾笼罩半个中国之后,又发生了一起让人无法相信的事。

重庆10岁女孩摔婴事件,有时候我会觉的媒体卡时间太准了,一下子将全国人民的目光汇聚过去了。

至于故事的起因、过程,相信大家在网上也阅读了信息观看了视频,也许大家都会愤怒吧,但是女孩子的年龄太小了,虽说有将婴儿从25楼扔下来的嫌疑,但是孩子幸亏没有什么事,不然在社会上引起的波动只会更大;想一想吧,前一段时间北京刚审判了一男子摔婴儿死刑的案子,真的很相似,只不过一个已经是成年人了而另一个却是未成年人。

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却截然相反呢,也许小孩子的心智还没有成熟吧,还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吧,但是回顾这些年未成年犯罪仅仅只是关起来就行了吗,没有相应的教育、亲人的关爱、社会的原谅,这些孩子又该怎么办呢。

你不得不承认,这些年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比起以前的生活、学习条件,小孩子的营养、智力都大幅的上升了,接触的社会环境也更复杂了,这没有谁对谁错,只能说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吧。

所以当各种新闻报道出来后,知道小女孩在做完这些事后,很冷静的跟被害人的婆婆说话的时候,也就不奇怪了,毕竟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说的是古时候为将之道。

也许在这些未成年的眼中,大人的某些行为是十分可笑的吧,不知道最后应该怎么判罚呢。

相对而言,虽然小女孩已经被其母亲带到新疆逃避了责任,不过让人欣慰的是女孩的父亲勇敢的承担了。

他们虽然称夫妻感情很好,可是却没有给女孩营造一个良好的、和睦的家庭环境,《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指出“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这也许是其作出这件事的原因吧,可是不管怎样,也不该将自己的痛苦转嫁到其他人的痛苦上,幸亏小男孩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了,可是昂贵的医疗费用怎么办以及男孩是否留下残疾了呢,这些都给两个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重庆女孩摔婴心理解读

重庆女孩摔婴心理解读

重庆10岁女孩摔婴心理解读【导读】10岁女孩,为何会抱起1岁半的男婴,后在电梯内残忍的摔打男婴,几分钟后,该男婴被发现已摔落楼下。

虽然没有录像显示该女孩扔下了男婴,但是应该就是其所为。

为什么天使成了恶魔,而且是让坏人都感到恐怖的恶魔。

事件经过长寿区吴女士在前天带着一岁半的孙子原原从七楼家里下去玩耍。

但是在下楼的过程当中,吴女士走出电梯以后,孩子却被关在了电梯里面。

事情发生在25日下午的4点多钟,吴女士带着孙子乘电梯下楼,电梯抵达一楼的时候,她拉着孙子的小车率先走出了电梯。

吴女士刚刚出去,一个妹妹走进来,她就把孩子抱起了,吴女士把车子推出去,转身过来电梯一下就关了,她赶忙按电梯就来不及了。

看到孙子和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被关进了电梯。

吴女士非常着急,看电梯停在了25楼,吴女士随即赶了上去,正好发现刚才的那个小女孩从25楼6号居民房走出来。

吴女士问孩子在哪里?,小女孩还拍她一下,阿姨你不着急,说被一个男孩抱走了,一会又说被一个女孩抱走了。

小女孩带着吴女士乘坐电梯下楼之后,两人分头寻找,五分钟之后小区的保安率先发现了吴女士的孙子。

原原正躺在楼下的地砖下,浑身是血。

电梯视频曝光,惊人一幕事情发生以后,原原的家人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孩子关进电梯之后的短短五分钟之内到底发生了什么?和原原一起在电梯里的那个小女孩和这件事到底有怎样的关系?为了解开心中的疑团,原原的家人查看了小区电梯内的监控录像,这事实的真相让众人大吃一惊。

婆婆出去了,小女孩进来了,马上把孩子拦住抱起来,孩子就没来得及出来,电梯门就关了。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让人难以想象,抱起原原的小女孩竟然对他进行了凶狠的殴打。

丢到地上来了,踢娃儿,把娃儿踢过去了,马上把他提起来摔,踢脑袋,(女孩)看电梯还早,她又打又踢,电梯开了,直接把娃儿丢出去,像丢猪狗一样,看一只手过来把娃抱走了。

心理解读这样的变态心理这件事应该会颠覆很多人的认知,都说孩子是天使,是花朵,但这10岁左右的女孩却像魔鬼般,很难想象她生活在什么样的一个家庭环境里。

10岁女孩摔婴事件 孩子心中的恶从何而来

10岁女孩摔婴事件 孩子心中的恶从何而来

10岁女孩摔婴事件孩子心中的恶从何而来*导读:发生在重庆的10岁女孩摔婴事件,让许多人都觉得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就这么恶毒呢?人之初,性本善,儿童的心理不是最善良的吗,怎么会有恶念,孩子心中的恶从何......发生在重庆的10岁女孩摔婴事件,让许多人都觉得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就这么恶毒呢?人之初,性本善,儿童的心理不是最善良的吗,怎么会有恶念,孩子心中的恶从何而来?*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攻击行为是人的一种本能。

就像动物能通过争斗自我保护,人也会利用攻击行为来维护自己的生存。

但社会和文化限制了我们,只有在特定情况时人们才会将潜伏在心中的暴力释放出来。

相对于大人而言,一个孩子更易受到情绪的影响,更容易做出一些受消极情绪影响的过激行为,引发孩子的恶念,表现出攻击性。

*就像儿童的大脑神经还没有发育完全一样,*儿童心理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他们不像大人一样有较稳定的人格和理性的认识。

而且儿童的发育快慢存在着个体差异,同样是10岁的两个儿童,他们的心理发育程度可能相差甚远。

而且在这一阶段,儿童的可塑性较强,后天环境极易诱导他们出现严重的问题行为。

对于一些较小的儿童,由于他们认识能力的发展局限,常常很难认识到一个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只是出于模仿和好奇就做出一些特殊行为。

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儿童会由于后天的模仿和学习,更多地出现攻击行为。

在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一个实验当中,孩子们在看见大人殴打充气娃娃之后,也学会了殴打充气娃娃发泄情绪。

该实验影像资料中孩子殴打玩具的行为,几乎和电梯中小女孩的行为如出一辙。

*孩子心中的恶从何而来?其实,孩子的这些心理行为受到家庭、老师和同学的影响。

许多调查研究都显示,在那些有暴力行为的*青少年家庭当中,他们的父母多表现出感情不和、对孩子的管教冷漠甚至直接对孩子暴力虐待等问题。

本该是给孩子提供关爱和支持的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只有不安、痛苦和恐惧,不仅使孩子的心理没有得到健康发展,更易成为推动孩子表现出过激行为的内在驱力。

简论重庆女童摔婴案及反思

简论重庆女童摔婴案及反思

简论重庆女童摔婴案及反思
魏文娟
【期刊名称】《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2
【摘要】近日,重庆女童摔男婴案在网上愈演愈烈,女童令人发指的行为受到网
友和媒体的口诛笔伐。

女童被冠上“恶魔”、“魔鬼化身”等字眼,遭众人唾弃和人肉,一家人的正常生活被打乱。

随着事态的发展,网友的评论也都是“杀死小恶魔”、“不除小恶魔不足以平民愤”等极端的言论。

文章将通过对事件的回顾分析网民“愤恨”的原因和女童摔婴的动机进行反思。

【总页数】2页(P201-201,202)
【作者】魏文娟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河南郑州 4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22
【相关文献】
1.恶从何来——重庆摔婴案心理分析
2.由重庆10岁女童摔婴案引发的未成年人犯罪惩戒问题研究
3.我国未成年人违法行为的矫正处遇探析——以重庆“电梯摔婴”案为例
4.我国未成年人违法行为的矫正处遇探析——以重庆"电梯摔婴"案为例
5.
新闻媒体要给社会更多正能量———以重庆《女童摔婴案件》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庆摔婴女孩将受心思评价 其亲称竭尽所有也要筹医疗费

重庆摔婴女孩将受心思评价 其亲称竭尽所有也要筹医疗费

重庆"摔婴"女孩将受心思评价其亲称竭尽所有也要筹医疗费重庆市长命区“10岁女孩摔打男婴”工作引发言论激烈重视,许多人诘问小女子的动机和生长、教育环境,而女孩家长的体现也让大众以为是冷酷、躲避。

记者9日从长命区委宣传部得悉,小女子将承受心思评价,将依据评价状况决议是否需求对其心思干涉及何时干涉。

女孩或将承受心思评价女孩摔打男婴的工作激起许多人的愤恨心情,女孩为何做出这样的骇人行为?其父曾对媒体称,他女儿往常很喜爱小孩和小动物,“但表达方法有问题。

”事发后问女儿为什么要踢打男婴,“女儿说男婴跟她做鬼脸,不友爱”,他以为损伤男婴仅仅女儿表达爱情的方法,“她期望男婴对她笑,对她友爱。

”他说夫妻俩往常会打骂女儿,多少对女儿的性情有影响。

但这个解说相同引发疑问,言论不断的斥责中,女孩家人挑选了缄默沉静。

女孩地点校园的刘校长通知记者,事发后他问询了女孩的班主任,小女子成果很一般,但能和同学共处好,团体活动也能参与。

女孩喜爱小动物,会从草丛里把蜗牛放到一个盒子里边去养。

事发前教师没发现反常。

事发次日,女孩妈妈打电话给班主任,请一个月的病假,过了两天就办理了转学手续。

刘校长还特意去看了女孩的讲堂日记。

事发前的11月21日,教师在讲堂上放了一部动画片,内容是一只小动物饱经含辛茹苦总算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小女子在日记里写道:“妈妈通知我,人是高等动物,其他小动物是低等动物,咱们要保护这些低等动物……”日记还写道要好好保护小动物等等。

“不能说多崇高,可是表明出的是一种很健康的价值观。

”刘校长说。

不过女孩同学在承受媒体采访时,却说到小女子事发前的一些“反常”主意及其他状况:她曾笑着通知同学,说想把一个婴儿装在包里,而且从楼上扔下去。

同学以为是打趣,并没有把这些状况反映给教师。

同学还说女孩喜爱亲蜗牛、曾把蜗牛捏碎;女孩从前让同学看她由于事故留下的伤痕,还说女孩转学至此刻家长找到教师,期望对孩子宽恕点。

“是否出过事故不清楚,”刘校长说,看到报导后他经过求证,家长的确跟教师说过相似的话,让教师别对女孩成果上要求太高。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PPT教案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PPT教案
武老师认为,依据女孩视频中的暴力行为,可判断她缺乏一种共性能力,即感受 他人快乐或痛苦的能力。在婴儿一岁左右时,如果父母对婴儿有暴力行为或长期忽视 培养,可能造成这种能力缺失,使其她对攻击别人的行为没了羞耻心,也不会感觉对 方会疼。而社会因素指个体受身边不正确的道德观和暴力行为影响。
原原近况
2014年3月6日,原原爸爸在微博上 陆续更新了原原的康复情况,受到了大 批新闻媒体、名人明星和网友们的关注 ,他们纷纷给原原送去了祝福,并感叹 生命的奇迹。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会计学
1
重庆10岁女童摔婴案
长寿区警方介绍,2013年11月25日16时许,区公安局接到辖区一小区的保安报 警,称该小区一男婴从25楼坠落。
经查,当天16时10分,该小区25楼住户李某(女,10岁,长寿某小学五年级学生) 放学回家至小区2栋2单元电梯时,遇受害人原原(男,1岁)与其奶奶外出。李某在 原原奶奶出电梯时,将原原抱起。电梯门随即关上,把奶奶隔挡在外。
警方表示,根据李某的陈述,她将原原从电梯抱回25楼家中,在客厅沙发上对
原原实施殴打,又将原原抱至阳台栏杆上逗玩,随后原原从阳台栏杆上坠落。
原原奶奶看到电梯直接运行至25楼停下,遂赶上25楼寻找,遇到李某从家中走出。
奶奶向李某询问原原下落,李某谎称原原
已被他人抱
走,还和奶奶一同乘电梯下楼寻找。
下楼后,原原奶奶到小区保安处查看视频 绕至原原坠落处,找到了灌木丛中 至七八米远的小道上,
武志红介绍,形成品行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三类,即生物学因素、家庭因素、社会 因素。生物学因素主要指基因遗传,亲生父母有违法或犯罪行为,孩子的反社会型行 为出现率高。还有雄性激素水平高的男童出现攻击和破坏行为的倾向增加。
不良家庭因素则是品行障碍的主要病因。指父母患精神疾病,对物质依赖、精神 发育迟滞;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亲密的感情联系,对待孩子冷漠或忽视、挑剔、粗暴 ,甚至虐待孩子,或者对孩子过分放纵,不予管教;父母之间不和睦,经常吵架或打 斗,分居或离异;父母有违法犯罪行为等。

《18岁少女当街产子,孩子居然自己掉下来了(我看我感)》

《18岁少女当街产子,孩子居然自己掉下来了(我看我感)》

《18岁少⼥当街产⼦,孩⼦居然⾃⼰掉下来了(我看我感)》新闻关注:对于⼀名⼥性朋友来说,怀孕之后⼀定⾮常期盼孩⼦的降⽣,可是要是真的到了⽣孩⼦的时候却是⼗分痛苦的,应该绝对不会有⼈再想体会那种痛苦,不过有的⼈⽣孩⼦却是在忽然之间就发⽣了⼀样,⽽最近在浙江台州就发⽣了这样的⼀个事情,⼀个18岁⼥孩当街产⼦。

事情发⽣在5⽉3⽇,当天浙江台州黄岩的⼀名⼥⼦在路上⾏⾛,旁边有⼀个同伴在搀扶着她,两个⼈本来在路边⾛得挺好的,她们谁都没有想到,⼥孩在⾛路的时候突孩⼦突然从双腿间掉下来了,当时⼥孩⾃⼰也是⼗分吃惊,⽽当孩⼦掉下来之后她⽴刻就停了下来,并且表情⽐较痛苦。

这名⼥孩突然在路边产⼦之后,周边的好⼼⼈⽴刻过来帮忙,据黄岩汽车修理⼚⽼板娘陈⼥⼠说,在这⼀幕发⽣的时候,正好被她家的监控给拍摄到了,⽽她从监控中可以看到,孩⼦是屁股先掉下来的,因为⼩孩⼀般都是头先出来,但是由于可能被内裤给挡了⼀下,所以就屁股先下来了。

在婴⼉突然掉落之后,陈⼥⼠⽴刻拿着毯⼦把婴⼉给抱了起来,不过当时脐带都连着,并且虽然婴⼉的嘴巴在动,但是嘴巴旁边和⿐⼦周边都已经发⿊了。

由于陈⼥⼠⾃⼰⽣过⼩孩,她也知道⼀点,所以马上就把婴⼉屁股抬了起来照着屁股上拍了拍,然后婴⼉就哭了。

婴⼉哭了之后,陈⼥⼠就把婴⼉的脚给抬⾼了⼀点,然后再拍了拍,后来婴⼉嘴⾥吐了⼀些东西,陈⼥⼠马上就给擦⼲净,紧接着婴⼉就睁开了眼睛,看到孩⼦睁开了眼睛,陈⼥⼠也总算是放⼼了。

据陈⼥⼠介绍,这是⼀名男婴,⼤约有七⽄多,⽽婴⼉的母亲才刚刚⼗⼋岁,在⽣产的整个过程中她都没有说话,就光是站在那⾥,当时陈⼥⼠问她什么她都不说,有⼀名⼩男⽣在旁边也是不知所措的状态,陈⼥⼠推测这名男⽣可能是她的男朋友。

时间不长救护车就来了,然后将这名⼥孩和婴⼉⼀起接⾛。

我看我感:《好事近*18岁产妇当街产⼦》嗟⼆九姑娘,偶然兀⾃急产。

宫缩滑胎于路,硬⽓⽆恂惧。

幸哉!她获好⼈帮,⼩宝贝安然。

急产斯⼈妍郁,令⼈惊叹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女孩摔婴是出于嫉妒心作祟?
重庆10岁女孩在电梯里残暴踢打1岁多婴儿,并抱回家在家里沙发和阳台上,将婴儿当做玩具般逗弄和踢打,最后将其推下25楼。

新闻播出后,众人感到愤怒和不解,为什么本该是单纯可爱的小姑娘,却做出如此恐怖的暴力行径。

2013年12月20日,女孩的道歉信发出,全文看不到一丝忏悔和真诚,再次引爆了众人脆弱的神经。

是否真的有天生犯罪狂?在小女孩的教育和人格上,缺乏的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听听著名心理学家于东辉的分析。

*一、重庆女孩摔婴的行为解释
*1、小女孩行为是出于嫉妒心作祟
尽管从恶劣程度来看,小女孩的行为的确称得上凶狠甚至残忍,但世上没有谁生来就是犯罪狂。

重庆女孩摔婴,主要出于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种原始的情感,是人类心理中动物本能的表现。

儿童的嫉妒是儿童将自己与别的小朋友作比较而产生的消极情感
体验,当儿童看到他人某些方面比自己强或有什么好的东西,自己当时却无法胜过或拥有,便会产生的一种不安、烦恼、痛苦、怨恨并企图破坏他人优越感的复杂情感。

自出生开始,婴儿就希望全世界的每个人都爱自己、喜欢自
己。

这是他的生存本能需要。

“一旦在成长的过程中,忽然发现周围的人或者父母更喜欢另外一个更小的孩子,看到那个小孩时就特别开心,而看到自己时脸上就面无光彩,说明别人比自己更有吸引力,全世界都喜欢他而不喜欢自己。

”于东辉表示,对孩子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事情,从而导致其对别的小孩产生敌对情绪。

*2、孩子缺乏行为后果的判定
从小女孩的角度看,她悄悄把婴儿从楼顶推下去,觉得没人看到,就以为没事了,她不知道这种行为会导致什么后果。

于东辉讲起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很多年前,我邻居家有个小女孩,有天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她就一个人跑到楼顶往下扔砖头玩,结果将一名婴儿砸死。

事后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回答说是好玩。

”由此可以看到,孩子对事情后果的严重性没有清楚的判断,再加之嫉妒心理作祟,就让她对敌对的孩子做出了暴力行径。

*二、孩子有犯错的权利社会应宽容对待
在国外,也曾发生过类似儿童暴力案,英国就曾有两名10岁左右的男童因为犯下“令人震惊,恐怖至极”的虐待儿童案被治罪,而其施暴原因竟然仅仅是因为“无聊”。

“邪恶儿童”为何会如此邪恶,这里面究竟是否有本性的因素,当然是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毕竟,假如仅仅将案件归于个体原因,极有可能让社会失去一次自我改善的契机。

我们仍坚信“人之初、性本善”,要相信孩子是单纯的、善良的。

孩子犯错后,社会应该更宽容一点。

因为小孩子是不成熟的,这就意味着他不懂得社会的游戏规则,不懂得大人的需要。

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至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教会他们,而是他们自己学来的。

于东辉呼吁社会对孩子多点宽容。

如果孩子在从爬到走时,我们一味要求他不能摔跤、走路一定要走好,那么孩子就不会走路了。

孩子有犯错误的权利,他们就是在不断犯错并学习改进的过程中成长的。

“我很担心女孩长大后,会不会变成一种反人类人格的人,变成社会不良分子,这就危险了。

我们整个社会,还是希望她往好的地方发展,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三、育人比成才更重要
在整个事件中,家庭和学校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现在的教育注意力都在成绩上,认为学习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至于孩子会不会做人、会不会跟人交流,都不怎么关心。

父母在教育方式上要反思,避免以后类似的悲剧发生。

从小有暴力倾向的孩子,父母要严格管教。

现代人谈教育,主要针对的是“教”,而忽略了“育”。

教和育其实是两部分,育人比教更重要。

在专家看来,事件中该小女孩教得不够,而育更无从谈起。

小女孩的人格发育不够完善,缺乏基本的控制力,而控制力是人格发育成熟的标志。

想把某个人怎么怎么样的想法,每个人都有。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关键是要学会把自己不好的心理压下
去。

*四、小女孩应进行心理干预
可以从以下三点对小女孩进行心理干预:
一、需要从事件本身下手。

让她直面这个事实,理解到小男孩的痛苦。

至少让她明白,自己对小朋友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可以从小朋友的痛苦体会上做一些工作,让她感同身受,明白事情的后果,自己这样做,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痛苦。

二、让她学会接纳自己。

懂得怎样去压抑、控制脑子里不好的念头,提高自我心理管理能力。

三、以后应以怎样的面貌去迎接人生。

从道歉信来看,小女孩和父母缺乏真诚,太儿气了。

最重要的是,要让她对生命有种尊重感。

该怎样去判定她的行为,是公安的事情,但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是,让她知道真正的忏悔和认错。

不论她以前做过什么事情,但希望在未来能有美好的一面。

*专家简介:
于东辉,著名心理专家、心理治疗专家、亲子家庭教育专家。

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特邀心理专家、痊愈心理成长模式疗法创始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